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张养浩行义翻译赏析
山坡羊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94c65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0.png)
山坡羊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山坡羊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翻译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 chú)”。
⑺“伤心”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⑻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赏析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
古诗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翻译赏析
![古诗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3c42d72e3f5727a5e962a0.png)
古诗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翻译赏析“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出自文言文《张养浩行义》,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b/20477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每一念至,则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翻译】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
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元史·张养浩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元史·张养浩传》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327f45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9.png)
《元史·张养浩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元史·张养浩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
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
”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
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
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④,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注】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②平章:平章政事,元代官职,中书省高官。
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④缗:成串的钱。
文言文翻译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文言文翻译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https://img.taocdn.com/s3/m/7c7485ab03d8ce2f016623a2.png)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
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
”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
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
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④,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参考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
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年仅十岁,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赏析【部编版九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赏析【部编版九下】](https://img.taocdn.com/s3/m/e404dda402020740be1e9bc9.png)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赏析【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原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依旧受苦。
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作者】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曾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
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
辞职归隐,屡召不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
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
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背景】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
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
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
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主题思想】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赏析】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
《张养浩行义》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
![《张养浩行义》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8fdc5045a8102d276a22fd7.png)
《张养浩行义》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每一念至,则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注释】1遗:遗留2济:接济3去:离开【翻译】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
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张养浩山坡羊赏析_张养浩行义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赏析_张养浩行义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2de73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f.png)
张养浩山坡羊赏析_张养浩行义赏析山坡羊是张养浩所作的一首散曲的曲牌名,这首散曲的全名是《山坡羊潼关怀古》。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张养浩山坡羊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张养浩山坡羊赏析山坡羊是张养浩所作的一首散曲的曲牌名,这首散曲的全名是《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首散曲是张养浩在前往陕西的路途中游览潼关古塞时,见到那里的景色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篇历史名作。
《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散曲的前三句主要描绘了潼关古塞中华山峰峦叠嶂,黄河水波涛汹涌的景象以及静待在远处的古都长安城,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还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前三句话主要表达了张养浩在欣赏到如此雄伟壮阔的景象后起伏不定的激动心情,以及追忆往昔后既深感难过又有些许悲愤的心情。
作品的中间两句是张养浩在看到古都遗址后所展开的想象,表达了历史终会变迁,世事无常。
而作品的最后两句是整首散曲的点睛之笔,张养浩直言表达了封建王朝更替中最受难受苦的就是平民百姓,感叹了百姓的命运的悲惨之处。
整首散曲中张养浩巧妙地将潼关古塞的景象与历史两者结合在了一起,情景结合,整部作品散发着一种沉重感,将潼关古塞作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历史朝代的更替造成了众多百姓的悲惨命运,无论是一个朝代的兴起还是另一个朝代的衰败,抒发对此件事实的感慨与叹息。
张养浩行义赏析《张养浩行义》是一篇讲述张养浩做义事、践行道义故事的古文。
文章主要讲述了张养浩的生平事迹,文章重点介绍了张养浩在为官期间所尽的职责以及所做的义事。
《张养浩行义》着重描写的是他在做官时发生的事。
张养浩在堂邑担任县尹时,不仅摧毁了那些没有许可证明的神祠,还免去了一些有前科的人每月两次的例行官府审问,同时还严厉惩罚了那些违法犯罪却仍未被处置的人。
当地百姓对张养浩诸多行为感到非常感激,即使他已离开多年,百姓们依旧记着他,立碑传颂张养浩的功德。
元英宗时期,张养浩被命加入中书省。
在一次元宵节,张养浩将皇帝想在皇宫内挂花灯的打算上表给了左丞相拜住。
张养浩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张养浩文言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dc28b6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d.png)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注释】1.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字希孟,是济南(今属山东)人。
2. 幼有行义:年幼时就有行侠仗义的行为。
3.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遇到有人在路上遗失了楮币。
4. 追而还之:追赶上去,将钱物归还给失主。
5. 读书不辍:不停地读书。
6. 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制止他。
7. 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白天默默地背诵,夜晚关闭门窗,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8.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这件事,推荐他担任东平(今属山东)地方的学正。
9. 及选授堂邑县尹:后来他被选拔任命为堂邑县县尹。
10.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首先毁掉三十多所淫祠。
11. 罢旧盗之朔望参者:罢免了那些曾经参与盗贼活动的朔望参者。
12. 毋负张公:不要辜负张公。
13. 有李虎者,尝杀人: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人。
14. 党暴戾为害:他的同党凶残暴虐,为害百姓。
15. 民不堪命:百姓无法忍受。
16. 旧尹莫敢诘问:前任县尹不敢过问。
17. 尽置诸法:全部依法处理。
18. 民甚快之:百姓非常高兴。
19.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离任十年后,人们仍然为他立碑颂扬他的德行。
【翻译】张养浩,字希孟,是济南(今属山东)人。
年幼时就有行侠仗义的行为。
有一次,他出门时遇到有人在路上遗失了楮币,那个丢钱的人已经走远了,张养浩追赶上去,将钱物归还给了失主。
张养浩行义文言文翻译(最新3篇)
![张养浩行义文言文翻译(最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f652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1.png)
张养浩行义文言文翻译(最新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张养浩行义文言文翻译(最新3篇)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7121b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3.png)
山坡羊·潼关怀古⑴元曲作家张养浩峰峦如聚⑵,波涛如怒⑶,山河表里潼关路⑷。
望西都⑸,意踌躇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⑻!词句注释⑴中吕: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山坡羊:曲牌名。
北曲属中吕宫,十一句九韵。
南曲属商调,十一句十一韵。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
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⑷山河表里:即表里山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大河,内踞丛山,形成险峻之势。
表里,即内外,这里有相辅相依之意。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踌蹰”。
⑺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⑻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亡:指政权的衰乱灭亡。
白话译文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如同发怒一般吼叫着。
内接着华山,外连着黄河的,就是这潼关古道。
远望着西边的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昔日的千万间宫阙如今都只剩下一片黄土。
国家兴起,黎民百姓要受苦受难;国家灭亡,黎民百姓更是受苦受难。
整体赏析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这一首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张养浩文言文原文翻译
![张养浩文言文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d9f81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9.png)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历城人。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生,至元三十年,登进士第。
初授秘书省校书郎,历官翰林待制、监察御史、礼部尚书。
至元三十年,擢监察御史,奉使陕西。
至元三十一年,迁监察御史中丞,仍奉使陕西。
至元三十二年,入为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
至元三十三年,迁礼部尚书,仍兼修国史。
至元三十四年,进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讲学士。
至元三十五年,拜监察御史大夫,封历城郡公。
至元三十六年,迁翰林学士承旨,兼太子太傅。
至元三十七年,进太子太师,封魏国公。
至元三十八年,进光禄大夫,封魏国公。
至元三十九年,拜中书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
至元四十年,进中书省左丞相,封魏国公。
至元四十一年,以疾告归,卒于家。
养浩性刚直,好直言,不避权贵。
尝上疏言:“国家之兴,由人;国家之亡,亦由人。
用人之道,在乎任贤,去邪。
今朝廷用人,多取门第,不问贤否。
宜改此弊,以求真贤。
”又言:“今之学者,多浮华无实,宜罢科举,选贤举能,以实天下。
”养浩之言,皆切中时弊,故为当时所重。
养浩为文,简练雅致,有古文之风。
所著《云庄集》三十卷,其中《杂记》十卷,记其生平所历之事;《述史》十卷,述元史之要;《文章》十卷,录其所作文;《诗》十卷,录其所作诗。
养浩之文,传于后世,影响深远。
养浩之德,亦为人称道。
为人谦和,不矜不伐,好施与,不吝财。
居家,教子有方,子侄皆成器。
养浩之子孙,后世多有显达者。
译文: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是济南历城人。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出生,至元三十年,考中进士。
最初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历任翰林待制、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官职。
至元三十年,被提升为监察御史,被派往陕西任职。
至元三十一年,升任监察御史中丞,仍然被派往陕西。
至元三十二年,被调入朝廷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同时兼任修国史。
至元三十三年,升任礼部尚书,仍然兼任修国史。
至元三十四年,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同时兼任侍讲学士。
至元三十五年,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大夫,封为历城郡公。
至元三十六年,升任翰林学士承旨,同时兼任太子太傅。
《张养浩》文言文翻译
![《张养浩》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f745c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7.png)
汉之张养浩,字希孟,其先世居山东,后徙居京兆。
养浩少而聪慧,博学多识,尤好经史,涉猎群书,不遗余力。
及长,益以文章见称于世,时人号为“济南才子”。
养浩天性仁慈,乐善好施,遇贫病之人,必竭力扶助。
每岁岁终,必分财与邻里,以助其度岁。
人皆称其德,曰:“张生之行,非独文章足以传世,其德亦足以光耀乡里。
”元至正元年,养浩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养浩深怀忧国忧民之心,遂辞官归里,闭门著述。
其所著《中庸》注解,独树一帜,学者争相传阅,以为至宝。
后元顺帝召养浩为监察御史,使巡按江南。
养浩至江南,见百姓疾苦,疾恶如仇,遂上疏直言时弊,力主改革。
其疏曰:“今朝廷上下,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疾苦,国家危亡,非改革不可。
”疏上,顺帝震怒,遂贬养浩为和林知府。
养浩至和林,见当地官吏腐败,民不聊生,遂决然改革。
他推行新政,严惩贪官,减轻百姓负担,使和林百姓重获安宁。
养浩在和林任职期间,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
元至正五年,顺帝召回养浩,授为礼部尚书。
养浩在任期间,致力于改革官制,选拔贤能,使朝政焕然一新。
时值元末农民起义,养浩屡次上疏,力主平息起义,以保国家安定。
至正二十七年,元朝灭亡,养浩随顺帝北归。
途中,养浩见百姓流离失所,痛心疾首,遂作《哀江南》诗,以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
诗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养浩以诗传情,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
养浩晚年,归隐田园,以诗酒自娱。
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深受后世文人推崇。
养浩享年七十有五,葬于济南。
养浩一生,文章传世,德行昭著,为后世楷模。
其人其事,虽历经千年,仍令人敬仰。
故曰:“张养浩之才,足以传世;张养浩之德,足以光耀乡里。
”。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7b5b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1.png)
山坡羊·潼关怀古⑴元曲作家张养浩峰峦如聚⑵,波涛如怒⑶,山河表里潼关路⑷。
望西都⑸,意踌躇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⑻!词句注释⑴中吕: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山坡羊:曲牌名。
北曲属中吕宫,十一句九韵。
南曲属商调,十一句十一韵。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
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⑷山河表里:即表里山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大河,内踞丛山,形成险峻之势。
表里,即内外,这里有相辅相依之意。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踌蹰”。
⑺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⑻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亡:指政权的衰乱灭亡。
白话译文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如同发怒一般吼叫着。
内接着华山,外连着黄河的,就是这潼关古道。
远望着西边的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昔日的千万间宫阙如今都只剩下一片黄土。
国家兴起,黎民百姓要受苦受难;国家灭亡,黎民百姓更是受苦受难。
整体赏析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这一首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元代张养浩诗词十首及译文
![元代张养浩诗词十首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1c0a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7.png)
元代张养浩诗词十首及译文1.《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2.《山坡羊·骊山怀古》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旋迂曲的水流。
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
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不都变做了土!3.《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译文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
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
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
真让人喜爱啊,江南!4.《折桂令·中秋》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译文那一轮悬挂高空的明镜,是谁打磨的呢?它照遍了整个山河。
秋天的露珠清凉凄清,水洗过般的明净夜空里,银河平静无波。
此夜的月光,较平常更盛,人可以清晰无碍地看到,桂树的影子在舞动。
我不由得引吭高歌,问嫦娥仙子,在这美好的夜晚,何不纵情一醉?5.《殿前欢·对菊自叹》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张养浩行义》的原文及翻译
![《张养浩行义》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83a79f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0.png)
《张养浩行义》的原文及翻译《张养浩行义》的原文及翻译《张养浩行义》是一篇古文,文言文,讲述了张养浩行义的故事。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搜集了《张养浩行义》原文及翻译赏析,供大家阅读!【原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每一念至,则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注释】1遗:遗留2济:接济3去:离开【翻译】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
关于《张养浩行义》阅读练习及答案赏析
![关于《张养浩行义》阅读练习及答案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f8904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2.png)
关于《张养浩行义》阅读练习及答案赏析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20~22题。
(8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
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
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有遗楮币于途者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读书不辍辍耕之垄上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不能指其一端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3分)参考答案:20. (共2分)B2l.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饥民相食/食马者B、终日无少怠/宾客意少舒C、遂得疾不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哀之如失父母/君将哀而生之乎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分)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2)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12.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4分)参考答案:9.B(3分)10.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共2分)11.(1)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这是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
张养浩文言文加点字翻译
![张养浩文言文加点字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dc6bd3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b.png)
原文:破山寺后禅院,山行数里,草木皆兵。
入寺,有僧数人,皆面如冠玉,须眉如画。
堂上设佛像,香烟袅袅,钟声悠扬。
余入观之,心悦诚服,遂留宿寺中。
晨起,见山色苍茫,云雾缭绕。
寺中僧人,击鼓鸣钟,诵经念佛。
余随僧侣,登山顶,望乡关,心旷神怡。
下山,过小桥,见流水潺潺,鱼跃鸢飞。
寺旁有松柏,枝繁叶茂,气势雄伟。
余行至此,不禁叹曰:“此山寺,真乃人间仙境也!”译者按:破山寺后禅院:指破山寺后面的禅院。
山行数里:沿着山路走了数里。
草木皆兵:形容草木茂盛,仿佛兵士一般。
入寺:进入寺庙。
面如冠玉,须眉如画:形容僧人面貌俊美,如同玉冠,须眉画得栩栩如生。
佛像:寺庙中的佛像。
香烟袅袅:香烟缭绕,形态飘逸。
钟声悠扬:钟声悠扬,悦耳动听。
心悦诚服:内心感到愉悦,真心佩服。
留宿寺中:在寺庙中留宿。
晨起:早晨起床。
山色苍茫:山色苍翠,辽阔无边。
云雾缭绕:云雾环绕,如梦如幻。
击鼓鸣钟:敲击鼓声,鸣响钟声。
诵经念佛:念诵经文,念佛号。
登山顶:登上山顶。
望乡关:遥望故乡。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下山:从山上下来。
小桥:小桥流水。
流水潺潺:流水声音悦耳。
鱼跃鸢飞:鱼儿跳跃,鸢鸟飞翔。
松柏:松树和柏树。
枝繁叶茂:枝叶繁茂,生机勃勃。
气势雄伟:气势雄壮,令人敬畏。
叹曰:叹息说。
人间仙境:人间美景,如仙境一般。
翻译:破山寺后禅院,沿着山路走了数里,草木茂盛,仿佛兵士一般。
进入寺庙,有几位僧人,面貌俊美,如同玉冠,须眉画得栩栩如生。
寺庙中设有佛像,香烟缭绕,钟声悠扬。
我进入寺庙观看,内心感到愉悦,真心佩服,于是留宿在寺庙中。
早晨起床,看到山色苍翠,辽阔无边,云雾环绕,如梦如幻。
寺庙中的僧人,敲击鼓声,鸣响钟声,念诵经文,念佛号。
我跟随僧侣,登上山顶,遥望故乡,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从山上下来,经过小桥,看到流水声音悦耳,鱼儿跳跃,鸢鸟飞翔。
寺庙旁边有松树和柏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气势雄壮,令人敬畏。
我行至此,不禁叹息说:“这个山寺,真乃人间美景,如仙境一般!”。
《中吕·朝天曲》(张养浩)诗句译文赏析
![《中吕·朝天曲》(张养浩)诗句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2b723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b.png)
《中吕·朝天曲》(张养浩)诗句译文赏析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系列:元曲精选-经典元曲三百首
中吕·朝天曲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运栈[一]。
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扬岸。
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严子陵钓滩[二],韩元帅将坛[三],那一个无忧患。
注释
[一]连云栈:与彩云相连的栈道。
形容仕途的艰险。
查德卿《寄生草》:「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
[二]「严子陵」句:参见邓玉宾之子的《雁儿落带得胜令》注[五]。
[三]「韩元帅」句:韩元帅,指韩信。
萧何向汉高祖刘邦推荐韩信乃「国士无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
及至项羽被灭,天下统一,又以谋反罪,杀韩信于长乐宫。
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张养浩行义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养浩行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命米商视印记出粜,
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每一念至,则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注释】1遗:遗留2济:接济3去:离开【翻译】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
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张养浩从来都不放弃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了他这样做。
(张养浩)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独自读书。
山东按察使焦听说了这件事,推荐他为东平学正。
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
(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
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
”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
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
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
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
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
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
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b/20476,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
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
”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
就赏赐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派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
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
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
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
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
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
张养浩听到民
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
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
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