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实验报告模板的电子稿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化验报告单

污水处理化验报告单

污水处理化验报告单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进行化验分析,以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

通过对样本的检测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关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关键参数的数据,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样本的采集方法、分析结果及评估意见。

二、样本信息1. 样本编号:WTP-2021-0012. 采样日期:2021年1月15日3. 采样地点:XX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三、样本采集方法1. 样本采集器具:采用无菌玻璃瓶进行样本采集,保证样本的纯净度。

2. 采样点选择: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处进行采样,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3. 采样过程:将采样瓶放入水中,待瓶内充满样本后,将瓶口紧闭,并避免接触外界环境。

4. 样本保存:将样本放置在4℃的冰箱中保存,避免样本发生变质。

四、化验分析结果1. 悬浮物:经过离心分离和称重测定,样本中悬浮物的质量浓度为20 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2.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开放反应釜法测定,样本中COD浓度为50mg/L,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限值。

3. 生化需氧量(BOD):经过培养和溶解氧测定,样本中BOD浓度为10mg/L,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限制值。

4.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样本中氨氮浓度为5 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5. 总磷: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样本中总磷浓度为1 mg/L,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限制值。

6. 总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样本中总氮浓度为10 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五、评估意见根据化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评估意见:1. 悬浮物浓度在国家排放标准范围内,表明污水处理系统的固液分离效果良好。

2. COD和BOD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说明污水处理系统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良好。

3. 氨氮、总磷和总氮的浓度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表明污水处理系统对氮磷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doc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doc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第1条污水处理实验报告水处理实验报告名称沉淀管烘箱平衡曝气充氧装置恒温振荡器722分光光度计过滤和反冲洗装置ZR2-6混凝搅拌器型号规格备注水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1/10000分析平衡空气压缩机课堂评分60测试结果实验报告评分40总分,水处理实验报告实验1自由沉降实验1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自由沉降颗粒的测试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降的规律,根据测试结果绘制时间-沉降速率(te)-沉降速率(uE)和CT/c0 ~ u关系曲线。

第二个实验原理沉降指的是通过重力从液体中去除固体颗粒的过程。

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沉淀过程可分为四类: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分层沉淀和压缩沉淀。

本实验旨在研究和探讨污水中非絮凝固体颗粒的自由沉淀规律。

如图所示,试验是用沉淀管进行的。

如果水深设置为h,颗粒的沉降速度u = h/t u = h/t可以在t 时间内下沉至h深度。

根据给定的时间t0,计算颗粒的沉降速度u0。

所有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可在t0时完全去除。

如果原水悬浮物的浓度为c0(毫克/升),则原水悬浮物的沉淀率为c0(毫克/升)。

CT。

经过T时间后,污水中剩余悬浮物的浓度(毫克/升)h采样口高度(厘米)T采样时间(分钟)。

公式中自由沉淀试验装置的三个实验装置和设备1、沉降管、储水箱、水泵和搅拌装置2、秒表、卷尺3、用于测定悬浮物的设备分析天平、称重瓶、烘箱、滤纸、漏斗、漏斗架、量筒、烧杯等。

4、经水和高岭土处理的污水。

四个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高岭土放入配水槽,启动搅拌机,充分搅拌。

2.取200毫升水样(测得的悬浮液浓度为c0),确定取样管中取样口的位置。

3.启动水泵,将混合液打入沉降管至一定高度,停泵,停混合器,记录高度值。

启动秒表并开始记录建立时间。

4.时间为当1 、3 、5 、10 、15 、20 、40 、60分钟时,分别从取样口抽取200毫升水,并测量悬浮物浓度(ct)。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
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了探索更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首先,我们收集了不同来源的污水样本,包括家庭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等。

通过对这些污水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我们发现其中含有大量
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细菌等污染物质。

接着,我们尝试了多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

在生物处理方面,我们利用了活性污泥和植物等生物材料,通过生物降解和吸
附等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化学处理方面,我们使用了氧化剂和
絮凝剂等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悬浮物进行处理。

而在物理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过滤和沉淀等物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和悬浮物去除。

经过一系列实验比较,我们发现生物处理方法在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方面效果
显著,尤其是植物的吸附作用对于去除有机物具有很好的效果。

而化学处理方
法则在去除重金属和悬浮物方面表现突出,特别是氧化剂对于重金属的去除效
果明显。

物理处理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对于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效果相对
较差。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综合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处理方法,可以更
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质。

此外,不同类型的
污水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研究,我们对污水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环保
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做
出更大的贡献。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报告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报告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九废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九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一、实验目的某些工业污水在进行生物处理时,由于含有生物难将解的有机物、抑制或毒害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或者缺少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使得生物处理不能正常进行。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来考察这些污水生物处理的可能性,研究某些组分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进入生物处理设施的允许浓度。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理解废水可生化性的含义;(2)掌握测定废水可生化性实验的方法;(3)理解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的基本含义;二、实验原理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包括两部分:①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使其分解为CO2、H2O、NH3(存在含氮有机物)等,为合成新细胞提供能量;②供微生物进行内源呼吸,使细胞物质氧化分解。

下列式子可说明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这一关系。

合成:8CH2O?3O2?NH3?C5H7NO2?3CO2?6H2O ?3CH2O?3O2?3CO2?3H2O?能量???3CHO?NH?CHNO?3HO235722??从上反应式可以看到约1/3的CH2O(酪蛋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为CO2、H2O,同时产生能量供微生物合成新细胞,这一过程要耗氧。

内源呼吸:C5H7NO2?5O2?5CO2?2H2O?NH3微生物进行物质代谢过程的需氧速率可以用下式表示总的需氧速率=合成细胞的需氧速率+内源呼吸的需氧速率,即?dO??dO??dO??dt?T?dt?F?dt???dO??dOdtdt????F为降解有机物,合成新细胞T式中:为总的需氧速率,mg/(L·min);?dO???dt为微生物内源呼吸需氧速率,mg/(L·的耗氧速率,mg/(L·min);min)。

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OUR)是评价污泥代谢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其单位为mg(O2)/g(MLVSS)·h。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模板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模板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模板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模板实验题目:实验2-9校园内湖塘接纳污水水质监测姓名:学号:班级:组别:指导教师:1.实验概述1.1实验目的及要求校园内湖塘是校园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接纳水体。

本实验旨在了解各湖塘接纳污水水质情况,掌握铬法测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时了解其他水质指标,如SS、NH3-N、PO43-。

1.2实验原理(1)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

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

重铬酸钾法测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段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2)污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测定方法:用0.45m滤膜过滤水样,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经103-105℃烘干后得到SS含量。

(3)污水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本方法测定氨氮浓度范围以氨计为0.050mg/L-0.30mg/L。

测定原理:氨氮是指以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氨。

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的络合物,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与光吸收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1.3实验准备(仪器、材料、试剂及注意事项)(一)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实验条件:(A)仪器微波闭式COD消解仪、氟塑消解罐,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B)试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l/6K2Cr2O7=0.2500mol/L),试亚铁灵指示液,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1mol/L},H2SO4-Ag2SO4溶液(C)测量范围0.25mol/L重铬酸钾溶液测定大于50mg/LCOD,0.025mol/L测定5-50mol/L的COD值。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篇一:污水处理实验报告名称沉淀管烘箱天平曝气充氧装置恒温振荡器722分光光度计过滤及反冲洗装置ZR2-6型混凝搅拌器型号规格备注水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1/10000分析天平空压机实课内评分60%验成绩实验报告评分40%合计得分水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一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试验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时间~沉淀率(t~E)沉速~沉淀率(u~E)和Ct/C0~u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沉淀是指从液体中借重力作用去除固体颗粒的一种过程。

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可将沉淀过程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等四类。

本试验是研究探讨污水中非絮凝性固体颗粒自由沉淀的规律。

试验用沉淀管进行,如图。

设水深为h,在t时间能沉到h深度的颗粒的沉速u=h/t。

根据某给定的时间t0,计算出颗粒的沉速u0。

凡是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在t0时都可以全部去除。

设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c0(mg/L),则沉淀率为:在时间t时能沉到h深度的颗粒的沉淀速度为:c0—原水中悬浮物浓度(mg/L)ct—经t时间后,污水中残存的悬浮物浓度(mg/L)h—取样口高度(cm)t—取样时间(min)式中:自由沉淀试验装置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沉淀管、储水箱、水泵和搅拌装置2、秒表,皮尺3、测定悬浮物的设备:分析天平,称量瓶,烘箱、滤纸、漏斗、漏斗架、量筒,烧杯等。

4、污水水养,采用高岭土配置。

四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高岭土投入到配水箱中,开动搅拌机,充分搅拌。

2.取水样200ml(测定悬浮浓度为c0)并且确定取样管内取样口位置。

3.启动水泵将混合液打入沉淀管到一定高度,停泵,停止搅拌机,并且记录高度值。

开动秒表,开始记录沉淀时间。

4.当时间为1、3、5、10、15、20、40、60分钟时,在取样口分别取水200ml,测定悬浮物浓度(ct)。

5.每次取样应先排出取样口中的积水,减少误差,在取样前和取样后皆需测量沉淀管中液面至取样口的高度,计算时取二者的平均值。

污水生化实验报告(3篇)

污水生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污水生化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不同类型污水的生化处理流程。

3. 了解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4. 通过实验,验证生化处理技术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装置:生化反应器、回流污泥池、取样装置、pH计、浊度仪、溶解氧仪等。

2. 实验材料:污水样品、活性污泥、营养盐、微量元素、消毒剂等。

三、实验原理污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主要分为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和生物脱氮除磷三个阶段。

1. 厌氧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甲烷等气体。

2. 好氧处理:在好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硫酸盐等。

3. 生物脱氮除磷:通过添加营养盐,促进微生物对氮、磷的吸收,使其在处理过程中去除。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将污水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杂质。

(2)调节pH值,使其在6.5-8.5之间。

(3)将活性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使其适应新的环境。

2. 厌氧处理(1)将预处理后的污水样品加入厌氧反应器中。

(2)调节温度,使其在35-45℃之间。

(3)观察并记录气体的产生情况。

3. 好氧处理(1)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样品加入好氧反应器中。

(2)调节温度,使其在20-30℃之间。

(3)观察并记录溶解氧的变化情况。

4. 生物脱氮除磷(1)向好氧处理后的污水样品中添加营养盐。

(2)观察并记录污泥的生长情况。

(3)检测出水中的氮、磷含量。

5. 实验结束(1)关闭反应器,收集出水。

(2)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厌氧处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厌氧反应器内产生大量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

说明厌氧处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

2. 好氧处理实验过程中,溶解氧逐渐下降,说明好氧处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

3. 生物脱氮除磷实验过程中,污泥生长良好,出水中的氮、磷含量明显降低,说明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污水检测报告【范本模板】

污水检测报告【范本模板】
43.64
二沉池
P H值
7。23
氨氮(mg/l)
20。18
化学需氧量(mg/l)
412。4
浙江X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6月06日废水检测结果报告日期2018.6。06
1-500
250。9
符合规定
好氧池1
P H值
7.20
氨氮(mg/l)
16.07
化学需氧量(mg/l)
1083
好氧池2
P H值
7。22
氨氮(mg/l)
16.76
化学需氧量(mg/l)
437.9
好氧池3
P H值
7。09
氨氮(mg/l)
16.81
化学需氧量(mg/l)
376.2
调节池2
P H值
氨氮(mg/l)
化学需氧量(mg/l)
水解酸化池
P H值
7。14
氨氮(mg/l)
52.67
化学需氧量(mg/l)
2001
环酸g/l)
46.75
化学需氧量(mg/l)
16480
调节池1
P H值
氨氮(mg/l)
化学需氧量(mg/l)
雨水池
P H值
8。52
氨氮(mg/l)
0。849
化学需氧量(mg/l)
采样点
检验项目
标准规定
检验结果
结论
雨水沟
外观
无沉淀物
无沉淀物
符合规定
P H值
6—9
8.81
符合规定
氨氮(mg/l)
0—5
0.758
符合规定
化学需氧量(mg/l)
1-50
31。60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篇一:污水处理实验报告名称沉淀管烘箱天平曝气充氧装置恒温振荡器722分光光度计过滤及反冲洗装置ZR2-6型混凝搅拌器型号规格备注水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1/10000分析天平空压机实课内评分60%验成绩实验报告评分40%合计得分水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一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试验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时间~沉淀率(t~E)沉速~沉淀率(u~E)和Ct/C0~u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沉淀是指从液体中借重力作用去除固体颗粒的一种过程。

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可将沉淀过程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等四类。

本试验是研究探讨污水中非絮凝性固体颗粒自由沉淀的规律。

试验用沉淀管进行,如图。

设水深为h,在t时间能沉到h深度的颗粒的沉速u=h/t。

根据某给定的时间t0,计算出颗粒的沉速u0。

凡是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在t0时都可以全部去除。

设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c0(mg/L),则沉淀率为:在时间t时能沉到h深度的颗粒的沉淀速度为:c0—原水中悬浮物浓度(mg/L)ct—经t时间后,污水中残存的悬浮物浓度(mg/L)h—取样口高度(cm)t—取样时间(min)式中:自由沉淀试验装置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沉淀管、储水箱、水泵和搅拌装置2、秒表,皮尺3、测定悬浮物的设备:分析天平,称量瓶,烘箱、滤纸、漏斗、漏斗架、量筒,烧杯等。

4、污水水养,采用高岭土配置。

四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高岭土投入到配水箱中,开动搅拌机,充分搅拌。

2.取水样200ml(测定悬浮浓度为c0)并且确定取样管内取样口位置。

3.启动水泵将混合液打入沉淀管到一定高度,停泵,停止搅拌机,并且记录高度值。

开动秒表,开始记录沉淀时间。

4.当时间为1、3、5、10、15、20、40、60分钟时,在取样口分别取水200ml,测定悬浮物浓度(ct)。

5.每次取样应先排出取样口中的积水,减少误差,在取样前和取样后皆需测量沉淀管中液面至取样口的高度,计算时取二者的平均值。

污水浓度分析实验报告

污水浓度分析实验报告

污水浓度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浓度分析的方法,对某种污水中的营养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分析,以了解污水的污染程度,并为后续的处理和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1. 浓度分析方法:实验采用了比色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分析。

比色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有色产物的光吸收特性来反映物质浓度的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是通过电磁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以及物质在等离子体中释放的特征光谱来确定元素浓度的方法。

2. 实验步骤:首先,将采集到的污水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滤除杂质、稀释等操作;然后,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浓度分析方法;最后,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浓度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营养物质浓度分析结果:实验中采用了比色法对污水中氨氮和磷酸盐浓度进行了测定。

经过实验测定,得到污水中氨氮浓度为XX mg/L,磷酸盐浓度为XX mg/L。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污水中氨氮和磷酸盐的浓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重金属浓度分析结果:实验中采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污水中铅、镉、汞等重金属的浓度进行了测定。

经过实验测定,得到污水中铅的浓度为XX mg/L,镉的浓度为XX mg/L,汞的浓度为XX mg/L。

这些重金属是常见的水污染物,其浓度应被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以下,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四、实验讨论与改进:1. 偏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和取平均值的方法,并且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2. 实验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精度,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浓度分析方法,并对实验步骤进行优化。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其他检测指标,综合评价污水的污染程度,以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对某种污水的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进行了分析。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水中有害物质对水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探索水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水样:我们选择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作为实验水样。

2. 化学物质:实验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离子、农药和有机溶剂等。

3. 仪器设备:pH计、溶解氧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等。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pH值对水质的影响我们分别取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使用pH计测定各样品的pH 值,并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 pH值地下水河水污水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地下水的pH值基本维持在中性范围,河水稍偏碱性,而污水则呈酸性。

这表明污水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2. 溶解氧含量对水质的影响我们利用溶解氧测定仪分别检测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的溶解氧含量,并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溶解氧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可以明显发现,地下水和河水中溶解氧含量较高,符合水生态系统的需求,而污水中溶解氧含量明显降低,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缺氧,造成生态破坏。

3. 有害物质对水质的影响我们选取重金属离子、农药和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离子色谱仪等仪器对水样进行分析。

(1)重金属离子检测我们首先测定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如下表所示:重金属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铅(Pb)镉(Cd)汞(Hg)结果显示,河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略高于地下水,而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显著升高,超过了水质标准。

(2)农药检测我们使用离子色谱仪检测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农药残留的种类和含量。

农药种类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杀虫剂A除草剂B杀菌剂C实验结果表明,污水中农药残留量显著增加,且污水中检测到的农药种类较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3)有机溶剂检测我们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有机溶剂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有机溶剂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苯甲苯二甲苯结果显示,污水中有机溶剂的含量明显增加,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污水水质提升实验报告(3篇)

污水水质提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污水处理过程,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水水质提升的效果,为实际污水处理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了解和掌握污水水质提升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评估不同处理方法对COD、氨氮、SS等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

3. 分析实验数据,为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1.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通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消耗的氧化剂量即为COD值。

2. 氨氮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氨氮浓度。

3. 悬浮物(SS)的测定:采用重量分析法,通过滤膜过滤水样,烘干后称重,计算SS含量。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 仪器:COD测定仪、分光光度计、滤膜、烘箱、天平、pH计等。

2. 试剂:重铬酸钾、硫酸银、硫酸亚铁铵、纳氏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水样采集:采集一定量的污水样品,记录水样来源、取样日期等信息。

2. COD测定:按照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COD值。

3. 氨氮测定:按照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氨氮浓度。

4. SS测定:采用重量分析法测定水样SS含量。

5. 模拟污水处理:a. 预处理: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包括絮凝、沉淀等。

b. 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化处理方法,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

c. 深度处理:采用吸附、离子交换等深度处理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染物。

6. 水质检测: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COD、氨氮、SS等指标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COD去除效果: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对COD的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样COD值显著降低。

2. 氨氮去除效果: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样氨氮浓度明显降低。

3. SS去除效果: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对SS的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样SS含量显著降低。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doc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doc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第1条污水处理实验报告水处理实验报告名称沉淀管烘箱平衡曝气充氧装置恒温振荡器722分光光度计过滤和反冲洗装置ZR2-6混凝搅拌器型号规格备注水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1/10000分析平衡空气压缩机课堂评分60测试结果实验报告评分40总分,水处理实验报告实验1自由沉降实验1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自由沉降颗粒的测试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降的规律,根据测试结果绘制时间-沉降速率(te)-沉降速率(uE)和CT/c0 ~ u关系曲线。

第二个实验原理沉降指的是通过重力从液体中去除固体颗粒的过程。

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沉淀过程可分为四类: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分层沉淀和压缩沉淀。

本实验旨在研究和探讨污水中非絮凝固体颗粒的自由沉淀规律。

如图所示,试验是用沉淀管进行的。

如果水深设置为h,颗粒的沉降速度u = h/t u = h/t可以在t 时间内下沉至h深度。

根据给定的时间t0,计算颗粒的沉降速度u0。

所有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可在t0时完全去除。

如果原水悬浮物的浓度为c0(毫克/升),则原水悬浮物的沉淀率为c0(毫克/升)。

CT。

经过T时间后,污水中剩余悬浮物的浓度(毫克/升)h采样口高度(厘米)T采样时间(分钟)。

公式中自由沉淀试验装置的三个实验装置和设备1、沉降管、储水箱、水泵和搅拌装置2、秒表、卷尺3、用于测定悬浮物的设备分析天平、称重瓶、烘箱、滤纸、漏斗、漏斗架、量筒、烧杯等。

4、经水和高岭土处理的污水。

四个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高岭土放入配水槽,启动搅拌机,充分搅拌。

2.取200毫升水样(测得的悬浮液浓度为c0),确定取样管中取样口的位置。

3.启动水泵,将混合液打入沉降管至一定高度,停泵,停混合器,记录高度值。

启动秒表并开始记录建立时间。

4.时间为当1 、3 、5 、10 、15 、20 、40 、60分钟时,分别从取样口抽取200毫升水,并测量悬浮物浓度(ct)。

污水取样实验报告模板

污水取样实验报告模板

污水取样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
掌握污水取样的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污水取样实验。

实验原理:
污水取样是通过采集和保存污水样品,用于检测和分析污水中的各种指标和参数。

常用的污水取样方法有直接取样、间断流量取样和自动取样等。

实验材料:
- 污水样品
- 取样瓶
- 塑料手套
- 标签
实验步骤:
1. 戴上塑料手套,以防止样品污染。

2. 准备好取样瓶,并在标签上标明取样点、日期和时间。

3. 将取样瓶打开,并将瓶口沉入污水中,尽量避免气泡进入。

4. 慢慢向上提取取样瓶,确保瓶口完全被污水覆盖。

5. 将取样瓶盖紧密封闭,避免污水泄漏。

6. 将标签粘贴在取样瓶上,以便后续识别。

7. 将取样瓶妥善保存,以便送至实验室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取样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卫生,避免接触污水。

2. 污水样品取样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避免样品中指标的变化。

3. 取样瓶和标签要干燥和清洁,以免污染取样。

4. 取样时避免瓶口接触其他物质,以免样品被污染。

实验结果:
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污水取样后,成功获得了污水样品,并进行了有效的标识和封闭。

样品编号为2021-01-01-01。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污水取样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成功完成了污水样品的取样工作。

这对以后的污水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掌握不同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3. 分析污水处理的实际运行情况,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二、实验原理污水处理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污染物的水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保护水环境,减少对人类和生物的危害。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生活污水、活性污泥、化学试剂等。

2. 实验设备:污泥回流装置、曝气池、沉淀池、化学药剂投放装置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样与水质分析- 取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样品,分析其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等指标。

-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确定污水处理方案。

2. 物理处理- 格栅处理:去除污水中的大块固体物质,如垃圾、塑料等。

- 沉淀处理: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下来,降低SS含量。

3. 化学处理- 混凝沉淀: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颗粒,便于沉淀。

- 中和处理:调整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

4. 生物处理-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CO2、H2O和SO4^2-等无机物。

- 污泥回流:将处理后的污泥回流到曝气池,提高处理效果。

5. 水质监测- 定期监测处理后的水质,如COD、BOD、SS等指标,评估处理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处理效果- 格栅处理:去除率约为90%。

- 沉淀处理:SS去除率约为60%。

2. 化学处理效果- 混凝沉淀:SS去除率约为80%。

- 中和处理:pH值调整至6.5~8.5。

3. 生物处理效果- 好氧处理:COD去除率约为70%。

- 污泥回流:活性污泥浓度提高,处理效果稳定。

4. 水质监测结果- 处理后的COD、BOD、SS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在污水处理中均有较好的效果。

3.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案能够有效处理生活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污水实验报告

污水实验报告

污水实验报告污水实验报告一、引言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污水样品进行分析和处理,探索污水处理的有效方法。

二、实验目的1. 分析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2. 探索适用的污水处理方法;3. 评估污水处理效果。

三、实验方法1. 采集污水样品;2. 对样品进行初步分析,包括测定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指标;3.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生物法、化学法或物理法;4. 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再次分析,比较处理前后的指标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污水样品分析结果:样品中悬浮物浓度为XX mg/L,COD浓度为XX mg/L,氨氮浓度为XX mg/L 等;2. 生物法处理:通过生物法处理,悬浮物浓度下降到XX mg/L,COD浓度下降到XX mg/L,氨氮浓度下降到XX mg/L;3. 化学法处理:通过化学法处理,悬浮物浓度下降到XX mg/L,COD浓度下降到XX mg/L,氨氮浓度下降到XX mg/L;4. 物理法处理:通过物理法处理,悬浮物浓度下降到XX mg/L,COD浓度下降到XX mg/L,氨氮浓度下降到XX mg/L;5. 对比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生物法处理对悬浮物、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化学法和物理法在某些指标上也有一定的效果。

五、讨论与建议1. 生物法是一种较为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可以进一步优化其处理效果;2. 化学法和物理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但需要注意对处理剂的选择和使用;3. 污水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和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温度、pH值等因素,以保证处理效果;4.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污水处理技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污水处理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估。

生物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COD和氨氮等污染物。

化学法和物理法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2. 探究不同处理方法的优劣势;3. 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污水样品、不同处理剂;2. 实验方法:选择A、B、C三种处理方法,分别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不同处理剂,并进行搅拌、沉淀、过滤等操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处理方法通过搅拌和沉淀,物理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使污水澄清。

然而,该方法对于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去除效果较差,无法达到彻底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凝聚剂、氧化剂等,来改善污水的水质。

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但对于重金属离子等难降解的污染物效果较差。

同时,化学处理方法存在药剂成本高、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等问题。

3.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势。

通过生物滤池、生物膜等设备,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然而,生物处理方法对于水质波动较大、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处理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五、实验结论1. 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水处理效果有所差异,各有优劣势;2. 物理处理方法适用于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但对于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去除效果较差;3. 化学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但药剂成本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问题;4. 生物处理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势,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较多的污水。

六、实验改进措施1.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综合考虑处理效果、成本和环保性;2. 在生物处理方法中,加强对微生物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处理效果;3. 加强对处理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处理剂的投加量。

污水水样实验报告

污水水样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污水水样的分析,了解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评估污水的污染程度,为后续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2. 污水样品的预处理;3.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的测定;4. 污水污染程度的评估。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污水样品;- 标准溶液(如硝酸钾、氯化钠等);- 稀释液;- 标准曲线;-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pH计;- 电导率仪;- 总有机碳(TOC)分析仪;- 总氮分析仪;- 总磷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 水浴锅;- 离心机;- 实验室用试剂瓶、试管、烧杯等。

1. 污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在污水排放口或污水处理设施处采集水样;- 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水样,避免污染;- 将采集到的水样立即放入冰箱保存,并在实验前恢复至室温。

2. 污水样品的预处理:- 对水样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 根据需要,对水样进行稀释,以满足实验要求;- 使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水样,如消解、沉淀等。

3.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的测定:- pH值:使用pH计测定;- 电导率:使用电导率仪测定;- 总有机碳(TOC):使用TOC分析仪测定;- 总氮:使用总氮分析仪测定;- 总磷:使用总磷分析仪测定;- 其他污染物:根据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测定。

4. 污水污染程度的评估:-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污染物含量;- 对污染物含量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污染程度;- 参考相关标准,对污水进行分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pH值:本次实验测得的污水样品pH值为6.8,属于弱酸性。

pH值低于7,说明污水中存在酸性物质。

2. 电导率:本次实验测得的污水样品电导率为500μS/cm,属于中等电导率。

电导率较高,说明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离子。

3. 总有机碳(TOC):本次实验测得的污水样品TOC浓度为100mg/L,属于较高水平。

TOC浓度较高,说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原理 (2)三、实验内容 (7)四、活性污泥培养 (8)五、试运行 (11)(一)工况1 (11)(二)工况2 (16)六、总结 (18)前言给排水工程综合实验是给排水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一个综合性实验。

开课时间为大四上学期,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和积累,大家可以充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验设计,操作以及数据分析,从而得到实验结果,并且利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由于实验设备的局限,在实验方案确定以后,全班分组进行操作,共同完成实验的测定,同时也加强了团队间的交流。

本实验持续时间为4周,通过这次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一、实验目的1.本实验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模仿实验,通过收集校园内的生活污水,采用SBR 工艺对其进行处理;2.通过本实验,让学生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有较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SBR 工艺的操作和调控,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N,PH,温度等;3.掌握并能熟练测定常规水质指标:DO,COD,NH44.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污水处理常规构筑物以及其作用: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SBR反应器等;5.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出原因,并且对其进行解决,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原理(一)工艺设备本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工况下SBR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中运用的工艺设备具体有:1.粗格栅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活筛网制成,净间隙为50—100mm,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被截留的物质成为栅渣。

2.细格栅细格栅是指净间距为3—10mm的格栅,其作用和粗格栅相同。

3.沉砂池本实验采用竖流式沉砂池。

沉砂池的主要功能是去除比重大的无机颗粒,如泥沙,煤渣等。

4.初沉池本实验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辅流式沉淀池。

初沉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置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

处理的对象是悬浮物质SS, 约去除40%—50%以上,同时可以去除部分BOD5, 可以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5负荷。

5.SBR反应器SBR是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的简称。

它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被引起广泛重视和研究日趋增多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目前已有一些生产性装置在运行之中。

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污水处理领域: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有味精、啤酒、制药、焦化、餐饮、造纸、印染、洗涤、屠宰等工业的污水处理。

粗格栅、细格栅和竖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幅流式沉淀池 SBR反应器(二)SBR反应器SBR工艺由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

SBR工艺的一个完整操作过程,亦即每个间歇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的操作过程包括如下5个阶段: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徘泥期—闲置期。

SBR的运行工况以间歇操作为特征。

其中自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徘泥至闲置期结束为一个运行周期。

在一个运行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及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掌握。

(三)SBR工艺的主要性能特点SBR作为废水处理方法具有下述主要特点:在空间上完全混合,时间上完全推流式,反应速度快,为获得同样的处理效率SBR法的反应池理论明显小于连续式的体积,而且池越多,SBR的总体积越小。

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占地面积小,造价低,设备费管理运行费用低。

静置沉淀,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运行方式灵活,可生成多种工艺路线。

同一反应器仅通过改变运行工艺参数就可以处理不同性质的废水。

由于进水结束侯,原水与反应器隔离,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对反应器不再有任何影响,因此工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高。

间歇进水、排放以及每次进水只占反应器的2/3左右,其稀释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工艺对进水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

另一方面,SBR法能有效地控制丝状菌的过量繁殖,这一特征是由于缺氧好氧并存、反应中底物浓度大、泥龄短、比增长速率大决定的。

SBR的曝气装置(四)检测方法为了能及时反映工艺运行状况,我们分为七个小组,每天一组去检测工艺运行参数,起代表性的指标有DO、COD、、MLSS、SV30、SVI,同时我们每天进行一次生物镜检,随时了解工艺运行情况。

其中COD 采用密封法测定,NH3-N采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MLSS采用滤纸重量法测定,SV是活性污泥在100ml的量筒内静置沉30min测得,SVI值根据SV和MLSS进行计算得到。

具体的实验装置为:1、COD测定:COD测定仪(DRB200 消解器、DR2010 分析仪、预制试剂管13mm)、COD消解液、硫酸汞;2、NH3-N 测定:721分光光度计,比色皿,比色管,纳什试剂,酒石酸钾钠;3、DO测定:溶解氧测定仪;4、温度测定:温度计;5、污泥沉降比及污泥浓度测定:称量瓶、漏斗、量筒;6、生物相观察:motic BA200 电子显微镜、电子摄像头、计算机、载玻片、盖玻片;7、PH测定:PH 试纸;8、其他:洗耳球、各种型号移液管、蒸馏水、滤纸、DHG—9145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量杯、取样瓶、药匙、锥形瓶、玻璃棒、分析天平、试管架。

下面是实验室一些仪器的图片:显微镜 电子称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运用实验室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模型,对一般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进行模拟,以使同学对生活污水的一般处理步骤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本实验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活性污泥的培养阶段,活性污泥自污水厂取来后,放入SBR反应器中进行培养。

以生活污水和葡萄糖作为营养源。

按照所调工况,对实验进行各个阶段的操作。

在培养期间,需要观察活性污泥的生长情况,每天需采集一次污泥样品,进行生物相的观察,以及30分钟污泥沉降比(SV30)和污泥浓度的测定。

通过这些数据判断其生长是否良好,有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还需对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数据进行测定,主要的测定项目有:溶解氧DO, 进出水的COD、NH3-N等,根据这些数据的一些变化来判断工况运行的是否正常以及污泥是否已经培养完成。

第二个实验阶段为污水的正式处理阶段。

待污泥培养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本阶段的实验。

由于SBR属于在时间上进行推进的反应器,其各个阶段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可根据实验条件及实验需要,设置多个工况进行实验,对各个工况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该SBR反应器在何种情况下运行,处理效果最佳,能耗最少。

根据本实验的限制条件和其他因素,共设置两个工况进行比较。

每个工况所要测定的内容,除上述污泥培养期间的测定项目外,还需测定一级反应的处理程度,进出水的PH值等内容,从而对各个工况进行全面评价。

根据相关规定,各工况处理的污水均需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

如达不到,则需要对工况进行相关的调整或宣告工况调整失败。

待实验操作过程结束后,需要对各个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处理比较。

根据处理结果,对各实验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四、活性污泥培养污泥的接种来源于唐家桥污水处理厂,呈黑褐色,有臭味,含有大量无机物,镜检结果可以看到少量的豆形虫,轮虫等微生物,污泥活性较差,镜检结果如下图。

本阶段从10月18号开始,污泥培养在一个有效容积为0.9m3的SBR中进行。

污泥培养初期,每天设置3个周期,每个周期为8个小时,其中进水半个小时,曝气时间为6个小时,然后静置半个小时,出水时间为1个小时。

停曝时间分别为上午8:00,下午17:00,晚上12:00.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排水需要手动排水,而晚上操作不是很方便,所以在下午进水时要适当的多进些水,以保证污泥在两个周期内的有机负荷,在晚上时也不用进水和排水,只是停曝静置一个小时,之后就继续运行,整个污泥培养期为9天,从10月18号到10月26号。

在培养期间,每天采集进出水样测定相应指标,包括COD、NH3-N、SV30、MLSS、PH等,以及对生物相的观察。

5天后,观察污泥颜色为棕褐色,沉降性能比较好,出水较清澈。

测得MLSS 为2009),SV30为20%,反应过程中NH3-N、SV30、PH没有较大的变化,20号下午和22号上午进水COD值偏高,但处理效果比较好。

9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降性能良好,混合液静置半个小时后,上清液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可以观察到许多钟虫,累枝虫等。

经过测定,得到污泥的MLSS为2118mg/L,SV30为15%,COD的去除率为90%,NH3-N的去除率为66%。

说明污泥活性比较强,培养的比较成功,可认为到此培养阶段结束。

在污泥驯化阶段和实验数据测定时候,由于我们对实验过程不是很熟悉,对实验仪器的操作使用也不是很熟练,加上小组之间的配合还不是很默契,所以导致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不是很准确,中间有些数据不太合乎常规,比如有的时候COD的值偏高,甚至23号的出水氨氮值为负,根据规定按0处理,所以计算出氨氮的去除率达100%,而从这个时段的污泥特性来看,要达到100%的去除率是不可能的。

还有COD的去除率也出现变化较大的现象,从生活污水本身的性质来看,其COD值变化其实不是很大,所以数据变化较大的原因可能是污泥性质的改变,培养初期污泥性能不稳当造成的,也可能是实验仪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在为期9天的污泥培养期间,共测得14组数据,选择其中比较合理的七组作为有效数据,列表分析如下:项目 1 2 3 4 5 6 7COD (mg/L)进水250.77 254.39 280.25 254.00 264.00 264.00 301.54 出水49.80 45.00 55.00 45.37 38.00 38.00 31.47 去除率80.14% 82.31% 80.37% 82.14% 85.61% 85.61% 89.56%NH4-N (mg/L)进水48.33 47.68 55.07 48.12 0.218 67.44 39.09 出水11.34 15.97 4.09 14.56 -0.004 9.11 13.39 去除率76.54% 66.51% 92.57% 69.74% 101.83% 86.49% 65.75%SV30(%)13.00 13.00 13.50 13.30 14.00 15.00 15.00 MLSS(mg/L) 2130 2018 2158 2005 2009 2118 2118 SVI 61.03 64.42 62.56 66.33 69.69 70.82 70.82COD 去除率变化曲线74.00%76.00%78.00%80.00%82.00%84.00%86.00%88.00%90.00%92.00%1234567次数去除率氨氮去除率变化曲线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234567次数去除率由上面COD 去除率变化曲线和氨氮去除率变化曲线可知,COD 的去除率都在80%以上,氨氮的去除率都在65%以上,去除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