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略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略谈

发表时间:2009-09-24T14:57:09.983Z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09年第3期供稿作者:史春华[导读]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1)

【摘要】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隐喻相关理论指导下积极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隐喻;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3-0038-02

一、引言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音和语法教学的基础。学生对词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他们能否快速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因素。隐喻作为一种强大的认知工具,不仅可以发展和改善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他们触类旁通地领悟和理解词汇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词汇之间的广泛联系和组合搭配做出较为准确合理的挖掘、提炼和引申, 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和掌握词汇的目的,切实提高词汇学习效益。目前,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二、隐喻的相关理论

隐喻不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即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的,人类的认知系统也是隐喻构造的;隐喻使得人类对大部分抽象思维的解释成为可能。当代隐喻理论认为:(一)隐喻不仅是一种修饰手段,而且还是从一个熟知领域向未知领域的映射,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和进行思维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媒介。(二)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其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从而为人们创造新的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人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相互交流,以自身的经验观察周围世界。(三)人类的概念系统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隐喻在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旧词添新义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揭示“知识的获取和交流”以及“语言和知识的本质和局限”。

三、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一)隐喻在词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词汇的生成与人的思维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感知、掌握词汇具体、简单的意义,然后再通过抽象思维及意象图式的联系去联想复杂、抽象的意义,由此形成的认知网络随着人们切身经历和体验的增多而得到发展和完善。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新词新义的生成不是偶然、孤立和随意的;它们在语义上彼此相互关联,最终形成该语言单位的网络和链条。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出,词典中每个词条下罗列的词义,大多都是在其中心义项的基础上通过隐喻产生的,有的已成为该词的字面词义,有的仍保留着明显的隐喻色彩,这正是隐喻思维在词义发展和延伸过程中的功能体现。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隐喻的认知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性,引导他们在已知词汇及其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推理,把握词汇语义的内在规则和联系,更为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词汇。这里以“head”一词为例,其中心意义为“part of a body”(身体的部分),由此义可扩展为“the top of anything”(一切事物的顶部)。“一切事物的顶部”可指形状,如“the head of a hammer”(锤头)、“the head of an arrow”(箭头),也可指居于位置的顶端,如 “the head of the table”(桌位的首席),由此义又可引申出“居于高位的人”,即指“首领”,如“the head of state”(国家领导、州长)、“the head of a school”(校长);继而扩展到“the main points”(要点):“the heads of a dialogue” (对话要点);“ metal power 、ability ” (才智、能力):“She has a good business head.”(她很有经商的头脑);“a person or individual”(人、个人):“count heads”(清点人数);“a unit of counting”(牛羊等的头数):“five head of cattle”(五头牛)等。至此,“head” 一词的隐喻意义得到了充分的延伸,让人们看到该词就能生动地联想到这个词所喻指的多个不同涵义,并由此引发其他一系列的短语,如“show one’s head”(到场、露面),“keep one’s head”(保持镇静、不慌不忙),“make head”(前进、取得进展),“come to a head”(化脓、迫近紧要关头),“put heads together”(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等。

(二)注重词汇隐喻的文化内涵

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共有方式,它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心理基础。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材料,不仅含盖了各民族的思维模式,更浸透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词汇隐喻意义的跨文化比较,积极引导学生在词汇学习中自觉地比较英汉词汇的隐喻意义,体会其间异同,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可运用语言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恰当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深化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从隐喻角度来看,英、汉语在颜色的选择与使用上有时是重合的,体现了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共核”:“黑”在汉语中有“坏/不好”的涵义,也有“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等意思;类似地,英语中“paint sb.black”(给某人抹黑)---这里的“black”也有“坏/不好”之意;而 “Black economy” 中的“black”指的却是“illegal”(非法的)。又如“re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喜庆、隆重,而英语中也有“red-letter days”(纪念日、喜庆的日子)一类的表达,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等重要节日,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标明的。此外,red在汉语中还代表危险、警告、愤怒等意义,如面红耳赤、红灯、赤字等;这在英语中也可找到相应的表达:“see red”(发怒、生气)、“jump reds”(闯红灯)、“go into the red”(发生亏损、出现赤字)等。另一方面, 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并不能排除不同语言的差异性;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还体现着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这里仍以颜色词的使用为例:英语中“grey”有“老的;老练的;成熟”等意思,而汉语中“灰色”却通常比喻“颓废、失望、态度暧昧”;又如:汉语中说的“红茶”,英语中用“black tea”,这是因为汉语针对茶水的颜色而言,称其为“红”;英语则针对茶叶的颜色而言,称其为“黑”。由此可见,英汉两种语言观察、联想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通过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对比,可使学生意识和体会到中西方隐喻思维的差异,进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词汇的有效理解和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