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衡水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分。

1.下列物理量全部是矢量的是()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C。

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2.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①本次月考物理考试时间为90分钟;②本堂考试开考10分钟时校长进来了;XXX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④第5秒内。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评委为体操运动员XXX的“跳马”动作评分,可将XXX看着质点B。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是实际是存在的C。

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区别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4.一位男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阻,警察走过去对他说:“先生,您刚才的车速是80公里每小时,已超速。

” 这位男士反驳道:“这不可能!我才开了10分钟左右,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80公里呢?”……。

根据上述对话,你认为这位男士没有明白的物理概念是()A。

路程B。

平均速度C。

瞬时速度D。

时间5.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C。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一定不断变小6.XXX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他采用的方法有()A。

用秒表计时B。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C。

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与t的平方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物理科期中试题答案二、实验题:(每空2分)1.(1)(2)F=20x。

(3)常数表示弹簧每伸长(或压缩)1 m,其弹力增加20 N。

(4)x=L-0.4m2、(1)接通电源(2)——0.93m/s(范围内均可)(3), g=9.7-10m/s2 (范围内均可)三、计算题:1、(9分)解:(1)(4分)设一秒末的速度为v1,三秒末速度为v3,第一段用时t1,第二段用时t2,第一秒内加速度为,第二、三秒内加速度为,则(1分),(1分)解得,(1分),(1分)(2)(2分)(3)(3分)由位移公式得,(1分),(1分)所以前3s的位移为,(1分)2.(8分)(1)物体A与B间的摩擦力为F1 =μG A (画图1分,表达式1分)物体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2 =μ(G A+G B) (画图1分,表达式1分)(2)将B匀速拉出,拉力大小与两个摩擦力的合力大小应相等,有F =μG A+μ(G A+G B)=μ(2G A+G B) (2分)即30=μ(2×20+40)μ=0.375(2分)3.(9分)(1)若汽车加速通过交叉点,则列车刚好达到交叉路口,用时(1分)设汽车加速度为a1,则(2分)(1分)汽车可以m/s2加速通过(2)若汽车减速停止,则列车刚好通过交叉点,用时(1分)汽车必须在交叉点前停下来,设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2分)(2分)汽车可以减速停下4.(8分)(1)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加速滑行过程的加速度大小:(1分)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过程的加速度大小:(1分)(2)设在t时刻物体运动到B点,且速度为V B,则有:V B=a1t (2分)又因为1.2s时物体的速度为1.1 m/s,则有:V1.2= V B+a2(1.2-t)(2分)解得t1=0.5 s (1分),V B=2.5m/s (1分)。

2016届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6届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衡水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其中1-8为单选,9-13为多选)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 .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C .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D .根据速度定义式t x v ∆∆=,当t ∆非常非常小时,tx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2.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 、b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v-t 图像,已知在t 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1~t 2时间内,a 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在t 1~t 2时间内,a 车的位移比b 车的小C .t 2时刻可能是b 车追上a 车D .t 1时刻前的某一时刻两车可能相遇3.如图,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半球形物体A 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轻质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光滑球B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 )A .A 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 .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R r mg R+ C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r mg R D .若剪断绳子(A 不动),则此瞬时球B 加速度大小为g RR r R 22-)(+ 4.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是近地轨道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在相同时间内b 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3π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8小时5.如图所示,从水平地面上同一位置先后抛出的两小球A 、B ,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 、N 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物理学是研讨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普通的运动规律及所运用的实验手腕和思想方法的自然迷信。

精品小编预备了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正确选项,此题共9小题,每题4分,合计36分)1.如下图,我国空军在停止空中加油训练.大型加油机与接受加油的受油机在空中以异样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选空中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B.选空中为参考系,加油机是运动的C.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D.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平安,路途两旁都竖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下图,甲图是某高架桥上的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60km/h;乙图是路途指示标志,表示离下一出口还有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A.60 km/h是平均速度,25 km是位移B.60 km/h是平均速度,25 km是路程C.60 km/h是瞬时速度,25 km是位移D.60 km/h是瞬时速度,25 km是路程3.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减速度aA=3m/s2,物体B 的减速度aB=﹣5m/s2,两者比拟,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A减速度大B.物体B减速度大C.物体A的速度大D.物体B的速度大4.以下各组中的物理量,都属于矢量的是()A.速度、减速度、温度B.位移、力、质量C.速度的变化、位移、力D.减速度、时间、路程5.物体以12m/s初速度在水平冰面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减速度大小是0.8m/s2,经20s物体发作的位移是()A.80mB.90mC.100mD.110m6.木块放置于木板上,与木板一直坚持相对运动.在缓慢抬高木板右端的进程中,木块遭到木板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A.竖直向上,大小不变B.竖直向上,逐渐增大C.垂直于木板向上,逐渐増大D.垂直于木板向上,逐突变小7.汽车从运动末尾以减速度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到达v后立刻以大小为a的减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运动.在整个减速阶段和整个减速进程中,以下物理量不相反的是()A.位移B.时间C.减速度D.平均速度8.物体在同一平面内受F1、F2、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途于平衡形状,当把F3的方向在同平面内旋转60时(F3大小不变,F1、F2大小方向都不变),那么三力的合力大小为( )A.0B.F3C. FD.2F39.如下图,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运动,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坚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进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状况是()A.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合计16分)10.一个物体从运动末尾以减速度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改为做匀速运动,又经过时间2t后改为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时间3t 刚好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6t时间内的总位移大小为4at2B.在6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tC.匀减速运动的减速度大小为3aD.匀减速运动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at11.从同一地点同时末尾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下图.在0~t0时间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时增大B.Ⅰ物体的减速度不时减小,Ⅱ物体的减速度不时添加C.Ⅰ、Ⅱ两个物体的减速度都在不时减小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2.如下图,轻质润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与B,物体B放在水平空中上,A、B均运动.A和B的质量区分为mA、m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那么()A.物体B遭到的摩擦力能够为0B.物体B遭到的摩擦力为mAgcosC.物体B对空中的压力能够为0D.物体B对空中的压力为mBg﹣mAgsin13.如下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遭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运动形状,其中F1=10 N,F2=2 N。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_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_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4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下列有关于运动学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加速度反映速度增加的大小C.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D.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一定不等2.(4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根据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有关时刻与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也可以称为2秒时B.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秒内或第2秒内C.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秒内D.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秒内3.(4分)(2015•贵州模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28个大项的比赛,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弯曲情况时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4.(4分)(2015秋•济宁校级期中)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0时,s>0,v>0,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则()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速度逐步减小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5.(4分)(2014春•淄博校级期末)某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火箭在t2~t3时间内向下运动B.火箭在t1~t2时间内加速度最大C.0~t3时间内,火箭一直向上运动D.火箭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6.(4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置﹣时间(x﹣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1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不为零,乙的瞬时速度为零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D.在t3时刻,乙的位置坐标为零,加速度不为零7.(4分)(2014秋•青原区校级期末)物体A、B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中的A、B所示.在0~t0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的加速度不断增大,物体B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C.两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D.两物体的平均速度都大于8.(4分)(2015秋•胶州市期中)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m时与走完第2m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x2=1:3,v1:v2=1:2 B.x1:x2=1:4,v1:v2=1:C.x1:x2=1:4,v1:v2=1:2 D.x1:x2=1:3,v1:v2=1:9.(4分)(2010•茂名一模)如图所示,图中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10.(4分)(2016•晋中校级模拟)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11.(4分)(2014秋•枣庄校级期末)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式为x=t2+2t+2(m),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m/s2,初速度为v0=2m/sB.质点在2s末的速度为v=6m/sC.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为s=10mD.质点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12.(4分)(2015秋•徐州校级期中)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v1=5m/s,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5 m/sC.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20 sD.汽车从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20 m/s13.(4分)(2014秋•扶沟县期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经过A点的速度为1m/s,AB段的长度为4m,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m/s和6m/s.则()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B.物体经过B,C两点的速度为7m/s和9m/sC.物体经过AB段的时间为2sD.BC段的长度等于AB段的长度14.(4分)(2015春•余姚市校级期中)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一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知)()A.石块开始下落第一秒内的位移B.石块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C.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D.石块着地之前空中某点的速度15.(4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末)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时间是10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时间是6s.则()A.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C.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D.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二、非选择题16.(12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假如电源频率是40Hz时,它每隔s打一个点.(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 A=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3)若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变为60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若先打O点,则加速度的方向.17.(8分)(2014秋•吉林期末)一颗自由下落的小石头,经过某点时的速度是10m/s,经过另一点时的速度是30m/s,求经过这两点的时间间隔和两点间的距离.(取g=10m/s2)18.(8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5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54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27m,减速过程中汽车速度v与位移s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19.(10分)(2015秋•泰兴市校级期末)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s内依次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2)A点与出发点的距离;(3)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大小.20.(12分)(2015秋•唐县校级期末)A,B两车沿同一直线同方向运动,A车的速度v A=4m/s,B车的速度v B=10m/s.当B车运动至A车前方7m处时,B车刹车并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求:(1)A车追上B车之前,二车间的最大距离;(2)经多长时间A车追上B车.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4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下列有关于运动学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加速度反映速度增加的大小C.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D.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一定不等【解答】解:A、匀速运动是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故A错误;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B错误;C、在研究地球自转的时候,地球不能看做质点,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故C正确;D、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故D错误.故选:C2.(4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根据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有关时刻与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也可以称为2秒时B.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秒内或第2秒内C.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秒内D.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秒内【解答】解: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也可以称为2秒时,故A正确;B、0~t2表示两个时刻之间,是时间,称为前2秒内,第2秒内表示1s末到2s末这1s的时间,故B错误;C、t2~t3表示两个时刻之间,是时间,称为第3秒内,故C正确;D、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秒内,故D正确.故选:ACD3.(4分)(2015•贵州模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28个大项的比赛,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弯曲情况时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解答】解:A、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弯曲情况时,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弯曲了;故A错误;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帆船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茫茫大海可忽略不计,能把它当作质点.故B正确;C、跆拳道比赛中要注意运动员的动作,故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的运动时间时,铅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D 正确;故选:BD.4.(4分)(2015秋•济宁校级期中)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0时,s>0,v>0,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则()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速度逐步减小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解答】解:A、加速度减小,则速度变化越来越慢,故A正确.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故B错误.C、由于速度的方向不变,则位移逐渐增大,故C正确.D、初状态位移、速度、加速度都为正,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始终为正,故D正确.故选:ACD.5.(4分)(2014春•淄博校级期末)某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火箭在t2~t3时间内向下运动B.火箭在t1~t2时间内加速度最大C.0~t3时间内,火箭一直向上运动D.火箭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解答】解:A、C、由图看出,火箭的速度一直为正值,说明火箭一直在上升.故A错误,C正确.B、D、由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知在t2~t3时间内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故B、D错误.故选:C.6.(4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置﹣时间(x﹣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1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不为零,乙的瞬时速度为零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D.在t3时刻,乙的位置坐标为零,加速度不为零【解答】解:A、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在t1时刻,乙的瞬时速度为零,甲的速度不为零,故A正确;B、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2时刻,甲、乙位置坐标相同,但速度不同(方向不同);故B错误;C、在t2时刻,甲、乙位置坐标相同,是相遇,故C正确;D、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3时刻,乙的位置坐标为零,但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AC.7.(4分)(2014秋•青原区校级期末)物体A、B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中的A、B所示.在0~t0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的加速度不断增大,物体B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C.两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D.两物体的平均速度都大于【解答】解:AB、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故A错误,B正确;C、根据位移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A、B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故C正确.D、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结合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故D错误.故选:BC.8.(4分)(2015秋•胶州市期中)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m时与走完第2m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x2=1:3,v1:v2=1:2 B.x1:x2=1:4,v1:v2=1:C.x1:x2=1:4,v1:v2=1:2 D.x1:x2=1:3,v1:v2=1:【解答】解:根据x=at2知,1s内和2s内的位移之比为1:4,则s1:s2=1:3.根据v2=2ax得,通过1m后和2m后的速度之比为1:.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9.(4分)(2010•茂名一模)如图所示,图中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A、由加速度图象可知:加速度方向为负值,且加速度不变,即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为负,也表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加速度图象可知:加速度方向为负值,且加速度不变,即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为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加速度图象可知:加速度方向为正值,且加速度不变,速度为负,应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加速度图象可知:加速度方向为负值,且加速度不变,即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为正,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10.(4分)(2016•晋中校级模拟)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解答】解:A、在第1小时末,乙车的速度仍然为负值,说明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B、在第2小时末,甲的位移大小x甲=×30×2km=30km,乙的位移大小x乙=×30×2km=30km,此时两车相距△x=70﹣30﹣30=10(km).故B正确.C、在前4小时内,乙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始终大于甲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则乙车的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车大.故C正确.D、在第4小时末,甲车的位移x甲=×60×4km=120km,乙车的位移x乙=﹣×30×2km+×60×2km=30km,因x甲>x乙+70km,可知甲乙两车未相遇.故D错误.故选:BC.11.(4分)(2014秋•枣庄校级期末)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式为x=t2+2t+2(m),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m/s2,初速度为v0=2m/sB.质点在2s末的速度为v=6m/sC.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为s=10mD.质点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解答】解:A、根据x=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故A错误.B、2s末质点的速度v=v0+at=2+2×2m/s=6m/s,故B正确.C、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s=(4+4+2)﹣2m=8m,故C错误.D、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s2=(4+4+2)﹣(1+2+2)m=5m,则第2s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12.(4分)(2015秋•徐州校级期中)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v1=5m/s,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5 m/sC.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20 sD.汽车从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20 m/s【解答】解:A、汽车在10s内的位移是:s13=50×2=100m由s=v1t+得代入数据解得:a=1m/s2.故A正确.B、汽车从第1根到第7根电线杆的时间是t7,则:s17=6×50m=300m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s17=代入数据解得:t7=20s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t=t7﹣t3=20﹣10s=10s,到达第7根电线杆的速度为:v7=v1+at7=5+1×20m/s=25m/s,故B正确,C错误.D、汽车从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ABD.13.(4分)(2014秋•扶沟县期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经过A点的速度为1m/s,AB段的长度为4m,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m/s和6m/s.则()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B.物体经过B,C两点的速度为7m/s和9m/sC.物体经过AB段的时间为2sD.BC段的长度等于AB段的长度【解答】解:由题意令物体在A点的速度为v A,在B点的速度为v B,在C点的速度为v C,则由题意有: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有:==3m/s解得:v B=5m/s,t AB=s故BC错误;加速度为:a===3m/s2,故A错误;又=6m/s知:v C=7m/sx BC==6×=4m=AB,故D正确.故选:D.14.(4分)(2015春•余姚市校级期中)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一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知)()A.石块开始下落第一秒内的位移B.石块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C.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D.石块着地之前空中某点的速度【解答】解:A、石块下落第一秒的位移,与运动总时间无关,故A错误;B、由石块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求得下落时间,故可求得高度,故B正确;C、设落地的总时间为t,落地前1s内的位移等于ts内的位移减去(t﹣1)s内的位移,从而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t,再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出下落的高度.故C正确.D、石块着地之前空中某点的速度,根据v2=2gh只能求得此速度之前的高度,故D错误故选:BC15.(4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末)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时间是10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时间是6s.则()A.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C.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D.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解答】解: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的时间是10s,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m/s=6m/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的时间为6s,中间时刻的速度为=10m/s.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差为△t=8s则加速度为a===0.5m/s26s末的速度为v=v2+a t2=10+0.5×3=11.5m/s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x′=vt3+=11.5×6+=78m故选A二、非选择题16.(12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假如电源频率是40Hz时,它每隔0.025s打一个点.(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 A=0.34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0.39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3)若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变为60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若先打O点,则加速度的方向向左或由D指向O.【解答】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假如电源频率是40Hz时,它每隔0.025s打一个点.(2)由于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两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 A==0.34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得:a==0.39m/s2,(3)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偏离6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测量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小,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4)由于从O到D相邻的计数点位移逐渐增大,所以纸带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左或由D指向O;故答案为:(1)交流;0.025 (2)0.34;0.39;(3)偏小;(4)向左或由D指向O.17.(8分)(2014秋•吉林期末)一颗自由下落的小石头,经过某点时的速度是10m/s,经过另一点时的速度是30m/s,求经过这两点的时间间隔和两点间的距离.(取g=10m/s2)【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gt,得t==根据的速度位移公式得x=故经过两点的时间间隔为2s,两点间的距离为40m.18.(8分)(2015秋•衡水校级期中)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5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54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27m,减速过程中汽车速度v与位移s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解答】解:(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题可得初速度v0=15m/s,末速度v t=0,位移s=15m,由运动学公式得:…①…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a=7.5m/s2,t=2s(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s…⑤△t=t′﹣t0…⑥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得:△t=0.35s答:(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7.5m/s2,所用时间为2s;(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0.35s.19.(10分)(2015秋•泰兴市校级期末)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s内依次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2)A点与出发点的距离;(3)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大小.【解答】解:(1)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有:,解得:,(2)汽车的加速度为:a=,则A点与出发点的距离为:.(3)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为:.答:(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2)A点与出发点的距离为48m;(3)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20.(12分)(2015秋•唐县校级期末)A,B两车沿同一直线同方向运动,A车的速度v A=4m/s,B车的速度v B=10m/s.当B车运动至A车前方7m处时,B车刹车并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求:(1)A车追上B车之前,二车间的最大距离;(2)经多长时间A车追上B车.【解答】解:(1)设经时间t1两车速度相等,当B车速度等于A车速度时,两车间距最大.有:v B=v0﹣at1v B=v AB的位移:A的位移:x A=v A t1则:△x m=x B+7﹣x A解得:△x m=16m(2)设追上前B车未停止,经时间t2,A车追上B车,即:解得:t2=﹣1s(舍去)或t2=7s当t2=7s时,v B=v0﹣at2=﹣4m/s故追上前B车早已停止运动故经时间t追上,解得:t=8s答:(1)A车追上B车之前,二车间的最大距离为16m;(2)经多8sA车追上B车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ljc;成军;wxz;sdpy;大文杰;蒙山;src;听潮;yangpf (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6年9月14日。

【解析】河北省衡水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解析】河北省衡水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2.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A与B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由A与B表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A.A与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B.在t=4s时A与B相遇C.t=2s时,A与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D.前4s内,B的平均速度为0.75m/s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刻度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6.5cm B.10m C.20m D.45m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3N、4N 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6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 )A.2N B.2N C.13N D.3N6.关于弹力、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平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7.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越小,合力F就越小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不一定变大D.物体同时受到F1、F2与F的作用8.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1=3.40cm,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2=5.10cm,g取9.8m/s2.由此可知( )A.弹簧的原长是1.70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8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10.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1.0kg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如图所示,已知F1=3.0N,F2=4.0N,g取10N/kg,(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C.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D.若F1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11.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第3s内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3.6m/s12.在水平地面上以30m/s的初速度将物体竖直上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0B.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5m/s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的时间是1s13.物体自O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 是最高点.测得OA=0.8m,AB=0.6m,BC=0.4m.且物体通过三段的时间均为1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0.9m/s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m/s2C.CD间的距离是0.2mD.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1.5s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8分)1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乙是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丙所示是某次实验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频率变成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打点计时器的电压发生了改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15.某跳伞运动员从476米高空跳伞后,开始一段时间由于伞没有打开而做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张开时间不计)后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1)跳伞员打开伞时的距地面的高度;(2)跳伞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16.一列车A的制动性能经测定,当它以标准速度V0=20m/s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制动后需x=400m才停下.现列车A正以V0=20m/s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由于信号系统故障,司机发现前方S1=200m处一货车B正以V B=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立即刹车制动,求:(1)两车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2)若A车在前以V1=10m/s的速度刹车制动,在它后面S1=20m处旁边车道有一货车B正以V B=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多长时间两车相遇?17.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37°角的力F=10N将重力为G=12N的物体推靠在竖直墙上,物体与竖直墙间摩擦因数为μ=0.5.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及物块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sin37°=0.6,cos37°=0.8)18.(14分)如图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悬挂,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滑轮P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细线的结点,细线bO′水平拉着物体B,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不计,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重物A的质量为2kg,弹簧的伸长量为5cm,∠cO′a=12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多少?(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解答】解:A、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故B正确;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微小形变放大的思想,故C正确;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2.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但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大小、时间无关.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加速度的定义式a=,但是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时间无关,故A错误.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B正确.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错误.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比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3.如图所示,A与B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由A与B表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A.A与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B.在t=4s时A与B相遇C.t=2s时,A与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D.前4s内,B的平均速度为0.7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v﹣t图象可知物体运动情况,由各点坐标可知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及方向,由斜率可知加速度,由面积可知物体运动的位移.【解答】解:A、由图可知,开始时A沿正方向运动,B沿负方向运动,并且初速度均为0,故A正确;B、由面积可知物体运动的位移可知:0~4s内A和B的位移不同,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且不知道开始运动时AB质点两之间的距离,故不能判断4s时会不会相遇,故B错误;C、由于不知道开始运动时AB质点两之间的距离,所以无法知道t=2s时,AB之间的距离,故C错误;D、前4s内B的位移x=,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图象的基本应用,图象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高中学习中不但要熟练分析图象,还要做到能应用图象处理相关问题.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刻度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6.5cm B.10m C.20m D.4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根据照片上痕迹的长度,可以知道在曝光时间内物体下落的距离,由此可以估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由于时间极短,可以近似表示A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后再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下落的距离.【解答】解: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2cm,即0.02m,曝光时间为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由于时间极短,故A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20m/s,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v2=2gh可得:h=.故C正确.故选:C.【点评】由于AB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AB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A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3N、4N 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6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 )A.2N B.2N C.13N D.3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分析】物体受多力平衡,则多力的合力为零;则1N、3N、4N三个力的合力与2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将2N转动后,其他三力的合力不变,则变成了转后的2N与其他三力的合力的合成,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合力.【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力的合力为零,则可知1N、3N、4N三个力的合力2N;与2N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2N的力绕O点旋转60°,其他三力的合力不变,那么现在变为2N的两个力,其夹角成120°,因此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N,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中应用了力的合成中的一个结论:当多力合成其合力为零时,任一力与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关于弹力、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平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存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而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解答】解:A、书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下的弹力,即对桌面的压力.故A错误,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故B正确;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但有弹力存在不一定存在摩擦力,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故C正确.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考查弹力产生原理,理解形变的概念,掌握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注意区别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不同.7.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越小,合力F就越小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不一定变大D.物体同时受到F1、F2与F的作用【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判断合力的变化,合力不是物体实际受的力.【解答】解:A、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此时合力F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故A错误;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越大,故B错误;C、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如果夹角不变,即为180°,F1大小不变,若F1>F2,当F2增大,合力F却减小,因此不一定变大,故C正确;D、根据合力与分力效果是相等的,而合力F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等效替代关系,同时注意分力与合力效果等效,而并不是物体实际受的力.8.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1=3.40cm,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2=5.10cm,g取9.8m/s2.由此可知( )A.弹簧的原长是1.70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8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归纳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根据公式△F=k△x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求出弹簧原长【解答】解:根据公式△F=k△x,得:k===28.8 N/m由胡克定律得:F=kx 0.5=28.8x x=0.0170m=1.70cmgu弹簧的原长是:l=3.40cm﹣1.70 cm=1.70c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灵活运用.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分析】本题考查了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知识,根据其历史背景我们知道,之所以采用“斜面实验”,注意碍于当时对时间的测量技术、手段落后【解答】解:A、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故A错误;B、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减小”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故C错误;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故D正确;故选:BD【点评】了解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历史背景,以及实验方法,体会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10.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1.0kg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如图所示,已知F1=3.0N,F2=4.0N,g取10N/kg,(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C.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D.若F1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考点】力的合成;滑动摩擦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即可求出两个拉力的合力,由受力平衡,可确定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若F2顺时针90°,同理,即可求解.【解答】解:AB、由图可知,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F=N=5N,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则有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故A错误,B正确;C、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μN=0.6×1×10=6N,而两拉力的合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因此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故C错误;D、当将F1顺时针90°,则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为1N,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0.6×10=6N,即最大静摩擦力为6N>1N,因此木块处于静止;所以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F合=0N.故选:BD.【点评】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解受力平衡的条件,注意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区别.11.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第3s内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3.6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物体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由公式=求解第3s内的平均速度.第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5s末物体的速度,由速度公式列式,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位移公式求出前3s内的位移,由速度公式求出3s末的速度.【解答】解:A、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m/s=3m/s,故A正确.B、根据推论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5s末物体的速度,则知物体在2.5s末物体的速度为v=3m/s,由v=at得:a==m/s2=1.2m/s2,故B正确.C、前3s内位移为:x3==m=5.4m,故C错误.D、3s末的速度是v3=at3=1.2×3m/s=3.6m/s,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并能正确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问题,也可以通过图象研究.12.在水平地面上以30m/s的初速度将物体竖直上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0B.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5m/s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的时间是1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以及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根据对称性求出物体在空中的时间,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解答】解: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不计空气阻力的上抛运动,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之间无能量损失,故动能不变,即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相等;抛出时速度竖直向上,落回时速度竖直向下,故速度的变化量不为0,故A错误;B、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0,故B错误;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m,故C正确;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的时间t,则:,代入数据得:t=1s(t′=5s 时,速度的方向向下,故舍去),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竖直上抛运动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运动,可以对整个过程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也可以分段求解.13.物体自O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 是最高点.测得OA=0.8m,AB=0.6m,BC=0.4m.且物体通过三段的时间均为1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0.9m/s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m/s2C.CD间的距离是0.2mD.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1.5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x=aT2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利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可以方便求出A和B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其它量即可.【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恒量即△x=aT2⇒==﹣0.2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所以可得又因为v A=v0+at A⇒v0=v A﹣at=0.7﹣(﹣0.2)×1m/s=0.9m/s,所以A正确;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总时间t=,所以物体从C至D的时间为1.5s,所以D正确;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总位移x=,所以C至D的距离为0.225m,所以C错误.故选:ABD.【点评】本题抓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主要规律求解,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规律公式解题时就游刃有余.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8分)1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乙是电火花(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220V(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丙所示是某次实验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0.53m/s,运动的加速度为a=1.5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频率变成51Hz,而做实。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

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4页,第Ⅱ卷共4页。

共11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8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8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公路上一辆卡车紧急刹车,由于惯性,卡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x=15 mm,为了测出这个距离x,我们选择的最合理的参考系应该是( )A.树木 B.行人C.卡车 D.公路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3.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4.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b两个质点,在0~t0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质点都做变速直线运动B.t′时刻,a、b的位置相同,但两者速度不同C.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大小均为5mD.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2倍,但位移相同5.甲、乙两车沿平直线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甲= v乙B.v甲> v乙C.v甲< v乙D.因不知位移和时间无法比较6.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刘翔多次在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在奥运会110 m栏的决赛中,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侧面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最后冲刺的身影,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刘翔的身高为h,胸部模糊部分的宽度为L,已知刘翔的身高为H.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刘翔的( ) A.110 m栏成绩B.冲线速度C.110 m内的平均速度D.110 m栏比赛过程加速度的大小7.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停止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伽利略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借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巧妙地推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下列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B.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利用外推法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D.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9.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10.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该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无法计算1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在地面附近在向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小,向下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大B、同一物体,不论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在地球的同一位置受到的重力都一样C、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2.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大小跟支持力的大小成正比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静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13.如图所示,猎人非法猎猴,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状态。

【物理】河北省衡水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docx

【物理】河北省衡水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docx

2015-2016 学年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52 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2.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 A 与 B 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 t 图象中,由 A 与 B 表示,则下述正确的是()A . A 与B 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B.在 t=4s 时 A 与 B 相遇C. t=2s 时, A 与 B 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D.前 4s 内, B 的平均速度为0.75m/s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AB .该爱好者用刻度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 A 点约为 ()A . 6.5cmB .10m C. 20m D .45m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 、 2N、 3N 、 4N 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 、 3N 、4N 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 的力绕 O 点旋转 6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A . 2N B. 2N C. 13N D .3N6.关于弹力、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平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7.两个力 F1和 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 F 总比分力 F1和 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B.若 F1和 F2大小不变,θ越小,合力 F 就越小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 F 不一定变大D.物体同时受到F1、 F2与 F 的作用8.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 0 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下端挂一个 50g 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 L 1=3.40cm ,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g 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 L 2=5.10cm , g 取 9.8m/s2.由此可知 ()A .弹簧的原长是 1.70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8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 V 与 t 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10.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 1.0kg 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如图所示,已知 F1=3.0N ,F2 =4.0N ,g 取 10N/kg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C.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D.若 F1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11.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 .第 3s 内平均速度是3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 1.2m/s2C.前 3s 内的位移是6m D. 3s 末的速度是 3.6m/s12.在水平地面上以30m/s 的初速度将物体竖直上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取 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0B.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5m/s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 的时间是 1s13.物体自 O 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A 、B、 C、D 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 是最高点.测得OA=0.8m , AB=0.6m , BC=0.4m .且物体通过三段的时间均为1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初速度是0.9m/s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m/s2C. CD 间的距离是0.2mD.从 C 到 D 运动的时间是 1.5s二、填空题(共 1 小题,每小题8 分,满分 8 分)1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乙是 __________(填“ 磁”或“ 火花”)打点器,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填“交流 4 6V”、“交流 220V”、四干池).(2)在“研究匀速直运”的中,如丙所示是某次的一条,舍去前面比密集的点,从 0 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数点,以 1、2、3⋯各数点与 0 数点之的距离依次 x1=3.0cm、 x2=7.5cm 、 x3=13.5cm,物体通 2 数点的速度2网中率成51Hz,而做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量与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若打点器的生了改,而做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量与真相比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三、解答(共 4 小,分50 分)15.某跳运从476 米高空跳后,开始一段由于没有打开而做自由落体运,开(开不)后做加速度 2m/s2的匀减速直运,到达地面的速度 4m/s,重力加速度取 10m/s2,求:(1)跳打开的距地面的高度;(2)跳在空中运的.16.一列 A 的制性能定,当它以准速度V 0=20m/s 在平直道上行,制后需x=400m 才停下.列 A 正以 V 0=20m/s 的速度在平直道上行,由于信号系故障,司机前方S1=200m 一 B 正以 V B=6m/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于是立即刹制,求:(1)两是否会生撞事故?(2)若 A 在前以V1 =10m/s 的速度刹制,在它后面S1=20m 旁道有一B正以 V B=6m/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多两相遇?17.如所示,用与直方向成 37°角的力 F=10N 将重力 G=12N 的物体推靠在直上,物体与直摩擦因数μ=0.5.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及物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sin37 °=0.6,cos37°=0.8)18.( 14 分)如图所示, A、 B 都是重物, A 被绕过小滑轮P 的细线悬挂, B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滑轮 P 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 点,O′是三根细线的结点,细线bO′水平拉着物体 B , 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不计,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重物 A 的质量为2kg,弹簧的伸长量为5cm ,∠c O′a=120°,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求:(1)桌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为多少?(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 F 的大小和方向?2015-2016 学年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52 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解答】解: A 、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 A 错误;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故 B 正确;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微小形变放大的思想,故 C 正确;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 D 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 A .【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2.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但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大小、时间无关.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 A 、加速度的定义式a=,但是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时间无关,故 A 错误.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 B 正确.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 C 错误.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比如平抛运动,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3.如图所示, A 与 B 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 t 图象中,由 A 与 B 表示,则下述正确的是()A . A 与B 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B.在 t=4s 时 A 与 B 相遇C. t=2s 时, A 与 B 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D.前 4s 内, B 的平均速度为0.7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 v﹣ t 图象可知物体运动情况,由各点坐标可知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及方向,由斜率可知加速度,由面积可知物体运动的位移.【解答】解:A 、由图可知,开始时 A 沿正方向运动, B 沿负方向运动,并且初速度均为 0,故A 正确;B、由面积可知物体运动的位移可知:0~4s 内 A 和 B 的位移不同, A 的位移大于 B 的位移,且不知道开始运动时AB 质点两之间的距离,故不能判断4s 时会不会相遇,故 B 错误;C、由于不知道开始运动时AB 质点两之间的距离,所以无法知道t=2s 时,AB 之间的距离,故 C 错误;D、前 4s 内 B 的位移 x=,平均速度,故D 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图象的基本应用,图象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高中学习中不但要熟练分析图象,还要做到能应用图象处理相关问题.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AB .该爱好者用刻度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 A 点约为 ()A . 6.5cmB .10m C. 20m D .4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9【分析】根据照片上痕迹的长度,可以知道在曝光时间内物体下落的距离,由此可以估算出AB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由于时间极短,可以近似表示 A 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后再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下落的距离.【解答】解:由图可知AB 的长度为2cm,即 0.02m,曝光时间为s,所以 AB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由于时间极短,故 A 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20m/s,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2可得:v =2ghh=.故 C 正确.故选: C.【点评】由于 AB 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AB 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 A 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 、 2N、 3N 、 4N 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 、 3N 、4N 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 的力绕 O 点旋转 6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A . 2N B. 2N C. 13N D .3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分析】物体受多力平衡,则多力的合力为零;则1N、3N、 4N 三个力的合力与2N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将2N 转动后,其他三力的合力不变,则变成了转后的2N 与其他三力的合力的合成,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合力.【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力的合力为零,则可知1N、3N、 4N 三个力的合力2N ;与 2N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 2N 的力绕 O 点旋转 60°,其他三力的合力不变,那么现在变为2N 的两个力,其夹角成120°,因此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N ,故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点评】本题中应用了力的合成中的一个结论:当多力合成其合力为零时,任一力与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关于弹力、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平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存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而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解答】解: A 、书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下的弹力,即对桌面的压力.故 A 错误,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故 B 正确;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但有弹力存在不一定存在摩擦力,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故 C 正确.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故 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A .【点评】考查弹力产生原理,理解形变的概念,掌握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注意区别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不同.7.两个力 F1和 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 F 总比分力 F1和 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B.若 F1和 F2大小不变,θ越小,合力 F 就越小D.物体同时受到F1、 F2与 F 的作用【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判断合力的变化,合力不是物体实际受的力.【解答】解: A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此时合力 F 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故 A 错误;B、若 F1和 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 F 越大,故 B 错误;C、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如果夹角不变,即为180°,F1大小不变,若F1> F2,当 F2增大,合力 F 却减小,因此不一定变大,故 C 正确;D、根据合力与分力效果是相等的,而合力 F 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等效替代关系,同时注意分力与合力效果等效,而并不是物体实际受的力.8.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 0 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下端挂一个 50g 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 L 1=3.40cm ,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g 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 L 2=5.10cm , g 取 9.8m/s2.由此可知 ()A .弹簧的原长是 1.70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8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归纳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根据公式△F=k△x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其中△x 为弹簧的形变量,求出弹簧原长【解答】解:根据公式△F=k△x,得: k===28.8 N/m由胡克定律得:F=kx 0.5=28.8x x=0.0170m=1.70cmgu弹簧的原长是:l=3.40cm ﹣ 1.70 cm=1.70cm故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点评】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灵活运用.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 V 与 t 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分析】本题考查了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知识,根据其历史背景我们知道,之所以采用“斜面实验”,注意碍于当时对时间的测量技术、手段落后【解答】解: A 、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故 A 错误;B、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减小”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故 B 正确;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 与 t 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故 C 错误;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故 D 正确;故选: BD【点评】了解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历史背景,以及实验方法,体会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10.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 1.0kg 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如图所示,已知 F1=3.0N ,F2 =4.0N ,g 取 10N/kg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C.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D.若 F1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考点】力的合成;滑动摩擦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即可求出两个拉力的合力,由受力平衡,可确定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若 F2顺时针 90°,同理,即可求解.【解答】解:AB 、由图可知,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F=N=5N ,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则有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故 A 错误, B 正确;C、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 μ N=0.6 × 1× 10=6N,而两拉力的合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因此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故 C 错误;D、当将 F1顺时针 90°,则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为1N ,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μN=0.6×10=6N,即最大静摩擦力为6N> 1N ,因此木块处于静止;所以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 F 合 =0N .故选: BD .【点评】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解受力平衡的条件,注意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区别.11.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 .第 3s 内平均速度是3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 1.2m/s2C.前 3s 内的位移是6m D. 3s 末的速度是 3.6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物体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3m,由公式=求解第3s内的平均速度.第3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 2.5s 末物体的速度,由速度公式列式,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位移公式求出前3s 内的位移,由速度公式求出3s 末的速度.【解答】解: A 、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 = m/s=3m/s ,故 A 正确.B、根据推论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 2.5s 末物体的速度,则知物体在 2.5s 末物体的速度为v=3m/s ,由 v=at 得:a==m/s2=1.2m/s2,故 B 正确.C、前 3s 内位移为: x3==m=5.4m ,故 C 错误.D、 3s 末的速度是v3=at3=1.2 ×3m/s=3.6m/s ,故 D 正确.故选: ABD【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并能正确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问题,也可以通过图象研究.12.在水平地面上以30m/s 的初速度将物体竖直上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取 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0B.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5m/s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 的时间是 1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以及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根据对称性求出物体在空中的时间,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解答】解: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不计空气阻力的上抛运动,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之间无能量损失,故动能不变,即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相等;抛出时速度竖直向上,落回时速度竖直向下,故速度的变化量不为 0,故 A 错误;。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段考试卷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9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年轻学者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使亚里士多德统治人们2000多年的理论陷入困难,伽利略的猜想是A.重的物体下落得快B.轻的物体下落得快C.轻、重两物体下落得一样快D.以上都不是2.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s =4t -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 。

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4m/s 和-4m/s 2B.0和2m/s2C.4m/s 和-2m/s 2D.4m/s 和03. 关于下图描述运动的图象,正确的说法是A.图象A 描述的是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图象B 描述的是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图象C 描述可能的是一个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动,达到最高点后又向下滑动D.图象D 描述的可能是一个物体做上抛运动(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4.一个小球自高45m 的塔顶自由落下,若取g=10m/s 2,则从它开始下落的那一瞬间起直到落地,小球在每一秒内通过的距离(单位为m )为A .3、6、9、12、15B .9、15、21C .10、15、20D .5、15、25 5. 小华乘出租车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9.8 km ,9.8 km B .9.8 km ,0C .0,9.8 kmD . 0,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B .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 .参照物就是静止的物体DD.对同一物体,若取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7.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0时,s>0,v>0,a>0,此后a逐渐减小,则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速度越来越小C.位移逐渐变小D.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可能为负8. 某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此过程对应的v-t图象是图乙中的哪一个二、不定项选择题:(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2015-2016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5-2016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5-2016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宇华教育集团201-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物理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P是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的物块。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 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

在P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P能够运动,拉力一定大于摩擦力.P受的拉力一定等于小盘与砝码的总重力gD.P能够运动,其所受摩擦力一定小于小盘与砝码的总重力g2.如图甲所示,粗糙长木板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木块放在木板上,开始木板处于水平位置。

当木板向下转动,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摩擦力Ff的大小随角变化最有可能的是图乙中的()()3.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

则物体的()A.v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B.v可为许多值,与a1 、a2的大小有关.a1、a2须是一定的D.a1、a2必须满足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质点在0 ~ 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0~t2时间内平均速度;B.甲质点在0 ~ t1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t2~t3时间的加速度相同。

.在0 ~ t3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t3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9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9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1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对的得4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研究月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月球看成质点C.研究列车从天门到武汉过程中运动快慢时,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D.研究自行车车轮的转动时,不能把自行车看成质点2.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为零时,路程一定为零B.路程为零时,位移一定为零C.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D.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3.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有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那么“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4.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5.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其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象的是()6.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3s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B.物体4s末开始改变位移方向C.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一直在增大D.物体在第5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1s内加速度7.如图所示,木块A、B的质量为m、2m,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A.mg/k B.2mg/k C.3mg/k D.4mg/k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衡水中学高一上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衡水中学高一上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5学年度衡水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选对得4分,少选得分2分,多选错选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 .3秒时指的是第3秒末时C .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个s 、第二个s 、第三个s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Ⅰ、t Ⅱ、 t Ⅲ:……:t N =1:……:2.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历时36小时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

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 海里,已知1海里=1852米。

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B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C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D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3.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必定为负值C .物体的速度等于0,其加速度也一定等于0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4.木块A 、B 重力分别为50 N 和7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 、B 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7N 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木块A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0NB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C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5ND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2N5.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t 时间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将球抛出,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5个球.如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每个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对于抛出点)都是5m ,g 取10m/s 2.那么( )A .△t =0.2sB .△t =0.3sC.△t =0.4s D .△t =0.5s F A B ]6.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 图象正确的是( )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 内的平均速度小3m/s ,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m/s 2B .2m/s 2C .3m/s 2D .4m/s 28.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9.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时起动;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从A 车旁边驶过,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

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1s末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在0~3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C.1~3s内物体加速度是5~6s内加速度的2倍D.0~6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m2.如图甲、乙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段与AB平行,CB段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到t2时刻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B.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C.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D.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4.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 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A .B .C .D . 5.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 .v =fλ B .v =λf C .f =vλ D .λ=vf 6.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7.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t =时速度大小为1m/s ,方向向西;在2s t =时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向东.则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 )A .大小为22m/s ,方向向东B .大小为22m/s ,方向向西C .大小为23m/s ,方向向东D .大小为23m/s ,方向向西8.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 2h tB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0C .路程0、位移2h 、平均速度0D .路程2h 、位移h 、平均速度 2h t9.2018年7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我国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在京沪线上运行。

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2.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A与B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由A与B表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A.A与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B.在t=4s时A与B相遇C.t=2s时,A与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D.前4s内,B的平均速度为0.75m/s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刻度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6.5cm B.10m C.20m D.45m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3N、4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6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 )A.2N B.2N C.13N D.3N6.关于弹力、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平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7.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越小,合力F就越小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不一定变大D.物体同时受到F1、F2与F的作用8.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1=3.40cm,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2=5.10cm,g取9.8m/s2.由此可知( )A.弹簧的原长是1.70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8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10.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1.0kg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如图所示,已知F1=3.0N,F2=4.0N,g取10N/kg,(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C.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D.若F1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11.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第3s内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3.6m/s12.在水平地面上以30m/s的初速度将物体竖直上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0B.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5m/s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的时间是1s13.物体自O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是最高点.测得OA=0.8m,AB=0.6m,BC=0.4m.且物体通过三段的时间均为1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0.9m/s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m/s2C.CD间的距离是 0.2mD.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1.5s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8分)1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乙是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丙所示是某次实验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频率变成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打点计时器的电压发生了改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15.某跳伞运动员从476米高空跳伞后,开始一段时间由于伞没有打开而做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张开时间不计)后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1)跳伞员打开伞时的距地面的高度;(2)跳伞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16.一列车A的制动性能经测定,当它以标准速度V0=20m/s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制动后需x=400m才停下.现列车A正以V0=20m/s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由于信号系统故障,司机发现前方S1=200m处一货车B正以V B=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立即刹车制动,求:(1)两车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2)若A车在前以V1=10m/s的速度刹车制动,在它后面S1=20m处旁边车道有一货车B正以V B=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多长时间两车相遇?17.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37°角的力F=10N将重力为G=12N的物体推靠在竖直墙上,物体与竖直墙间摩擦因数为μ=0.5.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及物块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sin37°=0.6,cos37°=0.8)18.(14分)如图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悬挂,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滑轮P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细线的结点,细线bO′水平拉着物体B,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不计,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重物A的质量为2kg,弹簧的伸长量为5cm,∠cO′a=12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多少?(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解答】解:A、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故B正确;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微小形变放大的思想,故C正确;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2.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但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大小、时间无关.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加速度的定义式a=,但是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时间无关,故A错误.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B正确.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错误.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比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3.如图所示,A与B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由A与B表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A.A与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B.在t=4s时A与B相遇C.t=2s时,A与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D.前4s内,B的平均速度为0.7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v﹣t图象可知物体运动情况,由各点坐标可知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及方向,由斜率可知加速度,由面积可知物体运动的位移.【解答】解:A、由图可知,开始时A沿正方向运动,B沿负方向运动,并且初速度均为0,故A正确;B、由面积可知物体运动的位移可知:0~4s内A和B的位移不同,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且不知道开始运动时AB质点两之间的距离,故不能判断4s时会不会相遇,故B错误;C、由于不知道开始运动时AB质点两之间的距离,所以无法知道t=2s时,AB之间的距离,故C错误;D、前4s内B的位移x=,平均速度,故D 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图象的基本应用,图象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高中学习中不但要熟练分析图象,还要做到能应用图象处理相关问题.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刻度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6.5cm B.10m C.20m D.4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根据照片上痕迹的长度,可以知道在曝光时间内物体下落的距离,由此可以估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由于时间极短,可以近似表示A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后再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下落的距离.【解答】解: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2cm,即0.02m,曝光时间为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由于时间极短,故A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20m/s,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 v2=2gh可得:h=.故C正确.故选:C.【点评】由于AB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AB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A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3N、4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6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 )A.2N B.2N C.13N D.3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分析】物体受多力平衡,则多力的合力为零;则1N、3N、4N三个力的合力与2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将2N转动后,其他三力的合力不变,则变成了转后的2N与其他三力的合力的合成,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合力.【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力的合力为零,则可知1N、3N、4N三个力的合力2N;与2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2N的力绕O点旋转60°,其他三力的合力不变,那么现在变为2N的两个力,其夹角成120°,因此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N,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中应用了力的合成中的一个结论:当多力合成其合力为零时,任一力与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关于弹力、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平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存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而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解答】解:A、书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下的弹力,即对桌面的压力.故A错误,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故B正确;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但有弹力存在不一定存在摩擦力,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故C正确.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考查弹力产生原理,理解形变的概念,掌握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注意区别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不同.7.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越小,合力F就越小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不一定变大D.物体同时受到F1、F2与F的作用【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判断合力的变化,合力不是物体实际受的力.【解答】解:A、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此时合力F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故A错误;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越大,故B错误;C、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如果夹角不变,即为180°,F1大小不变,若F1>F2,当F2增大,合力F却减小,因此不一定变大,故C正确;D、根据合力与分力效果是相等的,而合力F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等效替代关系,同时注意分力与合力效果等效,而并不是物体实际受的力.8.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1=3.40cm,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2=5.10cm,g取9.8m/s2.由此可知( )A.弹簧的原长是1.70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8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归纳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根据公式△F=k△x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求出弹簧原长【解答】解:根据公式△F=k△x,得:k===28.8 N/m由胡克定律得:F=kx 0.5=28.8x x=0.0170m=1.70cmgu弹簧的原长是:l=3.40cm﹣1.70 cm=1.70c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灵活运用.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分析】本题考查了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知识,根据其历史背景我们知道,之所以采用“斜面实验”,注意碍于当时对时间的测量技术、手段落后【解答】解:A、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故A错误;B、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减小”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故C错误;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故D正确;故选:BD【点评】了解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历史背景,以及实验方法,体会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10.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1.0kg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如图所示,已知F1=3.0N,F2=4.0N,g取10N/kg,(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C.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D.若F1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考点】力的合成;滑动摩擦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即可求出两个拉力的合力,由受力平衡,可确定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若F2顺时针90°,同理,即可求解.【解答】解:AB、由图可知,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F=N=5N,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则有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故A错误,B正确;C、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μN=0.6×1×10=6N,而两拉力的合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因此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故C错误;D、当将F1顺时针90°,则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为1N,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0.6×10=6N,即最大静摩擦力为6N>1N,因此木块处于静止;所以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F合=0N.故选:BD.【点评】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解受力平衡的条件,注意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区别.11.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第3s内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3.6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物体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由公式=求解第3s内的平均速度.第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5s末物体的速度,由速度公式列式,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位移公式求出前3s内的位移,由速度公式求出3s末的速度.【解答】解:A、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m/s=3m/s,故A正确.B、根据推论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5s末物体的速度,则知物体在2.5s末物体的速度为v=3m/s,由v=at得:a==m/s2=1.2m/s2,故B正确.C、前3s内位移为:x3==m=5.4m,故C错误.D、3s末的速度是 v3=at3=1.2×3m/s=3.6m/s,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并能正确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问题,也可以通过图象研究.12.在水平地面上以30m/s的初速度将物体竖直上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0B.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5m/s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的时间是1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以及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根据对称性求出物体在空中的时间,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解答】解: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不计空气阻力的上抛运动,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之间无能量损失,故动能不变,即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相等;抛出时速度竖直向上,落回时速度竖直向下,故速度的变化量不为0,故A错误;B、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0,故B错误;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m,故C正确;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的时间t,则:,代入数据得:t=1s(t′=5s 时,速度的方向向下,故舍去),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竖直上抛运动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运动,可以对整个过程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也可以分段求解.13.物体自O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是最高点.测得OA=0.8m,AB=0.6m,BC=0.4m.且物体通过三段的时间均为1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0.9m/s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m/s2C.CD间的距离是 0.2mD.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1.5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x=aT2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利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可以方便求出A和B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其它量即可.【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恒量即△x=aT2⇒==﹣0.2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所以可得又因为v A=v0+at A⇒v0=v A﹣at=0.7﹣(﹣0.2)×1m/s=0.9m/s,所以A正确;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总时间t=,所以物体从C至D的时间为1.5s,所以D正确;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总位移x=,所以C至D的距离为0.225m,所以C错误.故选:ABD.【点评】本题抓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主要规律求解,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规律公式解题时就游刃有余.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8分)1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乙是电火花(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220V(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丙所示是某次实验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0.53m/s,运动的加速度为a=1.5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频率变成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衡水市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衡水市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一(上)
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6分)
1.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物体运动的速度就越大
B.物体只要有加速度,速度的大小一定在增加
C.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候,物体的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
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D.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
3.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m处和高20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
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4.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1):1 B.:1 C.1:(+1)D.1:
5.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物体A,当它们一起沿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物体A受力是()。

[推荐学习]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a(含解析)

[推荐学习]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a(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s内的位移是0.2m,第3s内的位移也是0.2m,因此,物体的运动是()A.变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C.加速直线运动 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2.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均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B.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C.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D.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3.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D.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起跑时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小B.汽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快,所以加速度大C.高速飞行的飞机,由于速度大,所以加速度大D.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的速度总比加速度为负值时大5.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1=1.0m/s2,B的加速度a2=﹣2.0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C.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6.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等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800m7.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末的速度达到4m/s,第2s内物体的位移是()A.2 m B.4 m C.6 m D.8 m8.汽车原来以速度v匀速行驶,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t 秒后其位移为()A.vt﹣B.C.﹣vt+D.无法确定9.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秒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则物体落到地面的瞬时速度为(g取10m/s2)()A.10 m/s B.15 m/s C.20 m/s D.25 m/s1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B.f C. f D.2 f11.如图所示,一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体依然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A.大小为零 B.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右C.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左 D.大小和方向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装砂的小桶C通过细线牵引B使A、B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加速运动,设A、B间的摩擦力为f1,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f2,若增大C桶内砂的质量,而A、B仍一起向右运动,则摩擦力f1和f2的变化情况是()A.f1和f2都变大 B.f1和f2都不变C.f1不变,f2变大D.f1变大,f2不变13.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成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1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 B.,C.0,D.0,15.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1,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成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2,则()A.a2=a1 B.a2<a1C.a2=2a1D.a2>2a1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6.质量为1kg的物体受3N和4N两个共点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A.5 m/s2B.7 m/s2C.8 m/s2D.9 m/s217.列车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车里桌面上有一小球,乘客看到小球突然向东滚动,则关于列车的运动可能的是()A.以很大的速度向西做匀速运动B.向西做减速运动C.向西做加速运动D.向东做减速运动18.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C.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 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路程大小为100 kmD.在田径场1 500 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 500 m19.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可能发生的是()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2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一直没有变化C.t=2s前物体的加速度为负,t=2s后加速度为正D.在t=2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10m/s221.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于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等于2:1D.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222.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传送的速度无关D.若匀速向下传送货物,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2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24.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的高度相等,长木板C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A.A对C的摩擦力向右B.C对A的摩擦力向右C.B对C的摩擦力向右D.C对B的摩擦力向右25.如图所示,人重600N,大木块重400N,人与木块、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在人用力拉绳使人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人拉绳的力是100NB.人拉绳的力是120NC.人的脚与木块间会发生相对滑动D.人的脚给木块的摩擦力向右三.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26.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图所示.(1)由图可以知道,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s,纸带做的是(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2)可求出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m/s,D点到G点的平均速度是m/s;(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即小数点后应保留几位小数)27.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是为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选填“变”或“不变”)(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四、计算题(共26分,6分+10分+1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8.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求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多少?29.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m/s2,甲车运动6.0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0m/s2,求两辆汽车相遇几次?相遇处距A处多远?30.如图所示,物块m1从光滑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与此同时小球m2在C点的正上方h处自由落下,m1途经斜面底端B点后以不变的速率继续在光滑的平面上运动,在C点恰好与自由下落的小球m2相遇,若AB=BC=l,且h=4.5l,不计空气阻力,试求:(1)两物体经多长时间相遇?(2)斜面的倾角θ等于多大?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s内的位移是0.2m,第3s内的位移也是0.2m,因此,物体的运动是()A.变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C.加速直线运动 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位移可求得平均速度,但要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应明确物体在任一时刻的运动性质.【解答】解:知道物体在第1s及第3s内的位移,则说明物体在这2s内的运动的位移相同,平均速度相同;但因不明确其他时间内的运动性质,故物体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不可能做加速运动;故ABC错误;故只有D正确;故选:D.【点评】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地描述运动.2.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均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B.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C.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D.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三个物体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运用正交分解法,分析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由摩擦力公式比较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设三个物体的重力均为G.如图,将甲、丙两个物体所受的拉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则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N甲=G﹣F1N乙=GN丙=G+F2可见,甲对地面的弹力最小,丙对地面的弹力最大.由摩擦力公式f=μN,μ相同,所以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故选:B.【点评】对于滑动摩擦力,关键抓住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物体间弹力成正比.3.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D.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解答】解: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所以80 km/h是指瞬时速度;到杭州还有100km,100km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以及知道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起跑时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小B.汽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快,所以加速度大C.高速飞行的飞机,由于速度大,所以加速度大D.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的速度总比加速度为负值时大【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进行分析,知道加速度是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由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力和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解答】解:A、运动员起跑时速度很小,但速度变化较快,所以加速度较大,故A错误;B、加速度是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大,故B正确;C、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因是匀速行驶,故加速度为0,故C错误;D、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正负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产生原因,明确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知道有速度不一定有加速度,有加速度也不一定有速度,属于基础题.5.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1=1.0m/s2,B的加速度a2=﹣2.0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C.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考点】速度;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不是看加速度的正负;表示矢量时,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不表示矢量的大小.【解答】解:A、A的加速度a1=1.0m/s2,B的加速度a2=﹣2.0m/s2,由此可知加速度a2的负号表示方向与a1相反,大小为2m/s2,故A正确;B、因为不知道速度的方向,可能A加速,B减速,也可能A减速,而B加速,故B错误;C、由于A、B中一个加速时另一个减速,减速运动的物体某个时刻速度会为零,故C错误;D、由题意,只知道加速度是相反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故D错误.故选:A.【点评】理解矢量的方向性,掌握矢量表达式中的负号不表示大小,表示矢量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6.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等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80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面积”表示位移.根据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大小.根据位移大小判断两物体位置关系.分析两物体速度关系,确定它们之间距离的变化情况,分析何时相距最远.【解答】解:A、a、b加速时,a图线的斜率小于b图线的斜率,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 的加速度.故A错误.B、D在0~20s内,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静止,a在b的前方.在20~40s内,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增大;40~60s内,a在b的前方,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则在40s时两者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S==900m.故B、D错误.C、由图读出60s时,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两者又是从同一位移出发的,则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识别和理解速度图象的能力.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面积”等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应具备的能力.7.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末的速度达到4m/s,第2s内物体的位移是()A.2 m B.4 m C.6 m D.8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的初速度为0,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at,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公式x=v1t+at2求出第2s内的位移.【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1=at,得a==4m/s2.第1s末的速度等于第2s初的速度,所以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x2=v1t+at2=4×1+×4×1m=6m.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速度时间公式v=v0+at,以及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8.汽车原来以速度v匀速行驶,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t 秒后其位移为()A.vt﹣B.C.﹣vt+D.无法确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利用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解答】解:取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因为a是加速度的大小,故加速度取﹣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x=和速度时间关系v=v0+at得汽车停车时间t=根据运动性质可知,当t时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接使用位移公式求位移;当t时汽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静止不动,总位移为时间内的位移.因为题目没给出t与的关系,故不能确定汽车的具体位移.故选D.【点评】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持续到汽车静止,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时要确认汽车停车时间.9.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秒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则物体落到地面的瞬时速度为(g取10m/s2)()A.10 m/s B.15 m/s C.20 m/s D.25 m/s【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假设总时间是t,运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h=表示出总位移和前位移,然后联立求解出时间,最后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求解落地速度【解答】解:假设总时间是t,则:全程:h=前过程:联立解得t=2s故落地速度为:v=gt=20m/s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过程运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1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B.f C. f D.2 f【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弹簧弹力和静摩擦力平衡,根据力的合成方法求解弹簧的弹力.【解答】解: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设每根弹簧的弹力为F,则有:2Fcos60°=f,对D:2Fcos30°=f′,解得:f′=F= f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受共点力平衡和力的合成计算,难度不大.11.如图所示,一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体依然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A.大小为零 B.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右C.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左 D.大小和方向无法判断【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分析此时斜面的受力情况.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时,再分析斜面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对斜面的作用有无变化,确定地面对斜面体有无摩擦.【解答】解:由题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此时斜面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没有变化,则对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也没有变化,所以斜面体的受力情况没有改变,则地面对斜面体仍没有摩擦力,即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零.故选:A【点评】本题中推力F与斜面体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抓住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摩擦力没有改变进行分析12.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装砂的小桶C通过细线牵引B使A、B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加速运动,设A、B间的摩擦力为f1,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f2,若增大C桶内砂的质量,而A、B仍一起向右运动,则摩擦力f1和f2的变化情况是()A.f1和f2都变大 B.f1和f2都不变C.f1不变,f2变大D.f1变大,f2不变【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由于AB一起向右运动,可以用整体法,AB整体水平方向受绳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f2.增大C的质量,绳的拉力增大,AB整体的合力即加速度增大.对A来说,合力就是静摩擦力f1,因此f1是增大的.【解答】解:由题意知,对A:f1是静摩擦力,f1=m A a,对AB整体:F拉﹣f2=(m A+m B)a.f2是滑动摩擦力,f2=μ(m A+m B)g.若增加C桶内沙的质量,系统加速度变大,故f1变大,f2不变,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与牛顿第二定律,应注意:f1是静摩擦力,为A提供加速度,如果增加C的质量,整体的加速度就会变大,所以f1也要变大为A提供更大的加速度.13.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成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考点】惯性.【分析】由题,小球是光滑的,只受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解答】解:据题意,小球是光滑的,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M的支持力,当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后,M对小球的支持力减小,小球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则小球沿竖直向下方向运动,直到碰到斜面前,故其运动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要抓住题设的条件:小球是光滑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其运动情况.1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 B.,C.0,D.0,【考点】平均速度;速率.【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注意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为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比值,明确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便能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时,通过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为零;设从山脚爬上山顶路程为s,则有:上山时间:,下山时间:因此往返平均速率为:,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运动学中的概念要明确其定义,注意各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同学来说尤其注意理解位移的概念.15.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1,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成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2,则()A.a2=a1 B.a2<a1C.a2=2a1D.a2>2a1【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木块在水平恒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水平方向受到恒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列方程,然后再比较加速度大小.【解答】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a2F﹣F f=ma′由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μF N=μmg即F f不变,所以a′==2a+μg>2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F=ma的理解能力,F是物体受到的合力,不能简单认为加速度与水平恒力F成正比而选择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6.质量为1kg的物体受3N和4N两个共点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A.5 m/s2B.7 m/s2C.8 m/s2D.9 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两个力合成的合力范围,由牛顿第二求得加速度的可能值即可.【解答】解:两个力合成时,合力的范围为F1+F2≥F合≥|F1﹣F2|可知,3N和4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7N≥F合≥1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产生的加速度a=可知,该合力作用在1kg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范围为:7m/s2≥a≥1m/s2,所以AB有可能,CD不可能.故选: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2.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A与B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由A与B表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A.A与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B.在t=4s时A与B相遇C.t=2s时,A与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D.前4s内,B的平均速度为0.75m/s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刻度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6.5cm B.10m C.20m D.45m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3N、4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6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 )A.2N B.2N C.13N D.3N6.关于弹力、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平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7.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越小,合力F就越小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不一定变大D.物体同时受到F1、F2与F的作用8.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1=3.40cm,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2=5.10cm,g取9.8m/s2.由此可知( )A.弹簧的原长是1.70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8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10.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1.0kg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如图所示,已知F1=3.0N,F2=4.0N,g取10N/kg,(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C.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D.若F1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11.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第3s内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3.6m/s12.在水平地面上以30m/s的初速度将物体竖直上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0B.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5m/s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的时间是1s13.物体自O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 是最高点.测得OA=0.8m,AB=0.6m,BC=0.4m.且物体通过三段的时间均为1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0.9m/s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m/s2C.CD间的距离是0.2mD.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1.5s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8分)1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乙是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丙所示是某次实验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频率变成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打点计时器的电压发生了改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15.某跳伞运动员从476米高空跳伞后,开始一段时间由于伞没有打开而做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张开时间不计)后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1)跳伞员打开伞时的距地面的高度;(2)跳伞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16.一列车A的制动性能经测定,当它以标准速度V0=20m/s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制动后需x=400m才停下.现列车A正以V0=20m/s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由于信号系统故障,司机发现前方S1=200m处一货车B正以V B=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立即刹车制动,求:(1)两车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2)若A车在前以V1=10m/s的速度刹车制动,在它后面S1=20m处旁边车道有一货车B 正以V B=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多长时间两车相遇?17.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37°角的力F=10N将重力为G=12N的物体推靠在竖直墙上,物体与竖直墙间摩擦因数为μ=0.5.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及物块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sin37°=0.6,cos37°=0.8)18.(14分)如图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悬挂,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滑轮P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细线的结点,细线bO′水平拉着物体B,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不计,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重物A的质量为2kg,弹簧的伸长量为5cm,∠cO′a=12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多少?(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解答】解:A、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故B正确;C、在研究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中用到了微小形变放大的思想,故C正确;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2.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C.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但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大小、时间无关.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加速度的定义式a=,但是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时间无关,故A错误.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B正确.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错误.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比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3.如图所示,A与B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由A与B表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A.A与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B.在t=4s时A与B相遇C.t=2s时,A与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D.前4s内,B的平均速度为0.7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v﹣t图象可知物体运动情况,由各点坐标可知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及方向,由斜率可知加速度,由面积可知物体运动的位移.【解答】解:A、由图可知,开始时A沿正方向运动,B沿负方向运动,并且初速度均为0,故A正确;B、由面积可知物体运动的位移可知:0~4s内A和B的位移不同,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且不知道开始运动时AB质点两之间的距离,故不能判断4s时会不会相遇,故B错误;C、由于不知道开始运动时AB质点两之间的距离,所以无法知道t=2s时,AB之间的距离,故C错误;D、前4s内B的位移x=,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图象的基本应用,图象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高中学习中不但要熟练分析图象,还要做到能应用图象处理相关问题.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刻度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6.5cm B.10m C.20m D.4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根据照片上痕迹的长度,可以知道在曝光时间内物体下落的距离,由此可以估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由于时间极短,可以近似表示A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后再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下落的距离.【解答】解: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2cm,即0.02m,曝光时间为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由于时间极短,故A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20m/s,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v2=2gh可得:h=.故C正确.故选:C.【点评】由于AB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AB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A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3N、4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6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 )A.2N B.2N C.13N D.3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分析】物体受多力平衡,则多力的合力为零;则1N、3N、4N三个力的合力与2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将2N转动后,其他三力的合力不变,则变成了转后的2N与其他三力的合力的合成,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合力.【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力的合力为零,则可知1N、3N、4N三个力的合力2N;与2N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2N的力绕O点旋转60°,其他三力的合力不变,那么现在变为2N的两个力,其夹角成120°,因此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N,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中应用了力的合成中的一个结论:当多力合成其合力为零时,任一力与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关于弹力、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平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存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而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解答】解:A、书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下的弹力,即对桌面的压力.故A错误,B、书受到水平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书发生微小形变,故B正确;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但有弹力存在不一定存在摩擦力,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故C正确.D、压力会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但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考查弹力产生原理,理解形变的概念,掌握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注意区别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不同.7.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任何一个力都大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越小,合力F就越小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不一定变大D.物体同时受到F1、F2与F的作用【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判断合力的变化,合力不是物体实际受的力.【解答】解:A、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此时合力F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故A错误;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越大,故B错误;C、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如果夹角不变,即为180°,F1大小不变,若F1>F2,当F2增大,合力F却减小,因此不一定变大,故C正确;D、根据合力与分力效果是相等的,而合力F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等效替代关系,同时注意分力与合力效果等效,而并不是物体实际受的力.8.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1=3.40cm,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2=5.10cm,g取9.8m/s2.由此可知( )A.弹簧的原长是1.70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8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归纳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根据公式△F=k△x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求出弹簧原长【解答】解:根据公式△F=k△x,得:k===28.8 N/m由胡克定律得:F=kx 0.5=28.8x x=0.0170m=1.70cmgu弹簧的原长是:l=3.40cm﹣1.70 cm=1.70c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灵活运用.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分析】本题考查了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知识,根据其历史背景我们知道,之所以采用“斜面实验”,注意碍于当时对时间的测量技术、手段落后【解答】解:A、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故A错误;B、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减小”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C、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故C错误;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故D正确;故选:BD【点评】了解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历史背景,以及实验方法,体会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10.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1.0kg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如图所示,已知F1=3.0N,F2=4.0N,g取10N/kg,(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C.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D.若F1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考点】力的合成;滑动摩擦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即可求出两个拉力的合力,由受力平衡,可确定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若F2顺时针90°,同理,即可求解.【解答】解:AB、由图可知,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F=N=5N,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则有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故A错误,B正确;C、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μN=0.6×1×10=6N,而两拉力的合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因此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故C错误;D、当将F1顺时针90°,则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为1N,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0.6×10=6N,即最大静摩擦力为6N>1N,因此木块处于静止;所以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F合=0N.故选:BD.【点评】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解受力平衡的条件,注意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区别.11.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第3s内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3.6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物体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由公式=求解第3s内的平均速度.第3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5s末物体的速度,由速度公式列式,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位移公式求出前3s内的位移,由速度公式求出3s末的速度.【解答】解:A、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m/s=3m/s,故A正确.B、根据推论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5s末物体的速度,则知物体在2.5s末物体的速度为v=3m/s,由v=at得:a==m/s2=1.2m/s2,故B正确.C、前3s内位移为:x3==m=5.4m,故C错误.D、3s末的速度是v3=at3=1.2×3m/s=3.6m/s,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并能正确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问题,也可以通过图象研究.12.在水平地面上以30m/s的初速度将物体竖直上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0B.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5m/s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的时间是1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以及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根据对称性求出物体在空中的时间,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解答】解: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不计空气阻力的上抛运动,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之间无能量损失,故动能不变,即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相等;抛出时速度竖直向上,落回时速度竖直向下,故速度的变化量不为0,故A错误;B、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0,故B错误;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m,故C正确;D、物体向上运动到距抛出点25m的时间t,则:,代入数据得:t=1s(t′=5s 时,速度的方向向下,故舍去),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竖直上抛运动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运动,可以对整个过程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也可以分段求解.13.物体自O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 是最高点.测得OA=0.8m,AB=0.6m,BC=0.4m.且物体通过三段的时间均为1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0.9m/s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m/s2C.CD间的距离是0.2mD.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1.5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x=aT2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利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可以方便求出A和B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其它量即可.【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恒量即△x=aT2⇒==﹣0.2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所以可得又因为v A=v0+at A⇒v0=v A﹣at=0.7﹣(﹣0.2)×1m/s=0.9m/s,所以A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