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与新战略课件.pptx

合集下载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ppt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ppt课件
下 一 26 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 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 增加了企业的活力 •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 国有资产大幅增加
下 一 27 页
存在的问题
• 企业职工下岗 • 部分职工生活困难
解决: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

返 一 28 回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下 一 29 页
下 一 24 页
改革的过程
试行(1979) 扩大企业自主权
推广(1984)
管理体制 分配体制 所有制体制
深化(1992) 产权制度
下 一 25 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即内容)
1、管理体制改革: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 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2、所有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3、分配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 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下 一 18 页
比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制
经济体 制
人民公 社制
所有制 公有制
经营管理制度 高度集中统一
分配制度 平均分配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公有制
自主分散
按劳分配
下 一 19 页
2、发展乡镇企业
背景: 家庭承包责任制普及后,农村出现
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政府鼓励他 们兴办社会急需的行业,扶助他们 发展多种经营。
下 一 13 页
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要从农业经济开始:
1978年邓小平复出后,面临的是经十年 “文革”动乱严重破坏后,国民经济的 严重徘徊不前局面 ,这一时期中国面 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 题,从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入讨 论了农业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便从 农业经济开始。

第8 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共25张PPT)

第8 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共25张PPT)

4.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 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 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 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 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 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小岗村责任承包书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 革或调整? 1950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 土地改革 1953年 人民公社 1978年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
国企改革的两个阶段和主要内容:
1、单一公有
1985 1992 年年 到 2、政企不分 3、平均分配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共同发展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之后: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 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 增强。
超市中琳琅 满目的商品
课堂小结
农村人民公社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 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 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 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 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 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 子养活到18岁。”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试一试: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责任、利益。
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如何解决工人没有生产积极性和企业没有自主权的烦恼国企改革的两个阶段和主要内容1单一公有2政企不分3平均分配1985年到1992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之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与新战略课件(PPT 58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与新战略课件(PPT 58页)
在城与乡关系上:城市化战略实施与新 农村建设同步进行,解决城乡统筹的问题。
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的六个统筹与整合
在人与自然关系:“十一五”把能耗与 环保指标纳入考核指标。 1988年,从建设 部分离出来,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2008 年大部制改革,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 保护部。国土功能区域规划 。
华盛顿逻辑和华盛顿陷阱
华盛顿逻辑:纯市场目标的改革——政治控 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启动政治改革——解除政 治控制——形成市场条件——移栽纯市场制度
华盛顿陷阱:启动政治改革——对社会主义 的否定——对百年历史选择的否定——引发民族 纠 纷 和 社 会 动 乱 —— 对 执 政 党 权 威 和 能 力 的 否 定——引发重组政党和重组政府——突破改革的 边界——陷入政治秩序与经济秩序的重建中—— 百年积累形成的社会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 被颠覆性的摧毁——经济衰退、社会动乱。
企 业 改 革
让 利 改

市场 经 济 体 制
价民 格营 体企 系业 改的 革发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新农村建设
第三个阶段:统筹与整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 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 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 》。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的全面发展”,
经济改革的三个战略与选择
选择最需要改革、改革成本最低、改革收益最 大的农村,启动了中国的对内搞活的改革的历程。
选择具有地缘优势、计划体制障碍最小、实验 成本最低的深圳,启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改革历 程。
选择阻力最小、风险最最低的双轨制改革,实 现了体制内与体制外资源的最优配置,启动渐渐 改革市场化进程。

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 (PPT 42张)

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 (PPT 42张)


10
基础性因素(1):从“赶超型”进入“创新型”的挑战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依赖要素投入、规模效益的“赶超 型”增长方式已走到尽头。 而目前的制度环境、人力资源状况和技术水平未能显示出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创新型社会”的条件和能力。

11
基础性因素(2):“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以来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 支柱。 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急剧下滑,危机是结构失衡所导致的,因 而全球经济的复苏必然经历结构的“再平衡”。 这就意味着中国长期依赖的出口需求将受到买方和卖方经济体 内部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
中国出口占GDP


14 数据来源:CEIC
基础性因素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作者认为,产生这两个走向的主要原因不是地理(自然禀赋)、 文化和历史(传统)、领导人的理念和认知,而是制度,特别 是政治制度。
5
“包容性” 与“榨取性”

作者将制度,包括经济和政治制度划分为“包容性”(inclusive) 和“榨取性”(extractive)两类。
6
向“包容性”制度转型

2013年6月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中国面临“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
传统增长模式的式微
速度与制度之争
凝聚改革共识
改革的目标与重点
改革的议程和方案
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
2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改革”新时期

中共十八大产生了新一代的领导,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为 期5-10年的新的政治时期。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期,开始放缓。 这不仅是因为受到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主要的是政 府主导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内生问题的积累和显现。 中国需要在体制上寻求新的增长模式、挖掘新的增长动力,与 新的政治时期同步,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个新时期的主题是“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 同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
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
体制改革的步伐。
2.表现 (1)所有制形式:
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
6. “1978年,四川省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 开。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这一材料说明 ( ) A.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进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多个方面 D.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2.深化: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 义市中国的经济实方明显增强。
要》,充分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
生产责任制。最早实行这种责任制的省份是 ( )
A.山西省
B.河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C
3.山西阳泉农民刘宗水在1981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 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 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 ) A.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体制改革ppt

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体制改革ppt

价格体制改革
放开价格
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逐步放开了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建立市场价格机制
90年代初开始,中国政府逐步建立起市场价格机制,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调节价格,促进资源的合理配 置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04
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改革的成就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 性,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历程和经验教训
研究意义
为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研究方法和内容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分析、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
研究内容
分为引言、历史背景、历程和经验教训、结论和展望四个部 分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 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
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
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政府要积极履行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责,加强 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 利益。
改革要在稳定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 积极稳妥推进,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
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展望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部编版《经济体制改革》精美教学课件

历史部编版《经济体制改革》精美教学课件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绿色蔬菜基地
花卉生产基地
历史部编版《经济体制改革》精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基 地
茶叶生产基地
历史部编版《经济体制改革》精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 农村推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适应了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优点:适合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 平和人民愿望,以集体经济为前 提,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我国对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流 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历史部编版《经济体制改革》精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权:土地的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唱着东方 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 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颂扬了两 位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 的伟大领袖,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后 一位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呢?中 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先从哪里开始的呢?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推进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是如何建立的?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历史部编版《经济体制改革》精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历史部编版《经济体制改革》精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4、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
强企业活力。 5、影响: (1)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2)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企业、
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3)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凤阳花鼓词
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第一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ppt课件

第一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ppt课件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提出了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 展和对外开放。
ppt课件
21
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的六个统筹与整合
在空间结构上: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准,进入全方位、 立体式开发时代。围绕以人民币汇率改革、贸易摩擦、 资本市场开放等问题调节国内外关系。
政府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社会保障体系
国放
有权
企 业 改 革
让 利 改

市场 经 济 体 制
价民 格营 体企 系业 改的 革发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新农村建设
ppt课件
20
第三个阶段:统筹与整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10月1 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 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 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 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 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 墙之隔,但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 门把铜调到较远的其他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又要从云南等 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 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 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自发性和滞后性。
解决:
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六章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ppt

第六章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ppt

6.3 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
Ⅰ.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和确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而展开的。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是企业从政府的行政控 制下解脱出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 根据这一思想,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进行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 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了承包制、租赁制等 经营形式,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以搞活企业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中心,各项改革措施依次展开,全面推进。 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逐步纳入了市场调节的轨道;调 整产品价格,理顺比价关系,实行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改革商品和服务价格形 成机制,逐步形成以市场价格为主体的价格体制;改革商业经营管理体制,发展 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流通体制;改革银行组织体制,积极推进银行商业化进程; 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变单一税制为复合税制;对部分城市实行计划单列, 减少管理层次,扩大地方自主权。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政治、科技、教育、 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三、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 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
6.2 伟大的转折
Ⅱ.“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了关于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的基本思想。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又召开了工作会议进行具体贯彻。会议正式确定了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实现了思想理论上的一系列新突破,推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 目标的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ppt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 ppt课件

3.意义: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 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 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 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知识拓展
主前 义提 制: 度坚
持 社 会
内容:改革生产关 系中不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中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内涵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 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展目 社的 会: 生解 产放 力、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958年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一二一 探究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 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这番话体现了 一种怎样的生 产经营局面?
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250000
249530 1949
200000
1952
209407
1956
1961
150000
1978
136515
1980
100000
95933
1984
79553
1998
50000
2001
2004
0 300 679 1028 1220 3624 4517 7171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 自己的
5. 意义(积极影响):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 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 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 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改革三个阶段示意图
启动与激活
奠基与建构
整合与创新
1978——1992
1993——2002
2003—2010
第一阶段:启动与激活
• 启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 立改革的方向和路线。实现从政治中心向经济建 设为中心转移。
• 激活:以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 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起始标志的,启动家庭联产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 定位: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计 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深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 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 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 • ——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调控系统。宏观调节由
主要依靠计划指令和信贷规模控制等直接手段,转 向综合运用发展规划、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间接 手段。宏观调节重点由干预微观经济转向调节市场 供求总量变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 1989年至2001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仍 达到9.3%,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1年中国的经 济总量已由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六位。
提出了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 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的六个统筹与整合
在空间结构上: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准, 进入全方位、立体式开发时代。围绕以人 民币汇率改革、贸易摩擦、资本市场开放 等问题调节国内外关系。
在区域结构上: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与中部崛起战略,解决区域增长 协调问题。
在城与乡关系上:城市化战略实施与新 农村建设同步进行,解决城乡统筹的问题。
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的六个统筹与整合
在人与自然关系:“十一五”把能耗与 环保指标纳入考核指标。 1988年,从建设 部分离出来,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2008 年大部制改革,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 保护部。国土功能区域规划 。
启动改革的成功,形成了巨大示范、激励、激 活效应,由此顺利地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
第二阶段改革:奠基与建构
奠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 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改革走 向不归之路。
市场体制建构的五项改革
─市场经济细胞再造:建立以公司制为 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 外贸出口1989年525亿美元,2001年达到2662亿 美元,1979—2001年平均增长15.4%,在世界上 的排位,1978年列世界第27位,1989年列世界第 11位,2001年列世界第6位。
民营企业的发展 价格体系改革
经济体制 放权让利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厦初步建立示意图
四个坚持与邓小平逻辑
工作重心转移——意识形态调整——替代政治 体制重建——避免陷入宪政改革陷阱——启动经 济体制改革——进入渐渐改革轨道。
四个坚持——对百年历史选择的肯定——对中 华民族主体性的肯定——对执行党政府权威和能 力的肯定——对现有社会秩序的肯定——才能对 计划时期积累的社会资源进行利用——为经济改 革提供稳定政治环境、提供物质资源。
─市场调节机制形成:目前95%以上的 商品资源都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 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 大于求的已达99%。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劳 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 配的新制度
市场体制建构的五项改革
• ──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以养老、失业、医疗保 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独立于企事业 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经济改革的三个战略与选择
选择最需要改革、改革成本最低、改革收益最 大的农村,启动了中国的对内搞活的改革的历程。
选择具有地缘优势、计划体制障碍最小、实验 成本最低的深圳,启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改革历 程。
选择阻力最小、风险最最低的双轨制改革,实 现了体制内与体制外资源的最优配置,启动渐渐 改革市场化进程。
2003—2010
两端锁定、中间搞活的鸟类改革模式
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改革:意识形态调整
对内搞活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与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发
下端改革:农村承包制
1、界定改革不能突破上限 保证改革既定目标的实施
中国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在坚持社会主 义制度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这不仅仅是一个决定中国改革方 向的重大政治方针,从经济学角度看,也 是对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能利用 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资源的最大可能性边 界的界定。
华盛顿逻辑和华盛顿陷阱
华盛顿逻辑:纯市场目标的改革——政治控 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启动政治改革——解除政 治控制——形成市场条件——移栽纯市场制度
华盛顿陷阱:启动政治改革——对社会主义 的否定——对百年历史选择的否定——引发民族 纠纷和社会动乱——对执政党权威和能力的否 定——引发重组政党和重组政府——突破改革的 边界——陷入政治秩序与经济秩序的重建中—— 百年积累形成的社会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 被颠覆性的摧毁——经济衰退、社会动乱。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建设和谐社 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所得税调整改革、 财政转移支付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二、中国改革模式:鸟笼 结构改革模式
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模式演化
鸟笼改革模式
启动与激活
1978——1992
嫁接市场模式
奠基与建构
导入增长模式
整合与创新
1993——2002
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 市场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新农村建设
第三个阶段:统筹与整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 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 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 》。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的全面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 革历程与新战略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张孝德 教授 博士
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 副秘书长
研究问题
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改革模式:鸟笼结构改革模式 三、中国市场模式:嫁接再生市场模式 四、中国增长模式:资本主导的导入增长模式 五、挂点转型与中国模式的再创新
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