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兽医基础兽医病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兽医病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发病学2淤血3梗死4血栓5脂肪变性6坏疽7肥大8再生9炎症10肿瘤

二、填空题(每空0.5分,5分)

1、白细胞渗出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炎症发生时其局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大特征。

3、盐中毒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

4、发热的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肿瘤的生长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IC的功能代谢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5分)

1、下列哪种变化属于渗出性炎症________。

A绒毛心B火腿脾C虎斑心D槟榔肝

2、巨噬细胞在发生效应时主要通过________来杀伤被吞噬的细菌。

A吞噬作用B呼吸爆炸C坏死D消化和吸收

3、下列因素中不可以引起神经炎的是:________。

A.维生素B1缺乏

B.病原微生物感染

C.维生素C缺乏

D.中毒

4、巴氏杆菌感染时主要表现为哪种细胞渗出:________。

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嗜中性粒细胞

5、肝硬化往往导致________。

A腹水B心跳加快C呼吸困难D血液中红细胞减少

四、简答题(15分)

1.比较肉芽组织和肉芽肿的主要区别。(5分)

2.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组织学变化。(5分)

3.DIC的分期及其特点。

五、论述题(30分)

1.论述肾小球肾炎的分类及其镜下变化。(10分)

2.论述水肿发生的机制。(10分)

3.休克微循环障碍的分期及其机制。(10分)

2017年兽医病理学考研真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基本规律的科学称为发病学。

2淤血:是由于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3梗死:是指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血血流断绝而引起的坏死。

4血栓;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凝结成块或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5脂肪变性:脂肪变性是指在变性的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小滴为特征的一种变性。而在常规染色中脂肪被溶解留下空泡。

6坏疽:坏死组织继发腐败菌的感染称为坏疽。

7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并伴有功能增高称为肥大。

8再生: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生长出新的细胞,组织来进行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9炎症:动物机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及其所引起的损伤产生的防御性反应。

10肿瘤: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此称为肿瘤。

二、填空题(每空0.5分,5分)

1边移贴壁游出

2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3盐摄入过多原发性钠潴留

4信息传递中枢调节效应器官反应

5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浸润性生长

6出血休克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三、选择题(5分)

1.A

2.A

3.C

4. D

5.A

四、简答题(15分)

1. 肉芽组织:由旺盛增生的毛细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和各种炎性细胞组成,肉眼表现为鲜

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肉芽肿:中央细胞坏死,外周有上皮样细胞形成的细胞带,其中可见一个或数个多核巨细胞,再外层由淋巴细胞核浆细胞构成的炎性反应带,最外层是结缔组织形成的包囊。这种由肉芽组织形成的特殊结构,称为“肉芽肿”。

2.非化脓性脑炎:是指主要由于多种病毒性感染引起脑的炎症过程。其病变特征是神经组织的变性坏死、血管反应,以及胶质细胞增生等变化。非化脓性脑炎多见于病毒性传染病,如猪瘟、非洲猪瘟、猪传染性水泡病、伪狂犬病、捷申病、乙型脑炎、马传染性贫血、马脑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瘟、鸡新城疫、禽传染性脑脊炎等疾病,所以,又称病毒性脑炎。

眼观:可见脑膜和脑实质血管充血,水肿,脑回变平和有小出血点,有时脑室液增多。实质中有一些灰白质的坏死灶。

镜检可见典型的三种变化:

(1)变质性变化:神经细胞变性,是急性肿胀和细胞凝固性变化,严重时发展为凝固性坏死。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由于变性坏死,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淡染的网状坏死灶。

(2)渗出性变化:脑软膜和实质内小血管扩张充血,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淋巴间隙扩张,并有炎性细胞浸润形成套管现象。渗出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少量的浆细胞,组织细胞等。

(3)增生性变化:以胶质增生为主,呈弥漫性和局灶性,可形成卫星现象和胶质细胞结节。(4)包涵体形成:一些疾病时,病毒性脑炎在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其它间叶细胞中可能形成包涵体,可能是胞浆性的,胞核性的,或胞浆与胞核性的,常为嗜酸性,这种病毒包涵体必须与核仁或正常胞浆包涵体区别。

3.(1)高凝期(凝亢期)发病之初,由于各种病因作用,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使凝血活性增高,各脏器微循环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栓。临床检查症状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可见凝血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缩短、血小板粘附性升高等。

(2)消耗性低凝期(凝溶期)广泛的血管内凝血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使血液呈低凝状态并有出血现象发生。此期以出血为主要症状,也可有休克或某些脏器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明显减少,凝血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明显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等。

(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凝衰期)凝血系统激活、组织细胞损伤、纤维蛋白沉积等因素都能造成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增多而使纤溶酶生成增多。纤溶酶可水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其他一些凝血因子,形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具有强大的抗凝血作用。

五、论述题(30分)

1.依据病程和病理变化,肾小球肾炎通常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等3种类型。

(1)急性肾小球肾炎

剖检病变:肾脏轻度肿大、充血,质地柔软,被膜紧张,表面与切片光滑潮红,皮质部增厚,纹理不清,俗称“大红肾”。肾切面上肾小球明显,呈细小红色圆球状;若为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在肾表面和切面皮质见到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的针尖大小红点,称为“蚤咬肾”或“雀斑肾”。

镜检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肿胀、增生,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阻塞,肾小球缺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管内渗出,结果使发炎的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显著增多。肾小囊的囊腔中见渗出的白细胞、红细胞和浆液。

(2)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