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
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
3.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的山脉是(苗岭。
4.贵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拥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系是:(沅江水系。
5.有一个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贵州北部,成为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其上被称为“黔北第一险要”的川黔要隘是(娄山关。
6.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7.位于贵州东北部,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留地网”成员,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被称为“镇黔之宝”的山是(梵净山。
8.贵州的平均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
9.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的河流是(北盘江。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
11.2006年贵州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火电为主为主。
12.保有储量26.7亿吨,居全国第2位,其富矿约占全国富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的矿产是(磷矿。
13.贵州名称的由来是开宝七年(974年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使“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14.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
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湄潭。
15.贵州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
(表述有误16.“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发展农业为重点。
17.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炎夏,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15)℃左右。
极度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
5)ºC;极度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
3)ºC。
年降水量(850--16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域分别是(苗岭西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北盘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平方千米,个中山地和丘陵占(92。
5)%。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指南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指南2010年1月“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在本学期贵州电大的新教学计划中称“地域文化”课程名称,老教学计划仍然是“贵州省情”课程名称。
其期末考试由全省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按照本期末复习指南要求执行。
期末复习是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由于学生分布广泛,课程责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面对面地交流比较困难,因而网上辅导和期末复习指导对于帮助同学们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巩固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要求对于“贵州省情”(地域文化)课程的期末复习,首先应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网上教学资料,要求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重点的掌握;并注意结合我国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同时还必须注意复习时的学习方法,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1.以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为依据。
文字教材采用的是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贵州省高校统编通用教材《贵州省情教程》。
网上教学资源主要是由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精心制作的视频课件、电子教案、各章重点难点解析、平时作业练习以及期末复习指南等教学资源。
平时面授辅导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面授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通过看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把握本课程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要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灵活运用“贵州省情”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分析和解决贵州目前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在复习中,要能够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和全面论述有关实际问题,通过平时作业中的论述以及课程实践社会调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域文化(本、专)【贵州省情】答案版(1)

《xx情教程》第三版平时作业册平时作业书面成绩参加教学活动成绩社会调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面授小组网上作业作业辅导讨论学习平时考核综合成绩教师签名:▁▁▁▁▁▁▁▁所属院校:▁▁▁▁▁▁▁▁▁▁▁▁▁▁▁▁▁▁▁所学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经过解放60多年,贵州(“人无三分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但是目前贵州在全国整体发展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2.“十二五”时期贵州重点实施的两大战略是(“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和带动”)战略。
3.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xx)。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28.1亿吨,居全国第(五)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
(P9)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
(P11)3.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的山脉是(苗岭)。
(P3)4.贵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拥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系是:(沅江水系)。
(P10)5.有一个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贵州北部,成为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其上被称为“黔北第一险要”的川黔要隘是(娄山关)。
(P3)6.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P4)7.位于贵州东北部,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留地网”成员,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被称为“镇黔之宝”的山是(梵净山)。
(P3)8.贵州的平均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M之间。
(P6)9.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的河流是(北盘江)。
(P10)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
(P15)11.2006年贵州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火电为主)为主。
(P103)12.保有储量26.7亿吨,居全国第2位,其富矿约占全国富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的矿产是(磷矿)。
(P19)13.贵州名称的由来是开宝七年(974年)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使“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P23)14.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
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湄潭)。
(P153)15.贵州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
地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全部答案

填空1.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2011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0个民族乡。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萝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4.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5.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6.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柑橘、芭蕉。
7.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8.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9.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西瓜。
10.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11.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2.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各民族不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交流,而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还通晓和使用汉语普通话,并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15.贵州工业的结构比例1978年是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优势,到2011年从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重工业仍占优势。
16.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贵州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考试题库分解

(第一、二、三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3. 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丘陵 )。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9.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为488.64亿吨,列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山西、内蒙、新疆和陕西,相当于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贵阳市)。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 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2. 截至2011年,全省共设( 9 )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 6 )个地级市、( 3 )个自治州。
贵州省情考题及答案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 1000 )米左右。
4、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东北部有(武陵山),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
西部有(乌蒙山),是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中部有(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 15 )℃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oC;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 )oC。
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 )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 。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贵州地域文化参考答案

贵州地域文化参考答案贵州省情资料1测试题一一单选题1.从面上看看,贵州最低地区就是:()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答案就是: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答案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点来看,全省最高点就是:()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答案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点来看,全省最低点就是:()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答案是: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贵州省内危害最小的灾害性天气就是()a、旱情b、秋风c、凌冻d、冰雹答案就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答案就是: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答案是: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贵州最小的河流就是:()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答案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a、红水河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答案是: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贵州水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征的水系是:()a、清水江水系b、都柳江水系c、沅江水系d、红水河水系答案是: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小的就是:()a、黄壤b、石灰土c、紫色土d、水稻土答案就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贵州植物种类多样,原产错综复杂,呈现出过渡阶段变化。
贵州省情复习资料(答案)

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河口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20)℃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
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 。
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贵州省情总复习题及答案

贵州省情总复习题答案(二) 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 C )。
(P2)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2.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 B )。
(P2)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3.从点上看,贵州的最高点是( A )。
(P2)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 D )。
(P2)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 )。
(P2)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 D )(P5)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A )。
(P5)A、威宁B、玉屏C、赫章D、铜仁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
(P8)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9.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
(P17)A、5B、6C、7D、810.贵州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排名第( C )位。
(P17)A、一B、二C、三D、四11.贵州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水量居全国第( D )位。
(P8) A、6 B、7 C、8 D、912.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 A )位。
(P18)A、五B、六C、七D、八1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其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D )%。
(P2)A、50B、72.8C、80D、61.91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贵州省情总复习题及答案

贵州省情总复习题答案(二) 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 C )。
(P2)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2.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 B )。
(P2)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3.从点上看,贵州的最高点是( A )。
(P2)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 D )。
(P2)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 )。
(P2)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 D )(P5)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A )。
(P5)A、威宁B、玉屏C、赫章D、铜仁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
(P8)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9.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
(P17)A、5B、6C、7D、810.贵州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排名第( C )位。
(P17)A、一B、二C、三D、四11.贵州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水量居全国第( D )位。
(P8) A、6 B、7 C、8 D、912.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 A )位。
(P18)A、五B、六C、七D、八1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其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D )%。
(P2)A、50B、72.8C、80D、61.91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第1题: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解放后)。
A、战国时期B、明代C、清代D、解放后第2题:正确答案:正确贵州向北的旅游路线是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第3题:黔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烤烟)。
A、苎麻B、芭蕉C、烤烟D、西瓜第4题: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
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第5题:2023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
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
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6.11%。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第6题: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
第7题:从点上看,全省最低点是:黎平水口河出省处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第8题:下列矿产中,贵州2023年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重晶石、磷矿)。
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D、黄金第9题:黔东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花生)。
A、花生B、芭蕉C、核桃D、柑橘第10题: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化工产品、矿产品、机械电子产品、橡胶制品)A、化工产品B、矿产品C、机械电子产品D、橡胶制品第11题: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第12题: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贵阳)。
A、遵义B、凯里C、贵阳D、都匀第13题:贵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探索符合贵州省情的发展道路,工业重点发展的消费品生产是:(卷烟、酿酒)A、土特产B、棉布C、卷烟D、酿酒第14题: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侗族大歌、苗族蜡染、茅台酒制作技艺)A、侗族大歌B、苗族蜡染C、茅台酒制作技艺D、彝文习俗。
贵州省地域文化答案[小编整理]
![贵州省地域文化答案[小编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604d2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7.png)
贵州省地域文化答案[小编整理]第一篇:贵州省地域文化答案地域文化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3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
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洲),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7.贵州省20010年末总人口为(4036.75)万人,人口密度为(229.1)人/平方千米。
8.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9.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玉屏侗族)自治县。
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0.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11.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指南2011年1月网上期末复习是远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帮助同学们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巩固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教育厅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在贵州电大新教学计划中称课程名称改为“地域文化”,老教学计划仍然是“贵州省情”课程名称。
在贵州电大系统其期末考试由省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按照本期末复习指南要求执行。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对于“贵州省情”(地域文化)课程的期末复习,首先应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网上教学资料,要求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重点的把握,并注意结合国家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掌握。
同时还必须注意复习时的学习方法,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1.以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为依据。
文字教材采用的是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贵州省高校统编通用教材《贵州省情教程》。
网上教学资源主要是由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精心制作的视频课件、电子教案、各章重点难点解析、平时作业练习以及期末复习指南等教学资源。
平时面授辅导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面授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通过看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把握本课程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要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灵活运用“贵州省情”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分析和解决贵州目前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在复习中,要能够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和全面论述有关实际问题,通过平时作业中的论述以及课程实践社会调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必须注意复习方法和作答技巧。
对于应该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练习题docdeflate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练习题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2.()和()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3.()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相连,西与()接壤,南与()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M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和( )。
7.贵州气候属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和()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和()。
12. 截至201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个地级市、()个自治州、()个地区和()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乌江以南实行(),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开始。
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的省份。
16.贵州省2018年末总人口为()万人,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M。
贵州省情总复习题及答案

贵州省情总复习题答案(二) 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 C )。
(P2)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2.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 B )。
(P2)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3.从点上看,贵州的最高点是( A )。
(P2)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 D )。
(P2)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 )。
(P2)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 D )(P5)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A )。
(P5)A、威宁B、玉屏C、赫章D、铜仁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
(P8)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9.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
(P17)A、5B、6C、7D、810.贵州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排名第( C )位。
(P17)A、一B、二C、三D、四11.贵州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水量居全国第( D )位。
(P8) A、6 B、7 C、8 D、912.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 A )位。
(P18)A、五B、六C、七D、八1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其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D )%。
(P2)A、50B、72.8C、80D、61.91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

2013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期末复习指南“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教育厅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在贵州电大新教学计划中将贵州省情课程名称改为“地域文化”,成人教学计划仍然是“贵州省情”课程名称。
该期末考试由全省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按照本期末复习指南要求执行。
期末复习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由于学生分布广泛,课程责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面对面地交流相对较少,因而网上辅导和期末复习指导对于帮助同学们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巩固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对于“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的期末复习,首先应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网上教学资料,要求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重点的把握,并注意结合国家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掌握。
同时还必须注意复习时的学习方法,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1.以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为依据。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文字教材采用的是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贵州省高校统编通用教材《贵州省情教程》(第4版)。
网上教学资源主要是由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精心制作的视频课件、电子教案、各章重点难点解析、平时作业练习以及期末复习指南等教学资源。
平时面授辅导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面授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通过看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把握本课程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要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灵活运用“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分析和解决贵州目前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在复习中,要能够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和全面论述有关实际问题,通过平时作业中的论述以及课程实践社会调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7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丘陵 )。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 41.5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7.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8.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9.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10.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二、判断题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对)2.黔金丝猴是贵州的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错)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贵州实际现状的描述。
(错)4.“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贵州仍处于落后地位。
(对)5.唐代朝廷在贵州实行“土流并治”,形成经制州、羁縻州与藩国并存的局面。
在三种制度中,实行“羁縻州”的地区朝廷权利比实行“经制州”和“藩国”的大。
(对)三、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A、红水河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2.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B )位。
A、5B、6C、7D、83.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D )。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4.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
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
它是( C )族的古老的文字。
A、彝B、仡佬C、水D、瑶5.2011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 D )亿元大关。
A、2000B、3000C、4000D、5000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11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 A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7.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 B )为主。
A、黔电送湘B、黔电送粤C、黔电送桂D、黔电送沪8.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A )。
A、李端棻B、严修C、王阳明D、尹珍9.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 B ),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B、沙滩文化C、黔北文化D、西南文化10.( B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D、“一国两制”四、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
)1.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 ABC )。
A、珙桐B、贵州苏铁C、银杉D、马尾松2.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 ABC)。
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D、黄金3.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ABD )。
A、黎平会议会址B、遵义会议会址C、息烽集中营旧址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4.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 ACD )A、苗族B、藏族C、水族D、畲族5.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 AB )为主。
A、板栗B、油菜籽C、甘蔗D、茶叶6.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BCD)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7.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 AC )A、老干妈辣椒B、过桥米线C、牛头牌牛肉干D、手扒羊肉8.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BCD)。
A、私立大夏大学B、私立湘雅医学院C、国立浙江大学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9.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 ABC )。
A、侗族大歌B、苗族蜡染C、茅台酒制作技艺D、彝文习俗。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 ACD)。
A、农村B、农田C、农业D、农民四、问答题1、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P50答: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原因有两个:(1)、在明代,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2)在明代,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放,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P64答:“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经过“三线建设”,在贵州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技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电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工业体系和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筑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础,使贵州的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2)“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在交通运输方面,在1959年初黔桂铁路全线通车的基础上,川黔、贵昆、湘黔3条铁路干线和一些省内支线、厂矿专用线相继建成通车,4条铁路干线在贵阳成十字形交汇;在邮电通信方面,建成了一级干线微波通信系统,开通了贵阳至铜仁、兴义的12路载波长途电话。
(3)“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生产力布局:“三线建设”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展开,逐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和若干工矿集镇,从而加速了贵州城镇化进程。
(4)“三线建设”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迁入贵州,给贵州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较为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使贵州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试述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宽。
(1)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技术进步加快;(3)工业结构加快调整;(4)工艺特色行业持续发展:能源工业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医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
(5)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广。
4、试述贵州的城镇发展规划。
答:根据《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贵州城镇从两方面推进。
一方面是老城镇焕发生机与活力;工矿集镇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心作用日趋明显;建制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也就是全省以城市为中心,即以省会贵阳市为一级中心,以六盘水等3个地级市为二级中心,以州、地所在市都匀市等5个县级市为三级中心,以赤水市等4个县级市和69个县(区、特区)为四级中心,通过市镇的各种经济网络和人才、资金、商品、技术、信息等的交流、扩散,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以市镇中心的辐射、吸引等主导作用推动自身的扩展、提升,不断增强其吸纳功能,解决城中村、城外村、郊区城区化等难题,带动全省的城镇化。
另一方面是加强17万个自然村、1.8万多个行政村和700多个乡的村寨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重点小市镇、小集镇的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经济,增强接受中心市镇辐射带动的能力,加快自身的城镇化。
以城镇化、工业化的互动机制等促进了两个方面的结合,淡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推动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组团式拓展、点状式集中的山区绿色城镇化,到2015年、2020年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40%、50%。
5、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
答: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生产要素占有出现多元化;2)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性强;3)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4)增长动力因素尚不均衡;5)发展阶段进入跨越期;6)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6、试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答: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
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既有旱地石林,又有水上石林;既有高山石林,又有洼地石林;既有灰白色石林;又有黑褐色石林……2)瀑布与峡谷多而壮举。
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旱洞数量更多。
著名的织金洞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梦幻织金洞”,被诗人赞为“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
”4)森林美景多。
贵州山多林茂,森林物质丰富,类型多样,生态系统完整,森林美景齐全。
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升级风景区53个;国家A级风景名胜区79个……7、试述贵州构建反腐倡廉工作的“三道防线”。
答:贵州构建反腐倡廉工作的“三道防线”具体内容如下:一、加强教导管防构建预防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1)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
(2)改进反腐倡廉教育的方式方法。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4)坚持从严管理干部。
(5)深入推进源头防腐工作。
二、加强察帮诫劝,构建遏制腐败的预警纠错防线。
(1)建立及早发现机制。
(2)建立事前提醒机制。
(3)建立诫勉纠正机制。
(4)建立整改跟踪机制。
三、加强惩处罚治,构建严惩腐败的党纪国法防线(1)加大行政监察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