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渭川田家》古诗赏析及翻译注释
古诗文《渭川田家》赏析
古诗文《渭川田家》赏析渭川田家唐朝: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译文及注释【译文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注释⑴渭川:一作“渭水”。
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田家:农家。
⑵墟落:村庄。
斜阳:一作“斜光”。
⑶穷巷:深巷。
⑷野老:村野老人。
牧童:一作“僮仆”。
⑸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⑹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
《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⑺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⑻荷(hè):肩负的意思。
至:一作“立”。
⑼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⑽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渭川田家鉴赏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
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
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
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
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
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的诗句,表明他归隐田园的志趣。
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渭川田家》古诗原文及鉴赏
王维《渭川田家》古诗原文及鉴赏【诗句】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出处】唐·王维《渭川田家》。
【译注】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鉴赏】黄昏时候,牛羊都回家了,村野的老人家想念着还未归来的牧童,拄着手杖在柴门边等候。
此二句诗描写村野傍晚落日时的农家情景,充满着安详闲逸的情趣,美丽而动人【全诗】《渭川田家》[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赏析】这是一幅恬静、美妙的田家晚归图。
金色的落日余晖洒满村落,茫茫的暮色即将临近,这是一个祥和、忙碌的时刻。
看:牛羊开始成群地走向村子,慢慢没入长长的小巷。
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倚着拐杖,于柴门外翘首期盼,他在静静地等待放牧归来的孩子的可爱身影。
可以想象,经过一天的放牧生活,孩子也正兴奋地向家的方向奔走。
在那里,有慈爱的爷爷为他准备了无尽的关爱! 田野里,青青的麦丛中野鸡正卖力地鸣叫,深情地呼唤着自己的配偶;桑林里桑叶的日渐稀少换来了满眼的金色或银色,蚕儿们已为自己营造了一个个美丽而温暖的小“家”。
农夫们三三两两地扛着锄头从地里归来,偶尔相遇在田间小道,便亲切地絮絮小语,似有说不完的话儿与人分享。
对这样和谐、美妙的图景来说,诗人不是“此中人”的身份,他只是羡煞这种生活的旁观者。
诗人在仕途中几历沉浮,偶尔经过这一村隅,他看到的是一切皆有所归的情景,联想到自己的彷徨无依,不由感慨地微微低吟:“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其实,农民的生活并不像诗人想象的那样闲适安逸。
但诗人略去了其间的'辛酸与苦涩,选取倍具泥土气息的田园生活一隅,用这里的温馨恬适与官场的欺诈险恶对比,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意志。
《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篇什,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里,王维借诗言志,将他所有的心绪都倾注在对《式微》的吟唱中了。
从“斜光照墟落”的景物描摹,到“怅然吟《式微》”的情感抒发,诗人用一个“归”字统领主题,一切皆有所归,唯自己孤单无依。
古诗渭川田家翻译赏析
古诗渭川田家翻译赏析《渭川田家》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古诗全文如下: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前言】《渭川田家》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的作品。
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全诗语言朴素,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体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注释】渭川:一作“渭水”。
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田家:农家。
墟落:村庄。
斜阳:一作“斜光”。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
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
《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hè):肩负的意思。
至:一作“立”。
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翻译】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
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
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孙儿的归来。
《渭川田家》古诗原文和赏析
《渭川田家》古诗原文和赏析《渭川田家》古诗原文和赏析【诗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出处】唐·王维《渭川田家》。
【译注】在这种时刻非常羡慕这种闲情逸致,惆怅中心生归隐田园之意。
【赏析】政治上失意,混迹官场的苦闷、孤独,使诗人羡慕农夫的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目睹农家的“悠然安适”,诗人不禁惆怅、慨叹。
以吟诵《式微》曲折婉转地表抒自己的归隐思想。
今天可借以塑造旧社会的文人形象。
注:《式微》,《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全诗】《渭川田家》[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鉴赏导示】这首诗是王维田园诗作中的代表。
诗人用近似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渭川田家的自然之美。
描绘逼真形象,语言朴实生动,抒情自然。
【鉴赏】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村庄里,成群的牛羊咩咩地叫着归来了。
老人担心放牧的孩子迟迟未归,拄着拐杖靠着柴门在等候。
野鸡啼鸣,麦苗已经开始扬花结穗;春蚕开始蜕皮,桑叶也快被采光了。
农民们扛着锄头立在田间地头,依恋不舍地说着话。
好羡慕他们的闲情逸致哟,惆怅之下不禁有了归隐田园之想,吟起了“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
诗人在这首五言古诗里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准确地描绘出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古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的隐归之意。
【鉴赏要点】[1]名句:“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2]语言生动、朴实。
[3]寓情于景。
词句注释渭川: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田家:农家。
墟落:村庄。
斜阳:一作“斜光”。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
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雉(zhì)雊(gòu):野鸡鸣叫。
《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渭川田家》古诗和赏析
《渭川田家》古诗和赏析【诗句】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出处】唐·王维《渭川田家》。
【译注】农夫扛着锄头站在田边,一起谈论农事都有点依依不舍。
【鉴赏】农夫担着锄头站在一起,大家见面,总是谈天说地,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两句,描写农家傍晚工作回来,互相谈论家常的和谐快乐的情景,闲逸中带有浓厚的乡野风情。
全诗读来,给人一种安详而亲切的感觉。
王维是唐代一位擅长画事的名诗人,世人常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两句话来赞美他。
【全诗】《渭川田家》[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赏析】〔渭川〕即渭水,在长安附近。
〔雉〕野鸡叫。
《诗·小雅·小弁》:“雉之朝,尚求其雌。
” 〔式微〕即《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里只用“胡不归”之意。
王维的这首诗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生活的实景,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情调。
太阳已经西斜,落日的余晖照着村落。
大大小小的深巷中牛羊成群结队的归来。
村中的老翁拄着拐杖,站在柴门前,等候着外出放牧牛羊,即将归来的儿孙。
显然,这是一幅安祥宁静,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的农村晚景,洋溢着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
接着诗人的视线一转,五六句出现了另一种景色:一望无垠的绿油油的麦田,麦苗已经抽了穗;一带被蚕吃过的桑林,桑叶稀疏。
农夫们扛着锄头从田间归来,在村口相见,彼此寒喧着、闲谈着,议农事,话家长,其乐融融,这又是另一幅平凡习见,但又不乏乐趣的农村生活画面。
以上对农村生活的描绘中是有着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的。
从字里行间,时时流露出诗人的`赞美之情,向往之情。
结尾两句则是这种感情的直接抒写。
诗人明确宣布:为此而羡慕农家生活的安闲逸乐,唱起《诗经·邶风·式微》表示了自己心中的“归耕”——归隐务农之意。
欣赏这首诗不在乎探讨王维会不会归耕,也不在乎他在诗中有没有写出农民所受的剥削和痛苦。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渭川田家》作者: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释:
1、雉:野鸡。
2、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译文: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
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
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
五、六两句写农事。
七、八句写农夫闲暇。
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
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王维《渭川田家》原文、注释、译文
王维《渭川田家》原文、注释、译文
作品简介:这也是一首田园诗,全诗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原文:
渭川田家(1)
王维
斜光照墟落(2),穷巷(3)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4)。
雉雊(5)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6)。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7)。
注释:
(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
(2)〔墟落〕村庄。
(3)〔穷巷〕隐僻的里巷。
(4)〔荆扉〕柴门。
(5)〔雉雊(gòu)〕野鸡啼叫。
雉鸣叫雊。
(6)〔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7)〔吟式微〕意谓作归隐田园之想。
译文:
斜射的日光照着村庄,牛羊回到了隐僻的里巷。
乡村老人在记挂着小牧童,挂着拐杖靠在柴门边等候。
野鸡啼叫麦苗青绿,蚕在稀疏的桑叶中入睡了。
农夫扛着锄头站在田边,一起谈论农事都有点依依不舍。
在这种时刻非常羡慕这种闲情逸致,惆怅中心生归隐田园之意。
渭川田家(王维)原文及赏析
渭川田家(王维)原文及赏析渭川田家,河北樊村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该诗以儿时生活的农村田园为背景,描绘了对故乡的深情和怀旧之情。
下面是该诗的原文及赏析。
渭川田家原文:岁暮成迁客,何人问我留。
辞家尊重别,适意无由求。
老犬依门吠,寒沙足食秋。
征蓑出潇湘,引蕙寻茂休。
路出蔡州远,衣香苹歉流。
乱云千奈如,重犬万重楼。
终夜诗声短,茅斋早露秋。
年年迁草岸,时复闭柴关。
倚桂疮不尽,食叶有馀完。
桃李南同士,公乃师先王。
未如负薪帚,安得无饥寒?裁割竹为文,石鼓弄才申。
冥心归刘表,一树百年人。
渭川田家赏析:《渭川田家》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以具体的农村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写实手法呈现出农村的平凡生活和朴素情感。
首句暗含主人公是一个离乡的游子,来到陌生的地方成为“迁客”。
接着,诗人以第二句“何人问我留”,表达了别离后亲友的惋惜之情和自己所面临的孤独无依。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写“老犬依门吠,寒沙足食秋”,以及人物带上“征蓑”和“引蕙”去寻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展示了农民的勤劳和对自然的依赖。
这些景象也呼应了田园诗的主题,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故乡田园的眷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游子迁居他乡,但心系故乡。
换了地方,但内心对家乡的牵挂却没有改变。
“年年迁草岸,时复闭柴关”,表达了游子频繁地迁徙,每每闭上柴扉始终难舍故园。
最后两句“未如负薪帚,安得无饥寒?裁割竹为文,石鼓弄才申。
”将农村的平凡劳作与艺术创作相对应,强调了农民的智慧和才华。
整首诗用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通过对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浓郁的田园世界,感受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总结起来,王维的《渭川田家》以深情的口吻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通过对农村田园生活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淳朴宁静的氛围。
这首诗既展示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具有深远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意义。
王维《渭川田家》的诗词鉴赏
王维《渭川田家》的诗词鉴赏王维《渭川田家》的诗词鉴赏王维《渭川田家》原文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渭川田家》译文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注释⑴渭川:一作“渭水”。
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田家:农家。
⑵墟落:村庄。
斜阳:一作“斜光”。
⑶穷巷:深巷。
⑷野老:村野老人。
牧童:一作“僮仆”。
⑸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⑹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
《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⑺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⑻荷(hè):肩负的意思。
至:一作“立”。
⑼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⑽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这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面对夕阳西下的田家晚归,产生了一种羡慕之情。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描写村晚归牧,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
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村庄中,偏僻简陋的.里巷,徐徐走着归来的牛羊。
作者把视线投在寻常农民家中,一个“归”字,隐透出作者的向往。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写归牧图中的一个场景:老人因牵挂放牧的小孩,拄着拐杖在柴草编织的门前迎候。
这个动人场景洋溢着一种独有的农家乐,一切是那么亲切、静谧、安详。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写蚕麦丰收,野鸡在田野上鸣叫着,麦地里的庄稼长势很好,蚕开始吐丝人眠,桑叶也稀少了。
这又是从人民最关切的生计角度写出农家恬淡自足的生活。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写淳朴交谈。
农夫们如有相遇,扛着锄头亲切交谈,是那么恋恋不舍。
王维《渭川田家》译文及注释
王维《渭川田家》译文及注释
《渭川田家》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斜阳照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译文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注释
⑴渭川:一作“渭水”。
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田家:农家。
⑵落:村庄。
斜阳:一作“斜光”。
⑶穷巷:深巷。
⑷野老:村野老人。
牧童:一作“僮仆”。
⑸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⑹雉(zhìgòu):野鸡鸣叫。
《诗经·小雅·小》:“雉之朝,尚求其雌。
”
⑺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⑻荷(hè):肩负的意思。
至:一作“立”。
⑼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⑽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
表归隐之意。
渭川田家(王维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渭川田家唐代: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斜阳一作:斜光)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标签田园、唐诗三百首、归隐译文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注释墟落:村庄。
斜阳:一作“斜光”。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
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雉雊:野鸡鸣叫。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肩负的意思。
至:一作“立”。
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
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
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
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
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
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的诗句,表明他归隐田园的志趣。
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上面这首诗就可以说是一幅田园画。
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
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王维《渭川田家》简析
王维《渭川田家》简析
渭川田家①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②。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③。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④。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⑤。
【注解】
①渭川:渭水。
②墟落:村庄。
穷巷:指深巷。
③荆扉:柴门。
④雉雊:野鸡鸣叫。
秀:麦子吐华曰秀。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如睡眠状。
⑤吟式微:《诗经·邶风》篇有:“式微,式微,胡不归!”此取其义。
【赏析】
这是王维最有名的一首田园诗。
作者选取初夏夕阳斜照的村落作为典型,集中抒写。
描写出夕阳斜照村落、暮色苍茫,牛羊归、牧童归,田野中野鸡尽情地鸣叫,蚕儿已吐丝作茧,农夫们乐而思归,到处洋溢着和乐融融的气氛。
绘出了一幅安闲宁静的“田园晚归图”。
最后,诗人借《诗经》中的诗句表达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
王维渭川田家解析
王维渭川田家解析
王维渭川田家解析
【内容】: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作者】:字摩诘,河东人。
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
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
天宝末,为给事中。
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
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
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
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
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
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
赠秘书监。
【注释】:雉:野鸡。
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
用白描手法,绘出一幅春末夏初的乡村景象图,表现出对田园闲逸的'欣羡之情,也流露出诗人想退出宦途的心境。
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王维渭川田家解析
王维渭川田家解析
【内容】: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 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作者】:
字摩诘,河东人。
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 丞。
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 中。
天宝末,为给事中。
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
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
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 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
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 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
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 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
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
【注释】:
雉:野鸡。
式微:《诗经
•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 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
用白描手法, 表现出对田园闲逸的欣羡之情,也流露出诗人
想退出宦途的心境。
诗人面对夕阳 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舍笔而卒。
赠秘书监。
胡不归"。
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 绘出一幅春末夏初的乡村景象图,。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作者: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解】: 1、雉:野鸡。
2、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韵译】: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评析】: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
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四句开头,写一个家人快死的时候悠闲的场景。
关于种地的五六句话。
写七八句关于农民闲暇时间的话。
最后两句因为闲暇而充满羡慕。
诗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乡村初夏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雉雊麦苗秀下一句
《渭川田家》注释及译文、赏析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一、注释
①墟落:村落,村庄。
②穷巷:陋巷。
③倚杖:靠着拐杖。
④荆扉:柴门。
⑤雉雊:野鸡啼叫。
⑥荷:扛,担。
⑦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⑧式微:《诗经》中的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这句,表归隐之意。
二、译文
夕阳的余晖洒向村庄,牛羊沿着陋巷纷纷回归。
村中老人惦念着放牧的孙儿,倚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
麦田里的野
鸡叫个不停,蚕儿开始吐丝作茧,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
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乐而忘归。
在这种时刻,如此闲情逸致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三、赏析
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反映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
接着,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
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人皆归得及时、亲睦、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渭川田家》古诗赏析及翻译注释
《渭川田家》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的作品。
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全诗语言朴素,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体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文解释】
夕阳照着村落,深深的巷子里牛羊已经回来。
老人惦念着牧童,拄着拐杖在柴门前等候。
野鸡在鸣叫,田里麦苗已经吐穗,蚕开始休眠吐丝,桑叶已经稀少农夫们扛着锄头归来,相遇时亲切地聊起了天。
多么羡慕这悠闲的农家生活啊,不由得怅然吟唱起《式微》。
【词语解释】
墟落:村落。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
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雉:野鸡。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扛着。
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用《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语,有归隐田园之意。
句解: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夕阳映照着安静村庄,深巷里归来成群牛羊。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老人惦念着放牧小儿,倚着杖棍在门口眺望。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麦苗开花野鸡啾啾啼,春蚕休眠桑叶已采光。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田夫们扛着锄头回家,相见时依依说短道长。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我多么羡慕农家安闲,不由得把《式微》歌吟唱。
【评点】
本诗是一首田园诗。
诗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初夏傍晚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生活的闲逸自得。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诗人闲适心境的反映。
渭川,即渭水,又称渭河。
本诗的核心为一个“归”字。
诗人一开篇,首先描绘了夕阳映照村落的景象,渲染出苍苍暮色的浓烈氛围,作为全诗的总背景。
随后,诗人用一个“归”字,描写了牛羊缓缓回到村里的情景,让人不禁想起《诗经》中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痴地看着牛羊回到村里,直到牛羊消失在深巷中。
正在此时,诗人见到了更加动人的情景:柴门之外,一个慈祥的老者手拄拐杖,正等候着放牧回来的小孩。
这样一种质朴的感情,深深触动了诗人,好像他自己也享受到了牧童回家的乐趣。
刹那间,他感觉这田野上的所有生命,在这日落时分,似乎“皆在思归”。
所以又写下“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四句,这四句更着重于体现“思归”的情愫。
诗人亲眼看到这一切,不禁联想起自己的处境及遭遇,内心充满感慨。
自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宰相张九龄遭人排挤而离开朝廷后,诗人深深感到政治上失去依靠,进退维艰。
在这种心情下,他来到田野,看见众人都有所归,只有自己没有归处,怎么能不羡慕而怅惘呢?因此,诗人慨叹道:“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式微》为《诗经•邶风》里的一篇,诗人反复吟叹“式微,式微,胡不归”,是借此表达自己非常想隐退田园的心情。
这两句不但在意境上同首句“斜阳照墟落”相呼应,而且在内容
上也与“归”字相合,令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读完最后一句,才明白诗人在前面着重写“归”,原来是为了以“人皆有所归”来反衬自己“无所归”;以他人都能及时、自在、欢悦地归去,反衬自己隐退太晚和混迹宦途的孤苦、愁闷。
本诗的最后一句,可以说是整首诗的重心及灵魂之所在。
【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是诗意盎然,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
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
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
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
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
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
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
顿时间,他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
时节,似乎都在思归。
不是吗?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
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
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
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
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徬徨中路,怎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
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
《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
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
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
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
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王维《渭川田家》古诗赏析及翻译注释
1.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赏析
2.《竹里馆》王维
3.王维《相思》全诗翻译与赏析
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赏析
5.王维《渭川田家》
6.王维《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