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温病学

温病学

温病学半期考复习——10中西医临床医学绪论一、概述:(了解)温病学定义: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临床基础学科重要课程之一。

二、温病学的发展历程:(重点)(一)萌芽阶段---战晋唐(战国到秦汉晋隋唐)1、《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2、《难经·58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病、有热病、有温病”。

(二)成长阶段--宋金元:(重点)(三)形成时期---明清时:(重点)(四)近现代阶段—鸦片战争至今天民国四小家: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3)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 4)吴锡璜《中西温热串解》此阶段特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发展停滞。

第一章温病的基本概念一、温病的概念(重点)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名词解释]二、温病的特点:(重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1.从外侵入;2.温热性质显著;3.易消耗人体阴津;4.不同的温邪大多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2.流行性:温病的流行程度分:爆发流行、大流行、流行、散发。

禽流感呈点状散发特征。

SAS呈流行和散发特征。

3.季节性:指某一温病只发生或好发于某一季节。

大多数温病具有这一特性。

古人称为“四时温病”。

一是四季气候不同,可影响不同温邪的形成,如春—风热;夏—暑热,长夏—湿热;秋季—燥热等;二是四季气候不同,影响人体的反应性和易感性。

4.地域性: 有2个方面含义:一是对邪:各地气候特点及自然环境不同---对温邪的形成和温病的发生有不同的影响;二是对人:各地气候特点及自然环境不同---使不同地域的人,其体质类型、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均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对不同或相同温邪的感受性、传播、流行等产生影响。

温病复习提纲

温病复习提纲

绪论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一般称为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四、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第一章温病的概念第一节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骤,传变较快;②发热;③易内陷生变,出现险恶证候,如动血、动风、闭窍等;④易耗伤阴液)。

第二节温病的范围及分类按季节分类命名为:春温、秋燥、冬温;按四时主气分类命名为:风温、暑温、湿温、秋燥。

按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以特殊临床症状分:大头瘟、烂喉痧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风热病邪:是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一种致病温邪。

致病特点: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化燥伤阴;3、变化迅速(逆传心包)二、暑热病邪致病特点: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三、湿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四、燥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最先论述卫气营血和三焦概念的著作是《黄帝内经》。

一、卫分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

病理特点: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辩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二、气分证临床表现复杂,共同特点为:多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口渴喜饮,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病理特点: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盛津伤。

辩证要点:壮热(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身热汗出,脘腹痞满,苔腻为气分湿热证的基本表现)三、营分证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温病学-1 绪论

温病学-1 绪论
(1)病名:《内经》中记载了温病的病名 )病名: 内经》 (2)病因: )病因: I、伏寒化温说 、 II、感受厉气说 厉气说 、感受厉气
(3)证候表现: )证候表现: 突出邪热亢盛的证候特点 突出邪热亢盛的证候特点 邪热亢盛 强调与伤寒的不同 热象重, 与伤寒的不同: 强调与伤寒的不同:热象重,易 伤津
(二)宋金元时代—成长阶段 宋金元时代 成长阶段
—突破了《伤寒论》的一些框框 突破了《伤寒论》 突破了
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 (2)强调治疗热病应以寒凉药为主 )
2、理论上的新进展 、理论上的新进展
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明清时期 形成阶段
其主要的标志有: 其主要的标志有:
2、著名温病学家及其著作思想 、
(1)吴又可 )吴又可——《温疫论》 《温疫论》
本书成书于崇祯末年,为我国第一部温疫专著。 本书成书于崇祯末年,为我国第一部温疫专著。其主 第一部温疫专著 要贡献如下: 要贡献如下:
杂气” 病 因:创“杂气” 说。 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流 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感染途径:邪自口鼻而入。 感染途径:邪自口鼻而入。 受邪部位:邪伏膜原。 受邪部位:邪伏膜原。 治 疗:以逐邪为第一要义。
2、版
重印了大批古代原著 新编了多种温病专著 出版了各类温病学教材
3、对温病学诊治理论的现代研究 、
卫气营血实质的研究 舌苔变化生理、 舌苔变化生理、病理学的研究 辨证分型规律的探讨 治法方药作用机制的实验室研究
4、大力开展对温病治法方药的研究 、
其主要贡献是专门系统阐述了湿热 病的因证脉治 论述较深刻, 因证脉治, 病的因证脉治,论述较深刻,辨证较 详尽,特别是对湿热之邪在上 详尽,特别是对湿热之邪在上、中、 下三焦的辨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的辨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下三焦的辨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丰 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温病学-绪 论

温病学-绪 论

绪论一、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晋唐(公元前475~959)萌芽阶段《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医学形成初步理论体系,有很多方面涉及温病论述。

(二)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成长阶段韩祗和《伤寒微旨论》庞安时《伤寒总病论》郭雍《伤寒补亡论》朱肱《类证活人书》刘完素王安道《医经溯洄集》金元时期,随着医学界学术争鸣的兴起,温病学在理法方药上有了重大突破,贡献最大的当属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

创新论-“六氣皆從火化”“六經傳變皆是熱證”立新法-即言伤寒为热病,就只能按热治,不能作寒医,并力主用寒凉药治温病,以辛凉、清下为治温要法。

订新方-自创凉隔散、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清泄里热,辛凉解表的两解方。

为寒凉派的代表,温病的开山之人。

“伤寒宗仲景,热病崇(主)河间”。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明代——吴有性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清代——喻昌吴又可——编著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成为温疫学派的代表性人物病因—创立“疠气”病因学说。

自然界里一种特异的致病物质—疠气(杂气、戾气)“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

侵入途径—认为戾气感人,从口鼻而入,与伤寒之邪由表入里者不同:“此氣之來,無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病变部位—认为其内不在脏腑,外不在体表经络,即半表半里,膜原是也,伏于膜原之邪或外出于表,或入于里,有九传之说。

病邪性质—具有强烈传染性,种属、脏腑选择性“是氣也,其來無時,其著無方,眾人觸之者,各隨其氣而為諸病焉。

”“某氣專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故眾人之病相同,非關臟腑經絡或為之證也。

”“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獸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

”叶桂,字天士。

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尤以儿科闻名。

叶桂12岁开始从父学医,14岁父死,拜其父门人朱某为师,专学医术。

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拜其为师,十年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且能融会贯通,故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

2013年高级职称考试温病学考点总结

2013年高级职称考试温病学考点总结

温病学知识要点总结——能力所限,仅供参考绪论1、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二、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元末·王安道认为温病和伤寒应在概念上严格区分三、形成阶段(明清时期)(1)明末·吴又可,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瘟疫论》(2)温病学在证因脉治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则以清代叶、薛、吴、王等医家确立“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辨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为标志。

①叶天士——《温热论》——倡卫气营血辩证纲领②薛生白——《湿热条辨》——立湿热病专论,丰富了温病理论与证治③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完善了温病学辩证论治体系④王孟英——《温热条辨》——集温病之大成第一章1、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命名:春温、冬温(2)以四时主气命名:春季——风温;夏季——暑温;长夏——湿温。

(3)季节与四时主气结合命名:秋季——秋燥(4)以临床特点命名:伏暑、大头瘟、烂喉痧(5)根据流行情况命名:温疫-湿热疫、暑燥疫3、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证的性质(是否兼湿)分:温热类、湿热类(2)依据发病类型可分:新感温病、伏邪温病(3)依据发病部位分类:A 肺系温病(风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B 脾胃(肠)(湿温、暑湿、暑温、霍乱)C 不能单一归属某脏腑的温病有(春温、伏暑、疫疹、疟疾)4、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5、温毒:多发生于冬春两季,由温毒病邪所引起,临床上除具温病的基本表现外,还有红肿热痛、溃烂、肌肤斑疹等局部肿毒表现的一类疾病第二章1、温邪的致病特点:①湿热性质显著②温邪外侵,多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且致病迅速③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称之为时令之邪或时邪④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及转化⑤病位有别:不同湿邪侵入人体的脏器不同(1)风热病邪:A 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先犯上焦肺卫) B 易化燥伤阴,损伤肺胃阴液C 变化迅速,既易消退又易逆传内陷(2)暑热病邪:A 伤人急速,先犯阳明(径入阳明气分) B 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暑热伤津耗气)C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3)湿热病邪:A 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B 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C 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A 病变以肺为主 B 易致津液干燥 C 易从火化2、感邪途径:(1)从皮毛而入:接触相染(2)从口鼻而入3、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新感温病伏邪温病定义感受时令之邪,感而即发,发病初起呈卫分见证的温病感受外邪,伏而后发,发病初起呈里热阴伤症状的温病发病感受外邪后随即发病感受外邪,邪伏于里,逾期而发。

温病doc

温病doc

第一章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过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1)此期特点:温病学无专门著作,有关温病的因证脉治记载散在于医学著作中。

(2)此期对温病有一定认识,理论朴素,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

2.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1)此期特点:理法方药有重大发展,逐渐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为温病学自成体系奠定基础。

3.形成阶段:(明清时期)(1)此期特点: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创造性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独立学科。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

首创“疫气”说,提出邪伏膜原理论,创立疏利透达之法。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阐明温病发生发展机理,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温病学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

提出温病病因是“温邪”。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的诊断内容。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为温病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做出了贡献。

吴鞠通——《温病条辨》:理法方药俱备温病专著。

倡导温病三焦辨证纲领,规范了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有关热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等温病学家的论述为纬,参以经验,著成《温热经纬》,“集温病学说之大成”之著。

其他: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为第一部风温专著。

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柳宝怡《温热逢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3)温病学说形成的标志。

温病病因学说新概念的建立。

创立了温病辨证论治新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原则。

4.近现代研究与发展(1)低谷时期: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前)第二章温病的概念温病的命名: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时令主气、临床特点。

温病的分类:1.按临床病证或病因性质分类。

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2.按发病初起的见证分类。

新感类温病和伏邪类温病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病因是温邪。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绪论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形成阶段——明清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

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一章温病的概念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4、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四、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第三章温病的辨证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二、卫气营血辨证(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表三、三焦辨证(吴鞠通倡导)三焦辨证表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主要是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以及辨常见症状一、常见症状:1、发热发热恶寒、寒热往来、壮热、日哺潮热、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湿温初起)、身热夜甚(发热入夜尤甚,灼热无汗,为热入营份)、身热肢厥、夜热早凉(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而无汗,温病后期邪热未净)、低热(热势地位,持续不退,且见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等症。

温病学的古今应用

温病学的古今应用

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
温病学在明清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由 于当时反动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 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民党采取取缔消灭中医的政策, 祖国医学倍受摧残,温病学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
1.广泛运用,成就卓著:
将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广泛运用临床,并取得显著疗 效。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 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经验迅速在全国各地 推广,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不仅扭转了许多人头脑中存 在的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不能治疗器质性疾病的错误认 识,而且吸引了许多西医界人士的重视和研究中医温病学。 四十多年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脑、乙脑、流行性 出血热,麻疹,血液病、百日咳、菌痢、肠伤寒、钩端螺 旋体病,肺炎,急性胆道感染,败血症等急性传染病及急 性感染性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这些疾病的辨 证分型,治疗规律,进行了总结。
1、明代温病学的主要成就 (1)明代汪石山首创“新感温病”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
病学内容 (2)明末吴又可编著《温疫论》,创立温疫辨证施治理论 (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瘟疫防治新见解,创立秋燥致病
新理论,并倡温疫分三焦论治
2、清代四大温病学家的杰出成就: (1) 叶天士建立了温病因证脉治的独立体系 (2) 吴鞠通充实发展叶氏学说,丰富温病的证治内容 (3) 薛生白编撰专著,系统论述湿热病的因证脉治 (4) 王孟英汇集渚家之说,集温病学之大成
发展时期
• 萌芽时期 • 成长时期 • 形成时期 • 发展阶段
萌芽时期(战国—晋唐时期)
1.秦汉时代对温病学理论的初步认识: (主要见于《内经》、《难经》、《伤寒论》)
(1)对温病概念的认识:当时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是 伤寒中的一个类型,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温病习题集

温病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学习温病学的意义;2、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3、掌握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的代表作和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

【内容提要】1、温病学发展简史萌芽阶段:战国到唐代。

无温病专著,温病为广义伤寒之一,隶属于伤寒。

在《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散见有关温病病名、病因、病机、症状等的记述。

成长阶段:宋到元代。

朱肱、郭雍、刘河间、王安道等医家开始突破伤寒学说框架,认识到温病与伤寒有别,并对温病病因病机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医家创立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发扬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对温病学的文献、理论和实验及临床的研究大大提高。

2、温病四大家主要贡献叶天士:对温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丰富了温病学的诊法: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对卫气营血各阶段提出治疗大法。

《温热论》吴鞠通:提出四时温病的范围和种类;创立三焦辨证;确立三焦各阶段的治疗大法;创立许多临床实用的温病治疗方剂。

《温病条辨》薛生白:对湿热病条分缕析,祥加研究。

《湿热病篇》王孟英:对温病文献的汇编做出杰出贡献。

《温热经纬》【习题荟萃】—、名词解释:1.温病学二、填空题:1.王孟英“以为经,以为纬”编著了《温热经纬》一书。

2.温病学的成熟阶段是时期。

3.温病学发展史上把、、、并称为温病四大家。

4.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

5.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书《》。

6.温病学萌芽阶段是代,成长阶段是代。

7.温病学是。

8.刘河间对火热病的认识的著名理论是“”。

9.吴鞠通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叶天士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

10.薛生白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王孟英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

三、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2.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疒咅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3.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4.提出“疠气”的病因学说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戴天章 C.喻嘉言 D.吴又可 E.郭雍5.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 )A.《温热论》 B.《温热经纬》 C.《温疫论》 D.《肘后备急方》 E.《湿热病篇》6.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纬》 E.《温疫论》7.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肘后方》 E.《诸病源候论》8.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药物的医家是(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9.朱肱首先提倡的是( )A.温病分新感与伏气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10.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E.《时病论》11.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唐宋时期 B.宋元时期 C.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E.民国时期12.是哪一篇文献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施治体系,发展和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A.《温热论》 B.《三时伏气外感篇》 C,《外感温病篇》D.《湿热病篇》 E.《温病条辨》13.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外感温病篇》 C.《湿热病篇》D.《时病论》 E.以上均不是14.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病因学说的确立 B.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15.吴鞠通对三焦治则的论述,下列哪句是对的?()A.治上焦如衡,非平不安 B.治中焦如权,非重不沉C.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D.治下焦如衡,非平不安E.治中焦如羽,非轻不举四、判断题:1.《温疫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温病学

温病学

温病学第一章绪论一、温病学的定义和地位定义: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温病学发展概况(一)战国至唐代—萌芽阶段1、《内经》中已提出温病的病名(二)宋金元--成长阶段(1)宋代朱肱主张灵活应用经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加入寒凉清热药物(2)刘河间强调热病治疗应以寒凉为主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立新法--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应以辛凉清下为治温热病之大法,法当表里双解制新方--双解散、防风通圣散(3)王安道《医经溯回集》①温病不得混称伤寒②温病为里热外发,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③治疗以清里热为主,解表次之吴鞠通称其“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1.吴又可⑴编写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⑵提出温疫的病因为疠气⑶强调温疫的传染性和流行性⑷分析温疫的传变规律⑸提出了治疗温疫的原则:为温病邪伏膜原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2.叶天士——《温热论》(1)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2)创立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体系(3)论述了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在温病诊断上的应用(4)制定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3、薛生白——《湿热病篇》(1)湿热病的成因是太阴内伤在先,复感时令之湿,内外合邪所致。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2)湿热病以阳明、太阴病变为中心。

(3)湿热之邪侵入途径: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4、吴鞠通——《温病条辨》(1)倡导三焦辨证(2)采拾叶案,确立方5、王孟英——《温热经纬》“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1)提出“暑多夹湿”(2)制定王氏清暑益气汤6.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7.陈平伯——《外感温热篇》8.余师愚——《疫疹一得》9.1011.12.(四)新中国成立前后--提高阶段第二章温病的概念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 之老师重点(1)

温病学 之老师重点(1)

第一章绪论1.温病学的概念: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辨证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戴天章《广温热论》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师愚《疫疹一得》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怡《温热逢源》雷少逸《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第二章温病的概念一.温病的特点(多选OR填空)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2.多数温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卫气营血、三焦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二.温病的分类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急、热、快、短、伤津——清热祛邪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缓、热不明显、慢、长——清热祛湿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第一节病因第二节发病1.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2.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选择,填空)3.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第一节卫气营血辨证(必考:填空,简答)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第一节辨舌舌苔(表现加临床意义)第二节陆辨斑疹、白pei1.子贤:“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2.叶天士:“斑疹宜见不宜多见”4.白pei 出现在湿热类温病。

第三节常见症状1.发热——邪正相争,卫气营血都可发热;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的发热特点不同。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第一节温病的治疗原则一.祛除温邪(关键)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止血。

”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二.扶助正气第三节温病瘥后调理复证治法:1.劳复证:是指温病瘥后,正气未复,或余热未清,因为过早劳作重新发热者。

2.食复:是指温病瘥后,脾胃虚弱,余热未尽,暴饮暴食或过食油腻之品而复伤脾胃,导致饮食停滞,余邪复作发热。

3.感复:是指温病瘥后,余热未尽,复感新邪,导致病发。

第七章温病的预防我国至少在明代以前就已经发明了种痘法预防天花。

第八章温热类温病温热类温病主要治则第九章湿热类温病第十章温毒类温病主要证治普济消毒饮:三黄二香散:黄连黄柏生大黄乳香没药第十一章叶天士《温热论》上受—温病的感邪途径由口鼻而入,侵犯人体逆传心包—病邪由太阳卫分传变至心包,病情急剧转变,病势重险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邪热入营,治宜犀角(今用水牛角代),玄参,羚羊角等清营热、滋营阴的药物,佐以银花,连翘,竹叶等轻清透泄之品,以达到透热转气的目的。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绪论一.温病学的发展概况2.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刘完素: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3.明清时期(形成阶段)王孟英,学术成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第二章1.温病的概念: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2.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3.温病的命名:以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时令主气及临床特点为依据发病季节命名: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暑湿等临床特点命名:烂喉痧、大头瘟、疟疾、霍乱流行情况命名:瘟疫4.分类:1).以病因,病证性质分:温热类、湿热类温病(温热类起病急,易化燥伤阴和内陷生变,一般病程较短。

湿热类温病起病相对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可化燥伤阴,亦可湿化伤阳。

温热类温病以清热为主,用药较为单纯。

湿热类温病以清热祛湿为治,化热化火后可按温热类温病治法。

)2).根据发病类型分:新感温病、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

初起多见肺卫表证,然后由表入里,逐次深入,如风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暑温也属于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

起病初期即以里热证为主,病邪或由里外达,或内陷深入,如春温、伏暑等)5.温病与伤寒论的关系:温病可隶属于广义的伤寒又有别于狭义的伤寒。

伤寒学说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学术上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6.瘟疫的特点: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7.温毒的特点: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等特点,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一、引言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温病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温病学说的起源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是针对传染病的防治而言,这也是温病学说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伤寒论《伤寒论》是温病学说的奠基之作。

它是由张仲景撰写,主要介绍了伤寒时期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等内容,被誉为“中医经典之首”。

三、温病学说的形成1. 温邪理论温邪理论是指人体在遭受外来邪气侵袭后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发热、汗出等现象,这些都是人体自身免疫机制的一种反应。

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时期,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治疗,逐渐形成了温邪理论。

2. 三焦理论三焦理论是指人体内的三个“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分别对应着心肺、脾胃和肾膀胱等器官。

在温病学说中,通过对不同部位的病症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部位的疾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从而形成了三焦理论。

四、温病学说的发展历程1.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温病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李时中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详细介绍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2.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医家对温病学说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许多新颖而实用的治法。

3. 现代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现代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但是,传统中医学中的温病学说仍然被广泛地应用。

五、温病学说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1. 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在现代临床中,温病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2. 提高免疫力通过温补食物、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感冒等传染性疾病。

3. 促进康复在患者出院后,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若病人素体虚寒者,正用上方,不在加减也。”
---古方化裁,要因人、因地、因时加减。
---对辛温解表与清热药并用的方法做了总结。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热性病治疗上提 出新的观点,组创新方。
---“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 皆是热证,非有阴寒证”。
---认为热病初期,单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从 而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为治疗热 病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使温病的理论和临床 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伤寒杂病论》:“太阳病,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为温病。”
治疗
《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 清之”。
《伤寒论》清热、攻下、养阴。 《肘后备急方》温毒发斑方剂黑膏方。 《千金翼方》高热神昏方剂紫雪,风温方剂葳
蕤汤,热盛阴伤方剂大青汤。
预防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避其毒 气”。
王孟英 ,《温热经纬》 (1)“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以叶薛诸家之
辨为纬”,对温病做了较为全面的整理。 (2)提出许多新见解,如暑多夹湿。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风温治在肺胃,清热 生津,清热强调轻提外透,养阴以甘寒生津。
柳宝诒《温热逢源》,对伏气温病进行了论证, 提出了养阴透邪等治法。
---温病的认识始从伤寒学说中分离出来,成 为温病学自成体系的开端,故清代温病学家 吴鞠通称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 病”。
治疗 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桂枝汤自西
北二方居人,四时用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唯冬月 及春初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半 两,夏至后桂枝证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升麻半两,
雷少逸《时病论》,将四时外感病按新感、伏 邪分类,共列七十余种,创治疗时病六十法。

绪论

绪论

⑷王孟英: 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士雄,号梦隐,又号 潜斋、半痴山人。祖籍浙江海宁,曾祖时迁居 钱塘(今浙江杭州)。王孟英出身于世医之家,曾 祖王学权撰有《重庆堂医学随笔》一书,祖父、 父亲皆业医,但不及曾祖有名。著有《温热经 纬》、《霍乱论》,发展了温病学说,对后世 很有影响。此外他还著有《归砚录》、《随息 居饮食谱》、《王氏医案》等著作多种
其主要贡献为: ⑴ 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 说。
⑵创立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体系
⑶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比较全面地具体地论述了辨舌验齿、辨斑疹 白培
⑵薛生白: 薛氏名雪,字生白,清代亁隆年间吴县人。 他是与叶氏同代的医家。其博学多通,于医有 卓见。所著的《湿热病篇》(又名《湿热条辨》) 对于湿邪为患的病变,特别是对于湿温病变的 证治,条分缕析,极为详尽。对于湿热诸证的 诊断治疗多有阐发,无论处常处变,皆有法可 循,使湿热性温病的辨证治疗内容基本上臻于 完备。所以后人称其为传世之作,医家必读之 书。
5.隋代巢元方论述了热病、疫病的成因和特点: 他在《诸病源候论》中,对温热病、时气病、 疫疠病均有专门的论述 他认为发于春夏的温热病,是辛苦之人感 受冬令寒毒藏于肌骨所致,并认为伤寒是触寒 毒之气为病,不染他人,而温病是因岁时失和, 人感“乖戾之气”,病气转向染易,死亡率较 高.
6.唐代孙思邈、王焘创制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 剂。 孙思邈《千金方》将温病列入伤寒门内, 他认为温病可预防并强调要及早治疗,并创制 了葳蕤汤治疗风温,大乙流金散、雄黄散等以 辟温气等。 王焘《外台秘要》不仅将天行温病另列一 门,且记述了很多防治温病的方剂。如引葛洪 的《肘后方》中的黑膏方治温毒发斑等,仍为 现代医家所常用。
脉证方面:《素问· 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甚, 脉盛躁者,病温也”。 《素问· 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 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素问· 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 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总复习

总复习

春:温热病邪(导致春温) 风热病邪(导致风温)
夏:暑热病邪(导致暑温) 湿热病邪(导致湿温)
秋:燥热病邪(导致秋燥) 冬:风热病邪(导致冬温)
根据温邪性质又可分两大类:
•①温热性质:温热、风热、暑热、 燥热等。
②湿热性质:湿热、暑湿等。
导致温疫的疠气也可分两大类:
①温热性质——暑燥疫 ②湿热性质——湿热疫
温热病邪—具有阳热燔灼性质
形成季节:春季
所致疾病:春温
致病特点:
•1、邪气内伏,病自里发,先犯气、营。
•2、里热炽盛,易动风动血。
心——火脏;温热——火邪。
同气相求——易入心包(昏谵)
热盛——引动肝风。
•3、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季 •(风木之令、阳气升发、温暖多风) •所致疾病:风温
•形成季节:夏季为多。 所致疾病:暑温
•致病特点:
•1、伤人急速,径犯阳明。暑为火热之邪,其势 炎炎,其性酷烈,传变迅速,初起卫表证短,常 即见阳明里热证。叶天士:“夏暑发自阳明”。
•2、易耗气伤津。暑性炎热酷烈,易灼伤津液。 迫津外出——汗多;阳气随汗外泄——耗气。 “热则气泄”“热伤气”。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致病特点:
•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肺为华盖,部位最高,主气属卫,通过鼻与 外相通,故风热病邪从口鼻而入,多先犯肺卫。
•2、易损伤肺胃阴津。(叶天士认为:“两阳 相劫”而伤阴)
•3、既易消退,又易逆传内陷。
风性善行数变,风:火之母;热:火之性。 风火相煽易内陷心包。
暑热病邪—具有炎热酷烈的性质。
变通仲景治法, 创新论、立 温病不能混
反对墨守经方 新法、制新 称伤寒,治

温病学发展简史PPT演示课件

温病学发展简史PPT演示课件

443.28
户 ,
万 人 ; 共
万 。
103
230
万 户 ,
万 人 , 魏 国 有

94
28
蜀 国 有
万 户 ,
万 人 , ; 吴 国 有
5649
156
公 元
年 ( 东 汉 永 寿 二 年 )

、 自 然 灾 害
、 战 乱
东 汉 末 年 , 三 国 时 期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大 标 题
8
• •

9





恶 寒 者 , 为 温 病 ”
第 六 条 说 : “ 太 阳 病 , 发 热 而 渴 , 不
阳 俱 紧 者 , 名 为 伤 寒 ”
未 发 热 , 必 恶 寒 , 体 痛 , 呕 逆 , 脉 阴
第 三 条 说 : “ 太 阳 病 , 或 已 发 热 , 或
恶 风 , 脉 缓 者 , 名 为 中 风 ”
13

于病即云《

……温,Βιβλιοθήκη :伤也至者寒击
。夏,

·

变 为 暑 病 。
寒 毒 藏 于 肌
中 而 即 病 者
伤 寒 例 》
暑肤,“
此 处 添 加
病,名《 者至曰阴

,春伤阳 热变寒大

极为;论 重温不》

14
• • •

白《论《

、 小
虎伤》黄 汤寒、帝

承 气
论《内 》金经

汤 、 调
,匮》 清要、 法略《
首 。
翼 方
气 ”

温病学11

温病学11

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疾病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医传统四诊中的热病诊断学科。

在临床实践中,温病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许多患者的病情都与热病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温病学的历史、基本理论、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一、温病学的历史温病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它以热病为主,系统地总结了热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和诊治方法,并将热病分为少阳病、阳明病、太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和太阴病六个类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病学逐渐得到了发展,不断吸收和融合了其他医学理论和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二、温病学的基本理论1、温病学的基本概念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热病的学科,温病包括外感性发热、中暑、疟疾、肝热、痈疽等各种热性疾病。

温病学的诊治原则是以“扶正祛邪”为根本,以辨证论治为主要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同时结合针灸、气功等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所有的热病起因都是外邪侵袭、内伤机能失调或情志过度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热邪与正气的关系中医认为,人体有正气与邪气之分。

人体的正气是指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和生命力,而邪气则是指外来病原体和内在病因影响机体的健康。

在温病学中,温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就是正气与热邪的博弈。

当外邪侵入人体时,正气就会与之进行斗争,通过各种途径来清除外邪并恢复机体的健康。

因此,温病治疗的关键是要保持和增强人体的正气,让其抗拒病邪、扶持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温邪的病机中医认为,温病是由外邪侵犯人体所致的急性疾病,其病机主要表现为正邪相争,由热邪致使人体发热、汗出、口干、咽痛、头痛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针对疾病的病机来进行辨证论治,适时清除邪气,恢复机体的健康。

三、温病学的诊断与治疗1、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中医诊断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望:对病人的肌肤、舌苔、泪流等进行观察,从颜色、形态、润度等方面判断病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孙思邈《备急干金要方》,公元652 年。《千金翼方》,公元681年。
滋阴解表—葳蕤汤
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中收载“辟疫气”、 “辟温气”、“辟温疫气”方剂36首。
《千金翼方》中有治疗温病的“杂方 附”6首。
唐,王焘《外台秘要》,公元752年。书 中也收载了治疗与预防温病的数十个方 剂。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说:“至
明、清时期—形成与发展阶段
张鹤腾,字风逵,安徽颍州人(现在的 阜阳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15571635年。《伤暑全书》
“署证不分表里,一味清内,得寒凉而 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
叶天士引用到《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中并加以发挥。“张风逵云:暑病首用 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 用下,可称要言不烦。”
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 而恶寒。”
第二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 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三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 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 紧者,名为伤寒”
第六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 寒者,为温病”
《伤寒论·伤寒例》:“《阴阳大论》 云:……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 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 也。”
“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伤寒,“麻黄汤主之”
太阳温病?
《伤寒卒病论集》-《伤寒论原序》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 《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 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 《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伤寒论·伤寒例》 “《阴阳大论》 云:……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 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 也。”
1、《黄帝内经》-战国时期 2、《难经》,稍晚于《黄帝内经》 3、《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 4、隋唐时期的其它医史文献。
《黄帝内经》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 必病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乃大温, 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 大约是公元1582-1652年。《温疫论》 (公元1642年)--世界第一部传染病学专 著。
书中提到了温病的名称(共60处)、病 因。
有的篇目中还提到了温病的症状、体征, 《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壮
《难经》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 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 病。”
日本中西惟忠《伤寒之研究》:“谓邪 而为寒,盖古义也。”
伤寒论
张仲景(150~154------215~219)
曹操(155-220)
刘备(161-223)
华佗(?-208)
无传
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
《伤寒卒病论集》(汉引·张唐代仲甘景伯)宗《名医

《《针史灸通甲·人乙物经志序》》((唐晋·刘录阳其·皇》人字知云,也甫己:名。谧)张机举)仲,孝景仲廉“景,南乃官
《伤寒论序》(宋·林亿至等长沙)太守。始受术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清法:如麻杏石甘汤、白 虎汤

下法:大承气汤、小承气
汤、调胃承气汤
隋唐时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 “源”:病因 “候”:证候。 温病:三十四候,对它的病因和证候进
行了分析。 仍未形成辨证论治的体系。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 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 十居其七。”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 《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 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 《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亡于兵燹
《伤寒论》中提到了温病的内容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温病学发展简史
总论
温病学是一门临床基础课程,是从基础 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
《黄帝内经》最先提出,《伤寒杂病论》 中亦有记载,但发展缓慢,至清代中期 方形成独立学说。
现在作为单独的学科存在。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萌芽阶段-战国至隋唐
隋唐时期的成就:有进展,有方剂,理 论、辨治体系发展不大。
宋、金、元—成长阶段
宋,郭雍, 《伤寒补亡论》。 生于北宋、南宋之间,字子和,号白云
先生,后世多称他为郭白云。《伤寒补 亡论》大概成书于公元1181年。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 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 谓之温。”
《医说》(宋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1、战乱
2、自然灾害
公元156年(东汉永寿二年)5649万
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3万 户,230万人,魏国有103万户,443.28万 人;共767.28万。(公元263)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45.9840 万户,1616.3863口。
元末明初,王履,字安道。《医经溯洄集》
“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 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 之……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 火郁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 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
指出了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治法的不 同。伤寒是寒邪在表,闭塞腠理,治疗必 须用辛温发散;温病是热邪从体内向体表 而来,郁滞在腠理,治疗必须用寒凉清解。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 机气宜保命集》、《宣明论方》等。
外感六淫,热证居多。
“六气皆从火化”
刘氏强调“六气化火”、“五志化火”, 认为外感病、内伤病都以火热为主,在治 疗上主张寒凉清热,因此后世称他为“寒 凉派”的代表人物。
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
用表里双解的方法治疗热病,发表用麻黄, 清里攻下用石膏、大黄、芒硝,以辛温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