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课《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6页)精品教育.doc.doc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docx
鲁教版 - 必修一第二单元从地球的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昭通实验中学地理教师张紫丽【教材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课标解读: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
教材首先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通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方面详细地讲述。
即通过大气的两个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来引导学生展开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
内容解读:该节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可以为前节内容“大气的垂直分层” 中所学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 寻因溯源;又是后面“大气运动”的基础。
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教材先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通过大气的两个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进行了详细讲述。
可以说,理解了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就掌握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能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受热原理,并能借助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开展绘图、说图活动,发展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换以及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借助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学生发现生活、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和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能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难点: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学情分析】学习了第一章“大气的垂直分层”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知识储备。
(如: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C02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03能大量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其实,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很多现象都非常熟悉;但正因习以为常所以很少会去寻因溯源,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教案:大气的受热过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原理;b.掌握大气的温度分布规律;c.理解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d.能够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b.利用图片、图表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大气的温度分布规律;c.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观察,让学生感知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d.利用实例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大气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b.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大气的受热过程a.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的辐射;b.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c.热平衡和热传递过程。
2.大气的温度分布规律a.纬度和季节的影响;b.海陆分布的影响;c.气流和洋流的影响。
3.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a.对流层;b.向上延伸的上层;c.向下延伸的下层;d.特殊大气层。
4.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a.气候类型的分布;b.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的比较;c.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利用图片或实际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兴趣;b.提问:你们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有什么了解?2.理论讲解(30分钟)a.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辅助工具展示太阳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及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b.讲解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并结合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温度分布规律。
3.实例分析(20分钟)a.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例如:为什么赤道地区气温高,极地地区气温低?b.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实地观察(30分钟)a.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地区进行实地观察,感知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b.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回到教室后进行数据整理和讨论。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a.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拓展问题的提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b.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反思,总结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表述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2.通过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理解,提高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的保温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并能够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藏民生活的视频,提问:视频中展示了藏民怎样的穿衣习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习惯?2.揭示课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新课讲授1.太阳辐射展示《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示意图,提问: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是怎样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时候,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或散射,大部分到达地面)总结: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大部分能够到达地面,被地面所吸收。
所以,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太阳暖大地”。
在这个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
2.地面辐射引导学生继续读图,提问: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后,地面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地面在接受到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会向外进行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总结: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大地暖大气”。
3.大气逆辐射引导学生再次读图,提问: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除一少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活动”中的两个问题:(1)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可以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是合适的)(2)根据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图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大气逆辐射使大部分太阳能量被保留在地球。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教案标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大气受热的几种方式以及其特点;3.理解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天气现象。
教学重点:1.大气受热的几种方式;2.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大气受热方式的原理和特点;2.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具体影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实验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天气会变化?2.粗略解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概念讲解和示意图(10分钟)1.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通过示意图展示大气受热的过程,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
三、辐射的受热方式(20分钟)1.讲解辐射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例解释辐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辐射的示例和应用场景。
四、传导的受热方式(20分钟)1.讲解传导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验演示传导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传导的示例和应用场景。
五、对流的受热方式(20分钟)1.讲解对流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验演示对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对流的示例和应用场景。
六、总结和归纳(10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气受热方式的重要性。
2.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七、拓展活动(10分钟)1.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提供相关资料和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
教学反馈: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
2.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关天气变化的调研,并撰写报告。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查找更多有关大气受热和天气变化的知识,拓宽视野。
2.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例如建立小气象站,实时观测与记录天气变化。
教学评价:1.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大气的受热过程精品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精品教案引言: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地球上气象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了解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日常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对气象预测和应对天气变化有所帮助。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天气现象的影响;2. 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3. 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受热过程概述;2. 太阳能的辐射和吸收;3. 大气中的温度和压强变化;4. 温度和压强的关系;5.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6. 大气中的气候变化。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大气受热过程;2. 讨论式学习: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视觉辅助学习:使用示意图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和太阳的位置;2. 提问学生:为什么夏天比冬天热?为什么白天比晚上热?3. 引出本课的主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步:大气的受热过程概述(15分钟)1. 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天气现象的影响;2. 使用示意图解释太阳能的辐射和吸收;3. 引导学生思考:大气中的温度和压强是否会变化?第三步:温度和压强的关系(20分钟)1. 分组讨论: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规律;2. 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和压强,并绘制曲线图;3. 学生分析数据,总结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第四步: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25分钟)1. 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热传导现象;2. 学生探究不同液体的热对流现象;3. 学生了解大气中的热辐射现象,并探究光的传播性质。
第五步:大气中的气候变化(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气候不同?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地区的气象数据,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规律;3. 学生讨论如何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理解大气的辐射和传导两种受热方式的基本原理;(3)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兴趣;(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分析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喜欢观察、思考和实验的习惯;(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环境、关心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大气的辐射和传导两种受热方式的基本原理;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利用一幅寓意图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温度不一样?2.教学展示与讨论(15分钟)通过PPT或多媒体展示,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并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疑惑。
3.实验探究(30分钟)设置“日光温度计实验”,让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测量太阳辐射的强度,并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大气的辐射和传导两种受热方式的基本原理。
4.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天气或气候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涉及的大气受热过程,并用图表或模型对其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互动讨论,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5.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天气或气候现象,如台风、季风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并总结归纳。
6.小结与展望(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提出问题和展望,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自我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教学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难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教学方式:1、教法: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启发式教学法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法教学过程:导入: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是,先到达山顶还是山脚?(学生回答)那么,是山顶的气温高,还是山脚的气温高?(学生回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板书: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师: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怎样的呢?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师:简单来讲,分三步就可描述清楚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一步:太阳暖大地PPT:呈现大气受热过程图板书: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短波)——根本热源师:请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图,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照射地面,在这个过程中,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大气上届的太阳辐射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一致吗?生:回答师:太阳辐射总量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生:减少师:所以当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后,太阳辐射减少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板书:(1)大气的削弱作用师: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哪几种呢?学生回答:反射、散失、吸收(或部分错误答案)师:正确。
(部分同学回答的相当正确)大气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反射、散失、吸收板书:反射师:反射主要是指云层和较大尘埃对太阳辐射可见光的反射,且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作用愈强。
反射是无选择性的,不论是哪种可见光都会被反射板书:1)主体:云层、较大尘埃——可见光2)规律: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作用愈强。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气的受热过程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的组成和性质。
2.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3.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实验和示意图。
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大气的组成和性质。
2.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实验和示意图。
三、教学难点1.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
2.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大气的组成和性质,并辅以实验演示和示意图的讲解。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
3.讨论交流: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和讨论实验结果,并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心得。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辅材料、PPT、实验仪器等。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记录表等。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与引入介绍大气的组成和性质,认真听讲引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知识讲解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的认真听讲,并记录重点内容。
3.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实验讲解分析实验结果,并和同学认真听讲,记录重点进行讨论。
5.总结与扩展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并学生进行讨论,做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受热过程对大气的作用,并作扩展讲解。
七、实验操作实验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实验材料:小玻璃管、水尘、烟花棒、酒精灯、火柴等。
实验步骤:1.将小玻璃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装上水尘。
2.用酒精灯加热小玻璃管封闭端,观察实验现象。
3.用火柴接触小玻璃管封闭端,观察实验现象。
4.加热小玻璃管封闭端,再迅速用火柴接触封闭端,观察实验现象。
5.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二:大气的压强变化实验材料:带有刻度的塑料瓶,烧杯,酒精灯,水幕,火柴等。
实验步骤:1.将烧杯中注满开水。
2.接吸塑料瓶底部,将吸塑料瓶倒进烧杯中。
3.加热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4.记录实验结果。
以上为两个实验示例,实验的细节可以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考地理一轮复课《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6页)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丹凤中学地理组叶佳【考纲扫描】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
3.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考点要求】1.结合人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考察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特点。
2.结合实际问题考察昼夜温差大与小的成因。
3.结合日常生活考察逆温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引入】考虑:藏族的传统服饰是掉袖藏袍,形成这一服饰文化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自然条件?要求:学生考虑交流。
老师: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也比拟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这与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讨论】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考虑:〔1〕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呢?〔2〕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哪个波段?2.讨论:大气的受热过程。
〔1〕课件呈现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学生答复每个环节的意义。
〔2〕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三个环节,Ⅰ太阳暖大地→Ⅱ大地暖大气→Ⅲ大气还大地。
3.讨论:生活中大气的保温作用。
〔1〕阐述“利用温室大棚消费反季节蔬菜〞的原理。
〔2〕阐述“利用烟雾防霜〞的原理。
“利用烟雾防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注意用火平安,小心火灾。
〞〔3〕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4.考场:〔1〕判断。
①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②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云层吸收了大局部的太阳辐射。
〔×〕③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不是完全黑暗的,这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④CO2可以吸收红外线,O3可以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⑤霜冻多出如今晴朗的夜晚,是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如今正午,是因为此时太阳辐射最强。
〔×〕〔2〕〔2021·北京卷〕以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一、新旧课标比较分析【旧】 2.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新】2.1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 , 解释相关现象。
旧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而新课标将老课标中的“运用图表”改成“运用示意图等”,增加了“说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新课标,侧重运用示意图说明过程和原理,强调解释相关现象。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对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重点是通过示意图能够说明即可,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尤其是学生身边的、生活中自然想象。
这样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有用,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示意图的选取以及生活中与大气相关的自然现象的选取显得极为重要。
二、内容标准细化核心概念是大气、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行为动词是“说明”、“解释”;行为条件是“运用示意图”;从新课标四个核心素养角度,确定学习主要目标是近地面的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需要分清整个地球大气和对流层大气,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有很大区别。
大气的受热过程要设计到的基本概念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作用:大气反射、散射、吸收作用,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温室效应。
针对素养水平1,可以是借助老师和同学,模拟实验或观察实验视频以及现成的示意图去观察获取信息,进行说明并解释日常生活相关现象。
针对素养水平2,可以是学生个体或者是小组,做模拟实验以及自己绘制的示意图去观察获取信息,进行说明并解释日常生活相关现象。
基于这条课标对于知识技能整体的学科要求较高,因此对核心素养更高层级建议做更高的要求;但对观念和认识方面应该提出具体要求。
结合课标所述核心概念知识的特点,模拟实验的应该主要由教师和学生或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建议以示意图和模拟实验为主,尽量直观、生动。
解释的案例(自然现象)与学生关系越密切越好。
为激发学生兴趣,最好采用抛锚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探究问题的原因,学会运用原理解释现象,学会知识迁移。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气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5分钟)引入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概念,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气温变化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气温变化的思考和探究。
2.知识讲解(3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辐射、传导、对流三种方式,以及气温的垂直分布、大气层结的形成等知识点。
3.视频学习(20分钟)观看一段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教学视频,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小组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设备,用于模拟和观察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和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讨论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5.总结与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对大气的受热过程进行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和展示,引导学生加深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并强调其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
6.课堂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针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气候现象,以及对该现象的影响。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气象观测站,了解气象仪器的使用和气象观测的方法;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当地的气象变化,探究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当地气候的影响;3.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读物或研究报告,了解当前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大气受热的过程,掌握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大气中空气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
3. 学习大气中云层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教学过程
通过展示视频或图片,介绍太阳辐射是怎样照射到地球表面的。
引导学生理解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热传递的基本原理,并详细阐述大气层的区分和特性。
通过实验或演示,讲解传热方式对空气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大气中空气的运动规律,并对其运动原理进行解释。
探究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对空气运动的影响,了解大气这个基本而复杂的系统的
本质。
通过实验或观察演示,介绍云层的形成过程、云层的种类和影响。
引导学生探究大气中云层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以及其对大气运动和气候的影响。
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大气中颗粒物分布的规律,如大气层次、传输形
式和源头因素。
探究污染物的排放和控制的方式,并讨论颗粒物对大气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
1. 采用问题解决、小组讨论和实验演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
与度。
2.评价学生能力的因素包括课堂讨论和数据分析报告、小组项目展示和班级口头报告等。
3. 鼓励学生在小组项目中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
中去。
2019-2020年高三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word版
2019-2020年高三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word版【明确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影响。
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过程。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________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具有____性;____和______吸收波长较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吸收波长较长的______。
3.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1)地面增温:地面吸收____辐射。
(2)大气增温:大气吸收________辐射。
(3)大气保温:__________把热量还给地面。
合作探究读教材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辐射在进入大气层时,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2)图中大气辐射、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波长,并说明原因是什么?(3)根据图中原理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4)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有什么意义?(5)由图分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是怎样的?典例剖析例下图为“北京某年3月8日和3月9日气温变化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月9日白天与夜晚气温都比3月8日低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C.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D.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的反射作用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3月8日与3月9日相比,白天气温较高,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说明8日是晴天,9日是阴天。
答案:B变式训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填写代表的英文字母)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保温效应)。
(2)请阐述地质历史上大气“温室效应”在地表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3)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指出降低“温室效应”的措施是和。
知识点二、热力环流自主学习典题剖析例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1.概念:由于地面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2.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气压__,气温低—气压__。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受热的基本过程;2.理解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3.掌握大气受热对地球环境影响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重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2.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3.大气受热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大气的本质及构成;2.大气受热的基本形式;3.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4.大气受热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提问、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大气的作用、大气的本质及构成。
Step 2:学习理论知识1.大气受热的基本形式大气受热的基本形式有辐射受热、传导受热和对流受热。
其中,辐射受热是最主要的形式。
2.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大气受热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变化会影响气压的分布和风向风速的变化。
此外,大气的受热还会导致云的形成和降水的产生。
3.大气受热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大量的能量被地面吸收,经由大气层对地球表面形成一定的保温作用,使地球表面温度范围在一个适宜的区间内。
若大气层因污染或其他原因受到破坏,就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等严重问题。
Step 3:案例分析通过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受热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Step 4:课后拓展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大气受热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实验方法六、教学评估1.考试2.作业3.讨论七、教学资源1.实验室及相关设备2.教材及其他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丹凤中学地理组叶佳【考纲扫描】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
3.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考点要求】1.结合人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特点。
2.结合实际问题考查昼夜温差大与小的成因。
3.结合日常生活考查逆温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引入】思考:藏族的传统服饰是掉袖藏袍,形成这一服饰文化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自然条件?要求: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也比较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这与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探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思考:(1)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呢?(2)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哪个波段?2.探讨:大气的受热过程。
(1)课件呈现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学生回答每个环节的意义。
(2)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三个环节,Ⅰ太阳暖大地→Ⅱ大地暖大气→Ⅲ大气还大地。
3.探讨:生活中大气的保温作用。
(1)阐述“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原理。
(2)阐述“利用烟雾防霜”的原理。
“利用烟雾防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注意用火安全,小心火灾。
”(3)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4.考场:(1)判断。
①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②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云层吸收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
(×)③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不是完全黑暗的,这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④CO2可以吸收红外线,O3可以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⑤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是因为此时太阳辐射最强。
(×)(2)(2019·北京卷)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答案】 B【解析】此题主要考察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先根据图形确定各箭头的含义,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减少;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其浓度降低必然导致②减少,故 B 为正确选项。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阴天的几率增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降低,③会减少,C 选项错误;雾霾天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会增强大气逆辐射,④会增加,导致温度升高,D 项错误。
所以正确选项为B。
(3)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粗细)。
读图回答①~②题。
①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⑤B.②⑦C.③⑧D.④⑥②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④③大小有关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⑤大小有关【答案】①B ②C【解析】第1题,近地面大气(主要指对流层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面辐射,对应的箭头是②⑦。
第2题,甲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乙地强,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较⑥小,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③较⑧强,气温降低较慢,故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
二、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1.引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具体是什么地方呢?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生活场景?2.探讨: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
(1)地势高低:“地势高低”与昼夜温差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并举例。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举例:藏族同胞传统服饰的形成。
(2)天气状况:“天气状况”与昼夜温差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并举例。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举例:冬季晴天微风的夜晚出现霜冻。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性质”与昼夜温差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并举例。
下垫面的比热容小→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快→昼夜温差大举例:铺鹅卵石种西瓜,或栽种葡萄树。
三、逆温现象及其影响:1.引入:下面四张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天气?形成这种天气的人为原因是什么?教师:要形成这种天气还要具备逆温的天气条件。
2.探讨:逆温现象。
(1)课件呈现下图,学生思考对流层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结合图甲),对照图甲说出图乙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
学生小结逆温的概念。
甲乙(2)教师总结逆温概念: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
(3)逆温产生的原因:①辐射逆温。
②平流逆温。
③锋面逆温。
④地形逆温。
(4)一天中逆温产生与消失的过程:学生把②③④三幅图进行排序。
排序:④③②3.探讨:逆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逆温层的存在使空气处于稳定状态,空气中的垂直运动受到抑制。
工厂里燃煤排放的烟尘、汽车尾气和地面上扬起的尘埃等有害物质聚集在空气中,不易向上扩散和稀释,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有逆温存在时空气质量差,晨练要注意避开这段时间,以免将不清洁的污染物吸入体内,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影响身体健康。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浓雾使空气的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并使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增加。
4.考场:(1)(2019·浙江文综)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图中只有①图显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他图示都出现了逆温现象,对流作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故答案选A。
(2)(2019·山东卷)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下题。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答案】 A【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在5时与20时地面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呈现出下冷上热的气温分布,此现象属于典型的逆温现象,表现为大气较为稳定。
12时与15时地面气温较高,高处气温较低,呈现出下热上冷的气温分布,大气对流现象加剧,大气热力环流活跃。
图中所示海拔较低,整体上属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来自地面而不是太阳辐射。
气温日较差从图上看出为自下而上减小。
四、走近高考(课后作业):1.(2019广东文综,2题,4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1.D【解析】1.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表温度下降。
故选D。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2.(2019四川文综,3题,4分)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3.(2019四川文综,4题,4分)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答案】2.D 3.D【解析】2.读图分析,根据图例判断,年平均雾日福建沿海最多,A错。
黄海沿岸雾日多,B错。
准噶尔盆地雾日较多,C错。
柴达木盆地雾日最少,D对。
3.雾的形成要具备水汽、静风或逆温等条件。
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降温快出现逆温现象,水汽凝结成雾,D对。
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水汽不易凝结,A错。
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易降雨,不是成雾,B错。
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的季节是夏季,C错。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
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
完成下面题。
4.(2019山东文综,9题,4分)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5.(2019山东文综,10题,4分)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答案】4.A 5.C【解析】4.读图,根据图中曲线,逆温上界,强逆温上界,判断所以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对。
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后减弱,B错。
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后一般逐渐消失,C错。
读图,根据曲线,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
5.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对。
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A、B、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