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拉开序幕,在飞行表演的某个瞬间,甲、乙、丙三架飞机,甲中飞行员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飞行员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飞行员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

这三架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乙、丙均向上,但丙比甲、乙都慢2.2021年7月29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4×200m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

比赛泳道是长度50m的直线泳道,四名队员一组,参加接力比赛,每名运动员完成200m,则每名运动员的位移为()A.400m B.100m C.50m D.03.某学生在百米赛跑中,已知他在起跑瞬时的速度为4m/s,经过10s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8m/s,则该学生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4m/s B.6m/s C.8m/s D.10m/s4.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力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从解的物理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M+mM+msin2θgsinθ,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

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

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

请你指出该项()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A.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B.保持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C.释放重物前,重物离打点计时器下端远些D.重物体积要小,材料可以选择木球、橡皮球或铁球6.2022年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决赛,法国对阵阿根廷,最终两队点球定胜负,阿根廷取得冠军。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学期期中高一物理考试高一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注释)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 B.动能 C.力 D.加速2、“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相同;加速相同B.时间相同;加速不同C.时间不同;加速相同D.时间不同;加速不同3、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方、同一高处、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同时落地B.甲比乙的加速大C.甲比乙先落地D.乙比甲先落地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相等5、一列火车在前30min内的平均速为1km/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辆火车在1h内通过的位移一定是60kmB.这列火车通过前15km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一定是15minC.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一定以1km/min的速行驶D.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所通过的位移是30km6、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行走;在C点两人相遇;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位移相同;路程不相同B.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C.甲在D点、乙在B点时两人速相同D.两人在C点相遇时速相同7、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AB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约为6.0 cm;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约1.8 m.估算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最接近()A.2.0×10-1sB.2.0×10-2 sC.2.0×10-3 sD.2.0×10-4 s8、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时间、位移、速 B.速、速率、加速C.路程、时间、速率 D.速、速变化量、加速9、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t(秒末)的位置坐标如下表t/s 0 1 2 3 4 5X/m 0 5 -4 -1 -7 1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A 、4s 内位移最大 B 、第2s 内位移最大 C 、4s 内路程最大 D 、第2s 内路程最大10、一人沿着半径R =40 m 的圆形喷水池边散步;当他走了3圈半时;他的位移大小和经过的路程是( ) A .880m ;880m B .80m ;880m C .80m ;80m D .880m ;80m11、一物体自A 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某点后改为做加速大小为a 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 点时静止。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共8题32分)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B.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D.同一个物体在赤道和北极所受重力相同2.如图所示为公园里一种自动冲水装置。

一个可以转动的容器正接住从水龙头流出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容器失去平衡而翻倒,容器中的水被全部倒出,倒完水的容器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重新接水,决定桶能否翻转的主要因素是()A.水桶及水总重力的大小B.水管每秒出水量的大小C.水流对桶撞击力的大小D.水桶与水整体的重心位置3.如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A.B.C.D.4.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一般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

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缓慢调至卡位4(如图乙所示),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小B.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D.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大小5.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

今缓慢拉绳使小球从A点滑到半球顶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N及细绳的拉力F大小变化情况是()A.N变大,F变大B.N变小,F变大C.N不变,F变小D.N变大,F变小6.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7.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重力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A.ON绳先被拉断B.OM绳先被拉断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D .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8.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有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牛顿D. 爱因斯坦2. 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地图app的一张截图,其推荐方案二的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5分钟、5.3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3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B. 15分钟表示到达目的地的时刻C. 15分钟表示通过这段路程可能需要的时间D.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3.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经A、B、C三点,已知AB=BC,AB段的平均速度是2v,BC 段的平均速度是v,则B点的瞬时速度为()A. 32v B.53v C.85v D.43v4. 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A B.C. D.5. 如图所示是厨房用来悬挂厨具的小吸盘,其原理是排开吸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依靠大气压紧紧地将吸盘压在厨房的竖直墙壁上,可用来悬挂比较轻的厨具,安装拆卸都很方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墙壁对吸盘的作用力的合力竖直向上B. 大气压变大,吸盘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C. 吸盘与墙壁之间只有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空气对吸盘的压力与墙壁对吸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

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质点的()A.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 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 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7.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物理注:1.本卷满分100分,附加题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选择题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填空题和计算题解答在答题纸上。

3.本卷中计算时取g=10 m/s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10=30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2.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该物体受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力是重力、弹力和支持力B.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C.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垂直桌面向上D.物体受到桌面弹力的同时桌面也受到物体的弹力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向前走路时,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4.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一定相同B.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大瞬时速度也大C.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则该时间内的任何时刻瞬时速度也为零D.任何时间内平均速度都相同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5.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多少C.物体做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为零,则其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都一定增大D.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但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这一过程中速度仍逐渐增大,且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6.有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高速行驶时,忽然发现如图所示的道路交通标志后,该人马上采取措施,已知汽车启动加速度约为5m/s2,制动加速度约为10 m/s2,大约还需下列哪个时间就能满足道路交通要求( )A.2.2s B.1.5s C.1s D.0.6s7.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B做匀加速运动,第4s末通过B点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运动,再经6s 到达C 点停止,总共通过的位移是30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段的位移为18m B .汽车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为3m/sC .汽车减速阶段加速度大小为1.5m/s 2D .汽车在AB 段与BC 段的平均速度相同8. 如图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甲、乙从同一处出发做方向相反的运动,之后乙质点匀速,再做减速运动B .3s 末乙的速率大于甲的速率C .4s 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D .在2s 之前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相等9. 如图所示,三条直线分别为三个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其中A 、B 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A 、C 从同一地点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4s 内A 、C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A 、B 、C 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 .4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 .2s 时,A 、C 两物体之间相距8m10.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第3s 内的位移是10m ,则前5s 内的位移 ( )A .一定是50mB .一定不是50mC .可能是50m ,也可能不是50m C .只有初速度为零时才是50m二.不定项选择题(共四题,每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4分,少选得2分,多选得0分;4分×4=16分)11.A 、B 两个物体分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的加速度为a 1=1m/s 2,B 的加速度为a 2=2 m/s 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 B .A 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 做的是匀减速运动C .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 .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12.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广东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广东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广东卷)高一物理考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考试时间:75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物体车以25/m s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该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下一秒末与前一秒初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5m/sC .下一秒末与前一秒末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5m/sD .下一秒的平均速度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小5m/s 【答案】C【详解】A 、物体加速度为25m /s −,如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下一秒末与前一秒初相差2s ,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0m/s ,故B 错误; C. 下一秒末与前一秒末相差1s ,速度变化量大小为5m/s ,故C 正确;D. 因为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下一秒的平均速度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不一定小5m/s ,故D 错误. 故选C2.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 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

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甲度值为20cm ;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乙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 。

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210m /s g =。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B .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4m/sC .若某同学“反应时间”大于0.4s ,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D .若将尺子上原来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得到的时间刻度是不均匀的 【答案】B【详解】A .根据自由落体位移公式212h gt =可知第一次直尺下落时间较长,故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为1/s 2m /s v ===故B 错误,符合题意; C .直尺在0.4s 内下降的距离为23310.8m 0.5m 2h gt ==> 故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 ,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212h gt =可得t 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得到的时间刻度是不均匀的,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共5套,可直接打印)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共5套,可直接打印)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题3分,合计24分)1. 如下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不动,设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对铁块的摩擦力为f,当F增大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N变大,f不变;B. N变大,f变大C. N和f均不变;D. N不变,f变大2. 物体A的加速度为3 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B的速度一定在减小B. 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C. 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D. 物体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3.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斜面上od间运动的平均速度B. 在斜面上od间运动的平均速度C. 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t b:t c:t d=1:2:3:4D.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v b:v c:v d=1:2:3:44.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 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 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D. 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5. 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

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

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取10 m/s2) ( )A. 普通光源即可B.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1.4sC.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14sD.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02s6.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遇到突发情况时就以7.5 m/s2的加速度刹车,刹车2s 内和6s内的位移之比()A. 1:1B. 5:9C. 5:8D. 3:47.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用弹簧系住一重60N的物块,物块保持静止,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静摩擦系数,那么该弹簧的弹力不可能...是()A. 10 N,水平向右B. 16N,水平向右C. 20N,水平向左D. 0N8. 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s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 .物体在前2s 内做加速运动D .物体在前2s 内做减速运动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s 内和1s ~3s 内相比( )A .速度变化相同B .平均速度相等C .位移相等D .加速度相同3.如图所示,粗糙的A 、B 长方体木块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 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但仍然保持静止,则B 木块受力个数为A .4B .5C .6D .34.在某次检测国产某品牌汽车的刹车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2305x t t =-,则关于该次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4s 内的位移是40mB .汽车的加速度是﹣5m/s 2C .汽车的初速度是20m/sD .汽车刹车2s 后的速度是10m/s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6.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7.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t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t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B.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一本书在桌面上静止,书对桌面有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9.图(a)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A 缓慢移动到B,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B 点,如图(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B.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10.如图所示,将棱长分别为a、2a、3a的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长方体木块的各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牵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之比为A.1∶1∶1 B.2∶3∶6 C.6∶3∶2 D.以上都不对11.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4N和9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A.最小是4NB.最大是9NC.可能是4ND.可能是9N12.如图,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固定的木板,下列关于足球与木板作用时木板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v1的方向B.沿v2的方向C.沿垂直于木板斜向左上方的方向D.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时我们问“现在什么时间?”里的“时间”是指时刻而不是指时间间隔B.“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球为参考系C.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D.对直线运动的某个过程,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14.如图为一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象,则A.0~3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3~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 s和4s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反D.第3s时刻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15.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卫星绕地球运行规律时的卫星B.研究做花样滑冰动作时的运动员C.研究地球自转规律时的地球D.研究通过一座铁路桥时间时的火车16.在运用公式v t=v0+at 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v t、v0、a 才取正、负号②在任何情况下a>0 表示加速运动,a<0 表示做减速运动③习惯上总是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a>0 表示做加速运动,a<0 表示做减速运动④v t的方向总是与v0的方向相同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7.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 .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8 g ,方向竖直向下C .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8 g ,方向竖直向上D .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2 g ,方向竖直向下18.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位置,B 为AC 的中点,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为a 1,在BC 段的加速度为a 2.现测得B 点的瞬时速度v B =(v A +v C )/2,则a 1与a 2的大小关系为( )A .a 1 >a 2B .a 1<a 2C .a 1=a 2D .无法比较 19.如图所示,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为5N 的力F 作用下,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A .等于零B .小于5NC .等于5ND .大于5N20.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检测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检测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静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 .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D .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2.2021年10 月我国将首领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

假设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卫星轨迹是以O 为圆心。

半径等于R 的圆周。

P 、Q 为轨迹上两点,且OP ⊥OQ 。

则关于卫星从P 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Q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路程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2R πB .位移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最终为 RC .若运动时间为t ,则平均速度大小为32R tπD .若运动时间为t , 3.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像中物体在0=t 到0t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02v B .乙图像中,阴影面积表示1t 到2t 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C .丙图像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 2D .丁图像中,5s =t 时物体的速度为5m/s4.如图所示,地面上固定一个斜面,上面叠放着A 、B 两个物块并均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物块A 施加一斜向上的力F ,A 、B 两个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则物块B 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A .3个或4个B .4个或5个C .3个或5个D .5个或6个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沿直线滑行,到达最高点后,又自行向下滑行,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处处相同。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速率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杂技演员表演抛球游戏。

他一共有4个球,每隔相等的时间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一切阻力,小球间互不影响),若每个球上升的最大高度都是1.8米,忽略每个球在手中的停留的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杂技演员刚抛出第4个球时,第1个球和第2个球之间的距离与第3个球和第4个球之间的距离之比为( )A .1:1B .1:4C .1:3D .1:27.如图所示,小球质量为m ,被3根质量不计的相同弹簧a 、b 、c 拉住,其中c 在竖直方向,a 、b 、c 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小球平衡时,a 、b 、c 的弹力大小之比为3⊥3⊥1,当剪断c 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及方向可能为( ) ⊥2g ,竖直向下;⊥2g ,竖直向上;⊥4g ,竖直向下;⊥4g ,竖直向上A .⊥⊥B .⊥⊥C .⊥⊥D .⊥⊥8.如图所示:光滑竖直墙壁与光滑水平地面交于B 点,质量为M 的光滑半圆柱体,紧靠竖直墙壁暨于水平地面上,O 为半圆柱体横截面的圆心。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其中1~8题为单选题,9~14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会得2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率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2.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A.在18s22sB.整个过程中,E点离出发点最远C.CD段加速度与DE段加速度方向相反D.BC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为34m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位移是2m,第4s内的位移是2.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s内的位移是1.0mB.第3s初的瞬时速度大小是2.25m/sC.前3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2m/s0.5m/sD.质点的加速度是2L L h<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 4.如图所示,水平线OO'在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一条长为()和B,小球A在水平线OO'上,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从OO'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等高位置时,从OO'上静止释放小球A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1将与小球B 同时落地B.在小球B 下落过程中,球B 比球2运动快C.h 越大,小球A 与小球B 的落地时间差越大D.在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5.有些人员,如电梯修理员、牵引专家等,常需要知道绳(或金属线)中的张力T ,可又不便到绳(或线)的自由端去测量.现某家公司制造了一种夹在绳上的仪表(图中B 、C 为该夹子的横截面).测量时,只要如图示那样用一硬杆竖直向上作用在绳上的某点A ,使绳产生一个微小偏移量a ,借助仪表很容易测出这时绳对硬杆的压力F .现测得该微小偏移量为3mm a =,BC 间的距离为2400mm L =,绳对横杆的压力为150N F =,则绳中张力T 约为()A.5000NB.10000NC.15000ND.20000N6.如图甲所示,A 、B 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 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 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连接拉力传感器和物体A 的细绳保持水平.从0t =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kt =(k 为常数)作用在B 物体上,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12,,k t t ,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ktB.水平面与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kt C.水平面与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21k t t -D.可求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AB μ与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7.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 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 和半圆圆心O 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力F 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B.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C.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拉力F 的值先减小后增大8.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1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 ,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张纸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第2张纸与第3张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2mg μC.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0D 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应要求12μμ>9.伽利略对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对这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的论断B.提出了落体运动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加速度随时间应是均匀变化的C.通过对斜面上小球运动的研究,得出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合理外推出当倾角增大到90°时,即自由落体运动也保持匀加速运动的性质D.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采用了用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10.物体在以下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N 、6N 、8NB.7N 、2N 、6NC.4N 、6N 、2ND.5N 、9N 、15N11.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若这三个共点力大小和方向分别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 大小的力),则关于该物体受到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5N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5N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0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3N12.如图所示,质量为1m 的木块在质量为2m 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则()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F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1m g μ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212m m g μ+D.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1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等腰三角形均匀框架顶角30BAC ∠=︒,一均匀圆球放在框架内,球与框架BC 、AC 两边接触但无挤压,现使框架以顶点A 为转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方向从AB 边水平缓慢转至AB 边竖直,则在转动过程中()A.球对AB边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球对BC边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C.球对AC边的压力一直增大D.球的重心位置一直升高14.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B在外力1F和2F的共同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当1F方向水平向右,2F方向沿斜面向下时,地面对斜面体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只撤去1F,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B.若只撤去2F,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C.若只撤去1F,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减小D.若同时撤去1F和2F,滑块B所受合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其中15题6分,16题9分)15.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1)要使两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A.每次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请选择合适的标度在如下图方框中作图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16.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g 取210m/s )砝码质量m (310kg -⨯)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L (2m 10-⨯)6.07.28.39.510.611.8(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 跟弹簧伸长量x 关系的图象;并由图象可得弹力F 跟弹簧伸长量x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N/m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9分.其中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9分)17.在水平轨道上有两辆汽车甲和乙相距10m x =,甲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010m /s v =、加速度大小为213m /s 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乙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乙车的加速度2a 满足的条件.18.如图所示,质量为14kg M =的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kg m 的木箱A 放在木板B 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轻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37θ=︒.已知木箱A 与木板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5μ=,木板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4μ=,现用水平力F 将木板B 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重力加速度210m /s ,sin 370.6,cos370.8g ︒=︒==)(1)绳上张力T 的大小;(2)水平力F 的大小.19.一般课室的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 、骨架B 、弹簧C (劲度系数为k )、锁舌D (倾斜角45θ=︒,质量忽略不计)、锁槽E 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俯视图).设锁舌D 与外壳A 和锁槽E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有一次放学后,小明准备锁门,当他用某力拉门时,不能将门关上,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P 为锁舌D 与锁槽E 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 ,问:(1)此时,外壳A 对锁舌D 的摩擦力的方向;(2)此时,锁舌D 与锁槽E 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3)当μ满足一定条件时,无论用多大的力,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象称为自锁),求暗锁能够保持自锁状态时μ的取值范围.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其中1~8题为单选题,9~14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会得2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CDDDABDDACDBCABBDACCD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其中15题6分,16题9分)15.(1)A (2)如图所示16.(1)如图所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2)25~27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9分.其中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9分)17.【解析】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012v a t a t -=解得:012t a v a =+.此时甲车的位移为:210112x v t a t =-,乙车的位移为:22212x a t =,为避免碰撞,有关系式:12x x x ≤+,代入数据解得:222m /s a ≥.18.【解析】(1)对物体A 受力分析及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A 静止,由于受力平衡故在x 轴上:1cos T f θ=①在y 轴上:1sin N T mg θ=+②又由于111f N μ=③故由①②③得100NT =(2)对物体B 受力分析及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于B 静止,受力平衡故在x 轴上:12F f f =+④在y 轴上:21N N Mg =+⑤又由于222f N μ=⑥故由④⑤⑥得:200N F =.19.【解析】(1)锁槽E 压缩锁舌和弹簧,锁舌D 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故此时D 的下表面所受外壳A 施加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设锁舌D 下表面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f ,其方向向右.(2)设锁舌D 受锁槽E 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f ,正压力为N F ,下表面的正压力为F ,弹力为kx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12N cos 45sin 450kx f f F ++︒-︒=①N 2cos 45sin 450F F f -︒-︒=②1f F μ=③2N f F μ=④联立式①②③④,解得正压力的大小:N 212F μμ=--⑤(3)令N F 趋向于∞,则有2120μμ--=解得10.41μ=-=⑦。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能够看成质点的是()A.小明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的肢体动作B.研究篮球比赛中篮球在空中的旋转C.确定马拉松选手在比赛中的位置D.在冰上芭蕾比赛中,裁判员给运动员评分2.西北工业大学专家团队设计了一款仿生无人机,如图所示。

该无人机能够模仿信鸽百分之九十的动作,可以与真正的信鸽相伴而飞,速度最快可达到40km/h,最大航程15km,它可以混在真正的鸟类中进行军事侦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km/h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B.无人机最大航程15km是指位移的大小C.只要无人机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其路程一定不是0D.无人机无动力与信鸽相伴滑翔时,以无人机为参考系,地面观察者是静止的3.公元前350年,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知道力可以表示为矢量,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速度、路程、位移D.位移、时间、速度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其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像是()A.B.C.D.5.高空坠物非常危险,因此人们一定要有安全防范意识。

假设住宅某阳台上有一个0.5kg的花盆不小心掉下来,下落的高度为20m,忽略空气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盆落地的速度大小为40m/s B.花盆落地的速度大小为2m/sC.花盆下落的时间为4s D.花盆下落的时间为2s6.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可近似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

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图片下方直尺的每一格长度对应现实中的2m,这辆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加速度约为()A.2 m/s2B.3m/s2C.4m/s2D.5m/s27.如图所示为斧头劈柴的剖面图,图中BC边为斧头背,AB、AC边为斧头的刃面。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C.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重心可能在横杆之下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大小总跟接触面上的压力大小成正比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大小跟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成正比D.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且两者方向互相垂直3.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C.三质点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最大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4关于图四幅图中的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F1B.乙图中,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方向与弹簧收缩方向相反C.丙图中,碗对筷子的弹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D.丁图中,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拉伸的方向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右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6.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2.45 m/s2B.-2.45 m/s2 C.4.90 m/s2D.-4.90 m/s27.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 A .3 m/sB .4 m/sC .6 m/sD .22 m/s8.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 A .50m B .56.25m C .75m D .150m 9.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 -t 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 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图中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浙东北联盟(ZDB)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AP)班物理答案

浙东北联盟(ZDB)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AP)班物理答案

浙东北(ZDB)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参考答案AP班(2024.11)一、二选择题(1-13每小题3分,14-15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D D D C C A D B D C A ACD A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 (14分)I. (1)低(2)不需要(3) 9.73~9.83 0.65~0.67 (2分)(4) BD (2分)II.(1)① A ② 1.25 (2分)③ A(2)① D ② B ③ B(解答计算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17 (9分)(1) h=12ggtt2…………2分tt1=0.5ss …………1分(2) vv22=2ggℎ2…………2分vv2=10mm/ss …………1分(3)运动员上升的时间为tt2=vv2gg=1ss …………1分平均速度大小为vv̅=xx tt=ℎ2−ℎ1tt1+∆tt+tt2=1.875m/s …………2分18.(9分)(1) 由vv =ωωωω,得vv 1:vv 2=1:9 ,vv 2=9�gggg …………2分(2)cos (60°−15°)=vv 2vv 3vv 3=9�2gggg …………3分(3)tan45°=vvyyvv 2vv yy =ggtt xx =vv 2tt …………3分得,xx =81gg …………1分19.(10分)(1) 2TTssTT TT TT =mmgg …………2分 TT =500NN …………1分(2) FF NN =MMggMMMMss 37°=480NN …………1分TT +FF ff =MMggssTT TT 37° …………1分FF ff =140NN …………1分(3) TT ′=MMggssTT TT 37°+FF ffff …………1分FF ffff =μμFF NN =240NN …………1分 TT ′=600N …………1分sin α=512 …………1分20. (13分)(1)物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前,11sin 37cos37mg mg ma µ°+°=…………2分 解得2110m /s a = …………1分(2)物体与传送带共速所需时间为0110.2s v t a == …………1分 20112v a x = 解得10.2m x = …………1分共速后,由于10.5tan370.75µ°=<= 物体继续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 12sin37cos37mg mg ma µ−°°=解得222m /s a = …………1分设物体经2t 到达B 端,则有()21022212s x v t a t −=+ 解得22s t = …………1分物体通过传送带所需要的时间为12 2.2s t t +=…………1分 (3)物体滑上木板左端时的速度大小022Bv v a t =+ 解得6m /s B v = …………1分 物体:aa ff =μμ2gg =3mm /ss 2木板:aa MM =μμ2ffgg−μμ3(MM+ff )ggMM=3-20μμ3 临界条件 μμ3=0.15① 0.15≤μμ3≤0.3 时,木板静止,物体 S =vv BB22aa mm=6mm …………1分② 0.1≤μμ3<0.15 时,物体与木板先相对运动,达到共速后,一起减速为零,且由图像知μμ3越小,物体的路程越大。

洛阳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

洛阳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

洛阳市2024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㊁准考证号填写答题卡上㊂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㊂一㊁选择题㊂(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㊂)1.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A.路程㊁时间㊁重力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位移㊁速率㊁速度变化量C.位移㊁速度㊁加速度D.平均速度㊁摩檫力㊁质量2.2024年9月21日,摇滚马拉松洛阳站赛事全长21.0975km,15ʒ00发令起跑,一位运动员用了3小时跑完全程,以8m/s的速度冲过终点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1.0975km 是位移大小B. 15ʒ00 是时间间隔C. 3小时 是时刻D. 8m/s 是瞬时速度3.有关力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物体受重力㊁下滑力和支持力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或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D.根据μ=F f FN 可知,动摩擦因数μ跟滑动摩擦力F f成正比,跟压力F N成反比4.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x-t图线,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B.物体运动的越来越快C.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x1t1D.t1时刻后物体的速度为05.甲地距离乙地10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0km/h,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0km/h,则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35km/h㊀㊀㊀㊀B.45km/h㊀㊀㊀㊀C.50km/h㊀㊀㊀㊀D.60km/h高一物理㊀第1页㊀(共4页)㊀(2024.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人和小孩掰手腕,大人赢了,则大人对小孩的作用力大于小孩对大人的作用力B.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桌子没动,则推力小于摩檫力C.马拉车加速前进,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D.猴子单手悬挂在树枝上不动时,是因为猴子拉树枝的力跟树枝拉猴子的力相互平衡7.高层楼房的墙壁上脱落一小石块,石块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把石块从脱落到落地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0m,那么石块脱落的位置距地面高度为A.12mB.18mC.24mD.30m8.如图所示,木块和木板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与固定在墙壁上的测力计相连,给木板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木板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大B.桌面越粗糙,测力计示数越大C.木板向右运动变快,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质量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大9.小球以10m/s的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斜面足够长),小球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4m/s,则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3m/s2B.5m/s2C.7m/s2D.9m/s210.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әOPQ和әOQT的面积分别为s1㊁s2,且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s 0=s1,两车相遇2次B.若s0=s2,两车相遇1次C.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D.若s0<s1,T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11.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小球,甲小球从距地面高度h处静止释放,同时乙小球在它的正下方的水平面上以某一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如果两小球碰时恰好速度大小相等㊁方向相反,且碰后以原速率反向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碰后乙小球将先回到出发点B.相碰时,甲乙两小球位移大小之比为1ʒ3C.相碰前甲乙两小球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ʒ2D.乙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相碰时速度大小的2倍高一物理㊀第2页㊀(共4页)㊀(2024.11)1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图中a0㊁T㊁k均已知㊂则:A.若k=1,第一个T内质点的位移a0T28B.若k=2,NT(N=1,2,3, )时质点的速度Na0T2C.6.5T时质点的速度(7-6k)a0T2D.若k=3937,质点在第10个周期内的位移刚好为零二㊁实验(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3.(4分)某学生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槽码通过细绳拖动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㊂小王同学挑选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并选取了部分点为计数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㊂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下图所示㊂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图中标注的长度是指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单位cm)㊂(1)在A㊁B㊁C㊁D四段纸带中选出从图乙纸带上撕下的那段应是㊀㊀㊀㊀;(2)打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㊀㊀㊀㊀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㊀㊀㊀㊀㊀14.(10分)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研究弹簧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圈数关系时:(1)小组取一根轻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个弹簧进行实验,理论探究可知弹簧的圈数越多,弹簧的劲度系数越㊀㊀㊀㊀(填 大 或 小 );(2)将质量相同的重物分别压在两弹簧上,静止时测出弹簧的形变量x㊂改变重物的质量,得到重物质量m与形变量x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弹簧1和弹簧2的劲度系数之比为㊀㊀㊀㊀;高一物理㊀第3页㊀(共4页)㊀(2024.11)(3)如图乙所示,把弹簧1竖直悬挂时,弹簧1下端对应刻度尺示数l0;挂上弹簧2和重物后,弹簧1下端对应刻度尺示数l1,弹簧2下端对应刻度尺示数l2,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1的劲度系数的表达式为㊀㊀㊀㊀(用m,g,l0,l1,l2表示)㊂这个值与真实值相比偏㊀㊀㊀㊀(填 大 或 小 ),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三㊁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㊂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方程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㊂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㊂)15.(10分)在足球比赛中,足球以1.5m/s的速度水平撞击球门边框后,以1.3m/s的速度反向弹回,足球与边框接触的时间为0.07s㊂求:(1)碰撞时,足球速度的改变量大小;(2)碰撞过程中的足球的加速度大小㊂16.(12分)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匀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m/s2,匀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1m/s2,中间阶段可做匀速运动,最终速度恰好减为零,运动位移为48m㊂求:(1)若最大限速为9m/s,则物体运动全程的最短时间;(2)如果物体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最后减速运动到静止,全程共用时间12.5s,则运动过程的最大速度㊂17.(16分)小王一家暑假期间驾驶轿车外出游玩,以v1=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限速v0=60km/h的笔直公路上,由于天气原因路面上出现了 团雾 ,经过 团雾 后小王爸爸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同向行驶在同一车道的货车,于是鸣笛示意,但是货车司机并没有及时避让,仍以v2=18km/h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于是小王爸爸立即刹车(忽略反应时间),此时两辆车相距S0=30m,已知轿车加速㊁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2m/s2㊂求:(1)轿车从刹车开始至减速到与货车速度相同所用时间;(2)小王一家能否避免车祸的发生,请用计算说明;(3)轿车减速到v3=15km/h时驶入超车道(仍视为直线运动,忽略变道时间),立即再加速到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轿车与正常匀速行驶相比所耽误的时间㊂高一物理㊀第4页㊀(共4页)㊀(2024.11)洛阳市2024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㊁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㊂)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BDDCBDACCDBDCD二㊁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㊂)13.(1)A (2分)㊀㊀(2)3.0(2分)14.(1)小(2分)(2)3ʒ1(2分)(3)mg l 1-l 0(2分)㊀小(2分)㊀弹簧2自身重力的影响(2分)三㊁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㊂)15.(10分)设足球撞击球门边框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Δv =v 2-v 1 (3分)Δv =-2.8m /s即速度改变量大小为2.8m /s (2分)(2)a =ΔvΔt(3分)a =-40m /s 2即加速度大小为40m /s 2 (2分)16.(12分)(1)要想所用时间最短,即只有加速和减速过程,而没有匀速过程㊂设最大速度为v mx =v m 22a 1+v m 22a 2 (1分)v m =8m /s(1分)因为v m =8m /s <9m /s,符合题意加速的时间为t 1=v ma 1t 1=4s(1分)减速的时间为t 2=v ma 2t 2=8s(1分)则运动最短时间为高一物理答案㊀第1页㊀(共2页)㊀(2024.11)t =t 1+t 2 (1分)t =12s(1分)(2)设以速度v 匀速加速时间为t 3=va 1 (1分)减速时间为t 4=va 2(1分)匀速时间为t 5=12.5s -t 3-t 4(1分)总位移为x =v2(t 3+t 4)+vt 5(2分)联立可得v =6m /s,另一解不合理舍去㊂(1分)17.(16分)(1)设轿车减速至与货车速度相同所用时间为t 1v 2=v 1-at 1 (2分)t 1=5s(1分)(2)在t 1时间内轿车位移x 轿=v 1+v 22㊃t 1(2分)x 轿=50m(1分)在t 1时间内货车位移x 货=v 2t 1x 货=25m(1分)则x 轿<x 货+S 0,所以小王一家能避免车祸的发生 (2分)(3)轿车减速到15km /h 所用时间t 2=v 1-v 3a t 2=6512s(2分)轿车再加速到54km /h 所用时间仍为6512s(1分)在这段时间里轿车比匀速行驶少运动的位移Δx =v 1㊃2t 2-(v 1+v 3)t 2Δx =422572m(2分)则轿车耽误的时间为Δt =Δx v 1Δt =845216s(3.9s)(2分)高一物理答案㊀第2页㊀(共2页)㊀(2024.11)。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高一期中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1.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 .亚里士多德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B .笛卡尔通过理想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D .伽利略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从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B .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C .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可以忽略D .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 行驶,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5m/s 2,从刹车开始,2s 内与5s 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 .4:5B .3:4C .5:4D .1:24.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 与圆心O 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将力F 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B .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 .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 .拉力F 的最小值为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θcos mgθA .5N 和20N 的两个力不可以合成为一个6N 的合力B .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C .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D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6.如图,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四个点,已知,质点从A 到经历时间,从到经历时间,从到经历时间,则的长度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用等大反向的力F 和压住两块木板,中间夹着一个重力为G 的立方体金属块,它们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则( )A .木板和金属块之间肯定有摩擦力B .金属块受三个力作用C .若同时增大F 和,木块和金属块之间的摩擦力会增大D .若同时增大F 和,金属块所受合力会增大8.如图所示,一轻质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斜杆垂直,两斜杆夹角,一重为G 的物体悬挂在横杆中点,则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 )ABCD二、多选题(每题4分部分2分共16分)9.、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相同方向运动。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2m,10m B.38m,10mC.14m,6m D.38m,6m2.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A.17814000B.12194000C.6092000D.8912000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C.力、速率、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4.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A.路程、时刻B.位移、时刻C.路程、时间D.位移、时间5.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日19时开播B.某人用15s跑完100mC.我们下午2∶00开始上课D.唐山开往北京的4420次列车于16∶40从唐山站发车6.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时我们问“现在什么时间?”里的“时间”是指时刻而不是指时间间隔B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球为参考系C .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D .对直线运动的某个过程,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8.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 .研究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9.一物体在地面以速度为 v 向上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t 时间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 ,则A .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1:(21 )B .物体通过2h 处的速度为 2v C .物体经过 2t时的速度为2v D .物体经过前 2t 和后 2t 的位移之比为 1:310.汽车以2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 ,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 2s 与5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 .5:4B .4:5C .3:4D .4:311.射箭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将箭射出后,箭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 .重力B .重力、弓弦的弹力C .重力、空气作用力D .重力、弓弦的弹力、空气作用力12.质点沿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2s 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质点在4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C.2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13.如图,光滑斜劈A上表面水平,物体B叠放在A上面,斜面光滑,AB静止释放瞬间,B的受力图是()A.B.C.D.14.在某驾校的训练场地上,有一段圆弧形坡道,如图所示,若将同一辆车先后停放在a 点和b点,下述分析和比较正确的是A.车在a点受坡道的合外力大于在b点受的合外力B.车在a点受坡道的摩擦力大于在b点受的摩擦力C.车在a点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在b点受的支持力D.车在a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在b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15.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现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上,且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A.斜面所受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一直沿斜面向下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可能为零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16.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如图所示,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坛的形变B.头的形变C.物体受到的重力D.人受到的重力17.去年,李世石的人机对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解说围棋的棋盘如图所示.棋盘竖直放置.棋盘和棋子都是磁性材料制成,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减小棋子的质量,棋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小18.下列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m s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km hB.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读数是90/m sC.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0/km h的速度向沿海海岸移动D.台风中心以25 /19.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位置,B为AC的中点,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为a2.现测得B点的瞬时速度v B=(v A+v C)/2,则a1与a2的大小关系为( )A.a1 >a2B.a1<a2C.a1=a2D.无法比较20.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A.6N,方向水平向右B.8N,方向水平向右C.8N,方向水平向左D.3N,方向水平向左二、多选题2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A.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C.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D.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22.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m时,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1s B.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3sC.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2+7)s D.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5m/s23.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准确,有的有多个选项准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描述中,可能准确的是2.奥运会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某次10m 跳台跳水训练中,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 .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3.观察图中屋顶的炊烟和车上的小旗,可知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其中准确的是 A .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4.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1后,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时间t 2其速度变为零.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表示为A .112a t B .111212()2()a t t t t t -+C .222a t D .212()2a t t + 5.如图所示,AB 是半圆的直径,O 为圆心,P 点是圆上的一点,在P 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 1、F 2、F 3.若F 2的大小已知,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 A .F 2 B .2F 2 C .3F 2 D .4F 26.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t 时间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将球抛出,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5个球.如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每个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对于抛出点)都是5m ,g 取10m/s 2.那么 A .△t =0.2s B .△t =0.3s C .△t =0.4s D .△t =0.5s7.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圆形直木棍AB 、CD 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光滑的圆柱形工件P 静止架放在两木棍之间.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少许,则工件P 再次静止时受到木棍的支持力与原来相比A .增大B .减少C .不变D .条件不足,不能判定8.一滑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从计时开始的第1s 内的位移为2.5m ,且开始2s 内的位移是停止前2s 内的位移的两倍,由此可求得A .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B .计时开始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5m/sC .从计时开始到停止所历时间为3sD .从计时开始到停止发生的位移为4.5m9.木块A 、B 重力分别为50 N 和7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 、B 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7N 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木块A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0N B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 C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5ND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2N10.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 和7m .则刹车后6s 内的位移是A .20mB .24mC .25mD .36m11.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 其位移—时间图象中的一段.从图中所给数据能够确定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P 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大小 A .大于2m/s B .等于2m/s C .小于2m/s D .无法确定1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 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x 0处,在t =t 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x .下列判断准确的是A .若甲、乙在t 1时刻相遇,则x 0=23xB .若甲、乙在12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32t 1 C .若x 0=34x ,则甲、乙一定相遇两次 D .若x 0=12x ,则甲、乙一定相遇两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题中的横线上.13.为测定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 =1.00㎝的遮光板.滑块由静止释放后依次通过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A 和B ,用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 的时间为△t 1=0.10s ,通过光电门B 的时间为△t 2=0.04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 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 的时间间隔为△t =3.00s .由此可得滑块的加速度为 m/s 2.14.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F 1、F 2使橡皮条伸长至O 点,如图所示.现保持橡皮条末端拉至O 点不动,F 2的方向不变,改变F 1的大小和方向,在F 1和F 2之间的夹角由钝角逐渐减小为锐角的过程中,F 1的大小将________. A .一直减小 B .一直增大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三、本题共6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v t22 Ft/s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可视为质点的两个小球1、2用细线相连,搭放在光滑的半圆柱体上,在图示位置两小球恰好都能保持静止.两球与半圆柱体轴心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是60º和30º.试分别画出两小球的受力图并求出它们的质量之比m 1∶m 2.16.(8分)如图所示是用运动传感器测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A 、B 两个小盒组成,A 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B 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A 盒被固定在向右运动的小车上,测量时A 向B 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 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两者的时间差为t 1,空气中的声速为v 0.问:(1)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多少?(2)经过短暂的Δt 时间后,实行第二次测量,此次的时间差为t 2,则小车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17.(8分)如图所示,斜面体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倾角为θ=37°,质量为m =2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 =40N 作用下恰好能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而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

(sin37°=0.6,cos37°=0.8)求:(1)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物体和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18.(8分)如图所示,三个重力均为5N 的相同物块A 、B 、C 与两个劲度均为500N/m 的相同轻弹簧p 和q 相连,A 、B 间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连接,其中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弹簧p 处于原长状态,物块都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向左拉弹簧p 的左端,直到物块C 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求此过程中弹簧p 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19.(10分)某公交线路各相邻站点间的距离都为x =600m ,公交车在各站点间运行可简化为如下直线运动模型:先从某站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v 1=10m/s 时再做匀速运动,至下一站点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到达站点时刚好停住,公交车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的加速度大小都为a =1m/s 2,且在每个站点停车时间均为Δt =25s ,然后以同样的方F qB C p Om 1 m 260º30º θFm式运行至下一站点.某一次公交车刚抵达一个站点时,一辆电动车已经过该站点一段时间t0=60s,该电动车速度大小恒为v2=6m/s,且行进路线和方向与公交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它交通状况的影响.求:(1)公交车从一站点出发至刚到达下一站点所用的时间t;(2)若将下一站点计为第1站,公交车在刚到达第n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站,则n为多少?20.(10分)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行驶,其初速度均为v0=24m/s,甲、乙两汽车刹车制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6m/s2和a2=5m/s2.汽车甲的司机在汽车乙后面看到乙车刹车后立即刹车,若甲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Δt=0.6s,要两汽车不相撞,甲、乙两汽车在乙车刹车前至少相距多远?武汉二中2011—2012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参考答案13___0.05__ 14.____D___ (5分)16.(8分)解析:(1)因为红外线的传播速度远大于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可忽略红外线在A 与B 之间传播的时间.则A 、B 间的距离为101x v t = (3分) (2)同理可知:实行第二次测量时,A 、B 间的距离为202x v t =(2分)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为Δt ,即为小车运动Δx =x 2-x 1所用时间,根据速度的定义可得:小车运动的速度为02121()v t t x x v t t--==∆∆ (3分) 17.(8分)解析:(1)对斜面体和物体组成的整体,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40N 。

(3分)(2)对物体,受到重力、水平推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将力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正交分解,可得 在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上,有:cos sin 0F mg N θθμ--= (2分) 在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上,有:sin cos 0N F mg θθ--= (2分)代入数据解得:μ=0.5(1分)18.(8分)解析:对物块B 分析受力可知,q 弹簧初始时压缩15=m=1cm 500mg x k ∆=.(2分) 对物块C 分析受力可知,q 弹簧末状态时伸长25=m=1cm 500mg x k ∆=. (2分)末状态下,对B 、C 整体分析受力可知,细线对B 向上的拉力大小为2mg ,因为物块A 平衡,所以p 弹簧的弹力大小也为2mg ,则末状态下p 弹簧伸长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ADDDACCCBCDBCCAABD3210=m=2cm 500mg x k ∆=. (2分)比较初末状态可得:p 弹簧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1234cm s x x x =∆+∆+∆=.(2分)20.(10分)解析:乙车刹车后,在反应时间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设从乙车刹车到甲、乙两车恰好不相撞所经历的时间为t ,则0102()v a t t v a t --∆=-, 代入数据解得:t =3.6s (2分)此时,两车的速度都为v =02v a t -=6m/s . (2分) 在t =3.6s 的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00()59.4m 2v vx v t t t +=∆+-∆=甲 (2分)乙车的位移为054.0m 2v vx t +==乙 (2分)要两车不相撞,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为59.454.0m=5.4m x x x ∆=-=-乙甲().(2分)v /(m ·s -1)O t 24 /s0.6甲乙 4.84.6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