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塑性加工成型
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课后习题答案
答:①在圆形管道中
牛顿与非牛顿流体的切应力
任一半径处 τ=rΔp/2L
管壁处 τR=RΔ
p/2L
牛顿流体剪切速率
任一半径处
• r∆p γ=
2ηL
管壁处
• R∆p γ R = 2ηL
非牛顿流体剪切速率
任一半径处
1
•
γ
=
⎜⎛
r∆p
⎞n ⎟
⎝ 2KL ⎠
牛顿流体体积流率
管壁处
1
•
γR
= ⎜⎛ R∆p ⎟⎞ n ⎝ 2KL ⎠
牛顿流体剪切速率
上、下壁面处
任一液层处
•
γ
h
=
⎛ ⎜ ⎝
h∆p ⎞ ⎟
LK ⎠
上、下壁面处
•
γH
=
⎛ ⎜
H∆p
⎞ ⎟
⎝ LK ⎠
非牛顿流体剪切速率
任一液层处
•
γH
=
⎛ ⎜
H∆p
1/
⎞ ⎟
n
⎝ LK ⎠
•
γ
h
=
⎛
h∆p
1
⎞
/
n
⎜⎟
⎝ LK ⎠
牛顿流体体积流率
上、下壁面处
qv
=
2H 3W∆p 3ηL
非牛顿流体体积流率
③θf(熔点温度θm)开始,塑料呈黏流态(为熔体)。在θf
以上不高的温度范围内压延、挤出和吹塑成型等。在θf 以上较 高的温度下,E 降低到最低值,较小的外力就能引起熔体宏观 流动。此时形变主要是不可逆的黏性变形,塑料在冷却后将形 变永久保持下去。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常进行熔融纺丝、注射、 挤出和吹塑等加工。但,过高的温度容易引起制品产生溢料、 翘曲等弊病,当温度高到分解温度θd 会导致塑料分解,会降低 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引起制品外观不良。 4、 热塑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有哪些?热固性塑料的主要
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最简明)
第一章塑性成形(塑性加工、压力加工):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金属的塑性而使其成形为具有一定形状及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
塑性成形工艺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特点:1、材料利用率高2、力学性能好3、尺寸精度高4、生产效率高塑性成形工艺的分类按加工对象的属性:一次塑性加工(轧制、挤压、拉拔等)、二次塑性加工按塑性成形毛坯特点:体积成形(块形成形)、板料成形轧制:纵轧、横轧、斜轧挤压(坯料后端施加压力):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拉拔(坯料前端施加压力)板料成形(冲压、冷冲压、板料冲压),按性质分为:分离工序(落料、冲孔、切断、切边、剖切等)、成形工序(弯曲、拉深、翻边、胀形、扩口、缩口、旋压等)体积成形,分为锻造(自由锻、模锻)、挤压(开式模锻、闭式模锻)自由锻,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大锻件生产或冶金厂开坯。
冲压工艺分类按变形性质分类:1、分离工序2、成形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分类:1、冲裁2、弯曲3、拉深4、成形*按工序组合形式分类1、简单工序2、组合工序(1、复合冲压2、连续冲压3、连续-复合冲压)板料成形的失稳现象:拉伸失稳(板料在拉应力作用下局部出现缩颈或断裂)压缩失稳(板料在压应力作用下出现起皱)*板料冲压成形性能影响较大的力学性能指标:1、屈服强度σs(小好)2、屈强比σs/σb(小好)3、伸长率4、硬化指数n硬化指数:单向拉伸硬化曲线可写成σ=cε^n,其中指数n即为硬化指数,表示在塑性变形中材料的硬化程度。
*Q:什么叫加工硬化和硬化指数?加工硬化对冲压成形有有利和不利的影响?A:加工硬化:指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
优:由于加工过硬化使变形抗力提高,又提高了材料承载能力。
缺:加工硬化变形越大,会使断面在局部地方易形成缩颈,容易被拉断不利于成形。
5、厚向异性系数γ(大好)厚向异性系数越大,表示板料越不易在厚度方向上产生变形,不易出现变薄和增厚。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内容提要
塑性成形基础知识 压力加工基本生产方法 锻造 板料冲压 挤压 拉拔 轧制 其它塑性成形方法
本章要求 重点掌握: 自由锻、模锻、普通冲裁、拉深的原理 和应用场合 了解其他成形方法的原理、应用
§1 塑性变形基础知识
一、加工硬化
二、材料的压力加工性能
可 锻 性
加工前的钢锭 (铸造组织)
2.1塑变基础
钢 锭 在 压 力 机 上 开 坯
§2 锻造
自由锻 (手工、机器)
模锻
返回
连杆锻件
装饰锻件
自由锻
2.2自由锻
一、设备
空气锤 蒸汽锤 电液锤 水压机
冲击力,小型工件 冲击力,中型工件 冲击力,中型工件 静压力,大型、巨型工件
二、基本工序
1.镦粗 盘类、饼状工件主工序
连杆锻模
曲轴模锻
三、锻件图的制定
2.3模 锻
1. 分模面的确定
确保锻件能从模膛中取出,选最大截面。 上、下模膛结构应基本对称或相似。 模膛的深度应较浅。 尽量为一平面,便于锻模的生产。 尽量使敷料等最少,提高金属利用率,节
省后续加工工时。
2.3模 锻
2.敷料、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3.模锻斜度
2.5其他成形
超 塑 成 形 的 应 用
3.液态模锻
2.5其他成形
4.冷镦
2.5其他成形
冷镦机
2.5其他成形
连 杆 的 辊 锻
2.5其他成形
2.斜轧(螺旋斜轧)
轧 麻 花 钻
2.5其他成形
冷 轧 丝 杠
四、新工艺
1.精密模锻 优点:实现少、无切削加工 保证措施: 少氧化、无氧化加热工艺 精确计算坯料重量 高精度模膛 模膛应及时冷却和润滑
最新2塑性成型原理热成型解析教学讲义ppt
材料
再结晶温(℃)
材料
再结晶(℃)
铜(99.999%)
120
铜(无氧铜)
200
铜-5%锌
320
铜-5%铝
290
铝(99.999%)
80
铝(99.0%)
290
镍(99.99%)
370
镍(99.4%)
600
再结晶全图:
将加热温度、变形程度两个因素对再结晶后晶粒度的影 响绘制在一个坐标系中,称为再结晶全图,这对制订金属的 加工变形与退火工艺起重要的参考作用。
临界变形量 2%-10%
GH37镍基高温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图
晶粒长大
变形金属在刚刚结束再结晶晶粒是比较细小,如果 再结晶后不控制其加热温度,继续升温,晶粒便会长大, 将降低金属的机械性能。
二次再结晶
原来金属变形不均匀,经过再结晶后得到大小不均 匀的晶粒,大小晶粒能量相差悬殊,容易发生大晶粒吞 并小晶粒而愈长愈大的现象,得到异常粗大的晶粒,降 低金属性能,这种不均匀急剧长大的现象。
静态 再结 晶
动态 回复
变 (C) 形 率 99%
(D)
动态 再结 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静态 再结 晶
亚动 态再 结晶
金属材料动、静态回复和动、静态再结晶示意图
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使金属组织晶粒细化,机械性能提高。 再结晶并不是简单恢复到变形前组织的过程,通过控制变形与 再结晶条件可以控制再结晶晶粒的大小和再结晶的体积分数, 以达到改善、控制金属组织和性能的目的。
2.当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时,则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再结晶 温度,这主要视合金元素对基体原子扩散速度的影响,以 及合金元素对再结晶形核时表面能的影响而定。
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26
锻造温度区间的制定
27
2、锻合内部缺陷 3、打碎并改善碳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在钢 中的分布 4、形成纤维组织 5、改善偏析
28
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的变化
29
第三节 金属的超塑性变形
一、超塑性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金属和合金具有的超常的均匀变形 能力。
大伸长率、无颈缩、低流动应力、易成形、无加工硬化
另一个取向,故晶界处原子排列处于过渡状态。
4、晶界不同于晶内性质:
3
一、变形机理
晶内变形 1、滑移 2、孪生 晶间变形 晶粒之间的相互转动和滑动 注意: 晶间变形的情况受温度的影响
4
1、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确定
确定滑移面:原子排 列密度最大的晶面 确定滑移方向:原子 排列密度最大的方向
5
金属的主要滑移方向、滑移面、滑移系
种类:
细晶超塑性:在一定的恒温下,在应变速率和晶粒度都满 足要求的条件下所呈现出的超塑性。 相变超塑性:具有相变或同素异构转变的金属,在其转变 温度附近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加热、冷却。在外力的作用下 所呈现出的超塑性。
30
二、细晶超塑性变形的力学特征
无加工硬化
31
三、影响细晶超塑性的主要因素
应变速率
20
21
二、性能的变化 (力学性能) 加工硬化 成因:位错交互作用,难以运动 应用:强化(奥氏体钢) 避免:多次塑性加工中加入退火工序
22
第二节 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热塑性变形: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 变形 一、塑性变形时的软化过程 1、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 2、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亚动钢中的碳和杂质元素的影响 碳 磷 硫 氮 氢 氧
37
2、合金元素对钢的塑性的影响 合金元素的加入,会使钢的塑性降低、变 形抗力提高 原因见课本p43
机械制造基础塑性成形
回复温度较低,对于纯金属,可用下式计算:
T回 0.2 0.3T熔
式中 T回 ----金属的绝对回复温度;
T熔 ----金属的绝对熔化温度;
回复作用不改变晶粒的形状及晶粒变形时所构成的方 向性,也不能使晶粒内部的破坏现象及晶界间物质的破坏 现象得到恢复,只是逐渐消除晶格的扭曲程度。故回复作 用可以降低内应力,但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强度稍降低, 塑性稍提高。如图3-9b所示。
3)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4)适应性广。
缺点: 1)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较高,内腔复杂零件难以锻造; 2)锻造毛坯的尺寸精度不高,一般需切削加工; 3)需重型机器设备和较复杂模具,设备费用与周期长; 4)生产现场劳动条件较差。
常用塑性成形加工方法有:1)自由锻造;2)模型锻 造;3)挤压;4)拉拔;5)轧锻;6)板料冲压。如图 3-1所示。
2)金属的组织状态:组织结构不同,锻造性能不同; 单一固溶体组成的合金,塑性好,锻造性能好;铸态柱 状组织和粗晶结构不如细小均匀的晶粒结构;金属内部 有缺陷也不一样。
2.金属的变形条件
1)变形温度:温度升高,塑性上升,降低变形抗力,易于 锻造;但温度过高也会产生相应的缺陷,如氧化,脱碳、 过热和过烧等。故要严格控制锻造温度范围。
多晶体的晶内变形方式和单晶体一样,也是滑移和双 晶,但各个晶粒所处的塑性变形条件不同,即晶粒内晶格 排列的方向性决定了其变形的难易,与外力成45度的滑移 面最易变形。因为其产生的切应力最大。如图3-7反映了 晶粒位向与受力变形的关系。
同时在多晶体的晶界处,由于相邻晶粒间的位向差别, 产生晶格的畸变,并有杂质的存在,以及晶粒间犬牙交错 状态,对多晶体的变形造成很大障碍。低温时,晶界强度 高于晶粒内部强度,变形抗力大不易变形;高温时,晶界 强度降低,晶粒易于相互移动。所以多晶体由于存在晶界 和各晶粒的位向差别,其变形抗力要远高于同种金属的单 晶体。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金属液态成形1. ①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熔融合金充满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完整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②流动性好,熔融合金充填铸型的能力强,易于获得尺寸准确、外形完整的铸件。
流动性不好,则充型能力差,铸件容易产生冷隔、气孔等缺陷。
③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性,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纯金属次之,最后是固溶体合金。
④相比于铸钢,铸铁更接近更接近共晶成分,结晶温度区间较小,因而流动性较好。
2. 浇铸温度过高会使合金的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反而是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夹杂等缺陷。
3. 缩孔和缩松的存在会减小铸件的有效承载面积,并会引起应力集中,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
缩孔大而集中,更容易被发现,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将其移出铸件体外,缩松小而分散,在铸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对于一般铸件来说,往往不把它作为一种缺陷来看,只有要求铸件的气密性高的时候才会防止。
4 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后,在冷却凝固过程中,若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足,便会在铸件的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空洞,大而集中的空洞成为缩孔,小而分散的空洞称为缩松。
浇不足是沙型没有全部充满。
冷隔是铸造后的工件稍受一定力后就出现裂纹或断裂,在断口出现氧化夹杂物,或者没有融合到一起。
出气口目的是在浇铸的过程中使型腔内的气体排出,防止铸件产生气孔,也便于观察浇铸情况。
而冒口是为避免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
逐层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固相和液相由一条界线清楚地分开。
定向凝固中熔融合金沿着与热流相反的方向按照要求的结晶取向进行凝固。
5. 定向凝固原则是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并同时采用其他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的部位像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
铸件相邻各部位或铸件各处凝固开始及结束的时间相同或相近,甚至是同时完成凝固过程,无先后的差异及明显的方向性,称作同时凝固。
塑性成型
金属的塑性:金属在外力的作用下能稳定的改变尺寸和形状,而各质点间的联系不被破坏的性能塑性成型:在外力的作用小时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加工成型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加工方法。
塑性理论的假设:1、变形体是连续的。
2、变行体是均质的和各向同性的。
3、在变形的任意瞬间,力的作用是平衡的。
4、在一般情况下,忽略体积力的影响。
5、在变形的任意瞬间,体积不变。
作用外力分为两类:1、作用在金属外表面的力,称为面力或接触力(作用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它可以是集中力,但更一般的是分布力;2、作用在金属每个质点上的力,称为体积力(重力、磁力、惯性力)。
作用力:是由塑性加工设备提供的,用于使金属坯料产生塑性变形。
在塑性加工工序中,作用力可以是压力、拉力或剪切力,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压力来成形的,因此塑性加工又称为压力加工。
反作用力:工具反作用于金属坯料的力。
体积力:是与变形体内各质点的质量成正比的力。
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主平面:切应力为零的平面。
应力张量不变量:对于一个确定的应力状态,只能有一组主应力。
因此,J1,J2和J3应该是单值的,不随坐标而变,分别称为应力张量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不变量。
主应力图:受力物体内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用作用在应力单元体上的主应力来描述,只用主应力的个数及符号来描述一点应力状态的简图。
主切应力:当斜面上的切应力为极值。
主切应力平面:主切应力作用的平面应力球张量:由一点处三个线应变的平均应变所组成的应变张量。
等效应力及特点:将八面体切应力τ8乘已2/3得到另一个表示应力状态不变量的参数。
特点:1、等效应力是一个不变量。
2、等效应力在数值上等于单向均匀拉伸(或压缩)时的拉伸(或压缩)应力1σ,即σ=σ1。
3、等效应力并不代表某一实际表面上的应力,因而不能再某一特定平面上表示出来。
4等效应力可以理解为代表一点应力状态中应力偏张量的综合作用.平面应力状态 :在变形体为板料或薄壁件时,常常可以认为某个平面上没有应力的作用状态。
《塑性加工原理》课件
本课程介绍了塑性加工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应用。通过本次学习,你将了解 到塑性加工对于许多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前景。
什么是塑性加工
塑性加工是指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由原来的形状变形为期望的形状的一种工艺过程。
1 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的区别
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受力后发生不可逆的形状改变;而弹性变形则是指材料恢复原状并不发生形状改变。
电子工业
制造电器部件或电子元器件,如手机外壳、电池 壳、印刷电路板等。
机械制造
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如轴承、齿轮、齿条等。
航空航天
制造各种航空、航天用零部件,如飞机零件、火 箭发动机零件等。
医疗器械
制造各种医疗器械,如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铝制品、锅具、金属餐具、钢制品等。
总结
塑性加工是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商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等方 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塑性加工原理
材料力学、材料流动、应力、应变与变形以及热力学是塑性加工原理的基础。
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
有效应力、有效应变、杨氏模量、泊松比。
塑性加工中的材料流动
材料流变特性、材料流动应力、材料流动规律。
应力、应变与变形
应力、应变、真应力、真应变、本构方程。
热力学
热加工硬化、热稳定、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塑性加工的分类
压力成形
主要包括锻造、模锻、拉伸等加工方式。
挤压成形
指将材料进行轴对称或非轴对称的挤压变形。其中 还包括箔挤压、粉末挤压等。
深冲成形
利用模具将板材或线材等进行冲压、弯曲、拉伸等 变形。
轧制
将块状、板材等材料经过轧辊变形而实现的成形工 艺。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工程学2
PPT文档演模板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工程学2
一般说来,在高应力下易出现V形空洞,低应力下 易出现O形空洞。 从能量的观点看,这是因为在相同的体积下V形空 洞的表面积比O形的大,因而形成能量(与表面积成 正比)也大,需要较大的应力。 V形空洞一旦形成后,由于其能量比O形(在相同 体积下)高,因而它力图释放一部分能量而转变为O 形,这一转变是在高温下通过扩散过程来完成的。 试验表明,压应力和拉应力同样可以产生空洞, 切应力比拉应力更起作用。 一般来说,在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空洞比在拉应力 作用时要困难,特别是在高的球张量压应力下变形 材料内部不易出现空洞。 相反,在高的球张量压应力下,使原有的空洞有 可能被压合。
PPT文档演模板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工程学2
无论是表现在塑性成形件外部的,或是表现在内 部和性能方面的质量问题,它们之间在大多数情况 下是互为影响的,往往是互相联系、伴随产生并恶 性循环。 例如,过热或过烧通常会造成晶粒粗大、锻造裂 纹、表层脱碳以及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降低等质 量问题; 材质内部有夹杂则可能引起内部裂纹,内裂纹的 进一步扩大与发展就可能暴露为成形件表面裂纹。 所以,在对塑性成形件质量分析时,必须认真地 观察和分析缺陷的形态和特征,查明质量问题的真 实原因。
用等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集中力量从塑性成形件
本身质量上寻找缺陷和损坏的产生原因。 PPT文档演模板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工程学2
塑性成形件中缺陷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依 据缺陷的宏观与微观特征来判断是纯属塑性成形工 艺因素引起还是与原材料质量有关,是制定的工艺 规程不合理还是执行工艺不当所致,确切的结论只 有在经过细致的试验分析后才能作出。
金属的组织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冶炼方法、 塑性成形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规范等因素有关。
塑性成型
第一章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有何特点?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塑性成形的特点: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
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
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成型工序:用来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要求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如弯曲、拉深等工序。
第二章_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超塑性的特点
超塑性变形的一般特点: 1、大伸长率 2、无缩颈 3、低流动应力 4、易成形
采用超塑性成形工艺,可获得形状复杂和尺寸精确的锻件, 而变形力大大降低 。
超塑性成形实例
b 弥散强化
位错切过第二相粒子(表面能、错排能、 粒子阻碍位错运动)
四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1) 形成纤维组织
晶粒拉长 杂质呈细带状或链状分布
H62黄铜挤压的带状组织
(2) 亚结构
变形量增大 位错缠结 位错胞 (大量位错缠结在胞壁,胞内位错密度低)
(3) 形变织构
四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 (1)加工硬化(形变强化、冷作强化):随变形 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而塑韧性下降 的现象。
2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
强化金属的重要途径
利 提高材料使用安全性
(2)利弊
材料加工成型的保证
弊 变形阻力提高,动力消耗增大
孪生的特点
(1)孪生是一部分晶体沿孪晶面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 作切变,切变时原子移动的距离是孪生方向原子间距的 分数倍;孪生是部分位错运动的结果;孪晶面两侧晶体 的位向不同,呈镜面对称;孪生是一种均匀的切变。
孪生的特点
(2)孪晶的萌生一般需 要较大的应力,但随后长 大所需的应力较小,其拉 伸曲线呈锯齿状。孪晶核 心大多是在晶体局部高应 力区形成。变形孪晶一般 呈片状。变形孪晶经常以 爆发方式形成,生成速率 较快。
位错密度越高,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
S:位错线长度,V:体积,ρ:位错密度
《塑性成型原理》课件
塑性变形过程
1
传递应力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间开始进行运动
变形
2
并传递应力,从行改变材料的形态。
分子在传递应力的过程中发行应变,导致
塑性变形产行。
3
强度恢复
塑性变形结束后,材料开始回弹,进而 使应变减小,强度增加。
塑性成型的工艺与方法
挤压成型
通过挤出口产生的挤压力让高 温软化的材料变形成所需截面 形状。
吹塑成型
将加热的塑料片材放置在形状 符合需要的具有微小孔的模具 上,利用压缩空气把塑料片材 吹卡进去,达到成型的目的。
热成型
根据成型温度、压力或成型方 式不同,又可以分为真空吸塑 成型、热压成型、热拉伸成型 等。
塑性成型的应用领域
工业制造
塑性成型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 十分广泛,如汽车、电器、玩具 等生产制造中都广泛使用。
塑性成型原理PPT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塑性成型的基本原理、分类、工艺、应用与优缺点,希望能 够帮助您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塑性成型的定义让热塑性材料变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2 分类
根据加热方式,塑性成型可分为热成型和冷成型;根据材料的状态,塑性成型可分为固 态变形和热变形。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需要塑性成型产生的材 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生物安 全性等特点。
塑料制品
如饮料瓶、打包盒、盆子、盘子 等的生产都需要塑性成型。
塑性成型工艺的优缺点
优点
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缺点
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大;材料无法回收利用,热变性能不稳定。
结论与总结
塑性成型是一种将热塑性材料通过加热或其他方式变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其在生产制造、医疗器械、塑 料制品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也存在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环保措施和材料回 收。
塑性加工原理 ppt课件
H
H
h1
hn
hn h1 h2 L L hn
H H h1
hn1
PPT课件
42
1.2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
轧制过程: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力将轧件
拖入 辊缝,并使之受到 压缩 产生塑性变形,获得
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压力加工过程。
PPT课件
43
轧制过程的三阶段 一 、 咬入阶段
咬入:依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力将轧件拖入 辊缝的现象。
l R h
PPT课件
32
(2)上下辊直径不相等(异步轧制)
假设上下两辊的变形区长度相等,则
l
R
2 1
(R1
h1
)2
R
2 2
(R2
h2 )2
l 2R1h1 2R2h2
即R1 h1 R2 h2
h2
R1
h1 R2
而h=h1
h2
h1
钢材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
1)过程综合柔化性:(适应 小批量、多品种、短交 货期的市场要求) 例如:板带:自由程序轧制;
型钢:无孔型平辊轧制。
PPT课件
13
2)机电一体智能化: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
自动化是现代化轧钢厂提高产品质量 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与人工智能结合控制 是轧制技术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
PPT课件
缝(轧辊中心连线),称为抛 (甩)出阶段。
PPT课件
46
1.2.1 咬入条件
1.(自然)咬入条件 受力分析如图 1-1
轧件对轧辊的作用力
轧辊对轧件的作用力
图1-1 咬入时轧件受力分析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工程学
•3.影响拔长质量的工艺因素 • 拔长时的锻透的程度、内外部裂纹及锻件成形质量,均与拔长时的变形分布 和应力状态直接有关,并取决于送进量、压下量、砧子形状、拔长操作等工艺因 素。
PPT文档演模板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工程学
(1)送进量的影响
送过量的大小,不仅关系到拔长效率,而且还影 响锻件质量。
当送进量较小时(I0/H0<0.5),拔长变形区出现双 鼓形。这时变形集中在上下表面层,锻件中心部分 非但不能锻透,并且出现轴向拉应力,容易引起内 部横向裂纹。送进量如小于单边压下量,还会在锻 件表面形成折叠。
在研究拔长工序时,除了分析影响拔长质量的因素 以外,还应分析影响拔长效率的有关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工程学
一、拔长变形特点
➢特点:每送进压下一次,只部分金属变形。
➢拔长的变形程度:
是以坯料拔长前后的截面积之比—锻造比(简称
锻比)KL来表示,即:
KL=F0/F
式中F0 —拔长前坯料的截面积
应用主应力法可求 得此厚壁筒塑性变形所 需的内压力,此内压力 也即桥部金属外端所受 的侧向压力。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工程学
(l)飞边的变形力Pb 飞边的变形属平行砧板间轴对称镦粗型。
参照工程塑性理论中的镦粗计算公式, 设τ=k (k=Y/3-1/2 ) 可得:
•列基元板块的平衡方程式:
PPT文档演模板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 工程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0
【材料课件】塑性加工工程学
第一章 锻造变形力的计算
➢ 自由锻变形力的计算 ➢ 模锻变形力的计算
第一节 中部挤出凸台的平面应变 镦粗变形力分析
➢中部挤出凸台的平面应变镦粗变形可分成三个区域 : ➢区域①的金属流动为挤压型; ➢区域②和③按平行砧板间平面应变镦粗处理; ➢分流层的具体大小,可根据分流层两侧相邻变形区 在其上的相等的原则确定。
塑性成型2
G切-锻件拔长端部由于不平整而应切除料头的重量(Kg)它 与锻件拔长后的直径(D)或截面宽度(B),高度(H)有 关,计算公式为: 圆形件G切-(1.65~1.8)D3 矩形件G切-(2.2~2.36)B2H
采用钢锭锻造时,为保证锻件重量,还应考虑必须切除的钢锭 冒口和锭底的重量。 δ -钢料加热烧损率,与加热设备等有关,可按表2-1-2选取。
表2-1-2
采用不同加热方法时钢的一次烧损率
炉
型
烧损率 (%) 2.5-4
炉
型
烧损率δ (%) 1-1.5
室式炉 (煤炉)
电阻炉 接触电加热和 感应加热
油炉
煤气炉
2-3
1.5-2.5
<0.5
⑵坯料尺寸的计算
坯料尺寸的确定与所用工序有关,当采用不同的锻造工 序时,计算坯料尺寸的方法也不同,由于已知G坯,则V坯=G坯 /ρ
图2-1-55 20t吊钩的锻造过程 1-下料(105kg) 2-用摔子拔杆并调头 拔头部 3-弯曲头部 4-弯曲根部 5-旋转180弯曲根部 6-弯曲端部 7-弯曲中部 8-直立镦弯 9-锻出斜面
图2-1-56 卡瓦的锻造过程 1-下料(120kg) 2-压槽卡出两端 3-拔长中间部分 4-弯曲左端圆弧 5-弯曲右端圆弧 6-弯案: 其基本 工序是弯曲。弯曲前的 制坯工艺一般采用拔长。 当锻件有多处弯曲时, 其弯曲次序是先弯端部 及弯曲部分与直线部分 交界处,然后再弯其余 的圆弧部分。 为保证尺寸精确,并 提高生产率,建议在生 产中多采用垫模。
图 2-1-55 为 吊 钩 的 锻 造 过 程 图2-1-56为卡瓦的锻造过程。
二.自由锻工艺
•概念:自由锻工艺过程的实质是利用简单的工具,逐步改变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塑性加工成型
在不破坏金属自身完整性的情况下,利 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来获得 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料、 毛坯或零件的成形工艺方法,称为塑性成形 (也称压力加工)工艺。 外力:冲击力(锤类设备) 压力(轧机和压力机)
金属塑性加工成型—— 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发生 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 的原料、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2. 热变形
(热加工) —— T加工 > T再
热变形的结果: 无加工硬化——加工硬化和再结晶同时进行 细化晶粒——铸态晶粒被破碎 致密组织——缩松、气孔被压合 形成纤维组织
—杂质分布状态被改变
所以,经热变形的 金属虽然没有加工硬化, 但是其机械性能仍明显 提高。
热变形及其影响
1)不产生加工硬化 2)使组织得到改善,提高了力学性能 ① 细化晶粒; ② 压合了铸造缺陷; ③ 组织致密。 3)形成纤维组织
2)塑性变形前后体积不变的假设 金属塑性变形前后的体积相等。 故坯料和锻模模镗尺寸可按照体积 不变来进行计算,再结合最小阻力定 律,可大体确定塑性成形时的金属流 动模型。
3)金属塑性变形程度的计算 在压力加工过程中,常用锻造比来表示金属 坯料的变形程度。锻造比的计算公式与变形方式 有关。 拔长时的锻造比为: Y拔=S0/S 式中,S0、S——坯料变形前、后的截面积。 镦粗时的锻造比为:Y镦=H0/H 式中,H0,H——坯料变形前、后的高度。
4、自由锻设备:
锻锤
压力机
空气锤 65~750Kg 蒸汽—空气锤 630Kg~5T 水压机
油压机
锻锤吨位 = 落下部分总重量 = 活塞+锤头+锤杆 压力机吨位 = 滑块运动到下始点时所产生的最大压力
根据对坯料施加外力的性质不同,分为锻锤 和液压机。 锻锤是利用冲 击力使金属坯料变 形,由于产生冲击 力能力有限,只用 来锻造中、小型锻 件。例如:空气锤、 蒸汽—空气自由锻 锤。
相变超塑性
——利用金属在相变点发生相变或同素异构转 变时反复均匀拉伸,即可获得超塑性。
第二节
锻造方法
自由锻造成形 锻压成形工艺可分为: (也称自由锻) 模膛锻造成形 (也称模锻)
锻造的概念: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
两个抵铁间或锻模中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 寸的锻件的工艺方法,是金属零件的重要成型方法 之一。
三、金属的可锻性(锻造性): 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时成形的难易程度。
可锻性的衡量指标:
1)塑性:材料的塑性越好,其可锻性越好。 2)变形抗力:材料的变形抗力越小,其可 锻性越好。
衡量金属经受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锻件的难易 程度——工艺性能。 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评定: 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 可锻性越好 金属的塑性:是指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 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用金属的断面收缩率υ、 伸长率δ来表示; 金属的变形抗力:是指在压力加工过程中变形金属作 用于施压工具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变形抗力越小, 则变形中消耗的能量也越少。
晶粒被扭曲、拉长,随变形量的增大呈纤维状, 有些晶粒被破碎,造成晶格歪扭,位错密度增大 (组织变化)HB, b, , aK(性能变化), 即产生了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材料的十分有 效的途径。
加工硬化:经塑性变形后,金属的强度(b)、硬度
(HB)升高,塑性()、韧性(aK)下降的现象。
3、自由锻特点
优点:使用工具简单、通用,生产周期短,灵活 性大使用范围广。特别适合单件、小批生 产,而且是大型锻件唯一的锻造方法。
缺点:生产效率低,对工人的操作技术要求高, 工人劳动强度大,锻件精度差,后续机加 工余量大。
特点:
①设备的通用性好、工具简单; ②自由锻操作技术要求高、生产率低; ③锻件形状简单、加工余量大、精度低; ④可锻小到不足1公斤,大可到几百吨大型件,且 大型锻件的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好;自由锻主要 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且是生产大型和特大型 锻件的唯一方法。
纤维组织
纤维组织稳定性很高,一旦形成就不易消除。 纤维组织使金属具有各向异性,结构设计或机械加 工时要注意合理应用。
设计和制造零件时,应使零件在工作中产生的拉 应力平行于纤维组织、剪应力垂直于纤维组织,并使 纤维组织分布与零件的轮廓相符合,尽量使纤维组织 不被切断。
纤维组织的利用原则
存在纤维组织的金属,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
金属塑性加工成型的优点:
组织和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材料的利用率高,锻造流线分布合理;齿轮流线 工件可达到较高精度; 生产率高。
压力加工的基本工艺
锻造工艺 冲压工艺 轧制工艺 挤压工艺 拉拔工艺
气锤锻打 锻造
一、 扎制 ——金属坯料在二个回转运动的轧辊之间的孔
隙中受压变形,结果坯料的截面积减少、长度增加 工艺过程。
液压机是 利用产生的压 力使金属坯料 变形。其中水 压机可产生很 大的压力,可 锻造重达300 吨的锻件。是 重型机械厂锻 造生产的主要 设备。
塑性、变形抗力 变形抗力
塑性 c 变形速度
在一般的压力加工中,由于变形速度较低,随着 变形速度的增加,回复和再结晶不能及时克服加工硬 化,金属的塑性下降、变形抗力增大,可锻性变差 (速度极大时除外,如高速锤等设备的锻造中)。
3)应力状态的影响
金属在经受不同方法变形时,其产生的应力性 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实践证明,三个方向的应力中, 压应力数目越多,则金属的塑性越好;拉应力数目越 多,金属的塑性越差。
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加,金属的强度和硬 度逐渐升高,塑性、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 有利:强化金属材料 不利:进一步的塑性变形带来困难
温度升高
a)
b)
c)
回复温度:T回 = (0.2 ~ 0.3)T熔点 (K)
加热到回复温度时,加工硬化部分消除; 加热到再结晶温度时,加工硬化全部消除。
工业生产中,有时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金属的 强度;有时为了提高塑性,而对变形后的金属进行 再结晶退火。
经典理论认为:塑性变形实质是晶粒内部产生“滑 移”,无数个滑移便形成宏观的塑性变形。滑移是通 过位错运动实现的。
单晶体滑移变形示意图
2 多晶体(实际金属)的塑性变形
二、 金属塑性变形的组织和性能
在常温下经塑性变形后,金属内部组织将发生 如下变化: ① 晶粒沿变形最大的方向伸长; ② 晶格与晶粒均发生扭曲,产生内应力; ③ 晶粒间产生碎晶。
冷变形后加热:
变形金属 回复 再结晶(加工硬化消除)
加工硬化的消除:再结晶退火。 温度升高到(0.25~0.3)T熔,原子获得了热能,热运动 就会加剧,才使原子排列回复到正常状态,从而消除晶格扭 曲,并部分消除加工硬化,这个过程称为回复。 当温度继续升高到0.4 T熔时,金属原子获得更多的热能, 开始以碎晶或杂质为核心结晶成细小而均匀的再结晶新晶粒, 从而消除全部加工硬化,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 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加热已产生加工硬化的金属,使其发 生再结晶而再次获得良好的塑性,这种操作工艺称为再结晶 退火。
塑性变形按变形时的温度可分为冷变形和热变形。 1. 冷变形 —— 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变形
纯金属的再结晶温度:T再 = 0.4T熔点 (K) 实例:铝的再结晶温度的计算:其熔点为 660˚C (660+273 = 933K),则 T再 = 0.4×933 =373.2 (K) 100 ˚C
冷变形的结果:
2. 加工(变形)条件的影响(外因) 1) 变形温度的影响
金属在加热时,随温度的升高,金属原子的活 动能力增强,容易滑移,因而其塑性提高,变形抗力 降低,可锻性会得到明显改善,更适合于压力加工。
注意:对钢而言,温度过高,可能产生过热、过烧、
脱碳和严重氧化等缺陷,甚至使锻件报废,因此,应 严格控制锻造温度。
轧制生产所用坯 料主要是金属(钢) 锭。 轧制产品:各种 截面形状的型材、 板材、无缝管材等。
轧制生产概况
轧制产品截面形状:
二、 挤压
挤压方法:正挤压,反挤压
挤压可获得各种复杂截面的型材或零件.
管材挤压生产示意图
三、 拉拔
——将金属坯料拉过拉拔模的模孔而使其变形的 加工方法。
free ——金属坯料在上下砧铁间受 冲击力或压力而变形。
变形温度: T温越高,材料的可锻性越好。 注意: 若加热温度过高,晶粒急剧长大,金属力学 性能降低,产生“过热”。后果与解决办法: 锻造易击碎,退火消除。 若加热温度接近熔点,晶界氧化破坏了晶粒 间的结合,金属失去塑性而报废,这种现象称为 “过烧”。 金属锻造加热时允许的最高温度称为始锻温度。 停止锻造时的温度称终锻温度。 锻造温度:是指始锻温度与终锻温度之间的温度。
塑性变形:如果金属所应力超过金属的屈服强度, 外力去除后,原子达到新的平衡状态,金属恢复不 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产生永久变形,这种变形称 为塑性变形。
1 单晶(晶内)的塑性变形机理
晶体受外力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塑性变形 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从宏观上看,金属发生了 形状的变化;从微观上看,原子间发生了相对移动。
影响可锻性的因素:
1. 金属的本身的影响(内因)
1)化学成分的影响: 化学成分:不同化学成分的金属其可锻性不同。 纯金属的可锻性比合金好; 碳钢的含碳量越低,可锻性越好;
钢中含有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例如
Cr、Mo、W、V等) ,其可锻性显著下降。
2)金相组织的影响:纯金属及固溶体的可锻
性好,而碳化物的可锻性差;晶粒细小而又均匀 的组织可锻性好。
四、 自由锻
上砧铁
坯料
五、 模锻
die
下砧铁
——金属坯料在具 有一定形状的锻模模 膛内受冲击力或压力 而变形。
六、 板料冲压
单工序冲裁
——金属板料在冲模之间受压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加 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