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 第八课计算机数据安全 教案
《计算机数据安全 》教学设计
《计算机数据安全》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型:新课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一、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教材为四川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的七年级上册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
2、内容分析教材前几节已经学习了有关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发展、计算机系统和工作原理、初步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等知识,本节主要学习计算机的数据安全,主要分为三大块:(1)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危害性(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本教材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病毒,能够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危害性,探索概括出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方法,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渗透计算机操作的道德规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信息时代,网络让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够完成大量信息的传递,同时,计算机病毒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问题,对计算机病毒的识别、危害的认识、预防和清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处理逐渐成为计算机的必备技能。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为12-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大胆、好问、好学,学生刚进入初中不久,自学能力普遍较低,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欲都较强,教学中老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该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基本的上网知识,会使用搜索引擎查阅并下载资料,对计算机病毒有一些了解,具备自主学习和上网学习的能力,能够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四、教学环境局域网教室,教师机,投影仪,学生机数台联网,教师可以控制学生机器。
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危害性3、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实例归纳共性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网上搜索和阅读课本、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合作学习的能力六、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计算机病毒,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2、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相应的危害性3、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些预防方法2、教学难点1、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原理,对计算机病毒特征的理解和辨别2、对计算机病毒危害性的概括和总结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七、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归纳法八、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PPT呈现余额宝被盗刷事件:阿华是一个普通的网店店主,一天夜里,他登陆支付宝发现在短短半小时时间里,支付宝竟然发生十几笔交易,交易额度竟然高达6万多元,当他想通过购买货物的方式消费掉余下来的3900元钱时,发现支付密码也被更改,一眨眼的时间,余额已经只剩600元.支付宝公安部人士表示:发生“盗刷”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用户设置的密码安全级别低,二是在网上与陌生人的沟通过程中,点击了来历不明的链接或者二维码,被其中安装的木马窃取了个人信息.师:这个事件涉及到了哪些与计算机有关的内容,阿华的余额宝是怎么被盗刷的呢?生:密码、数据安全、木马盗取个人信息;因为用户的密码级别低,或者点击了来历不明的链接或者二维码,被木马窃取了个人信息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数据安全方面的知识,影响计算机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生:计算机病毒师:一起来看几张图片,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8课 计算机数据安全教案 川教版
学
重
、
难
点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及清除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深到实际的应用中,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
方法
演示、作
教学
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杀毒软件,病毒样本。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及教学内容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备注
一、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思考问题:
1、同学们遇到过或听说过计算机病毒吗?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三、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和清除
请同学们交流你所知道的预防病毒的方法,教师进行归纳。
教师演示在瑞星杀毒软件主页上下载并安装杀毒软件,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杀毒软件,到其主页上下载并安装。
360安全中心:/
瑞星杀毒软件:/
金山杀毒软件:/
板书设计或教学流程图
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
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1、生物病毒:
(1)病毒特征
(2)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计算机病毒:
(1)概念
(2)危害
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及清除措施
(1)预防
(2)清除
三、课后探索活动
完成课本中的附表
教学后记
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个性特征、思维方式、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差异,但对于计算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好奇心,接收新鲜事物速度快;对计算机病毒有一定的模糊的认识,他们的好奇心、病毒存在的普遍性及病毒破坏的严重性会促使他们积极的对计算机病毒做更深入的了解。
2、认识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
学习重点
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危害性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8课综合活动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8课
综合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配置;
技能目标:巩固以前所学知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品格;
教学难点: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计算机;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电脑;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计算机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综合活动》。
二、完成活动:
师:课件出示计算机配置简介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完成课本52-23的表格填写;
生:认真观看后,积极进行填写;
师:巡视指导,并对同学们的表格填写情况进行总结;
三、评估计算机配置: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配置;
师: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尝试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检测;
生:结合课文积极进行尝试;
师:巡视指导,并对同学的实践情况及时进行总结;。
计算机数据安全
创设电脑黑屏情境。
师:同学们,我的电脑怎么了?
生:黑屏,中病毒了。
师:病毒真讨厌,它会影响我们正常工作。最近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病毒(播放“扩大镜”病毒视频)(视频来源:/20111020/n322841420.shtml)同学们,我们不能让它肆意横行了,一起把它揪出来绳之以法。
2.教师准备好上课用的ppt
3.一段“扩大镜”病毒视频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能说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危害
2、能举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3、会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技能:
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探究的方法,在完成任务分过程中激发学生思考预防病毒的方法,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师:我们都知道最近有一种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中传播说明生物病毒具有传染性,有人感染此病毒身亡的,说明它也具有破坏性,破坏人体的免疫力。)那么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这些特征吗,请同学利用互联网上网搜索,找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三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我想大家一定都找出了怎么对付“扩大镜”病毒的好方法,希望大家把这些预防病毒的方法和你的亲人朋友一起分享,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四作业布置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任务,课后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使用电脑中病毒的情况进行调查,看看他们都遇到过什么病毒,都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没有没有清除的病毒,自己试试看能不能帮他们杀杀毒。
二知识点讲解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师:有一种计算机病毒叫做蠕虫病毒,中了蠕虫病毒的电脑整个电脑就爬满了毛茸茸的小虫子,这些小虫子会一口一口的把电脑吃掉?(展示一张爬满虫子的电脑)有一种病毒叫做木马病毒,中了木马病毒,电脑屏幕上有很多木头做的马在奔驰,搅的人头晕眼花?(展示一张有木马的电脑)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计算机数据安全
第八课计算机数据安全一、教学目标目标维度行为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性。
(2)掌握预防、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数据安全的维护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病毒演示flash,阅读病毒材料,认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性。
(2)通过教师讲解计算机的预防措施和清除办法,使学生初步具备防治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机数据安全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人为编制的小程序,就涉及到了人的道德品质问题,所以如果要防范计算机病毒,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性。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计算机机房(2)极域电子教室教学系统。
(3)相关病毒演示flash和阅读材料资源包(4)杀毒软件包(5)学习本课后的自我评价表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备注创设情境故事引入:老师:小王同学暑假期间作业做完了过后,想上网玩下游戏,于是加入了几个游戏群,当即群消息就来了,他看见消息显示是游戏获奖信息,喜出望外,就立即点击进去。
结果链接里面什么也没有,他也每当回事,结果了过了两天他去登他的qq,显示qq在异地非法登陆,这个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观看图片信息,倾听,讨论以学生身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熟悉的内容引入计算机病毒,使学生更迫切去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病毒和防治措施。
学生活动一:你的电脑中过病毒吗?引出主题出示课题:计算数据安全学生观看屏幕知道学习内容学习新知老师:到底什么是病毒呢?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呢?是软件?是程序?还是其他什么?病毒的定义又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对病毒是怎么理解的?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小程序。
它具有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学生自读教材找出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老师:为什么说它是人为编制的小程序了,我们一起来看这段代码,验证一下它到底是不是病毒?操作:老师针对这段代码进行360杀毒。
计算机数据安全说课稿
《计算机数据安全》说课稿王东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四川版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的内容。
今天的说课共分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媒体设计、说教学程序,最后总结。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1、教学内容及对象。
教学内容是: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计算机病毒的普遍存在性和威胁性,所以把《计算机数据安全》作为重点讲授课。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和危害,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掌握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2)能力目标采取以问题交流为主的师生互动学习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情;在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信息安全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要真正做到安全使用信息,除了积极预防别人侵犯以外,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主动成为新时期正确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实践者、示范者。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及清除方法。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办法二、教法学法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以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同时也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科学之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比较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
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一个个问题,经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媒体准备多媒体机房。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动感的特点,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静止事物动态化,帮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去感受、去理解。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八课《路由路径靠算法》教案
2、根据图 8.5 展示的信息,按要求展示路由过程。
3、阅读下面的资料,从国家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两个角度梳理与路由服务相关的安全问题。
通过课堂的上的随机提问,抽取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练习开展习题。
通过课堂的讲解,引导学生本人通过思考,独立完成书本上的习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8.3 与路由相关的安全问题
路由服务是基本的互联网服务之一。网络传输过程中,IP 数据包要借
助路由服务进行传输。所以,控制了路由服务就意味着控制了网络传输过程。
路由服务的安全,关系着整个网络的安全
学生通过倾听老师授课及自由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四、课堂练习
课程练习书本上的内容
底是如何到达目的地的呢?互联网中的路由服务,就是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路由服务由数量众多的路由器协同实现,这些设备收到 IP数据包后,会根据其中的目的地 IP 地址, 计算出下一个要到达的位置。这样一步一步,最终到达目的地。
8.2 路由与算法
对于路由器来说,工作时依据的是路由表。路由器收到 IP 数据包后,会根据目的地 IP 地址,在表中找出记录好的传输路径,然后把 IP 数据包转发出去。有多条传输路径可以到达目的地时,路由器会根据权重等信息,选 择更优的路径(图 8.4)
课题
第八课路由路径靠算法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七Hale Waihona Puke 级第一册学习目标
1. 了解路由器的主要功能,会追踪所用计算机
访问目的地时经过的路径。
2. 了解找到通信路径的方法。
3. 了解路由服务自主可控的重要意义。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第八课计算机数据安全教案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学会保护数据安全。
学生能够列举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常用方法,如安装杀毒软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不打开陌生邮件附件等。
3.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查杀。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杀毒软件,进行全盘扫描和பைடு நூலகம்定义扫描,以及处理查到的病毒。
举例:讲解如何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创建还原点,以及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如何使用还原点恢复到正常状态。
2.教学难点:
(1)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隐藏方式:让学生理解病毒是如何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和隐藏的,以提高防范意识。
举例:讲解通过网络共享、电子邮件、恶意网站等途径传播的病毒,以及病毒在文件、系统注册表等地方的隐藏方式。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计算机数据安全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和危害,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3)游戏设计:设计一个关于信息安全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识别病毒、防范病毒,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3.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计算机病毒、数据备份和系统还原等相关概念和操作步骤。
(2)视频:播放关于计算机病毒危害的实例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毒的危害。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杀毒软件、数据备份工具等,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方便学生学习。
5.学会使用还原点来恢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状态。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计算机数据安全
总结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 破坏内存。 电脑破坏内存的方法主要是大量占用你的计算机内存、 禁止分配内存、修改内存容量和消耗内存4种。
• 破坏文件。 病毒破坏文件的方式主要包括重命名、删除、替换内 容、颠倒或复制内容、
• 影响电脑运行速度。 病毒在电脑中一旦被集火,就会不停的运行, 占用了电脑大量的系统资源,使电脑的系统资源,使电脑的运行速 度明显减慢。
计算机数据安全
• 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 •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与危害性 •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和清除
计算机病毒
•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 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 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 寄生性 • 传染性 • 潜伏性 • 隐蔽性 • 破坏性 • 可触发性
• 影响操作系统正常运行。 电脑病毒还会破坏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 主要表现方式包括自动重启电脑、无故死机、不执行命令、干扰 内部命令的执行、打不开文.
信息安全的三要素
• 保密性 • 完整性 安装正版软件,并经常更新软件。 • 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检测电脑。 • 不轻易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磁盘。 • 使用复杂的密码,提高安全性。 • 重要的文件要提前备份。
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课件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1、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 2、占用磁盘空间,抢占系统资源 3、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4 、给使用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1、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
大部分病毒在发作的时候会直接破坏计算机 的重要数据信息。
它们通过格式化磁盘、改写文件分配表和目 录区、删除重要文件,或者将一些毫无意义 的“垃圾”数据写入文件、破坏BIOS系统程 序等,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
二、病毒的主要特征
破坏性 传染性
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在生物界,病毒常常从一个生物传染到另一 个生物体,并在生物体内大量繁育,使被感 染的生物体出现病症,甚至死亡。
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 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造成计算 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瘫痪。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 这段程序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就会
搜寻其他符合条件的程序,然后将自身插入 其中,到达自我繁育的目的。 计算机染毒后不及时处理,病毒就会在计算 机中迅速扩散,大量文件(一般是可执行文 件)会被感染。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了新的传染源,通过计算 机之间的文件复制对其他计算机进行传染。
如CIH病毒,根据不同的版本可以分别在每 年4月26日,每年6月26日或每月26日发作。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
著名的病毒案例---XXX烧香
发源地:中国武汉 主要流行时间:2006年 感染后的危害:电脑会出现蓝屏,频沉重启
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病 毒可在局域网内传播,在极短时间内就可以 感染几千台计算机,严重时可以导致网络瘫 痪。 特征:中毒电脑上会出现“XXX烧香”图案。
有的用户仅仅因为怀疑计算机带病毒,便贸 然格式化磁盘,造成难以补偿的损失。
南方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8课 守护计算机家园 教案
第8课守护计算机家园教学内容分析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的重要话题,也是信息时代秩序正常的重要保证。
信息安全关系着信息时代的每一位公民。
本节课围绕信息安全展开,首先是了解什么是信息安全,然后了解从哪几个方面提高信息安全意识,最后从软件和硬件两个层面体验提高信息安全的途径。
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但是仍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对待问题仍然处于直观和感性的阶段。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紧密。
不同于常规的软件操作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关于计算机本身。
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这一工具本身产生兴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法建议本课的内容围绕信息安全展开,尽管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如何让学生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是本课内容顺利展开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产生信息安全的意识。
接着,利用分组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的途径。
之后,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下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信息安全。
1.准备丰富的信息安全的案例。
2.提前分组,善于运用分组协作教学。
3.准备好计算机环境,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信息安全。
2.了解提升信息安全意识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维护计算机硬件安全的方法。
2.掌握维护计算机软件安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信息安全的意识。
2.培养自主学习及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升计算机软件系统安全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升计算机软件系统安全的方法。
教学准备机房、多媒体课件及资源。
教学过程。
川教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8.计算机数据安全教案
1. 针对数据安全知识小测验,及时批改学生的测试结果,指出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2. 对于数据安全案例分析,仔细阅读学生的分析报告,评价他们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数据安全报告,评价学生的调研和分析质量,指出报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对数据安全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据安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计算机数据安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数据丢失或泄露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计算机数据安全的奥秘。
2. 数据安全的威胁:了解常见的数据安全威胁,如病毒、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等。
3. 数据安全的措施:学习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数据安全,包括使用防火墙、杀毒软件、备份数据等。
4. 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了解我国关于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
5. 数据安全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据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病毒攻击和数据备份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据安全》教学设计方案
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翻开,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Internet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平安。
2.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效劳
默认情况下,许多操作系统会安装一些辅助效劳,如FTP客户端、Telnet和Web效劳器。这些效劳为攻击者提供了方便,而又对用户没有太大用处,如果删除它们,就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4〕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强。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认识计算机数据平安的价值,用实际行动来要求自己,争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网络资源,学生自查资料,运用自主学习方法,探讨生应具有的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2.知道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根本方法。
3.能够运用正确方法维护计算机数据的平安。
2.培养正确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病毒的特征和预防措施,关注信息平安,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
教学资源
〔1〕学生准备的资料;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上课。
《计算机数据平安》教学设计方案
xx盐道街部信息技术组李立东
课题名称
《计算机数据平安》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2〕学生已经学完计算机结构组成根底知识;
〔3〕学生对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兴趣浓厚;
给你的计算机“量体温”—计算机数据安全教学设计
测体温是为了预防H1N1流感病毒。
计算机也会中病毒。
8.1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6’)
抽问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呢?请学生朗读P37页8.1计算机病毒是是人为编制的一种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的短小程序。
补充定义“能够自我复制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
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起复述计算机病毒定义。
给你的计算机“量体温”
——计算机数据安全
课题:给你的计算机“量体温”——计算机数据安全
教材分析及处理
《计算机数据安全》是七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主要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通过本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危害性;掌握预防、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及数据安全维护的方法。本课知识点理论性比较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讲课时注意举例与理论相结合。
学生分析
学生们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平时上网的过程中可能遇到过计算机病毒,也略知一二,但是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性认识不足,所以在预防计算机病毒,保持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上没有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与危害性;
3)掌握预防、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及数据安全的维护方法。
情感教育
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与危害,那我们就要一起来预防和清除它。
小组活动:借助互联网按小组共同完成计算机病毒预防和清除表。抽检学生作业请学生点评。
展示自己编写的预防病毒三句半,请同学表演。
分组活动
点评作业
表演三句半
回顾小结(5’)
小结。写Biblioteka 后面的话:不管是蠕虫病毒还是木马病毒,抑或是黑客病毒,不过是人类自己伤害自己的又一工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遵守文明使用计算机的秩序,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ppt课件2信息技术七上-PPT精品文档
病毒演示
Hale Waihona Puke 病毒主要危害性• A、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 • B、占用磁盘空间,抢占系统资源 • C、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 D 、给使用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 A、安装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 • • • • • B、对初次使用的软盘或光盘,先检测再使用 C、不从不可靠的渠道下载软件 D、对系统盘及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E、定期利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 F、用杀毒软件对病毒进行查杀
计算机黑客问题
不知道大家在电影中又没有看到通过网络,破 译别人电脑的密码,获取别人电脑中资料的内容, 从广义上讲,这就是“黑客”。 黑客,是英文“Hacker”的音译,是指利用不正 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从而非 法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人。举例:美国的五角大楼 (国防部)的网络,曾多次被黑客入侵,获得一些 重要的数据。一旦黑客窃取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 就可以对网络系统进行攻击,给用户及社会造成重 大的经济损失。 举例:非破坏性,反复地发送一些垃圾信息; 破坏性,盗取一些保密的措施,比如我的电脑中有 期末考试试卷,通过网络,黑客可以获得;
科目1考试网 km1ks/ 科目1考试 科目1考试网 km1ks/shiti/a/ 科目一考试C1试题 科目1考试网 km1ks/shiti/d/ 科目一考试B2试题 科目一考试网 kmyks/ 科目一模拟考试2019题库 科目一考试网 kmyks/c1/ 科目一模拟考试C1 科目一考试网 kmyks/c2/ 科目一模拟考试C2 科目一考试网 kmyks/a2/ 科目一模拟考试A2 科目一考试网 kmyks/b2/ 科目一模拟考试B2 科目一考试网 kmyks/a1/ 科目一模拟考试A1 科目一考试网 kmyks/a3/ 科目一模拟考试A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第八课计算机数据
安全教案
五、学生特征分析:
七年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个性特征、思维方式、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差异,但对于计算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好奇心,接收新鲜事物速度快;对计算机病毒有一定的模糊的认识,他们的好奇心、病毒存在的普遍性及病毒破坏的严重性会促使他们积极的对计算机病毒做更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及清除方法。
七、教学难点:
将落实到实际的应用中。
八、媒体资源的选用: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模拟病毒发生情况的资源光盘,杀毒软件,病毒样本。
九、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及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兴趣和愿望
一、营造氛围,引出课题思考问题:
1、同学们遇到过或听说过计算机病毒吗?
2、你想过,你遇到计算机病毒后,你怎么办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列举病毒报道的例子(新闻媒体有很多的报道,可选取近期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在权威且和普通百姓关注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病毒2-3种举例),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普遍存在。
激发学生学习处理计算机病毒的兴趣。
教师要情绪饱满。
注意引导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
二、引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危害。
1、让学生分析生物病毒(如:感冒病毒),从2个方面入手:1)病毒特征;2)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观察模拟病毒发生情况的资源光盘。
3、思考:你所观察到的或了解的计算机病毒的有什么危害?提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将学生分析生物病毒的2个方面记录下来,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将学生分析生物病毒的病毒特征和计算机病毒的病毒特征做比较,引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播放模拟病毒发生情况的资源光盘。
根据学生回答的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注意激发学生放开思维,将新学习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进行对比,加深新知识的印象。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从而获得预防计算机病毒基本方法。
三、确定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1、根据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思考如何切断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安全。
2、学生总结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加深学生对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印象。
根据学生分析生物病毒的传播途径,比较引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分析学生的回答,师生讨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请学生总结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加深学生对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印象。
注意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使之互动,在探索中学习。
让学生动
手实践,掌握清除的基本方法,体会在计算机中清除病毒的愉悦让学生上亲自实践,对计算机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和清除操作。
1、观看教师演示用杀毒软件。
2、让学生操作杀毒软件,对计算机检查检查和清除。
演示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检查和清除操作。
观察学生的操作步骤,肯定学生杀毒的成绩。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本课进行拓展、挖掘小结、拓展思考在预防计算机病毒中,我能做什么。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和清除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和宣传到日常生活中去。
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后探索活动:调查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安全防范,请同学们对你的亲人和朋友进行一个关于计算机病毒危害与防范的调查,并完成调查表(表见课本41页或附表)。
并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向他们提供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和清除方法。
返回学生调查信息,了解当地计算机病毒的相关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和学生讨论出当地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预防措施或在保护计算机数据安全重点应注意什么。
所收集的信息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使用。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附表:探索活动: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安全防范请同学们对你的亲人和朋友进行一个关于计算机病毒危害与防范的调查,并完成调查表。
并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向他们宣传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和清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