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扶贫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方案
一、前言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方案旨在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精准扶贫。
二、目标定位
1.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3.增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品牌效应,拓展市场渠道。
(1)加大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交通、通信、住宿、餐饮等条件。
(2)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咨询、导游、安全保障等功能。
3.产品开发与推广
(1)结合贫困地区资源特色,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如田园观光、民俗体验、康养度假等。
(2)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
4.乡村旅游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方案旨在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指导,具体实施过程中需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乡村旅游扶贫将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组织实施
1.成立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加强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4.深入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预期效果
1.乡村旅游产业成为贫困地区重要支柱产业,带动农服务质量和水平。
(2)引进乡村旅游策划、管理、营销等专业人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6.政策支持与保障
(1)制定乡村旅游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
(2)提供财政支持,为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的有效方法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的有效方法作者:王晓婷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9年第02期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而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提升经济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如果人们在乡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对乡村中的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对提升乡村的经济条件有重要影响。
当前的国家政策对旅游业也是大力支持,所以乡村的旅游业应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精准扶贫为背景,分析人们应如何抓住乡村旅游的契机,积极解决当前乡村经济的问题,使乡村加快脱贫步伐,同时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对乡村进行实地扶贫是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根据乡村中人口的具体实情,采用具体的方法开展相应的准确有效的管理的一种扶持贫困地区的方式。
人们都知道要让乡村旅游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如何去具体的实施,采用什么方法将乡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是当前人们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因此,本文分析当前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并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可以帮助相关工作者使乡村经济得到发展。
(一)乡村的相关规章制度落后,不具有科学性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一般自然环境优美,植被保护完好,相应的,自然资源也相对丰富,但由于受到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的种种影响,所以这些贫困地区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发展模式,没有系统的规划和制度上的引导。
此外,一些贫困地区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想法,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的软硬件条件,所以改革的脚步放缓甚至停滞,无法使旅游业真正发展起来。
(二)未清晰认识贫困现状,缺少相应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在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中,缺少专业的有经验的人员,这导致乡村地区旅游产业无法很好地发展。
另一方面,乡村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没有把村里的大多数贫困人员考虑进去,所以不能带动贫困乡村的人口脱贫致富。
(三)国家政策对这方面的指导不足,产品不具有多样性经过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只有一部分的贫困乡村的旅游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政府可以为贫困乡村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所以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有所加快,但也有一部分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未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所以其旅游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且产品也不具有广阔的市场。
乡村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阳认为应开创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扶贫合力。贫困者应增强 “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扶志和扶智形成脱贫内生力,激发贫 困人口的主动力,防止贫困者返贫。
3.精准管理。鲁春艳认为应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对扶 贫资金进行精细管理,对扶贫项目进行阳光操作。
二、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指城市游客(城镇居民)体验和享受乡村旅游产品 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产品包括乡村环境(乡村的山、湖、 河、森林和自然等)、乡村遗产(乡村的传统建筑、工业遗产、 史前遗迹、教堂和村落等)、乡村生活(工艺和工艺品、节事、 乡村食品、农业观光和传统音乐等)和乡村活动(耕种收获、骑 射、划船和垂钓等)。 (二)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龙茂兴等提出人们普遍对乡村旅游存在三 个认识误区。葛晓虹认为对乡村旅游者的行为动机和消费心理了 解的不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2.规划问题。葛晓虹指出农家乐因缺乏规划和管理,出现乱 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吴建华等认为许多乡村旅游 区缺乏整体规划控制,基础设施未满足游客的需求,存在食宿设 施简陋和卫生状况差等问题,难以留住游客。 3.乡村性缺失。葛晓虹认为建筑设施的城市化致使乡村形象 遭到破坏,乡村旅游产品商业化导致乡村性缺失。 4.专业人才缺失。吕莉认为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从顶层 旅游规划设计到基层旅游服务管理均缺少专业人才参与。葛晓虹 认为从事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数都是乡村居民,而乡村居民 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达不到旅游接待服务的规范要求。 (三)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龙茂兴等认为人们必须对乡村旅游形成系 统、全面的认识,就乡村旅游发展达成共识;其次树立“以旅助 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最后科学地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可 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从根源上消除问题。 2.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王燕等认为可通过构建主题文化 村、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加强美食文化开发等形式深入挖掘乡村 文化内涵,让游客尽享旅游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司嵬等通过对乡 村旅游需求意愿的调查发现,游客最关注乡村本身旅游资源的吸 引力。因此,应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营造当地特有的自然环 境和人文景观。 3.打造产品多样性和层次性:吕莉认为设计乡村旅游产品要
苍溪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SWOT研究

2312017年5月下半月刊一、苍溪县旅游精准扶贫概况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802个村(社区)。
总人口79 万,其中农业人口66.3万。
截止2015年6月30日,全县有贫困村214个,贫困户23196户,贫困人口67946人。
在贫困特征上,既有量大面宽、程度深的全省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有边远分散、底薄灾多、巩固脱贫成果较艰巨的个性问题。
二、苍溪县旅游精准扶贫SWOT分析(一)苍溪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1.区位优势苍溪县位于川东北深丘,跨东经105°43′—106°28′,北纬31°37′—32°37′,周邻5县(市)1区;处于广元、绵阳、巴中、南充四市的中心腹地,三小时内可达到成都、重庆,四小时内铁路、航空游可到达国内绝大多数省会城市,是四川旅游北环线上的重要节点。
2.资源优势作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的纪念地、黄猫垭战役纪念地的苍溪县,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和全国性的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示范基地,这里物阜天华,生态优良,特产富饶,具有特色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农业资源和水利资源。
3.文化禀赋古有“玉女凿溪”、“火烧怪兽”的神话传说;近有唤马剪纸、川北灯戏的民间艺术;今有每年举办的 “中国·苍溪梨花节”。
在境内留下过足迹的有杜甫、陆游、张道陵等著名历史文化人物,存有临江寺、云台山、西武当、白塔山等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其中红军文化更是享誉全国。
(二)苍溪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1.产品过于单一,特色氛围不浓乡村有乡村的气息,有乡村的人物,有田园的风光,有乡土的风情,要充分体现出人文、艺术、风土景观等乡村特色,并以乡村特色吸引客源,以乡土文化促进发展,以乡土风情提升魅力,推动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
2.认识片面,主体作用不足在旅游业扶贫开发的过程中,人口的参与度直接决定了扶贫效果的好坏。
苍溪县在乡村旅游的特色资源和客源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破坏了乡村旅游特有的乡土人情,失去了乡村性和乡村意识,更谈不上积极性。
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

大多是 进 行 地 区 实 证 分 析 。 也 有 学 者 从 经 济 、 卫
生、 健康 、 交通、 文化素质 、 居 民需 求 等 角度 , 研 究 旅
游 扶贫 的积 极或 消 积影 响 , 强调 发 展 旅 游 不 是 贫 困 地 区的万 能药 , 必 须 在 合 理 的操 控 及 规 划 下 才 能成 功。 ④ 所 提 出 的旅 游扶 贫模 式 主 要有 政 府 主 导模 式 、 景 区带 动模 式 、 农旅结合模式、 移 民迁 置模 式 、 整体
们 纷纷 从 相 关 理 论 、 研 究 内容 、 扶 贫效应 、 精 准 扶 贫、 旅游 精 准 扶 贫 等 方 面进 行 研 究 , 其 议 题 主 要 集
中在 自然旅 游 与减 贫 、 遗产旅 游与扶贫 、 农 业 旅 游
与扶贫 、 住 宿业 与扶 贫 、 社 区旅 游 与 扶贫 等 方 面 , 且
基金项 目: 本文是贵 州省教育厅创新人 才团队建设 项 目“ 武陵 山集 中连 片特 困 区旅 游扶 贫模 式选择 与创新研 究 团队” ( 项目
号: 黔教合人 才团队字[ 2 0 1 3 ] 2 5号) 和贵 州省社会发 展攻 关项 目“ 科技 支撑促 进梵净 山 自然文化遗 产资源保 护与
关键词 : 旅游扶贫 ; 旅游精准扶贫 ; 扶 贫开发 ; 运作机制
中 图分 类 号 : F 1 2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m8 2 —0 5
引 言
准 扶贫 的背 景下 , 如 何 将精 准 扶 贫 理 念 应 用 于旅 游
与扶 贫相 互 融 合 的路 径 、 模式 、 机 理 等 展 开 了 积 极
村精准扶贫帮扶措施

村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村级精准扶贫是指在扶贫过程中,针对每个贫困村的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精准的帮扶措施,以解决贫困村的产业、教育、健康、就业等问题,实现贫困村的脱贫致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村级精准扶贫帮扶措施,以供参考。
一、产业扶贫措施1. 发展特色产业:根据贫困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合的特色产业,通过技术培训、资金支持、市场拓展等方式,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比如,山区发展林果、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平原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
2. 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在贫困村设立农产品加工基地,提供加工技术培训和设备支持,帮助农民将农产品加工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 建设农村电商网络:通过建设农村电商网络,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直接面向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也方便农民购买生活用品和农资,提高生活品质。
4. 发展乡村旅游业:根据贫困村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建设农家乐、民宿等旅游设施,提供农村旅游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5. 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鼓励农民组织成立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养殖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减少农产品销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二、教育扶贫措施1. 建设教育资源:在贫困村兴办学校、幼儿园,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贫困村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鼓励优秀的教师到贫困村任教,提高教育质量。
2. 提供助学资金:提供助学金、资助贷款等形式的资金支持,帮助贫困村的学生完成学业,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
同时,还可以提供免费的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提高学生学习条件。
3. 培训农民技能:组织农民参加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三、健康扶贫措施1. 建设卫生设施:在贫困村建设卫生院、卫生室等卫生设施,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以甘肃临夏州为例

乡村旅游精准 扶贫 的 SW OT分析
—
—
以甘肃 临夏州为例
王宏燕 陈 江 马建平
(中国人 民银 行临 夏州 中心 支行 ,甘 肃 临夏 731100)
摘 要 :本 文 立 足 新 时代 乡村 振 兴 大 背景 下 ,从 乡村 旅 游精 准扶 贫助 推 农 村 产 业 再 复 兴 、农 村 再 繁 荣 、农 民 收 入 再 增长三 个方 面分析 了 乡村旅游精 准扶 贫的现 实依据 ,介 绍 了临夏 州 乡村旅 游精准扶 贫实践 ,利用 SWOT 方法分析 了 临夏实施 乡村 旅游精 准扶 贫的路径 ,有针对性地提 出对策建议 。
一 、 乡村旅 游精 准 扶贫 的现 实依 据 近年来 ,我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 15%以上 ,2018年我 国休 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 5900亿元,住建部公布的首批 127家特色小镇中有 70%与旅游业发展相关 。乡村旅游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 有着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扶贫优势 ,是精准扶贫 的重要手段 。 (一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助推农村产业再复兴。一是旅游业是 以本身行业为基础 ,包含一产 、二产及三产 中的体育 、文化 、艺术 、金融、公共服务等相关行业 ,关联度高 ,综合性强 ,产业链长 ,以泛旅游业为代表 的第三 产业带动种养殖 、农产品批发 、旅游商品加工等第一 、二产业发展 ,一、二产业的发展又服务于旅游这一第三 产业 ,形成一二三产业 的融合循环发展 。二是有助于传统农业向依靠 以旅游经济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转变。乡 村旅游能够促进传统农业的商品化和社会化 。商品经济属性凸显。这种典型的绿色经济有利于吸引绿色金 融 、社会 资本 、优 秀人 才 、先 进 技术共 同参与进 来 ,促进 贫 困村 传统 产业 转 型升 级 。 (二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助推农村再繁荣 。一般而言 ,大部分贫 困村经济落后 、基础设施差 、交通不便 、配 套设施不全 ,但生态环境 良好。深入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提振乡村经济 ,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配套 设施条件 ,优化乡村生态和生活环境 ,让人才 、农民愿意 留在乡村 ,企业 、投资者愿意投资乡村 ,市民、游客愿 意进入 乡村 。 (三 )乡村 旅游 精 准扶 贫助 推农 民收入再增 长 。旅 游扶 贫是 “造 血式 ”扶 贫 ,乡村旅 游 精准 扶贫 能够 扩大 对 贫 困人 口覆盖面和扶贫有效性 。一是为贫 困群体提供发展机会 。宏观层面 ,通过发挥旅游业“集聚效应”和“涓 滴效应 ”,促进乡村经济稳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微观层面 ,贫 困人 口通过参与到旅游经营、旅游服务 中 获得经营 眭收入 ,也可以通过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 ,还可以通过“三变”改革 ,增加财产性收入。二是提高贫困 群体发展能力 。一方面,在旅游扶贫进程 中通过引进优秀的企业和人才 ,能够促进先进 的管理经验 、新型互联 网技术 、对传统农业 的信息化改造在旅游扶贫中的应用 ,调动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
《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执行研究》范文

《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执行研究》篇一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其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旨在研究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呼和浩特市地处内蒙古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草原、湖泊、沙漠、古村落等,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呼和浩特市还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三、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执行现状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政策执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二是提供政策支持,如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等;三是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呼和浩特市在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执行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策执行力度不够,部分地区对政策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三是缺乏专业人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四是宣传推广不够,导致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认知度不高。
五、对策建议
针对。
2024乡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2024乡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乡镇精准扶贫是指在乡村地区,根据扶贫对象的情况,制定具体措施,有计划、有重点、有力度地开展帮扶工作,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乡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旨在分析扶贫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帮扶措施和时间表,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目标定位2024年乡镇精准扶贫的目标是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脱贫。
具体目标包括:1. 实现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贫困人口吃饭有保障、住房有保障、医疗有保障、教育有保障;2. 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提高贫困户年人均收入;3. 解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改善贫困村的交通、供电、供水等条件;4. 促进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实现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帮扶对象分析根据我乡镇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重点帮扶以下对象:1. 确定贫困户:通过认定程序,确定贫困户。
特别要关注贫困户中的特殊群体,如残疾人、独居老人等;2. 特别贫困村:将特别贫困的村庄作为帮扶重点,重点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推动村庄经济发展;3. 剩余贫困村:已经实现脱贫的贫困村,将继续关注其发展,防止返贫。
四、帮扶措施和时间表1. 收入增加措施(1)加强农业生产: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提供技术培训、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发展乡村旅游:发挥乡镇特色资源,培育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改善农村环境,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打造山水田园风光,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发展农村电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村电商。
提供开办一些电商培训机构,并开通一些网点,方便农民进入电商市场,增加收入。
时间表:2024年前完成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4年上半年开展培训,2024年下半年开始项目实施。
2. 基础设施建设措施(1)改善交通条件:完善乡镇和贫困村的交通网络,修建农村公路,增加交通设施。
(2)改善供电条件:确保贫困村的电力供应,改善电力设施。
乡村振兴视角下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5/2019乡村振兴视角下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徐晓婧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振兴乡村的高度重视。
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扶贫举措和战略,旅游业又被称为“无烟产业”,其在扶贫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
[1]通过选取山东省临朐县为研究对象,结合临朐县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现状以及近年来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断开发新项目发展新业态等成效,深入剖析得出临朐县存在投入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旅游形式缺乏特色等问题。
因此,贫困地区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特色扶贫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以期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旅游精准扶贫;临朐县作者简介:徐晓婧,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邮政编码 100091)中图分类号:F592.7.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9)05-0088-05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了扶贫攻坚的具体任务。
乡村要振兴,农村脱贫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精准扶贫已成为新形势下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旅游精准扶贫是推行精准扶贫极为重要的举措。
首次完整提出“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是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第七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中的“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2]旅游精准扶贫就是针对不同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条件、不同贫困人口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旅游扶贫目标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从而实现旅游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目标的扶贫方式。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实际环境,因地制宜地确定旅游精准扶贫开发项目,使旅游精准扶贫“行可扶之事、帮可扶之人”,进而全面改善地方经济的落后局面。
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19年8月下半月刊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刘 丹引言旅游扶贫,指在旅游资源较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支持旅游产业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帮助贫困人口走上富裕之路的一种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扶贫不同于以往的财政扶贫、物资扶贫等“输血”式扶贫,它是一种典型的“造血”式扶贫,是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旅游扶贫同样需要资金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但它更注重解决贫困的源头问题,从根源上摆脱贫困。
据相关统计,2008-2018年我国乡村旅游收入从560亿元增长到超8000亿元,旅游成为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我国乡村旅游扶贫主要开发模式通过对我国近30年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历程的了解发现,扶贫旅游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为主导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向以当地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一种方式向多种方式的转变。
政府主导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时期对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作为“输血型”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政府主导型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决策、规划不当对乡村贫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企业积极性不高和社区村民参与度有限等造成后续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足。
在新的旅游发展环境下,一些地区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开发条件主要采用了企业主导型模式和社区参与型模式(表1),不可否认这些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扶贫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后期也出现了一些缺陷,其普适性也不强。
因此,笔者充分分析和研究当前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相对完善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即“政府+市场+社区村民+企业+旅游者”的“五位一体”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图1),围绕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以期对乡村扶贫旅游提供一定的支持。
作者简介:刘丹(1994—),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农村精准扶贫对三农经济的作用

农村精准扶贫对三农经济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村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对于改善农村的发展状况和促进三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农村精准扶贫注重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帮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提高生活水平。
通过扶持就业、发放救助金、提供医疗服务等方式,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精准扶贫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来源。
通过产业扶贫、农产品加工等方式,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水电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只有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支撑起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提供培训课程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自身的自我价值。
五、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信用保障等服务,让农民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得资金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农民的生活环境,也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主体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主体,促进乡村振兴。
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壮大,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农村精准扶贫还可以通过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8.27•【字号】城府办发〔2015〕198号•【施行日期】2015.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城府办发〔2015〕198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8月27日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突出作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
到2017年底,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6个、示范村50个(其中贫困村25个,非贫困村25个)、示范户1500户,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亿元,带动30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增收。
(二)具体目标。
2015年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2个、示范村17个、示范户600户,带动12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2016年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2个、示范村17个、示范户450户,带动9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2017年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2个、示范村16个、示范户450户,带动9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
二、工作措施(一)加快乡村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加快推进6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5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实现“六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网络,并逐步完善文化、体育、卫生和娱乐等配套功能设施。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吸收周边建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2024-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2024-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2024-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
这可是个大工程,咱们得一步一步来,让精准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咱们得明确目标。
这次精准扶贫的目标是:确保到202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挑战性?那就对了,咱们就是要迎难而上!一、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
咱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
比如:1.发展特色农业。
鼓励农民种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提高农业产值。
2.发展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发展农村电商。
借助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二、就业扶贫就业是民生之本,咱们要想法子让贫困人口有稳定的工作。
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
2.开发公益性岗位。
为贫困人口提供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教育扶贫教育是拔掉穷根的关键。
咱们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
四、健康扶贫健康扶贫是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1.加强基层医疗服务。
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确保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方便、便宜。
2.推广健康扶贫政策。
让贫困人口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健康扶贫政策,减轻医疗负担。
五、社会保障扶贫社会保障是贫困人口的一道防线。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2.加强社会救助。
对特困群体进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咱们还得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2.强化考核监督。
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注意事项:1.注意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
避免盲目跟风,发展当地真正有优势的产业。
解决办法: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
2.注意就业扶贫的针对性。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一、涪陵区乡村旅游的背景和现状分析涪陵区是重庆市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重庆市城市中心以西、两江汇合处,是通往保护区的重要路径。
如果从农村建设的角度看,涪陵区则是一个大村庄,其中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和幅员辽阔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赏景。
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涪陵区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目前,涪陵区的乡村旅游业已初步建立起来。
一方面,区内的金鸡山石窟、白马寺、西陵峡等旅游资源已经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方面,涪陵区在建设旅游度假区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了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同时,涪陵乡村旅游也在不断完善,如宝顶山乡村旅游、富岭镇生态旅游等,使得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涪陵区是重庆市的老区,同时也是全国贫困地区。
根据涪陵区的经济发展指数,该区均收入水平仅为4800元,大大低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
此外,涪陵区的自然植被和农业资源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再加上目前全球疫情的影响,导致芋头、青菜等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可以成为涪陵区的精准扶贫产业之一,对于改善区内农民的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乡村旅游可以利用区内大量的农业资源,挖掘出一定的附加值,为农民增加额外的收入。
其次,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区域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水系统等,进一步提升区域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
最后,乡村旅游可以有效缓解区内的就业压力,提高区内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涪陵区的乡村旅游产业比较分散,要打造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特色旅游品牌并不容易。
因此,我们建议涪陵区可以结合区内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特色,以清流、清幽、清洁的环境作为切入口,推出创意文化旅游产品。
例如宝顶山寺景区可以推出“海拔五千莲花诞”、“观音菩萨佛诞”等节庆性旅游产品,白马寺景区可以推出“唐僧西行记”主题旅游产品,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涪陵区的文化历史,同时也为游客提供精神上的满足。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第1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 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2. 目标: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现以下目标:(1)提升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2)挖掘和传承贫困地区特色文化,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3)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4)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规合法。
2. 精准扶贫: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确保项目实施精准有效。
3.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挥地域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4. 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民众参与:广泛动员贫困地区民众参与,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共同发展。
三、主要任务1.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1)加强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2)提升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系统、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务水平;(3)优化乡村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接待条件。
2. 挖掘乡村旅游产品内涵(1)深入挖掘贫困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2)整合贫困地区农业、林业、水利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森林旅游、水利旅游;(3)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广(1)制定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策略,提高知名度;(2)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开展乡村旅游品牌营销;(3)加强区域合作,拓展乡村旅游市场。
4.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1)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3)推广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游客满意度。
5. 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融合(1)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2)加强乡村旅游产业链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鼓励贫困地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方式和发展途径

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方式和发展途径乡村旅游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自然风光为主要资源的旅游形式。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扶贫方式和发展途径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扶贫方式和发展途径。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扶贫方式1. 资源整合扶贫。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引导农民创办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农民参与旅游经济,增加收入。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
2. 精准扶贫。
通过精准识别和定位贫困群体,针对性地开展扶贫乡村旅游项目。
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
可以将贫困户纳入乡村旅游服务供给链条中,提供农家乐、导游等就业机会。
3. 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扶贫基金,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给予贫困地区税收减免、贷款优惠、项目资金补贴等政策支持,降低乡村旅游从业门槛,吸引更多投资和创业者参与乡村旅游。
4. 市场开拓和推广。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乡村旅游展览、嘉年华等活动,增加宣传和推广乡村旅游的力度。
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参与国内外旅游交流展会,开展市场开拓和合作,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乡村旅游,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5. 培养乡村旅游人才。
通过开设相关培训班和课程,提高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经营能力。
引进专业人才和团队,提供产业指导和技术支持,推动乡村旅游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途径1. 优化农村旅游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供水、供电等硬件条件,提升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环境。
2. 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产业。
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农业观光和农家乐等项目,将农村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3. 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
通过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读后感篇一《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专业、很枯燥,不就是一堆理论嘛,有啥好看的?但我告诉你,还真不是这么回事!我读着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一个个贫困的山村。
那些曾经贫困的地方,可能山清水秀,可就是因为穷,人们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
但通过旅游精准扶贫,一切都可能变得不一样啦!这就好比给一个沉睡的巨人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它一下子醒过来,焕发出惊人的活力。
我觉得吧,旅游精准扶贫这个理论真的太妙了!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是实实在在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办法。
比如说,在一些偏远的山村,开发农家乐,让游客来体验农村生活,品尝地道的农家菜,这难道不好吗?也许有人会质疑,这能赚几个钱?但你想想,人多力量大呀,来的游客多了,钱不就慢慢来了嘛!不过呢,实践起来可能也没那么容易。
比如说,怎么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地方?怎么保证游客来了有好的体验?这都是问题呀!我就在想,可能需要政府、企业还有当地老百姓一起努力,才能真正把这事儿办好。
读了这本书,我心里真的挺感慨的。
旅游精准扶贫,这一路真的不容易,但如果真的做好了,那可真是太好了!不是吗?篇二《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这本《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我这心里头那是五味杂陈啊!你们说,旅游咋就能精准扶贫呢?一开始我也挺迷糊的,这两者能搭上边儿?但读着读着,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你看哈,那些贫困地区,往往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或者民俗文化,这就像是埋在土里的金子,就等着被发现呢!通过发展旅游,把这些宝贝给展示出来,吸引游客来玩,这不就能赚钱了嘛!比如说有的村子,以前穷得叮当响,路也不好走,房子也破破烂烂的。
但后来搞起了乡村旅游,游客来了,村民们开起了民宿,卖起了土特产,日子一下子就红火起来了。
旅游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及关系

旅游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及关系作者:杨娜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6期[摘要]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无烟、低污染的扶贫方式,是一种“输血式”扶贫,同时也是一种以发展产业为手段的“造血式”的扶贫。
进一步探讨相关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对旅游精准扶贫的研究。
[关键词]旅游;精准;扶贫;概念[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1 相关概念1.1 精准扶贫完整的“精准扶贫”概念是由新一届中央政府领导人于年提出的,然而目前给出精准扶贫确切定义的较少,更多的是对精准扶贫理念的阐述。
强调扶贫资源更多、更准确地向贫困人口倾斜,即“谁贫困就扶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就应扶得多”。
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精准识别,要通过有效的程序将扶贫对象识别出来;二是精准帮扶,采取针对性扶持措施,确保帮扶的效果;三是精准管理,跟踪监测扶贫工作过程及取得的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对各项扶贫工作进行考核。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真正锁定扶贫对象,目的就是要实现“精确滴灌”,将扶贫落实到户到人。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和实施信息化管理,以做到对扶贫对象的准确识别,深入分析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明确落实帮扶主体的责任,逐村逐户釆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确保达到稳定脱贫的目标。
1.2 旅游扶贫随着我国旅游扶贫实践的开展,旅游扶贫的概念于1991年被首次提出。
此后,旅游扶贫在国内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中不断出现。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给出的旅游扶贫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尚未形成统一。
归纳出国内学者对旅游扶贫概念认识的共同点。
如旅游扶贫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一般是在具备一定的旅游发展条件和基础的贫困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实施;旅游扶贫是一种区别于以往扶贫方式的一种“造血式”扶贫;旅游扶贫离不开旅游发展这一前提条件,旅游业发展是旅游扶贫的基础;扶贫是旅游扶贫的本质所在,发展旅游业只是旅游扶贫所釆用的途径和手段;旅游扶贫的目标是通过旅游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或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篇一:“三亚旅游模式”之精准扶贫篇】三亚实施旅游扶贫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三亚紧密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发展全域旅游的新要求,力争一年攻坚脱贫、两年巩固提升,两年全面提高,并通过示范村委会的引领作用,推动“酒店+民宿”模式的全面推广,确保三亚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微风徐徐拂过夏日正午的“春天里”,女主人阿春在一楼的客厅里轻轻地摇着摇篮,几个月大的婴儿甜甜地睡着。
现在是三亚旅游的淡季,阿春不必忙里忙外接待游客。
要是在旅游旺季,阿春一天要接待上百位游客。
阿春之前的主业是在村里开小卖部,自从三亚大力推广“民宿+脱贫”、“乡村旅游+脱贫”模式后,阿春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同时,村里的环境也日新月异。
“四无”美丽乡村的旅游之路阿春真名叫符春,是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中和小组的一名村民。
30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春天里”的女主人。
去年10月,在三亚市启动中廖美丽乡村建设时,阿春还对打造“春天里”心怀疑虑。
“一开始不想做农家乐,经营‘春天里’,因为觉得木头做的房子不结实,而且也担心小孩子长大以后没地方住。
”阿春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春天里’现在不仅仅只是一个喝咖啡、吃饭的地方,周边也打造了环湖栈道、九品莲池等供客人休闲游乐。
”“春天里”为两层建筑,一楼为阿春及其家人的生活起居场所,二楼是为游客提供休憩的露天咖啡亭。
二楼视野开阔,一条小河从“春天里”前面流过,屋旁的大榕树枝繁叶茂,为“春天里”投下一片阴凉。
放眼望去环湖栈道、九品莲池及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大自然的清新迎面扑来。
“春天里”于2015年10月开始打造,春节对外营业。
仅在春节期间就接待了上千人,一天收入能达到200元。
据中廖村副支书高俊介绍,中廖村作为47个美丽乡村之一的村庄,是一个纯黎族村庄,现有812户,总人口3350人,2014年人均收入68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收入和村民外出务工收入。
2014年,中廖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
2015年,中廖村因零违建的传奇以及整个村庄无吸毒人员、无上访人员、无刑事案件的美誉一炮而红,成为三亚首个“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2015年10月,三亚市吉阳区启动中廖美丽乡村建设,一期工程于2016年2月基本完成。
二期工程已经在5月开始建设。
“第一期主要是集中精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第二期主要是打造一批旅游产业,结合民宿,争取让游客留下来,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高俊说。
民宿、特色产业让乡村留住游客朝南村50岁的蓝日新经营着一家名叫“阿??龙?k”的农家乐。
在打造美丽乡村之前,蓝日新以务农为主,尽管辛勤劳动,一年收入也只是五六千元。
中廖村打造美丽乡村后,他主动申请开农家乐。
“在今年黎族的‘三月三节’的一天里,阿??龙?k来了大概一百人,一天就赚了几千块。
”蓝日新告诉《小康》记者,他现在正在装修民宿用的房间,等装修好了之后,游客不仅可以在阿??龙?k吃饭,还可以住下来体验乡村的生活。
但是,民宿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政策的制约。
“按照现有的政策,民宿的面积不能超过270平方米,所以民宿规模发展不起来,受到很大的限制。
”高俊告诉《小康》记者,“面对这一情况,在等待政府的政策倾斜之外,村委会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成立了中廖村开发有限公司,打算让村民入股,产权归村民,以公司的形式去发展民宿业。
”走在中和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上,高俊看着路旁一片开阔的土地,憧憬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和花海、采摘园等特色产业打造完成的情景,“我们这里有青山,有绿水,有蓝天大海,将采摘果实。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助力精准扶贫43岁的吉阳区罗蓬村村民兰学明,前几年因事故导致右脚微残,与他同岁的妻子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533元,属于农村贫困人口。
针对极端贫困的村民,三亚市旅游委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进行精准扶贫,联系三亚市旅游协会、芒果协会等单位和企业帮助兰学明家庭摆脱贫困。
今年5月,兰学明家耕种的2亩芒果,1亩半槟榔在“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下收入达到一万多元,而下半年槟榔收入和养殖收入预计达到8000元。
旅游业的精准扶贫是旅游大市三亚的一个特色,根据《三亚市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三亚市各区各部门按照部署,制定相对应的行动方案和计划,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政策措施具体落实到户、到人。
同时,三亚市还支持鼓励各酒店、旅游公司等社会经营组织开展“企业对贫困村”的爱心扶贫活动,鼓励旅游企业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农村独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农业农村田园风光,促进农旅结合,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就业和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三亚市已经有31家企业与31户133人一对一结对帮扶,主动深入农户了解情况,以发送慰问品、安排就业或发放补贴等多种形式帮助脱贫。
而根据《三亚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5―2030年)》和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名单,三亚已确立育才10个、原高峰乡5个以及崖州区抱古村等16个贫困村村委会为旅游扶贫开发的对象,通过发展“旅游+农业”、“酒店+民宿”,推动旅游扶贫的有效实施。
力争一年攻坚脱贫、两年巩固提升,两年全面提高,并通过示范村委会的引领作用,推动“酒店+民宿”模式的全面推广,确保三亚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篇二:12部门联合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委(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保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交通运输厅(局)、水利厅(局)、农业厅(局)、林业厅(局)、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厅字〔2016〕4号),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联合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6年8月11日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目标“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6-2018年减少1.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中央统筹、地方负责。
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
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
各相关部门根据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倾斜,形成旅游扶贫开发合力。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
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途径,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
各项旅游建设尽可能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精准施策、提高实效。
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锁定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切实提高乡村旅游扶贫脱贫工作成效。
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主要任务(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各地要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
推动乡村旅游规划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合并编制。
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分布比较集中的省市,应当编制区域旅游扶贫规划,打造沿山、沿河、沿路、沿湖、沿海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区),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乡村旅游扶贫应充分体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帮扶途径、支持措施和收益安排。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生活在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
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
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对不能安全通客车的窄路基路面公路合理进行加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
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重点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
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开展“六小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贫困户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
(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各地要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
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大力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
(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宣传推介,通过电商平台、节庆推广、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