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2011年9月9日
授课人
课名称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三、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作业设计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一个数由7个十亿、5个百万、2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
2、判断题。
①每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②和千万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亿位和百万位。()
(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平方米。
(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学习比亿还大的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拿出数位顺序表。(出表)
1、小组合作研究: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万级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根据它们的特点,顺序填上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学生反馈
2、记数符号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第7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人教版
《第7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数产生的历史、认识自然数。
2.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获得运用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认识自然数。
教学难点理解数和数字的区别,牢记数位顺序表。
教学方法教授、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咱们从学习数学这个学科开始,学习了很多内容,比如说加减乘除的运算,还学过哪些?都要用到数师:既然学过了这么多内容,能不能用一句成语来形容数学这门学科?(博大精深)师:既然是博大精深,那么老师做一个比喻句,把数学比作一个科学王国的城堡,那么咱们平时用的数字应该是什么呢?(大门或者钥匙)师:古代有一位大学问家毕达哥拉斯,他就认识到了数的重要性,因此他提出了“万物皆数”,谁能猜猜这句话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数的知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探究数的产生过程。
(1)如果没有了数字,怎样表示我手中的粉笔有多少根呢?(教师举起手中的4根粉笔)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表示有4根粉笔?(学生通过讨论,会想到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2)在生产劳动中,人们需要数人数、数物体个数或记录打猎后捕获的野兽的数量等等,这样就逐渐产生了数。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7页中的图片,读下面的文字。
了解在远古时代,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各种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这就是数字。
如: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还有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后来流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数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即0,1,2,3,4,5,6,7,8,9……经过了几千年,才产生了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07课时_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07课时_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07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并理解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数的产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的认识,对加减乘除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生活学习中,学生接触到的数多为整数,对小数和分数的认知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知道十进制计数法,能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产生过程的理解。
2.十进制计数法的掌握。
3.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交流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内容。
2.教学素材:数的小卡片、计数器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的小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数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了解数的来源,引导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计数游戏,使用计数器进行数的加减法计算,巩固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数的填空练习,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探讨除了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哪些计数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同步备课】第7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7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于教材的第五章第一节《数的产生》和第五章第二节《十进制计数法》。
其中,数的产生主要介绍了数的概念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从简单的数字到复杂的计算。
而十进制计数法则详细讲解了十进制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数的产生的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十进制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的产生的过程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十进制计数法应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卡片、计算器以及学生的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买卖商品的情景,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字来表示商品的数量。
2. 数的产生:我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数字开始,一步步地了解数的产生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来理解数的产生的重要性。
3. 十进制计数法:我详细讲解了十进制的原理和应用,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
4.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来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5.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有关十进制计数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详细地板书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通过图示和文字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1. 请用数字表示下列物品的数量:苹果、橙子、铅笔、橡皮。
2. 请解释一下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对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更多的实际计算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一单元_第07课时_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7课时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情境导入【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活动中回顾旧知,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独立思考增加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巧妙的引入了新课】1.课件图文展示生活中的常见数。
爷爷今年已经70岁了。
把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吃了其中一份,吃了这个西瓜的1/4。
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2.5元。
月球和地球的距离平均为384401千米。
1.学生自由阅读课件中的文字和数字。
2.思考: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哪些数?预设:我们已经学习过分数、小数、现在学的大数、还有像1、2、3......这样的数。
师引导:像1、2、3......这样的数是阿拉伯数字。
你知道它们是谁发明的吗?3.师引导:你知道它们是谁发明的吗?观看视频明确阿拉伯数字其实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导入课题:数是怎样产生的?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 点数的产生过程。
难 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亿以内的计数单位和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把计数单位拓展到千亿,学习多位数的读法,为后续学习亿以上数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3.揭示课题:为了读写方便,人们常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写。
学习任务一:探究数的产生历程【设计意图:充分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对数的产生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性质。
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活动经验。
】一、了解计数历史1.课件呈现古代计数方法主题图用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1)师引导: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
举例: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一共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数的产生,学会数的概念;
2.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学会运用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学生尊重数学,热爱数学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
理解数的产生,学会数的概念,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学会运用十进制计数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概念,理解十进制计数法,运用十进制计数法。
五、教学方法
以认识为主线,以比较为手段,以实践为基础,以讨论为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步骤
Step1.老师以诱导思维,询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数吗?”示范性回答:“数是用来表示一个事物的多少的。
”
Step2.老师引出历史话题:“有的人说,数是由于人类做零计数时而产生的,你有什么看法?”
Step3.老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尽可能的多探讨,尽可能完善。
Step4.老师让学生一起来介绍一下十进制计数法,并示范用十进制计
数法计算。
Step5.让学生在课上分组实践,使用十进制计数法来求解自己的问题,如:计算乘法或除法的计算结果,更深入的体验。
Step6.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小结,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以及自己
在实践中的体会。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7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7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认识十进制计数法,并掌握每一位数字的命名规则。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数的产生,体验十进制计数法的便利。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的产生过程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使学生能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产生过程的理解。
2.十进制计数法的认识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计数器、骰子等教具。
3.划分学习小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计数等,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数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每一位数字的命名规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其他计数法吗?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探索数学的奥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07课时_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07课时_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计算能力,对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大部分学生对数的产生过程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的产生,并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十进制计数法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知道数的发展历程。
2.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能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产生过程的理解。
2.十进制计数法原理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数的小卡片。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数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数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了解数的发展历程。
通过PPT和实物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产生。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数的小卡片,进行数的认识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十进制计数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7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7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数的发展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际操作的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的概念,对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在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导入、实例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数的产生过程。
2.实例演示: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3.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内容包括故事、实例、练习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用于课堂演示和练习。
3.小组合作工具:准备一些卡片或小道具,用于小组合作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出数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了解数的产生及其历史渊源,认识人们不断改进数的表示方式; 2.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转换方法; 3. 学会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如下: 1. 数的产生及其历史渊源; 2. 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如下: 1. 学生对于十进制计数法的转换方法的理解; 2. 学生在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数的产生及其历史渊源(40分钟)(1)数的概念及其产生•数的定义;•数的产生及其历史渊源;•人们不断改进数的表示方式。
(2)不同数的表示方式•不同文明中的数的表示方式;•二进制表示法。
2. 十进制计数法(80分钟)(1)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的定义;•十进位数的概念。
(2)十进制计数法的转换•二进制转十进制;•八进制转十进制;•十六进制转十进制。
3. 十进制计数法的运算(40分钟)(1)加减法运算•十进制计数法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及其例题。
(2)乘法运算•十进制计数法的乘法运算规则及其例题。
(3)除法运算•十进制计数法的除法运算规则及其例题。
四、学习方式及教学手段本课时采用讲授、讨论及实例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手段: 1. PPT课件; 2. 黑板; 3. 教学视频; 4. 互动答题。
五、教学评价为了评价本次教学的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听讲、思考、提问、互动); 2. 学生的作业质量; 3. 学生的考试成绩; 4. 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总结。
六、教学体会通过本次设计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1.3.1《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含反思)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用迁移的方法完善数位顺序表。
过程与方法1.经历搜集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了解数的产生的相关知识。
2.在合作与操作的过程中生成数位顺序表,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数学文化,知道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数的产生及数字的演变过程。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及掌握数位顺序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数位顺序表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板块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导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你们了解数吗?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过去人们又是怎么计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课题操作指导创设问题情境,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块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活动1学习数的产生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提问: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各种方法来记录物体的个数。
你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吗?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用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的图片或文字等2.师小结:无论人们采用哪种方法计数,都要把数的实物与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记数方法与现代的记数方法比较起来不够简便,但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活动2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1.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地区的数字是不同的。
课前大家也收集了相关信息,结合教材16页内容和17页“你知道吗?”,说下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分享一下,再全班交流。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点评学生的分享,再全班交流。
预设生1:教材上介绍了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数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十进制计数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数方法。它是基于10个数字(0-9)的排列组合来表示任意整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购物时价格的计算为例,展示十进制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难点解释:学生在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算和读写时,容易出现错误,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例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
(3)数位与位数的换算:在进行数位与位数的换算时,学生容易出错,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难点解释:数位与位数的换算涉及到数字之间的倍数关系,学生需要明确各个数位之间的换算规律,例如10个一是十,10个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现代数字的发展,理解数字的演变过程。
2.十进制计数法: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使学生掌握0-9十个数字的排列组合表示任意整数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这一章节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很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的读写问题。这一点让我觉得,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节奏,但仍有少数学生对于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等概念理解不够透彻,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个别辅导。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理解数的含义;
2、了解数产生的历史进程,理解文明发展与数的关系;
3、体会数字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热爱科学的情感;
4、加强学生的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如原始人类用手指头来数到东亚道教时期的“六壬文明”,牧民社会使用的抝将来计数,农业社会发展出基数系统,古埃及人用头骨来代替石头等,这些都是人们产生数的历史记录。
2.十进制计数法的发展
当人们发现,一只手比一只脚更容易把计数的符号组织起来,便开始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它由古罗马人发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十进制计数法的好处是使计算变得简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十”的乘积,如12=10*1+2,分解成10个1加上2个,便可以得到它的值。
3.十进制计数法的使用
十进制计数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时间管理,十进制计数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准确的时间。
在学习中,数学及相关的学科都离不开十进制计数法,例如体育成绩的计算、图形的计算、算术的运算、抽象的概念等,都离不开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数的产生。
(一)谈话引入1.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数,找一找。
让学生用数字符号来表示生活中的数。
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这些数并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
1.师:在远古时期还有这些数的产生,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计数的吗?阅读课教材,让学生了解远古时代人们如何计数。
找同学说一说。
2.播放动画。
师:在远古时期生活打猎也需要用到数。
那时候他们的计数方法有哪些?生: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
师:对,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
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
怎么办?(三)符号记数。
1.师: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出现了早期的数字。
(1)出示:师:你能看懂他们的计数方式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研究,汇报你们的成果。
生:巴比伦数字一个箭头表示1,两个箭头表示2,以此类推。
生:中国数字竖线表示1,横线表示5.生:罗马数字I表示1,V表示5,X表示。
师: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比如表示365,每个国家都不同,这时候人们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设计
(3)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巴比伦数字:
中国数字:
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还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它先由印度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又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即1,2,3,4,5……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四年级小学生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数的发展历史,学生接触的都是文化性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本课堂的重难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点(根据教学内容,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与创新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四年级
教材版本
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这是苏教版的《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一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学习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在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通过学习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的位值原则是读、写多位数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计数器
学生也准备计数器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要求体现信息技术与整个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
第7课时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知道数的产生。
学习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激趣导入,引入新课。(3分钟)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自由说一说。
2.我们已经学习了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这些数字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4.在草稿本上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5.对照数位顺序表举例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四
巩固练习。
(7分钟)
1.完成教材第22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2页第2题。
1.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
2.同桌合作完成后进行延伸,仿照第2题相互出题测试。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3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阅读资料,了解阿拉伯数字的来源,知道阿拉伯数字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数字的原因。
3.( )个十亿是一百亿。
一千亿有( )一百亿。
答案:1010
4.从右边起,第( )位是十万位,第( )位是亿位。
答案:69
5.说说“64875”这个数中每一个数字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分别表示什么?
答案:“6”在万位上,表示6个万;“4”在千位上,表示4个千;“8”在百位上,表示8个百;“7”在十位上,表示7个十;“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
2.组织学生学习课本第17页自然数的相关知识以及“你知道吗”。
强调说明: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1)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与数字发展相关的资料。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使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的含义。
知道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2.使学生认识多位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的含义,掌握数位的顺序和数级的概念,能根据数位或数级的顷序,初步认识一个具体的数中各个数位,以及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计数器,多位数的卡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一、教学数的产生1.复习。
(1)提问:你能从右往左说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吗?谁能从右往左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10000 4000 4500 4530 4532 2060 20062.教学数的产生。
(1)自然数的产生。
(2)说明数的产生。
3.教学自然数。
(1)说明自然数。
有了数字,就可以用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提问: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追问:什么样的数叫做自然数?你能再说出几个自然数吗?(2)教学自然数的特征。
提问: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几?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想一想:自然数的个数是怎样的?追问:哪些数是整数?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教学计数单位。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都是万以内的数。
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指板书的个、十、百、千、万)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提问:根据上面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教学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比万大的多位数。
老师举出一些比万大的数的例子。
②从以前学习的一万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
出示计数器,拨上一万。
提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多少?我们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
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 现在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
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拨珠?现在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
第一单元_第07课时_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上好课】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07课时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上好课】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数、读写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数的产生过程2. 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3. 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数、读写和计算教学难点:1. 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2. 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算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教学卡片3. 学生用书和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故事、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顾数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的产生和发展。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2. 教师通过示例或练习,让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数数、读写和计算方法。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数、读写和计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2.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数的产生过程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
2. 教师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做好复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顾数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数、读写和计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数的产生过程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7课时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案教学设计)
第7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内容】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16~18页,练习三中的习题1、2题)。
【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重点难点】1.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2.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数位顺序表。
【复习导入】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下,我们一起来交流。
【新课讲授】一、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
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1.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1)古代计数方式: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用实数计数: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结绳子计数:古时候人们出去打猎,用结绳子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打到一只猎物,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小结,打几只猎物,就结几个结。
刻道计数: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2)计数符号的产生: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
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二、十进制计数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产生了较完善
的计数方法。
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
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数位顺序表。
(1)猜一猜
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师从学生所说的引导生说出10个亿是十亿等。
(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数级()级()级()级
计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三、练习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