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共2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1世纪的竞争,不光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竞争时代正在呼唤着高科技的人才。
当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并不多见。
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素质,否则势必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祖国未来的发展,务必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且我们必须从中小学抓起。
当今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信息不灵通,领导视而不见,教师无意识,处理问题的方法死板,冷暴力等等因素极大地阻碍了甚至断送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至于我们的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不可思议,严重制约和束缚着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长此以往,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后患,其问题突出地表现在:1.厌烦周围的人和事,心理被动、倦怠,不可批评。
日常学校生活中显示:学生普遍人际关系差,厌学,怕进课堂,上课目无纪律,作业乱做或不做;甚至用逃学、打架、盗窃、破坏等卑劣手段报复老师和同学。
2.压抑紧张,烦躁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这种不良情绪,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渴望着欢乐和愉快,向往着美好和未来。
然而,这种心理状态时刻都在伴随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这与他们的个性特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在农村中小学,能使他们异常兴奋的东西太多,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充分表现自我。
3.自信、自尊、自强几乎完全失去。
相反,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却油然而生。
如今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害怕见到老师和大人,他们要么躲避,要么低头而过,其实他们也并不想如此,但由于心理原因而缺乏胆量和信心。
有的还完全失去了自我。
4.不良的情绪常伴随着不良的反应。
在不良的情绪之下,当碰到本应该自己能应付或解决的事情时,却常会事与愿违,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严重后果,给我们学校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培养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实践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实践研究报告摘要素质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还要关心他们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就学校教育现状而言,关心前者甚于后者。
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多次提出: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在以往诸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科书里,很少看到有关学生心理关怀方面的内容。
由于对学生的心理知之甚少,常常使得许多教育措施流于形式,流于口头,虚名大于实效,教育的老大难问题“提高德育实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等一直未能得到切实的解决。
十一五期间,学校确定了“培养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抓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学习心理问题实践研究素质教育一、研究背景1999年,我校进行了“农村小学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对的只是少数学生,未能关注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其次,小学生的大量心理问题都与学习心理问题有关,可我们的心理咨询仍然停留在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和“教导式”的心理咨询上,与传统的德育区别并不大,对那些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仍感到束手无策。
为此,十一五期间,我校确定了“培养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抓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研究的界定什么是学习?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
认知心理学家则将学习定义为:学习是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产生持久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况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为此,我们理解的学习应该有三个要点:一是,学习的变化可以是外显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隐的心理过程;二是,学习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三是,学习产生于经验,而不是来自成熟。
什么是学习心理?学习心理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心理状态(包括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方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重要性和现状入手,探讨了教育内容与方法、策略、评估、效果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通过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实践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旨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和完善。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压力,还能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共同致力于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要性、现状、内容、方法、策略、评估、效果、发展趋势、成果总结、实践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概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旨在探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焦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策略、评估和效果等方面。
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认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也有助于推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步和完善,为小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更容易取得成功。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心理问题会对生理健康造成影响,例如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失眠和食欲不振等身体症状。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从而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诸多与学习、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相关的心理难题。
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为了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我们可以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程度,以及他们的心理需求。
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存在着诸如焦虑、抑郁、自卑、与同龄人关系不和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他们未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调整情绪、解决问题,并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素质。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预防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与社会和谐相处。
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1.情绪管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教会他们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发现并解决情绪问题,提高情绪稳定性。
2.自我认知。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和不足,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3.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合作共赢,提高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压力管理。
教授学生合理的压力适应策略,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调整对学业和生活中各种压力的态度。
5.自我保护。
给予学生必要的自我保护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识别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1.课程设置。
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学校课程,开设相关课程或将其融入现有科目中,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系统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2.教师培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与思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与思考1.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环境。
本文档旨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与思考,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效果评价2.1 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理解。
2.2 心理素质的提升观察学生在面对压力、挫折和挑战时的应对能力,以及他们的自信心、情绪稳定性和抗逆能力等心理素质。
2.3 行为表现的改善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观察他们在课堂参与、团队合作、社交技能等方面的进步。
2.4 师生、家长反馈收集师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反馈意见,从多角度了解教育的实际效果。
3. 思考与建议3.1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建议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研讨会,让教师了解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
3.2 丰富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等能力。
3.3 创新教育方法结合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4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防线。
3.5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确保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定期评估教育效果,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变化。
4. 结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效果评价与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如何进行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如何进行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引言小学生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制定相关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现状。
2. 调查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意愿。
3. 研究已有的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有效性。
4. 探索适用于小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的综述,了解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现状,以及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小学生对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意愿,收集大量的样本数据。
3. 实地观察:观察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交往情况,了解他们在青春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和需求。
4. 面谈访谈:与小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进行面谈,探讨他们对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研究结果1. 通过文献综述,得出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现状,为制定教育策略提供基础。
2.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小学生对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有需求和意愿。
3. 实地观察和面谈访谈结果提供了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具体建议。
研究结论1. 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
2. 针对小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关注他们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教育策略,如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等。
3. 在制定教育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避免过分复杂的法律问题,保持简单有效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1] XXX, XXXX.[2] XXX, XXXX.[3] XXX, XXXX.。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
过去的心理教育主要关注问题和缺陷,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优点、潜力和幸福感,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小学生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和挑战,如学习压力、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等问题,加之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抗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和心理韧性,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提升,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优势,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因此,深入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现有研究的总结,探讨如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引起社会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本课题是我校研究的“小学生健康研究”的内容,该课题的研究,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必须注重学生实际,大胆创新,全方位投入,力求实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和平与发展仍将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社会与科学空前发展,在人们的生活日趋富裕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环境发生了诸多矛盾和冲突,这给我们带来了如何使“人、社会、自然”得以和谐发展的探索要求。
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各类人才队伍,而21世纪对人才队伍最主要的挑战不但是物质与知识的挑战,更是道德与精神的挑战。
尤其是人才的心理素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乐观开朗,积极进取,不怕挫折,善于合作等个性心理品质起着关键作用。
而这些品质的形成与早期的教育关系十分密切。
反思目前的学校教育,即使当前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仍存在偏面强调文化知识和既定规范的灌输,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目前学生心理素质不佳,他们身上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
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未来国民素质,影响到我国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已引起政府、社会和家长的普遍担心和关注,为此,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研究的的重点,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为实验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和认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需要对“学校心理教育”这一概念加以科学的界定和系统认识,才能指导实践做出成效。
所谓学校心理教育,即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提高学生各种心理机能水平,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素质的过程。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背景
本文旨在调查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制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小学生,覆盖范围包括不同年级、性别和地区的学生。
调研内容
1. 调查小学生的压力来源及程度
2. 调查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3. 调查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4. 调查小学生的研究动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调研结果
1. 大部分小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和家庭,压力程度普遍较大。
2. 多数小学生能够基本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存在情绪失控的
情况。
3.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普遍和谐,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人际问题。
4. 大部分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动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但个别
学生缺乏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结论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
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建议
1.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2. 增加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 鼓励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
信心。
4.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以上为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内容,供参考。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父母和教育者们都意识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所在城市的多所小学进行了调研。
问卷调查范围广泛,包括研究压力、同伴关系、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
个案访谈则更加深入,详细了解了孩子们的具体情况。
3. 调研结果3.1 研究压力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学生都承受着一定的研究压力。
这些压力来自于家长的期望、学校的竞争氛围以及他们自身对知识掌握的追求。
3.2 同伴关系在同伴关系方面,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也有少数孩子存在被欺凌的现象。
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3.3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
我们发现,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氛围以及父母的婚姻状况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4. 建议与对策4.1 降低研究压力我们建议家长和教育者们尽可能地降低孩子的研究压力,让他们享受研究的乐趣,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
4.2 加强同伴关系教育对于同伴关系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同伴关系教育,预防和解决欺凌现象,让每个孩子都在友好的环境中成长。
4.3 改善家庭环境家长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5. 结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学校 要在班级工作 中融 人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 , 班主
任 可以利用早会时 间 , 针对班级 突发事件 中个别学生 存在心
为加强学 校心理健康教师 队伍培 养 , 学校 应拓宽教师 心
理培训渠 道 , 举办心理健 康知识讲座 。学校要 根据学生 的心 理健康现状 , 制定可行 的要求 和 目标 , 分阶段 、 分步骤进行 广
活动 中, 化心灵 , 净 陶冶情操 , 同时使学生丰富 的精 神和情感 能量 在活动过 程中得到正确而有序的释放。 4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二 、 强心 理健 康教 育 有效 - 加 陛的方 法
1加 强 师 资 培 养 ,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开 展 奠 定 基 础 . 为
心理健康教育 的规范性 、 实效性 , 促进本校心理健康教育 的全 面、 深入开展 , 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切 探索适合当前小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 的有效性研 究 ,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 识 自我 , 增强 自 我调控 、 承受挫折 、 适应环境的能力 ;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和良
色 的了解 , 形成 良好 的技 艺 , 而增 强文化修养 , 从 培养学生爱
学校应从实际 出发 。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 , 从实效性方 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 探索适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 径和方法 , 构建一种适合我校心理健 康教育的运行机制 , 提高
学校精神文化对 自己心灵 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 。 校应开设 学 编织 、 剪纸 、 纸 、 折 科学 实验 、 足球 、 乓球 、 乒 篮球 等多个活动 小组 , 使学生在 良好 的环 境中得到熏染 、 陶冶 , 提高对学校特
理问题的现象进行 因势 利导 , 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另一方 面 , 主任 可利用班 会时 间 , 班 每月至少 开展一次 针对性 和实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管理篇•德育天地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巨雅伟(甘肃省永登县新城区小学,甘肃永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的期望。
同时,国家已经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部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经多种多样,如何根据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寻找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呢?下面就从交流平台和有效策略两方面谈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一、搭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平台(一)课堂教学交流平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最为平常、最为普遍,在这过程中,学生开始信任老师,于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通过教师“润物细无声”地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进来。
那么教师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好老师利用课堂教学平台,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家校沟通交流平台家庭的育人环境、家长一言一行和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通过搭建家校沟通交流平台,让专业的心理教育家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自己的言行和恰当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子女。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将这一交流平台给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教师与家长之间真诚地传递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可以在相对透明的环境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更利于家校的监督和孩子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未来网络交流平台在网络交流方面包括区域内网络交流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下的网络交流。
区域内网络交流平台的搭建比较简单,网络连接着教师、学生和家长,通过QQ群、微信、个人空间动态的发布与关注等,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步教育和相互交流。
在这个比较开放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交流平台中,教师、家长与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参与者,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更深刻、更有效的影响,从而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与有效性例谈
6FAXIAN JIAOYU 2018/07教育前沿 Jiao Yu Qian Yan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经济来源渠道的拓宽,打工族的剧增,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他们离开了父母的监管,在隔代人的呵护下越发滋生了扭曲的个性,心理出现了亚健康、不健康状态,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加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可推脱的责任。
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必须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贯穿于学科教学和其他活动之中。
配备专职教师,开设常规课程,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证,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关键词:必要性;有效性;教师责任————————————————————————————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在这个充满竞争意识的社会里,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与成人一样,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
一旦培养与引导失误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问题就会随即出现,进而影响其学习、生活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是我们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因此,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或预防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的需要。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青少年在个性发展中存在着种种不良倾向,如偏激、敌对、孤僻、怯懦、自卑等,大多数是由家庭环境的影响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引起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与效果分析
Ch n E ca l n n ov 『 He al ia du t o I n aton r d
教 育 心 理 研 究
小 学 生 心 理 健康 教 育 方式 与效 果 分析
金 胜 娟 ( 舒兰市 七里 中心校 吉林舒兰 1 2 1 ) 6 3 2
小 学 生 处 于 人 生 个 性 修 养 的 启蒙 培 育 期 , 是最 佳 培 育 期 。 学 生 心 理 健康 发 展 也 小 需 要 外 因 条 件 的 给 予 和 创 造 。 视 开 展 小 重 学生 心 理 健康 教 育 即是 抓 心 理 不健 康 问题
孤独 症 儿 童 对 多数 儿童 喜 爱 的 活 动 和 东 西 都 不 感 兴 趣 , 是 却 会 对 某 些 特 别 的物 件 但 或 活 动 表 现 出 超 乎 寻 常 的 兴 趣 , 因此 表 并 现 出一 定 的 重 复刻 板 行 为 , 例如 转 圈 、 弄 玩
问题 ( 病) 疾 的学 生 , 过 科 学 的心理 测 验 和 通 诊断 , 出 心理 病 原 , 运 用 心理 治 疗 方 法 找 再 进 行 治 疗 , 认 知 疗 法 、 松 训 练 法 、 仿 如 放 模 学习法 、 为排演法 、 理分析法等 , 行 心 都是
四是 属于 心 理 疾 病 一类 的问 题 , 自闭症 、 如 上网成瘾等 。 曾 看 过 有 关 儿 童 自 闭症 的 报 道 , 宁 据 夏 星 语 家 园 儿 童 康 复 训 练 中 心 负 责 人 介 绍 : 童 孤 独 症 主 要 表 现 为 , 欢 独 自玩 儿 喜 耍, 不愿 意 参 加 合 作性 游 戏 。 父 母 的 多数 对 平 对 指 令 常 常 充耳 不 闻 , 会 愉 快 地 做 某 些 自 但 无拘 无 束 , 等交 流 的 心 理 氛 围 。 于 学 习 己所 感 兴 趣 的 事 , 且 多 数 孤 独 症 儿 童 会 习惯 和 学 习成 绩 差 的学 生 应 着 重 分 析 造 成 而 伴 有 语 言 障碍 , 常 在 两 岁和 三 岁 时 仍 然 学 习 困 难 的 心 理 原 因并 加 以 辅 导 。 通 从 活 动 辅 导 法 看 。 动 辅 导 法 是 根 据 活 不会说话 , 或者 语 言 缺 乏 交 流 性 质 。 外 , 此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作者:牛玉梅来源:《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06期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德育的关注度也随之不断提高。
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不仅仅在于安静地上一节说教课,而是要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方法原则等都运用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内化成自己的一种思考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堂有效性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教育学生都成为认真读书、知识储备渊博的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积极乐观的思考方式,这才是教育最终的目标。
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启蒙十分重要。
提高小学心理课堂教育的有效性是帮助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进行简单阐述。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几项因素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永远是对学生产生影响最深远的教育途径。
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思维模式是否爱走极端都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的经济实力、思考模式以及父母长辈的文化修养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大多数小学生的父母都在每日忙碌与工作中无法抽身,小孩子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抚养的不在少数,这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害而无利。
每一代人经历的社会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理念也会有所变化,虽然祖父母照顾孩子在生活上一定是无微不至的,但在学习上能帮得上忙的少之又少,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更是微乎其微,缺乏情感和心理上的沟通,从而导致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表达、受挫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
2.学校教育除了家庭教育以外,学生能够接触第二多的便是学校的教育。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分析如今,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压力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1.学业压力增大:随着教育竞争的激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课业负担重,考试频繁,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2.人际关系复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对人际关系产生更多的关注,希望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可。
然而,由于个性和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3.自我认知不足: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出现自卑、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
4.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使他们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4.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率: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前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三、有效性分析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应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授课,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3.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4.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举办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演讲比赛、心理剧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评估及改进策略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评估及改进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仅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足以确保其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评估以及改进策略。
首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必要的。
评估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了解教育活动的效果,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
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可以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同时,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也是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提供依据。
其次,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是必要的。
改进策略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内容、形式、师资等。
首先,要确保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扰,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其次,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学生通常对枯燥的讲座和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因此,可以采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此外,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也是改进的重要方向。
教师应具备心理学知识和教育技巧,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此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还与学校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
学校应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包括场地、设备、经费等。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社会环境的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
家长、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应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评估和改进策略需要持续进行。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样化和动态化的,因此,教育活动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
评估和改进应该成为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常态化工作,定期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综上所述,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并进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
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的教育教学也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加上社会与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不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很多学校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能够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策略研究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小学生面临着愈发沉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小学生在心理、生理、智力等多方面都需要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还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心理负荷不断加大,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促使小学生的情绪更加躁动不安。
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在某些地区内受地域文化、家庭教育、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愈发突出。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对校内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差异不能完全认知,易受到周围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健全的心理,在走向社会后,容易做出偏激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帮助小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之间的关系,正确看待竞争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情谊。
因此,可从预防干预入手,对小学生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2.1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是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当发现一些已经出现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寻找适当的时机、适当的环境,和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走出心理困扰。
此外,还可以拓宽渠道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如利用小纸条、周记、知音信箱等,及时发现和诊断心理问题,进而对症下药。
提升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
提升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互动较少、师生心理健康关心呵护环节较少和教师积极引导健康心理有效性较少三个现象,对此提出改进心理健康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增加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参与性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积极性三个对策,希望对以后的相关研究领域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有效性前言: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是关系中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要健康课程.教师充分利用kec课程和学生自身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学习。
可以采取关心呵护式、互动式、小组讨论、分组交流和研讨等教学方法,也可以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进行测评上的技术革新,多增加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的方式方法,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现状1.中小学心理健康师生测评较少。
一是出现教师授课“满堂灌”现象。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堂互动性差,大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在没有互动的情况下由教师一人讲完,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充分利用好心理健康中小学教学的优势。
二是中小学心理测评平台互融性设备较少。
心理健康最好的教学模式是互动式,但我国目前做不到心理健康测评中小学设备全覆盖,只有部分学校可以开展中小学全心理健康测评,大部分学校无法供应测评设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大量资金投入和规划设计。
2.师生心理健康关心呵护环节较少。
一是心理健康课内容设计缺少关心呵护互动环节。
一线心理健康教师主要任务还是讲课,在传统教案的经典案例里,教师都是心理健康课的主体,天然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学理念,致使现阶段部分学校教师仍然以传统教学理念为教学模板,没有加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节,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反响不积极。
二是心理健康教学场所不利于中小学操作。
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课是要在心理健康独立教室,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房间使用麻烦,测评操作较复杂,学生操作起来可控性差,甚至可能出现其他中小事故等,所以就简单利用传统心理健康教室进行小规模应用,反而忽略了学生群体动手能力,也影响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心理康健教育的有用性研究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发育的不良发展。
如有的学生不能够正确处理好与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关系,表现出嫉妒、自卑、任性、孤介、焦灼、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自暴自弃等不良倾向。
人际关系的吃紧,在学习中可能表现出学习兴趣丧失、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等现象,从而使学习缺乏有用性。
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影响学习的有用性,影响其康健成长,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因此,加强对学生心理康健状况的调查研究,加强对学生心理危机现象的分析,总结出大凡规律,及时发现问题,探讨科学的措施,并有用地实施干预,就显得尤为严重。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调和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康健教育。
一、构建高效的心理康健教育运行机制
学校应从实际出发,以心理康健教育为视角,从实效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探索适合我校心理康健教育的有用途径和方法,构建一种适合我校心理康健教育的运行机制,提高心理康健教育的规范性、实效性,促进本校心理康健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探索适合当前小学生心理康健教育的有用性研究,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康健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积极开展个案研究,寻求更多高效实用的心理康健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加强心理康健教育有用性的方法
1.加强师资培养,为心理康健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为加强学校心理康健教师队伍培养,学校应拓宽教师心理培训渠道,举办心理康健知识讲座。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康健现状,制定可行的要求和目标,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广博和深入的研讨,使教师们明白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心理康健教育的实效性。
2.广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现状
要了解在校学生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方案,最有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问卷调查。
从问卷调查的反馈来看,制定总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是实施心理康健教育、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的严重手段。
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忧愁,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室,每天下午放学后向全体学生开放,接受学生来访和个别咨询。
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倡导学生每天写日记,把自己的各种忧愁通过日记的形式向班主任倾诉,班主任在保密的情况下及时给予答复,进行心理疏导。
现在日记已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
3.建设调和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柔美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精神喜悦。
学校要努力营造心理教育氛围,抓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工作,把校园变成学生的乐园,使学生在柔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可以说,校园里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布置,都应站在育人的高度加以重视,通过文化因素的暗示,渗透学生的心灵。
通过把物质环境人文化,让校园处处填塞文化底蕴,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
从而有利于学生生理困乏的积极恢复,有利于其形成秩序井然的观念和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优美的气质、潇洒的风度、康健的体魄和安定的心态,这是一种“其来也渐,其入也深”的心理熏陶。
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解读,使自己直接与各种景观建立了整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其中教育意义,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
这种人文精神,就是在无数次“视界融合”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构建起来的。
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的精神文化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大凡通过学校的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使其得以彰显,使学生在其中不知不觉地感悟到学校精神文化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
学校应开设编织、剪纸、折纸、科学实验、足球、乒乓球、篮球等多个活动小组,使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得到熏染、陶冶,提高对学校特色的了解,形成优良的技艺,从而增强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此外,通过定期召开艺术节和田径运动会来检验学校校本课程的成果,深化学校特色,这些都能体现出我校校园文化的气息。
这些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抵制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可控性与主渠道作用,在情趣高雅、生动活泼、康健向上的校园活动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同时使学生丰盛的精神和情感能量在活动过程中得到正确而有序的释放。
4.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心理康健教育活动
学校要在班级工作中融入心理康健教育。
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早会时间,针对班级突发事件中个别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进行因势利导,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另一方面,班主任可利用班会时间,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心理康健教育班级主题活动。
5.结合少先队工作,实施心理康健教育
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每周至少宣传一次心理小常识。
由学校的小播音员们轮流播报,材料由课题组的教师提供。
也可定期开展有关宣传心理康健教育知识的手抄报比赛,并对一些较优异的手抄报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展示。
6.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康健教育
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寻找与心理康健教育的结合点,有机地渗透心理康健教育,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小学生心理康健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康健教育任重而道远。
为此,我们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努力创新,促进学校心理康健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