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及答案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____”思想。
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____、___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____、初等教育、__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8.教师是____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2.终身教育3.教育功能4.人的发展5.教育改革目标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什么?2.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表现?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4.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5.教育实践的性质。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提法不统一、不明确。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深圳特区投资于人力资本【案例】特区创业之初,深圳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扶持。
随着特区经济的纵深发展,各类人才和技术的稀缺现象日益凸显。
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3.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布鲁钠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4.“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A 1948年B 1952年C 1958年D 1960年5.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A有针对性B因材施教C抓住成熟期D循序渐进6.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A教学目的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7.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A人格尊严权决定的B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隐私权决定的D名誉权决定的9.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10.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11.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二、简答题1.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2.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4.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5.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三、论述题1.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学原理考试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考试模拟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正确答案:B2、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A、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B、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C、以综合课程为主D、以分科课程为主正确答案:D3、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幻觉B、联觉C、直觉D、错觉正确答案:B4、“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德育过程规律?()。
A、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正确答案:A5、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理想国》B、《论雄辩家》C、《论演说家的教育》D、《政治学原理》6、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A、分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正确答案:D7、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A、—般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本体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正确答案:C8、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
A、幸福感B、道德感C、美感D、理智感正确答案:B9、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
该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情感陶冶法C、个人修养法D、说服教育法正确答案:B10、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级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反映了小博的情绪具有()。
A、掩饰性B、激动性C、矛盾性D、短暂性11、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
A、保罗·朗格朗B、布鲁纳C、瓦根舍因D、耶克利斯正确答案:A2、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A3、农耕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者的培养。
信息时代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的目的受限制于()A、社会政治B、生产方式C、生产力D、文化传统正确答案:C4、()指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A、教学方法B、教学规律C、教学原则D、教学要素正确答案:A5、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教育万能论B、社会本位论C、遗传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正确答案:C6、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 )。
A、社会需要B、科学技术C、科学知识D、个人需要正确答案:A7、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就是“( )”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A、儿童自然B、社会影响C、儿童礼会D、社会环境正确答案:A8、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劳动相结合B、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C、生产劳动相结合D、生产相结合正确答案:C9、社会功能指教育作为社会结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而影响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功能,是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的衍生,是教育的()。
A、正向功能B、衍生功能C、本体功能D、负向功能正确答案:B10、以勒图尔诺为代表的教育起源理论是………………………( )A、劳动起源理论B、心理学起源理论C、生物学起源理论D、需要起源理论正确答案:C11、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中学生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
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
A、自我促成B、任务促成C、群体促成D、教师促成正确答案:B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成年阶段B、老年阶段C、青少年阶段D、幼儿阶段正确答案:C3、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知识的课程种类是()。
A、隐性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正确答案:D4、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是()。
A、京师同文馆B、南洋公学C、京师大学堂D、福建船政学堂正确答案:A5、下列选项不属于教育目的基本层次的是()。
A、教师的教学目标B、国家的教育目的C、社会的价值取向D、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正确答案:C6、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大兴,其中规模最大的是()A、孔子私学B、孟子私学C、荀子私学D、老子私学正确答案:A7、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
A、“六三”制B、多种形式并存C、九年一贯制D、“五四”制正确答案:B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正确答案:B9、(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科学技术水平B、文化发展程度C、政治经济制度D、生产力水平正确答案:D10、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显性课程B、学科课程C、隐性课程D、活动课程正确答案:C11、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关注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A、关注学生阶段B、关注成长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正确答案:D12、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A、善于抓住关键期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正确答案:B13、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
教育学考试:2022教育学原理真题模拟及答案(1)

教育学考试:2022教育学原理真题模拟及答案(1)共153道题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的发展。
(单选题)A. 社会性B. 智力C. 身体和心理D. 个性试题答案:C2、下列有关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 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B. 受教育目的的制约C. 可以超越社会的发展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D. 依赖于教学实践经验积累试题答案:C3、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单选题)A. 《大学》B. 《论演说家的培养》C. 《学记》D. 《理想国》试题答案:C4、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选题)A. 杜威B. 多尔C. 布拉梅尔德D. 奈勒试题答案:A5、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并持久地保持,以便于再现和运用,这是()的教学原则。
(单选题)A. 理论联系实际B. 循序渐进C. 巩固性D. 启发式试题答案:C6、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单选题)A. 常规管理B. 平行管理C. 民主管理D. 目标管理试题答案:B7、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单选题)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活动D. 个体因素试题答案:D8、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单选题)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活动D. 个体因素试题答案:D9、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具有决定性依据的是()。
(单选题)A.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态B. 社会制度C. 人口状况D. 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试题答案:A10、下列有关教学模式的结构说法不恰当的是()。
(单选题)A. 教育哲学是教学模式的灵魂与精髓,是任何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部分B. 教学模式的结构处理、程序安排、方法选择都要以教学期望为依据C. 教学模式有着具体的教学步骤或者阶段D. 不包括教材、教具、教学场地试题答案:D11、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教育学原理模拟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 )。
A、道德情感B、道德认识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正确答案:A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
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
这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正确答案:A3、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
A、教学方法B、教学模式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策略正确答案:C4、国家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任何阻挠义务教育的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
A、公共性B、免费性C、强制性D、基础性正确答案:C5、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B、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C、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D、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正确答案:A6、提出著名的“平行教育影响”原则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杜威C、克鲁普斯卡娅D、马卡连柯正确答案:D7、在德育过程中,体现用马克斯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C、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正确答案:C8、下列关于广义的教育,叙述错误的是()A、广义的教育可以是自觉的、有组织的、系统的B、广义的教育可以是自发的、无组织的、零散的C、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D、广义的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是文字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答案:D9、最早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A. 教学方法 B. 教育理论 C. 学习心理 D. 教育实践答案:B. 教育理论2.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B.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C. 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D. 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答案:C. 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3.教育目标是指什么? A. 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B. 学校的使命宣言 C. 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的 D. 学生的学习目标答案:C. 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的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学习者 B. 教育环境 C. 教育内容 D. 教育方法答案:A. 学习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法5.以下哪个是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A. 学生素质多样性原理 B.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C. 学习动机理论 D. 教育效果评价原理答案:B.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填空题1.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______研究。
答案:理论研究2.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指______。
答案:老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3.教育内容包括______。
答案:知识、技能、价值观4.教育方法是指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教育活动?答案:教学手段、教学策略5.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______。
答案:研究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三、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教育学的定义以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个体全面发展。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习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学习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个体,包括学生、幼儿等,研究其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教育内容涵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如何设计和组织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来实施教育,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2.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普遍适用的原则和规律。
其中,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教育者需要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阶段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属于()。
A、超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前习俗水平正确答案:B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导向性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正确答案:A3、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是()。
A、裴斯泰洛齐B、苏格拉底C、洛克D、赫尔巴特正确答案:D4、第多斯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中要贯彻()原则。
A、循序渐进B、巩固性C、启发性D、因材施教正确答案:C5、孔子提出了“力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B、导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正确答案:A6、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的方式是()。
A、直线式B、螺旋式C、综合式D、分科式正确答案:B7、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王老师则会耐心的给学生解答。
两位老师的做法反映了()的差异。
A、职业能力B、职业理念C、职业知识D、职业认同正确答案:B8、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正确答案:C9、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属于()。
A、综合课程B、社会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正确答案:C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D、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正确答案:C11、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教学的创立者和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是()。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体现的师生关系是( )。
A、教学相长B、心理相容C、民主平等D、尊师爱生正确答案:A2、依据一种理论建立起来的课程是不适宜的,是站不住脚的,应该通过平衡和协调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对所有的理论进行“择宜”或折中,使其成为确定课程的理论依据。
这个是施瓦布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中的( )。
A、情景模式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探究模式正确答案:D3、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中,以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主要内容和任务的是( )。
A、美育B、体育C、德育D、智育正确答案:D4、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把两个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正确答案:C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的( )。
A、多层性B、多样性C、单一性D、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B6、荀况认为“人之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
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无目的论D、生活本位论正确答案:A7、“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佛教B、伊斯兰教C、印度教D、基督教正确答案:D8、主张绅士教育,并著有《教育漫话》的教育家是( )。
A、洛克B、卢梭C、杜威D、比奈正确答案:A9、小学生的学习是以系统掌握( )为主要任务的学习。
A、考试方法B、文化知识C、间接经验D、直接经验正确答案:C1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A、1952年B、1951年C、1949年D、1950年正确答案:B11、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活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追求概念的严谨性、方法论的清晰性和结论的可验证性成为教育学发展的()。
A、基本规律B、基本趋势C、基本事实D、基本形态正确答案:B2、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正确答案:A3、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之间的矛盾。
A、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D、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正确答案:D4、素质教育实施的对象是()A、中小学教育B、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C、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D、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正确答案:B5、王峰经常迟到、旷课甚至打架,学习成绩也比较靠后。
不过,王峰并非一无是处,他在体育方面有特长。
王老师发现这一特长之后,就经常表扬他。
得到表扬后,王峰逐渐改变了自身的很多缺点。
王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体现了()。
A、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利用集体教育的原则正确答案:A6、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你,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正确答案:D7、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是( )中提出的。
A、《雄辩术原理》B、《论演说家的教育》C、《学记》D、《大教学论》正确答案:C8、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趋势。
A、递增B、递减C、不变D、倒U形发展正确答案:B9、马克思关于()的提出,在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方面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石。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教育学的基本属性?A. 系统性B. 科学性C. 理论性D. 单一性答案:D2. 以下哪种学派认为“教育是一种由社会传给个体的社会文化传统”的认识?A. 功能主义学派B. 结构主义学派C. 学习主义学派D. 社会互动学派答案:A3. 《诸子百家•论语》中的“教无定法”体现了哪种教育思想?A. 儒家教育思想B. 法家教育思想C. 道家教育思想D. 墨家教育思想答案:A4. 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A. 运动发展阶段B. 认知发展阶段C. 情感发展阶段D. 社会发展阶段答案:A5. 普及教育的宗旨是?A. 为特殊人群提供教育服务B. 为所有公民提供教育服务C. 仅为少数优秀人才提供教育服务D. 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供服务答案:B二、判断题1. 工具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反对个性发展。
正确√ 错误×2.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正确√ 错误×3. 初中数学课程属于一般应试性教育。
正确√ 错误×4. 学生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受到伤害,学校应该与家长共同积极协调应对。
正确√ 错误×5.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正确√ 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师生关系?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答: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人潜能;学生则应尊重教师,尊重他人,尊重规则,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合作局面。
2. 什么是教育的目标?教育目标的分类有哪些?答:教育的目标是对教育活动产生预期效果的描述。
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等。
其中,认知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应用等认知活动的目标;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目标;技能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技能等的目标;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的目标。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含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人的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必须遵循()。
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阶段性规律正确答案:C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主体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A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导向性原则正确答案:A4、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基础课程D、国家课程正确答案:A5、我国古代的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正确答案:D6、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育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正确答案:C7、下列对班级授课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B、班级授课制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C、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D、班级授课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正确答案:D8、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可变性B、稳定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D9、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来的是()A、苏格拉底B、培根C、裴斯泰洛齐D、卢梭正确答案:B10、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是()。
教育学原理客观题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客观题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 )是一种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
A、分组教学制B、设计教学法C、班级授课制D、个别教学制正确答案:C2、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哪三个阶段进行?( )。
A、导入、详述和汇总B、分析、质疑和总结C、导入、分析和汇总D、分析、详述和总结正确答案:A3、对班级授课制首次进行理论论证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卢梭正确答案:B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正确答案:B5、确定教学评价目标的第一步是确定所要达成的学习效果。
以下关于教学评价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评价目标要进行主观描述B、教学评价目标要抽象化C、教学评价目标要间接考核学生的行为方式D、教学评价目标要使用量化的方式正确答案:D6、“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 )。
A、改变的重要性B、环境的重要性C、遗传的重要性D、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答案:B7、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文化的统一体,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保证。
A、人文B、地方C、社会D、精神正确答案:D8、《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教学中应贯彻( )。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正确答案:A9、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家长B、校长C、学生D、教师正确答案:D10、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称为( )。
A、培养目标B、课程目标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正确答案:A11、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提高运动水平B、培养优秀的运动员C、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D、增强学生的体质正确答案:D12、王小红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在班级中排名第五。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模拟题集锦)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模拟题集锦)1. 简述教育学的基本内涵。
2. 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3. 试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4.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区别。
5.简述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6.教育的基本特征。
7.简述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1.答:从内涵上说,“教育学”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教学论”、“德育原理”等等;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是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这种教材也就是“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其名称也随着课程名称的不同称谓而有所不同。
2.答: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实用主义教育学也是在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的,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其不足之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并因此受到了20世纪美国社会及其他社会人们的连续不断的批判。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B、道尔顿制C、开放课堂D、文纳特卡制正确答案:A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雄辩术原理》正确答案:D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杜威B、洛克C、斯宾塞D、夸美纽斯正确答案:C4、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A、洛克B、赫尔巴特C、康德D、杜威正确答案:C5、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六三三制C、壬子学制D、癸卯学制正确答案:A6、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
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社会成员D、全部个性正确答案:B7、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 )。
A、民族和文化传统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生产力发展水平正确答案:C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教育不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B、学校教育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C、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D、学校教育制度不属于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正确答案:C9、在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上,()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把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A、赞可夫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正确答案:A10、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补充因素B、生理前提C、无关因素D、决定因素正确答案:B11、“关键期”的存在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的特征。
A、差异性B、连续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正确答案:C12、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B、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C、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一致D、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正确答案:D13、()不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原理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原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 ““教育是社会的再生产。
教育仅依靠个人的持续自学自修是远远不够的。
”这句话主要强调了以下哪个原理?A. 可逆性原理B. 教育的开放性原理C. 教育的质与量的效益原理D. 教育的目的性原理2.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教育是实践性的、创造性的人类活动。
这一基本观点主要是强调了以下哪个教育学原理?A. 目标性原理B. 教育的社会性原理C. 主体性原理D. 教育的历史性原理3. “教育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个人的外化行为与社会的内化要求一致。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以下哪个原理?A. 教育的历史性原理B. 教育的能动性原理C. 教育的完整性原理D. 教育的发展性原理4. 教育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
这一观点体现了以下哪个教育学原理?A. 教育的个性化原理B. 教育的目的性原理C. 教育的内外因一体性原理D. 教育的系统性原理5. “教育的过程是个体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这句话主要强调了以下哪个教育学原理?A. 教育的个性化原理B. 教育的开放性原理C. 教育的可塑性原理D. 教育的现实性原理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目的性原理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育的目的性原理指的是教育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和意义,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应当与教育的目的相一致。
在教育实践中,这一原理可以应用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评价手段等方面。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明确教学目标,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同时,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也应根据教育目标来评估学生的实际水平。
2. 请解释“教育是社会的再生产”这句话的含义。
教育是社会的再生产指的是教育活动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传承和积累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并促进社会文明和道德责任的传承。
教育还可以促使个体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

01
03
当前,教育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全球化和 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问题等,需
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04
在发展过程中,教育学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和教育实践经验,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派别和理论体 系。
02
教育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01
02
03
教育与经济
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影响,通过培养人才、创 新科技等方式促进经济增 长。
模拟题二:教育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总结词
题目
掌握核心内容
教育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解析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的基 础性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 和规律。其核心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目的、教育制度、课程与教 学、教师与学生、教育评价等。这些 内容是教育学原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理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以及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
05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模拟题一:教育学基本概念
总结词:理解概念
题目:简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答案解析: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促 进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学习和教学等,这些概念是教育学理论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教育学的本质和规律至关重要。
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教育学完整的学科 体系,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全面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 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输标02入题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教育学是在17世纪开始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____”思想。
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____、___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____、初等教育、__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8.教师是____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2.终身教育3.教育功能4.人的发展5.教育改革目标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什么?2.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表现?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4.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5.教育实践的性质。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提法不统一、不明确。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深圳特区投资于人力资本【案例】特区创业之初,深圳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扶持。
随着特区经济的纵深发展,各类人才和技术的稀缺现象日益凸显。
特区的决策者们很快意识到,要使深圳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必须加快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1997年,深圳市委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特区选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方式推进“科教兴市”战略。
自1979年至2001年,深圳特区累计教育投入283.31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239.23亿元,年均递增40﹪。
1997年至2001年,深圳累计教育投入197.51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142.68亿元,是特区建立以来前17年财政性教育投入70.30亿元的两倍。
深圳特区在教育上的高投入孕育了教育和科技的快步发展。
截止2002年,深圳已有各级各类学校1117所,是特区建立之初的4倍多;学生64万人,比1980年增加近40万人。
近年来的学生数都以10﹪的速度递增。
1999年,深圳创建虚拟大学园。
截止2002年,驻园院校已达38所,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人,在读研究生达到4700多人;成立了29所名校驻深研究院和深圳高新区孵化器有限公司;驻园院校共有200多个项目落户深圳,4项科研成果入驻虚拟大学园孵化器,其中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纳米粉末制备技术等一批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
各类高水平人才和高新技术源源不断地涌入特区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九五”期间,深圳综合经济实力已迅速升居于全国大中城市前例。
(选自翟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方针》,载2002年11月5日《中国教育报》)问题:形成人力资本的关键是什么?人力资本对于生产和经济的推动作用有多大?参考答案:一、19世纪末; 9年或9年以上;生物起源说;终身教育;规模、速度;规范系统、组织系统;学前教育、中等教育;人类文化;学生;社会历史二、1.教育事实具有广阔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我们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
另一方面,教育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
它有多种形式、多种类型、多种模式,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领域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
教育规律是多层次的,有较一般的,也有较为特殊的规律。
2.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对于社会来说,终身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身教育是要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成功者。
3.教育功能: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
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与系统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
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4.人的发展指一个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身心各方面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增强。
它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5.教育改革目标:是指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日的和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的标准状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规格要求。
三、1.一是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二是教育与教育的对象的本质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这两条基本规律是国家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一切宏观的和微观的教育活动都必须遵循的规律。
2.答: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有①教育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教育。
③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3.答案要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
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4.答:(1)专业知能(2)专业道德(3)专业训练(4)专业发展(5)专业自主(6)专业组织5.答:教育实践的性质:教育实践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一种目的性活动;教育实践是教师在社会历史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教育实践是教师在一定方法论支配下的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是教师在一定合理性标准下的实践活动。
四、有人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这种观点是值得推敲的。
因为教育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融于社会现象之中的。
当人们还没有在教育活动中意识到它时,很难说它是教育现象。
一种行为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是不同现象。
同一种行为,只有当把它的教育意义提到首位时,它才是教育现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还不能简单化为教育现象。
也有人认为教育学是以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这要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如果这个教育规律指的是教育的科学规律,那它就不是教育学的对象。
因为作为科学规律,它是已知的,它是教育研究的结果,而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其次,如果这个教育规律指的是教育的规律,那它可能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当这个教育的客观规律已被人们意识到它的存在,但还不了解它,并决定去研究它时,才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事实上,这个规律也就是教育问题,只有当它被作为教育问题提出时,它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教育学是以教育事实基础上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探讨、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基础上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科学。
五、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都是社会再生产所不可少的要素。
但是人力资本和其他资本之间又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因为人力资本源于人类自身的生产,而其他资本来源于社会生产(或自然所成)。
因此,时效性、能动性、社会性和可投资性是其显著特征。
其中能动性反映在社会再生产中,人力资本是最活跃的因素,它的开发和利用是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完成的。
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有明显的能动性,人力资本开发的成功,就可能创造出超过于自身价值许多倍的效益。
人力资本一旦形成并有效利用,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以至决定性作用。
因为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源这个生产力发展决定性因素的知识、技术和生产能力,能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并且有效的利用,并决定着人类文明,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形成人力资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是最重要的人力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最基本的途径。
教育投资具有较高的投资汇报率。
舒尔茨指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它又是资本,因为它是满足未来,或未来收入,或兼为二者的一个源泉。
”形成人力资本的关键是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________。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__________。
3.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学生说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
4.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定着现代教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和手段。
5.我国古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说明________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6.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____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7.1957年,________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我国提出的第一个________。
8.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极力反对传统的主知主义,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以及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出以“生活教育”、“自发学习”、“尊重个性”、“人类爱和国际协调”等新的教育纲领。
10.1899年,杜威在_______一书首次使用“传统教育”一词,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并将自己的思想称为“现代教育”。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传统教育学与现代教育学2.文化传播3.最近发展区4.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观5.课程综合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列举《学记》所阐述的问题及提出的教育原理。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3. 我国教育方针的内容要求?4. 教师职业的价值?5. 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如何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看待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有些人开始提出所谓“学校消亡论”,认为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