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嘉肴《礼记》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教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1)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

(2)阅读浅易文言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虽有嘉肴》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篇目。

它主要论述了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问题,教学相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学习本课,要在积累文言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课作为单元中的引领课尤其重要。

3、中招考点: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实词注解、语句翻译、名句默写、划分节奏、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写法探究、比较辨析、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等。

4、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已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重点词语,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理解文本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有待提高。

二学习目标1、通过查资料,了解《礼记》相关知识,注意字的正确读音,熟读并背诵课文。

2、借着课下重点词语的注释,能准确翻译课文。

3、通过理提炼课文主旨,要会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完善自我人生。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开展小组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流利。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在笔记本上写出你的课文翻译并向同桌读出,能对同学的翻译情况作出正误判断。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小组内的成员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互相说一说,教学相长给自己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单纯教师授课不关注学生的“填鸭式”教学和教师绝对放手、学生主宰课堂的“放手式”教学都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虽有佳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虽有佳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链接资料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虽有佳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锁定目标1.(知识目标)准确理解课文,认识“教学相长”的意义。

“教”与“学”的主体的不同,并熟练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理顺课文中逻辑论证的过程。

3.(情感目标)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对偶句,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作者名片及主要作品选自《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于战国晚期。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步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论著。

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比如节选的这篇课文所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上看仍然具有很大价值,值得重视。

•题目解析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先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着,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取题为“虽有嘉肴”。

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1.掌握生词读音。

嘉肴.()弗.食()旨.()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2.朗读课文,并注意停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嘉肴:旨:至道:是故:困:自反: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试将全文分层并归纳层意。

2.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这一观点?3.“教学相长”和“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这两句话的关系是什么?4.从写法上看,课文主要有哪些特点?1.读懂全文,说说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2.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本文的中心句是4.翻译下面的句子。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嘉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嘉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嘉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

2.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积累文言文字词。

口头试译全文。

3.能够说出《虽有嘉肴》蕴涵的道理,理解其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本文所蕴涵的道理。

【难点预设】理解本文中蕴涵的道理,本文的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学法导引】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半文言生字词
【学习过程】
教师复备栏“弗食不知其旨也”,食:
i ao)
文,理解其文意
积累字词。


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角
搜集由传统文化【收获与反思】。

[学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虽有嘉肴》【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课前探究】1.读准下面这些字的音。

嘉肴..()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教.学相长.()2.作品链接《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等。

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积累下面的文言字词。

(1)虽.有嘉肴(2)弗.食(3)不知其旨.也(4)不知其善.也(5)然后能自强..(6)虽有至.道(7)教学相长.(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9)教然后知困.(10)然后能自反..也(11)然后能自强.(12)学.学半(13)其.此之谓乎4.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预习交流】小组相互检查课前探究内容【互助提升】(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

2.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3. 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4. 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

(二)深层探究1.本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1)

虽有嘉肴【学习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3.理解文章大意,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对比说理的写法,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是《礼记》,书中所阐述的一些规律和原则,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则片断《虽有佳肴》一、了解《礼记》《礼记》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所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解说的文字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

《礼记》内容涉及上古时代的礼制哲学、伦理、道德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二、读懂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以下生字词。

肴(yáo)弗(fú)自强(qiǎng)兑(yuè)学学半(xiào)2.读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⑴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⑵古今异义①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②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③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④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⑶特殊句式判断句:①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③教学相长也。

(用“也”表判断)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即“其谓此乎”)3.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全文。

译文参考: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兑命》里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4.再次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虽有嘉肴》学案设计

《虽有嘉肴》学案设计

20课《虽有嘉肴》学案学案设计人:陈子绵检查人:初一语文组成员使用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能力目标:3.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情感态度目标:4.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学习难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学习方法:朗读法、自学法、研讨法。

学习准备:了解初中议论文中的五种常用的论证方法中的类比认证和比喻认证。

学习课时:1-2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还记得学《〈论语〉十二章》时老师给你们提过的四书五经是指哪些书籍吗?请同学们回忆出来。

二. 走进新课1.请你介绍《学记》《礼记》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嘉肴.()弗.()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2.学习课文(一)读(1)听录音,要求:要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朗读:练-试—评。

(二)译①解释重点文言字词。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至道..()(3)不知其善.()(4)是故..()..()(5)知困.()(6)自反..()(7)自强(8)教学相长.()(9)学.学.半()②准确翻译课文。

1、你觉得课文哪句话是在下结论?(你能否找到文章的中心观点句?)2.作者既要阐述“教学相长”这个观点,为什么开篇先写“嘉肴”“至道”?这样有什么好处?(四)试背全文三、拓展延伸,启迪智慧同学们,刚才我们明白了《学记》中说的“教学相长”是指教师自身的“学”和“教”两种学习活动相互促进,使得教师不断进步。

那同学们想想看,“教学相长”的道理是否也可以针对我们自己而言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积累了本课的重点词语,也疏通了文意。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嘉肴”“至道”类比,引入对“”和“”的关系的推理,最后得出“”这个结论。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根据你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作家作品。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

《学记》,是《礼记》中的名篇,是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有价值的教育论著。

主要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

全文虽然只有1229个字,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和借鉴。

1、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1、圈注法。

2、小组合作讨论法。

一、巧引入。

1、“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

“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2、导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

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齐诵读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教学相长(zhǎng )弗.食,不知其旨也(fú)( zhǐ)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xúe)(2)、把握节奏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虽有佳肴》教案1-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虽有佳肴》教案1-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虽有佳肴》教案1 新人教版主备人精读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 2 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教学相长道理。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导入(采用提问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自然而然转入文学常识。

同学们,你有没有听过“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那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吗?(师答:《学记》)二、文学常识(以填空形式检验学生预习情况)《学记》是我国的一部关于、活动的论著。

(接下来我们来疏通文意)三、感知课文(分不同形式的读,但每一次的读达到不同的目的)1.一读课文(个人读),读准字音。

(学生个人自由大声朗读,并完成《学评》73页第一题,从而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字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2.二读课文,读出韵味。

(录音范读,划出朗读节奏)(在掌握字音和节奏的基础上,全班大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美。

)3.三读课文,理解字词。

通假字:兑.命兑:通:“说”,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古今异义词:(1)、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用意,目的)(2)、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3)、然后能自强.。

(古义:自我勉励;今义: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丰富文化底蕴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文言实词归类。

到)一词多义:(1)、其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佳肴”,美味的菜)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其.此之谓乎(表示揣测)(2)学教学.相长(学习)学学.半(教)4.四读课文,读懂文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20虽有嘉肴礼记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0虽有嘉肴礼记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20虽有嘉肴《礼记》课前自学读一读,记住以下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一、“虽有佳(jiā)肴(Yáo)”,“虽”,连词,尽管。

“佳肴”,美味的鱼肉。

“佳”美好。

“肴”,做熟的鱼肉等。

二、“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

“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

“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五、“是故”,连词。

因此;因此。

六、“困”,不通,明白得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八、“自强(qiǎng)”,意思是自己尽力。

“强”,极力,尽力。

九、“故”,连词,因此。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相互增进,教他人,也能增加自己的学问。

1一、兑(yuè)命。

1二、“学(xiào)学半”,意思是教育他人,能学习一半。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说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那么和方式,教育进程中的师生关系和同窗之间的关系。

知识积存:学习进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课堂活动(一)、积存知识一、给以下红字注音:佳肴..()()自强.()兑.命()学.学半()二、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说明以下字词。

虽.()旨.()至道..()善.()困.()是故..()自强..()..()自反3、通假字《兑.命》曰4、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古义:今义:(2)、不能知其旨.也古义:今义:(3)、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4)、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五、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2)、不知其善.也()六、一词多义学.学半:学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其不知其.旨也:7、翻译句子(1)教学相长(2)学学半。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佳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佳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佳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点: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学习难点: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课文,并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预习自测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情境导入在《论语》中孔圣人曾经告诉我们一些让我们终生都可以运用的学习方法,比如(学生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今天,我们再一次聆听有关学习的至理名言。

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这些有关学习的教诲,会让我们一生受益。

那么究竟是什么至理名言呢?质疑探究一、整体感知1、熟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

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

20《虽有嘉肴》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讲述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本篇古文同样以简短的文段从论证的角度提出“教学相长”的论点,旨在让学生明白不仅生活中可以习得道理获得感悟,同样学习也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1. 学生处于好动思维活跃阶段但往往在学习上针对问题的思考方向会产生较大偏差,所以需要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答题方向,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导学案,先行预习课文的文句,再通过熟记词句意义和熟读背诵激发学生兴趣。

2. 对于简易文言文,实词的释义不可小看,应该以学生初步接触的视角来耐心讲解,多结合古意,有趣味地讲述补充相关课外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布置简单的实词解释,简易文言文给学生练习。

知识与能力: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1课时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一、巧引入。

1、“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

“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2、导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

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知作品。

1、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礼记》的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佳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佳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其此之谓也
明确:(1)虽:即使;嘉: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中“教学相长”就出自本文。
四、拓展延伸(备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主。)
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学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自反(自我反省) 故曰:教学相长 (教和学互相促进)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推测语气,大概。)
二、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并及时巩固。
四、当堂检测(解释加粗字,并翻译全句,每生一句)
五、熟读成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1可能对个别字词不是很理解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0-虽有嘉肴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0-虽有嘉肴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重视诵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先贤圣哲关于“教学相长”这一哲理。

二、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当堂成诵。

三、教学难点理解“教学相长”这一哲理。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解释“玉不琢,不成器”,并说出其出处。

这句话出自《学记》,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精美的器物。

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

(二)介绍《学记》本课是从《学记》中节选的一段文字,编者以第一句话作为标题。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

【教学设计意图:储备文学常识,夯实基础知识。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2.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

是故/ 学/ 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

3.根据课下注解积累文言字词,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4.根据注释,翻译全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嘉肴《礼记》学案1 (新版)
新人教版
课前自学
读一读,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1、“虽有佳(jiā)肴(Yáo)”,“虽”,连词,虽然。

“佳肴”,美味的鱼肉。

“佳”美好。

“肴”,做熟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

“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

“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

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qiǎng)”,意思是自己努力。

“强”,竭力,尽力。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兑(yuè)命。

12、“学(xiào)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

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知识积累:
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课堂活动
(一)、积累知识
1、给下列红字注音:
佳肴
..()()自强.()
兑.命()学.学半()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旨.()至道
..()
善.()困.()是故
..()
自强
..()
..()自反
3、通假字
《兑.命》曰
4、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古义:今义:
(2)、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今义:
(3)、教然后知困.
古义:今义:
(4)、教学相长.也
古义:今义:
5、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6、一词多义
学.学半:

学学.半 :
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7、翻译句子
(1)教学相长
(2)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8、找出下面文言句式
(1)、判断句
(2)、倒装句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2、句段品读。

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3、探究质疑。

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提示:(从教者角度和学者角度来谈)
(一)1、jiā yáo qiǎng yuè xiào
2、即使甘美最好的道理好处不通,理解不了所以自我勉励
反省自己
3、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4、(1)、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3)、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4)、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5、(1)、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2)、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6、教向别人学习;表示推测它的
7、(1)、教和学互相促进(2)、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8、(1)、弗食,不知其旨也(2)、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二)1、“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2、类比论证
3、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
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