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PPT

合集下载

《创造宣言》优质PPT课件

《创造宣言》优质PPT课件
陷入绝境。
预习检查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 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 头向上看的样子。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 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鲁钝:愚笨,不敏锐。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一句 话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B )
A.中伤/中间 监牢/监生 暴跌/自暴自弃 B.遁词/遵循 懦夫/儒雅 崇拜/鬼鬼祟祟 C.曾参/参差 佛经/仿佛 单调/调兵遣将 D.鲁钝/纯净 镰刀/廉洁 豢养/拳拳之心
【解析】A.zhònɡ/zhōnɡ,jiān/jiàn,bào/bào; B.dùn/xún,nuò/rú,chónɡ/suì; C.shēn/cēn,fó/fú,diào/diào; D.dùn/chún,lián/lián,huàn/quán。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感悟1:生活中有许多生活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许和 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所以, 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自 己的精彩的人生篇章。
感悟2: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有勇气、意志、信 念之外,要创造还需要有智慧。而智慧主要来源于学习。让 我们现在好好努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zāi( 栽 )树 cái( 裁 )剪 运zài( 载 )
繁zhí( 殖 ) zhí( 植 )树 zhí ( 值 )日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中伤:污蔑别人使受损害。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
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以走了,比喻

《创造宣言》PPT(完美版)

《创造宣言》PPT(完美版)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 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 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 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以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为例,批驳 人们因为年纪太小而拒绝创造的错误认识。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 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蚕吃桑叶,尚 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 便一无贡献吗?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第三部分(5~12):列举事例,批驳人们 不愿创造的错误认识,阐述“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并发出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的号召。
第四部分(13、14):引用“东山樵夫” 的故事,阐述失去创造力后的可悲下场。
第五部分(15、16):发出呼吁——勇于创 造。
诬陷别人使受损害。 【中伤】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 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 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遁词】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自暴自弃】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山穷水尽】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发出“让我们 继续创造”的宣言。 第二部分(2~4):正面阐述教育者的创造 在于创造出真善美的人及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 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主要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背景链接
《创造宣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 生所著。在这篇课文中,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 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 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 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文章虽 然写于1943年,但在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迅速的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 意义。

创造宣言(共17张PPT)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创造宣言(共17张PPT)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3)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5)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作者以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作为事实论据,以名人名言作为理论论据来进行反驳。
(2)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4)太无能了,不能创造。
探究二:写法探究再读课文,总结写法。(可从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第1~4段):提出中心论题。第二部分(第5~11段):驳斥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第三部分(第12~16段):呼唤创造,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
1.跳读课文,理清结构。
2.精读课文,思考:文中作者对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在批驳这些错误论点时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21课 创造宣言 陶行知
1.理清结构,理解反驳论点的驳论方式
2.能从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课文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填空。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和实践家。他在实践中创立了以“____________”“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著作有《_______________》《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斋夫自由谈》《古庙敲钟录》等,并有合编《陶行知全集》(六卷)。
教育家
思想家
生活即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
3.文体常识你记准了吗?(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就是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的主要方法:驳对方的论点,驳对方的论据,驳对方的论证。本文是一篇_______。

第21课 《创造宣言》课件(35张PPT).ppt

第21课 《创造宣言》课件(35张PPT).ppt
23
局部探究
玄奘是唐代的高僧,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二十六岁时, 决心去佛教圣地天竺(古印度)寻求真正的佛教经典。至摩揭陀国,入那 烂陀寺,从戒贤为师,学《瑜伽论》等。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正月归 国,受到长安“空城出观”的盛大欢迎,唐太宗又在东京洛阳亲自接见了 他。他将所获梵本经书657部献于朝廷,太宗命他在弘福寺翻译群经。经过 十九年的刻苦努力,共译出佛经75部,1338卷,1300多万字。佛教由是渐 盛,玄奘法师为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沟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9
整体感知
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由罗丹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 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第二部分(5~15):再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列举例子批评一些人的 错误看法,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有了这样的理念,进 一步指出要从点滴做起,不能像东山樵夫那样因循,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第三部分(16):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 “汗”“血”“热情”去创造。
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 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6
整体感知
遁(dùn)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哑口无言:无话可说。 鲁钝(dùn):迟钝,笨。 望洋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 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 自我欣赏。顾:转过头看。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18
局部探究
《正气歌》: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达大都,安置在 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 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 (在今府学胡同)。

第21课《创造宣言》 (25张PPT)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创造宣言》 (25张PPT)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 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合作探究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 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 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 得巨大成就。
观点
事实论据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年纪太小
八大山人在白纸上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画作;飞帝 亚斯、米开朗基能用石头雕成不朽的雕像。
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诞生于监牢;雷塞布在沙漠中造成苏 彝士运河;肉包铺子中产生平老静。
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都是幼年成才。
自己太无能
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教义。
山穷水尽,走投 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取得佛经;哥伦布、莫扎尔特都是在 无路,陷入绝境, 绝境中成就伟业。 等死而已
整体感知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 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 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整体感知
5、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
布置作业
“当代保尔”张海迪身残志坚,没有向命运屈服,创造 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人生。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她的资 料,对比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并把它整理成文字。

塑像
dùn
鲁钝
yǎ 哑口无言
zhòng
中伤
dùn
遁词
检测预习
1、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
更加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
2、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第21课《创造宣言》课件(共22张PPT)

第21课《创造宣言》课件(共22张PPT)
21 创造宣言
选自《陶行知全集》 作者:陶行知 体裁:驳论文
作者名片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è 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 教育思想有:普及教育,生活教育, 创造教育等。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 改造》《中国大众教育》等。
读读写写
课本110页
中伤 (zhòng) 画龙点睛 遁词 (dùn) 自暴自弃(qì) 鲁钝 (dùn) 山穷水尽 懦夫 (nuò) 走投无路(tóu) 豢养 (huàn) 灌溉 (guàn gài)
整体感知
3.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 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 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 法。
整体感知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 是什么?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 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 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读读写写
补充
玄奘 (zàng) 樵夫 (qiáo) 哑口无言
词语解释
课本注释
鲁钝:愚笨,不敏锐。 豢养:喂养。 【本课注释的人名,可以了解一下, 以读懂课文。】
词语解释
补充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 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 动有力。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借以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 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 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文本解读
1.“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 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 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 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第21课《创造宣言》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创造宣言》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内容探究 4.作者是如何批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这一错误观点的?
是通过列举某些人对幼年研究者的蔑视, 和在事实面前哑口无言的表现,来批驳错误 观点的。批驳错误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创造。
莫扎特
内容探究
5.作者举“水滴石穿”的例子有什么目的?
用“水滴石穿”的例子来告诫我们不要 轻视点滴的创造,不要因为点滴的创造小而 不做,要从基础做起,积小成大,不要奢望 “一口吃个胖子”。生字词zຫໍສະໝຸດ òng中伤huàn
豢养
guàn gài
灌溉
dùn
遁词
鲁钝
nuò
懦夫
山穷水尽 走投无路
画龙点睛 自暴自弃
PART.3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请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第1段)
第二部分
(2-4段)
第三部分
(5-11段)
第四部分
(12-16段)
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作者简介
陶行知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景星学社社员
注:景星学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非政 府国际文教组织,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国 际学术组织,也是首个中国国人在西方世界 创建的以汉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组织。
作品简介
本文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 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 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 的观点。最后发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 血,一滴热情,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 造的创造宣言。
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 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九上语文课件第21课《创造宣言》课件(共20张PPT)

九上语文课件第21课《创造宣言》课件(共20张PPT)

层次结构
壹贰

第一部分(1-4):引出论题:
人类离不开创造。
第二部分(5-11):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
第三部分(12-15):以东山樵夫为例,指出创 造要从点滴做起,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 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 造之人”的结论。
第四部分(16):发出创造宣言,表达献身创 造的强烈愿望。
答案示例
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 健康,生命才会存在。一个人比之社会是小的,但一个人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 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颗无名小星,如果大家都愿意奉 献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合作探究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
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 出一条生路。
课后作业
《创造宣言》中“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 殖创造之森林。”句中运用比喻论证,论证了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 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 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论证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 闯出一条生路。请你写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片段,150字左右。

第21 课《创造宣言》课件(共25张PPT)

第21 课《创造宣言》课件(共25张PPT)
创造宣言
陶行知
导入新课
泰戈尔曾经说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 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 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 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说说你有哪些具有“创造性”的事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 徽省徽州歙(shè)县人,祖籍绍 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 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三个“单调”“无过于”既是排比又是对 比,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有力地批 驳了“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增强了说理气势。
赏析示例
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道理论证,引用慧能的话,批驳了“ 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赏析示例
比喻论证。作者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 创造之心的教师,以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 出没有创造之心和创造力的教师,既不能发现 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 后只会毁灭他们。
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两段,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 这两段用了排比和呼告的修辞,语气强烈, 符合“宣言”的特点。作者大声宣告,呼吁教 育者树立创造意识,呼吁所有人牢记“生命不 息,创造不止”,让创造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 结果,成为森林。
作者简介
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 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 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 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 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 史上的一座丰碑。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3年,陶行知先生否定了 “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 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 时、处处要去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典娜头像)
米开朗基(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Buonarroti,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 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 筑师和诗人。作品有雕像 《大卫》、巨型天顶画《创 世纪》、雕像《晨》、 《暮》、《昼》、《夜》和 壁画《最后的审判》等。以 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 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 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 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 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研读4—10段
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 点进行反驳?又是怎样进行批驳的?
借口 论据
1.环境太平凡 八大山人 飞帝亚斯 3.年纪太小
4.太无能 5.陷入绝境
米开朗基罗 帕斯加尔
《安魂曲》
2.生活太单调 《易经》《正气歌》《国际歌》雷布赛
莫扎特
曾参 玄奘
爱迪生
惠能 哥伦布
研读4—10段
众叛亲离: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议论文的自我介绍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论据类型:事实论据 理论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议论类型:立论 驳论 驳论方法: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研读1—3段
本文是一篇精彩的驳论文,那么作者是如何 引出议论话题的?
《创造宣言》
陶行知
心理实验室
1.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需要和周围的人保持相 同的水平,你认为这个见解如何? A.完全正确 B.有点正确 C.不对 2.宴会时,你如何寻找适当的异性? A.找出最满意的,与她接近 B.身边任何一位都可以 C.跟看上去坦诚亲切的人接近 3.当你经过陈列窗或镜子前面的时候,你喜欢 停留一下,照照自己吗?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安魂曲》作于1791年,是莫 扎特最后的作品。 直到去世, 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 道主义色彩的作品,最终由他 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留下的 手稿续完。莫扎特一生直到穷 极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中也 一直没有痛苦,而只有纯净的 欢乐。这部临终前的作品仍是 如此,只有那种在天国的光芒 照耀着他的感觉。
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 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哥 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圆说的信 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热那 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 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他在 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 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 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 海家。
《安魂曲》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 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 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 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惠能
惠能大师(公元六三八至七一三年),俗姓卢氏,三岁 丧父,家境艰贫,稍长以伐薪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二十 四岁时,惠能辞母出家,往蕲州黄梅东山参拜五祖弘忍 大师。初为行者,随众劳役,踏碓舂米。后因书写了得 法诗偈而备受弘忍赏识,嘱付衣法,成为禅宗六祖。因 当时佛教内部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惠能多次 遇险,最后藏迹于猎人群伍之中,隐居十五年。弘忍入 灭之后,惠能才开始传法受戒。此后演化佛法三十余年, 弘法度众无数。武则天、唐中宗闻其名声,多次敕书征 召入京,惠能皆以老病相辞,竟不奉诏。唐玄宗先天二 年(公元七一三年),惠能赴新州入灭,时年七十有 六。
1.135
2.513
3.531
4.153
5.135
21-25 分:你乐观自信,对自己的才能和外表风采充满自信和
骄傲。如果偶尔有自卑感,也是环境变化的缘故,譬如处于人才 济济的场所等。 16-20 分:你有过分追求、理想太大的缺点。你不满足现状, 想出人头地,导致你去追求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也可以说,你过 于追求完美,过于计较,反倒陷入自卑感中不能自拔。 11-15 分:你在做事前就过早贸然断定自己不行,自认为不如 别人。主要原因是你不了解周围人们的真实状况,不清楚事情的 本来面目,搞清楚的话就会恍然大悟,随之则坦然自如。你的缺 点在于一旦自认为不行就心灰意冷。 5-10 分:你对自己缺乏自信,习惯用消极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 只看到不利之处,所以总是尚未尝试就想要退缩。其实,更多时 候你是被自己的想象打败的。
飞帝亚斯(菲狄亚斯)
(Phidias,主要活动时期公元前448— 432)古希腊雕塑家。雅典人。擅长神像 雕塑。作品有建立在雅典卫城上的巨大 的《雅典娜》铜像、有用象牙嵌金的奥 林匹亚的《宙斯》像和《巴台农的雅典 娜》,这些作品已不存在。据说巴台农 神殿的装饰雕塑,也是在他领导设计和 监督下完成的。这些装饰雕塑的主要部 分现藏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被认为是古 希腊雕塑全盛时期的代表作。
作者介绍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 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 民教育。“五· 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 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 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赤子之枕,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 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 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曾参
曾参(前505年一前463年), 字于舆,祖籍曾(今苍山县向城) 人。 曾参16岁拜孔子为师.由于 他刻苦好学,造诣很深,成为孔 子的得意门生.他著有《大学》, 《孝经》两书,被后世视为儒家 经典,尊其为“宗圣”,“述 圣”.曾参传业于子思,子思传 业于孟子,形成著名的“思孟学 派”。
曾子杀彘
《正气歌》
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达大都, 安置在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 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 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在今府学胡同)。 文天祥不愧为状元出身的诗人,他在关押三年期间,书 写了几百篇诗词文章,以抒发爱国之情。1281年夏季,在暑 气、腐气、秽气等七气的熏蒸中,文天祥说要“以一正气而 敌七气”,他慷慨挥毫,在牢中写就了千古流传、掷地有声 的铿锵之作《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 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 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 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 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品味语言
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结合课文 加以分析。
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 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 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 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玄奘
玄奘是唐代的高僧,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 627年),玄奘二十六岁时,决心去佛教圣地 天竺(古印度)寻求真正的佛教经典。至摩揭 陀国,入那烂陀寺,从戒贤为师,学《瑜伽 论》等。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正月归国, 受到长安“空城出观”的盛大欢迎,唐太宗 又在东京洛阳亲自接见了他 。他将所获梵本 经书657部献于朝廷,太宗命他在弘福寺翻译 群经。经过十九年的刻苦努力,共译出佛经 75部,1,338卷,1,300多万字。佛教由是渐 盛,玄奘法师为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文 化的沟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由于你的过失而产生了不愉快的场面或 难题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A.为了使自己不受责备,想出一套似是 而非的托词 B.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尽全力处理善后 问题 C.尝试修正事态,并寻求对自己有利的 解释 5.对自己不熟悉和不擅长的事,你能大胆 愉快地接触它吗? A.很难 B.偶尔 C.没问题
问题计分:ABC
用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 出议论话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 定创造的重要性。
研读4—10段
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 点进行反驳?又是怎样进行批驳的?
朱耷
(1626-约1697)清初画家。南昌(今
属江西)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 一度为僧,又当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 道院。有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 等别号。擅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 凝练,形象夸张;亦写山水,意境冷寂。 所画鱼鸟每作“白眼向人”的情态,署 款八大山人。他的画技法,对后来的写 意画影响很大。工书法,行楷学王曦之, 纯朴圆润,自成一格。
品味语言
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中的修辞及其作用。
品味语言——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排比句。 总结: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 《正气歌》,产生了《国际歌》。 总结: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 惊世之作。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 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 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总结:强调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字词积累
望洋兴叹:
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 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顾影自怜:
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 自我欣赏。顾:转过头看。

辞:
也写作“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自暴自弃: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品味语言——排比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 总结: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 人。 总结: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 总结: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 创造之神所爱 住的行宫,就能开出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森林。 总结:强调了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