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1)

合集下载

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证明,科学和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知识源泉。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

欧洲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

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新兴工业产生。

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科学技术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与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的现代化启动,美欧开始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移。

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

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

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

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科技革命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科技革命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经济和文化方式。

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科技革命,它们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大科技革命的简要介绍。

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重要、最广泛的科技革命之一,它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

这一革命以机械、煤炭和纺织业为核心,通过发明和应用蒸汽机、纺织机等一系列机械设备,实现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

工业革命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是20世纪上半叶以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一场革命。

信息革命使得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了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三、生命科学革命生命科学革命是指生物学、医学和遗传学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对人类了解生命、改善健康和延长寿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命科学革命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干细胞研究等。

这些科技的突破使得人类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奥秘,提高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水平,为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能源革命能源革命是指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一场革命。

过去几百年来,人类主要依靠化石燃料来满足能源需求,但这种能源形式不仅枯竭有限,还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因此,能源革命成为当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改变了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进程。

五、交通革命交通革命是指人类交通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一场革命。

从人类最早的步行、驾驶交通工具到现代的铁路、汽车、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与运输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着,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

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

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以

宝丰县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10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为前沿的高新技术正汇成巨大的高科技洪流,成为推动和促进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速实施科教兴宝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宝丰县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宝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特制定《宝丰县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10年)》。

一、制定宝丰县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背景与基础21世纪,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晨,人类正加速步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充分估量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趋势,迎接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从发展机遇方面来看,首先,我国经济正步入一个由创新主导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社会科技需求旺盛,我县科技发展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县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科教强县战略已成为宝丰经济发展的第一战略;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宝丰科技发展面临更为开放的国际环境,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网络、管理资源推动我县的科技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第四,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一大批大院大所,将逐鹿优势领域和产业,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源。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日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新技术革命势不可挡,知识经济大潮扑面而来,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宝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形势十分紧迫,如产业技术和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将严重制约宝丰经济的发展;三是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县部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四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对宝丰形成东西夹击的态势,宝丰将面临“双重”竞争压力;五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科技事业发展的“瓶颈”。

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

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

高三复习用专题资料整理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核能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

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酿造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3、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思考、启示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然辩证法第十五章_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自然辩证法第十五章_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发展模式
• 发展由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与价值观 念等诸多因素组成,发展模式是对这诸多因素、 过程、方面组成的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活动的一 种抽象和概括,是对真实历史过程或有意识活动 的一种近似的反映。 • 历史上,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路线和世界经济中 心的转移路线大体上是一致的,呈现出正相关, 前者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后者 是英国--德国---美国。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在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日益成为 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最为强劲的增长点, 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影响着人类的 命运与前途。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0世纪初,科技进步 对GNP增长率的贡献 率仅占10%~15%左右; 20世纪中叶,上升到 40%以上;20世纪70 年代以后,上升到 60%以上;20世纪80 年代上升到60%~80%。
• OECD的说明(定义):NIS是一组独特的机构的网络,它 们分别地和联合地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提供关于形 成和执行关于创新的政策的框架,是创造、储存和转移知 识、技能和新技术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的系统。 • 另一种定义(考虑到“产—学—官”内核):NIS也就是 通过国家范围内的技术创新(企业主体)、制度创新(政 府主体)和知识创新(学术界,即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主体) 为内核的互动和整合,从而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开 放式网络系统。 • NIS建设,也就是从国家的宏观层面上,促进整个创新系 统中不同部分、不同要素之间的协同,促进不同创新行为 之间的整合与互动。成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基础设 施,成为社会发展、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壁垒(知识壁 垒,绿色壁垒)和增进国家竞争力的引擎。

2020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中考选题复习八: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专题导读】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

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层出不穷。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小,被称为“地球村”。

【知识链接】一、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主要成就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是其标志性成果;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交通运输:1807年轮船(美,富尔顿);1814年火车机车(英、史蒂芬孙,)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发电机、电动机、爱迪生-电灯)——最主要特征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等。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等。

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

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宇宙飞船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展望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展望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展望21世纪是高科技产业化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纪。

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就预言:“下—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十k,’的世纪,也是“赞成马克思主义会多起来”,“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①的世纪。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马克思主义是两股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力量。

科学技术和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进步是相互作用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断地发展和充实。

第一节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展望1.1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新科技革命在本世纪90年代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但并未达到高峰。

21世纪,高科技将会出现更大的突破。

以高科技的重大突破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广泛产业化,将引起以产业结构重大变革为主要标志的新产业革命。

展望未来,21世纪可能会在以下一些高科技领域出现突破性进展:1、自然科学将取得突破性进展21世纪,更多革命性的科学突破将为科学大厦增添新的光辉。

可以预计,科学将从分化、深入,继续走向交叉、综合、统一;从简化走向复杂。

人们对物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的研究,将从常规的状态到极端条件;对新物质、物种的研制将从一般的化学反应、生物过程发展到有效的结构设计、分子剪裁和修饰;以基因、工程分子工程的方法,获得预想的特定功能乃至生命性状;凭借人类的创造性逻辑和智慧,数学科学将继续在抽象的理性思维王国遨游。

与此同时,作为科学基础的数学,将更加广泛地向科学、工程技术乃至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渗透,从数学物理方法的分析建模,走向数字化的虚拟现实;生命物质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将逐步走向以数理与信息科学为基础,以生命科学、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生态、心理科学与认知等复杂系统科学为主流,着重研究生命现象,心理与认知过程以及人、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并在总体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总之,21世纪也被称作是解开众多科学之谜的时代。

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背景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和高度互联的时代,科学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力量。

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科技革命的加速: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科技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

2. 知识经济的崛起:在科学发展的时代,知识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力。

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得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等高科技人才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3. 跨学科合作的兴起:在科学发展的时代,科学研究越来越强调跨学科合作。

由于科学领域的知识日益复杂和庞大,单个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解决复杂问题。

因此,跨学科合作成为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

不同学科的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合作和交流,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4. 科学伦理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

生命伦理、环境伦理、人工智能伦理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和应用时要遵守科学伦理,尊重人类的尊严和社会的价值。

5. 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在科学发展的时代,科学研究已经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限制。

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合作成为了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式。

各国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攻克科学难题,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发展更加快速和高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科学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科技失业、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的时代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新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新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新特点肖 玲① 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是发生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这场革命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方式,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而且对社会、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迎来了高技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不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人类20世纪的历史进程、当前的时代特征和21世纪发展的趋势。

在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分别发生的。

从19世纪开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便逐渐相互接近和渗透。

20世纪以来,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联系紧密,逐渐难分彼此,尤其至中叶,遂可称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这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几近一致。

上个世纪交替至20世纪初叶,首先发生了物理学革命。

从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三大物理发现到原子结构模型,从能量子、光量子假说到量子力学,从相对论到现代宇宙学,……。

不断涌现的物理学成果使人应接不暇。

物理学从宏观研究进入微观和宇观研究。

其后,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又带来了原子能技术、核技术、电子技术及相应产业的发展。

其次,近乎同时,分子生物学、尤其基因论的产生和发展使生物学也从宏观以及亚微观的细胞层次进入微观的分子层次、甚至染色体及基因层次。

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其后的生物学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20世纪中叶前后,出现了一系列综合性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如计算机、DNA双螺旋结构、人工智能、人造卫星、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等。

这些标志性事件表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了。

至此,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难解难分。

20世纪末,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科学界的“克隆风暴”“人机大战”、继而转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又标志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进程的新阶段,矗立了科学技术在当代发展的崭新里程碑。

信息科学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20世纪中叶,尤其新世纪交替时期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全新意义的革命,它的出现使人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本质上是智力革命和生物资源革命,这是具有特定新质的革命。

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
22% 9% 5% 3%
41% 38% 51% 39% 33% 27% 62% 70%
1970
1991
2001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英、日、德、法等五个主要发达国家三次 产业就业人口构成变化
(二)促进国际贸易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日益渗透到国际贸 易的各个方面 1、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增加 2、信息服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增强市场行情等重 要信息的获得 3、国际贸易交换方式走向电子化
(二)产品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
(三)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四)科技进步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科学技术的国际传播机制
(一)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导致利润驱动的技术革新资源需求 (二)海外直接投资带来技术转移 要实现这种转移,需要技术创新国具有向外转移技术
的诱因,技术引进国具有吸收应用能力,还有各种法
(一)1945 — 1955,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和平利 用为标志,人类开始利用核能的新时代 (二) 1955 — 1965,以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 标志,人类开始向外层空间进军 (三)1965 — 1975,以DNA重组实验的成功为标 志,人类进入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
(四) 1975 -1985,以微处理器的大量生产和广泛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3% 5% 1950 1970 2% 1991 2% 2002 60% 54% 43% 50% 46% 38% 27% 71%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英、日、德、法等五个主要发达国家三次产 业GDP构成变化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0

专题4中国现代科技发展与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4中国现代科技发展与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线索
考点串讲
重点拓展
专题线索
考点串讲
重点拓展
取得重大突破
专题线索
考点串讲
重点拓展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标志性发 珍妮纺纱机、改进的蒸

汽机
第二次 (电力革命)
发电机、电动机 和内燃机
第三次 (科技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广 泛应用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由“蒸汽时代”进 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发展到自 动化、智能化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交通工具 动力能源 领先国家
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启示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本身无害,关键是如何应用
专题线索
考点串讲
重点拓展
1.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 重要性。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19世纪末世界上最强 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获得巨大发 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冠亚军。 (3)二战后日本、德国崛起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 命的机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4)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 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 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 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专题线索
汽船(轮船)、火车 煤炭 英国
考点串讲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知识 经济时代)
汽车、飞机 电力、石油 美国、德国
高速列车、航天 飞机
核能
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

自然辩证法1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自然辩证法1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又称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或作用,是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

从理论层面分析,它是指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环境、经济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作用的总称;从更高层面上看,这仅是科技社会功能的表现类型之一,是其全部价值体系当中的一种价值形态。

1.1科学技术革命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力,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高速度乃至跳跃式的发展高度的竞争性高度社会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2)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型的生产方式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正在被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取代刚性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大规模集中型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分割型的生产方式正在改变为系统整体型的生产方式3)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型的市场交换方式明显地扩大了市场交换的客体不断地扩大着市场空间,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迅速提高着交换速度和交换频率改变着交换的形式和手段,市场交换日渐电子化、信息化、符号化推动了市场机制、体系和功能的不断完善4)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新兴的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正处于衰微和通过技术改造振兴的过程1.2科技进步促使世界经济形成和持续增长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这一概念的延伸,它和世界经济一样,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科技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促进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决定世界经济格局正确利用科技进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1.3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1)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1983 保罗·罗默新经济增长理论)2)知识经济的特征第一,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在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第二,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经济,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第三,发展知识经济要以较高的社会知识化水平为基础,而教育是传播和生产知识的机构第四,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重视,知识生产的关键地位决定了知识产权的确认及其法律保护更加突显和具有普遍意义第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19)

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19)

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19)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2节社会发展的动力一、选择题Ⅰ1."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A.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质变B.改革也是一种阶级斗争形式C.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惟一途径D.改革是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的"制度创新"2.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C.剩余产品的出现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3.科学活动的最本质特征是()A.对系统、真实的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概括B.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建立理论体系C.促使科学为生产服务,在生产中有所发明D.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新的发现,不断创新,服从真理4.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社会生产B.社会制度C.文化教育D.社会意识5.马克思说:"蒸气、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6.社会革命发生的深刻的根源是()A.社会出现了经济的、政治的总危机B.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极大提高C.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D.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革命精神7.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A.社会革命B.阶级斗争C.改革D.生产力发展二、选择题Ⅱ8.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不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因为()A.改革是自觉调节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B.改革不触及生产关系C.改革只在上层建筑领域中进行D.改革不是变革现有的根本经济、政治制度新增考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9."全球问题"实质上()A.深刻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B.深刻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C.不仅是科技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D.是涉及社会制度和社会管理的复杂问题10.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阶级的产生是由纯粹的经济原因引起的B.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C.阶级的产生是一部分人用暴力征服另一部分人的结果D.社会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三、分析题1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知识经济概述

知识经济概述
生物技术措施和基因工程用于改良农、林、牧、渔业品种,防治病 虫害,提高产量,增强抗病、抗旱、抗寒能力; 基因工程用于制造新药和分 解抗遗传疾病的基因,找到治疗方法。
煤炭地下气化和洁净煤技术应用于现代采煤工业。 细胞工程用于快速繁殖树苗,恢复森林,扩展草原;为人类合理的食 物结构提供理想的食物;可用细菌传感器监测环境(空气、水)质量;用细 菌分解处理废料和污水。
这里的以知识为基础,是相对于现行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 而言的。现行的工业经济和农业业经济,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但总的说 来,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即以物质为基础。
知识经济的定义
知识经济时代:
1.知识成为生产中的主导要素; 2.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3.知识产业(教育、文化、研究开发、信息服务和通讯 )成为主 导产业; 4.知识运营成为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 。
以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为主要形式的无形商品贸易大大发展。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才、知识、信息 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全球化的经济与知 权产 权保护密切联为一体。
知识经济的标志和特征
7.企业发展虚拟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 渠道,通过许可 、转让方式 ,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或合作 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厂房、设备 职工来实现的。
知识产业—第四产业
(2)有人主张把“信息产业”独立作为第四产业。它包括电讯、电 话、印刷、出版、新闻、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信息部门和新兴的电 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通讯卫星等信息部门。主要以电子计 算机为基础,从事信息的生产、传递、储存、加工和处理。
知识产业—第四产业
(3)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则把从第三产业中划分出来的“情 报部门”作为第四产业。对此所下的定义为:情报活动包括情报的 提供、加工或按原始目的分类;情报工作者包括管理者、干事和 秘书,以及建立和维护情报基础结构的从业人员。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八)┃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 界的发展趋势。
(4)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 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 便利条件。
3.主要表现:国际分工不断加强;跨国公司扩展加快;国际
投资急剧增加;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
(4)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 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5)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专题概述知识网络要点整合专题感悟
专题(八)┃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开始与历程
1.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连为一体,开始了真正意义的世界
联系,主要表现是物品交流和贸易的开展。
2. 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推动着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技也涉 及战争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克隆人类等道德问题。
3.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 的潮流,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 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趋利 避害。
专题概述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八)┃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4.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发达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 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带动了相关 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同时,减少了发达国家人员的就业机会。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精心整理]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精心整理]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在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目前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经济唯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国情分析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因此,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就提出把科技进步提高战略高度来认识。

1996年3月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李鹏总理就谈到“面向经济建设,加快科技进步”这个话题时,说道“在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的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目前我们发展经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走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无论是提高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还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都必须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

新型工业化道路决定了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EDC在报告中指出:知识包括是什么的知识?为什么的知 识?怎么样做的知识?是谁的知识?科学知识(是什么?学什 么?),技术知识(做什么?怎样做?)。
(2)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获得多少财富与你生产了多少知识、别人生产的知识你分配 多少、最终使用了多少知识有直接关系。
2020/1/18
5
3、知识经济的定位
1、“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提出“知识产业概 念”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出版《后工业 社会的来临》
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发表《第三浪潮》
1982年约翰·奈斯比特出版《大趋势》(10个方面)
1985年日本屋太一出版《知识价值革命》
1990年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出版《权力的转移》
2020/1/18
7
4、知识经济浪潮(各国对知识经济的
19反96映年6)月OECD 出版《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
识经济第一次出现在正式文件里,并加以系统阐述。
1996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战略经济研究中 心发表研究报告《澳大利亚与知识机关经济》。
中心主任指出:“为了在21世纪新的全球环境下实
1997年6月,世界银行和加拿大政府联合举办 “全球知识大会”,共有1500名代表,来自124 个国家。
1997年美国总统克灵顿数次演讲中采用了“知 识经济 ”概念。皆提到了新的经济形态——知 识经济。
1999年韩国提出建设“头脑强国”。
金大中讲“21世纪是文化和经济融于一体的时代”, “只有头脑强国”才能支配世界。
2020/1/18
11
二、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
知识经济作为一个问题,20世纪80 年代提出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之后 是一种什么经济?20世纪90年代中 期,美国新经济之后引出人们广泛 研究
知识经济作为经济事件,如何引起 人们重视?
2020/1/18
12
1、美国经济信息化引发了新的经济革命
OECD成员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达到50%; 二是OECD国家运作一种新的经济机制,是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便在21世纪保持
领先的地位。
2020/1/18
4
2、知识经济的基本函义
关于知识经济的含义较多。下面仅介绍OEDC的两个定义:
(1)“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这里的知识更多的是指新知识、自己创造的知识。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从一个债权国 变成了一个债务国,经济出现负增长。
2020/1/18
14
(2)20世纪90年代,美国连续10年的经济奇迹: “经济不知疲倦的增长与价格稳定的结合”
增长速度稳定在2%—4% 年通货膨胀率始终在3%以内 失业率低于5% 1997年增长率达到5.6%,而失业率降为4.8% 政府财政赤字由原来的2900亿美元
(1)指经济活动的直接资源是“知识”
农业经济的直接资源—土地、劳力;
工业经济的直接资源—资金、自然资源、劳力;
如炼钢厂—投劳力、资金、矿石——工业经济;不断改 变炼钢处方和管理、方法、手段——知识经济
(2)指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之后
人类曾走过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后工 业经济)。目前知识经济是在少数发达国家形成。
我国现在只有4个城市刚刚走出工化化的中期(人均
5000美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2020/1/18
6
(3)知识经济、信息经济、高科技经济之间的 关系
都是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经济的表现形态
OECD选择知识经济的原因
他们认为:信息是不平衡度的表征,自身不创 造价值,只有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时候才能创造 价值;知识可以代表各种形态的科学技术。
现代科技革命
与 知识经济
东北师范大学 滕福星
2020/1/18
1
前言: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规则、理 念及其运行机制都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究其原因十分复杂。但其中一个主要原 因是,发达国家由传统工业经济正向知 识经济转变,从而使竞争态势加剧,加 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2020/1/18
2
一、什么是知识经济
(1)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顶峰,美国
衰落。
美国国家竞争力排名第20位,日本排名第一。 日本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和日本众议员石 田慎太郎合写的《日本可以说不》出版;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日本彩电企业, 将美国人的26家彩电企业一家一家消灭了;
2020/1/18
13
20世纪80年代,日本拥有33家钢铁企业, 是美国的4倍;50家摩托车厂,是美国的 5倍;12家汽车公司,是美国的4倍;计 算器公司是美国的3倍;280家机器人公 司是美国的6倍;
1998年12月英国工党政府发0
1998年5月,新加坡提出发展以“知识”为 本的工业,向以知识为本的新领域进军, 使新加坡成为本地区的知识中心。朝着发 展成为以“知识”为本的经济体的方向迈 进。
1999年,日本制定《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提出“技术立国”开始转向“科技创新立 国”。桥本首相提出“平成”大改革。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出版《后资 本主义社会》 提出知识经济学
2020/1/18
3
“知识经济”作为概念,是于1990年 由联合国信息研究所提出来的。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并 加以系统阐释—1996年OECD发表的 一个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发表这个报告的目的:一是公布
现国家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国家,无论是发
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对‘知识经济’作
出恰当的反应。”“澳大利亚科学基础的质量和多
样性是国家的首要资源,而保持这种优势也是国家
政策的核心需求。建立快速增长的知识经济体系将
会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澳大利亚与知识经济》
第1页 ) 2020/1/18
8
2020/1/18
9
1997年年底,欧盟委员会发表了《走向知识 化欧洲》的报告,制定了欧盟在迈向知识经
济时代的基本思路。
1998年2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 “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
发展至关重要。”
4月17日,江泽民又指出:“一些发达国家 现在开始发展知识经济、对此我们要高度重 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