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改革建议

合集下载

银行乡村振兴困难和建议

银行乡村振兴困难和建议

银行乡村振兴困难和建议一、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国家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然而,银行乡村振兴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银行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银行乡村振兴的困难2.1 金融资源匮乏乡村地区的金融资源相对较少,银行业务发展受到限制。

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规模较小,银行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

这导致了金融资源的匮乏,限制了银行对乡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能力。

2.2 金融服务不足乡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不足是制约银行乡村振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比城市地区,乡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金融服务网络不完善。

农民在获得金融服务时面临着较高的交通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金融服务。

2.3 农民金融素养低乡村地区的农民普遍金融素养较低,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了解不深入。

缺乏金融知识和技能,使得农民在金融中的参与度较低,对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的适应性较差。

这增加了银行在乡村地区的金融业务推广和宣传的难度。

三、银行乡村振兴的建议3.1 加大金融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地区金融资源的投入,引导银行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和金融支持。

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或提供贴息政策,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乡村振兴。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2 建立金融服务网点银行应加大对乡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可以通过与农村合作社、村级信用社等机构合作,共同设立金融服务网点,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此外,应加强对乡村金融服务网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获取金融信息的便捷性。

3.3 加强金融教育与培训银行和政府应加强乡村地区的金融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和金融技能。

可以通过组织金融知识培训班、发布金融知识手册等方式,向农民传授金融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应加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提高农民对金融产品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农民参与金融市场的积极性。

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内在联系和策略研究——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共3篇

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内在联系和策略研究——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共3篇

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内在联系和策略研究——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共3篇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内在联系和策略研究——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1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都在不断推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一系列对贫困地区进行改善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关系着国家的整体发展,其内在联系程度也非常紧密,而现阶段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为促进农村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探讨如何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这些重要政策,并分析其内在联系以及未来的应对策略。

一、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指通过科学而精准的手段,对贫困人口进行有效的救助和帮扶。

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目的,首先是要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确保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这一政策的实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探索和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综合运用“贷、担、保、富”等多种金融扶贫方式,为贫困地区提供各类展业用的财务权益,支持其产业发展和创业致富。

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财务支持,促进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

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加强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变城乡差距。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建设新型乡村,推进和细化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特别是要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扩展和产业升级,建立起新的城乡相融、产供销对接、人才交流共享的发展机制。

同时,金融手段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

金融机构可以支持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的就业和创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三、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政策等途径,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增强发展财富和各项权益的一种发展理念。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成就共同富裕必须保证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并通过优秀的制度机制,实现全民受益,共享发展成果。

《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解读

《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解读

《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解读《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布的一份文件,旨在指导金融服务加快乡村振兴,以建设现代化农业、美丽乡村为目标,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满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坚持“服务三农”的理念,深化金融发展本指导意见强调了“服务三农”的理念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核心,要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金融生态体系向农村和农业延伸,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本指导意见明确了要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指导意见建议农村金融机构加强与相关政策性银行和职能部门的合作,积极开展综合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金融服务。

三、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建设本指导意见重点强调了要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建设。

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引进优秀金融人才到乡村金融机构工作,推动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能力。

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数字化升级本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数字化升级。

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化和产品的数字化升级,搭建金融科技服务平台,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

五、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本指导意见强调了要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

指导意见建议要加强金融机构“一县一行”工作,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六、完善金融监管机制本指导意见强调了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的必要性。

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加强对农村金融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和民营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确保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此次指导意见通过加强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升级、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等多种措施,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议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议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议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成为关键的一环。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目标是通过金融工具和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变,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针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些建议和参考内容。

1.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乡村振兴的需求和特点,创造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提供低利率贷款给农民和农村企业,帮助他们开展农业种植、养殖等经营活动。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还可以开展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和财务咨询等服务,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 加强金融扶贫工作: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扶贫工作,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扶贫贷款专项资金,为贫困户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来支持他们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创新金融产品,如基于农产品收益的回购合同,这样可以减轻农民的负债压力,稳定农民收入。

3. 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部分农村居民对金融知识和金融工具的认知程度较低,在金融市场中容易受到欺诈和诱导。

因此,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向农村居民普及金融知识,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同时,为了方便农民使用金融工具,可以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在农村设置智能金融终端设备,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4.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可以通过设立农村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乡村振兴债券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同时,金融机构也可以与社会企业合作,通过金融支持,共同开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项目。

5. 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避免金融风险的积累。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贷款项目的审查和评估,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和监测。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退出机制,及时处置不良贷款,确保金融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1. 资金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往往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充足的贷款和信贷服务。

2. 贷款难度大:由于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相对较差,农民往往难以获得贷款,导致资金流动不畅,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

3. 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需求:现有的金融产品往往不适应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无法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

4. 金融服务覆盖不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便捷且高效的金融服务。

对策建议:
1. 建立农村金融发展基金: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2.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信用评估,提高信用环境,使农民更容易获得贷款。

3.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研发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包括农业保险、农村小额贷款等,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

4. 加强金融服务网络建设: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确保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地获得金融服务。

5. 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和服务,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农村金融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有效的金融支持政策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金融服务力度金融机构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力度,提供更加便捷和专业的金融服务。

首先,要加强对农户的信用评估,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农户提供低利率、灵活的贷款。

其次,要增加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提高金融服务的渗透率。

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广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等新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二、鼓励金融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政府应当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创新。

首先,可以推动银行与保险公司、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打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例如,发展农村保险,为农民提供农作物、养殖等方面的保险,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其次,可以探索建立农村小额贷款合作社,通过社会资本与贷款需求相结合,提供具有较低利率和较长期限的贷款。

三、强化农村金融监管为了保障农村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政府应当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首先,要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规体系,明确各方的权责。

其次,要提高金融监管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金融风险。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风险管控能力。

四、提升农村金融人才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是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在农村金融学科建设方面,可设置专业课程,组织培训班和研讨会,提高农村金融人才的全面素质。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五、发展农村金融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农民的金融需求,应当推动农村金融产品的发展。

首先,可以推出有利于农民发展的贷款产品,如农业种植贷、农业设备贷等。

其次,可以设计灵活的农村存款产品,满足农民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

另外,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农村金融消费品,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以及组织振兴等“五位一体”的系统性工程,而金融支持则是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

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金融产生了新的需求,金融产品多元化,金融服务方式多元化已成为中国乡村的普遍需求。

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仍需改善,金融排斥问题仍然存在,体制尚不完善,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大有可为。

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应着重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提升,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背景;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对策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部署。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农村金融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1.1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薄弱随着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渗透,一些农村地区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从战略和实践上对相关产品、服务进行升级和优化,填补了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缺失。

但由于起步晚、战略定位和产品定位不明确等因素,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在网点数量、发展规模、服务质量等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从当前发展的实际内容来看,农村基础产业发展相对较快。

与此同时,各方面需求的建设也导致了农业金融的不断发展和建设。

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现有金融服务与农村产业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它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市场因素的动态影响。

在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应继续引进新技术、补充新元素,但是,在引入新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技术差距,这将导致项目失败和业务中断。

项目审批期间发生了各种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

1.2金融产品单一乡村地区因整体经济条件及综合条件相对于市区较差,因此人才短缺,产品创新能力差,金融服务产品及服务模式单一,金融产品目前多是传统信贷产品及保险服务,盈利能力较差,持续发展基础薄弱;信贷产品中对抵押品要求较高,而农村房屋、土地等产权制度尚不完善,难以被金融机构接受为抵押品,而农民可支配较多的农业机械、农产品等尚未纳入农村金融的抵押品范畴,导致农村金融的信贷发展受限,难以扩大规模;另外,理财产品目前更多地为传统的定活期存款,收益较低,可选择范围较少。

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探讨

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探讨

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金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扶贫贴息贷款存在期限额度错配。

通常情?r 下,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期限为一年期限,特别是针对农业、养殖业、加工业等行业,贷款期限都比较短。

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基本不会超过一年,需要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才会取得明显的收益,所以仅仅一年的扶贫贴息贷款会给农业等相关项目的生产和建设带来的困难,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人口的脱贫。

另外,针对经营个体而言,金融机构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资金数量较少,与实际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使实际的生产建设在规模和运行等方面受到资金的限制,难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只能根据实际的资金额度情况开展后期的工作,这种“扶而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给扶贫工作直接造成了负面影响。

扶贫信息共享不充分。

扶贫信息的共享程度影响着影响金融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程度,通过对实际的运行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在扶贫信息方面仍---------------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然存在问题。

一方面,相关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等对信息没有进行统一的汇总和分析,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漏洞,导致各个部门在扶贫信息方面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限制了扶贫工作开展的进度和识别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各个贫困地区的自身差距上,由于贫困地区所处的地域、环境等普遍不同,在扶贫需求、扶持对象等方面也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具体的金融扶贫工作中,相关部门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对各层次的贫苦原因、贫困对象以及贫困的程度等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扶贫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的金融扶贫环境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均收入以及社会教育程度三个方面。

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方案措施

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方案措施

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方案措施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1.针对农村产业结构特点,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

如针对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出相应的贷款、保险产品。

2.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农民融资难题。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拓宽农民融资渠道。

3.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信用意识,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优质客户。

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向农村倾斜。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

2.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加快农村金融网点建设,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方式,方便农民办理业务。

3.促进农村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三、强化金融风险防控1.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监测和预警,确保金融稳定。

2.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3.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激发金融创新活力1.支持农村金融科技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2.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探索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如农村合作金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

3.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

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素质的农村金融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五、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1.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减轻农民自然灾害风险。

3.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

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解决融资难题。

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我们从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险防控、激发创新活力、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推动农村金融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随着国家加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成为推进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全国各地也开始启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建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建的背景和目的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这导致了很多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成为了无人听取的意见领袖,农村地区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

乡村振兴战略一出台,乡村振兴就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工作之一。

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创建工作也因此被提上了重要议程。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经济问题,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通过金融服务,让农村地区的居民拥有更多的财富,更多的机会,更好的生活品质。

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建的主要措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1)设立金融服务中心为了让乡村居民轻松获取金融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可以设立金融服务中心,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为乡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中心可与银行合作,为乡村居民提供贷款、储蓄、人寿保险、养老保险等服务。

(2)普及金融知识由于乡村居民获取金融知识的渠道有限,经常会因为缺少知识概念而忽视保障自己,这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可以普及金融知识,让乡村居民明白金融知识对于自我发展、家庭财产的保护以及乡村产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3)促进乡村企业的融资乡村居民普遍面临缺乏资金的问题,这也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乡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从而促进乡村企业的发展。

(4)鼓励农民储蓄农民储蓄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之一。

鼓励农民储蓄可以增加乡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作为一项金融服务,农民储蓄也可以满足乡村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建的实施方法要想有效地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建工作,需要执行以下几个步骤:(1)政府推动政府应该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域加大投入,制定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李晓琳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2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金融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在实地考察烟台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基础上,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工作经验,提出解决的措施,为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脱贫攻坚战胜利完成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十四五”时期的总抓手。

而“三农”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的实施,农村新业态、新环境的出现,对金融支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依赖程度日益增强。

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核心作用,打通堵点,全面提升金融支农能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烟台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一)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仍然严重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发展时期,资金缺口较大,但由于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低,抗御风险能力弱,有效抵押资产少等特点,授信不达标无法取得信贷资金。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气候环境影响很大,极端天气会对农业生产经营带来极大损失,加大其违约风险,导致贷款无法偿还。

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或者不提供资金。

所以农户贷款难,融资成本高,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支农激励政策不到位由于农业资金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人口居住分散,单产单户较多,贷款金额相对偏小,金融运营成本高,需要有足够的财税优惠政策等相应激励机制,否则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难以向乡镇及以下地区倾斜。

1.不能有效分担农村信贷风险商业性担保门槛较高、风险补偿机制缺失,为了控制贷款风险,财政注资的担保机构和民营融资担保公司未深入到农村乡镇地区,造成许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

关于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问题1. 缺乏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在一些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的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地区居民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支持。

缺乏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在一些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的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地区居民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支持。

2. 金融知识欠缺:许多贫困群体缺乏金融知识和相关技能,限制了他们有效地利用金融工具来提升生活质量。

金融知识欠缺:许多贫困群体缺乏金融知识和相关技能,限制了他们有效地利用金融工具来提升生活质量。

3. 贫困群体的信用问题:贫困群体往往缺乏资产和信用记录,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对他们进行评估和信任。

贫困群体的信用问题:贫困群体往往缺乏资产和信用记录,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对他们进行评估和信任。

4. 高利贷和不合规金融机构的存在:一些贫困地区存在高利贷和不合规金融机构,给贫困群体带来经济风险和损失。

高利贷和不合规金融机构的存在:一些贫困地区存在高利贷和不合规金融机构,给贫困群体带来经济风险和损失。

建议1. 提高金融机构的覆盖面:政府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确保金融服务能够覆盖到每个需要的贫困家庭。

提高金融机构的覆盖面:政府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确保金融服务能够覆盖到每个需要的贫困家庭。

2. 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建立培训计划,为贫困群体提供金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金融工具。

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建立培训计划,为贫困群体提供金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金融工具。

3. 建立贫困群体的信用体系:建立可靠的贫困群体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来信任和支持那些缺乏资产和信用记录的人群。

建立贫困群体的信用体系:建立可靠的贫困群体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来信任和支持那些缺乏资产和信用记录的人群。

4. 监管和打击不合规金融机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打击高利贷和不合规金融机构,保护贫困群体的合法权益。

监管和打击不合规金融机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打击高利贷和不合规金融机构,保护贫困群体的合法权益。

银行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方案

银行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方案

银行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方案各子公司、各分行、总行各部门:为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三农”领域金融合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制定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这些意见旨在将金融资源优先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乡村振兴扶持政策与本行信贷资金有效对接,发挥本行金融产品丰富、信息技术先进等优势,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二)任务目标。

我们将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水平明显提升,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我们力争对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涉农贷款余额高于上年,农户贷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持较快增速,乡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明显提高。

二、切实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一)加大乡村振兴信贷支持力度1.充分支持乡村振兴农户贷款融资需求,在信贷规模配置、利率优惠政策等方面对农户经营性贷款进行倾斜。

我们将充分满足农户贷款信贷规模需要。

农户经营性贷款利率将在零售经营贷款利率基础上适当下调,普遍低于同期个人购房类贷款及消费类贷款利率。

2.在授信授权政策方面,我们鼓励分行根据当地特色行业、优势产业具体情况,结合行业产业经营周期及发展规律,实行一案一策,定制专业金融服务方案。

同时,我们将结合当地经济状况、产业情况、客群特征、分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综合风险审查,并从把握业务真实性、加强贷后管理、资产质量监测、明确贷款容忍度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指导,实行差异化授信授权策略。

我们还将积极拓展与涉农相关数据的应用,持续推进自动化审查审批模式,提升审查审批效率。

适时开展检查及后评价工作,及时识别业务落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实行即查即改原则,保证业务良性发展。

二)加强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1.加大与省级联社及其下辖XXX、XXX、农村信用社在财富管理业务上的合作。

我们将大力推进以省级联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为主要目标客户的银银平台财富云业务合作,帮助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财富管理产品线,以创新财富管理产品增加收益。

扶贫政策的实施与改进建议

扶贫政策的实施与改进建议
扶贫政策的实施与改进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扶贫政策相继实施,针对贫困人口,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如“精准扶贫”、“三农”政策等。通过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我国贫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然而,扶贫政策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和优化。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扶贫政策的实施与改进建议。
一、精准扶贫的实施
四、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土地是扶贫工作的重要资源,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对于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通过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土地的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其二,加强土地管理。对生产、使用、流转土地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土地权益的稳定和合法性,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其二,要实现精准帮扶。在帮扶对象被识别出来以后,需要采取具体的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例如,对于生活条件差的贫困人口,可提供住房补助和生活用品等帮助。
其三,要实现精准脱贫。帮扶措施必须具有可持续性,才能真正实现精准脱贫。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脱贫措施,如支持创业、提供培训等。
二、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是扶贫政策的重要环节。当前,一些地方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滥用、公款挥霍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加强财务监督。配合政府部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开展财务检查,防止资金的滥用。
其二,加强人员配备。政府应该加强员能够做到熟练、精通。
其三,建立扶贫基金监管系统。建立集中管理扶贫资金的监管系统,加强对扶贫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扶贫资金的滥用。
三、发展经济扶贫
“扶贫必扶经济”,经济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发展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针对贫困地区,需要采取以下经济扶贫措施:

乡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乡村金融的概念也逐步被引进到农村的发展当中,同时,乡村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乡村金融概念起步相对较晚,在其发展中还存着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对乡村金融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组织;金融服务;问题对策前言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三农”问题仍然是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出乡村金融的效能,使得乡村金融给予农村经济发展极大的支持。

另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深入同样与金融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这也就为乡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一个契机。

1乡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1.1乡村金融服务功能缺位对于目前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来说,它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但是在这些金融机构中,只有少部分是用于乡村金融的发展。

针对现代的农村经济而言,其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了大规模的进步,而且农业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所以说,现存的金融机构已经无法满足乡村借贷的需求,其中一些乡村金融服务功能的缺位,更是没办法有效的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

1.2乡村金融产品结构单一由于乡村金融的起步和发展相对而言比较晚,所以目前的乡村金融市场比较分散,能够为乡村金融提供服务的机构数量也并不是很多,这就导致乡村金融产品的结构是比较单一的。

同时,各个机构对乡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更是困难,即使有了新的信贷产品,其也很难在乡村中进行广泛推广,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1.3乡村保险没有发挥作用在乡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乡村保险也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部分,而且作为村民,相对于金融而言他们更加信任保险。

不过,由于农村农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乡村保险的发展确是较为滞后的,所以现在的乡村保险很难快速追赶上乡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三农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杨羽宸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07期农村金融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促进了农村资源的再分配,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

根据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这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背景下,农村金融的发展成为社会的重要议题。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历史上,我国长期采用的是城乡二元化发展的方式,农村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

为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是关键,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金融服务历来是“三农”工作的短板,新形势下,其工作方式、内容必将面临重大的转折和跃进。

因此,要想有效提升农村金融发展的效果,就要突破原有模式的桎梏,开发出有效的金融发展路径,构建起农村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的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

一、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为扭转我国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出台了各种惠农、强农的政策,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了8000多万,农村贫困比例降低了8.5%。

虽然农村发展的成绩喜人,但应看到的是,“三农”问题仍是当前影响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根本性问题。

为彻底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总体部署,“战略”提出:“新时期应优先发展农村,在实现农村扶贫重大转变的同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该背景下,“三农”工作成为了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金融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金融支持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金融支持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金融支持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谋划。

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血脉,在服务农村经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金融支持举足轻重,是必要手段。

本文对金融支持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乡村振兴;对策研究引言当前,我国的农户理财活动主要停留在基本的存款、取款、放款等领域,这对银行的服务能力产生了一定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生产方式多以家庭经营为主,对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是与季节性相关的分散性行业,这对农村的金融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制约。

1金融支持是新时代新阶段乡村振兴的必要手段1.1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乡村是指乡镇及其以下的行政管辖区域,包括乡镇和行政村两个层次。

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今天的乡村建设和治理提供了新契机,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具有内在的价值耦合性,“数字乡村”基础的硬件条件正好是建设数字普惠金融所需;而数字普惠金融搭建扩大的农村地区征信系统和数据库,将这些数据融合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基础要素,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非接触式金融、网上政务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2发展农村产业和县域经济产业兴,乡村才能兴。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金融主体纷纷推出针对性强、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

产业兴旺,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要有一定的规模,还需要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即有深加工业又有服务业;市场需求的培育等等,金融业都能有所作为。

2021年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支持农村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开展农村金融业的供给侧改革,针对性的引导金融资源到国计民生及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领域,实现乡村产业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点2.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金融行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缺乏体系化支撑,在解决“三农”发展的问题上,大多数银行机构没有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自身发展的方向,除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外,真正深入一线支持乡村振兴的银行机构少之又少,导致“三农”领域的项目很难获取金融信贷的支持。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一、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主要做法(一)建立工作机制,做好精准扶贫顶层设计一是强化沟通协调,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横向沟通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省级层面的扶贫联动机制;纵向指导辖内分支机构建立省市县多级协同机制。

如贵州省明确成立金融扶贫联系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贵阳中支,涉及省扶贫办、省发改委、各金融机构等26家成员单位,形成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合力。

二是主动对接国家扶贫政策,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

如2014年至今,济南分行辖内9市各级人民银行出台金融扶贫相关文件16个,推动地方出台金融扶贫配套制度54项,协调解决金融扶贫相关问题256个。

(二)对接扶贫信息资源,识别金融扶持对象一是依托扶贫部门信息网络系统,精准定位扶持对象。

贵阳中支基于省扶贫办信息系统,确定现阶段金融扶持对象:以2014 年全省6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基础,扣除民政兜底的158万“两无”人口,精准支持贫困农户为465万人,120万户;具备可扶持能力、带动效应明显的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是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明确扶持对象。

武汉分行充分利用扶贫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开展信息识别收集,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确定湖北省金融扶贫对象为有生产经营能力、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源地在贫困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移民搬迁安置房建设项目。

三是推动金融机构评级授信与贫困户建档立卡相结合,分批次扶持贫困农户。

陕西汉中、甘肃陇南、平凉、山东淄博等地金融机构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和评选情况与贫困户建档立卡相结合,并积极开展对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优先支持有发展意愿的信用农户。

(三)明确金融机构扶贫定位,有效发挥金融扶贫主体作用基层央行引导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金融扶贫工作中,初步形成了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共同参与的局面。

关于对优化XX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关于对优化XX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关于对优化XX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贷款利率优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

同时,制定出台支持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采取科技手段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包括金融机构网点设置、金融服务团队建设、农村金融信息系统建设等。

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训,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了解和服务意识。

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方便农民办理各类金融业务。

三、完善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

农村金融产品应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如农村微贷款、农业保险、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同时,需要建立农产品质量抵押贷款机制,解决农产品上市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教育,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使他们更好地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发展。

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可以采取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为农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可以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农民提供线上支付、转账等服务,方便农民的交易活动。

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和风险,改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益。

五、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

加强对农村金融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农村金融风险。

要加强对农村贷款的风险防控,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减少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风险传导。

综上所述,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建立起健全的金融服务网络,提升金融产品与服务水平,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并加强对农村金融风险的管理。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的目标,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July 2016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October 201576Credit & Banking银行与信贷汤东林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经济金融委员会副主任Introduction最近,我们就金融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到重庆、广西、湖南、海南、湖北等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调研。

同时还重点对重庆南川区民主镇狮子村,广西田东作登乡大板村、平马镇四平村和湖南涟源市伏口镇万寿、金铁、建民、建农、张家、新开、梧桐八个偏远行政村进行了进村入户的面对面交流。

从调研的情况看,银行和监管机构在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上尚未做好准备。

虽有个别典型行社扶持的个别案例可供参观,但整体上还停留在纸上、口头上和宣传造势阶段。

省级层面没有明确的金融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定,也没有可供地(市)县操作的政策指南;地(市)县也没有具体支持手段和措施,乡村村民生活和“三农”发展没有体现金融服务的印记。

金融参与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没有实质性开展,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明确的政策和文件指引,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具备金融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推动力;二是金融企业的趋利经营行为,在缺乏政策配套和行政推动的情况下很难从事微利甚至无利的工作;三是县乡村三级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不知道怎么和银行打交道,怎样获得金融支持与服务。

涟源市伏口镇的90%以上村民居住地没有银行营业网点,处于没有任何金融服务的零金融资源占有状态,要想办笔存取款业务需要跑几十公里到镇政府所在地的信用社或邮政储蓄网点办理。

搞好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配套安排,既要从资金投入和人事调配与机构设置问题上发力,更要找准金融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以简政放权强化“放管服”,激活地方监管部门的主动性,引领地方金融以主动创新为抓手,从顶层设计到地方监管、组织架构再到农民上下联动,方能取得金融支持的实效。

在此做如下建议:合并“三会”强化央行服务“三农”的责任与职能1. 合并“三会”将权力与工作重点下移。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设以来,在金融分业监管、规范经济领域的金融行为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阶段性作用,但在金融混业既成事实的今天,“三会”分业监管的缺陷已不断暴露,严重制约了金融的创新驱动和体制理顺,也因此蔓延至影响省市县的金融运行和监管。

从“三会”在地方上的机构设置来看,尽管只有银监会在省市(区)、地(市)及部分县(市)设有下属机构,而证监会、保监会只在省一级设有监管机构。

但多年来,基层机构,尤其是银监会的下属机构一直对人事调配权、机构审批权等高度集中于中央的做法颇有微词。

加之基层监管部门经费紧张,监管指标沉重,工作压力大,像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这类普惠金融方面的重点工作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如设立村镇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改革建议金融是精准扶贫的加速器。

但本文作者通过调研发现,金融参与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还没有取得实质性开展。

本文为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并介绍了广西田东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商行等机构的金融精准扶贫经验。

文/汤东林DOI:10.19409/ki.thf-review.2016.07.021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July 201677Credit & Banking银行与信贷银行的初衷是实现乡村金融全覆盖,为“三农”办好事,而现行的“村镇银行”却完全是一本念歪的经:一是“村镇银行”不进村,机构不仅设在小城市、中等城市,更是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中心城区开花结果,而至今却没看到有几家村镇银行在乡村上设有网点。

二是一个注册资金几百万或者几千万元的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要经中国银监会合作部批准,省、地(市)银监局有责无权,没有一家村镇银行不经银监会合作部批准可以筹建和开业。

三是村镇银行经营管理同质化严重,机构设置和业务拓展越来越像大银行。

基层银监部门监管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权力,上层则极不接地气,甚至出现一些没有充足实践经验的领导对基层发号施令,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因此,只有推进简政放权,减少前置审批,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主动创新,强化与理顺监管体制,方可推动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服务落地。

2. 强化中国人民银行服务“三农”的责任与职能。

扶贫和支持乡村建设,必须对“三农”有深入的了解,必须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必须对乡村有浓浓的眷念。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几十年扎根省、市、县各级基层,多数干部来自于本地的乡村,他们了解乡情,怀念乡愁;他们有能力和条件,也有愿望按照中央要求推动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配套,而且人民银行具有再贷款、利率等多种政策工具和手段可用于扶贫与支农。

因此,可强化人民银行服务“三农”的职责。

改组改制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以减少服务“三农”行政桎梏现在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完成了农村信用社改组改制成农商行的工作,多个省市已经没有了地(市)县农村信用社。

国务院2003年以组建省级联社对辖内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协调服务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节点。

省农信联社为基层农村信用社十多年的发展起到了阶段性作用,但随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商业银行机制的形成,省联社日益强化的行政管理职能和高度人事管控、频繁干部交流与轮岗、各项行政审批等均让一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而无力放手业务,更难以开展扶贫支农的精准工作。

从历史情况看,中国的金融改革,尤其是农村金融改革是严重滞后的,省联社这一体制从试点到全面铺开至今已有14年了,现在的政治经济形势已完全不可与14年前的状况相比,省农信联社也到了“动大手术”的时候。

建议分期分批将省农村信用联社改制成农信资产公司,由国家统一安排试点,政府根据各省的农村信用社资产情况一次性核拨给省联社垫底资金用于收购信用社不良资产,使县级农村信用社达到组建农商行的条件。

省联社整体转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将原来的行政管理转化为股权和公司化合作。

转制后,农信资产公司以收购、处置与运营辖内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为主要经营纽带。

省农信资产公司利用经营收益参与辖内农信社股权改革并享受股东权利,且可继续经营省联社现有的经营性服务平台,为农信社提供结算、文化等方面的有偿服务。

尽快推开省联社改制成农信资产公司试点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省联社最长的成立了14年,短的有8年,在改制时可按省联社组建时的方式逐步推动,从经济发达省区开始,成熟一个改制一个。

在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农商行的份额已经很大,市场日趋成熟,省联社完全可以退市了。

部分省区的县级法人联社不良率较高,通过自身的经营利润难以在短期内消化不良资产,部分省联社还有暂时存在的必要。

政府注资组建资产公司和帮助解决县级农村信用社是第一条可行途径。

这也是十多年前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采用的方式,核心是把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剥离到一个对应的资产管理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的初始现金注资额为不良贷款账面值的2%~3%,同时允许资产管理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相当于现金注资2~3倍的中长期债券。

这样,用10%左右的总体资本消化不良贷款。

从1988年到1995年,美国的700多家面临破产的中小储贷银行主要是通过政府注资的重组信托公司(RTC)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

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国的中央政府有这样的实力来实施这样的方案。

省级农信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由省政府金融办委托省农信联社和有兴趣的民营资本以及省内已改制的农商行等市场化投资主体联合发起,可以由代表省政府的国资公司控股或作为大股东,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July 2016 78Credit & Banking银行与信贷由省农信联社改制后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

在政策配套上,可以考虑允许该省级农信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中长期债券,弥补前期运营所需资金,通过处置和回收不良贷款的未来现金流进行偿还。

市场风险定价之后,县级农信社面临核销坏账损失的问题,可以由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先吸收部分差额,以资本金或者应收资本金的方式出资给县级农信社,而县级农信社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向省农信资产管理公司出售同等价值的股份作为回报,也可以由县级农信社和省农信资产管理公司协商达成。

最终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得到一定股份和一定数量的董事会席位,推动县级联社、县级农商行市场化公司治理机制的形成。

通过改组改制,省联社从行政管理者变为基层联社或农商行的参股者,长期以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参与农信社和农商行的管理和服务,既能体现农村中小银行的公司化运作,又能使省联社的科技服务等其他职能完全转化为市场化服务,把行政管理转变为法人治理结构的参与者,利用现有科技服务等平台消化多余人员。

从目前来看,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的金融服务,除了政府财政和政策性银行外,主要还要靠接地气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提供。

撤销省联社后可减少行政干扰,让他们集中精力开展“三农”服务。

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金融支持的微观操作1. 广西田东农村商业银行开展精准扶贫的经验值得借鉴。

田东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国家农村改革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09年田东成为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县,田东农商行围绕组织体系、信用体系、支付体系、保险体系、村级金融服务体系等体系建设目标,坚持支农支小微与精准扶贫。

一是以小额农户贷款为推手,推广农户信用、信祥卡、公司+基地+农户等贷款模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业、种养殖专业大户等新型主体的培育,助推当地特色产业和涉农企业的发展。

二是通过整村推进的方式,组织人员深入村屯采集农户信息,全面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屯)、信用乡(镇)”评定工作,全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并对评上的农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厚、利率优惠的政策。

同时利用县政府与人民银行共同开发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录入农户信息73327户,占全县农户97%。

田东县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信用县。

三是从便民、利民、惠民出发,着力将金融服务向村屯一级延伸,切实加大“桂盛通”金融惠民产品在行政村的布设力度,真正实现金融服务对所有农民的全覆盖。

至2015年末,乡镇及行政村自助设备布设数量占全县金融机构的92%,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春秋款和查询、结算等服务。

四是积极与财政、扶贫、妇联、团委、工会等部门合作,为农民工、贫困户及大学生、农村妇女、下岗工人、退伍军人等发放创业贷款。

五是田东农商行充分发挥其机构、网点、人员覆盖各乡镇的优势,通过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对贫困户扶持实行名单制管理、抓大户树典型、打造金融扶贫示范带和挂点扶贫工作机制等多种措施,全力支持贫困农户、贫困村和扶贫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扮演了县域金融的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