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新备课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单元目标确定的依据】1.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2.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发现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课标要求: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发现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圆的认识、扇形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呈现了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借助“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和“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什么图形”这两个问题,引入对圆和扇形的有关知识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了天坛的主体建筑——祭天台和祈年殿,并以文字形式介绍了祭天台和祈年殿的有关数据信息,借助“祭天台上层圆台的周长是多少米”和“祈年殿殿顶的直径是多少米”这两个问题,引入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及应用。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了北京奥运会圆形中心舞台的图片,并用文字出示了舞台的直径和中间升降舞台的直径,借助“中心舞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和“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两个问题,引入对圆和环形面积知识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五完美的图形圆圆的认识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认识,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部分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位置:“圆的认识”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课。
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圆的知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知识打下基础。
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根据以上理解,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知道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了解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圆规按要求画圆及圆的特征的认识二、说教法、学法: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3、结合历史材料,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三、说教学过程:1、整体设计(一)情景结合,导入新课:(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四) 知识小结,整理评价2、环节设计(一)情景结合,导入新课:出示从古到今的各种车辆,让学生找找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会说都有圆形的轮子,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很自然的会问: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等,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圆的世界,去认识圆。
五 完美的图形----《圆的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圆的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圆的半径、直径、圆心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4.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圆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基本特征。
3. 深入学习:讲解圆的半径、直径、圆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这些概念。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 应用拓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并说明其特点。
2. 请学生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圆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讲解这两个概念,并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一、圆的周长1. 圆的周长定义:圆的周长是指圆形边界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之和。
2. 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圆的周长C可以通过公式C=2πr计算,其中r为圆的半径,π(圆周率)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备课设计
探究建构:圆
——《圆的周长》班级姓名时间
学习目标
1.结合情境,通过联想、猜想、测量、计算、验证等活动,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在探究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3.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探究过程
内层圆的直径是10米
中层圆的直径是15米
外层圆的周长是100米
任务一:解决圆的周长问题
活动一: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评价标准:计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小组活动记录单
1.我们是采用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操作结果记录表
圆的周长(厘米)圆的直径(厘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圆1
圆2
圆3
3.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了:
活动二:计算中层圆的周长
评价标准:列出算式⭐正确计算出结果⭐
下图是潍坊美加实验学校田径跑道的示意图。
跑道的一周是多少米?。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学程备课一体化设计
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圆》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圆》整体感知:圆的奥秘——规划单元学习路径学程备课271bay使用:借助图形小工具,画出圆环形以及圆环,体会圆形的特征。
课前培训:1.学科班长组织准备好平板、学程、课本、双色笔。
2.自主研读课本信息窗1到3。
【情境任务】我们班体育美食节的时候也打算设计一个投掷飞镖得奖品的游戏,吸引更多的小顾客。
让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共同设计一个飞镖盘吧!【活动1】认识平均数学习活动1:制作飞镖盘为了让飞镖盘看起来更美观,同时起到保护飞镖盘的作用,我们还要在飞镖盘每一圈贴上比较美丽的装饰条。
飞镖盘设计了一二三等奖的中奖区域,我们想让得一等奖的可能性最小,二等奖次之,三等奖最大。
要求:1.想一想,完成这样一个飞镖投射游戏需要做哪几步?思考每一步实际学习任务创造:教材链接:学程通过设计3个活动来实现本节任务:活动1涉及到教材56页的第一个小红点和教材67页。
活动2以及活动3涉及到课本第五单元的前三个窗。
学习任务:导入:六年级一班做的飞镖投射盘,仔细观察飞镖投射盘,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活动1:制作飞镖盘。
在观察圆环以及借助271bay小工具画圆环的过程,明确需要先做圆盘,再看需要多少橡胶条,最后设计中奖区域。
活动2:飞镖盘的数学问题。
学习活动3:制定单元路径图结合项目规划和提出的数学问题,以小组为单元绘制出单元路径图。
板书设计;探究建构:圆——探究圆的奥秘们所说的圆指的是圆指的是最外面的曲线,而不是整个圆面。
注意事项:固定的点就是圆心,从圆心到圆上不变的这段距离就是圆的半径,那我们再画圆的时候就需要先定点,这里的定点就是定圆心,定长就是定半径,最后再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学习活动2】:探究圆的奥秘要求:(1)画一画、剪一剪:利用彩色卡纸制作三个符合图片要求的圆片;(2)想一想: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特点?并说出你的理由,并借助圆片或271BAY小工具验证。
(3)说一说:借助圆片研究你还发现了什么?跟小组同学一起分享。
5.1《圆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5.1《圆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需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下面是我对5.1《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圆的定义、性质和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深入了解圆的特征,并掌握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描述圆的基本特征;2. 掌握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圆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圆的模型、圆规、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圆的特征。
2. 圆的定义与性质: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探讨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等。
3. 圆的周长计算:我会讲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公式计算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
4. 圆的面积计算:我会讲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半径的圆的面积。
5.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计算圆形草坪的周长和面积等,进行讲解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描述圆的定义和性质;3. 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 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性质:圆的直径是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通过圆心的直径是最长的。
圆的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所有半径相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整理和复习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整理和复习︳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章节的复习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定义、性质、计算以及应用。
具体包括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圆的切线、弧、弦的性质,以及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定义、性质、计算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圆的切线、弧、弦的性质。
3. 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圆的模型、圆规、直尺、量角器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圆规、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性质、计算和应用,巩固基础知识。
3. 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难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圆的性质:圆心、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
3. 圆的计算: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4. 圆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填空题: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
2. 判断题:圆的切线、弧、弦的性质。
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圆的定义、性质、计算和应用,使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提高了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五单元圆信息窗1(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圆信息窗1 - 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圆的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圆周。
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
3. 演示与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竞赛、动手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竞赛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圆的周长和面积是圆的基本属性,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学习圆的关键。
以下是关于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第1节“圆的认识”。
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测量,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定义,知道圆是由一组等距离于一个固定点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 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如圆心、半径、直径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感知。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2. 圆的测量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车轮、钟表等,引出圆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定义:讲解圆是由一组等距离于一个固定点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 性质:介绍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性质,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圆的理解和在生活中见到的圆形物体。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圆,并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5.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圆的定义。
2. 圆的基本性质:圆心、半径、直径。
3. 圆的测量方法。
4. 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作业设计1. 练习题:绘制不同半径的圆,并测量其直径。
2. 应用题:设计几个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
3. 思考题:讨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以下方面进行:1. 学生对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3. 学生在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中的表现。
4. 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建议。
【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3.能够实际应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2.实际应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内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面积计算公式3.实际应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练习与讲评法3.案例分析法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圆的面积”,如:大家一定在生活中见过很多圆的物体,比如筒形饮料瓶,钢珠等,有没有想过如何计算这些物体的面积呢?5.2 讲授圆的定义和性质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正确理解圆的概念。
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圆心和半径。
5.3 讲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此部分,要求学生先自行推理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记忆和理解公式中每个符号的含义。
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这个公式,找到圆的面积。
5.4 给出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题目练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应用公式的方法。
例题:一个半径为3cm的圆,其面积是多少?5.5 讲解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实际应用,在学生身边选择更有代表性的物体,帮助学生将圆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如:计算一个铁圆盘的面积,铁圆盘的半径是5cm?5.6 课堂讲评在课堂上选取数道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指导学生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并对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讲授和练习为主,通过多种不同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了圆的面积。
并通过对学生的思维和应用能力进行锻炼,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圆这个有趣又实用的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
5.1圆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5.1 圆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基本性质。
2. 学会使用圆规画圆,并能正确找出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3.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圆的周长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圆的周长公式。
2. 演示法:演示圆规的使用方法,展示圆的画法。
3. 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用圆规画圆,并找出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4.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回顾: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 引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全新的平面图形——圆。
二、讲解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 讲解圆的定义:以一个固定点为端点,以一个固定长度为半径,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
2. 讲解圆的基本性质:圆心、半径、直径。
三、演示圆规的使用方法1. 演示如何使用圆规画圆。
2. 演示如何找出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四、学生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圆规和一张白纸。
2.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并找出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五、讲解圆的周长公式1. 讲解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答案,纠正学生的错误。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周长公式。
2. 强调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操作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周长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青岛市某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
在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点,如圆的定义、圆心角和弧、圆上的点等,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围绕圆的周长及其计算展开。
二、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理解圆周率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3.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道问题导入本课的主题:小明家的院子有一个圆形草坪,其周长为12米,半径为多少米?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何计算圆的周长,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圆的周长的计算方式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感性认识圆周率将铜元抛在课桌上,引导学生发现铜元的轨迹是一个圆形,邀请学生伸手握住铜元旁边的带有3.14字样纸条的圆板,出示直径为2厘米的铜圆板,掰成两半,分别沿着圆周放置,让学生感性认识到圆周率的概念。
3. 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画在黑板上的圆和直径、半径的关系,向学生展示了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几道简单例题和学生一起演算,达到熟练掌握计算圆周率的目的。
4. 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圆周率的计算公式,老师提供一些综合练习,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写出答案,感受周长计算的过程。
编写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题,有些练习需要求半径,有些需要求直径,还有一些需要直接求圆的周长,这些题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和圆周率的概念。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圆周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概念,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五、多媒体手段使用幻灯片和数字实例来具体化圆周长计算的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
六、作业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巩固练习题、拓展练习和思考性题目,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特点和圆周率的含义;2.会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3.能够求解有关圆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圆的特点和周长的计算;2.直径和半径的测量和计算;3.圆与其他图形的比较和求解。
三、教学难点1.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求解;2.圆与其他图形的比较和求解的思维转化。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2.讲授法;3.演练法;4.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询问学生对圆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让学生了解到圆在生活和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环节2.1 圆的特点通过投影仪或板书对圆的特点进行讲解,重点强调直径、半径和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2 圆的周长公式通过实例演算,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
2.3 圆的测量通过实验室实际操作和示范,教授直径和半径的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
3. 演练环节3.1 练习题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直径、半径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检测掌握程度。
3.2 拓展练习通过提供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环节通过讲解和复习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对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将圆的特点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
六、教学评估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考察学生对于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圆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应用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下一步需要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并且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调整,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2.学生在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时,可能存在的困难和误区,如对面积单位的理解、计算过程的准确性等。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他们对圆的面积学习的热情,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以便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理解圆的面积公式有困难的学生,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
-对于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学生,设计专门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6.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鼓励学生面对挑战,发展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通过学习圆的面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3.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通过实际例子进行验证?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验证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圆的面积知识的理解。
4.尝试解决以下实际问题:假设你需要为一个圆形花园设计一个围栏,已知花园的直径为10米,请计算围栏的长度和花园的面积。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灵活计算。
2.解决与圆的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涉及单位换算和实际应用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将圆的面积概念与实际图形相结合。
(二)教学设想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圆的面积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圆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提供计算圆的面积的题目,包括直接给出半径、直径以及实际问题等。
第五单元《圆的周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圆的周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概念。
2.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周长”的概念。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调动学生的思维:看图说话,引导学生围绕“圆”的特征说出一些特点。
•引入“周长”的概念: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周长”的概念,通过举例解释让学生理解。
2. 讲解与练习
1.讲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圆的性质,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2.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3. 拓展与巩固
1.拓展: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发现它们是否存在“圆”的形状,引导学生分析圆的应用领域,例如轮胎等。
2.巩固:通过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圆的周长的问题,既巩固了知识点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料
1.圆周率表格。
2.锻炼题和作业题。
六、板书设计
•定义:周长
•公式:C=πd
七、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的作业中,可以检验学生对于使用公式的熟练程度,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掌握所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_第五单元《圆》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完美的图形-----圆单元备课【单元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思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内容】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三个具体的内容,这三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
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中,结合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动,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圆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重点】1. 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教学措施】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圆的特征。
使学生感受到了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加深了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3.引导学生动手剪切、拼贴,从而“化圆为方”,得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新备课
第五单元完美图形圆六年级 1 班主备人:授课人石横镇北高余小学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两段十环、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六年级数学教案石横镇北高余小学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两段十环、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六年级数学教案石横镇北高余小学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两段十环、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六年级数学教案(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收获,学习方法收获,学习习惯与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拓展交流总结提升1.根据下面所给条件,求圆面积。
2.填表。
半径直径周长面积2厘米3分米3.解决实际问题。
〔1〕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射程是10m,它能喷灌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个半圆形养鱼池,直径是4米,这个养鱼池周长是多少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小刚量得一棵树干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横截面面积是多少?板书设计圆面积长方形面积= 长×宽圆面积=c÷2× r=πr×r=πr2s=πr2课题:回忆整理 P70石横镇北高余小学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两段十环、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我学会了吗 p73圆面积教学反思圆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认识,不管是学习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一次飞跃。
通过对圆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根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关系。
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领域。
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理解,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与绘制简单统计图打下根底。
这节课中,我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关系,即化曲为直思想。
本节课,我认为我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故事激趣,渗透“转化〞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故事激趣,渗透“转化〞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平面图形面积推导方法,引导学生进展知识迁移,能不能运用割补方法把圆割补拼成学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呢,然后留给学生充分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剪一剪、拼一拼,再把圆转化成学过平面图形。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完美的图形——圆》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板块的图形的认识方面的内容。
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本单元学习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和以前学的直线图形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研究方法上,联系又很紧密。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与探究空间,让学生重点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等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等。
2.自然单元内容分析:(横)(1)青岛版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是:圆的认识、扇形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在认识圆这一曲线平面图形时,借助“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这一问题,让学生感受圆产生的必要性。
在认识圆的特征、学习的周长、圆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发现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要借助“圆周率”的历史、《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记载等,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2)不同版本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的编排顺序如右图,为:“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这一编排顺序更能凸显出扇形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圆锥和扇形统计图做好铺垫。
教学中可以考虑做如此调整。
(三)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因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与其他直线图形在性质上有很大区别,学生初识其特征难免会存在困惑。
2.学生认知理解障碍点及建议(1)对于圆的本质特征的理解与归纳。
重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多种活动,发现半径、直径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等,进而帮助其认识圆的本质特征。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教案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设计者:施教者:教学内容圆的认识课型新授课 1、通过学生的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发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教学目标 2、在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辨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能够正确地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半径的含义及作用。
教具学具圆规、直尺教学内容个人修改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圆)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们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教材57页主题图) 二、探究感悟,掌握特征 1.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或要点2.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2)尝试画圆。
学生操作,每个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3.探讨圆心。
三、巩固练习,提升反馈四、课堂总结,评价拓展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巩固新知圆的认识教学反思通过动手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特征,记忆比较深刻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设计者:施教者:教学内容圆的周长课型新授课 1、通过自主实践探索,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演绎教学目标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会“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和圆周率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和圆周率的含义教具学具圆规、直尺教学内容个人修改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
二、引导探究,展开新课 1.情境导入,借助教具直观感知,认识圆的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完美的图形圆六年级1 班主备人:授课人石横镇北高余小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两段十环、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六年级数学教案石横镇北高余小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两段十环、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六年级数学教案石横镇北高余小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两段十环、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因为:长方形面积 = 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 ==用字母表示是:S= 学生试算,交流时说说计算的顺序。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体会没有直接告诉圆的半径时该怎么办的道理。
说说想法:先求出半径的长度,然后再求圆的面积展示交流精讲释疑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后检反馈当堂达标1.现在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自己解答出来)2.一个圆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和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拓展交流总结提升1.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2.填表。
半径直径周长面积2厘米12.56米3分米3.解决实际问题。
(1)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m,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个半圆形养鱼池,直径是4米,这个养鱼池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板书设计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圆的面积=c÷2× r=πr×r=πr2s=πr2课题:回顾整理P70石横镇北高余小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两段十环、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我学会了吗p73《圆的面积》教学反思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
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
这节课中,我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即化曲为直的思想。
本节课,我认为我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故事激趣,渗透“转化”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故事激趣,渗透“转化”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不能运用割补的方法把圆割补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剪一剪、拼一拼,再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
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推导想法,师生共同倾听并判断学生汇报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看看他们的推导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使学生们经历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
这样有序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大胆猜测,激发探究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我让学生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当学生猜测出圆的面积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时,设计实验验证: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圆的面积,探索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这一内容是旧教材所没有的。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些,又正好为他们随后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作好了“预埋”。
明确了概念,认识圆的面积之后,自然是想到该如何计算图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怎么发现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些都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系列现实的问题。
此时的学生可能一片茫然,也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不管怎样都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设想,说出他们预设的方案?你打算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机处理,估计大部分学生会不得要领,即使知道,也可以让大家共同经历一下公式的发现之路。
此时,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能和以前的平面图形建立联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迅速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为新知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其中的三个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让学生讨论并再现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
平行四边形是通过长方形推导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西边形推导的,梯形也是如此。
想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
经过这样的抽象和概括出问题的本质,因为知识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方法,那才是数学的精髓三、演示操作,加深理解生通过第一个操作活动,得出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与学生谈话:刚才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我们研究出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那么怎样才能精确的计算出圆的面积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圆,现在平均分成16份,自己拼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并想想它与圆有怎样的,样,通过学生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都会计算:s=ah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有什么样的关系:发现a=c、2=πr h=r,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从而推导出S平=s圆=π×r×r =πr。
此时,让学生观察思考,利用手中的16等份的图形纸片,拼一拼,还能拼成哪些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并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当然,还能拼成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等,这里课件没有一一演示,而是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创新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动中来。
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
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这样,通过学生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动中来。
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
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量的加大,对于圆的面积公式还应让学生多点时间去思考,去推导。
细节的设计还要精心安排。
第五单元“圆”质量检测讲评课课型:讲评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掌握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评,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题意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重点讲评:第一题的4、6、9小题,第二题的第4小题、第三题的2小题,第四题,第六题的3、5、6小题。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及教师的简单讲评,使学生总体掌握、巩固该单元各项知识内容和各种答题技巧。
课前准备:1、课前教师全面批改好学生的单元检测卷;2、教师积累学生易选错或答错的各种答案;3、统计好优秀学生和进步较大学生名单。
教学过程:一、讲评导入:同学们当你看到你本单元质量检测的等级时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教师谈话板书课题:第五单元检测讲评二、试卷及质量数据分析1、试卷分析:本试卷难度不大,题量大,个别题目迷惑性强。
2、教师对检测情况分析:1)及格率为 %,优秀率为 %. 平均分2)存在问题:考虑不全面、概念不清晰、审题不严谨等。
3)表扬优生及进步较大的同学。
肯定学生的长处——提醒学生在学习和检测中的不足。
三、学生自查1、教师发放已批改的检测卷;2、学生分组自查及小声讨论:(教师用课件显示活动要求:请你仔细认真地找出错题错因并改正,找不到错因或不会改的题目在小组内合作交流) (1)学生自查自改并找出错因:对试卷进行查漏补缺,检查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不该答错而答错了,自检答错或空白的原因是什么,并把部分答错的题目补上正确的答案。
(2)小组合作交流,找出错因并改正。
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3、全班交流,指名讲评。
四、教师具体评析1、评析填空题:1)教师分析: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第一题的4、6、9小题。
许多同学不能正确理解圆周率π;求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只想找边长了,看不到图上已经把正方形分为两个三角形了。
2)提问:学生回答错误率高的题目答案和选答的原因;3)指名回答。
2、评析判断题:1)教师分析:分析好与差的原因;总体得分情况分析;第二题的第4题。
原因是学生没有深入求解,只是凭借模糊记忆,致使与“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大”知识混淆。
3、评析选择题:第三题的2小题:学生没有画图分析,不能从空间上把握“两个半圆拼接成一个圆后的周长及面积变化问题”。
4、评析操作题1)教师分析:该部分题目答题情况简单分析;2)师问:有哪个题不明错因?学生指出题目。
3)指名回答,师生间相互明确。
强调是半圆4、评析解决实际问题题重点讲解第六题的3、6、7小题。
第6题好多学生没有想到进一法求近似值。
第7题学生理解不透彻,想象能力较差所致。
补救办法:四、拓展和提高1、学生自己凡自己答错的题目,根据教师的分析和明确,用红笔或其他颜色的笔修改过来,边改边再识记和理解,课后把错题放到到错题档案袋里作为期末复习的第一手材料。
2、变式练习(附后)五、回顾自查,评价自我。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教师总结。
六、布置补偿性作业。
完善错题。
七、板书设计:第五单元检测讲评错题分析改正变式练习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变式练习题一、填空班级姓名等级1、圆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有关。
2、把圆沿着半径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