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本位课程流派 (2)

合集下载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细解答)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细解答)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2.2三者关系:学校教育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可以构成多种结构。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2)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教教为主,学受教为主。

(3)二者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教育内容,共同的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育的形态: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与虚体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二)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8.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2022年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重点(据真题整理)

2022年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重点(据真题整理)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据真题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发展简况一、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萌芽阶段世界上第一所千人高等学府是:稷下学宫西方代表的“雅典大学”;孔子老子世界公认早期教育思想家;特点:非正式、弥散性格,机构不明确职能不确定性质模糊;相对于当时只是水平而言“高级学问”。

2.雏形阶段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的书院教育。

欧洲:中世纪大学(行会)3.成型阶段4.完善阶段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使大学除了培养人才之外具有了“研究”的新职能。

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第二节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自发研究→组织研究(最早1880年“高等教育研究会”;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相继建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系统研究中国:1983年我国将高等教育学编入学科专业目录。

1978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学进入实质研究阶段。

第三节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第一节教育与高等教育1.定义(本质):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门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人本心理学者:马斯洛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人与社会;“永恒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地位一、高等教育的价值(一)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1.本体价值(个人价值):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2.社会价值:社会化,社会选择,社会流动(二)个人本位价值观、知识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1.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张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教育使你成为你自己”。

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纽曼《大学的理想》)高等教育的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普通教育(学科共同理智训练以获得一种基本观念的共同基础)而达成目的。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1和2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1和2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循序渐进原则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大教学论》3.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从而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赫尔巴特4.普通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下面哪个学科()。

【正确答案】基本学科5.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学记》6.在中国,最早把“教”与“育”连起来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孟子的《孟子:尽心上》7.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教育观念的现代化8.从作用对象上看,教育可以分为哪两种功能()。

【正确答案】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9.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正确答案】社会生产10.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11.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

【正确答案】生产力发展水平12.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13.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正确答案】具体运算阶段14.在柯尔伯格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个体道德发展的理论中,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和他人的意见,是处于()。

【正确答案】前习俗水平1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正确答案】关键期16.认为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代表人物是()。

【正确答案】华生17.青少年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3,(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4、 1918 年,博比特的《课程》问世,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 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5、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八年研究” )。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1、课程计划; 2 、课程标准; 3 、课程 4 、儿童本位课程二、填空:1、按照影响课程的三个基本要素,课程可以分为知识本位课程、 本位课程)。

2、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和教材等。

二、简答:1、如何理解课程的含义(一)从课程的要素层面来界定 课程是学科:把课程作为科目, 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 教育进程的计划性。

教育的任务是 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

课程是经验:课程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二)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来界定 课程作为计划或方案: 课程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一套实施方案, 蓝图。

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课程不再仅仅是需要贯彻的课程计划,包含了教学活动的整个进程。

(三)从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层面界定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人是社会的人,教育就要促使个体的社会化。

课程即社会改造: 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问题、 社会主要弊端、 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等方面。

(四)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 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提出课程可分为五个层次: 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2、如何理解古德莱德课程的五种层次(一)理想的课程: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课程专家倡导的课程。

这种课程停留在观念层次 上,是最抽象的课程。

(二) 正式的课程: 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出来的课程。

(三)理解的课程:教师领悟的课程,又是一种观念的课程。

不同教师领悟的课程不同,比 正式课程要具体。

(四)运作的课程: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是一种动态的课程。

小学课程表研究

小学课程表研究

小学课程表研究(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圆圆 20111202217)[摘要]:在当今社会课程体系愈加完善,课程的设计也越来越符合社会,儿童,学科等多方面的要求。

课程实施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课外拓展活动也受到重视,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本文从课程的概念、课程实施、课程形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小学课程表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并由一些问题来提出一些建议,来使课程安排更加合理。

[关键词]:课程;概念;课程形态;课表分析1.中外课程的内涵1.1中国课程的内涵“课程”[5]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11]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1.2国外课程的内涵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英国教育家斯宾塞[6](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

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

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

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词典中很普遍,英国牛津字典[7]、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都是这样解释的。

但这种解释在当今的课程文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并对的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讨论五

课程与教学论讨论五

1、社会本位课程流派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

答:(1)反思性实践。

反思性实践是社会本位课程流派的代表理论之一,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反思学校课程,反思课程知识当中蕴含的社会问题。

在他们看来,学校课程知识并不是中立的,也不是最有价值的,学校课程知识是一种社会性建构。

(2)再生产理论。

再生产理论可以说是新教育社会学以及社会批判理论对课程研究的直接影响。

其理论的研究也形成了批判教育理论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再生产理论主要有两个代表。

(3)“经济再生产理论”。

经济再生产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与金蒂斯,他们认为学校课程与学校教育是和既有的经济地位相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地位处于优势的人,他们的子弟在学校教育中也处于优势的地位。

相应地,那些经济地位处于劣势地位的子弟,他们在学校教育当中,也容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此,在他们看来,学校教育与课程与既有的社会经济地位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学习教育的实质是既有经济地位的再生产。

(4)阿普尔的“霸权-国家再生产理论”。

“霸权—国家再生产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普尔。

在分析课程知识的过程中,阿普尔认为需要将宏观与微观的视角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既看到国家的结构,也能看到学校教育的进行过程。

在他看来,学校课程的实质是官方知识,官方只是所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特有阶层的利益与优势,因而,课程知识背后蕴含着霸权,这样的霸权是意义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校教育通过课程知识蕴含的霸权实现着国家的再生产。

(4)抵制理论。

抵制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吉鲁。

在吉鲁看来,认识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主体,由于权力是双向的,既有自上而下的权力,也有自下而上的权力。

我们不能忽视自下而上的权力对自上而下权力的抵制。

当然,这种抵制也是有不同层次与不同程度的。

抵制并不是简单的破坏或是逃离,而是自下而上权力的重建,抵制蕴含着一种变革。

2、隐性课程对学校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答:隐性课程对学校的日常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3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3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31)1.[单选题]从世界范围看,课程开发机制有中央集权机制,地方分权机制和( )机制三种类型.A)社会调节B)教师自主C)学校自主答案:C解析:2.[单选题]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A)杜威B)艾斯纳C)斯腾豪斯D)施瓦布答案:C解析:3.[单选题]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属于()A)课程计划B)课程实施C)课程采用D)课程评价答案:B解析:4.[单选题]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第三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 )7-316A)测验或测量B)判断C)心理建构D)描述答案:B解析:无5.[单选题](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A)表现性目标B)教学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6.[单选题]主要适用于大学和中学教学的凯勒式教学制,属于( )。

A)复式教学B)个别教学C)问题教学D)课程教学答案:B解析:7.[单选题]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答案:C解析:8.[单选题]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 )2-91A)目标原则B)过程原则C)评价原则D)组织原则答案:B解析:无9.[单选题]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A)广域课程B)轮形课程C)融合课程D)经验课程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应该多样化,包括量的评价和( )。

A)质的评价B)全面评价C)教师评价D)学生评价11.[单选题](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课程与教学目标D)课时目标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在价值观上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评价是( )7-322A)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取向评价B)课程与教学的过程取向评价C)课程与教学的主体取向评价D)课程与教学的建构取向评价答案:A解析:无13.[单选题]西方要素主义主张学校教学任务是传授人类社会共同的文化要素,提倡构建古典和核心知识体系,这一教育流派的主张体现的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是( )。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1]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1]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2.教育(狭义,即学校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对个别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能以使之发生预期变化的社会活动。

4.自我教育是指人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自觉对己施教,自主监控学习过程的一种教育(学习)形态。

5.实验教育学该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主要观点是:⑴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理论没有实际价值;⑵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主张用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依据6.实用主义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杜威●教育即生活。

●从做中学。

●儿童中心。

二、填空题1.我国历史上最早将“教”和“育”二字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在我国,关于教育历史分期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即以生产关系发展为标志的观点、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志的观点和以教育自身特征发展为标志的观点。

3.在中国,奴隶制社会初期的早期学校称为痒、序、学、校。

4.在欧洲,奴隶社会初期有过两种早期学校教育,即斯巴达早期学校教育早期学校教育和雅典早期学校教育早期学校教育。

5.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类型。

6.我国古代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7.在终身教育系统的生成过程中,可以看出两股发展浪潮:一是近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化浪潮;二是现当代教育系统的信息化浪潮。

8.近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化,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学校教育的层次类别多样化;二是学校教育制度化;三是学校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

教育知识与能力分章整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分章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3.教育的起源5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6.人的身心发展规律7.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8、教育目的的概念10、教育目的的功能:1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12、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13、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1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5、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1)孔子儒家文化的代表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2)孟子,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首倡“性善”论。

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3)墨子创立墨家学说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

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

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5)王充唯物主义哲学家著《论衡》。

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6)朱熹,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

(7)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著《明夷待访录》。

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简答题自考本

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简答题自考本

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简答题自考本(最新版)目录1.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2.简答题的自考本正文1.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在教育领域,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分为三种:社会本位、学生本位和知识本位。

这三种价值取向分别强调课程目标的不同方面,对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1)社会本位:该价值取向认为课程目标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素质。

这一观点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主张教育应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课程。

(2)学生本位:这一价值取向强调课程目标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潜能,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学生本位认为教育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3)知识本位:这一价值取向主张课程目标应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知识本位认为教育的任务是传授给学生严谨、科学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探究精神。

2.简答题的自考本简答题是自考本中的一种题型,主要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回答简答题时,考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避免跑题。

(2)条理清晰:在回答问题时,要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分条陈述,使答案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3)论据充分:回答问题时要尽量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做到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4)语言简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罗嗦和重复。

(5)注意答题技巧:在回答简答题时,可以先列出要点,再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答题效率。

中学教资教育学考点章节分类

中学教资教育学考点章节分类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本质(2012年下单选)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加里宁《教育诗》(2013年上辨析题)22.教育的含义(广义和狭义)(2013年下单选题)1.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学记》)(2014年下单选题)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学记》)(2013年下单选题)3.近现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康德)(2014年上单选题)1.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性)(2015年上单选题)1.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2015年上单选题)3.教育的本质属性(2015年上单选题)4.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2012年下辨析题)22.教育的政治功能(2013年下单选题)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2013年下辨析题)2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014年上单选题)2.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014年下单选题)3.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2014年下单选题)7.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015年上单选题)6.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第三节教育与人的发展(2012年下单选)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2013年上单选)2..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2013年上单选)5.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教育)(2013年上辨析)2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2013年下单选题)4.青春期中学生心理变化(心理断乳期)(2014年上单选题)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别差异性)(2014年上材料分析题)30.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2014年下单选题)2.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2015年上单选题)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第四节教育制度(2012年下单选)5.学制(2013年上单选)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2014年上单选题)5.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2014年下辨析题)22.基础教育(2015年上简答题)27.学制建立的依据第五节教育目的(2012年下单选)4.教育目的的确立理论(2013年上单选)3.五育中的体育(2013年上单选)6.斯宾塞(2014年上单选题)4.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社会本位论)(2014年下单选题)4.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2014年下单选题)5.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15年上单选题)2.斯宾塞(为完满生活做准备)(2015年上)辨析题2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第六节教育研究方法(2012年下单选)1.教育研究方法(调查法的个案调查)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2012年下单选)26.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3个)(2013年上简答)26.课程流派(学科课程理论)(2014年上单选题)6.课程的具体表现方式(2014年下)简答题26.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第二节课程类型及其特征(2012年下单选)5.课程类型第三节课程设计(2013年上单选)6.课程设计的模式(泰勒目标模式)第四节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2年下单选)6.课程结构(螺旋式)(2013年下)简答题26.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2014年上单选题)7.新课程的结构设置(初中阶段)(2014年下单选题)8.研究性学习(2015年上单选题)7.课程评价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2013年上辨析题)23..教学的基本任务(中的首要任务)(2014年下单选题)10.教学过程的特殊性的特点(2014年下辨析题)23.教学的意义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012年下简答题)2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013年上单选)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实质教育论)(2015年上单选)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2015年上辨析题)2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2015年上简答)2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2015年上单选题)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第三节教学的基本环节(2014年上单选题)8.学业成绩的考察与评定(效度)(2014年上)简答题2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四节教学原则(2012年下单选)9.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2012年下辨析题)23.直观性教学原则(2013年上简答)27.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2013年下单选)8.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2013年下材料分析题)30.教学原则(要求)(2014年上单选题)9.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2014年上辨析题)23.直观教学原则(2014年下单选题)9.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第五节教学方法(2012年下单选)8.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2013年上单选)8.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2013年下单选)9.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第七节教学评价(2013年下)辨析题23.教学评价(含义)第八节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一节品德及其心理结构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第三节品德发展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形成方法第四节德育及其主要内容(2014年上辨析题)22.德育的含义第五节德育过程(2013年上简答)29.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知情意行)(2013年下单选)1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点)(2013年下辨析题)25.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的关系(2014年上单选)1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道德行为)(2014年上简答题)27.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015年上单选题)1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知情意行)第六节德育的原则、途径、方法(2012年下单选)10.德育方法(个人修养指导法)(2012年下单选)11.德育原则(利用积极克服消极)(2012年下材料分析题)30.德育原则、德育方法的理论(2013年上单选)10.德育原则(一致性原则)(2013年上单选)11.德育方法(实际锻炼法)(2013年上材料分析题)30.德育原则和德育理论(2013年下单选题)9.德育原则(疏导性原则)(2013年下简答题)27.德育方法(实际锻炼法的要求)(2014年上单选)11.德育方法(实际练习法)(2014年下单选)11.德育方法(个人修养指导法)(2014年下简答题)27.德育原则(一致性)(2014年下材料分析题)30.德育原则(2015年上单选)11.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2015年上材料分析题)30.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第七节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主题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一节班集体与课堂管理(2014年上)辨析题25. 非正式群体第二节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第三节课外活动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第五节教师心理(2013年上单选题)1.教师职业(夸美纽斯夸赞教师职业)(2012年下简答)29.教师威信(途径)(2013年下单选题)5.教师劳动的特点(长期性)(2013年下)简答题29.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三阶段(2014年上)简答题29.教师教学能力结构。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01道简答题,考前必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01道简答题,考前必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01道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件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以人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 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 简述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4. 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方式单一。

5. 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 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第一模块 专题四

第一模块 专题四

1、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合理选择社会本位的课程流派理论。

答:社会本位课程流派在认识论上是以社会批判理论与新教育社会学。

社会批判理论从工具理性批判开始,论述了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理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而论述人的个性解放需要在交往中实现与完成。

这样的研究路径,在批判课程理论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在新教育社会学看来,知识就是意识形态。

学校教育与课程具有复制以及再生产既有社会结构的作用与效果。

然而,学校教育并不是被动地进行着文化再生产,它本身也蕴含着抵制的功能,这种抵制主要蕴含在学校的日程生活细节中。

2、对社会本位课程流派观点如何看待?在当代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中,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出来?
答:社会本位课程流派基于社会需要与生活需要,从社会结构入手来讨论课程问题,隐性课程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关注到了隐性课程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本位课程流派看来,学校课程是非常复杂与多样的。

传统的显性课程仅仅是关注到了知识与儿童本身,而忽视了潜藏在只是背后的权力,抽离了隐藏与儿童背后的家庭差异,社会分层的社会事实。

因此,学校课程需要去检视一种结构性沉默,需要教师与研究者进行反思性实践。

基于潜在课程的理论,课程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公正,对社会公正的追求,采用的路径是转向背后。

转向潜在课程,透视其中潜藏的不公正不公平现象。

在追求公正的过程中,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其旨归,以关注弱势族群为其使命。

这是社会本位课程相比于知识本位以及儿童本位课程最大的不同。

课程与教学论第五章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第五章重点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一.课程组织的含义与基本标准课程组织的含义:即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要素的含义:第一,概念。

第二:原理。

第三,技能。

第四,方法。

第五,价值观。

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包括垂直组织的标准所谓“垂直组织”是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连续性”和“顺序性”“连续性”是指将所选的各种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顺序性”是指将所选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组织起来。

水平组织标准所谓的“水平组织”是指要各种要素按横向(水平)关系组织起来。

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整合性所谓的“整合性”,是把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学生经验的整合(2)学科知识的整合(3)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称“社会关联”二.课程类型及组织结构课程结构的含义:课程结构是“课程的组织结构”的简称,是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实践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里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

影响其因素包括1.课程流派2.课程的功能3.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美国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曾指出,影响课程的组织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课程流派(2)课程的功能(3)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学科课程的含义: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学科课程的基本类型:1.科目本位课程:是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而确立起“礼、乐、射、御、书、数}这就是中国的六艺西方的科目本位论包括一下几种思想形态第一”要素课程“说。

{七艺}就是典型代表第二“泛智课程”说。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5)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5)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5)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8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某一课程管理模式下,课程的师资、财力、物力等的分配考虑地区差异进行配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教育平等的是()。

A)中央集权型B)城镇自治型C)地方分权型D)混合型2.[单选题]开启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 )A)泰罗B)博比特C)查特斯D)麦克尼尔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的是()A)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

B)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C)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D)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4.[单选题]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 )A)儿童课程B)主动作业C)学科课程D)STEM课程5.[单选题]“三大新教学论流派”指的是( )A)发展性教学论、发现教学论、范例教学论B)自然教学论、经验教学论、实践教学论C)认知主义教学论、行为主义教学论、人本主义教学论D)要素主义教学论、永恒主义教学论、建构主义教学论6.[单选题]首倡课程研制过程模式的教育学者是( )。

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B)夸美纽斯C)卢梭D)坦纳8.[单选题]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这是属于( )A)主体取向的评价B)客体取向的评价C)目标取向的评价D)过程取向的评价9.[单选题]课程内容的构成要素包括:科学知识、( )和学习活动。

A)科学活动B)思维能力C)生活知识D)社会生活经验10.[单选题]目标本位评价的典型代表是( )A)布卢姆的评价体系B)斯腾豪斯的评价体系C)斯塔克的评价体系D)普罗佛斯的评价体系11.[单选题]布卢姆的评价体系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目标游离评价D)目标本位评价12.[单选题]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老师同时进行教学。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分科课程 即分门别类设置的课程,如“语数外”
综合课程
将两门或两门以上 学科综合设置为一 个学科。
学科本位课程(如科学) 社会本位课程(如”STS”) 经验本位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
第四部分
必修课与选修课
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你学会了吗?
必修课与选修课 04
第一部分
知识、儿童和社会本位课程
根据影位
社会本位
★ 知识本位课程
即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出发,突 出强调知识自身的需要和价值
儿童本位课程
倾向于从儿童的心理发展逻 辑出发,突出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社会本位课程
倾向于从社会的现状出 发,突出强调社会的当前 需要。
环保 课程
第二部分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现代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
(1)学科课程
(2)活动课程
★ 知识本位;
★ 儿童本位;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 教育准备生活;
★ 教育即生活;
★理论和间接经验 ;
★ 实践和直接经验;
★学科逻辑组织课程;
★ 儿童心理逻辑组织课程。
第三部分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课程 组织 方式
课 程 与教学论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杜 威

赫尔巴特
在小学课程表中,既有语文、数学、英 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又有综合实 践活动课、校本课程等,这些不同课程分属 于不同的课程类型,你能分清楚吗?下面我 们一起来学习吧!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01 知识、儿童、社会本位课程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02 03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综合检测试卷 含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综合检测试卷 含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有意行为开始发展,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这是()儿童的年龄特征。

A.1岁B.2岁C.3岁D.4岁2、以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为问题的出发点,这样的幼儿园课程组织方式是()A.幼儿园的项目活动B.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C.幼儿园生成课程教学D.幼儿园学科教学3、教育要着眼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课程要具有过渡性、衔接性,提供给系统化的知识。

这是哪一幼儿园课程流派的基本理论?()A.蒙台梭利教育法B.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C.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D.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4、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寓活动于幼儿教育之中B.寓游戏于幼儿教育之中C.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D.寓玩耍于幼儿活动之中5、个人接受学前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成本的净收益,指的是学前教育效益中的()A.社会经济效益B.社会精神效益C.个人经济效益D.个人精神效益6、幼儿班级生活的安排是()A.以一日生活为基础B.以教学活动为基础C.以游戏活动为基础D.以室内活动为基础7、幼儿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

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A.小班B.中班C.大班D.混合班8、学前教育的本体功能是()A.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B.减轻家长保教幼儿的负担C.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D.提高幼儿的知识和能力9、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和榜样的理论是()A.成熟主义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建构主义理论10、社会本位的课程思想改革,最早比较系统化地反映在柏拉图的()A.《理想国》B.《爱弥尔》C.《教育论》D.《明日之学校》11、有的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主要采用课堂集体教学的形式,主要是老师讲,幼儿听,很少有让幼儿动手操作与活动的机会,游戏更是受到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本位课程流派
社会本位课程流派在认识论上是以社会批判理论与新教育社会学。

社会批判理论从工具理性批判开始,论述了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理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而论述人的个性解放需要在交往中实现与完成。

这样的研究路径,在批判课程理论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在新教育社会学看来,知识就是意识形态。

学校教育与课程具有复制以及再生产既有社会结构的作用与效果。

然而,学校教育并不是被动地进行着文化再生产,它本身也蕴含着抵制的功能,这种抵制主要蕴含在学校的日程生活细节中。

在价值论上是以社会事实为基础,从儿童个体价值走向社会价值,将个体价值统合与社会群体价值之中,来展开课程的设计与问题的讨论。

在方法论上,主要持守的是解释——批判的路径。

一、??? 主要观点
导言:社会本位课程流派基于社会需要与生活需要,从社会结构入手来讨论课程问题,隐性课程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关注到了隐性课程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1、学校课程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在社会本位课程流派看来,学校课程是非常复杂与多样的。

传统的显性课程仅仅是关注到了知识与儿童本身,而忽视了潜藏在只是背后的权力,抽离了隐藏与儿童背后的家庭差异,社会分层的社会事实。

因此,学校课程需要去检视一种结构性沉默,需要教师与研究者进行反思性实践。

2、课程的目标是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

基于潜在课程的理论,课程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公正,对社会公正的追求,采用的路径是转向背后。

转向潜在课程,透视其中潜藏的不公正不公平现象。

在追求公正的过程中,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其旨归,以关注弱势族群为其使命。

这是社会本位课程相比于知识本位以及儿童本位课程最大的不同。

二、代表理论
1、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是社会本位课程流派的代表理论之一,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反思学校课程,反思课程知识当中蕴含的社会问题。

在他们看来,学校课程知识并不是中立的,也不是最有价值的,学校课程知识是一种社会性建构。

2、再生产理论:再生产理论可以说是新教育社会学以及社会批判理论对课程研究的直接影响。

其理论的研究也形成了批判教育理论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再生产理论主要有两个代表。

○“经济再生产理论”:经济再生产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与金蒂斯,他们认为学校课程与学校教育是和既有的经济地位相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地位处于优势的人,他们的子弟在学校教育中也处于优势的地位。

相应地,那些经济地位处于劣势地位的子弟,他们在学校教育当中,也容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此,在他们看来,学校教育与课程与既有的社会经济地位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学习教育的实质是既有经济地位的再生产。

○阿普尔的“霸权-国家再生产理论”:“霸权—国家再生产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普尔。

在分析课程知识的过程中,阿普尔认为需要将宏观与微观的视角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既看到国家的结构,也能看到学校教育的进行过程。

在他看来,学校课程的实质是官方知识,官方只是所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特有阶层的利益与优势,因而,课程知识背后蕴含着霸权,这样的霸权是意义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校教育通过课程知识蕴含的霸权实现着国家的再生产。

○抵制理论:抵制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吉鲁。

在吉鲁看来,认识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主体,由于权力是双向的,既有自上而下的权力,也有自下而上的权力。

我们不能忽视自下而上的权力对自上而下权力的抵制。

当然,这种抵制也是有不同层次与不同程度的。

抵制并不是简单的破坏或是逃离,而是自下而上权力的重建,抵制蕴含着一种变革。

四、评价○历史意义:社会本位课程流派最主要的功绩在于突破了课程的单维研究,引入了隐性课程这一学校教育场域中最重要的课程形态。

从隐性课程的角度解析了课程结构、学校教育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另外,通过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解析了课程知识的实质是官方知识,蕴含其后的内涵是社会建构。

这样的研究,真正地将课程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学校教育的问题研究拓宽了视野与维度。

○现实困境:社会本位课程流派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问题的研究,也遇到了很多的困境。

一是对隐性课程批判过度。

学校课程受制于隐性课程的发展,然而,对于隐性课程的作用也需要有一个比较可以接纳的态度,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建构,不是为了一味地批判。

隐性课程告诉我们学校课程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霸权”,然而,如何应对这些不同形式的霸权。

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与反思。

○遭遇质疑:这也是社会本位课程遭遇到一系列的质疑,如何从课程批判走向课程建设这无疑将成为未来课程发展的一个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