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精准扶贫运营模式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摘要】本文围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展开研究,首先探讨了在理论框架下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然后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具体的实践效果。
接着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进行评估,并探讨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
最后探讨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并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展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在实践中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理论框架、案例分析、政策评估、产业融合、可持续性、成果总结、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是指通过开展乡村旅游项目,促进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的探索和研究,是当前扶贫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可以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和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地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理论框架进行探讨,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当前的扶贫政策和措施,探讨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并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研究实践,总结出创新的发展路径,展望未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前景,为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理论框架下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探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在探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时,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
这个理论框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准扶贫的概念和意义:精准扶贫是指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和措施,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的有效方法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的有效方法作者:王晓婷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9年第02期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而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提升经济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如果人们在乡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对乡村中的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对提升乡村的经济条件有重要影响。
当前的国家政策对旅游业也是大力支持,所以乡村的旅游业应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精准扶贫为背景,分析人们应如何抓住乡村旅游的契机,积极解决当前乡村经济的问题,使乡村加快脱贫步伐,同时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对乡村进行实地扶贫是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根据乡村中人口的具体实情,采用具体的方法开展相应的准确有效的管理的一种扶持贫困地区的方式。
人们都知道要让乡村旅游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如何去具体的实施,采用什么方法将乡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是当前人们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因此,本文分析当前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并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可以帮助相关工作者使乡村经济得到发展。
(一)乡村的相关规章制度落后,不具有科学性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一般自然环境优美,植被保护完好,相应的,自然资源也相对丰富,但由于受到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的种种影响,所以这些贫困地区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发展模式,没有系统的规划和制度上的引导。
此外,一些贫困地区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想法,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的软硬件条件,所以改革的脚步放缓甚至停滞,无法使旅游业真正发展起来。
(二)未清晰认识贫困现状,缺少相应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在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中,缺少专业的有经验的人员,这导致乡村地区旅游产业无法很好地发展。
另一方面,乡村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没有把村里的大多数贫困人员考虑进去,所以不能带动贫困乡村的人口脱贫致富。
(三)国家政策对这方面的指导不足,产品不具有多样性经过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只有一部分的贫困乡村的旅游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政府可以为贫困乡村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所以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有所加快,但也有一部分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未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所以其旅游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且产品也不具有广阔的市场。
旅游业对精准扶贫的作用
旅游业对精准扶贫的作用随着中国农村扶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业对精准扶贫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旅游业对精准扶贫的作用。
首先,旅游业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多、特色明显,如苏州园林、黄山风景区、张家界等。
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例如,黄山景区的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推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村旅游、绿色农业等。
其次,旅游业可以加强城乡交流和文化交流。
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更体现在思想、文化等方面。
旅游业可以让城市居民走近农村,了解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了解农村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真正达到城乡互动和文化交流的目的。
例如,湖南省的凤凰古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游客在凤凰古城可以深入了解土家族和苗族的文化历史,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
最后,旅游业可以促进精准扶贫的落实。
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借助政策优惠、市场引导等手段,促进贫困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贫困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
同时,旅游业可以通过特色产品、品牌建设等方式来宣传贫困地区的文化特色,让更多游客了解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文化特色,以此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四川省九寨沟的蜀山文化、玉龙雪山的纳西族文化等都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将贫困地区的文化特色推向全国和全世界。
总之,旅游业是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有力手段。
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努力将旅游业打造成推动农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旅游帮扶实施方案
旅游帮扶实施方案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帮扶成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推动旅游帮扶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政策引导。
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旅游帮扶的具体目标、范围和责任主体,为帮扶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大对旅游帮扶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帮扶工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二、优化旅游资源。
1. 对贫困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和评估,挖掘和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2. 加强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升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三、培训和就业。
1. 组织开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 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的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经营管理,通过发展家庭旅馆、农家乐等形式,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
四、宣传推广。
1. 制定全面的宣传推广计划,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向外界展示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拓展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五、监督和评估。
1. 建立健全旅游帮扶工作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帮扶资金的使用和项目进展的跟踪检查,确保帮扶工作的有效实施。
2. 定期对旅游帮扶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方案,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加强组织领导。
1. 设立专门的旅游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统筹协调帮扶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2.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旅游帮扶工作的开展。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推动旅游帮扶工作的开展,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让旅游帮扶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旅游扶贫游戏方案
旅游扶贫游戏方案背景扶贫工作是中国政府的重中之重,旅游业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经济产业,其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推动精准扶贫贡献力量。
但是,由于一些贫困地区的交通和设施等条件有限,很难吸引足够的游客。
因此,需要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扶贫工作。
游戏方案设计一种旅游扶贫游戏,可以在旅游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达贫困地区,从而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该游戏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游戏介绍在贫困地区的游客进入旅游景点时,可以先通过酒店或旅游景点等地方发布一份旅游扶贫游戏的介绍。
介绍需要简单明了,并通过吸引游客的直觉和趣味性,让游客产生主动参加游戏的兴趣。
步骤二:游戏规则游戏规则需要简单易操作,可以设置在草图版或告示版上,简化游戏规则需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游戏规则应该清晰易懂,游客应该能够在短时内理解游戏规则。
2.游戏规则需要具有一定复杂性,这可以让游客保持参与和探索的兴趣。
3.游戏规则需要和景点文化或特点相符,这样可以增加游戏的切合度并为文化宣传贡献力量。
步骤三:游戏实施在游客到达景点后,可以在入口处设置游戏布告栏,以告诉游客们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游戏的实施可以交由景区票务/管理人员,游客需要在参观景区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被“攻占”的场所,此设计具有探险的特征。
步骤四:答案统计统计游客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并进行记分,比如可以在景区出口设置一个记分处,记录游客们的得分。
同时,在收集游客们的答案和统计得分的过程中,可以与景区的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互动,增加游客对景区管理人员的信任感和好感度。
步骤五:奖励发放在游戏结束后,可以根据得分情况来发放奖励。
奖品可以是墨宝,现金券,或者景区礼券等等,通过奖品的发放来提高游戏的兴趣。
总结该旅游扶贫游戏方案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可以在扶贫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加深了游客对景点的印象。
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建设方案
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建设方案(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今年以来,乡村生活正成为一种文化吸引着各方游客,旅游业作为XX县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一个高增值、高就业、高效益的新兴支柱产业,在“互联网+乡村旅游+特色经济”的建设模式下,在贫困山区可带动区域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政府、业界和农民所认可。
根据xx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区位与定位,其游客空间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客源主要集中在西安、湖北及重庆周边地区,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集中性,短途的一~二日游是旅游的主体且大多选择周末出游。
一般而言,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旅游、休闲愿望也逐步增强,出游率将大大增加,xx县通过全域旅游的创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提高游客休闲旅游体验。
中国电信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推进和创建全域旅游的要求、,结合XX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借鉴行业内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和运营经验,认为XX县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定位和打造应遵循周边游的概念,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旅游精品。
一、建设目标按照建设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根据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引擎的内在要求,以加快精品景区建设为核心,以完善公共旅游设施为支撑,以丰富特色产品体系为突破,以持续加强宣传营销为抓手,以创新投资融资机制为保障,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使旅游业成为潜山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全域旅游旅游目的地建设,“互联网+”增加了深度、厚度,“旅游+”拓展了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广度,XX县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以建设集约、共享、安全、互通的智慧旅游平台为核心,实现XX县全域旅游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要求对XX县所有景区达到电子票务、数据监测、智慧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用1年左右的时间分步推进智慧乡村旅游和生态景区建设,到2018年底实现智慧旅游全覆盖。
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
大多是 进 行 地 区 实 证 分 析 。 也 有 学 者 从 经 济 、 卫
生、 健康 、 交通、 文化素质 、 居 民需 求 等 角度 , 研 究 旅
游 扶贫 的积 极或 消 积影 响 , 强调 发 展 旅 游 不 是 贫 困 地 区的万 能药 , 必 须 在 合 理 的操 控 及 规 划 下 才 能成 功。 ④ 所 提 出 的旅 游扶 贫模 式 主 要有 政 府 主 导模 式 、 景 区带 动模 式 、 农旅结合模式、 移 民迁 置模 式 、 整体
们 纷纷 从 相 关 理 论 、 研 究 内容 、 扶 贫效应 、 精 准 扶 贫、 旅游 精 准 扶 贫 等 方 面进 行 研 究 , 其 议 题 主 要 集
中在 自然旅 游 与减 贫 、 遗产旅 游与扶贫 、 农 业 旅 游
与扶贫 、 住 宿业 与扶 贫 、 社 区旅 游 与 扶贫 等 方 面 , 且
基金项 目: 本文是贵 州省教育厅创新人 才团队建设 项 目“ 武陵 山集 中连 片特 困 区旅 游扶 贫模 式选择 与创新研 究 团队” ( 项目
号: 黔教合人 才团队字[ 2 0 1 3 ] 2 5号) 和贵 州省社会发 展攻 关项 目“ 科技 支撑促 进梵净 山 自然文化遗 产资源保 护与
关键词 : 旅游扶贫 ; 旅游精准扶贫 ; 扶 贫开发 ; 运作机制
中 图分 类 号 : F 1 2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m8 2 —0 5
引 言
准 扶贫 的背 景下 , 如 何 将精 准 扶 贫 理 念 应 用 于旅 游
与扶 贫相 互 融 合 的路 径 、 模式 、 机 理 等 展 开 了 积 极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一、目标与原则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旨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要坚持以下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发挥政府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组织协调作用,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贫困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突出乡村特色和地方特点。
精准扶贫,惠及民生。
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将乡村旅游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保护生态,持续发展。
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任务与要求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明确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确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产业规模、就业人数和收入水平等指标。
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加强贫困地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应急救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开发乡村旅游特色产品。
依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设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打造精品景点和旅游村镇,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宣传营销。
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和产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消费。
同时加强对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宣传报道,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乡村旅游运营模式方案
乡村旅游运营模式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乡村生活的悠闲和自然环境的清新。
乡村旅游正因此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并且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村地区进行休闲、度假、参与乡村生产生活以及体验当地传统文化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够带领乡村旅游发展朝着更加可持续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推动当地农民收入增加,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乡村旅游运营模式1. 产业振兴型模式:该模式以当地的农业、手工业、美食等传统产业为基础,发展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乡土美食等项目。
通过产业振兴,可以吸引游客参观体验,进而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比如,在江浙沪地区,可以开展桑蚕养殖、稻田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以吸引游客。
2. 生态环境型模式:该模式以乡村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项目。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环境,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例如,在云南、贵州等省份,可以推出乡村民宿、茶园游览、山水画廊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感受自然之美。
3. 文化体验型模式:该模式以乡村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民俗文化、古村落游、传统手工艺传承等项目。
通过传承和弘扬乡村的历史文化,吸引游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
例如,在安徽、山东等省份,可以推出徽派建筑、泰山风景区、剪纸手工艺等项目,吸引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休闲养生型模式:该模式以乡村的休闲养生资源为基础,发展温泉度假、康养养生、农耕体验等项目。
通过提供养生保健服务和农居体验,满足游客对于健康休闲的需求。
例如,在四川、湖南等省份,可以推出温泉度假村、草药园参观、农耕体验等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健康之旅。
三、乡村旅游运营模式的创新1. 多元化产品:运营方需考虑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偏好。
比如推出自然风光游、文化体验游、特色美食游等多元化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精准扶贫背景下红色旅游助推扶贫攻坚的研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红色旅游助推扶贫攻坚的研究一、红色旅游与扶贫攻坚的关系1. 红色旅游的定义红色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与中国革命斗争相关的地点、场所、设施等,了解和感受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以及革命英烈的事迹和精神,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育民族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红色旅游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业收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可以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1. 毛主席故里--湖南省韶山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
韶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近年来,韶山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通过建设毛主席故居、毛主席广场等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韶山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攻坚工作,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效地助推了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2. 邓小平故居--广东省韶关以上两个案例表明,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有效地助推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
1. 挖掘和开发当地红色旅游资源许多贫困地区都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设施落后等原因,很难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力度,提升红色旅游景点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2. 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人们对红色旅游的认知和了解,增加对红色旅游的兴趣和热情,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 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赢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参与到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来,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赢。
西藏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朱宝贵·vacation tour 度假旅游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经营与管理2019年4月西藏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何少阳,旦增赤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拉萨850000)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尤其在西藏、青海等比较偏远的地方,脱贫攻坚方面更显得十分重要。
做好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是西藏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同时,探讨西藏自治区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也是发展西藏脱贫的一种重要途径。
关键词:西藏;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149-01众所众知,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区以藏族文化为主的建筑、寺庙、风土民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以神山圣湖为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等等。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四海佳朋为之驻足。
旅游精准扶贫坚持以国家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可以依托该区的旅游资源,以旅游带动当地民众就业,以旅游为当地居民创收,从而带动当地居民走出贫困,让越来越多的西藏民众过上好日子。
因此本文试图针对西藏自治区旅游扶贫模式、旅游产业市场定位、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尝试,目的是找出一条适合西藏旅游精准扶贫的好途径好模式。
选取了西藏昌都地区江达县、林芝米林县为案例研究对象,组织课题组成员以实习访查、调研、搜集相关资料、分析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成果。
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贫困县进行宏观分析,对个人及家庭进行微观分析,得出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
1西藏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及现状经核实,我国共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自治区非常特殊,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部,区内多山,交通相对不便,发展较为落后。
另外,西藏部分牧民的教育观念落后,有待进一步的引导。
旅游文化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旅游文化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文化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一些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交通不便、文化传统等因素,旅游业发展滞后,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来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
因此,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对于这些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充分调查和了解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
这包括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资源,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和规划,找出地区特色和优势,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依据。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需要修建道路、改善交通,完善酒店、餐饮等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自然景观,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接着,要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根据地区的特色和资源,设计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例如特色旅游线路、民俗体验项目等。
同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农业、手工业等产业,开发农家乐、手工艺品销售等项目,为当地居民提供增收渠道。
另外,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网络、媒体、展会等,向外界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区域联动效应,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
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旅游文化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确保旅游业能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实现旅游扶贫,走上富裕之路。
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
一、云南边境旅游的发展模式
1.旅游产品同质化
云南边境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边境购物为主,尽管旅游资 源丰富,但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许多景区缺乏独特的吸引力和特色, 导致游客难以留下深刻印象。
2.旅游基础设施不足
云南边境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部分 景区的交通、住宿和餐饮条件较差,游客的旅游体验受到影响。
3.民族文化开发不足
云南边境地区聚集了多个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然而,部分 景区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不足,缺乏深度和广度,使得游客无法充分领略到云南边 境的独特魅力。
二、对策建议
1.创新旅游产品
针对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应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首先,深入挖 掘云南边境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如边境徒步、跨 境文化体验、民俗节庆等。其次,加强景区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 补,提高整体旅游竞争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应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交通、住宿和餐饮 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加强景区与外界的,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为游客提 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3.深化民族文化开发
充分挖掘云南边境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出具有 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组织民族文化体验活动、举办民族节庆活动、 开发民族手工艺品等,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云南边境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
总结
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景区带动型、旅游小镇型和旅游线路型,各有 其优势和适用范围。在实践中,各地应当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发展 阶段选择合适的模式。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环境保护、社区参与、可 持续发展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旅游 业与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发展。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涪陵区作为重庆市下辖的一区,也在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
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涪陵区的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探讨涪陵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1. 挖掘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涪陵区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涪陵古城、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梁山景区等。
政府应重点挖掘这些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景点和产品。
比如可以精心设计涪陵古城的宣传策划,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举办相关活动吸引游客。
在涪陵区的其他景点中,也可以探索发展特色民宿,打造别具一格的住宿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设施的建设投入,例如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水电气供应质量、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等。
另外,针对污水处理、垃圾清理等问题应加强设施建设和管理,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3. 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涪陵区需要通过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扶持当地农民和中小企业,鼓励他们通过种植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作物,开办民宿、乡村餐饮、文化礼品等,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政府还可以举办相关培训,提高当地农民和中小企业的乡村旅游从业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
4. 推广文化、餐饮等服务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和餐饮服务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政府应该注重推广当地的文化和饮食文化,通过旅游节庆,体验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增加当地的文化软实力。
另外,餐饮服务业也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卫生标准,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总之,涪陵区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结合当地的资源和产业特点,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品牌,培育乡村旅游产业链,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随着中国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涪陵区正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从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潜力,提出相应的策略措施,以期为涪陵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一、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是一个山区县,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县。
涪陵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温泉、农家风景区、古镇、山水风光等。
近年来,涪陵区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升了该区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一)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涪陵区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包括天马温泉、花印谷温泉等,其中天马温泉是重庆市唯一的国家5A级景区。
同时,该区还拥有众多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如梁山景区、曾家岩壁画等,是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
此外,涪陵区的农村风景区也在不断发展,如花印谷农庄、李氏庄园、龙门生态农庄等,已成为重庆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乡村旅游产业初步形成格局涪陵区乡村旅游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
该区的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规模和特色的旅游企业,如花印谷农庄、天马温泉、龙门生态农庄等,丰富了涪陵区的乡村旅游产品。
与此同时,该区政府也积极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扶持特色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尚有欠缺涪陵区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欠缺,如市场营销手段不够灵活,缺乏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旅游开发水平与旅游产品品质不匹配,旅游产品营销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涪陵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影响着游客的游览体验。
二、策略措施(一)开发品质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涪陵区的乡村旅游产品需要更加品质化、多元化,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要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一些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农家民宿、特色美食、休闲娱乐等。
关于围绕“旅游+”做好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报告范文
关于围绕“旅游+”做好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报告范文目前,我国旅游业开展势头强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提高,如今已进入了“旅游+”新时代。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整合力和提升力,为相关行业和领域开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业态,提升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开展水平与综合价值。
据我所知,“旅游+”代表着一种新的先进生产力。
“旅游+”是旅游业创新开展的方向。
培育旅游大产业,关键是做好做足“旅游+”这篇大文章。
当前,我国整体开展为“旅游+”创造了条件。
通过实施“旅游+”,我国旅游业将经历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的过程,进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数量增长到质效提升、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开展的大变化,向旅游强国稳步迈进。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关于旅游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消费层面,把旅游看成是孤立的行业。
实际上,旅游对国民经济的奉献不仅仅是消费,而是覆盖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领域;旅游是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国民安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产业,也是具有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开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功能的新经济增长点。
xx县是国贫县,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乡村旅游扶贫也是该县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渠道之一。
xx旅游扶贫既有利于打破xx 县贫困地区的封闭状态,又有利于更新人们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9月11日上午,xx县旅游局全体干部认真传达学习全县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暨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并对县委书记饶xx就如何抓好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暨基层党建工作的讲话精神进展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
我们作为县级基层旅游部门,该如何做好旅游扶贫工作呢?我个人的思考是:围绕建立文明新村目标,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以开展乡村旅游为主线,以产业开展为支撑,以富民兴村为目标,突出“四个一” 工作重点:。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第1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 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2. 目标: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现以下目标:(1)提升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2)挖掘和传承贫困地区特色文化,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3)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4)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规合法。
2. 精准扶贫: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确保项目实施精准有效。
3.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挥地域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4. 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民众参与:广泛动员贫困地区民众参与,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共同发展。
三、主要任务1.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1)加强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2)提升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系统、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务水平;(3)优化乡村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接待条件。
2. 挖掘乡村旅游产品内涵(1)深入挖掘贫困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2)整合贫困地区农业、林业、水利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森林旅游、水利旅游;(3)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广(1)制定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策略,提高知名度;(2)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开展乡村旅游品牌营销;(3)加强区域合作,拓展乡村旅游市场。
4.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1)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3)推广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游客满意度。
5. 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融合(1)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2)加强乡村旅游产业链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鼓励贫困地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精准扶贫视角下乡村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基于多案例研究
企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质上是围绕乡村生态及文化资源进行的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活动,这 个活动要与当地贫困居民的精准脱贫问题密切结合,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基于精准扶贫的乡村旅 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以共享发展思路为根本,与贫困农户进行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和收益共享。企业 基于旅游地贫困居民的精准脱贫进行经营模式创新,不仅能为当地贫困农户提供工作岗位,提升其发 展能力,取得当地贫困农户长期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最终也可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关键资源和动 力,形成良性循环(见图 1)。
国外关于旅游创新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作用、影响因素和创新模式等方面。创新作用方 面,Jaafar[1]提出合作型商业模式在乡村旅游业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Nosratabadi 等[2]认为商业模 式创新是乡村旅游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Matteo 等[3]提出了新型旅游商业模式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价 值。创新影响因素方面 ,Henne[4]认为社会和技术等外部压力是旅游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力量 ; Mosleh 等[5]提出要关注信息技术以提高旅游商业模式系统创造价值的潜力。创新模式方面,Pucihar 等[6]提出了旅游商业模式设计中的旅游服务协作创新平台模式。国内针对旅游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5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还比较少,包富华等[7]指出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要素包括价值主张、价值链、营销、服务管理和盈利模 式;李美云和黄斌[8]提出利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机会需注重商业模式创新的领先性、差异性和可持 续性;程南洋和屈作新[9]从价值主张、营运系统、盈利模式等层面提出森林公园旅游商业模式的创新 路径。既有研究中基于精准扶贫的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面向低收 入群体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成果对于指导贫困地区企业发展和当地居民脱贫 具有借鉴意义。例如,赵晶等[10]认为,要将低收入群体纳入到企业价值体系中,并通过持续的培训和 开发帮助其彻底摆脱贫困;仝允桓等[11]认为,有效利用低收入群体资源可帮助企业获得资源和效率优 势,也可使低收入群体脱贫;郝秀清等[12]提出了包含低收入群体特征、价值主张、社会嵌入、可持续能 力和扩展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精准扶贫运营模式
一、基于主导类型
1、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主要是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整合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林业生态等支农资金和社会资金,统筹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推动区域整体脱贫,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市场主导型
市场主导型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主要是通过龙头企业投入,通过市场运作,带动区域整体脱贫,重点解决农民生产、就业以及农户土地房屋等资产收益。
3、邻里互助型
邻里互助型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主要通过政府引导扶持、行业协会组织协调,推动旅游经营户、特别是住宿餐饮等旅游经营示范户和周边乡村贫困户的直接对接,最终实现共同致富的精准扶贫举措。
4、景区帮扶型
主要是景区定向精准扶贫模式,重点解决贫困户就业和自主创业问题。
(1、政府主导型
该项目主要由政府投资和管理,由村民以主角身份参与景区经营。
但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村内参与旅游项目关联的村民数只是很少一部分,二是由于是政府主导开发,存在着投资缓慢、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2、企业+农户模式
坚持“互助开发,企业与农户共赢”的经营模式,农户将土地租用给开发公司建设,房屋作为农家住宿,也提高了农民就业,农民可以到旅游企业中就业而获得工资性收入。
但该模式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矛盾在于农户分享收益的比例低,大部分收入归开发公司。
3、企业主导型
引入旅游企业,公司一方面借助旅游地的生态景观资源和农耕民宿资源,发展旅游;另一方面通过设立保安、景区司机、买卖商品、饭店厨工、酒店员工等岗位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实现脱贫致富。
4、自主经营
由当地民众多方筹措资金,启动新村改造。
逐步改造成为游客观光、购物、游玩的好去处。
依赖于当地的景区优势,村民将民房改为休闲旅舍,办山间农家乐,提供和出售特产,村民自编节目吸引游客,这些措施能给村民增加收入。
)
二、基于开发方式
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模式。
一是“景区带村”模式。
就是以景区景点为依托,贫困村开发乡村旅游,贫困户开办农家乐;或从事旅游经营服务、旅游商品产销,形成“景区+贫困村+农户”的扶贫模式。
二是“能人带户”模式。
就是引导和扶持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贫困户从事旅游经营服务率先脱贫致富,实现先富带后富;或邀请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带动周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扶贫模式。
三是“公司带户”模式。
就是采取政府扶持、企业经营、农户参与的方式带动贫困户通过旅游实现脱贫。
四是“合作社带户”模式。
就是由村集体或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用土地、林地流转或生产要素入股,自愿联合,共同管理,互助发展,共同富裕。
三、对策及建议
1、直接就业脱贫模式。
通过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安置贫困人口就业岗位,以薪酬模式脱贫。
蒙山旅游区通过旅游企业,拿出一定聘用贫困人口比例,通过将贫困人口再就业到乡村旅游接待中心、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等岗位,提高了贫困人口服务意识和水平,较好的实现了就业脱贫。
2、行业转型脱贫模式。
依托旅游资源,引导贫困户从土里刨食迈向服务业,实现转型脱贫。
沂水县农民积极发展“农家乐”饭店、民宿酒店、果业采摘园等产业项目,实现了收入大幅增加。
煎饼、粮食酿酒、大碗茶、草编、地瓜玉米等百姓家中司空见惯的物品,成了旅游旺季竞相销售的旅游商品。
3、捆绑发展脱贫模式。
把贫困村的青山绿水变成发展旅游的金山富水,以村为单位成立旅游合作社,通过共同经营实现资产收益,先后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120多家。
四、经典案例
2016年8月,李金早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会”上指出四种扶贫模式值得肯定,分别是“景区带村”模式、“能人带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
(一)宁德模式(“景区带村”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创新模式)
(二)湘西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三)平江模式(景区带动模式)
平江红色旅游“五动”扶贫模式,即:创新驱动,破解发展障碍;景区带动,引领群众参与;金融撬动,盘活资金投入;产业联动,拓宽增收渠道;市场推动,增强发展后劲。
(四)精准扶贫的“深圳模式”(“能人带户”模式升级版)
(五)“秀水五股”模式(“公司+农户”模式)
(六)山亭模式(“景区带村”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
【鄂西“旅游扶贫”发展战略】
1、政府/引导/扶持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旅游扶贫开发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扶贫开发机制,各级政府应把旅游产业作为推进西藏昌都地区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
其次,应制定有利于旅游扶贫开发的政策、法令、法规,积极引导和扶持贫困农民参与到旅游项目的开发经营和管理中去。
采取各种措施引导贫困农民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 鼓励兴办旅游经营实体,参与旅游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
加强对农民旅游队伍的业务培训,通过扶智推动旅游扶贫开发。
最后,应加大昌都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基础建设投入、旅游综合服务、市场监管、形象宣传、资源维护、环境保护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为昌都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2、企业投资/管理
对企业的管理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完善以政府为引导, 企业为主体,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创新投入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 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鼓励各类经济成份投资昌都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经营。
第二,建立有利于昌都旅游扶贫开发的财税体制、政策和机制,充分运用各级政府的专项资金、财政补贴、国债、贴息、外贷、转移支付、政府采购、优惠税收等政策工具, 引导旅游扶贫建设项目资金的流向, 加大对昌都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投入, 对在昌都地区投资经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扶贫开发的企业,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施行一定的税收优惠。
第三,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昌都地区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推动昌都旅游扶贫事业超常发展。
3、当地居民(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旅游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
首先,旅游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信息与管理, 参与当地景区、乡村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 当地村民则以土地、森林、人文资源入股,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旅游开发, 社区居民可在景就业, 以景区主人身份参与景区建设、享受资源股份的分红、开办家庭旅馆、参与景区管理。
其次,政府部门必须从制度上制定保证昌都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赋权机制、咨询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培训机制等, 建立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监测与评价体系,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规划,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昌都贫困地区开发一片景区、保护一方环境、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群产业、拉动一方市场、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