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英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课件

人教版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课件
过程,这样学生才印象深刻)
教学程序
和直线L:Ax+By+C=0(P 【问题2】已知:P(X0,Y0)和直线 问题 】已知: 和直线 不在直线L上 中有一者为零),试求P 不在直线 上,且A,B中有一者为零),试求 中有一者为零),试求 综上, 综上, 引申:由此能不能得出两条 引申: 得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L 的距离. 点到直线 的距离. A x+B 行 B≠0时 y+C=0 分析:当A=0,B≠0 1+ B 1y + C 与 分析:平 A=0,线 ⋅ x时,⋅直线L方程 A 0C 0 A2x+B2 d = 公式 即 By+C=0,即 y = − 2 ,由上面公式 为:By+C=0,y+C=0间距离的一般公 2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主菜单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几点说明 教学设计几点说明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地位与作用:
解析几何第一章主要研究的是点线、 解析几何第一章主要研究的是点线、线线的位置 关系和度量关系,其中以点点距离、点线距离、 关系和度量关系,其中以点点距离、点线距离、 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认真设计这一节教 线线位置关系为重点, 线线位置关系为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其中最 学,能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深刻地领悟到 重要的环节之一, 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解决其它解析几何问题的 蕴涵于公式推导中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 基础,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基础,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法,学会利用化归思想和分类方法,由浅 本节是在研究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研究数学问题,同 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研究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一个重要公 时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和良好的学习 式。推导此公式不仅完善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品质。 这一知识体系, 这一知识体系,而且也为将来用代数方法研究曲 线的几何性质奠定了基础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说课稿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说课稿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说课稿各位领导和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内容《点到直线的距离》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浅薄的认识。

解析几何是17世纪数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其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其主要内容是计算和证明,而计算问题则主要是距离和角的计算。

其中距离的计算主要包括点、线、面之间距离的计算,而点到直线的距离处在关键的位置上。

《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节是研究平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第二节课。

它是解决点线、线线距离的基础,也是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的重要工具,同时为后面学习圆锥曲线作准备。

教材试图让学生经历探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并论证这个公式的过程,深刻领会蕴涵于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数形结合、算法、函数等;并让学生享受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究、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教材中以算法语言的形式给出了两种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方法,尤其是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构造形解决数的问题,然后再把形代数化,这一正一逆,使数与形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其蕴含的重要思想,需要学生细细体会。

针对咱们师范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教材,本着低起点、高要求、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首先是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其次通过运用面积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结合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第三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充分感受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通过此过程,渗透算法、化归等思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以及其简单的应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我认为同时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其认知特点,本节课我准备采用类比探究式教学模式。

即:从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背景出发,通过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

_点到直线的距离_说课第1课时

_点到直线的距离_说课第1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第1课时)张学昭(汕头市金山中学,广东 515041)中图分类号:O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88-7395(2001)09-0007-03收稿日期:2000-11-15作者简介:张学昭(1972—),女,广东汕头人,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一级教师,学士.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高中课本《平面解析几何》第一章“直线”的最后一节,其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定比分点公式、直线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时也学习了用代数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以数论形,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在第一章的最后安排了这一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使学生对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认识从定性的认识上升到定量的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用于研究曲线的性质如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求三角形的高,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等,借助它也可以求点的轨迹方程,如角平分线的方程,抛物线的方程等等.1.2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及其结论以及简单的应用,教学难点是公式的推导.教材中提供了两种推导公式的思路,思路Ⅰ用解析法,思路Ⅱ用解析法结合平面几何、三角的知识.高二的学生刚刚学解析几何,对解析法不够熟练,而且接触用解析法结合平面几何、三角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例子不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高,所以公式的推导是难点.公式的推导使用的解析法或解析法结合其它的数学方法,在第二章圆锥曲线中经常用到;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所以,公式的推导也是重点.2 教学目的 根据以上分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如下:知识目标 掌握点到直线距离的公式的推导及其初步运用;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用代数方法(坐标、方程)讨论图形性质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思路的探索、评价,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主要是启导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讲练结合法、题组教学法等等.启导法属于启发式教学,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启导法的关键是通过教学中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导法,引导学生探索公式推导的思路并完成公式推导,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密性、批判性等.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几何的知识,使之顺利找到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与直线倾斜角的关系,突破难点.通过讲练结合法,使学生完成公式的推导,熟练公式.通过题组教学法,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等价转换、数形结合等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4 关于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体会到,必须在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他们“会学习”.首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在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节讨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公式的推导中,比较两种推导思路的不同,让他们体会到“思路Ⅰ难,难在什么地方?”“思路Ⅱ妙,妙在哪里?”,使他们熟悉解析法,同时领会到用解析法结合其它数学方法的妙处.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通过公式推导思路的优化,深化了对72001年第9期 数学通讯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转化问题的能力.5 教学过程 5.1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问题的引入首先明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再给出问题1,“求点P (-1,2)到直线l :2x +y -10=0的距离.”估计学生的思路:先求过点P 的l 的垂线l ′的方程;再联立l 、l ′求垂足Q ,最后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PQ |.设计问题1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也为问题二的解决作铺垫.紧接着由老师提出问题2:“求点P (x 0,y 0)到直线l :A x +By +C =0的距离.”问题的解决先考虑A ≠0,B ≠0的情形.【思路1的教学】学生类比问题1,容易有思路:先求垂线的方程,再联立方程求交点的坐标,最后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算|PQ |.(我们称这种思路为思路1)但计算又会有具体困难.师生共同完成计算,由于全部是字母运算,估计需要8分钟.这里让学生实践自己的想法,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熟悉解析法,另一个是使学生体验到在这里只使用了解析法,运算的确很繁.如何化繁为简呢?【思路2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考虑,观察图形.这时可以通过设问促使学生给出新的思路.①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教学老师设问“要求的是垂线段的长,在平面几何中是如何求线段长的呢?”学生会回答“构造直角三角形”.图1 直线老师进一步设问“怎样构造直角三角形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抓住直角特征,构造以垂线段为一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多次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如求两图2 直线点间的距离公式,求直线的倾斜角等),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构造出的直角三角形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种:(Ⅰ)过点P 作PM ∥Oy 交l 于M ,则有Rt △PM Q ;(Ⅱ)过点P 作PN ∥Ox 交l 于N ,则有Rt △PQN ;过一点作坐标轴的平行线构造图形的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确定交点坐标;容易求出线段长,这种方法在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的.不管学生采用哪一种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推导公式的方法的实质都一样,所以只对Ⅰ重点分析.②解直角三角形的教学老师设问“要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元素至少要知道几个?”学生知道必须有两个边角元素(至少要有一边).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确定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边角元素.边:估计学生能求出斜边|PM |的长,可得y 1=-A x 0+C B,故|PM |=|y 0-y 1|=|y 0-(-A x 0+CB)|=|A x 0+By 0+C ||B |.(若不能,引导学生观察直角三角形的边,注意到PM ∥y 轴,P 点的坐标、l 的方程是已知的,M 是PM 与l 的交点,就可以求出|PM |.若学生提出可再求|M Q |的长,老师可引导学生:必须知道垂足Q 的坐标,又回到了思路Ⅰ,所以只能从角去找.)图3 直线角:师生共同分析:数确定,形就确定,即直线方程给定,则直线就确定,直线的倾斜角也确定.故可考虑θ(即∠M PQ )与已知直线的倾斜角α的关系:θ与α相等或互补.学生在说明θ与α的关系时,习惯用相似三角形,但由于点P 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又心存疑虑.通过电脑演示动画,说明无论点P 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如何,Rt △M PQ 与Rt △MAB 始终相似.通过电脑演示,还可以说明:当α<90°时,θ=α;当α>90°时,θ=180°-α.事实上,在平面几何中,有这样的结论:平面几何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当两个角都是锐角或都是钝角时,这两个角相等;当两个角中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时,这两个角互补.利用这个结论可以直接得到:∠Q PM 与已知直线的倾斜角α相等或互补.在Rt △PM Q 中,已知|PM |,θ,要求|PQ |,只需求cosθ.而已知l 的方程,就知道tg α(当B ≠0时,tg α=-AB),也就知道tg θ,也就知道sec θ,就可以求出cosθ;∵θ<90°,8数学通讯 2001年第9期∴cosθ=11+tg2θ=11+A2B2=|B|A2+B2;在Rt△PM Q中,已知|PM|,cos∠Q PM即cosθ,则|PQ|=|PM|cosθ=|A x0+By0+C||B|×|B|A2+B2=|A x0+By0+C|A2+B2.【补充说明】通过实例,讨论当A=0或B=0的特殊情形,指出当A=0或B=0时,公式仍然成立.在实际解题时,可画图直接求解也可套用公式.通过对特殊情形的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思想方法的教学】回顾公式的推导过程,师生共同分析思路1、思路2的不同:思路1 用解析法;求垂线方程、联立方程求交点Q、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求|PQ|;它是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几何问题,也就是解析几何首先倡导的“以数论形”的思想方法的具体应用.它思路简单,但运算较繁.思路2 用解析法结合平面几何、三角的知识;构造以垂线段为一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PQ|.这说明在用解析法时应注意数形结合、综合应用平面几何、三角等知识,化繁为简.通过两种思路的比较,使公式的推导得以升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有多种思路和方法,老师布置学生课后思考其他的推导方法,为下一节课作准备.【公式的教学】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式,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让学生思考回答例1:求点P(-1,2)到直线2x+y-10=0的距离;例2:点(4,m)到直线4x-3y-1=0的距离为3,求m.并利用组合投影片将例1中的直线变换成2x+y=10;y=-2x+10;2x+y=0;y=-12x;y=-2;x=2作变式训练.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公式的结构特征、公式的适用范围、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等,即如下几点:公式的结构特征:分子是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左边得到的代数式加绝对值,分母是A2+B2.公式的适用范围:①该公式对于任何位置的点P(包括直线上的点)及任意直线都适合.②当A=0或B=0时,公式仍成立,但计算时常用图形直接求解.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问题:使用点到直线距离的公式时,应先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用方程的观点理解公式:该公式是含有6个量的方程,知道其中5个量可以求第6个量.5.2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简单应用 对公式应用采用题组分层次教学,先后通过A, B,C三组(6个题)组织学习进行练习评讲,进一步巩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A组题(基础题)主要目的是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侧重于基础,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第1,2题使学生能熟练地直接利用公式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完成A组题,大约需要2~3分钟.B组题(中等题)第1题,使学生能逆用公式,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求参数;第2题重点突出数形结合、转化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完成B组题,大约需要4~5分钟.A,B两组题是必做题.C组题(提高题)难度大,是选做题,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也为下一课时埋下伏笔.这样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题组教学,顾及到了各层次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6 教学评价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经常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1)使用公式时,未将直线方程写成一般式,随意改写方程;2)遇到A=0或B=0的情形,不会套公式或用数形结合没有加绝对值算出的结果是负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巡视,或提问等方式来发现学生的错误,而采取直接讲解,或采取实物投影学生错误解答,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并提问学生的方式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老师课堂上除反复强调以上知识点外,还应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强化它们.只要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学生运用起公式来就会得心应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而且通过公式的推导,更加熟悉解析法,深刻地领会到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以数论形,数形结合”,提高了运用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公式推导思路的探索、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看到了,体会了,享受了数学的美,增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量.92001年第9期 数学通讯。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

《点到直线的距离》(获全国一等奖)张学昭一、教材分析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是高中课本《平面解析几何》第一章“直线”的最后一节.其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定比分点公式、直线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时也学习了用代数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以数论形.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在第一章的最后安排了这一节。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使学生对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认识从定性的认识上升到定量的认识。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用于研究曲线的性质如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求三角形的高.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等.借助它也可以求点的轨迹方程.如角平分线的方程.抛物线的方程等等。

⒉教材的内容安排和处理教参安排“点到直线的距离”这部分内容的授课时间为2个课时。

第一课时:侧重于公式的推导及记忆。

第二课时:侧重于公式的应用。

本节为第一课时。

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及其结论以及简单的应用.教学难点是公式的推导。

教材中提供了两种推导公式的思路.思路Ⅰ用解析法.思路Ⅱ用解析法结合平面几何、三角的知识。

高二的学生刚刚学解析几何.对解析法不够熟练.而且接触用解析法结合平面几何、三角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例子不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高.所以公式的推导是难点。

公式的推导使用的解析法或解析法结合其它的数学方法.在第二章圆锥曲线中经常用到;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所以.公式的推导也是重点。

二、教学目的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和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如下:知识目标:第一课时:掌握点到直线距离的公式的推导及其初步运用;第二课时:巩固点到直线距离的公式.由它推导两平行线的距离公式.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它们.能较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用代数方法(坐标、方程)讨论图形性质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

(3)当A ≠0且B≠0时,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本节课 居于“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之间的 距离”之后,学生容易想到方案一 。
y
(A,B不全为0)
Q
方案一:(直接法)
B PQ l A 0 k PQ 这里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 A
P
O
l
x
想方法,把一个新问题转化为一 PQ所在直线方程 个曾经解决过的问题,一个自己 建立方程组求Q点坐标 熟悉的问题。 两点距离公式求 PQ
数 形 结 合 的 思 想
化 归 与 转 化 的 思 想
教材分析
目标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 过程
课 外 作 业 巩 固 提 高
• 必做题:课本P118的练习第1—2题; 作业:课本P120习题A组第9,10题; 已知一直线被两条平行线l :3x 4 y 7 0 与 l2 :3x 4 y 8 0 • 选做题:
结合本教材与学生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上“台阶式” 教学过程,以达到步步深 入,逐步提高的教学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准备——温故知新 问题1:已知两点 A(2,5), B(1, 1),求| AB |? 问题2:AB所在的直线方程是什么?(化成一般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旧知识出发,
做到“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学数学”。
模仿练习 (设计意图)推导出 独立完成 公式 之后 ,通 过学 生动手 黑板板演
说明:练习时 要有时间限制, 时间允许可以 让学生在黑板 上板演
练习 ,进 一步 巩固 公式的 记忆和应用。
知识内容 点 点 距 点 线 距 线 线 距
课堂小结
思想与方法 由 特 殊 到 一 般 的 思 想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优质课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优质课PPT课件
教学目标
• 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 距离。 • 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 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 • 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前复习:
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有哪两种? 2 垂直是哪一种位置关系的特殊情况?
特殊在哪里?
游戏规则:
一、本着公平竞赛,所有比赛选手站在同一直线上。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测:过A点先画直线的垂线,再画
直线的平行线。
.A
•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 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 斯· 史考伯 •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 特 • 5、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 6、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 来的。——莎士比亚 • 7、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 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 • 8、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 9、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 色而已。——里希特 • 10、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 根
这条垂直的线段最短
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1题
量出A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分别量出A点到对边的距离。
.A .A
பைடு நூலகம்
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2题
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
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河的一边有个A村,村里的人想从 河里挖一条水渠来灌溉农田,怎 么挖最省时省力。

《点到直线的距离》优质课比赛说课课件PPT课件

《点到直线的距离》优质课比赛说课课件PPT课件

学生互动与反馈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 解决问题。在讨论点到直线距离的应用时, 可以分组讨论,每组给出一种应用场景。
反馈机制
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 略。可以通过提问、小组报告、课堂小测验 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点到直 线距离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思考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几何学中的基 本概念,也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的重要工具。
课程背景
01
介绍几何学的发展历程,强调点 到直线距离在几何学中的重要地 位。
02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续解决 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点到直线 距离的定义和计算方 法。
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 兴趣和好奇心,培养 其探索精神。
参数方程形式的公式
总结词
参数方程形式的公式通过引入参数方程,将点到直线的距离 表示为参数的函数,便于分析和计算。
详细描述
参数方程形式的公式将点到直线的距离表示为参数的函数, 通过引入参数方程,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这种形式 的公式便于分析和计算,能够方便地求解距离的最值和轨迹 等问题。
不同维度的推广
距离公式的应用范围。
05 教学方法与策略CH来自PTER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在“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课中,教师需要详 细解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其推导过程,适合采用讲授法。
讨论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或小组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积极交流和探讨的方法。教师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实际应用或相关问题,加深理解。
教学策略
直观性教学策略
利用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或现 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 析,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促 进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图形计 算器或几何画板展示点到直线的距离, 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优质课PPT课件 省一等奖课件

《点到直线的距离》优质课PPT课件  省一等奖课件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遗憾。”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点到直线的距离 说课

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点到直线的距离 说课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我将通过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部分,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册(上),“§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第四节课,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应用.2.地位与作用本节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认识,是从初中平面几何的定性作图,过渡到了高中解析几何的定量计算,其学习平台是学生已掌握了直线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相关知识.对本节的研究,为以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圆锥曲线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二、目标分析1.学情分析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有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我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较活跃,但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及前面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⑴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⑵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⑶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数学思考】⑴ 通过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算法的思想;⑵ 通过自学教材上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⑶ 通过灵活运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解决问题】由探索点()2,0P 到直线0x y -=的距离,推广到探索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220A B +≠的距离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研究方法,并使学生在经历反馈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结合现实模型,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激发学习兴趣.3.教学重点、难点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设置为:【重点】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分析;⑵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和算法分析.【难点突破】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由浅入深,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整理出推导公式的不同算法思路.同时,借助于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逐步深入的课堂练习,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特点,本课采用类比发现式教学模式.从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背景出发,通过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氛围中,认识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数学能力.四、过程设计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分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压电线的安全距离等生活图片的欣赏,以及一个具体实例:在高速行驶时,如果旅客离铁轨中心的距离小于2.5m 几何要素——“点到直线的距离”,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为教学背景,引入新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应该如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呢?”带着这个问题,教学进入环节2.环节2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首先,由学生回答,初中有关“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Q 点,线段PQ 的长度叫做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旧知,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师生共同探讨如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由于点和直线处在一般位置,所以公式的推导过程含有字母运算,比较抽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补充两个由浅入深的具体问题,为后面推公式应用广到一般情况作好铺垫.问题1 如何求点(2,0)P 到直线:0l x y -=的距离?补充的问题1,由于点和直线的位置非常特殊,所以学生容易回答,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多种解法解决本问.方法① 利用定义由于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了两条直线交点的求法等知识,所以容易通过定义,将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转化为点P之间距离来解决.解:过点P 作l 的垂线PQ ,设垂足为.Q()1,1.Q PQ ∴∴== 方法②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联想到三角形的高或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解:过点P 作l x 、轴的垂线PQ PR 、,交点为点.Q R 、在Rt ,,OPR OR QP OP PR ∆⋅=⋅中2 2.QP QP ∴=⨯∴=方法③ 利用三角函数根据定义作出图象后,由于涉及到Rt OPQ ∆和直线倾斜角45,学生容易联想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问题.解:过点P 作l 的垂线PQ ,垂足为.Q方法④ 利用函数的思想(P ·0在初中,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几何特征: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意点,所得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以此为背景,学生可能通过函数的思想来解决.解:设直线l 上的点00(,)Q x y ,则()min .d QP =当01x =时,取得等号,即此时点()1,1.Q 对于问题1完整.改变点P 和直线l 的位置,引出补充问题2.问题2 如何求点(4,2)P 到直线220x y -+=组织学生类比问题1面临比较抽象的字母运算.通过补充两个由浅入深的具 体问题,使学生能够类比思考,解决当点和直线处在一般 位置时,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 在解决问题1、2的基础上,将点和直线的位置推广到一般情况,进一步提出问题3.问题 3 如何求点P 00(,)x y 到直线0Ax By C ++=(220A B +≠)的距离?方法① 利用定义的推导方法通过前面两个补充问题,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求点到直线距离的经验和方法,学生可能会类比考虑利用定义,将点P 到直线l 的0 0距离转化为点P与垂足Q,两点之间距离来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思路自然,但运算较繁琐,所以只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说明算法步骤、明确算法框图,而不要求推导过程.尽管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但学生仍然可能忽略0A≠,这一前提条件,而直接得到与l垂直直线的斜率为B.我要加以纠正,A并强调对于00或的特殊情况,可以结合图象直接得出结论,A B==所以在算法中暂不考虑.质.所以旧教教科书选择的借助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PRS三边边长的求法.念,并运用了向量的有关知识讨论直线的一些问题.所以我班部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会提出利用向量知识推导公式,我要给予肯定.尽管这种方法具有一定难度,但根据我班学生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向量有关知识,使学生明确向量数量积的两种表示方式及其几何意义,再结合图象,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得出,利用向量数量积推导公式的算法步骤、算法框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无法表示与直线l 垂直的向量n 的坐标的困难,我给予提示:可以借助于,向量n 与直线l 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来解决.对于这种方法的具体推导过程,要求学生课后,在自学教材55P 阅读材料“向量与直线”的基础上,作为思考作业完成.这种利用向量的算法,为今后在立体几何中,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奠定了基础. 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获得知识,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用坐标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由于点和直线处在一般位置,所以公式的推导中会涉及字母运算,比较抽象.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教学中强调了算法的思让学生在明确算法步骤和算法框图的前提下,式证明和自学阅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上任意一点得(PM x =-设PM n 与的夹角为得cos PM n PM n θ⋅= 得到点P 到l 的距离cos PM n PM n θ⋅⋅= )02B Ax By C B +=+垂直的向量(),n A B = (M x 0C =·θ (0,P x y · n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其中0A B 、不同时为)的距离 在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推导得出公式后,引导学生根据公式的形式特点,记忆公式.同时强调:当00A B ==或时,公式仍然适用,也可以结合图象直接求出结论.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公式计算补充问题1、2,并与前面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前后呼应,使学生体会运用公式计算的简便性.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为了强化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教学进入环节3.环节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在本环节,我安排了三个典型例题.其中例1是引用教材52P ,由于例题中所给直线的方程已经是一般式,所以学生容易忽略运用公式的前提:首先应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在确定了系数A B 、的值之后,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这一点对于直线方程中含参数的问题尤为重要.为了强调运用公式的这一前提条件,我在例1中补充设置了⑶、⑷两个小问.例1 求点0(1,2)P -到下列直线的距离:⑴ 2100;x y +-= ⑵ 32;x =⑶ 37;y x =+ ⑷ ()241.33y x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练习,强化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应用.同时,“代入公式计算前,首先应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以便确定系数A B 、的值”是学生在应用公式中,容易忽略的环节.将这一薄弱环节设置在补充例题中,使学生在“错误体验”加深记忆,以期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在解决了例1的基础上,由浅入深,补充了直线方程含有参数的例2,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例2 ⑴ 已知点()2,3A -到直线1y ax =+的距离为,求a 的值;⑵ 已知点()2,3A -到直线y x a =-+a的值.由于例2的两个问题中,直线方程所含参数a 都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一个表示直线的斜率,另一个表示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所以解出参数a 的值后,在“几何画板”中,以数学实验的形式,通过度量进行操作确认.其中⑴随直线l 的不断变化,学生可观察点A 到直线l 距离d 的度量值、直线斜率a 的度量值的变化趋势.当d =a 的度量值,与计算结果吻合.同时,度量出30ABC ABD ∠=∠=,说明点A 落在两条直线所成角的角平分线上(如图1);在⑵中,学生可观察点A 到直线l 距离d 的度量值、直线在y 轴上截距a的变化趋势.当d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a 的度量值,也与计算结果吻合(如图2).本例既考察了学生对公式的掌握情况,又为下节课对称问题和直线系的研究设下伏笔,并由问题⑵中两平行线间距离为,引出教材53P 的例题. d=1.414a=-0.2679 d=1.414 a=3.000图1图2 (设计意图: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应用,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在例1的基础上,增补直线方程含有参数的例2,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在几何画板的软件平台中,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在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后,再回归几何本身的重要性.)例3 求平行线2780x y -+=和2760x y --=的距离.教材上采用了类比化归的思想,将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来解决问题.由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教材选择了一条直线上的特殊点,便于简化计算.学生可能会提出如果在直线上任选一点()00,P x y 能否得到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问题,由此引出了教材54P 的习题15.根据课堂剩余时间,此题作为机动练习.此时,本课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为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学进入环节4.(设计意图:紧扣教材,让学生体会类比化归的思想方法,同时,为课后作业中推导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设下伏笔.) 环节4 课堂总结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加以补充说明.⑴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中不同的算法思路;⑵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⑶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前提条件.(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本节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巩固知识,明确方法.)课后作业① 在自学教材55P 阅读材料“向量与直线”后,利用向量的方法证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② 教材547.3P 习题 13、14、16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经历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我对本课有如下五点反思:1.对于这一节内容,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让学生理解、记忆公式,直接应用而不讲公式的探寻过程,这样的处理不利于我校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二是本课方式,通过强调对公式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利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能力;2.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推导过程,含有比较抽象的字母运算.如果没有整体算法步骤的分析,学生的思路会缺乏连贯性,所以本课重点分析了三种算法思想:利用定义的算法、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利用平面向量的算法.让学生在明了算法步骤的前提下,再进行有效的公式推导和自学阅读;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㈠ 公式推导过程 1.问题1 如何求点(2,0)P 到直线0x y -=的距离?2.问题2 如何求点(4,2)P 到直线220x y -+=的距离? 3.问题3 如何求点P 00(,)x y 到直线0Ax By C ++= 的距离(220A B +≠)?方法① 利用定义的算法框图 方法②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算法框图 方法③ 利用平面向量的算法框图㈡ 典型例题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运用公式的注意点 ◆课堂小结3.向量是一种重要的运算工具,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课涉及了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方法.实际上,在以后立体几何的学习中,还将利用这种算法思路得到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又由于这种方法在思维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分层要求: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教材所给的推导方法,并能够应用公式,较高要求是能够利用向量的方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4.现代数学认为“几何是可视逻辑”,所以我重视在补充的例题中,突出几何直观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5.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体验”将会有助于加深记忆,所以我重视在学生应用公式中容易忽略的环节,并在补充的例题中给予了设置,以期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2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2

教 学 反 思
2.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含有字母运算,比较抽 象.如果没有整体算法步骤的分析,学生的思路 会缺乏连贯性,所以本课重点分析了推导公式的 三种算法思想:利用定义的算法、利用直角三角 形面积的算法、利用平面向量的算法.让学生在 明了算法步骤的前提下,再进行有效的公式推导 和自学阅读;
教 学 反 思
通过灵活运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
目 标 分 析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由探索点 P 2,0 到直线 x y 0的距离,推
解 决 问 题
广到探索点 P x0 , y0 到直线 Ax By C 0 (其中
A、B 不同时为0)的距离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由
d PQ
PM n n
·
M x, y
y
n P x0 , y0
n
Q
O
·
·
x
l : Ax By C 0
过 程 设 计
设点 M x, y 是直线 l 上任意一点得PM x x0 , y y0 求与 l 垂直的向量 n A, B 设 PM与n 的夹角为 得 PM n PM n cos
PM n n
方法③ 利用平面向量的 算法框图
得到点
P到
l 的距离 d
PM cos
得到 d
x x0 , y y0 A, B
A B
2 2

Ax0 By0 C A2 B 2
过 程 设 计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点 P( x0 , y0 )到直线 Ax By C 0 (其中A、B不同时为0)的距离为
象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认真;B= 一般;C=不认真
A=强; B= 一般;C=没有 A=较深;B=一般; C=没有 A=能; B=基本;C=不能
A= 能; B= 一般; C= 不能
A =较好; B = 一般;C=不好
A = 能; B = 一般; C = 不能
总评
书面作业:书本 63页练习8.3 .3第123题。
1.体验数学活动中的受挫感和成功感,在质疑、 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 2.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数学用数学” 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结合实例
问题引领
思维流程图
教学方法与策略
基于主体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及 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
8 5 5
求P、Q 两点间的距离
求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PQ
适合指导,及时评价,调控节奏。
d PQ
8 5 3.58 5
3、动手实践
检测学习效果,调动参与热情, 提高计算技能,培养互助精神。
4、另辟蹊径
探讨 : 不求点Q的坐标可以吗?
求线段长度可构造图形吗?
什么图形? 如何构造?
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计算工具。
教材分析
二、处理和安排
对教材进行化抽象为形象的处理,以电信局 现场讨论会为课堂教学的锚。
学情分析
一、认知特征:心理规律由依赖转向独立,学习方 法由模仿转向顿悟,思维方式由形 象转向抽象; 二、知识储备:掌握了直线及平面向量的有关知识, 初步具备了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 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状态:无法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专业 课程,缺少成功体验,影响课堂参 与度。
大纲要求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
一门公共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 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几何的教学加强应用体验,旨在培养学生的 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知识目标: 2.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表示形式。 1.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技能目标: 2.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渗透数形 结合、特殊到一般、类比转化、思维流程图 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运用公式的注意点
课堂学习评价表
项目 因素 1.参与活动 情感 2.认真情况 与 态度 3.好奇心和意志力 4.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5.描述知识特征 知识 与 6.使用旧知识 技能 7.解决实际问题 8.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 与 9.思维的条理性 方法 10.解决问题的策略 交流 11.听取别人意见并询问 与 12.积极表达自己意见 合作 13.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自评 组评 师评 说明 A=积极;B= 一般;C=不积极
拉近数学课堂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锚的生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方案一:直接从接口 P拉一根电缆至A或B。 方案二:电缆延伸至 两个村庄的中点M。 方案三:确定A、B所 在的直线l , 过P作直线 l的垂线,垂足Q,确 定点Q接入。
成功切入到“抛锚”过程。
2、提炼问题
课堂任务:快速计算3种方案里电缆的长度。
1、寻求路径
y
设问:在你的知识宝库里哪些可以作为解决 P x0 , y0
问题的突破口?
Q
O
d
·
·
x
l : Ax By C 0
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储备,把握“最近发展 区”,使原有的知识经验成为探究的起点。
2、合作探究 思 维 流 程 图
求直线 l 的斜率和方程? 求直线 l 的斜率和方程
获取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
首尾呼应, “源于生活发现”、“归于生产实践”。
2、内化知识
应用2:在平面设计 photoshop “直线与曲线搭配”的 实训课上,教师给出了 一个需要磨削加工的机 械零 件尺寸的图纸,如图所 示(单位mm ),磨削加工过程 中需要知道点 O到直线 MN的距离,试求这个距离 。 y
2、若点P在直线l上,距离公式成立吗?
3、公式的结构特点是什 么?用距离公式时, 直线方程是什么形式 ?
突出思考问题的完备性和周密性, 重新认识数学的规律性与简洁美。
1、回归实例
应用1: 市电信局计划年底 前解决本地区最后两个 农村 的通信网络问题,据规 划部 门提供的标有坐标的比 例图 纸可知,坐标原点为电 信局, 两农村的坐标为 A(10 , 10 ), B(1, 8)。它们之间已预先 铺设了电缆,最近的网 线已 延伸到点 P (2, 2)。求电缆线 PQ的长度?
拓宽视野,发展思维,为从特殊到一般做好铺垫。
5、归纳结论
设问: 求点 Px0 , y 0 到直线l : Ax By C 0的距离 A 2 B 2 0 ?
y
设RxR , y0 ,S x0 , y S


R

·
Q
O
P x0 , y0
· ·
S
d
·
x
By0 C xR A
k MN tan 180o 57o 27' tan 57o 27' 1.5667


y1 16.82 5.82 11
x 19.58 由点斜式得直线MN的方程 y 11 1.5667 即 1.5667x y 19.676 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所求距离 d 1.5667 0 1 0 19.676 1.56672 12 10.599(mm)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 位,选择一至二种的 方法推导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思考拓展:试求两条平 行直线 2 x 3 y 3 0 与 2 x 3 y 9 0之间的距离。
体现尊重个体差异,分层落实目标的教学原则。
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应用举例
19.58
M
57O 27'
16.82
5
N
o
14
x
R5.82
2、内化知识
19.58
M
57O 27'
y
16.82
5
N
o
14
x
R5.82
观察图形——条件的化归转化——学生全员参与。 回顾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促进新知内化,数学
知识转化成专业技能。
解 : 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中,
设点M的坐标为x1 , y1 , x1 19.58,
3、动手实践
求直线 l 的斜率和方程
kl 10 (8) 2, l : 2 x y 10 0 10 (1)
求直线 PQ 的斜率
求直线 PQ 的方程
求直线l与PQ的交点Q
k PQ
1 1 kl 2
动手实践
PQ 的方程 x 2 y 6 0
2 x y 10 0 26 2 解得Q( , ) 5 5 x 2 y 6 0
PR x0 x R
yS
Ax0 By0 C A
Ax0 C B
Ax0 By0 C PS y0 y S B
RS
PQ
RP PS
2
2
Ax0 By0 C AB
A2 B 2
l : Ax By C 0
PR PS RS
PQ
教法:抛锚式、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其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随堂讲义等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讨论会:市电信局计划 年底 前解决本地区最后两个 农村 的通信网络问题,据规 划部 门提供的标有坐标的比 例图 纸可知,坐标原点为电 信局, 两农村的坐标为 A(10 , 10 ), B(1, 8)。它们之间已预先 铺设了电缆,最近的网 线已 延伸到点 P (2, 2)。怎样铺设 电缆比较合理呢 ?
Ax0 By0 C A2 B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领悟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采用“集体分析,个个突破”的方式。
5、归纳结论
点 Px0 , y 0 到直线 l : Ax By C 0的距离 A 2 B 2 0


d
Ax0 By0 C A2 B 2
设问: 1、若A 0或B 0,距离公式成立吗?
鼓励创新,激发好胜心, 小组合作,巧思妙构。
4、另辟蹊径
设Rx R ,2 ,S 2, y s
得到 R(6, 2),S (2, - 6)
l : 2 x y 10 0
PR 4, PS 8
RS 16 64 4 5
面积相等得 d 4 5 4 8 8 5 得到d PQ 5
两点间距离公式
P1 P2
x 2 x1 2 y 2 y1 2
| BP | 101 10.05
53 3.64 2
AP、 BP PM PQ
| AP | 8 2 11.31
PM
铺设电缆的问题转化成了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 求点 P到直线l的距离 ?
低起点、小步走,大大激发求知欲望。
公式推导的方法
课堂小结框图
力求“简洁、直观”,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
教学反思
三大特点:
以问题引导的问答学习模式,适应新知识的生成。 自主探究环节的设置,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专业的情境创设,突出了应用意识的培养。
一大亮点:
数学教学成为了数学活动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