手足口病高发 家长注意亲吻也可传染
小儿手足口病防护手册来了,请家长收好
小儿手足口病防护手册来了,请家长收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该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很多儿童在不经意间就会感染手足口病,从而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健康。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如何有效预防该疾病,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针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简单的科普,便于更多的家长朋友能认识手足口病,并且能科学的预防手足口病。
1.什么是小儿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作是手足口综合征,主要是肠道病毒引发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
该疾病以患儿手部、足部、口部出现皮疹、疱疹为主要症状,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脑炎、心肌炎等,甚至病情进展过快可能造成死亡。
手足口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儿童为主要的感染群体及传染源,引起该疾病的肠道病毒在湿、热环境下很容易生存、繁殖,并且会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鼻咽分泌物、唾液进行传播,这也导致手足口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1.小儿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临床上,手足口病属于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以婴幼儿为主要发病群体,在幼托机构、幼儿园中具有较强的发病率。
那么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儿童感染手足口病以后,在早期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等,部分患儿还会表现出食欲不佳,但是这些症状都无法用于判断手足口病。
在医学上对手足口病进行判断时,以“手、足、口”的特征为主,主要包括:(1)手足特征。
儿童的手心、足部会出现很多小圆形的疱疹,直径大约为1-2mm,不规则分布,大小几乎一样。
这种疱疹比较小,且比较硬,疱疹内液体较少,不容易破,周围有红晕。
(2)口部特征。
儿童会表现出疱疹性咽峡炎,通过肉眼能看到口腔内存在灰白色的溃疡、疱疹,患儿具有较强的疼痛感,难以吃东西,吞咽困难。
手足口病出现的疱疹一般会在3-5天自动消退,并且消退后并不会出现破皮、结痂的状况,也不会留疤。
另外如果儿童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家长需要及时带领儿童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1.小儿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染的?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相对比较多,首先是通过密切接触的方式传播,如果儿童接触到被污染的玩具、贴身用品、床上用品、洗漱用品等,都有可能出现被传染的情况。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与风险评估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与风险评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它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并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
本文将讨论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评估。
一、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 直接接触传播:当一个感染手足口病的人与其他人直接接触时,如握手、拥抱或触摸接触,病毒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
2. 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携带病毒的飞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给其他人。
特别是在密闭的环境中,飞沫传播的风险更高。
3. 粪-口传播:手足口病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手、食物、水或其他物体进入人体。
当一个感染者接触到病毒后,如果不洗手或不注意饮食卫生,他们可能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4. 父母传播:由于手足口病主要影响儿童,感染病毒的父母也可能成为传播源。
父母通过直接接触或其他途径将病毒传播给他们的孩子,进而传播给其他人。
二、手足口病的风险评估手足口病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儿童密集场所如幼儿园和托儿所。
以下是对其风险进行评估的几个因素:1. 传染性:手足口病高度传染,特别是在病程早期和疱疹期。
感染者的飞沫和体液中携带的病毒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并传播给其他人。
2. 接触频率:孩子们在幼儿园或托儿所中的接触频率非常高,这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当许多儿童聚集在一起时,传播途径增多,病毒传播更容易。
3. 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水平是影响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严格的卫生控制措施,如洗手和注意饮食卫生,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4. 环境条件:在病毒传播和存活方面,环境条件也至关重要。
高温和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和传播,因此夏季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根据以上因素,可以进行手足口病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定期消毒和通风、减少儿童密切接触等。
结论综上所述,手足口病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粪-口传播和父母传播等途径传播。
在儿童密集的场所如幼儿园和托儿所,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较高。
幼儿园手足口病温馨提示通知
幼儿园手足口病温馨提示通知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当桂花十里飘香,当稻田披上金装,当叶子从大树上落下,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时~也迎来了令我们瑟瑟发抖的秋季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期。
手足口病则是主要的罪魁祸首。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且会复发,学龄前儿童又是易感人群。
虽说大部分都可自愈,但为了不让宝宝受病毒折磨,请家长一定要提高预防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之后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主要在口腔两侧出现黏膜疱疹;
后期出现溃疡,孩子感觉口腔疼痛,也不愿意吃饭。
另外在他的手、足、口还有臀部出现小的皮疹有些是疱疹,部分含有疱疹液。
少数重症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出血和心肌炎等,出现神经系统的一些并发症,例如嗜睡、精神差,还有一些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肢体抖动、呕吐,还有心跳、呼吸加快,出现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表现,这时候就需要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及时治疗。
手足口通过大人传染吗 警惕:大人感染手足口病会传染孩子!
手足口通过大人传染吗警惕:大人感染手足口病会传染孩子!很多大人很奇怪,自己的孩子在手足口病期间并没有出门,但却感染了手足口病,难道手足口能通过大人传染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手足口病和大人之间的联系。
一、手足口通过大人传染吗会通过大人传染。
如果大人在外出工作或学习或游玩等过程中接触了手足口病患者或与手足口病患者交谈等情况下感染了手足口病的,身上可能会携带有手足口病的病毒,这些病毒可沾附在大人的衣物、身体以及接触过的东西上,造成二次传染。
二、手足口是怎么通过大人传染的1、大人在外感染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要通过大人进行传染的话,首先大人可能在外出游乐场、幼儿园、医院或护理自家已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的亲密接触等过程中感染了手足口病。
2、之后接触了健康人群然后大人在感染了手足口病之后,多半没有发生症状表现,此时也没有注意,回到家中没有洗手、换衣物,就抚摸、拥抱或亲吻小孩的话,就会造成二次传染病毒的可能。
3、健康人群接触了大人携带有病毒的物品另外大人携带的物品上可能存在手足口病病毒,而健康的幼儿并不知情,接触并舔舐了这些物品,从而造成病毒入口传染。
三、如何避免手足口通过大人传染1、出门后不随意接触他人另外手足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感染病毒,尤其是从事幼师职业的大人,更要注意不要随意接触得了手足口病的儿童,防止被传染,平时去医院或幼儿较多的场所,也要注意不要随意接触儿童,避免感染携带病毒。
2、回到家中及时换衣服洗手如果家中有小孩的,建议外出做事的大人们,在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一定要先用洗手液进行洗手,然后用84消毒液进行清洗消毒,更换外出穿着的衣物,然后再接触孩子,避免身上携带病毒传染给孩子。
3、给接触过的东西消毒其次做好消毒工作也很重要,大人在外穿着的衣物要用84消毒液浸泡清洗,然后再太阳底下暴晒消毒,对于随身携带的包包、出行的交通工具,也要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日晒消毒。
4、护理手足口病幼儿的大人需隔离最容易被感染手足口病的大人,要数那些需要照顾自家患有手足口病孩子的大人,因为他们每天都亲密接触患儿,即使自己没有发病,身上也多半携带了手足口病病毒,为了防止大人二次传染给小孩,建议护理手足口病幼儿的大人也进行相关的隔离工作,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接触其他人。
手足口病传染大人吗 手足口病大人会得吗
手足口病传染大人吗手足口病大人会得吗都说手足口病传染性很强,看护病人的时候要特别留意被传染,但我发现这得手足口病的患者都是小宝宝,那照顾小宝宝的都是家长,不知道这病会不会传染给家长呢?大人传染手足口病的几率高吗?一、手足口病传染大人吗会传染给大人。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不仅会传染给小朋友,也会传染给大人,不过临床上由于小朋友抵抗力低下,因此被传染的风险比较高,而且发病也会比较急促,而大人抵抗力相对较强,即使被传染了,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发病,除非一些抵抗力较弱的病人。
二、手足口病大人会得吗大人会得,但一般不发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之中,而大人在小时候多半就已经被感染过此病,这种病在感染治愈后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因此对于大人来说,即使感染了多数都不会发病,这也是为什么手足口病被称之为流行于小孩子之间的疾病。
三、大人照顾小孩会传染手足口病吗可能得病,建议身体不佳的大人避免接触患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所以在照顾患病的小孩子时,若是大人自身抵抗力不好的话,建议做好以下预防措施,避免自己被传染。
1、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手足口病是通过病毒感染的,因此我们要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在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尤其是孩子,更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才能很好的预防手足口病。
2、做好家庭消毒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我们都离不开消毒,因此家庭要常备“84”消毒液,对于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经常彻底清洗消毒,但“84”消毒液不应用于洗衣服。
3、注意家庭卫生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的环境有利于防病,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不和患病者接触发病儿童的症状期传染性较强,应避免健康儿童和发病儿童接触,发病儿童家长也应主动告知其他儿童和家长,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内容1.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听起来像是个外星病种,其实它可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麻烦。
它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柯萨奇病毒。
得了这病的小朋友,通常会出现口腔内的小水泡,还有手、脚上也会长一些小疙瘩。
没错,这可不是一场小儿科的“盛宴”,看着孩子难受,作为家长,心里那真是一个五味杂陈。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这病可真是“粘人”,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鼻涕、疱疹液等传播。
想想看,孩子们爱分享玩具,爱亲亲抱抱,这可就给病毒提供了大好机会。
你要是看到小朋友们一边玩耍一边用嘴巴撕开零食包装,那真是要警惕了。
这些病毒可像小偷一样,悄无声息地潜伏着,随时准备“出击”。
不过,家长们也别过于紧张,毕竟保持卫生、勤洗手,就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2.1 防治措施那么,我们要怎么防治呢?首先,勤洗手是关键!记得孩子们吃饭前、上厕所后都要洗手,洗得干干净净。
再说,尽量让孩子们少去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别让他们“闹场”。
而且,如果家里的小朋友不幸感染了,尽量让他们在家休息,减少与其他小伙伴的接触。
别忘了,保持家里的环境清洁也很重要,定期消毒玩具和生活用品,这可是小细节,做得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机会。
2.2 注意症状如果孩子真的不幸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观察症状。
起初可能只是发热,接着嘴巴里会长水泡,可能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烦躁等表现。
这时候,给孩子多喝水,保持水分补充,能减轻症状。
同时,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饭、面条等。
尽量避免让他们吃辛辣或酸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
孩子们的脾气就像小火焰,得了病会更加烦躁,家长们可要耐心陪伴哦。
3. 预防知识最后,家长们要记得给孩子讲讲防病知识。
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能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你可以把洗手变成游戏,比如用洗手歌吸引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在快乐中养成好习惯。
此外,教他们不要用手去摸脸,这个习惯可得从小抓起,毕竟手上的细菌可不想成为他们的小伙伴。
幼儿园手足口病通知家长信:防控传染病
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最近,我们学校的一些幼儿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特此通知家长们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学龄前儿童中。
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我们的幼儿园正是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孩子们之间的接触较为频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作为家长,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1. 做好个人卫生:教育孩子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和定期消毒玩具等,有助于降低病毒的传播。
2. 注意饮食卫生:提倡给孩子们烹饪熟透的食物,避免生吃或半生食物,避免传染源的污染。
3. 防止交叉感染:避免让孩子们与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密切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4. 定期通风和消毒:保持幼儿园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场所的良好通风,定期对桌椅、地面、玩具等进行消毒,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除了以上措施,我们的幼儿园也将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场所的清洁卫生、做好病例的隔离和医学观察等,以确保孩子们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希望家长们能够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幼儿园,以便我们采取合适的措施应对。
让我们携手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谢谢大家的合作!此致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参考资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手足口病防疫指南.2009.2. 陈立宪,吴能洪,陈迎春,等.廉价、高灵敏和特异的实时PCR检测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病毒及其应用.检验医学.2008.31(6).尊敬的家长们:很高兴看到家长们对我们学校幼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为了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对家长们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
我们建议家长们在家中进行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注意给孩子们烹饪熟透的食物,避免生吃或半生食物,这有助于预防食物污染引起的感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与公共卫生管理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与公共卫生管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儿童,但也有一定感染率的成人。
本文将从传播途径和公共卫生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手足口病的相关问题。
一、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接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间接传播。
1. 直接传播:手足口病患者的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分泌物含有病毒,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可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导致感染。
2. 飞沫传播:手足口病病毒也可以通过患者的飞沫传播给他人,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悬浮在空气中,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感染。
3. 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的传播还可以通过直接的人际接触,特别是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如亲吻、拥抱、握手等。
4. 间接传播:手足口病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物品传播给他人。
当患者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触到口腔、鼻腔或眼睛时,就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二、公共卫生管理措施对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公共卫生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教育宣传:公共卫生部门应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疫情监测:公共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的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消毒措施:加强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对幼儿园、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要进行定期的彻底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
4. 个人防护:公众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后或接触到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要彻底洗手。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5. 隔离措施: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在疾病发作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三、结语总之,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直接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间接传播等。
公共卫生管理措施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疫情监测、消毒措施、个人防护和隔离措施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
手足口病告家长通知书
关于预防手足口病告家长书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期是手足口病爆发的高发时期,为防止手足口病疫情在我园发生,切实保护广大幼儿的身心健康,希望家长积极配合我园做好幼儿的预防工作;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主要侵犯2—5岁的幼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消化道、接触传播;幼儿发病轻重不一,初期可有手、足心、肘、膝部及臀部等地方出现小米粒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和红色疱疹,但不痛不痒,同时口腔黏膜、舌部出现溃疡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这是此病的主要特点;严重者伴有高烧;口腔溃疡严重的幼儿怕热食,影响进餐,出现食欲减退等现象;患儿手足部的疱疹一般会在3—4天内消退,同时体温也会恢复正常,然而口腔溃疡却会持续3—4周左右;一般病程一周左右,多数能自愈,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产生传染;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手足口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防范,还会再患;为有效预防,我园提出以下预防措施:一、在家中如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的现象,请家长立即带幼儿前往二级以上正规医院就诊,返园时带诊断证明交保健室,凭保健室发放进班证明方可进班;二、在晨检过程中,保健人员发现幼儿上颚、咽颊部和手部有疱疹等情况,请家长及时带幼儿前往二级以上正规医院就诊,来园时请带医院诊断证明交与保健室,凭保健室发放进班证明方可进班;三、如幼儿确诊患有手足口病后,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来园,同时我们会立即对幼儿该班所使用的玩具、被褥、桌椅等物品彻底进行消毒;返园时须持有医院痊愈证明;四、传染病流行时期不要带幼儿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培养孩子卫生防病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五、我园将加强晨检力度,早晨7:30—8:10分对每位幼儿进行仔细的检查,望各位家长按时送幼儿入园,积极配合做好晨检预防工作;。
幼儿园手足口病给家长一封信
幼儿园关于手足口病给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目前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今春以来,手足口病又出现了蔓延的趋势。
为有效预防传染病在园内传播,保证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我园采取了积极的防控措施,同时希望各位家长和幼儿园一起关注幼儿和家人的健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控制疫情的发展。
为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现将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告知如下: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二、症状手足口病的感染常见于4—9月份。
该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口水、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
多数愈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三、传播方式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四、预防各位家长,家庭预防是学生防病的第一道防线,“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15字知识,是防控手足口等传染病的要诀,您除了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最近放假不要带孩子到外地去旅游,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游玩。
2、要注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都要用流动水将手洗净。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如鼻涕、唾沫污染后,应立即将手洗净。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文章目录*一、手足口病如何传播*二、小儿手足口病如何预防*三、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手足口病如何传播1、接触传染。
当宝宝接触到无症状带病毒的同龄孩子或者是孩子家长,以及接触到患病宝宝的口鼻分泌物,都可能引发孩子的身体疾病。
2、唾液传染。
很多家长在外面回家之后,常常会拥抱、亲吻孩子。
但是殊不知,这种关爱宝宝的行为会将家长在外面的细菌病毒带回家,通过唾液传染给孩子。
3、玩具传染。
在托儿所或者其他公共场合,有小孩的地方,一定少不了孩子的玩具。
其中毛绒玩具是孩子们争抢率较高的物品,但是殊不知该玩具容易存储大量细菌病毒,发生传染。
4、在宝宝发病的前几天,喉咙和粪便都有病毒存在,肠道排出病毒的时间可以持续数周之久,发病后的一周内肠病毒的传染力最高。
小儿手足口病如何预防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1、前驱症状: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等。
症状重者可以出现高热,体温38℃~40℃。
2、手足损害:主要表现在手、足、指(趾)背或侧缘,尤其是指(趾)甲的周围及足跟的侧缘发生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疱,圆形或椭圆形,疱壁薄,内容澄清,呈乳白色。
水疱偶发于掌跖及指的掌侧,其长轴与皮纹的走向一致,面部可有自发性疼痛或触痛。
3、口腔损害:硬腭、颊黏膜、舌、唇及齿龈等处发生粟粒大小水疱,疼痛,迅速破溃呈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绕以红晕。
手足口病高发季,幼儿园温馨提示各位家长
手足口病高发季,幼儿园温馨提示各位家长手足口病进入高发阶段,令很多家长和老师担心不已。
现将幼儿手足口病作一些简介,请家长朋友予以关注,并配合我们开展有效的预防工作,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危及生命。
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从手足口病监测显示,每年3月底开始,手足口病开始高发,到四五月份达到高峰。
每年的4~7月和9~11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其中4~7月是全年第一波发病高峰期(主高峰期),9~11月是第二波发病高峰期(次高峰期)。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虽然有空气传播的可能,但仍是以粪口传播(即消化道传播)为主。
因此,在少到公共场合的同时,更要关注幼儿的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一定要洗手,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典型症状:对称疱疹疱疹: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手心、足掌心、口腔黏膜及臀部等处出现疱疹,其特点是从小米粒到绿豆大小不等,疱壁较厚,不易溃破,不发痒。
80%的手足口病疱疹可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等处,但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在手心或口腔、臀部等部位。
不过,若是单独出现的疱疹,而且疹子越小、数量越少时,往往提示手足口病重症,当引起注意。
疱疹出现在手足的部位,往往是在手心、脚心,很少在手背、脚背;而且一般是对称性出疹,即左右手、左右脚同时可见,很少只见于单侧。
发热: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的感染,因此,发病除可见疱疹外,还有发热、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见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表现。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1.注射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手段。
特别强调:如果宝宝有过敏症状发作,不建议此时注射手足口病疫苗。
幼儿园季节传染安全教育(3篇)
第1篇随着季节的更迭,气温的变化,各种传染性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幼儿园必须加强季节传染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及家长的防疫意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园季节传染安全教育进行阐述。
一、季节传染病的类型及特点1.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等特点。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2.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皮肤出疹、发热为特点。
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3.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口腔、手、足等部位的疱疹为特点。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4.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结膜炎、皮疹为特点。
麻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二、幼儿园季节传染安全教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季节传染安全教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季节传染病的危害,提高防疫意识。
(2)家长宣传:幼儿园应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增强家长的防疫意识。
2. 严格卫生管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幼儿园应保持教室、寝室等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
(2)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幼儿园应定期对教室、寝室、食堂、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重点部位如玩具、桌椅、门把手等。
(3)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幼儿园应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 严格执行晨检制度(1)每天早晨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
(2)对因病缺勤的幼儿,要及时了解病情,做好追踪调查。
4. 加强体育锻炼(1)幼儿园应合理安排幼儿的户外活动,提高幼儿的免疫力。
(2)鼓励幼儿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通常在夏秋季节流行,特别是儿童中较为常见。
本文将着重讨论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以及传播途径。
一、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了肠道病毒的人群,尤其是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简称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Coxsackievirus A,简称CVA)引起,而这些病毒主要存在于引起疾病症状的皮疹、口腔分泌物、粪便等体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中。
因此,与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密切接触,或接触其排泄物和分泌物的物体都可能成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1. 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患者直接接触传播,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如握手、拥抱、接吻等,体液中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健康人。
特别是在儿童集中的场所,如幼儿园和学校,传播的风险更高。
2. 空气飞沫传播:除了直接接触传播外,手足口病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携带病毒的飞沫,如果周围人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感染病毒。
3. 粪-口传播:手足口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粪便中,在不洁净的环境下,通过接触患者的粪便、食品、饮水等,病毒可以进入健康人体内,导致感染。
4. 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还可以通过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传播,如玩具、餐具、毛巾等。
如果健康人接触这些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触口鼻或其他黏膜,也会导致感染。
5. 传播途径扩散:手足口病不仅可以在人际之间传播,还可以通过蚊虫等昆虫传播。
当感染了手足口病的人被叮咬时,蚊虫可能会带走体内的病毒,然后叮咬其他人,从而传播手足口病。
三、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尤其在接触了患者或患者的排泄物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事不宜迟,我们快来了解一下它吧~一、手足口病是什么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二、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三、手足口病会不会很严重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疤疹为主要症状。
一般一个礼拜就会好的,不用太担心哦!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有EV71、CVA16和CA6,其中EV71最可怕!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少数患者(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感染EV71可出现脑炎、脑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如救治不及时可能出现死亡。
因多种肠道病毒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同一儿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四、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很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3.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4.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5.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小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会不会传染给大人[004]
小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会不会传染给大人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常在夏季和秋季比较流行。
手足口病主要影响幼儿和儿童,但也会影响成人。
在接触受感染者时要特别小心,以避免病毒传播。
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
接触受感染人员或者物品会传播病毒。
传播途径包括:1.直接接触传播:接触有病毒的分泌物或直接接触受感染人员的皮肤、口腔和粪便等。
2.飞沫传播:当受感染人员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口腔、喉咙和肺部的分泌物会被释放出来,并传播给周围的人。
3.消化道传播:受感染人员的呕吐物、粪便或未洗干净的蔬菜、水果可能含有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
4.性传播:性行为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二、治疗方法手足口病通常在一周左右自行缓解,但例如高热、口腔溃疡和皮疹等症状会使受感染者非常不适。
以下是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缓解相关症状和不适,如口腔溃疡、发热、头痛等。
2. 注重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可以用含盐水或者保健液来漱口,同时可以用温水或者温盐水清洁口腔。
3. 起居调理: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睡眠要充足,并且要注意保持通风;要注意避免突然的天气变化,以免对患者体力造成影响。
4. 补充充足的饮食:应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品。
5. 一定的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一定的药物治疗。
注意:不要随意使用消炎药;不要随意的使用儿童感冒药。
三、注意事项以下是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1.预防传染:务必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接触病毒,例如及时洗手、避免与患者亲密接触等。
2.隔离患者:患者在感染期尽量单独留在房间内,不要与健康人接触。
另外,病人的哭声、咳嗽和呼吸会产生飞沫,要尽量避免与健康人接触。
3. 家庭消毒:定期清洗和消毒家具和日常物品,例如玩具、床上用品和使用者所用的器具等。
4. 饮食卫生:饮用干净卫生的水,避免污染食物。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大人吗 大人会不会得手足口病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大人吗大人会不会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是1—5岁以内的小孩得的病,而且这种病还具有传染性,那要是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会不会传染给大人呢?大人会得这个病吗?一、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大人吗可能会传染给大人。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多传染给5岁以下的儿童,但临床上,大人在护理小孩手足口病时或接触得了手足口病的儿童后,也可能会因为个人大人自身免疫力低下而感染手足口病。
不过多数情况下是大人感染了不会发病,但却容易成为手足口病传播源,传染给其他小孩。
二、哪种情况下手足口病可能会传染给大人1、大人抵抗力低的一般来说,手足口病对于平时抵抗力比较好的大人来说,是很难传染的,但若是对于一些平时就容易生病,抵抗力低下的人来说比较容易传染。
2、密切接触了手足口病患者或其物品的大人手足口病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家里有小孩得了手足口病的,大人若是吃了小孩吃的东西、处理小孩粪便时不洗手又吃了东西,或抱了小孩,亲吻小孩,都可能会被传染手足口病。
三、大人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1、注意观察大人如果被传染了手足口病,我们要先观察是不是手足口病,病症轻重如何,然后再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大人感染了手足口病通常不发病,或只是伴有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是否出现斑丘疹等轻微病症。
2、若病症轻微,对症治疗由于大人抵抗力比小孩好,症状一般不大严重,只是发烧、起疹子、有口腔溃疡的症状,我们只需对照这些症状,进行以下方式护理即可:(1)手足口病发烧处理方法1.冷湿敷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
2.全身温水擦浴或泡澡将患者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患者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高发家长注意亲吻也可传染
手足口病又进入传统高峰期。
往年手足口病的肆虐很多家长都还心有余悸,但是专家提醒家长,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家长无须恐慌,但是要避免进入手足口病防治的误区。
误区一:亲吻孩子不会传染疾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李静医生说,很多家长都喜欢亲吻自己的孩子表达爱意。
其实,这样的亲吻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尤其是嘴对嘴的亲吻和一进门的拥吻。
因为手足口病作为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与患者的直接接触、飞沫传播、接触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经口传播(与患者共用杯碗等)。
如果家长是病毒携带者,那么一个简单的拥吻可能就会导致孩子感染手足口病。
因为成年人抵抗力强,感染了病毒很可能不发病,但是病毒如果通过口腔传染给抵抗力弱的孩子,那么很可能马上就开始兴风作浪。
因此,李静医生提醒说,家长要小心手足口病的隐性传染,进门前请注意洗完手、换好衣服再亲近孩子。
看到可爱的孩子,也要注意克制不要亲吻他们的小嘴巴。
另外,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感染病毒而不自知。
误区二:患过手足口病便不再得。
李静医生说,手足口病常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众多,因此并不是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以后就不会再发。
而麻疹、水痘等传染病则不同,通常都是由单一病毒,如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等引起的,这些传染病患过一次后,孩子就等于有了抗体,以后再患麻疹、水痘的机会就非常微小了。
误区三:手足口病一定要做病毒检测。
李静医生说,临床上经常碰到有些家长,医生判断为手足口病,家长却无法接受这个诊断,觉得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得这样可怕的疾病。
其实,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对于普通病例来说,它有比较明显的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也是自限性疾病的一种,一般一周左右好转,预后良好。
一般情况下,经验丰富的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
如果有怀疑的话,也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1-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对于轻症患者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专家提醒:高峰期将至勤加洗手可预防手足口病
李静医生提醒说,在手足口病的高峰期到来之际,勤洗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预防措施,此外,对手足口病患者进行隔离,对儿童常接触的地板、玩具、桌椅等以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等也是必要的手段。
一旦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应当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对口腔溃疡处可涂以维生素B2或以维生素B12、西瓜霜喷剂局部应用。
体温高于38.5℃的患者发热等症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重症表现者如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或者出现持续三天以上的高热、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或昏迷、呕吐等应意识到短期内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应该即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