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政府治道变革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使 中国从 一个 以计 划经 济 为主导 的社 会 逐 步转 变 为 以市 场 经济 占主 体地 位 的国 家。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发展 的 内在 规律 要 求政 府 必需 转 变职能 ,实 现政 府职 能 从 “ 能政府 ”向 “ 全 有限政 府” 服 务型 、“ 政 府 ”的有效 转变。
《1 9 6年世界发展报告—— 从计划到 9
政府 》中提 出 “ 从计划向市场过渡要求大 规模 的革新政府 。政府应从什么都做 ,什
有制形态的 出现使得人们 的利益源泉 多样 化 。计划经 济条件 下个人 的 “ 单位人 ”社 会 角色 已经 为市 场 经济 条件 下 的 “ 区 社
关 键词 :市 场 经济
政 府职 能 转 变
国 家不 同历史 阶段 的政府 ,其 职能 的 不同 的。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改革 ,
重 点 、 容 、 围和 行 使 职 能 的 方 式 也 是 内 范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逐 步实现 了由计
划经济体制 向市 场经济体制 的转 变。随着
进社 会的全 面发展 。
式 ,政府包 揽一 切经济 事务和社 会事 务 , 政府 对企业 实行统 一计 划 、 负盈 亏 、 统 统
购统销 、 统收统 支 , 一切经 济活动 以政府
市 场 经 济 条件 下 我国 政 府 的 职 能 定 位
政 府职 能 是发 展 变化 的 ,不 仅不 同 社 会 形态 国家 的政 府职 能存 在 差异 ,同
发展 和国际化 的轨 道。按照 马克 思主义的
观点 ,经 济是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 筑 。当经济基 础发生改革 以后也 内在的要
求上 层建筑发生相应 的变革 ,以适应 经济
建国后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
从很大程度上讲,一个国家是否取得成功,根源在于国家治理。
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使国家治理取得成功,既需要吸取各国成功的共同经验,更需要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探索和创造;既需要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逻辑,更需要尊重本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实践证明,照搬他国治理模式从来就没有成功的范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大致走过了从管控到管理到治理的三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初期管控局面开始出现松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抉择,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重点和中心工作,国家开始了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的大转变,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管控局面开始出现松动。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政治转移到经济。
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政治转移到经济上来正式开启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开创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这个时期农村先行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户极大的生产热情,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政府逐渐开始小范围地放权让利,国家开始向社会放权,农村基层村民自治与城市基层居民自治成为国家向社会放权的重要标志。
“强政府”与“弱社会”格局没有改变。
改革开放之初,政府仍然是社会资源唯一掌控主体,由此形成了“强政府”与“弱社会”的治理格局。
尽管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仅限于政府,市场及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受到重视。
政府在权力分配格局中仍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
“强政府”与“弱社会”的治理格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积贫积弱、一穷二白,与此同时还受到国际国内敌对势力颠覆新生政权的威胁。
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也为了改造旧社会,我们采取了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组织动员能力和对社会的控制能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经济方面,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首先,中国逐步取消了集体农业集体所有制,并引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其次,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工业的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实行了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政治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逐渐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允许私营企业的发展,并逐步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
中国还实行了行政体制和审批制度的改革,简化了政府机构和审批程序,提高了政府效率。
此外,中国还实行了法治建设,加强了法律的实施和司法的独立性,保障了人民的权益。
这些政治改革措施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
社会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实行了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了教育投入,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了基本教育的质量。
中国还推行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此外,中国还推进了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些社会改革措施使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政治体制得到了改革,保障了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中国继续前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关于新时期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
关于新时期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是针对于新时期我国对于不同在经济、政治以及管理模式上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改革。
这不同于其他改革的是,它需要国家、社会和人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综合整改,是一次多元化多方位的自主整改。
是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次伟大的创举。
标签:政府治理模式改革创举一、新时期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背景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变革之前,有许多的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制度上的“老套路”和“老模式”。
这些套路和模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帮助解决了人们在生活上的难题,但是无法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更加无法满足新时期的人们对于改革——制度改革的要求。
在治理模式上,有两种治理模式,统治型的治理模式与传统型的治理模式,两者都是对于地方的单一垄断型治理模式。
而第一个统治型治理模式是以一种以阶级秩序为阶层的治理方式,它的运作目的是以统治阶层的最大利益为标准,以其他阶层服务于统治阶层的要求为最终目的。
而管理型的治理模式则是以管理层为最大利益趋向,以一切阶层为管理层是唯,在政府调控的基础下最大程度的抑制市场经济。
而市场经济模式的抑制,无论是在人员积极性还是在市场活力下都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的需求。
二、转型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面临的压力及挑战1.政治权利监督的欠缺由于新的制度的建立会导致新的职位,而职位之上的政府的监管部门会有所欠缺。
我国的国土幅员辽阔,地域面积大且人口分布不平衡。
新的制度在建立之初就会面临着人才市场对于人才的吸收和支配不平均、不平衡等特点。
这是无法避免同样也是改革之初的政策的必经之路。
现下的经济模式正在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新的模式的快速转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体制或是政策上的漏洞。
新的治理模式打开了财富与权利的大门,但是原有的统治阶层和权利管理阶层并没有很好地接收新的政策,并没有对他们的新阶级的新权利下定义,也没有掌握新的概念和达成共识,这无疑会致使新权利在利益的驱使下和政策漏洞的罅隙下对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展开追逐和对其他人的权利或是利益进行破坏和掠夺。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革越南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市场经济改革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革越南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市场经济改革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革:越南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市场经济改革社会主义是一种基于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政治的经济体系。
在现代世界历史上,社会主义曾经兴起、发展和变革,并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各种不同的成就与经验。
其中,越南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发展和变革的历程中,尤其在市场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以越南为例,探讨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革,重点关注越南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市场经济改革。
一、越南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基本特征越南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源于越南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探索与总结。
越南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并结合其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越南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以人民战争和全民族团结为基石,以农村为重点进行革命,最终在1975年取得胜利,实现了越南的社会主义革命。
越南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越南把人民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福利。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地位。
越南完善了国家所有制经济,同时鼓励、引导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越南将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越南的市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越南意识到单纯依靠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迫切需要进行市场经济改革。
越南的市场经济改革旨在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激发经济的活力,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市场经济改革在越南的主要举措包括: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价格和资源的市场调节,引进外资和发展私营经济等。
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成就。
越南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外贸不断扩大,贫困人口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然而,市场经济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清朝康乾盛世的政治与经济
清朝康乾盛世的政治与经济清朝康乾盛世,被赋予了一个美好的称号,这个时期的政治与经济也发生着许多重要的变革。
不论是政权的稳定、治理的改革还是经济的繁荣,都为这段历史增光添彩。
一、政治改革在康乾时期,清朝政权日趋稳定,实行的政治改革更加完整。
乾隆治国之道坚持的是“道德正直、行法忠信、经世致用、垂直启戈”的理念,并通过晋升权贵子弟考取功名,使权贵家族的地位无可撼动。
同时,乾隆和嘉庆两位皇帝积极推行双勘制度,倡导政务透明、廉洁政府。
他们积极设立文案、刑章等机构,不仅使各级政府能够了解和解决问题的实质,也使人民能够直接向政府反映问题。
此外,康乾时期重要的政治改革还包括加强军队管理、朝廷对外贸易、税收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这些改革促使了清朝政权的巩固,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繁荣康乾时期是清朝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政府的激励下,中国各地的经济活动蓬勃发展。
在农业方面,康乾时期实行了多种农业政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康乾时期积极发展水利工程,推广养蚕业和种茶业,并改良农具和农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同时,清朝政府还重视农民的生活和福利,实行了减轻赋税、免除民科等政策,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商业方面,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商业繁荣也让人瞩目。
康乾时期的中国,商品流通发达,商业发展迅猛,各类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人和商品。
康乾时期的商业活动不仅为国家带来了财富,也促进了各地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
此外,康乾时期也是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康乾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家,他们通过创新和发明,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
例如姚永年在纺织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仇英在煤炭业上的探索为中国的煤炭工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在康乾盛世的背景下,政治与经济相互促进,构建了中国的繁荣时期。
政治上的改革使得政府的执政能力得到提升,相应地政府也能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现代化的路径方法
中国现代化的路径方法引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化的路径方法,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改革、社会变革和创新驱动等方面。
经济发展的路径方法1.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开放2.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3.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从重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的提升–推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政治制度改革的路径方法1.政治体制改革的实施–加强法治建设和司法独立–推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扩大公民的参与和言论自由2.政府机构改革和权力下放–行政体制改革和权力下放–推动政府机构的精简和效能提升–促进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创新3.党的领导和法治建设的统一–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推动党的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变革的路径方法1.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创新人才和人力资源培养2.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的改革–加强扶贫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3.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4.社会管理和群众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和治安维稳–促进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创新驱动的路径方法1.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的提升–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改革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创新型企业和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建立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3.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和规则制定结论中国现代化的路径方法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创新等多个方面。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趋势摘要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1980年开始至今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功的建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本文就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的同时,也展望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现状;趋势在九十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反省和总结我国计划经济、文化大革命以及领导干部任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当时的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开始了自上而下渐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在三十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我国已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我国的政治体制已经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持久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国在党政体制、法制建设以及其他社会基本制度建设中都取得了完善和发展,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依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这就造成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一)政治体制改革中取得的成就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对国家机关的领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有选举、决定和罢免的权利,同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其还拥有着对国家大事的最终决定权。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强化人民代表大会最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并且建立了一整套的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社会法和诉讼法在内的法律体系。
同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了公开征集机制、听证会机制等一系列拓宽民主立法渠道的有效机制。
在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方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2、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会议的进一步完善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会议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制,随着多党合作制以及政协工作的不断完善,其在团结我国各阶层人民群众,完善和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论文_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论文_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论文_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试论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摘要: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 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对于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出发,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核心,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以达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目的。
本文主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化过程、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缺陷、现状分析、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场、政府、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引言: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在经济学界,依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答案,形成了不同学派。
我国30多年改革发展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合理定位并履行好政府职能,才能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这既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经验的总结,也为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一、我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化过程改革开放前, 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国内国际社会政治的影响, 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全能政府模式, 政府主导国家一切经济社会活动。
政府的权力无限大, 政府包揽所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
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政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按计划进行, 社会资源在国家的统一分配下实行计划配置, 不允许有国家计划外的经济活动, 社会功能完全处于一种被弱化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治理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治理变革□□王丛虎今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治理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释放出的“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号,展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需要总结过去40年在治理理念更新、政府职能转变、治理工具转换等方面的经验,让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持续动力和突破口。
治理理念:解放思想不停步治道变革,从解放思想开始。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不断强调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认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同时,邓小平同志也深刻分析了思想不解放的危害,即“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
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
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不断转变治理理念的40年。
这种治理理念的转变首先表现在发展理念的转变。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无不展现着我们党和国家治理理念的变迁。
其次,是经济改革的理念转变。
40年来我们在不断地创新理念,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转向“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再次,是行政理念的转变。
从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全能政府理念,逐步向高效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变。
探析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观,为我们对政府、政府与市场 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责任编辑:杨 敏
(3) 市场自由派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可以将新制度推 进到与旧制度势均力敌的状态,因此,自由市场的制度安 排得到了更多的公众支持,而政府干预的制度安排则丧失 了一部分公众支持,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较量处于“平局” 状态。这时,政府与市场处于激烈对峙状态,双方为追求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互不相让,结果,就产生了政府与市场 的“双重失灵”现象。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观有两点值得肯定:第一,坚持 主张不能单纯假设一个充满仁慈的良好政府是可取的。第 二,坚持考虑在交易和政治中产生的制度结构问题对制度 设计和改革是有益的。可以说,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政治 学家都不否认政府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我们需 要政府采取行动来消除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特别是对因为 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等的存在而产生的市场失灵现 象,政府更有责任予以纠正。但是在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独 立的学科出现之前,人们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的重大问 题:政府真的能够以有效率的方式做到人们期望它做的事 情吗?政府真的会创造出一个公正的社会吗?在传统的思 维观念中,政府是“仁慈的政府”,是只有公益而无私益 的,只遵循公共利益行事而别无他求;那些受狭隘的个人 利益所驱使的经济人只活跃于市场经济中,是需要以体现 着普遍利益的集体规则来匡正的。公共选择理论对这种观 念提出疑问,并沿用“经济人”范式,将政治领域模拟为 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分析个人在政治市场中对不同 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的反应,以期构造一种真正能把个人 自利行为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用制度约束来减少政 府对市场干预所带来的缺陷。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建设与经济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建设与经济改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伴随着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得以走上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激烈的内战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形势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然而,中国党和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进行着政治建设和经济改革,不断革除旧烦苛之弊,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制度。
本文将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建设和经济改革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实现民主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在政治建设方面,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在建国初期,政府首先将土地改革作为革命胜利后优先解决的问题,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土改法”。
通过实施这个政策,农民们得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并相对而言地缓解了过去长期陷于无地可种的困境。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推进了贯彻与发扬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工作,逐渐奠定了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基础。
在政治体制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真正民主,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制度,通过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政府的权力合法性和透明度得以不断提高。
另外,中央、省、市、县等各级政府之间和部门之间也建立了严格的权力分工和协作机制,加强了政府的管理和运作效率。
在内外政策方面,新中国的立国之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积极自主、和平共处等开放政策,积极地与其他国家交流沟通,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为经济改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还鼓励科技、文化、教育领域的新生事业,掀起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潮。
二、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可谓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变革接踵而至。
改革开放初期向外界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改善了中国经济的状况,全面地开展了科研、市场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活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型政府职能国际政治张佳宁【内容摘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像其它的行政改革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脚踏实地的一种改革实践行动。
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要求和紧迫感,加大了转变的步伐。
在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要做到符合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要求实现由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无限政府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限政府的变革,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历史要求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无限政府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限政府的变革,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历史要求【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其基本职能主要体现在经济调控和社会管理这两个大的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合法合理科学的给自己定位,切实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职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呢?一.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也就是政府应当管什么,不应当管什么。
又叫公共行政职能。
政府是一个公共的部门和拥有行政权力和强制力的组织,与其他任何的社会组织不同,他具有自己的特点就是普遍性和强制性。
合理地划分政府的职能,对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如何行使行政权力、在国家和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迅速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其经济调控职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即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护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和保护并维持市场竞争。
我们知道社会的发展程度对政府管理经济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发展程度越低的国家,政府参与管理的经济事务就越多。
政府管理市场经济时,只能用法律来规范,而不能进行强制式的行政干预。
在不完全的市场竞争中,政府必须通过各种手段规范和稳定市场,来保证市场能自由竞争。
试析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方的差 异 ( ) 国的政府 与 市场 关 系的 演化过 程 一 我
1 西 方 国 家 的 政 府 与 市 场 的关 系 的调 整 是 . 因为市 场失 灵 , 府 的干 预是 为 了弥 补 市 场 的缺 政
陷和不足 , 而我 国正 好 相 反 , 因为 政府 的失 灵 , 是
效率 的缺 失 和 资 源 的 浪 费 。2 因此 , 改 革 开 放 _ 在 的逐 步推 进过 程 中 , 于对 政 府 失 灵 的正 确 认 识 基
关 系模 式 演 化 的 分析 , 及 与我 国政 府 和 市 场 关 系之 间 的 比较 , 们 可 以 发 现 完 全 的 市场 配 置 资 源 和 政 府 对 以 我
经济过 多的干预都是有 问题 的。在经济发展 中政府与市场究竞应 该保持一种什 么样的关 系, 要视 具体 情况而
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的影响与改革
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的影响与改革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正在改变各个领域的运作方式与社会结构,政府治理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一、数字经济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逐渐兴起并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
数字经济以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涵盖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新经济模式的形成,数字经济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的影响1. 信息透明度的提升:数字经济为政府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政府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收集、分析和利用海量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民意和民众需求,提升政策制定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2. 政府服务的升级:数字经济加速了政府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手段,政府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政府形象和民众满意度,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 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和解决社会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决策效率和科学性,推动政府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 政府监管的升级:数字经济的兴起也给政府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数字经济中,新兴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活动多样性增加了监管的复杂性,政府需要加强监管手段和能力,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法规,确保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三、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的改革建议1. 推进数字化转型:政府应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建设全面覆盖的电子政务平台,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政府决策和治理方式的科学化、智能化。
2. 加强数据治理:政府要加大对数据的采集、整合和管理力度,构建统一、可信、安全的大数据平台,提高数据的价值开发利用效率,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政府作用与调节
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政府作用与调节1. 前言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政府作为最高行政权力组织者、市场机制完善者、投资者、环境治理者、社会公平制定者五个方面,探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调节。
2. 政府作为最高行政权力组织者政府作为最高行政权力组织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制定法律法规,解决经济矛盾,疏导经济发展。
比如政府可以对某些领域进行监管,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防止不正当竞争的产生。
政府还可以对法律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 政府作为市场机制完善者政府作为市场机制的完善者,可以解决市场竞争中出现的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国家标准、实施技术认证等措施,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市场规范化运作。
政府还可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各行业平稳合理发展。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税收政策、增发货币政策等手段,调整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水平,维护经济稳定。
4. 政府作为投资者政府可以作为投资者,投资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道路、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保等领域,增加公共设施供给,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政府还可以通过国有企业的方式进行投资,直接调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5. 政府作为环境治理者政府还可以通过环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制定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措施,加强环境保护,保障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
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环保机构、调整环境污染处罚标准等行动,强化环境监管,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加经济发展机会。
6. 政府作为社会公平制定者政府作为社会公平制定者,可以保障社会公正。
政府在收入分配、福利支出、政策倾斜等方面进行调节,保障人民的共同利益,增加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就业政策,保障人民的就业机会,减轻贫困人民的经济负担。
社会经济发展与政府管理
社会经济发展与政府管理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政府也需要不断升级自己的管理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与政府管理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管理,另一方面政府的管理也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
本文将从多角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的关系,并提出对于未来政府管理的建议和思考。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角色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让政府的管理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为其提供公正、透明、稳定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政府则不可以干预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
政府应该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预期环境,并且对于市场经济的外部性问题进行管理。
政府的角色逐渐从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转化为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制定规则和机制、创造条件,引导市场的调节和均衡。
政府管理的重心也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转变为对市场环境的建设和对市场失灵的调节和纠正。
社会经济发展对政府管理能力提出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管理的挑战也逐渐增加。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需要政府为其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和设施,这就需要政府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管理范围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同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政府需要对于城市化的管理和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调整。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政府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等。
未来政府管理的建议和思考政府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需要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变革相适应,以满足需求的不断提升和社会进步的追求。
未来的政府管理需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政府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智慧政府”,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2)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和化解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保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3)加强环境保护,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律规定,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5)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程度。
民国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社会变革
民国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社会变革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君主制逐渐转变为民主制。
同时,中国的经济政策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封闭的自然经济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
这些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经济政策的变革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清朝末期,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闭的,主要以农业为主。
经济的发展缓慢,对外贸易也不发达。
民国时期,经济政策发生了巨大的改革,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民国政府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培育国内市场,建设工业基地,支持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和发展新兴产业。
在民国时期,重视实现经济繁荣的政策,在改革中不断探索,一些改革实践的效果也得以验证。
同时,新政策的推行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社会变革的影响民国时期,社会变革也随着经济政策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前半个世纪,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一直很低,而城市人口也比较少。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也开始增加。
社会变革也引发了移民大规模流入城市的现象。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观念逐渐被推翻,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化和文明化的思想。
从日用品到文化娱乐,城市生活的多样化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同时,农业和手工业也发生了变化。
在民国时期,工业基地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极大支持,促进了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
而农业的生产力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了提高,传统的生产方式被现代技术所替代。
一些新兴的行业、工厂和企业也陆续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总结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府的开放政策和鼓励商业和农业发展的政策,极力培育了国内市场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也扶持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民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也随之而来。
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制度变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制度变革是指政府对现有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在当下的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从制度变革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制度变革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好的制度,谈何经济发展。
制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好的制度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行,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增强信任和稳定性。
而不好的制度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损害社会公正,不利于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因此,制度变革是促进市场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制度变革的目标在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和有效,同时保护市场竞争的公正和自由,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度变革,政府可以打破既有的体制和利益关系,推动改革开放,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发展。
因此,制度变革是为了解决经济中过程产生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和矛盾,基于市场发展需要,而对原有体制的调整和改革。
二、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制度变革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
制度变革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市场、加强对经济体制的监管和引导等方式,可以带动经济稳定增长。
首先,制度变革有助于提高市场机制的效率。
高效的市场机制可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制度变革主要通过产权制度、税收制度、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改进和升级,加强市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产业敏捷性和企业竞争力,从而促进市场更为有效、合理的运行。
其次,制度变革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
市场发展是指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通过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政府让市场逐渐实现完善,实现市场法制化和优化的服务设施,创建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鼓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经济成本,从而促进市场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最后,制度变革可以促进经济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度的改革,可以增强国家的立法和法律监管,使政府的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和高效,并且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铺平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男, 浙江奉 化人 , 中国人民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公共 政策与安全研 究所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公共政
策研究 院执行副院长 , 中国政府制度创新研究 中心 主任 , 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研 究会特聘研 究员 , 公共政策研 究 中心理 事、 监事 , 主 要研究方 向为公共政策 、 政府经济学 和政府改革 。
・ 政治学研究 ・
市场经济 与政 府治道变革
毛 寿龙
( 中国人 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 0 0 8 7 2 )
摘要 : 市场 经济 是人 类 二百 多年 来 的重要 发 明。 市场 经济 可 以在 短 短 的 时 间里 生产 出 巨 大 的财 富 , 让 人 类过 上体 面 的生 活 。但 市 场 经济 呼 唤有 效 的政 府 、 有 限 的政 府 、 廉 洁 的政 府 , 尤其 是 多 中心 的政府 , 需要政 府从 传 统 的治理 之道 走 向现代 的治理 之道 , 也就 是善 治 。 关键 词 : 市 场经 济 ; 治道 变革 ; 多 中心 中 图分 类号 : D 6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8 8 6 0 ( 2 0 1 4 ) O 1— 0 0 6 9— 0 7
这就是经济繁荣 的秘密 : 有 限政府 和经济
自由。只要个人是 自由的 , 他所珍重的财富就
不会 仅仅 停 留在 可 以吃穿 的产 品上 。而且 一旦 有 了个 性 化 的发 展 , 每个 人 对 吃 穿 的产 品也会
有各种不同的要求。比如 , 有1 0瓶矿泉水 , 如
果严 格 由政府 来 分配 , 其结 果就 是 1 O个人 一 人
争就会结束 , 人们就可 以在和平 的环境下辛勤 劳作 , 幸福生活 , 这样 的历史延续 了很久。在那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1 6 作者简介 : 毛寿龙 ( 1 9 6 7 一
泉水一般只会特供给高级领导人 , 普通人是喝
不起的, 他们 只能去 喝开水。如果 由市场来配
工作太辛苦 , 太劳累 , 担心短命。现在市场 国家 都 开始 担 心 过剩 的危 机 , 担 忧灾 荒救 济 如何 到
位, 人 们 担 心 的是 没 有 工 作 的 问 题 , 太 闲 的 问 题, 社 会保 障则 担 心人过 于 长寿 , 也就 是社 会 老
龄化 的 问题 。
神奇的经济 自由, 不仅造就了市场, 造就了
惊人 的生 产能 力 , 而且还 造 就 了无 数 的产 品 , 而
合定价 出现了细分 , 2 瓶1 元, 2 瓶5 元, 2瓶 1 O
元, 2瓶 1 5元 。结 果 1 0瓶 矿 泉水 的 G D P已经 远 远 超 出了 1 0元 , 达到 6 2元 。而 且 矿 泉 水 种 类 也增 加 了 , 有 些是 低端 产 品 , 有些 则是 高 端产 品 。一 头猪 , 一头牛 , 在 市 场 没 有 发 展 的时 期 , 所 有 的定价 没 有 差 别 , 而 且一 般 都 是 节 日才 享 用 的。但市 场 发展 之 后 , 不 仅 猪 牛 肉上 了 f 3常 餐桌 , 而且 还会 细分 , 猪 牛不 同部 位 的 肉 , 价 格 就 有 了差异 。而且 猪 和 牛 本 身 也有 了差 异 , 有 些 猪牛 养法 不一 样 , 是笨猪 笨 牛 , 其 价格 就远 远 高 于饲 养 的猪 。市 场 的物 理 空 间越 大 , 产 品 的
一
国家 , 有一个发达 的命令和服从的体系 , 不仅能
够有 效地 应对 天 灾 , 也能 够有 效地 抵御 外 敌 , 当 然, 如果 要扩 张也 轻 而易举 。一旦 帝 国建 立 , 战
瓶 矿 泉水 。假定 政府 定 价 , 一 瓶矿 泉水 1 元,
其G D P就 是 1 0元 。如 果 一 开 始 1元 很 贵 , 矿
6 9
置, 刚开始未必有市场 , 因为一瓶水 1 元钱 , 还
是 很 贵 的。人 们 宁 可烧 开 水 喝 , 也不愿 意用 1 元 钱来 买 矿 泉 水 , 所 以, G D P可 能 是 零 。但 是 1 0元 钱 用 于其 他 更重 要 的 消费 和 投 资 , 创造 了 更多 的 G D P , 人们收入增加 了, 对 饮 水 有 了多 样 化 的需要 , 矿 泉水 就进 入 了平 常百姓 家 , 而且 有 了细分 市 场 。 同样 品牌 的矿 泉 水 , 在 不 同场
一
、
他的人 , 对公共利益的贡献从来没有像 自利 的
人贡 献大 。
在历史上 , 人类文 明主要和农耕有关系, 人 的最基本需要是 吃和穿 , 要对付的灾难和祸害 主要是天灾和人祸。天灾需要人们集体努力 ,
依 靠权 力 运作 来 抵抗 。人 祸也 需要 人 们 团结起 来, 依 靠命 令 和 等 级 体 系来 防御 。一 个 强 大 的
市 场经 济呼 唤有 限政 府
业 。十八世 纪 中期 , 亚当 ・ 斯 密发表 了《 国富
论》 , 认为 国家 富强 的秘 密来 自分 工和交 易。 政 府 的职 责是 国防 、 治安 和基 础设 施 , 其 他 都是
市场 的事情 , 市 场看 不 见 的手 , 可 以让 逐利 的个
人 导 致 国家 的共 同 富裕 。他 甚 至 认 为 , 号 称 利
2 0 1 4年 第 1期 总第 7 3期
江苏行 政学 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J i a n g s u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No . 1, 201 4
G e n e r a l No .7 3
市 场 经 济 为 什 么 需要 有 效 的 政 府 、 有 限 的不 是等级 的政府 ?
时, 人们认为农业是根本 , 而制造业和商业都是 奇技淫巧。政府重农抑商 , 轻视手工业和制造
为什么等级 的政府不可能廉洁 , 廉 洁的政府必
须是 多 中心 的政 府 ?什 么是 多 中心 的政 府 ?政 府 如何 进行 治理 之 道 的变革 ?这 些 都是 本文 探 讨 的核 心 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