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材料与解析: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秦议帝号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①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②,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丞相绾③、御史大夫劫④、廷尉斯⑤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⑥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命为‘制’,令为‘诏’⑦,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
‛制曰:‚可。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⑧,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已来⑨,除谥法。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解读】商周的天子称“王”,诸侯称“公”。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竞相称“王”。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中国后,秦王嬴政对于原先的王号感到不过瘾,认为王号不足以“称成功,传后世”,便决定称“帝”,于是让臣下议其帝号。
丞相等以为古有三皇之说,泰皇最贵,便建议以泰皇为号。
嬴政意犹未尽,决定兼取三皇与五帝之号,号曰“皇帝”。
意在表明,不仅他在现世间至高无上,最为尊贵,就是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相比,他也是最为伟大,最为尊贵。
在这次议帝号过程中,秦王嬴政做了以下决定:①今后以“皇帝”为号。
其意即如上述。
②他本人称“始皇帝”,以后即以世计数,二世、三世……传之无穷。
意思是,他的帝统,千秋万世,不得改变,也不会改变。
③今后皇帝的命令,称为“制”“诏”,皇帝自称“朕”。
这三字为皇帝所专用,他人不得使用。
④废除谥法。
其实质是严禁臣下议皇帝,以突显皇帝的至高无上。
秦始皇死后,其臣下果然没有为他加谥号。
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练习: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含解析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周朝时,礼乐征伐出自天子,但春秋时期诸侯纷纷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争霸称雄,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国君相继称王。
这一过程本质上反映的是()A.周王权式微B.宗法制不符合实际C.思想的解放D.诸侯突破周礼约束答案:A解析:从“礼乐征伐出自天子”到“尊王攘夷”、战国七雄纷纷称王体现的是诸侯对自己政治地位的突破,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遭削弱。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
B项说法错误;思想的解放并非材料中现象的本质,C项错误;D项为现象,非本质。
2.据清人顾栋高考证:“鲁在春秋实兼有九国之地,齐在春秋兼并十国之地,晋所灭十八国……楚在春秋吞并诸国凡四十有二,宋在春秋兼并六国之地。
”这种现象对中国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是() A.使中国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B.加速了中国的封建化进程C.加速了国家向统一的方向发展D.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减少,统一的趋向日益明显,由此可知C 项正确;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度逐步瓦解的时期,而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的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加速封建化进程,由以上分析可知B、D两项错误;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仅是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描述,不属于对中国发展进程产生的推动作用。
3.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C.人民渴望统一,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答案:C解析:根本原因即是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B、D三项都是秦统一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其决定因素应是C。
4.“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这段话表明班固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从事生产有了安定的环境答案:D解析:秦朝统一,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渴望统一安定的愿望。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1.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所以自称皇帝,突显个人功绩。
他的功绩不包括〔〕A. 灭六国,统一天下B. 统一文字、货币C. 开场推行郡县制D. 修长城,抵匈奴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A.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 中央设三公等官职C. 地方实行郡县制D.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3.“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场,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利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利等级世袭〞的制度是〔〕A. 宗法制B. 三公九卿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4.夏曾佑曾评价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秦皇之政〞是指〔〕A. 察举制B. 分封制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 宗法制5.秦国平定六国后,积极开疆拓土,在北方形成了__、__和__的有效的国防体系。
①“直道〞②“五尺道〞③长城④边防军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杨师群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如今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向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那么作出详尽的规定……因为皇帝不仅是天下最有势力和威严的统治者,还是最聪明、最伟大的圣主。
〞根据上述材料不能看出秦始皇〔〕A.握有至高无上的势力和威严B.承当了思想文化导师的角色C.通过立威和表率实现了对民众的绝对控制D.把专制王权的范畴扩展到新的领域7.假设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展暗访、调查。
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8.以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络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9.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钱穆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原因、条件)
1、人民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混战后, 渴望统一。 2、秦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 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3、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
秦 兼 并 六 国
咸阳
秦
秦统一的意义:
①全国分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2)内容:郡下设县。 ②建立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 或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①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3)评价:巩固全国的统治。 ②县制机构管理的模式,对历代封建王朝 都产生深远影响。
皇帝
郡 县 制
中央机构 郡 县 乡 里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虎符是皇帝调发军队的凭证, 皇权至上 用铜铸成虎形,中分为二,右左 半符各有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皇帝,左在阳陵”12字。发兵时, 必须右左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P10学思之窗,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 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 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听说后大怒,遂将 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答案: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 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事无巨细,皇帝独裁;皇帝猜忌, 残暴的个性。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的决策方式。 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 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 随意性。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 地方服从中央,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 没有独立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同步测试: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最新学习文档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练习选择题:1.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_____,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空格处应是()A.丞相B.太尉C.司隶校尉D.枢密院2.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颁布《秦律》,以法治国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握大权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3.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4.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秦王扫六合”反映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时期。
此时期历史的变化是()A.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B.从诸侯争霸到设置郡县C.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5.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①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④6.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B.公元前220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7.如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上文空缺部分应是()A.太尉B.皇帝C.丞相D.御史大夫8.故宫,顾名思义就是“过去的皇宫”。
皇宫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住所,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那么“皇帝”这一称呼最早可能出现于()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9.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②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分权于三公九卿③三公中的太尉负责监察百官④汉朝继续沿用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1)背景:西周灭亡,东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2)表现:各诸侯国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2.秦朝统一(1)条件:①主观: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人民渴望统一。
②客观: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经过: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1)确立: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2)特征: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不可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
2.中央官制(1)机构:(2)特点:主要官职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作用:军政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由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2.推行: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3.内容(1)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2)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4.特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5.作用: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6.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轻巧识记]1.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概念阐释]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
许。”
——《史记》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
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
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
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1)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是什么? 实行分封制。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形成背景:秦的统一 2、具体内容:
⑴中央: ①皇帝制度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⑵地方:郡县制 3、影响
临沂一中 高一组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形成背景:秦的统一
诸侯势力强
(西周)周室东迁
大“两制” 渐渐崩坏
(春秋)
封
分封制、宗法制
建
诸侯割据混战
经 济
的
秦商鞅 变法成
(战国)
B、内容:
①郡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其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负责 承受中央命令,督责所属各县; ②县是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其长官是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 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③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④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郡县制的特点在 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的重要标志。
专
皇帝
制
集
主
中
义
中央权力
中
集
央
中
集
地方权力 权
特点: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秦朝这 套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习题(2)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统一了度量衡D.统一了法律解析:分析题干“划时代的意义”,是指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一个最深远的、最重大的、最有价值的历史意义。
答案:A2.秦始皇为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开创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解析:秦朝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
答案:C3.下列有关秦朝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是郡县制的创立者B.郡是最高地方行政机构C.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D.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解析: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实行县制。
郡县制形成于战国时期,不是秦始皇的独创。
答案:A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解析: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D5.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这充分体现了()A.皇位世袭B.统领百官C.皇帝独尊D.皇位禅让解析:特有称谓突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和专制权威。
故选C项。
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
请立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中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观点。
【同步速递】第0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Word版含解析)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背景(1)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
(2)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① 、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
(3)战国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纷纷改称“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4)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
(5)秦国经过② ,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6)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
(7)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2.过程(1)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③ 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1)“始皇帝”的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称为“④ ”,自称“始皇帝”。
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权力: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⑤ 、军事等一切大权。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⑥ 任免。
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3)特征:皇位世袭,⑦ 。
这是中国古代⑧ 的重要特征。
(4)本质:君主专制,皇帝是专制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的中心。
2.中央官制(1)主要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⑨ ,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⑩ 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⑪;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特点①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⑫手中。
②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⑬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由来(1)⑭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⑮。
(2)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内容(1)行政区划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⑯直接管辖。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杜牧在《阿旁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
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满足皇帝的私欲 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C.强化君主的权力 D.彰显皇帝的权威【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C.皇权至高无上D.书同文,人同伦【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皇帝制度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这说明了此制度为皇帝制度,C是其重要特征,故本题选C。
A与分封制相关。
B指的是郡县制。
D属于秦始皇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措施,都不符合皇帝制度的特征。
3.黑格尔说:对希腊罗马世界来说,有些人是自由的,对近代世界来说。
人人都是自由的。
但对东方世界来说,只有一个人是白由的。
以下最能说明该观点的是A.郡县制 B. 宗法制C.分封制 D. 皇帝制【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4.“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得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行政体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得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此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只是秦朝中央三公和地方郡守、郡尉、郡监等机构官员,不能体现机构臃肿,故D项错误。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单选题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明显有深厚的贵族色调,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这一“变局”在秦朝突出表现为()A. 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 建立完善的选官制度C. 中心集权制度的建立D. 制定系统的法律制度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始终到20世纪,中心政府能向每个农夫干脆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
”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缘由在于()A. 宗法制B. 中心集权制C. 世袭制D. 分封制3.《秦统一2234年祭》一文提出:“秦始皇比较彻底地消退了旧宗制的羁绊,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
”下列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 “坏先王之制,废‘王’号,称‘皇帝’”B. 废旧时世官世职制,任命三公九卿处理中心政务C. 严格嫡庶权益安排,“封建亲戚,以为屏藩”D. 重视政治体制建设,推广郡县式管理模式4.实行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治体制的一大进步,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 郡县长官干脆由中心任免B. 贵族不得担当地方行政长官C. 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 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限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现代化”理解精确的是()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6.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调B.都加强了中心集权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D.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7.学者王亚楠指出,“有了这一项根本确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
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
2018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含答案 精品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1)背景:西周末年,________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2)表现:各诸侯国为控制更多的________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2.秦朝统一(1)条件⎩⎪⎨⎪⎧①客观:各诸侯国力图通过 统一天下;人民渴望统一。
②主观:秦经过 日益强大。
(2)经过: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_____的封建王朝。
【预习评价】1.(判断)秦朝能够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 )2.(思考)秦王嬴政在兼并战争中,灭掉的第一个诸侯国和最后一个诸侯国分别是哪两个?( )试答: 知识点二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1)确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________”。
(2)权力:总揽全国政治、经济、________等一切大权。
(3)特征:皇位________,权力不可转移;________至上,地位不可僭越。
2.中央官制(1)内容(2)作用⎩⎪⎨⎪⎧①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 ,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下决策的失误。
【预习评价】1.(判断)皇帝制度的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权力中心。
( )2.(判断)秦朝军政大事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的朝议裁决。
( )3.(思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试答: 知知识点三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由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2.推行: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________。
3.内容(1)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承受________命令,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________ 汇报工作。
(2)县令或县长:是县的长官。
(3)特点:郡守和县令(或县长)均由________直接任命。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湖南长沙期中)秦朝建立起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最能反映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是( )A.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设立C.少府、治粟内史等九卿的设立D.地方分为郡、县、乡三级解析: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显著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因此选A项。
2.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人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文武百官罪行的报告。
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解析:B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官员主要是向皇帝就百官的罪行情况进行汇报,这是御史大夫的职责,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选B项。
A 项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项负责军事;D项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 )A.秦国武将不得封侯B.秦国不再裂土封侯C.秦王无权分封诸侯D.王翦已过封侯年龄解析:B 王翦的原文大意是: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作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
A项理解片面化,不仅武将不得封侯,而且文臣也不得封侯;C、D两项与题干意思不符。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不再裂土封侯,B项正确。
4.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
”其“进步”主要表现在( )A.实行分封制B.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C.实行郡县制D.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解析:C 材料中的“进步”是从“统一”的角度论述的,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C项正确。
秦朝废分封,行郡县,A项错误。
B、D两项与“统一性”无关。
5.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才使“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范文文稿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这“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A. 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 标志中央集权侧度最终形成2、《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19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咸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是以咸阳宫为主的宫殿区。
秦始皇在此以咸阳宫为中心,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星拱月,鳞次栉比。
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A.彰显财富,发展商业B.天下归一,皇权至上C.天下共主,尽享极乐D.君临天下,思想控制4、出土于云梦县的睡虎地秦慕竹简中的《语书》是南郡郡守腾给本郡各县、道发布的一篇文告,其强调“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
据此可知,郡守()A. 可以任免属县的官员B. 权力类似西周的诸侯C. 有地方民风教化之责D. 掌管地方的监察事务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C. 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D. 建立了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6、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州县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训练卷及答案(20190731115434)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训练卷及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训练卷一、选择题1.秦统一六国后,赢政自称“始皇帝”,他还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大下共击之。
”这表明A.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C.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2.司马迁编著《史记》时,以黄帝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
此后,历代统治者均祭祀黄帝,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要假托黄帝以明正朔。
这些做法有助于A.纪传体例的推广 B.君主权威的神化C.宗法观念的强化 D.华夏文化的传承3.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
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制度的强化B.宗法纲常的束缚C.小农经济的发展D.科举制度的僵化4.秦律规定:百姓应缴纳的田租,一年完了没有缴清,以及有向国家借贷的财物未还的,官方追讨文书下达超过三十天仍不还,罚欠租者及主管官员各一甲(约1344钱),县丞、令等官吏各一盾(约672钱);欠租者逃亡而死掉,又没有后人、欠债无法追讨的,责成主管官员代为偿还。
由此可见,当时A.官员执行公务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B.百姓的负担非常沉重C.法律视官员为国家的债务人D.官员与百姓处于同等的经济地位5.《左传》载,公元前493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为鼓舞士气,赵鞅下令,“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县大于郡,时称“县郡制”。
《逸周书》载:“千里百县,县有四郡。
”这反映出县郡的设立A.旨在取代井田制B.适应了诸侯争霸C.巩固了分封秩序D.加速了各国分裂6.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练习):_第2课 秦朝中央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基础巩固1观察右图,图中的人物在秦代曾“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由此我们可判断他曾担任( )李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奉常2观察下列秦代的文物,在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用途的是( )3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但他对夏、商、周的制度也有明显的继承,这主要体现在( )A.皇位世袭B.中央官制C.地方行政D.皇权至上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5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下列对郡与县关系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二者同为地方行政部门,其地位是平等的B.二者同为地方行政部门,郡是县的上级部门C.郡的长官由中央任命,县的长官由郡守任命 D.郡的长官由各县推举产生,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命6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C.创立皇帝制度D.推行郡县制度,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因此,B项正确。
C、D两项包含在B项中。
7《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D.确立了皇帝制度8观察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政府的组织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3)观察材料二中的图片,谈谈你从中得出的对秦朝的认识。
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在中央,三公之间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实行中央集权。
(2)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辉煌文明(浩大工程)的创造提供了制度保障。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中·历史
3.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 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 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
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分封制 解析:B 中。 B.郡县制
)
D.王位世袭制
C.宗法制
材料中“到此”指秦朝时期。秦朝推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
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
高中·历史
4.(2017· 广东佛山期末)柳宗元称郡县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 为得也”。柳宗元认为郡县制(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A
D.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
据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
集权,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无关;郡县制 有利于抑制封建割据,但不能达到“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的作用,故D项错 误。
高中·历史
5.《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 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 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的历史进步性,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从唯物史观 认识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背景。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 基础,符合历史发展与人民的要求,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维护祖 国统一的责任感。
高中·历史
课前预习
知识梳理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高中·历史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2、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
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B.君主专制的加强C.地方实权的扩大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3、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C.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D. 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4、柳宗元称郡县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认为郡县制(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D. 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制之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
因此,他主张“行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
在此作者旨在强调( )A.封建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郡县制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6、《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7、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选编人教版必修一 专题一 第2课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选编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一第2课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版2018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 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C. 颁布细密严苛的法律D.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历史备课组整理)A(备课组长教学指导)注意限定信息“最有效措施”,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故A项正确.BCD三项虽也有利于维护统治和国家的统一,但相比较而言,郡县制更为直接有效,应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郡县制.需要掌握郡县制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注意限定信息“最有效措施”,结合郡县制的作用解答即可.本题以贾谊在《过秦论》中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对郡县制的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2.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西周时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B. 中央集权制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C.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D. 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上义国家(历史备课组整理)B(备课组长教学指导)根据所学,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还未实现中央集权,故A错误;中央集权制度最早由法家代表提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的改革中实践,故B正确;秦朝确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世界先进的政治制度,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故C错误;中央集权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错,但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特定的时期内能存在,如19世纪后关期的日本和德国,故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际分为两方面内容,专制主义是针对中央皇权加强,中央集权针对地方管理加强.本题考查对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最早由法家代表提出,并在改革中实践,实行全国性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同学有时会错误地认为最早从秦朝开始.注意要防止错误.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2017·湖南长沙期中)秦朝建立起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最能反映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是( )
A.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设立
C.少府、治粟内史等九卿的设立
D.地方分为郡、县、乡三级
解析: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显著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因此选A项。
2.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人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文武百官罪行的报告。
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解析:B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官员主要是向皇帝就百官的罪行情况进行汇报,这是御史大夫的职责,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选B项。
A 项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项负责军事;D项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 )
A.秦国武将不得封侯
B.秦国不再裂土封侯
C.秦王无权分封诸侯
D.王翦已过封侯年龄
解析:B 王翦的原文大意是: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作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
A项理解片面化,不仅武将不得封侯,而且文臣也不得封侯;C、D两项与题干意思不符。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不再裂土封侯,B项正确。
4.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
已远为进步。
”其“进步”主要表现在( )
A.实行分封制
B.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C.实行郡县制
D.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
解析:C 材料中的“进步”是从“统一”的角度论述的,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C项正确。
秦朝废分封,行郡县,A项错误。
B、D两项与“统一性”无关。
5.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才使“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
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行的前提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解析:A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实施有利于国家统一性政策的落实,A项正确;地方设置郡县的做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B、C、D三项错误。
6.“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指( )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解析:C 由“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可知这一“规范”就是中央集权制度。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
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
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子弟之制”指分封制,其“特征”可以根据材料“立子立嫡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回答。
第(2)问,“原因”可以还原成“诸侯争霸”的原因,“破解”可结合秦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回答。
第(3)问,“本质特征”可以根据“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等信息回答。
答案:(1)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
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本质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