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回顾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国家。

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本文将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计划经济的起源和实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的核心是政府对经济资源的集中控制和分配。

政府制定了五年计划,通过行政手段来调节和管理国民经济。

在这个时期,国家主导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集体化措施,例如土地改革和国有企业的建立。

计划经济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使得中国能够快速实现产业化,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

然而,计划经济也存在许多问题。

它不能有效地调节供需关系,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浪费。

此外,计划经济也限制了市场竞争和创新活力的释放。

二、改革开放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引入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许多经济问题,例如低效率、物质匮乏和贫困。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中国领导人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开放了对外贸易和外资引进。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引入市场经济的元素,放宽了对经济活动的管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引入使得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私营经济的兴起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自由竞争使得市场配置资源更加有效和灵活,刺激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经济大国。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挑战和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解决。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其次,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也显得非常重要。

改革带来的利益是不均衡的,一些群体可能因此受到负面影响,这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来保障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历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历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历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历程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让世界瞩目。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其经济体制的转型密切相关。

本文将回顾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历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转型所带来的重要变革。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代(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的体制。

计划经济的核心是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和调节,包括经济资源的配置、生产计划的制定以及价格的管理。

在这一时期,国家拥有所有主要的生产资料,并集中决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模。

计划经济时代的产出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农业集体化和国有企业的发展。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目标,但同时也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大规模浪费资源和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等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逐渐显露出诸多弊端,亟需进行改革。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试点(1978-1992)在1978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逐步推行市场经济。

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打下了基础。

改革的重点是解除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束缚,鼓励农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

这些特区和开发区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也开始进行改革和重组,引入股份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2至今)在1992年,中国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

这一转型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国家继续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史料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史料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史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一改革使得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企业改革: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城市企业改革也逐渐展开。

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在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步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这个阶段的主要措施包括放权让利、利改税等。

价格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价格改革,逐步放开一些商品的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这一改革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政府在财政和金融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包括分税制改革、银行商业化改革等。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政府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以上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主要方面,这些方面的改革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这些改革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
营 叠
: 墨
中 经 体 U革 顾 前 国 济 改 回 与 瞻
魏 礼 群
( 国家行政学 院,北京 10 8 ) 00 9 [ 中图分类号 ]F2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9 1 ( 0 8 5— 0 0— 7 0 8— 34 20 )0 0 1 0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我们党在
20 年是改革开放 3 周年,全面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 08 O 到20 年,我国公有 制经济在 国内生产 总值 中的比重 由 07 的伟大成就,认真总结经过艰辛探索积累的丰富经验,深入 9.%下降到6 %左右,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由53 47 0 .%上升到
研究面临的新形势和重大任务,对于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 4 %左右。但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公有制经济仍然保持主 0
显进展 。农村改革 的伟大 实践 ,为建 立我 国社会 主 义初级 阶
设不断推进。土地市场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初步建立 ,产权市 场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取得长足发展,货币市场、保险市场 都有了很大发展。市场化的价格改革不断深化。绝大多数商 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越来越明显 。
迅速发展,对经济快速增长、扩大社会就业、活跃城乡市场、


中国经济体制改 —
资源配置方式实现 了转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
改革开放 3 O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 心,是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运行
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变革道路。在 3 0年中,从农村到城市、从 的调节手段。改革前,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各 计划是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92 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使我国成功地实 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取向的目标持续推进。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 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 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把 “ 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随后,“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1
对于问题的回应
针对这些争议,2007年中共十七大作了明确的结论: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 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 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对中国改 革30年历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框架
1
改革的目标
从1992年10月到2002年10月。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同 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针对长期以来流行的“计划 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传统观念,明确地 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是带 有突破意义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1992年的10 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改革的展开阶段
1
重大突破
从1984年10月到1992年10月。以 1984年10月作为划线的标志,是因 为召开了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 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 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而是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突 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一个重大发展。
1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1
不足和改进
由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不够鲜明,比较折衷,还保 留“有计划”这样的字眼,因此在后来的实践中,就有 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执行方案。有的同志认为,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它的落脚点是商品经济,应该按照商品经 济的本质和规律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同志认为,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前提是有计划,应该按照有计划的 思路来推进改革。后来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通过的报告, 进一步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虽然 还没有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但此时市场的色彩更加浓重 一些。

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逐步走向了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将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等角度,全面回顾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我国的经济体制一开始采取了计划经济的模式。

在这个时期,国家通过中央计划来统一调配资源和安排经济活动,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在实际经济中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等方式来制定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领域,统一安排和管理国民经济。

国有企业垄断了大部分的生产领域,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比较大,市场调节作用有限。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本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但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改革开放的开启,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逐渐放开对市场经济的限制,引入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是农村改革,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束缚,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其次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了吸引外资,我国设立了一系列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区,鼓励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

同时,国有企业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行经营责任制,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这一阶段的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也面临着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发展成熟了市场经济。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市场竞争趋于充分。

首先是企业改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通过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逐步实现了法人独立、财务独立和经营决策独立,市场竞争的环境逐渐形成。

其次是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包括建立了现代化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了金融监管和监管机构的建设等,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自1978年开始,标志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本文将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计划经济的局限与转型背景中国在1949年建国后,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下,国家通过计划来决定资源的配置、企业的生产和消费品的供应。

在最初的几十年里,这种经济模式使中国实现了基本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但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计划经济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政府主导的决策过程严重制约了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企业和个人没有自主权,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投资决策。

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

其次,计划经济使得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在计划经济下,国家通过制定指标来评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绩效,而这些指标往往以增长速度为导向。

因此,追求经济增长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的唯一目标,忽视了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问题。

最后,计划经济无法刺激创新和竞争。

企业没有竞争的动力,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性也受到限制。

这导致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正是基于这些问题,中国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与成就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始于1978年的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开启了中国经济的新时代。

市场经济改革的核心在于给予企业和个人更多的自主权和市场竞争的空间。

首先,中国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

国家逐步取消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系列行政干预和管制措施,放宽了对企业投资和生产方面的限制。

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灵活调整生产和投资决策。

其次,中国加强了产权保护和法制建设。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私有产权得到了充分的保护。

政府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了法律和法规体系,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透明的市场环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其中经济体制改革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通过回顾一些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案例,总结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一、农村经济改革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成功的重要案例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自行选择种植农作物并自由流转土地。

这一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引入乡镇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促进了农民的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经济改革中国的城市经济改革主要集中在城市企业的改革上。

改革前,大多数城市企业都是由政府直接管理,效率低下且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开始推行市场化改革,将企业从政府手中独立出来,引入竞争机制。

这一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也释放了市场活力。

例如,通过引入民营银行和金融市场改革,中国的金融业得以迅速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外贸体制改革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另一个重要案例。

改革之初,中国外贸主要以国家贸易公司为主导,存在着行政化、垄断化等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积极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降低了外贸壁垒和行政审批程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外贸业务。

此外,中国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多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形成了开放、竞争的外贸体制。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

四、金融体制改革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金融体制完全由国家垄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推行了银行体制改革和证券市场改革,引入了民间资本和外资,打破了国家垄断,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并且完善了金融市场监管机制。

这一系列改革使得中国的金融体系更加健全,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大变革

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大变革

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大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探索下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

分别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以及延续至今的市场经济。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认识以及在经济体制模式探索过程中的认识的跃迁。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在受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理论以及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下,在中国开展了以计划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模式。

表面上看,这样的经济体制相对来说比较公平、合理。

但是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使人们的思维模式趋于定势,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忽略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到1982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

”[3]自此,党中央已经认识到了市场调节作用的重要性。

但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还看不到计划经济的体制性弊病,只是将市场作为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时期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将权利过于集中的计划经济所有权有目的性地下放给私有企业,促进了私有企业的市场活力,推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国有经济也暴露出了严重问题,与私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相对缺乏活力,发展相对滞后。

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依据前一阶段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理论。

198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商品经济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标志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正式到来,也表示党中央认识到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我国经济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经济运行机制。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进程,其主要特点是逐步推进。

从农村经济改革开始,到逐步建立了城市市场经济系统,同时逐步扩大经济的自由化程度,在逐步实施改革的同时,还加强了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协调的能力。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有企业改革、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等。

此外,这一过程还包括逐步开放市场、逐步降低关税等。

这些改革的实施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与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化程度提高、脱离贫困等方面。

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平衡、资源环境问题等。

这些问题仍需在接下来的改革中解决。

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学习中国的经验和教训,深入观察中国经济的成长及其快速转型的历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经验”。

案例一: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内部的改革,包括人员精简、职工薪资待遇的调整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等的建立。

二是企业外部和制度上的改革,包括股份制改革、产权保护、国企之间的竞争等方面的改革。

案例二:外贸体制改革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与全球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加强,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也日益重要。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市场化、规范化、多元化的体系,提高中国外贸的竞争力。

改革包括关税调整、进口RQFII允许、涉外金融服务的完善等等。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回顾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回顾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回顾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是指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

这一历史性转型的目的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下面将回顾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程,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2年)1978年,中国领导人决定启动改革开放,打破计划经济的桎梏,引入市场机制。

这一阶段,中国先后实行了农村包产到户、城市企业改革等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

改革的焦点是农村经济和城市企业。

在农村方面,农村包产到户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外,农村改革还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在城市方面,中国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决策和市场化运作。

城市企业改革包括放宽对企业的行政控制、实行利润挂钩工资制度等。

这些改革为城市企业带来了市场化的活力,提高了效益。

二、第二阶段: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2002年)1992年,中国进入第二阶段的经济体制转型,主要任务是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此时,中国实行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

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中国推进了价格市场化、货币金融市场化、劳动力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

这还包括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等。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转型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包括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职工福利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重组和优化等。

这些改革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第三阶段:市场监管和产业结构调整(2002年-至今)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进入了第三阶段,重点是市场监管和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相继推出了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规措施,以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同时,中国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经济形态的支持力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发挥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对公有 制经济的有益的补 充作用,是促进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一 项重要政策。
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
第2届浙江· 中国民营企业峰会召开(2004年11月) 来自全国各地的1700多位民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或主要负 责人报名参会,包括了中国民营企业100强、浙江民营企业100强 半数以上的企业负责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
①改革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改革内容: 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⑤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市场配置
行政手段在资源 市场在资源配 特点 配置中起基础性 置中起基础性 调节作用 调节作用
市场机制的优势和缺陷
• 优势: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 互作用和影响,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 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 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 解决: 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前提
春联欣赏:
湖北天门县郭咀四队农民彭立成家在1974、 1980、1983年三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过 年 只 有 两 升 米
我也过年
押 岁 并 无 一 分 钱
春联欣赏:
过 年 储 米 十 余 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邯郸钢铁公司,为河北省大型国有企业,1997年实行“股份制 ”改革,现在无论在资产上,还是在生产规模和效益上,都有很大 的发展 ,是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成功的范例。

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念。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 定》,确立了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 关键之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自此,“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
1.农村经 济体制改革
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 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 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 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
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1、农业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不 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计划经 济时期 使用的 粮票
一、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
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的左倾思想逐渐占了 上风,并先后发动了“大跃进”和“文化大 革命”,中国经济陷入彻底的混乱与倒退, 但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完全的计划经济体 制。
一、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
3.我国计划经济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好:1、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2、农村现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生活 贫困。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
3、农村体制:人民公社旧体制,挫伤生产积极性。 使农业发展缓慢。 4、改革先声:在农村改革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已 经实行包干到户。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演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一、历史回顾1.1 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1978年,中国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效率、资源浪费、生产矛盾等。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阶段改革的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和开放政策。

其中,农村改革是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巨大成功,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3 经济体制深化与扩大开放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逐渐推行市场经济,引入外资,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推动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同时,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4 经济体制全面深化的阶段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市场准入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转型。

二、未来展望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创新驱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2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2.4 加强金融体制改革与风险防控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与展望*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本文系作者提交1998年3月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召开的/中国经济改革:比较与展望0国际研讨会的论文。

从1979年起改革开放,到现在已近20年。

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经济体制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在许多重要领域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接近初步建立并开始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

改革和体制转轨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经济发展加速,1979)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1979)1997平均为918%),处于世界前列,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1997年按当年汇率计算,人均GDP 为720美元)。

体制转轨、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剧烈变动,是在基本上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的条件下实现的。

经济体制转轨被全世界公认是成功的范例。

下面拟从几个侧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作总体回顾,同时作若干展望。

一、从扩大市场机制作用发展到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明确以市场为取向,逐步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且近20年没有大的反复,1992年进一步达到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模式。

1979年,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包括发展商品生产、进入市场流通的自主权。

这一改革取得了明显的体制效率,农村经济迅速活跃起来,农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从而为改革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

到80年代初期和中期,不少城市先后放开蔬菜、水果、水产品、其它小商品等价格后,这些产品很快就象泉水般从各个方面涌流出来,尽管价格开始有所上涨,但供给大量增加后价格就总体稳定下来,有的产品价格还有所下降。

之后,放开耐用消费品和主要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这就有力地说服广大公众接受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80年代末,许多人都认识到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对市场经济还有疑虑,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象幽灵一样禁锢着人的思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与新战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与新战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 1989年至2001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仍 达到9 3%;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6 1个百分点;是 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1年中国的经济 总量已由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六位
• 外贸出口1989年525亿美元;2001年达到2662亿 美元;1979—2001年平均增长15 4%;在世界上的 排位;1978年列世界第27位;1989年列世界第11 位;2001年列世界第6位
3 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奠定 了中国改革的下限
一是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为中国的改革 建立起了一道下限锁定政治和经济安全防 线
二是在80年代成功的农村改革为市场经 济前期发育提供了酵母
三是农村改革的显示出的制度创新效应; 给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极大激励动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 的伟大创举——邓小平
邓小平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 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 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异军突起 这不是 我们中央的功绩 乡镇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 长率;持续了几年;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乡镇的发 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农村剩余 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 农民不往城市 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乡镇 见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38页
再生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所需要的制度安排 则;是必须有一个能够为社会提供稳定秩序;能够有 效组织全社会学习的权威政府;使民间自由选择和 观念更新限制在有利于学习的范围内 属于自上而 下的政府导控力大于自下而上的民间选择力的制 度体系
再生市场经济分类:移栽与嫁接
东欧市场模式:休克疗法的移栽再生模式 将建立的市场经济过程看成是西方原生市场经 济的整体还原过程 认为西方经济学给定的理想市 场模型;是唯一可选择的改革模式 只要按照这个理 想模型来建立市场经济;自然会获得理想市场经济 带来的高效率增长 按照这个思路;市场经济的改革 就会走向先破后立的改革之路 为了创造出与理想 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政治与文化环境;就必须对现存 的不相匹配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进行先破后立 的改革 这就是经济学界所讲的激进式存量改革 或 者形象地说是一种制度移栽改革模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及内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及内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及内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指自1978年至今,中国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一改革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农村经济改革、城市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也是改革的核心。

在改革初期,中国政府取消了农村集体经济的限制,允许农民自由种植经济作物并自行销售农产品。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将土地分给农民个人,并鼓励他们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加强农业生产。

这一系列改革使农民从过去的层层上缴中受益,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城市经济改革主要包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开放政策的实施。

中国政府开始对外经济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进入国内市场。

同时,国内开始引入市场机制,放开价格调节,减少行政干预,鼓励市场竞争。

此外,政府还推进城市企业的改革,逐步将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企业效益。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改革的核心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鼓励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改组国有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革和引入企业上市。

通过这些改革,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增加了企业的活力。

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中国政府逐步放开了利率管制,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创新,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试点项目,例如开展股票市场试点、发展债券市场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金融系统的功能和效率,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总而言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农村经济改革、城市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切背后的推动力则是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头戏,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与现状两方面综合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

一、历史1、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集中统一规划、指令分配为主要的调节方式,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非常巨大。

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问题在于缺少竞争机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主要是探索和试验不同的经济体制。

1978年开始进行“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一步是发展农村经济,采取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第二步是实行工业企业改革,采取企业自负盈亏制度,第三步是建立国民经济三个部门之间的调节和分配机制。

这些试验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后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夯实了基础。

3、80年代80年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高峰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尝试:(1)价格改革:废除了物价委员会,建立了新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行“物价双轨制”。

(2)企业改革:建立了国有企业股份制,发扬企业家精神,推行市场化经营。

(3)金融体制改革:设立了证券交易所,实行市场化利率操作,试行了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

(4)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了国家税制,改善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5)外贸体制改革:设立了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外资。

4、90年代以后9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增长期,经济体制改革也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

90年代的主要探索和尝试如下:(1)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加速了优胜劣汰。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耕地承包制,鼓励农民自主种植。

(3)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了住房制度,解决了城市住房问题。

(4)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了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制度。

二、现状1、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渐展现出了效果。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经历了多次变革、深化和完善。

这些改革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成就,同时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步骤: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破除迷信,走自己的路”的口号,打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门。

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推进乡镇企业、开放沿海地区等。

这些措施带来了经济增长和企业的振兴。

第二步骤:市场经济的崛起19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发展。

政府开始依靠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扩大对外贸易、建立新型企业制度等,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骤:国有企业体制改革1990年代,国家在改革传统企业体制,实行并购重组,将国有企业改革为现代企业。

现代企业改革实施初期,国有中大型企业数量减少,而国有资产收益性提高,企业更具竞争力,推动了经济的长足发展。

第四步骤: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的变革,并在全球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第五步骤:深化改革201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深化了改革开放。

例如,取消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启动创业板制度、建设自贸区、实行房地产税等。

这些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近40年,已取得了巨大成功。

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初步崛起,还是国有企业改革、加入世贸组织,以及近年来的深化改革,都是中国在经济体制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下一步,中国将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为经济发展和全球合作做出更多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体制改革回顾
《商法》没有它自己的体系,是开放性的。

它是一些规则群或者法律群,从历史上讲和商有关的各种各样的法律之间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但它们之间没有构成一个内在的、和谐一致的体系。

所以,《商法》它是缺乏体系的,缺乏体系恰好也是它的优点,它是开放的。

根据交易的需要,根据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它可以不断的生长出新的法律。

与中国经济改革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法律。

企业产权与法人制度
我们要回顾一下中国《企业法》的改革,从198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到1993年的《公司法》,它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同阶段。

我们可以把国有企业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最初的放权松绑的阶段,在那个阶段它法律的形式就是国务院颁布的一些暂行条例,尽管当时组织起草《工厂法》,但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进展,所以《工厂法》很快就失去了它的立法需求。

第二个阶段就是所谓的两权分离的阶段,两权分离实际上不是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它无非是要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对国家所有权的内部的权能怎么进行划分,想在这个平面上切除一刀,这一块归政府,这一块归企业,但是这个是永远切不出来的,因为它存在一个此长彼消的关系,政府的权利大了,企业的权利就小了,企业的权利大了,政府的权利就小。

后来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产权问题,就必须走现代企业制度道路。

因为现代企业公司制度它是一种所有权转换的机制,转换以后形成两个平面的权利,一个是股权,一个是企业法人的所有权,投资者拥有企业,企业拥有财产。

投资者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拥有企业,股东大会通过它的决议,它可以处分整个公司,决定它的命运,然后企业掌握了它的实际财产。

这个产权构造它就提出一个要求就要达到一个独立的法人,在有限责任这么一个原则之下,通过有限责任把股东的民事责任和企业的民事责任区分开,区分开了以后,然后它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一个问题,就是治理结构问题,我们过去叫做法人机关,这是民法上的概念。

但是法人机关实际上它是一个代理人,它不是产权者,这个代理人就有一个道德风险的问题,有限责任制度首先导致了代理人制度的出现;有限责任制度还导致了一个问题,经济学叫做外部性的问题。

你既然是有限责任,投资者就利用这个企业进行无限的冒险,冒险以后这个企业破产了、倒闭了,最后这些风险和损失是由债权人承担的。

有很多人就利用有限责任公司不断的向银行借钱,借来钱以后,把钱悄悄的转移走,这就是洗钱。

这又是当前国际性的一个问题,洗钱和金融欺诈的问题,实际上现在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扭曲了市场的经济基本的法则。

所以说,从企业产权制度看法人治理,法人治理已经成为基本的问题。

投资环境和资本市场
投资环境和资本市场我们可以回顾到1979年的《中外合资企业
法》和1998年的《证券法》。

从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或者正在做是一件事情就是把我们国家的市场变成一个投资市场,要吸收外来的资本。

我们现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资本,据说居民手里面的货币已经达到了九万个亿,这实际上也是国内的资本。

但是这个没有变成资本,货币还沉淀在那个地方,就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不发达。

我们未来新的一届政府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和上一届政府有着很大的不同,上一届可以每年发行一千六百亿的国债,和今年的一千四百亿加起来,一共是三千亿的国债。

通过这个来投资拉动经济,保持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的增长率。

可以说从后年开始,本届政府要再发行国债,比如要发行两千亿的国债,他得拿出其中的一千六百亿还以前的老债。

政府能拿出多少钱去再搞新项目来拉动经济增长,今后中国要保持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的增长率靠什么?靠政府项目肯定是不够的,那么每年再发行三千亿或者四千亿,行不行?那就好好的算算账,现在财政的负债离警戒线还有多远,财政负债的警戒线又牵涉到我们的金融。

所以,我们现在的银行不良资产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中国人民银行定下的不良资产的警戒线是百分之十五,我们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资产的警戒线。

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老百姓不去挤兑,为什么现在四大商业银行还在经营?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些银行的信用不是靠它自己的信用来支撑的,是靠我们的财政来支撑的,我们现在所幸的是我们财政的负债还没有达到警戒线,老百姓相信国家财政是还得起债的,任何时候银行要是那不出钱,你财政会拿钱来兜底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国家财政都没有还债能力了,谁又愿意相信银行的资产呢!如果说全国人民都
到银行去取款,银行又拿不出钱,这就叫做破产,这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严重的局面了。

我就觉得政府得想清楚,现在财政负债离警戒线还有多远,所以我不敢相信政府能够除了还一千六百亿的老债以外,我还可以再发行一千六百亿来拉动项目,因为今年发行一千四百亿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要再继续拉动经济增长必须靠国家以外的其它的资本,要靠民间的资本,要靠外资,你的投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怎么来改善你的投资环境?我们现在投资环境里面又两个问题是最大的,第一个就是缺乏信用,我们的经济基本上成了一个讨债经济,我把它总结为三句话,叫做“欠债有理,赖债有利,讨债有功”这是完全不讲信用的短期行为。

第二个就是政府管制的太多,资本市场应该是个自由的市场,资本市场允许自由投资而且允许适度投机的市场。

我们今天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思想不解放,不敢承认自由投资,也不敢承认适度投机,你就建立不起一个真正的、有活力的、能够吸收资本的自由市场,我们要从理论上、观念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看看1998年的《证券法》基本上就可以定位是一个证券监管法,而不是证券交易法。

现在我们还缺一个证券交易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证券交易法不是国家立法机关立出来的。

我到美国去访问,访问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他们的绝大多数的规则都是由交易所自己制订出的。

他们讲联邦的法律都是一些外围的保障性的法律,他们内部的交易规则完全是长期以来自己制订的。

这就是行业规范,也就是行业自立,不是政府可以管的,甚至不是立法者可以直接去管的。

我们立法者要提供一个宽松
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政府少管,然后让有组织的市场主体来制订自己的交易规则,这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允许的能够自立的资本市场。

金融改革和金融安全
1995年出台了《商业银行法》和《担保法》,这两个法本来是有密切联系的,实际上当时的立法者主观上并没有把这两个法联系起来。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金融交易受到了一个很大的限制,就是由于他们缺乏金融安全。

金融业发展初期的时候,它主要的安全是寄托在担保制度的上面,这是不可避免的。

在市场规范了以后,可能相当一部分信用交易它不一定寄托在担保,而是寄托在企业已经树立的信用,或者对项目可行性充分的研究论证在这个基础上,可能这个时候金融的安全度会大幅度提高。

现在来看,一个是我们银行改革本身不到位,银行还没有形成自负盈亏,严格自立的商事制度。

我们刚才讲了,银行的责任实际上是有政府的财政来承担的,银行的很多行为不是市场化的行为,你和银行打交道会发现它的很多作为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很多年前起草破产法的时候我和银行谈,我说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不行了,但是它还有一些资产,为什么不去申请它破产?如果你们现在申请破产也可能会收回百分之五十的资产,如果现在不管,过几年这些资产都被消耗掉,到那个时候你只能拿会百分之十或者更少,这就是他们内部的体制问题。

他说我们如果要申请破产了,收回了百分之五十,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损失,我们从那去充销这百分之五十的损失,我们要充销不掉,就体现我们当年的亏损,当年的亏损我这个行长的帽子就会被拿掉,我全行职工的奖
金就拿不到。

现在有很多的规则是扭曲的,现在银行里面实行贷款终身制,就是说你贷出去一笔款以后,这个款将来收不收回来,你要永远的承担责任。

当然,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责任约束,让贷款人在贷出每一笔款的时候都要认真负责。

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呢?就是因为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制造出十个问题。

这就是一个例子,以这种办法你要解决银行贷款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就会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银行惜贷以后,银行自己的经营效率降低,然后企业拿不到钱,企业缺乏流动资金就会运转不灵,运转不灵企业可能就会破产、职工下岗,职工下岗就找政府闹事,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事情。

中国人解决问题为什么不想清楚,解决问题会产生什么问题,思维方法有很大的毛病。

归根结蒂还是体制的问题,银行政策的基本点是为了保护你的资产质量和你的经济效益,而且在经营效益的基础上保护你的资产质量呢,还是把一切都寄托在财政?现在实际上银行的整个管理还是一套行政化的管理。

据说下一步是要把银监会和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合并在一起,成立一个监管系统。

这个监管系统的前提的市场,监管的对象也是市场,前提是它本身已经进入市场,对于主体是市场主体,它们的行为是市场行为,它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

在这个基础上去解决市场失灵的那一块,市场失灵毕竟是市场运行当中由于市场本身的局限性产生的市场制度,而我们的政府有可能本身就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虽然有时候政府可能是市场失灵的解决者,但有时候也可能是市场失灵的制造者。

在一个充分
没有市场制度的国家,它的价值规律为什么不起作用,有可能是价值规律本身就有局限性,而今政府又在过分的干预或者制造市场失灵,然后它又解决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的结果是加重了市场的失灵。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对我们的政府打一个问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