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好学生必须养成的十个好习惯
好学生必须养成的十个好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成为评价的主体,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业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定明确的目标:帮助学生设定具体、可量化和可达成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努力方向。
制定规律的学习计划:教导学生制定每日、每周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各科目和任务都得到充分的准备和复习。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和打扰,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和任务,克服拖延和分散注意力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鼓励持续反馈和评估:定期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学习进展和成绩,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和改进的空间,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注重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资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激发兴趣和动机:设计有趣、启发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他们愿意自愿投入到学习中去。
建立良好的学习伙伴关系:鼓励学生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技巧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技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石,也是未来成功的关键。
然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并非易事。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与技巧,帮助教师和家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一步。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在教室或家庭中创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想象力的学习环境,例如装饰墙壁、摆放文具和书籍的方式,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将学习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3. 引导学生参与选择:让学生参与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增加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一些时候,让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书籍或科目等。
二、建立学习计划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建立在合理的学习计划基础上。
学生需要学会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建立学习计划的技巧:1. 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帮助学生设定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然后将它们分解成可行的小步骤,逐步实现。
2. 时间管理:通过教育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的行为。
3. 制定学习计划表:学生可以制定每天、每周的学习计划表,明确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学习。
三、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更需要学生学会高效地学习。
以下是一些方法与技巧,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1. 集中注意力:学生应该学会克服外界干扰,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可以通过关闭手机、选择安静的学习环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2. 制定学习目标:在学习前,学生应该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学习的重点和重要知识点。
这样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重要内容。
3. 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学生应该培养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习惯,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素质,它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抓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发挥作用,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调整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家庭要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要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图书馆,并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学习环境的意识。
此外,社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核心。
学生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和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制定每天的学习任务。
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学习计划,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计划性。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基础。
学生应该养成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按部就班地复习的好习惯。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学生还应该培养整理笔记、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四、鼓励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家长和老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家庭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让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老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等各类竞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五、注重培养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家长和老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做好学习笔记、整理思维导图、积极参与讨论等。
同时,学生也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有哪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有哪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生应该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他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
2.制定学习计划学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
学习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内容的安排和学习目标的设定。
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还要注意将时间分配给各个学科,不偏废某一学科。
3.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学生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合理分配时间。
在学习时间中要坚持一个时间段只专注于一项任务,不轻易分心。
同时,要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应该从依赖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过渡。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逐渐减少干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方法,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己解决或寻求必要的帮助。
5.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学生应有一个安静、整洁、充满阳光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包括课堂环境和学校文化的营造。
6.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一些好书、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7.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激励适当的奖励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学生感受到努力付出的价值和意义。
8.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体健康都起到重要作用。
学生要养成以下十个方面的好习惯
学⽣要养成以下⼗个⽅⾯的好习惯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应具有哪些良好的习惯1、公德好习惯。
(1)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2)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3)尊重⽣命,爱惜⽣命;(4)珍惜资源,保护⽣态;(5)遵守公共秩序;(6)爱护公共财务,保护公共设施;(7)热⼼参与公益事业;(8)乘车购物,⾃觉排队;(9)公共场所要安静,不⼤声喧哗;(10)⽂明上⽹,有节制。
2、做⼈好习惯。
(1)尊敬师长;(2)⼼态积极;(3)充满⾃信;(4)做事要有恒⼼;(5)守时惜时;(6)诚实守信;(7)善待他⼈;(8)勤俭节约;(9)对⾃⼰的⾏为负责;(10)不给别⼈添⿇烦;(11)不盲⽬攀⽐财物和⾐着。
3、安全好习惯。
(1)遵守交通规则;(2)远离⽕、电等不安全因素;(3)不逞能;(4)不组织或参加各种帮派团伙;(5)不在公共场所急追猛跑;(6)有⾃我保护意识;(7)不做危险动作;(8)不玩危险游戏;(9)离家、离校,向家长或⽼师打招呼。
4、劳动好习惯。
(1)⾃⼰的事情⾃⼰做;(2)家⾥的事情主动做;(3)别⼈的事情帮助做;(4)集体的事情⼤家做;(5)按操作程序劳动;(6)劳动中注意⾃我保护;(7)找窍门、巧⼲活;(8)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10)劳动讲效率。
5、阅读好习惯。
(1)常去书店和图书馆;(2)爱护图书;(3)阅读好书;(4)读、思、写结合;(5)不动笔墨不读书,坚持写读书笔记;(6)善于使⽤⼯具书;(7)阅读姿势正确;(8)善于交流⼼得;(9)有好书推荐给同学;(10)坚持读完⼀本书;(11)专⼼致志,⼼⽆旁骛。
6、学习好习惯。
(1)主动提前预习;(2)认真听讲、做笔记;(3)⼤胆提问;(4)仔细审题;(5)⼴泛查询资料;(6)按时独⽴完成作业,不磨蹭;(7)反复检查;(8)及时修改错误;(9)勤于复习;(10)书写整洁、清晰、美观。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方法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能够提高自律能力、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树立明确的目标与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与价值观。
学生应该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它们对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有何益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故事讲解等方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习惯的重要性。
二、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制定目标和计划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步骤。
学生需要明确他们希望形成的习惯,并将其具体化为可执行的行动计划。
例如,他们可以将每天三十分钟的时间用于读书,或者每天晚上早点睡觉。
制定目标时,学生需要确保目标具备可衡量的标准和明确的时间限制。
三、提供正面激励和奖励机制为了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正面激励和奖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和家庭可以设置奖励机制,比如给予学生小礼物、奖学金或特殊活动的机会。
这样的激励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认可,进而更有动力保持良好的习惯。
四、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模范角色学生在培养良好习惯时,需要有良好的示范和模范角色。
教师和家长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自己也要具备良好的习惯,如守时、诚实等。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习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五、建立良好的环境和规则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还需要在环境和规则上给予支持。
学校和家庭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和形成好习惯。
同时,学校和家庭还可以制定明确的规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
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律和规范行为的良好习惯。
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能力之一。
学生应该学会合理规划时间、自律完成任务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自我纪律等方面的能力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七、及时反馈和调整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和调整非常重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
读书的时候,精力集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敷衍马虎,不绕开走,而是尽自己的努力,想方设法把问题弄懂
2.使用字典的习惯。
应该备有《新华字典》,应该学会查阅《成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养成遇到生字新词随时向工具书请教的好习惯。
3.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匀称的习惯。
4.爱护课本、用具的习惯。
5.边听边想、讲究礼貌的听话习惯。
6.先想后说、使用普通话和礼貌语言的说话习惯。
7.预习、复习的习惯。
8.质疑问难的习惯。
9.边读边批注、记听课笔记的习惯。
10.独立完成作业、检查作业和老师批改后自觉订正的习惯。
11.经常看书报、听广播的习惯。
从小培养学生读书读报的兴趣,使学生将读书读报视为课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够自觉地挤出时间来读书读报,养成课余读书读报的好习惯。
12.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边读书一边圈、点、划、记,即不动笔墨不读书。
做到只要一
读书,就自然而然地拿起笔来,把读书时的疑点、难点、重点以及心得体会等,用符号画出来,或用文字写下来;遇到精彩的语句或重要的资料,随手记录下来。
1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极开展想像和联想的习惯。
14.勤记日记、常练笔的习惯。
15.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步骤。
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时间和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
可以将学习内容分组,每天规划一定的学习时间。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拖延和压力聚集。
二、建立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
学生应该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远离嘈杂的音乐、电视和其他干扰因素。
同时,要保证学习区域的明亮度和空气流通性,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给予正面的激励和鼓励,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四、培养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应该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总结。
同时,学生还应掌握一些高效的学习技巧,如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自律与奖惩机制自律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应该培养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纪律、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师和家长可以制定一些奖惩机制,激励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对违反学习纪律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自觉自律的学习行为。
六、合理安排课外活动适当的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学生不仅要注重学习,还应该有适度的娱乐和休息。
教师和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对学生成长有益的活动,如读书、运动、社交和志愿者等活动。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更能够促进整个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有:一、注重榜样力量榜样力量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
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榜样,塑造积极向上的形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模范和引领。
学校也可以邀请社会上有良好行为榜样的人士来给学生进行讲座或分享,通过身边的正能量榜样影响学生,激发他们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愿望。
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自律是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特质,教师和学校应该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要求学生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通过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委员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律和生活自律,让学生在班级和校园中养成自觉守纪、自尊自爱以及互相尊重的良好品质。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自律训练、自我管理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律对于未来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自律行为习惯。
三、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学校要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在学校行为上的准则和规范,明确学生在学校行为上的准则和规范,指导学生明白自己在校园内应该怎样行为,怎样做事,怎样对待他人。
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及时给予学生行为上的正面激励或者负面惩罚,以此形成规则意识和奖惩观念。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同时也要严厉打击学生的不端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都有可能受到奖励或者惩罚。
四、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进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和责任感。
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鼓励学生为班级和校园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七个有效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七个有效途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效率,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七个有效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力求做到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
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遵守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地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影响到小学生,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到正确的习惯。
二、设定明确的目标培养习惯需要明确的目标。
我们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制定可以量化的目标,例如每天读书一小时、保持教室整洁等。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意识到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明确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三、制定详细的计划只有目标还不够,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制定每天、每周、每月的计划,详细规划他们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什么样的活动。
这样一来,小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从而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和执行力习惯。
四、激发兴趣和动机培养习惯需要小学生内心的积极性和动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趣味游戏、举办有奖竞赛等,让小学生在参与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进而增强对习惯的积极认同。
五、建立规范的环境良好的习惯需要在规范的环境下培养。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可以在学校和家庭中营造规范的环境。
例如,教室里放置公共物品的位置明确、书本摆放整齐等,可以让小学生养成整理物品和保持环境整洁的好习惯。
六、及时认可和奖励小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的认可和奖励。
我们可以通过表扬、奖品、证书等方式,激励他们坚持养成好的习惯。
这样一来,小学生会更有动力并且更加坚定地养成良好习惯。
七、反思和改进培养习惯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5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5篇)如何培育同学良好的行为习惯篇1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这句谚语深深地渗透了现代教育德育主体模式的理论;即培育同学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形成参加社会生活的力量。
在这几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真实的体会到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的重要性。
我认为班级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形不成优秀的班集体;个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会有似锦的前程。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粗浅的实践。
1、明确要求,制定打算。
要求事实上就是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努力的方向。
做任何事情,假如没有一个要求方向,那么行动就是盲目的。
从高二班级上学期开头,我依据文科考试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写字的特点,结合班级同学状况,从宏观上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三个一的要求;写一手美丽的钢笔字;一年之后单科成果。
总分上一个新台阶;争做一个六好文明班。
为了到达这个要求,我首先组织全班同学学习政教处颁发的《甪中同学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然后让同学自己明确要求,制定详细,明确的阶段性打算。
这样在理论上就有了一个纲,在行为上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柯生灿同学不仅制定了具体的学习打算,还针对自己的字迹难认这一状况制定了练字的打算。
他首先打算将字练得老师同学能够认清,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字练得干净美观。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他的字写得又快又好,卷面常常被老师评为样卷在全班展览。
2、加强监督,准时反馈。
中同学天性好玩,好动,打算制定了,经常不能落实,这就无异于纸上谈兵。
所以落实划是个关键。
对整个班级,我实行的是量化评估制,依据班级组制定的评估细则对同学的日常行为进行催促,一周公布一次,对每个同学我提出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也就是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
让同学自己检查自己的言行学习任务,发觉失误,马上实行有效措施补救。
四零三寝室在开学时是个比较差的寝室,开学第一周班内评估得了倒数第一。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种教育方法,帮助学校和家长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利用案例分析等。
此外,家长也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创造积极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参与有益的学习活动,如博物馆参观、阅读俱乐部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给学生指明方向,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感。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设立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引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同时,教师应该时常进行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检视自己的学习进展,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每周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规划能力。
其次,鼓励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培养整理归纳能力和提高记忆效果。
还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学习或沉迷于娱乐活动。
同时,家长也应该在家庭中树立榜样,营造有秩序、有规律的学习环境。
4. 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图书馆资源、网络学习平台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鼓励他们开展自主学习,如购买适合年龄的图书和参加相关学习班。
5.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长远的教育目标。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决策权,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应该学会的基本技能。
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们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提出几个方面,帮助教师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身作则教师作为学校权威人物,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行为习惯的榜样。
如果教师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学生们很容易会模仿,长期下来会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需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此来引导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注重日常教育日常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学生上课、排队、用餐等时候,教师可以就相应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引导。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好习惯和感受。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更有意愿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重视行为表现奖励儿童天性好奇,喜欢尝试新事物,但当他们遇到失败和困难时,可能会选择放弃。
对于学生来说,建立自信心非常重要,这可以通过老师的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学生在上课、排队、用餐等方面表现出色,教师可以进行口头表扬,或者通过班级活动给予奖励,以此来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孩子们喜欢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事物,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进行小品、课内手工活动和互动游戏等活动。
利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至理名言,以此来影响和教育孩子们。
五、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因此,在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可以传达自己关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观点,与家长取得良好的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协调教育工作,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够高效地学习和取得好的成绩。
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根据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任务量,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
首先,他们应该确定优先级,优先处理重要的任务。
其次,学生应该将学习时间合理分配,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最后,学生可以通过制定每天的学习目标来帮助自己更加专注。
二、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
学生应该选择一个安静、整洁、充满阳光的学习区域。
在这个地方,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
此外,学生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区域,例如放上一些整洁的学习工具和有利于学习的装饰品。
三、培养自律心和坚持力自律心和坚持力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学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例如,他们可以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并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学生必须保持坚持。
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应该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继续前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活动中,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和解答问题。
同时,学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五、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样重要。
学生需要在学习之余有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以保持身心的健康。
在休息和娱乐时间,学生可以进行感兴趣的活动,例如运动、阅读、旅行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体验。
六、建立学习小组或互助组织学习小组或互助组织可以帮助学生共同进步和相互激励。
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作者:吴留贵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39期
我校系城乡结合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成长不够重视,加之长期在外打工,很少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变化,因此,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成就一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单单要靠行为上的正确引导,更离不开心理上的沟通。
怎样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动起来
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
从思想上加以认同,才能使学生自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这么做又会怎么样?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当然,在说理中,教师也要注意方法,不能一味地讲解,教师最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通俗易懂、生动具体地向学生讲述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通过讲科学家、艺术家、模范人物、先进工作者等人的故事,讲清好习惯与事业成功、工作成效的关系。
如:在教育学生要注意细节时,可以讲美国福特公司创始人福特先生的面试经历这个故事,让他们知道成就大事与注重细节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意义。
二、树立榜样,典型示范,让学生学起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悄悄地给人标准,给人力量,给人恒心。
1、教师示范
教师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文明、规范、端庄的师表形象,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要逐步养成“师生共做”的行为习惯培养观。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
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实际行动取代空洞说教。
“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做好学生的表率。
同时,要不断反省、克制自己,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
2、学生示范
对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生活中的榜样,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同龄人,可望又可及,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
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助人为乐的学生,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3、名人示范
名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课外书籍,更多了解名人的故事,教育学生他们以名人为榜样,找出差距,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正确引导,端正行为,让学生做起来
解决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即“该怎样做”,并进行必要的行动指导。
1、由易到难,逐步积累,注重差异
我们不能因为培养习惯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过急、过大、过多的要求,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在一个时期内(如半个学期),我们应重点培养一两个习惯,并在细小处引导他们。
例如对一年级学生,从“坐立行姿势、打地、敲门”等动作性习惯入手培养,中、高年级则重点培养一些智慧性习惯,如“读书看报,查找资料”、“学有目标,学有计划”。
培养习惯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某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当务之急是培养他“当天作业当天完成”的好习惯;另一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改正作业和卷面上的错误,那么培养他“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习惯,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严格要求、反复练习、落到实处
“习惯”要“习”才能“惯”。
一般而言,好习惯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中养成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
这一过程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实际,做到“准备精心,指导耐心,训练专心,检查细心,督促诚心”。
有些班主任充分利用早读课、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
行队礼、文明礼貌、读写姿势……有时还指导学生编小品、相声、编课本剧,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3、督促评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
因此,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及时指出问题,帮助他们纠正错误,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变内力强制为内力自觉。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青少年好胜心强,喜欢竞争,可鼓励他们比、学、赶、超。
如:让学生通过自评,比一比谁的好习惯多;让学生通过互评,找找别人身上有哪些好习惯,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并制定改正计划;在班级开展争星(礼仪星、环保星、管理星、学习星、进步星)活动,授予相应的称号,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四、家校配合、形成合力、让学生飞起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上学前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长,孩子上学成为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不过5-6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大部分与家长相处。
因此,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要把家庭、社会统一起来,齐抓共管。
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做好家访和校访工作。
教师主动与家长交流,宣传养成教育的目的意义,提出配合要求,使家长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并监督好孩子,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体化,形成教育合力。
倡导“教——扶——放”的模式培养孩子好习惯。
在练习初期,教师和家长要通过示范行为让孩子模仿,并进行现场说教;当孩子初步掌握行为要求时,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教师和家长注意观察,并做必要的指导;当孩子基本建立某种行为方式时,应鼓励他们独立去做,让孩子飞起来。
一种好习惯,就是一种能力,一种毅力,一种品格,一种修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我们要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要从小抓起,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落实;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学习、纪律、礼仪、卫生、劳动、安全等各方面都进行精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