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复习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初一地理全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全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全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通过学习地理可以了解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下面是初一地理课程的全知识点归纳总结。

【板块一: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扁球体的椭球体。

-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组成。

2. 地理坐标和地图-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一种描述地球上点位的方法,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 地图:地图是地球表面或某一地区的缩影,通过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元素表达地理信息。

3. 自然地理现象- 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围绕在地球表面空气上方的一层薄薄的气体。

- 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的总称,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 陆地: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没有被水覆盖的部分,包括大陆和岛屿。

【板块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人口分布- 人口: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

-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聚集和分散情况,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

2. 城市化与乡村地区-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城市发展的过程。

- 乡村地区:乡村地区是指相对城市而言,人口较少、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

3. 交通运输与通讯-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指人类活动中人员、货物和信息在空间距离上的移动和流通。

- 通讯:通讯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信息传递的过程。

【板块三:地理现象与灾害】1. 气候和季节-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气象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

- 季节:季节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气候变化情况,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2. 自然灾害- 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导致破坏和伤亡。

- 台风:台风是热带海洋中形成的强大气旋,伴随着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3.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七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一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

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初一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一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一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初一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1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⑵年变化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3、气温的分布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⑷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P56中的图3.17)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面貌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它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地理位置和地理区位•地球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与旋转•自然环境及其要素•人文环境及其组成•经济地理•社会地理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地壳:地球的外部包裹层,主要由岩石构成。

•上地幔:地壳之下的岩石层。

•下地幔:位于上地幔下方的岩石层。

•地核: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外核:地核之外的岩石层。

3. 地球的运动与旋转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

•公转: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5天。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

4. 自然环境及其要素自然环境是指由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组成的地球表面的环境。

它包括以下要素:•气候:气温、降水、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年平均值。

•地形:地面起伏的高低不平的情况。

•地貌: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如平原、山地等。

•水文:与水相关的地理要素,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土壤:地表的可耕种物质,土壤质地和肥力等因素。

5. 人文环境及其组成人文环境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包括以下组成部分:•人口:指居住在某个地区的人的数量和分布。

•居住区域: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地区,包括城市、乡村等。

•农田: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交通:人类运输和交流的系统,包括道路、铁路、航空等。

•工业:制造业和加工业等人类生产活动的集中地区。

6.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空间与经济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发展趋势。

•交通要道和交通运输系统。

•农业地理和农业生产区。

•能源资源与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市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

7. 社会地理社会地理是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初一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

初一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

初一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初一地理重要知识点篇一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气温-最低气温(2)年变化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2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3)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2)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3)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4)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P53中的图3.17)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二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有动物还有考拉和鸭嘴兽。

2、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农业带。

由于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大部分出口,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比例大,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6、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二、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2、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三、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就是低温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4.气温的分布规律:(1)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2)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3)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4)同一地点,海拔低,气温高,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5.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四、世界的居民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初一地理必备知识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必备知识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必备知识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必修课程。

初一地理内容较为基础,但同样重要。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必备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

一、地球与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内部结构地球呈近乎球形,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

3. 纬度和经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南北方向的线,用来划分北半球和南半球。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东西方向的线,用来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

二、自然地理1. 大洲和海洋地球表面有6个大洲和5个大洋,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大洋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2. 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是指短期内的天气变化。

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3. 地形和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而地貌则是指由地形和地表的风化、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貌景观。

4. 水资源和自然灾害水资源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洪灾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指一定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人口迁移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

2. 城市和农村城市是指人口聚集、经济和社会生活发达的地区,农村则是指依靠农业为主的地区。

3.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指人们通过耕作和养殖获得农产品的生产活动,而工业则是指通过机械加工和制造来生产商品的活动。

四、地理技术地理技术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常见的地理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避免环境污染和生物灭绝。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环境资源,使后代也能满足其需求。

通过对初一地理必备知识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认识到人类和地球的关系,增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初一地理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全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人类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初一地理课程包括地球的构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内容。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固体地核、液态地幔和固态地壳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自转使得白昼和黑夜交替,公转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3. 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是地球的缩影,通过图例、比例尺和方位角等元素来表示地理信息。

二、自然环境1. 大自然中的气候:气温、湿度、降水和风等是气候的主要要素,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有严寒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2.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水等,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3. 地表水循环: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降水后进入河流、湖泊或渗入地下,再通过蒸发循环往复。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组成,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三、人文环境1. 居住环境:人类根据生存需要选择合适的居住地,其中山区、平原、河流等因素影响着居住环境的选择。

2.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有陆上交通、水上交通和空中交通,不同交通方式的发展对交流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 城市与乡村:城市是人口集中、各种经济活动发达的区域,乡村则以农业为主,两者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特点。

4.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人口迁移受经济、教育、就业等因素的影响。

四、资源与利用1. 能源资源: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是主要的能源资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 矿产资源:矿石、煤炭、石油等是重要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工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农业生产: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农作物的种植、农业机械和农田的保护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初一地理全部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全部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全部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是地理学科的起点,主要涉及地球的基本知识和人类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以下是初一地理的全部重要知识点总结:
1. 地球与地理坐标
-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 地理坐标用来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包括经度和纬度。

2. 地球的层次结构
- 地球的层次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 地壳分为大洲和海洋,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3. 大洲和海洋
- 大洲是地球上陆地的主要部分,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南
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海洋是地球上水域的主要部分,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
洋和北冰洋。

4. 中国的地理特点
- 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 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高山、高原、平原和河流。

5.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人类的活动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地理环境也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产生影响。

6. 地理现象与自然灾害
- 地理现象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这些现象会对人类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 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理现象引发的灾害,如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水引发的水灾等。

以上是初一地理的全部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初中学习阶段,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初一地理常见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度及其对季节的影响等。

2. 陆地和海洋:介绍七大洲的位置和特点,还有五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3. 大气圈和气候:了解大气圈的结构和气候因素如地理位置、地形、海洋等,以及不同气候带的气温、降水、植被等特点。

4. 水资源与水循环: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5.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预防和减灾措施。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人口迁移:包括人口数量的增减、人口密度及其分布、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等。

2. 交通运输与通信:介绍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和运输方式,以及通信设备和通信方式的发展。

3. 城市与乡村:了解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

4. 国家行政区划:介绍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及其关系。

5.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地图与地图阅读1.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了解地图的分类、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等标志物。

2. 地球与地图:了解地球的投影和畸变问题,以及如何准确理解和使用地图。

四、地理技能1. 空间位置的判断和描述:学习不同地理要素的位置判断和描述方法,如地点、地形、地貌等。

2. 图表分析:通过图表数据进行读图、分析和综合判断,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

3. 实地观察和实地调查:鼓励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观察和实地调查,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以上仅为初一地理常见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学习地理还需要深入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相关实践。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和作用- 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 地图上的基本元素(指北针、图例、等高线)3.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识别地图上的方向- 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理解等高线和地形图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形成和流域- 湖泊和地下水3. 地貌学- 地壳的结构-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主要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功能区2. 经济地理- 农业的类型和分布- 工业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的模式和网络3.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政策四、地理实践活动1. 观察和记录- 观察自然现象和地理事物- 记录和分析地理数据2. 地理实验- 进行简单的地理实验- 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3. 地理调查- 社区地理环境调查- 地理现象的实地考察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总结,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差异。

您可以根据这个概要在Word文档中添加详细的解释、图表、例子等,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总结文档。

同时,确保文档的格式规范,包括合适的标题层级、清晰的段落划分、必要的图表和图片等。

初一有关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初一有关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初一有关地理的知识点总结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图学等领域。

初中地理课程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三个部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初一地理的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

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部分的地壳都是固态的,而地幔和地核是由岩石和金属矿物构成的。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

地球自转的时间是24小时,公转的时间是365天。

3. 地球的经纬度:地球表面的经线是指南北向的线,也叫做经度线;纬线是指东西向的线,也叫做纬度线。

4.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是用来反映地球表面地理分布特征的工具。

地球比例尺表示地球表面距离与地图距离的比例关系。

5. 地图的分类:地图可以分为物质地图、人文地图、专题地图等多种分类方式。

二、自然地理1. 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有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地球上有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2. 地球的气候:地球表面的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海洋、大陆、山脉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有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多种类型。

3. 地球的地形和地貌: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湖泊、海洋等。

4.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地球上有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三大圈层,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受到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和平原地区。

2. 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地球上的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电信通信等多种形式,它们连接了各个地区,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工业和城市:地球上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它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在初一的地理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牢记。

下面是对初一地理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地球与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椭球体状,中间微微膨胀,两极稍扁平。

2.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天24小时完成一次自转。

3.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一年365天完成一次公转。

4.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轴线与地面法线的夹角称为地轴倾角,为23°26′。

二、地球的地理环境1.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结构。

2.板块构造学说:地壳被分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板块,这些板块通过构造运动不断变化。

三、地球的气候与气象1.气候区划: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2.季风气候:东亚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夏季有暖湿季风,冬季有寒冷干燥季风。

3.台风:一种强大的风暴,主要在夏季和秋季形成,并引发强降雨和强风。

四、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1.地球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淡水、海水和地下水,其中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2.5%。

2.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换和迁移的过程。

五、地球的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1.地震:地球表面突然释放出的能量,引起地壳的震动。

2.火山爆发:地壳断裂处熔岩从地下喷发到地表,形成火山口并爆发。

3.环境保护: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动植物等。

六、地名与地理位置1.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中国地理位置:位于东亚,东邻太平洋,西北邻帕米尔高原,西邻阿拉伯半岛。

以上是初一地理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理环境以及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环境保护,积极行动,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初一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基础的地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地球上的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对初一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近乎球形的,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使得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发生,公转决定了四季的变化。

3.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对地球表面缩小而投影的平面图,常用的地图投影包括等经纬度投影和鲁宾逊投影。

二、大洲和大洋1. 大洲的分布与特征:地球上的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各自的特征。

2. 大洋的分布与特征:地球表面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等大洋,它们的面积广阔,承载着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的调节。

三、中国的地理概况1. 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位于东亚,邻近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接壤,还与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有边界。

2. 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多种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境内最高的山脉。

3. 气候和河流:中国的气候类型广泛,有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黄河、长江和珠江等著名河流横贯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四、自然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的保护:我们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抵制乱砍滥伐、乱扔垃圾等行为,保护森林、水源和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

2. 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应该爱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持空气和水的清洁,守护自然生态圈的平衡。

3. 地质灾害的防范: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等对人类造成很大威胁,我们需要学习防灾减灾知识,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

五、地理知识与社会发展1. 交通运输的地理意义:交通运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同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产生着影响。

2.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活动的方式和特点,如农业发展与气候、地形的关系密切。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样本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样本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样本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球相互关系的科学。

初中地理主要探讨了地球的形成、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各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球上的气候分布、生物分布等内容。

下面是初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1.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是一颗蓝色的行星,大部分都被海洋覆盖。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像一个巨大的球一样,在空间中以一个轴为中心而转动。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以椭圆轨道运动。

2.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球上分布着大陆和海洋。

大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而南半球则主要为海洋。

地球上的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湖泊等地形地貌都是自然地理特征。

3.地球的气候分布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较炎热,逐渐向两极方向气候越来越寒冷。

4.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湿润,适宜热带雨林生长。

而靠近两极的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大型植物的生长,只有少量的苔藓植物和冷地灌木。

5.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

亚洲有许多高山,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泰山脉。

亚洲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戈壁沙漠——鄂尔多斯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6.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欧洲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不仅有丘陵、山脉和平原等地形,还有很多河流和湖泊。

多瑙河、伏尔加河、莱茵河等重要河流流经欧洲。

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苏格兰湖。

7.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大陆,南北横跨赤道,气候和生物种类多样。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还有维多利亚湖、尼罗河等自然地理特征。

8.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美洲包括了南美洲和北美洲两个部分。

北美洲拥有五大湖,如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南美洲有亚马逊河和安第斯山脉等自然地理特征。

9.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大洋洲是一个岛屿大陆,包括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许多太平洋岛屿。

大洋洲有很多火山和珊瑚礁等地理特征。

初一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

初一地理主要涉及地理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与运动、经纬度与地球时区、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地球与人类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地理基本概念1.地理: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科学。

2.地球:我们生活的星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3.地球的四季:指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4.地球的自转: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4小时。

二、地球的形状与运动1.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椭球体,它略扁、赤道稍大。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

三、经纬度与地球时区1.经度与纬度:经度是用来表示东西方向位置的线,纬度是用来表示南北方向位置的线。

2.经线与纬线:经线是北极与南极方向上的半圈线,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环线。

3.地球时区: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经度。

四、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1.自然地理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北与中亚相连,东南与近海诸国相邻。

2.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

3.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带异动,有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气候类型。

4.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

五、地球与人类1.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影响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对土地利用、水资源的开发、空气质量的污染等。

2.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初一地理所有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地理学科的内容与要求,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提升对地球形状与运动,经纬度与地球时区,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地球与人类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地理知识点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去。

初一地理整本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整本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整本书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以描绘地球表面和探究人类与环境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初中地理是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科学认识和地理思维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整本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地理知识。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和地图的使用方法。

1.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地球的形状、内部结构、自转和公转等内容,通过图表形式生动地展示地球的基本特征。

2. 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要素包括比例尺、方位角、图例、纬度和经度等,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要素。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环境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区域划分。

1.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自然环境要素,通过图表和实例分析展示中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2. 区域划分:中国的区域划分主要基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如华北、华南、西南等区域的特征与区划。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本章主要介绍了人口和城市的相关知识。

1. 人口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等,重点关注中国的人口现状和问题。

2. 城市发展:介绍了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城市功能等内容,以及中国一些重要城市的特点和发展。

第四章农业和工业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业和工业的相关知识。

1. 农业生产:包括农业区划、农作物类型、农田利用等内容,重点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情况和问题。

2. 工业发展:介绍了工业类型、工业分布、工业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分析了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挑战。

第五章交通与通信本章主要介绍了交通与通信的相关知识。

1. 交通运输:包括陆路、水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2. 通信技术:介绍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通信设备和通信网络等内容,重点关注中国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第六章人类活动与环境影响本章主要介绍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 生活污染:介绍了生活污染的来源和治理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2. 资源利用: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初一考试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一考试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一考试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与地球的环境1. 地球的外形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天体,它的周长大约为40075千米,直径约为12756千米。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4天。

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地壳之下是地幔,地幔之下是地核。

2. 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一颗适合生物居住的行星。

地球上有水、大气和温度适宜的气候,使得生物得以繁衍生息。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地表环境。

3.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

寒带气候集中在地球的两极地区,温带气候分布在较高纬度的地区,而热带气候则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

地理位置和地图1. 地理位置的认识地理位置是指地区所处的纬度和经度。

地球被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而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被定义为世界的起始经线。

2. 地图的认识地图是一种以比例形式绘制出地球上各地区位置关系的图像。

地图上通常会标注出地图的比例尺、方向标、行政区划等信息。

地图有物理地图、政治地图、气候地图、经济地图等不同种类。

地球的运动与地球的自然现象1.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是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地球公转一周约365.24天,产生季节变化的原因。

2. 地球的自然现象地球的自然现象包括日照、昼夜交替、四季交替、潮汐等。

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运动和地球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质构造和自然灾害1. 地壳构造地壳构造是指地球上的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等构成,而洋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地壳构造对地球上的地貌、地形和地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灾害,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现象。

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地面裂缝等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3. 火山火山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地球内部岩浆喷发而成的。

地理初一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初一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初一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初一地理主要围绕地球的基本知识展开学习。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球的结构、气候、人口等。

下面是对初一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呈近似于一个椭球的形状。

地球由内到外分为三层,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表上的陆地和海洋构成了地球表面的特征。

二、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倾斜度的影响下,太阳光照在地球不同地区的角度会有所不同,这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

三、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长时间范围内的天气变化规律,受到地理位置、海洋、大气等因素的影响。

初一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气候带的特点,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而气象则是对当地的气候状况进行观测和预测。

四、各大洲及其特征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分布在五大洲上,它们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每个洲都有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物分布,例如亚洲是最大的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非洲则以沙漠和热带雨林为特征。

五、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一学生要了解人口的分布情况及其变化。

人口分布受到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城市也是人类聚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一学生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特征以及人口集聚的原因。

六、地形和水文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和地势高低,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地貌类型。

初一学生需要了解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特征。

水文是研究水资源及其环境变化的学科,初一学生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用途和管理。

七、自然灾害与预防初一地理还要学习自然灾害的种类和防范措施。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学生需要了解它们的成因以及如何进行预防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总之,初一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涵盖了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各大洲及其特征,人口与城市,地形和水文,以及自然灾害与预防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资料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1)亚洲的半球位置在东西半球的位置:位于东半球;在南北半球的位置:位于北半球(2)亚洲的经纬度位置30ºE——170ºW,跨经度约160 º;10ºS——80ºN,跨纬度约90º(3)亚洲的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东北部:北美洲;西北部:欧洲;西南部:非洲;南部:大洋洲二、世界第一大洲 1、七大洲面积比较: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亚洲的地理分区:分中亚、东南亚、东亚西亚南亚北亚6个分区第二节自然环境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亚洲地势地形特征(1)、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2)、沿300N纬线自西向东,亚洲大陆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2、亚洲的河流(1)流向特征:亚洲的大河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2)水系特征内流河:不流入海洋而注入内陆湖或消失在沙漠里的河流,如我国的塔里木河。

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如我国的长江和黄河。

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外流河注入太平洋的有:黄河、长江、湄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内流河有: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3、亚洲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二、复杂的气候1、亚洲气候的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季风气候显著2、成因:(1)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居大陆内部。

(2)亚洲纬度范围广,海陆跨度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3、主要气候分布区:(1)北冰洋沿岸:寒带气候(2)东南部的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3)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4)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5)中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6)亚洲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亚洲主要有9种气候类型4、影响有利: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不利: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三、人口最多的大洲 1、亚洲人口稠密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2、人口稠密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多为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2)、气候为季风气候,水热配合好,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一)日本的概况1、地理位置:A、经纬度位置:30°N-46°N;130°E-150°EB、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2、范围和组成:日本领土主要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首都及重要城市首都——东京重要城市——横滨、神户、大阪最大港口是横滨,其次是神户。

重要城市还有名古屋、大阪、北九州、长崎等。

(二)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 1、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日本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降水丰富。

其影响是:利于植物生长,但是多台风灾害2、地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

3、河流:河流特点:河流短促、水流湍急,落差大影响:水资源丰富,利于发电,但是不利于航运(三)多火山地震的国家1、原因: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2、影响:有利:硫磺、温泉,地热资源丰富,火山灰是丰富的土壤不利:房屋倒塌,通信交通中断,引发海啸,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经济强国主要经济发展模式为:进口—加工—出口2、日本海外投资的主要对象: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投资对象是美国。

3、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4、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A、丰富的人力资源;B、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C、岛国多优良港口; D、海上航运便利不利条件:A、资源缺乏;B、市场狭小。

三、东西兼容的文化1、民族:民族比较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是和服。

2、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既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如和服与“洋”服并存,和屋与“洋”房并存。

第二节东南亚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范围: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2、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10°S——23°26′N之间大部分在热带 B、海陆位置:连两大洲(亚洲和大洋洲),通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二、热带气候与农业 1、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分布: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大部分及马来半岛南部,菲律宾群岛南部影响: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2、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1)粮食作物: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2)经济作物: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橡胶——泰国;油棕——马来西亚;椰子——印度尼西亚;蕉麻——菲律宾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地形特征(以中南半岛为例)河流山脉走向:由北向南延伸分布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河流特征及影响上游:多为峡谷,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利于农业生产3、城市分布: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四、热带旅游胜地1、典型的景点:(1)缅甸仰光——大金塔(2)泰国曼谷——水上市场(3)柬埔寨——吴哥窟(4)越南——下龙湾(5)花园城市——新加坡(6)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婆罗浮屠2、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外国国籍华侨:中国国籍第三节印度首都——新德里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100N— 300N,处于低纬度,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到印度洋。

主要邻国:东北部:中国、尼泊尔、不丹;西北部:巴基斯坦;东部:缅甸、孟加拉国南部隔海相望:斯里兰卡2、地形特征:平原,高原,较为平坦,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主要地形区:北部喜玛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3、众多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气候类型及影响气候类型: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终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影响(以西南季风为例):风力太弱,来得晚退得早,雨期短,降水量太少,导致旱灾风力太强,来得早退得晚,雨期长,降水量太多,导致水灾2、印度的主要农作物及分布地区(1)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2)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茶叶、黄麻和甘蔗。

(3)农作物分布地区及与气候的关系3、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条件:①耕地面积广大;②地形类型多;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利条件:经常发生水旱灾害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1、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①人力资源丰富②劳动力成本低③英语普及④信息技术发展较早2、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3、工业分布区:西部的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黄麻产量世界第一位。

班加罗尔:印度软件工业中心第四节俄罗斯一、横跨亚欧大陆的北部1、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50°N~70°N,绝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位于北半球,跨东西两半球。

(2)、海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北部,跨亚欧两洲。

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国土范围: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临两大洋,跨两大洲,面积超过 1780万千米2,居世界第一位。

2、俄罗斯地形及河流特征(1)地形特点:地形平坦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

(2)主要地形区:自西向东分别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主要河流及流向主要河流:伏尔加河——全长3600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向:大多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及自南向北流。

3、气候类型及特征(1)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特征及影响: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

影响:常年寒冷,农业生产不稳定。

二、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1、矿产资源特点: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能够自给自足,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2、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80%集中乌拉尔山脉以东3、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圣彼得堡工业区:航天技术、食品、纺织莫斯科工业区:电子工业、重工业新西伯利亚工业区:能源工业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工业4、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关系:工业中心接近原料产地。

5、工业的特点:轻工业薄弱,重工业发达。

三、发达的交通1、交通特点:交通部门齐全,且均很发达;交通线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稠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稀疏。

2、主要交通方式:管道和铁路运输3、城市和文化(1)城市分布特点——集中在欧洲部分(2)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摩尔曼斯克——为终年不冻港;有极昼极夜现象符拉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重要港口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重要港口。

(3)文化:首都莫斯科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第八章东半球上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一、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1、位置和范围:中东的范围 = 西亚 - 阿富汗 + 埃及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区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处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直接,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3、海峡与运河:土耳其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二、丰富的石油资源1、中东石油在世界中的地位: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2、石油分布:中东石油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3、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4、石油输出航线航线A: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航线B: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航线C: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航线A和B石油都是运往西欧各国或美国,航线C石油运往日本三、匮乏的水资源1、地形特点:中东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漠广布2、中东气候类型及主要特征: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特征:终年炎热干燥3、中东的河流特征: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用,水资源匮乏四、多元的文化1、中东地区的人种、分布区及宗教信仰人种:白种人语言:阿拉伯语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圣地:麦加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4、多民族汇聚——产生文化差异,导致宗教纷争第二节欧洲西部(一)欧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欧洲西部指的是欧洲的西半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1、地理位置:40°N--66.5°N,中纬度(北温带)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至地中海3、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4、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 (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5、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二)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1、工业特点:以制造业为主2、工业区分布情况: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工业密集带呈“十字形”二、现代化的畜牧业1、发展畜牧业的自然环境条件:(1)地形条件: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草场广布(2)气候条件:本区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年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2、畜牧业发展状况(1)产值较高: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以上,法国和德国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比重也略高于种植业(2)欧洲西部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三、繁荣的旅游业旅游胜地:西班牙的斗牛法国艾菲尔铁塔、巴黎卢浮宫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英国伦敦塔桥、白金汉宫意大利威尼斯水城、罗马古斗兽场挪威峡湾风光荷兰风车、郁金香波兰华沙肖邦雕像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黑种人的故乡 1、位置和范围(1)纬度位置:赤道穿过本区中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分别从本区的北部、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位于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2、地形特点——以高原为主本区高原面积广大,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3、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其中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