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背离传统的误区——对中国新诗发展路径的反思
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
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2010-07-12 12:26:00| 分类:安琪收藏|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研讨会述要罗小凤(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100089)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诗的创作、理论批评与学术研究都取得不小进展,涌现了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
在新世纪即将走过十年历程时,回顾与反思十年新诗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便被提上议事日程。
经过长达数月的筹措,由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协办的“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于2010年6月26—2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是“当代诗学论坛”机制下继2007年珠海、2008年澳门举行的两届当代诗学论坛以来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当代诗学论坛”这一学术机制是2007年3月两岸四地的部分诗人与评论家在珠海参加“两岸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暨简政珍作品研讨会”期间,由与会专家发起并由谢冕、屠岸作为召集人正式设立,引起两岸四地诗歌界的高度关注,2008年5月在澳门举办了第二届当代诗学论坛,此次在京举行的是第三届,汇聚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新诗研究领域7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和诗人,提交论文50余篇,无论就代表人数和论文的篇数,均比前两届当代诗学论坛有所增加,是一次经过精心筹备、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会议。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和诗人们采用发言人主讲、评议人点评、听众提问的国际研讨方式,回顾新世纪十年两岸四地中国新诗创作与理论的现状,总结经验,探讨新诗的本体特征与建构策略,围绕“两岸四地新世纪十年诗歌创作态势剖析、两岸四地新世纪十年诗歌理论批评研究、两岸四地新世纪十年重要诗人研究、两岸四地中生代诗人比较研究、两岸四地新诗史写作比较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讨论与争鸣。
中国新诗百年小结
中国新诗百年小结中国新诗,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部分,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边缘到中心,逐渐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新诗的诞生和发展,与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紧密相连。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寻求文化革新。
新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文学革命的先锋。
从胡适的《尝试集》到郭沫若的《女神》,再到徐志摩、闻一多等人的作品,新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价值,迅速占领了文坛的一席之地。
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新诗经历了多次流派和风格的更迭。
从早期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到后来的现实主义、先锋派等,各种流派相互碰撞、融合,推动着新诗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些流派虽然各有特色,但都致力于表达时代精神,展现人民心声。
在百年间,新诗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他们用自己的笔墨,书写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的命运,以及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这些诗人如群星璀璨,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外,新诗的理论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诗人、评论家和学者们对新诗的本质、功能、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诗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指导了新诗的创作实践,也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回顾百年新诗,我们不禁为其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新诗以其敏锐的时代感、开放的文化视野和多元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激发了我们的审美体验。
展望未来,新诗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新诗将继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简要说明新月派诗歌在吸收外国文学思潮和中国文学传统影响方面的成败得失
简要说明新月派诗歌在吸收外国文学思潮和中国文学传统
影响方面的成败得失
首先应简略交代新月派诗歌产生的缘由,说明早期白话诗在实现诗体解放的同时所产生的偏向,如说理直陈、诗质的散文化、情感过分泛滥等。
新月派诗人正是针对这些弊病,提出“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主张在形式上广采中外古典诗歌的优长,以促进新诗的规范化建设。
他们对西方新人文主义和谐典雅美学观念的吸取,以及一定程度上回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传统抒情模式,都在中西交融的尝试中有所创新。
而过分拘泥于格律,也可能造成诗歌个性发挥的障碍。
可选取闻一多等代表性的新月派诗人,围绕他们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绩展开论述,结合中国新诗在矛盾中探索的发展历程评价其功过得失。
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新月派前期与后期的区别。
新月派后期经过反思检讨,矫正了前期在格律问题上的偏颇,更为关注新诗的特殊内质,显示出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趋势。
传统的背离,抑或诗性本质的回归
传统的背离,抑或诗性本质的回归作者:孙发翔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1期摘要:于坚在诗歌创作中拒绝隐喻,解构象征,使沉积着历史文化灰尘的词汇得以去蔽,并且重用口语,冲洗了有贵族化倾向的诗风。
他的诗歌创作冲击了传统诗歌模式,受到坚持传统创作观念的诗人和评论家的批评。
而实际上,于坚的去隐喻和重口语的创作手法只是将异化的诗歌拉回本源,给予诗人充分的创作空间和自由的命名权利,体现了对诗性本质的回归。
关键词:于坚;诗性;拒绝隐喻;口语于坚进入诗坛之时,正是朦胧诗大行其道之际。
朦胧诗运用书面化和高雅化色彩的语言,给予读者非日常性的精神层面的感受。
这些诗句放在特定的语言背景之下,结合当时诗人群体对于内心渴望的追求中去理解,很难按日常经验而得到受众普遍的认同感。
在于坚看来,诗歌创作理当尊崇个体的生活认识和日常的生活体验,如果被赋予了太多隐喻色彩,一定程度上会掩盖诗歌对客观生活的真实反映。
所以当于坚开始解决朦胧诗给诗歌带来的负面作用时,他最先提出的就是对诗的隐喻的消解。
隐喻这种手法,通过联想和想象,搭起两个认知领域互相连接的桥梁。
在诗歌创作中突出地体现在给语词添加建立其本身之上的文化想象。
而于坚所提倡的“拒绝隐喻”,其实是改变原先朦胧诗为世界命名的方法,远离借助隐喻性语言的方式,以便让诗重新真实反映日常的生命,重新发掘生命的本真体验。
在具体如何拒绝隐喻的方面,于坚选择了尝试把能指的语词与所指的事物本身区分开来,通俗地说,就是“把语词还给语词,把事物还给事物。
”为了体现事物能指和所指的区别,表明自己反对对事物名称做预设的态度,在他的诗中,“叫做”“名称”“语词”“形容”之类词汇就屡见不鲜了。
例如:清碧溪也可以叫做洗马河或者怒江/这丝好不会影响它的流速无论怎么命名/它都要从那片沙粒和石砾的地带从它的根里出来——《苍山清碧溪》事实上只要把目光越过海鸥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它们是另一类鸟——《赞美海鸥》正是由于于坚倡导这种去隐喻的风格,因此他对于隐喻所寄托的载体--语词以及赋予语词的文化含义极为敏感。
关于新时代诗词复兴的反思与前瞻
关于新时代诗词复兴的反思与前瞻王悦笛中国诗歌在历经两三千年的发展演化,极尽了各种变数之后,我们这一代对诗词创作仍抱有热忱的人,在新时代的路口应当何去何从?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说:“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
南宋的词已经是强弩之末。
就诗本身说,连尤、杨、范、陆和稍后的元遗山似乎都是多余的,重复的,以后的更不必提了。
我们只觉得明清两代关于诗的那许多运动和争论都是无谓的挣扎。
每一度挣扎的失败,无非重新证实一遍那挣扎的徒劳无益而已。
本来从西周唱到北宋,足足二千年的工夫也够长的了,可能的调子都已唱完了。
”这当然不无新文化健将对旧诗傲慢与偏见的成分,却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宋以后诗歌新变乏力、因循多于开创的事实。
落实到今天,“五四”以来主流文学话语的冷落和忽视、新诗界和大众对旧体诗词的偏见固然是诗词发展的不利因素,但当代旧体诗词写作的现状也确实乱象丛生,病得不轻。
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之前,先怨不得别人。
有的作者旧学功底不足,不顾诗词本有的艺术规律,粗暴地填入新词汇,描写新场景,以为这就是反映生活和社会,以为这样就能赋予诗歌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那其实是对文学本质的误解。
有的作者倒是旧学功底十足,但却把诗词当作文物,当作传统手艺,小心翼翼地呵护和模仿着,甚至将创新求变看作背叛而视若寇仇。
这样做根本上没有把诗词当成鲜活的当代文学之一种,诗词大概仅能免于不死,谈不上什么生命力和影响力,更没有进入文学史的价值,也没有与主流文学对话的资格。
在旧体诗词界经历了近百年破有余而立不足的局面后,我们现在真正需要的是“立”。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如何立出一个新的范式,用多元复杂的艺术手段,构建旧体诗词对现代工商业社会的呼应能力,推进旧体诗词的“现代化”,值得我们思考。
反映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利用多元的艺术经验求变创新,这无疑是新时代诗词复兴的艰巨任务。
历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时代精神的结晶,大都或多或少反映了时代面貌。
历代最优秀的诗人,也都是一定程度上为诗国开疆扩土、贡献新变的开创者。
割裂还是继承——浅谈中国现代新诗与传统诗歌的关系
鉴赏割裂还是继承——浅谈中国现代新诗与传统诗歌的关系杜楠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摘要:五四新文化时期掀起的“白话文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现代新诗与传统诗歌的关系”这一问题始终伴随着诗歌现代化的发展。
从胡适的《尝试集》开始,青年学者就开始要求打破传统诗歌的形式和韵律然而其作品中仍存在着割舍不掉的“传统意识”。
郭沫若的新诗创作可谓是“彻底的现代化”,然而其诗歌虽然具有现代的词藻、现代的意象以及工业发展时代的人们能够改变一切的气势,全然脱去了传统诗歌的影子,然而郭沫若说对自己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是屈原。
现代诗歌发展的第一个接受高峰要到“新月派”诗人尤其是徐志摩的出现,他们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另一条道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才更能引起共鸣。
关键词:现代新诗;传统诗歌;关系;胡适;郭沫若;“新月派”在早期的现代诗歌起步阶段,胡适、郭沫若等皆主张新诗应与传统文化、古体诗决裂,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文学形式的革新绝不像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一般简单。
一旦废除古体诗的格律,随之而来便是诗歌创作形式的“极端”自由,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新诗来说,旧的诗歌形式被“废除”,新的诗歌理论尚未建立,这时是诗坛最混乱的时候,许多新诗人简单地将白话当作白话诗。
这也是为什么五四时期部分人士反对白话诗,认为新诗不是诗,即便是当时提倡并写作新诗的俞平伯也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中国现行白话,不是做诗的绝对适宜的工具”[1],“白话诗和白话的分别,骨子里是有的,表面上却不很显明;因为美感不是固定的,自然的音节也不是要拿机器来试验的。
”[2]五四新文化时期的“白话新诗”在诞生之时便强调要打破传统诗歌的形式,割裂与传统诗歌的联系。
然而这个联系真的就这么容易被打破吗?答案是否定的。
当代著名诗人任洪渊说:“那么多文字的/明月压低了我的/星空/没有一个/殒/蚀/等你的第一声呼叫/抛在我头上的全部月亮/张若虚的/王昌龄的/李白的/苏轼的/一齐坠落”。
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_章燕
文艺报/2013年/1月/14日/第003版理论与争鸣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章燕诗人要发掘汉语令人赞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承载力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
回顾中国新诗所走过的道路,您认为中国新诗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新诗的成长发展与中国的古典诗歌与和化传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郑敏: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从百年的历史来看,可以分成四个时间段:第一阶段是1920-1930年;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第三阶段是1950-1979年;第四阶段是1979年至今。
20世纪20至30年代,这是向古典汉语文化彻底告别的分离阶段。
绝对的反传统,要求埋葬古典诗词以换得新诗的诞生。
今天看来,这种以消灭传统为新生的前提是幼稚的和不明智的。
20世纪40年代是引进西方诗学的高峰期,诗歌语言基本上进入欧化口语的阶段,这时的口语与20世纪初的口语有很大不同,同时也出现了西式文学语言的辞藻和句法,在好的情况下,这些语言能够负载更复杂的现代思维。
1950-1979年是一个政治术语成为权威的阶段,在很长一段时期影响着我们的写作和心态。
1979年至1985年,诗歌应属于探索诗阶段,它最早走出政治化文学语言的统治,给诗坛带来了一次对早期新诗的回归。
它强调诗人作为个体应抒发自己的情感,诗歌语言摆脱了概念化,拥有丰富亲切的感性色彩,创作的想象力得到解放。
1985以后,中国新诗进入追逐“先锋”的阶段,诗派四起,纷纷亮出宣言。
但诗坛陷入空谈理论,作品多而浮,貌似繁荣,实则单调。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诗坛有着更激烈的“创新”竞争,呈现出一种多元化,但并没有收到多元化的好处,有些不健康的因素阻碍了新诗的发展和走向成熟。
中国新诗在20世纪初期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就面临着语言的问题。
这其中主要有两个问题:口语的问题和汉字的问题。
“五四”运动从今天看,在推进民主政体方面功不可没,但在发展汉语文化方面,我以为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关于中国新诗发生若干问题的反思
、
关 于诗 质 革 新 问题
“ 文胜质 ” 新 诗 运 动 先 驱 者 对 旧诗 之 弊 的 概 是
括 。 11 96年 1 , 0月 胡适 写信 给陈 独 秀说 :综观 文学 “ 堕 落之 因 , 盖可 以‘ 文胜质 ’ 一语 包 之 。 在《 尝试 集 ) ” (
变革 的现 实和 要求 , 无法 适 应 知 识 分 子政 治革命 和
的思 想感情 和新 的事 物 景 象 ; 新 语 句 指 的 是现 实 其
词汇尤 其是 外来 词 语 ; 意 境 和 新 语 句 都关 乎 诗 质 新
“ 调套语 ” “ 烂 、用典 ” “ 仗 ” “ 象 说 法 ” “ 律 森 、对 、抽 、戒
收 稿 日期 : 世 瑰 奇 异 境 生 , 源 新 更搜 欧 亚
自序》 , 中 胡适再 次 明确指 出 : 适 以为今 日欲 救 旧文 “ 学之 弊 , 先从 涤 除 ‘ 胜 ’ 弊 入 手 。今 人 之 诗 徒 有 文 之 铿锵 之韵 , 似 之 辞耳 。其 中实 无 物 可 言 。其 病 根 貌 在 于重形式 而去 精神 , 于以文 胜质 。 应 该说 , 界 在 ” 诗
至烂熟 的地步 。 任何 进 入 其 间 的诗 人 都 可 以 驾轻 就 熟 , 以超 越创 新 。胡 适 等 人 在批 评 旧诗 时 提 到 的 难
中 国新 诗 发生 的起 始 是 晚 清 诗界 革 命 , 其革 新 者 是“ ” 质 而非 “ ” 基本 主张是 让新 意境 、 文 , 新语句 进 入 旧诗 形式 , 旧瓶 装 新 酒 ” 即“ 。其 新 意境 指 的是 新
关于 中国新诗发生若 干问题 的反思
许 霆
( 熟 理 工 学 院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系 , 苏 常 熟 25O ) 常 江 150 摘 要 : 文 从 诗 质 、 语 、 体 和 资 源 四 个 方 面反 思 了 中 国 新诗 发 生 的 客观 意 义 和 负 面 因 素 , 其 是 认 真 反 本 诗 诗 尤
论百年新诗 辨体 实践反思
论百年新诗辨体实践反思百年新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它在形式、内容、语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使诗歌艺术更加生动、接地气、更加人性化。
在百年新诗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体裁渐次传入,如自由诗、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抒情诗等,它们各有特点,难以归为一类。
在这些体裁中,诗人们贯彻实践反思的习惯,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前人的借鉴和对自己作品的精细分析,进一步发掘和带来不断的创新,趋向一个高度的完美。
百年新诗的体裁以自由诗为主,它取消了传统的律诗歌,注重诗歌表达的自由度和多样性,反映了现代人面对生活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自由诗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意象的表达,它不再限制形式,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把前人的经验融入到自己创作中,创造出富有异质性的新写作方式。
但自由诗不仅仅是语言的自由,更是身心的自由。
自由诗探讨和呈现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独特的人生观,从而实现自我的解放和觉醒。
除自由诗外,象征主义也是百年新诗的另一个形式。
它最先在法国流行,又传入了中国,被改编为民族化的象征主义诗歌。
它既保留了象征主义的思想特色,又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这样,它也让中国的文化含义得到延伸和发展,不同于原始的象征主义,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所有这些,都需要诗人们借鉴前人优秀的散文、小说、诗歌等。
这样,诗人们就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中吸收好处和精华,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和体裁。
然而,述及现代主义体裁,又是另外一种文学的创新和反思。
现代主义诗歌追求一种缪斯般的境界,它们具有象征化、解构、想象等风格特色。
可以说,现代主义体裁输出了一种自由和创造力,它摆脱了陈陈相因和乏味的故事,强调真实和感性的内涵。
实践反思是一个广泛应用于文学和艺术领域的方法。
它是对实践的认知和梳理,提高了艺术家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文学艺术的水平。
总之,百年新诗以不同的形式和体裁,呈现了表达自由和自我解放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它以实践反思的方法,在自己的旅程中融入前人的经验和诗词,创造出更加可读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中国诗歌食洋不化盲目的学习西方文化
中国诗歌食洋不化盲目的学习西方文化现代诗,是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诞生的。
清王朝的羸弱,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正因为如此,人们便认为,只有摒弃清王朝所有的一切,才能找到民族发展的出路。
科学、技术、军事、教育都在全力学习西方,诗歌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现代诗诞生了。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现代诗的诞生其实有点“赌气”的意思,或者说是“躺枪”的产物。
清王朝其他方面落后于西方,想来大家都会承认,但是,诗歌也落后于西方么?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我们的诗歌,显然一点也不落后于西方。
现代诗却抛弃了传统诗词的一切,以白话的形式,全新地书写着诗的篇章。
即使是到了现在,在诗歌圈里,依然是一切以西方为样本。
这次贾浅浅的诗歌引发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将现代诗一味学习西方的特点暴露无遗。
贾浅浅的第三本诗集《椰子里的内陆湖》,2020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新书推荐语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说了这么一段话:“她熟悉那些外国诗人——现代诗的神祗们”。
这句话的意思再也明显不过,那就是现代诗朝拜的就是外国诗人。
这不是一般的模仿,不是一般的崇拜,而是全心全意、五体投地般的朝拜。
难怪在现代诗里,不出现一些外国人名,或者是地名,都有点不好意思,都让人觉得掉了档次。
是不是只是李敬泽一个人有这意思?或者只是他这么随口一说而已?还是因为贾浅浅,一级作家赵丽华站出来说了一句话,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我真的用心良苦、喋喋不休、苦口婆心,怎么才能让大众明白,我们的诗歌审美和绘画审美和科技发明等等,比西方都差了一百年。
”显然,现代诗全力学习西方,应该不是个案,不是特例了,而是一种公认的标准。
我们的诗,要以外国诗人为膜拜对象,我们诗歌的审美,要以西方为标准。
我们和西方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必须抓紧时间加以追赶。
明白了这一点,想来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现代诗成了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了。
现代诗要么是大白话换行,要么是不相关词汇的堆砌,我们大众嗤之以鼻,或者不知所云。
为诗歌找回诗魂
为诗歌找回诗魂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然而在今天,诗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被大部分人所冷落甚至排斥。
有人提出,中国新诗必须要首先保持传统的中国味,格律不能丢,“兴、观、群、怨”不可弃,必须充分调动汉语言的魅力和韵律,强调诗句整齐,力避散文化;有人提出,中国新诗必须与国际接轨,不能因看不懂而拒绝现代诗,应该提高人们的审美层次和欣赏能力;还有人提出,诗歌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诗体缺少变化,惟有创建新诗体,才能根本改变诗坛现状。
不错,中国诗要有中国味,几千年的诗歌传统不可丢弃,这是公认的准则。
但是,中国诗歌绝不能否定自由体,再回到新古体诗词的老路上去,那不是发展,是倒退。
同时,中国诗歌必须适应中国国情,首先为中国人民的需求,为民族的审美习惯、审美情趣服膺。
如果因学习西方而糟践汉语,生造出一些艰涩古怪、支离破碎的词句,将原本明白的话说得让人不明白,以为高深和深奥,是毫无道理的。
古人云:“夫物始繁者终必简,始晦者终必明,始乱者终必整,始艰者终必流丽痛快。
其繁也,晦也,乱也,艰也,文之始也。
……其简也,明也,整也,流丽痛快也,文之变也。
夫岂不能为繁,为乱,为艰,为晦,然已简安用繁,已整安用乱,已明安用晦,已流丽痛快安用聱牙之语,艰深之辞。
”(明·袁中道)诚然,确有一些迫于时世隐晦艰涩的诗,这些诗一般均蕴有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纵使一时难以读懂,但仔细琢磨品读,终能思而得之,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凡百思而不得其解的分行文字,一定不是真正的诗。
至于惟有创建新诗体方可解诗歌发展之困,这一话题声势搅得最大,也最引人注目。
新诗体果真有点铁成金、治乱变盛的魔力?我存疑。
有人抢先阐释,新诗体即“新古体”+“新格律体”+“自度词”。
此论有悖常识,谬误明显,新诗体当然包括格律体和自由体。
一部2000多年诗史,无妨说是一部诗体演变发展史。
古体的《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每一次变革都是发展,都可谓新诗体。
《诗词创作的创新与传统:对现代意义的反思》
诗词创作的创新与传统:对现代意义的反思引言诗词创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保持其现代意义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诗词创作的创新方向和传统的价值,并对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进行了反思。
传统与创新:继承和突破继承传统:弘扬经典之美中国古代经典诗词以其丰富多彩的意象、婉约含蓄的语言和深邃哲理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继承传统是重塑现代诗词力量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汲取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情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创新突破:表达个人与时代之声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我们需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突破。
从题材、形式到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尝试突破传统的束缚,开拓新的创作领域。
例如,诗词可以融入现代科技、社会问题、环境保护等主题,以更贴近人们生活和关注的话题。
现代意义:审美与反思增强审美能力诗词创作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一种提升个体审美能力的方式。
通过欣赏和创作诗词,我们可以培养对美感的敏锐度,提高对语言、形式、韵律等元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引发反思与情感表达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诗词创作为一种情感宣泄和内心平衡的途径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倾诉内心的情感,并进而引发读者对自身存在与价值观的反思。
结论传统与创新并不是相互冲突的两个方面,在当代社会,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使诗词继续焕发其光彩。
通过传承传统同时进行创新突破,我们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赋予诗词更广泛的意义与价值,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方式,为社会带来美与思考。
关于新诗诗路的反思
关于新诗诗路的反思
木斧
【期刊名称】《中外诗歌研究》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1 最近一段时期,比较系统地研读了一些唐诗宋词,愈读兴味愈高。
这些古典诗歌经典著作,自《诗经》以来,愈来愈加辉煌,至唐代达到了高峰境界。
回头看看今日新诗状况,不觉心中出现了一丝冰凉。
这种冰凉的感觉从何而来?我说不出来,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
中国新诗的出现,将近一百年了,时至今日,新诗尚未找到自身发展的规律,尚未找到自身应该具备的格式,精练并能背诵之作甚少。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木斧
【作者单位】四川文艺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5
【相关文献】
1.对20世纪新诗史的总概括及对诗本体、新诗特点与其发展道路的思考 [J], 王锺陵
2.对新诗"像诗,不是诗"的反思——从诗歌文体的"破"与"立"看新诗的衰落 [J], 胡明贵
3.新诗之新和新诗之诗的反思 [J], 姚家育
4.关于新诗诗路的反思 [J], 木斧
5.从符进朝《诗路情韵》谈中国新诗和"老干体"诗 [J], 郭怀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下中国新诗的流弊及突围的路径
当下中国新诗的流弊及突围的路径
王明文
【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8)004
【摘要】中国新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状不容乐观.当下新诗日益边缘化,在表面的喧嚣中走向内在的沉寂,新诗日益圈子化,量高质低.其流弊表现为:语言形式上过度口语化、叙述化、散文化,内容上日常化,精神上去崇高化,诗意放逐化,承继上与传统的疏远化,批评缺席化,评价无标准化.当前新诗突围的路径:应该让诗歌回到自身;诗人开阔眼界,汲取多方面知识,使诗歌有根基;接通传统,树立大传统的观念,以世界诗学眼光,与古典对话,与西方对话,与现实生活对话.
【总页数】5页(P101-105)
【作者】王明文
【作者单位】濉溪县文联,安徽淮北 2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上海-台北-海外:中国新诗现代化的一种路径--百年中国新诗史中的百岁诗人纪弦
2.中国新诗研究的回归与突围——评陈爱中的《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
3.当下中国新诗的流弊及突围的路径
4.中国新诗突围的历史总结与批评话语建构——论沈从文的新诗批评
5.突围:重庆新诗对边缘下的中国新诗的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踪了的中国新诗传统
失踪了的中国新诗传统
赵思运
【期刊名称】《扬子江评论》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20世纪末以来,汉语诗歌陷入了困境与危机,这也是中国文学进入全球化
语境后自身弱点的充分显露。
辑录这组"21世纪汉语新诗发展走向"笔谈文章的意
图即是:检索新诗历史的缺失,在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美的质素,确立新诗标准,为
21世纪汉语诗歌理论建构提供新的参照。
姜耕玉的《新诗"革命性"对自身的遮蔽》回眸百年新诗历程,意在反思"革命"观念对新诗自身的遮蔽,从而挖掘汉语诗性智慧;王珂的《新诗应该重视艺术性和制作性》则聚焦于汉语诗歌的语言意识,在标准失
范的当下语境中强调新诗标准的构建策略;赵思运的《失踪了的新诗传统》考察了
国学背景下东南大学新诗先驱的诗学足迹,以期为21世纪汉语诗歌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总页数】5页(P77-81)
【作者】赵思运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当代新诗学:视野、走向、新诗源——回到与宇宙对话的传统 [J], 金丝燕
2.多元化诗史景观的建构与新诗现代化传统的接续——论80年代谢冕、杨匡汉主编《中国新诗萃》 [J], 曲竟玮
3.新诗何为:刘福春《中国新诗编年史》对新诗传统的寻踪 [J], 张丽凤
4.宋诗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反传统趋向──中国新诗的民族文化批评之二 [J], 李怡
5.失踪了的中国新诗传统——历史视野中的东南大学新诗先驱 [J], 赵思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世纪十年诗歌的总体趋向与反思
此种态势,不能不引发业内外人士的省察和反思。
诗歌进到新世纪以后,面临的文化历史语境是相对包容与谐和的,在市场经济带来的某种自由与民主的氛围中,诗人既少外在的压迫,又无内在闭锁,他们的创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但为什么却没有产生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呢?而任何时代若是只有众多的各式各样的诗,却没有重要的纯正的作品,这无论对于哪个时代,都意味着缺失。
正是此种缺失警醒诗人:创作自由并不等于对自由承担的责任和能力。
这里涉及到一系列问题:诗人的道义伦理,诗歌的意识形态中的现代性主题,诗歌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诗人的艺术使命和历史责任,等等。
诗人的道义伦理。
道德与艺术,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诗学命题。
尽管其极为复杂,但是“泛道德化”或“去道德化”,任何一种趋向,都使诗人无法以一种真正有价值的方式从事自己的写作。
新世纪诗歌伦理维度的遮蔽与匮乏,恰恰是它存在的隐痛,也是它苍白无力的内质根源。
而整个诗坛对“找工诗歌”怠慢、冷漠和迟钝,也正是此种病症的外在表现。
当下诗歌的道德问题,关涉到现实历史情境下诗人自我身份的精神定位。
他固然已不再是文化英雄,而沦为普通人,然而,既然矢志做一个诗人,那么,他这个普通人在与普通人共命运中,在与人类生存自然呼吸和相通中,就应该葆有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良知。
在他的人格结构里,必须以道义伦理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质。
诗人的情感立场和写作姿态,只有以现代伦理为依据,并内化为自己生命的感觉,才能判定世间的善恶与美丑,高扬自己的价值取向,坚诗诗歌的社会公平与正义。
诗歌的意识形态中的现代性主题。
新世纪诗歌写作中,一提意识形态,人们就反感,以为那是泛政治化的,和十七条诗歌没有什么两样。
其实,这是认知上的一个误区。
我们反对十七年那种“大统一”的意识形态,因为它违背了历史的绝对律令,但我们却不应因此而贬斥我们置身其中的历史地形成的意识形态现实。
任何写作都离不开意识形态,没有意识形态就无从写作。
巴赫金曾说:“生活,作为一定的行为、事件或感受的总和,只有通过意识形态环境的棱镜的折射,只有赋予它具体的意识形态的内容,才能成为情节、本事、主题、母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桦
蚌埠 233) 3 0 0
文 学与教育 系 , 安徽
摘
要: 新诗 自诞生以来 , 由于一些人 竭力否定几千年形成 的古典诗歌 艺术传 统 , 张彻 底斩 断新诗 与古典诗歌 的 主
关 系, 结果导致新诗 艺术特性的丧失 , 对后来的新诗发 展造成 了极 大的 负面影响 ; 而一些有识之 士则呼吁新诗要 恢 复与传统诗歌的 关系 , 注意吸取 古典诗歌 的长处 , 强新诗 的艺术 形式建设 , 高新诗 的艺术质 量 ; 新诗的创 作 加 提 从 实践看 , 由于一些优 秀诗人注意汲取 古典诗歌 艺术营养 , 用古典诗歌 艺术智慧激活新诗创 造力 , 作 出一批有代表 创 性 的能体现诗歌 艺术特性的优 秀诗作 , 一定程度上起到 了矫正新诗发展 方向、 在 拯救 中国新诗 的作用。事 实证 明 ,
2 0 12年 2月 第 1卷 第 1期
蚌, 学院 擎稚 』 }
J u n lo e g u C l g o r a fB n b ol e e
Fe b.2012
Vo.1. .1 1 No
走 出背 离 传 统 的误 区
对 中国新诗 发展 路 径 的反 思
姚 国建 , 李
只有走 出背 离传 统的误 区, 从根本上 恢复新诗 与传统的 关系, 才能开创 出一条发展 中国新诗的健康之路 。 关键词 : 古典诗歌 ; 艺术特性 ; 正方向 ; 矫 恢复传统
中 图分 类 号 i 2 I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2 1 ) 1— 0 3 6 (0 2 0 04 0
Ab t ac S n e t e b rh o e p e r , o o l r o de y t e a tsi r di o fc a sc lp er s r t: i c h it fn w o t s me pe p e ty t n h ritc ta t n o ls i a o t y i y f r d d in ho s n s o e r hod t e v e t a h e ai n hi ewe n p er nd ca sc lp er o me ur g t u a d fy a s, l h iw h tt e r lto s p b t e o t a l si a o ty y mu tb o lt l uto , ih r s le n t e l s ft rit ha a trsis o e p e r , a e s e c mp ee y c f whc e u td i h o s o he a tsi c r ce tc f n w o t c us d c i y g e tt e n g tv mp c o h ae e e o r a h e ai e i a tf rt e l trd v lpme fn w o t . we e o e p e wih d e n ih nto e p er Ho v r s me p o l t e p i sg t y c l t e t r he r lto s i ewe n po ty a d ca sc l p e r d a at n in t h to g p i t f al o r so e t e ai n hp b t e e r n l s ia o ty, rw t to o t e sr n o n s o e ca sc lp er , n a e t r r fn w e r , n as h ritc q aiy o e p er . o t e l s ia o t e h nc he a f m o e po t a d r ie t e a si u lt fn w o t Fr m h y to y t y c e tv a tc f n w o ty,a o e c le t o t a s r t e r n t to r m ca sc l po t r a ie pr ci e o e p er s s me x el n p es b o b h a t u r in fo i l s ia er y at n iey,h y a t ae t o tc c e tvt t h ritcwid m fc a sc lp er , r a e a g o p o te t l t e c i t he p ei r aiiy wi t e a si s o o ls ia o t c e t r u f v v h t y r p e e aie, o d p er o ma ie tt e a itc c a a trsi s o o ty o a c ran e t n ,h y h v e r s nttv g o o t t n f s h r si h r c e t fp er .T e i xe t t e a e y t i c t
Go ng o t o he Er o o ne W h c v a s f o e Tr dii n i u ft r ne us Zo i h De i t r m t a to h
— —
Re c in n t e De eo me tlPah o n s w o ty ne t s o h v l p n a t fChi e e Ne P er o
Y O G oj n L u A u -a , I a i H
( e a m n f irtr adE u a o , eg uC l g , egu 2 33 , n u) D p r et t a e n d ct n B nb ol e B nb ,3 0 0 A h i t o Le u i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