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免疫学检测与防治
免疫学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免疫学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免疫学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体内免疫系统的反应来确定疾病状态或病原体存在的诊断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体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或人工合成物质)做出特异性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并将其检测出来。
免疫学检测可分为血清学检测和细胞免疫学检测两种。
血清学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来确定疾病状态或病原体存在的诊断方法。
主要有ELISA、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目标抗原或建立细胞突变株制备成特异性抗原,与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合,用酶、荧光或其他标记物检测出来。
例如,ELIS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抗体和抗原的相互作用。
它的原理是将抗原吸附到多孔板上,在体外将待测样本加入其中,样品中如有特异性抗体,则与抗原结合,未结合的抗体被洗掉,再加入标记抗体,标记物与抗原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可以根据标记物的性质来检测复合物的形成。
细胞免疫学检测是指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反应来确定疾病状态或病原体存在的诊断方法。
主要有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血液或其他体液样本中的免疫细胞与特异性抗原共同孵育,在体外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或细胞反应,使用流式细胞术分离、检测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
例如,LTT可用于检测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及免疫功能异常等疾病。
其原理是将血液或其他体液样本加入培养基中,与特定抗原刺激后,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培养物中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反映细胞免疫应答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免疫学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被用来诊断多种感染性疾病,例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相应的抗体或细胞反应,可以确定疾病病原体是否存在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此外,免疫学检测还被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自身抗体,可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常见免疫学检测方法
常见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它通过检测机体的免疫反应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和检测特定的免疫指标。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与待测物质结合,并通过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的酶作用产生可见的颜色反应,从而定量或半定量地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ELIS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检测、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二、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光学技术,用于分析和计数悬浮细胞或微粒。
该技术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细胞或微粒单个地通过激光束,测量其散射光和荧光信号来分析细胞的特性和功能。
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检测、免疫细胞亚群的鉴定、细胞凋亡的检测等。
三、免疫组化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组织切片与特定抗体结合,并利用酶标记或荧光标记的二抗来显示特定抗原的分布和表达量。
免疫组化广泛应用于病理学研究、肿瘤诊断、蛋白质定位分析等领域。
四、免疫印迹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经电泳分离后转移到膜上,然后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并通过酶标记的二抗或荧光标记的二抗来显示目标蛋白的分子量和表达量。
免疫印迹常用于蛋白质的检测、定量和鉴定。
五、免疫荧光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是一种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特定抗原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利用荧光标记的二抗来显示抗原的分布和表达量。
免疫荧光广泛应用于细胞和组织的定位分析、病毒感染的检测等领域。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第23 章免疫学防治
第23 章免疫学防治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学习资料第8 章、第25 章学习.一、A1 型题(最佳肯定型选择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 个最佳答案。
1.隐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属于CA.人工被动免疫B.人工主动免疫C.自然主动免疫D.自然被动免疫E.过继免疫2.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A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B.注射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恶性肿瘤C.静脉注射LAK 细胞治疗肿瘤D.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E.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3.胎儿从母体获得IgG 属于DA.人工被动免疫B.人工自动免疫C.自然自动免疫D.自然被动免疫E.过继免疫4.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DA. 自然主动免疫B. 人工主动免疫C. 自然被动免疫D. 人工被动免疫E.自然免疫5.下列哪项是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E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转移因子D.胸腺素E.类毒素6.可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的一组疾病是EA.破伤风、乙型脑炎、白喉B.肉毒中毒、霍乱、破伤风C.结核、气性坏疽、肉毒中毒D.白喉、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气性坏疽、肉毒中毒、破伤风、白喉7. 某护士在给一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射时,不慎被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手指。
为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DA.注射抗生素B.注射丙种球蛋白C.注射乙型肝炎疫苗D.注射HBIgE.注射a-干扰素8.下列哪项属于免疫增强剂? EA. 环孢霉素A B.环磷酰氨C.皮质激素D.硫唑嘌呤E.左旋咪唑9.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A.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的物质为抗原B.人工被动免疫不能用于治疗C.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的物质为丙种球蛋白D.人工主动免疫主要用于治疗E.人工主动免疫主要用于紧急预防二、A2 型题(最佳选择题否定型):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 个最佳答案。
1.对灭活疫苗叙述有误的是EA.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灭活制成B.需多次接种C.注射的局部和全身反应较重D.保存比活疫苗方便E.能诱导细胞免疫形成和特异性抗体产生2.下列减毒活疫苗中除外EA.麻疹疫苗B.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C.腮腺炎疫苗D.卡介苗E.乙肝疫苗3.抗毒素使用不正确的做法是AA.作为免疫增强剂给儿童反复注射B.用前应做过敏皮试C.对抗毒素过敏者可脱敏注射D.治疗时要早期足量E.既可用于治疗也可紧急预防4.免疫增强疗法不宜用于DA. 感染B. 低Ig 血症C. 肿瘤D. 炎症E.艾滋病5.免疫抑制疗法不宜用于CA. 超敏反应病B. 自身免疫病C. 感染D. 炎症E. 移植排斥反应6.有关人工主动免疫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 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B. 免疫接种后1-4 周出现免疫力C. 免疫力出现时间短D. 使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E. 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三、X 型题(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 个或2 个以上正确答案。
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
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第⼀章现代免疫:机体识别“⾃⼰”和“⾮⼰”,对其产⽣免疫应答(清除抗原性异物,或维持免疫耐受),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理性防御机制。
三⼤免疫功能的表现:功能⽣理表现病理表现免疫防御抗感染免疫,防御病原微⽣物超敏反应或免疫缺陷免疫稳定对⾃⾝组织成分的耐受⾃⾝免疫病免疫监视防⽌细胞癌变或持续性感染癌症或持续性感染免疫的类型及特征:1、⾮特异性免疫(⾃然免疫):【第⼀道防线:⽪肤、粘膜、⽪肤及粘膜分泌物;第⼆道防线: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粒细胞】特征:反应迅速,并⾮针对特定Ag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和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两个分⽀【第三道防线:淋巴细胞、抗体】特征:特异性、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限性:免疫学分类:1、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2、免疫学检验3、免疫药理学4、分⼦免疫学琴纳(Jenner)——⽜痘疫苗 Behring与Kitasato北⾥——抗毒素(被动免疫)巴斯德(Pasteur)——疫苗(主动免疫) Metchnikoff——细胞学说Ehrlich(欧⽴希)——体液学说 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第⼆章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 2、免疫反应性全抗原:具有两种特性的物质半抗原:能与抗体结合产⽣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的物质耐受原(变应原):可能引起病理性免疫应答即超敏反应的抗原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构成抗原的条件):1、异物性2、理化条件(分⼦⼤⼩、化学组成和结构、⽴体构象、物理性状等)3、其它条件(宿主因素、免疫⽅法)~【异物性:与⾃⾝成分相异或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前未接触过的物质。
】抗原决定簇(表位):是Ag分⼦表⾯有⼀定空间构象的特殊的化学基团,(其性质、数⽬、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特异性。
T细胞决定簇与B细胞决定簇主要特点:共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抗原》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与其特异性应答产物发⽣反应,还可与其他抗原诱⽣的应答产物发⽣反应抗原的分类:根据诱⽣抗体对T细胞的依赖关系: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 (胸腺⾮依赖性抗原)异嗜性抗原:⼀类与种属⽆关,存在于⼈、动物及微⽣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在同⼀种属的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表现的不同抗原。
免疫学检验
免疫学检验概述免疫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状态来评估健康状况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主要用于检测和诊断免疫相关疾病、监测免疫治疗效果和评估免疫功能。
在免疫学检验中,通常使用抗体和抗原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检测。
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可以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通过检测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浓度变化,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状态。
常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它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目标分子(如抗原、细胞表面分子等)发生特异性结合,然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免疫荧光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势,可以用于检测抗体、抗原和免疫细胞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在临床诊断中,免疫荧光检测常用于检测自身抗体、病毒抗体和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它基于酶标记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利用酶催化的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ELISA具有高精确性和灵敏度的特点,可用于检测抗体、抗原和细胞因子的浓度。
在临床检验中,ELISA常用于检测病毒感染、风湿性疾病和免疫调节等方面。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免疫学检验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和分析多种免疫细胞类型和功能的改变。
它基于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特异性结合和荧光标记的抗体的检测,通过流式细胞仪实现高通量的细胞检测和分析。
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它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分析细胞亚群的比例和功能状态,并可进行细胞分选和细胞功能实验等。
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应用免疫学检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中,免疫学检验可以检测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水平变化,帮助确定疾病类型和活动度。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2)
第一章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与稳定得功能.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得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她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随时发现与清除体内出现得“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与衰老、凋亡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immune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两种主要得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得稳定.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就是指免疫系统识别与清除抗原得整个过程。
第二章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得多种细胞因子(IL—3、IL—4、IL—6、IL—7、SCF、GM—CSF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得造血细胞赖以分化发育得环境。
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应用同系小鼠骨髓细胞输注给经射线照射得小鼠,可在受体小鼠脾脏内形成由单一骨髓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得细胞集落,包括红细胞、粒细胞与巨核细胞等,此称为脾集落形成单位。
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unit—culture,CFU—C)用半固体培养技术,在有造血生长因子存在得条件下,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不同谱系得细胞集落,称为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
初始淋巴细胞(naïve lymphocyte)尚未接触过抗原得成熟B、T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得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与组织间反复循环得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第三章抗原(antigen,Ag)就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得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得物质。
免疫学检测的方法有哪几种
免疫学检测的方法有哪几种免疫学检测是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多种疾病诊断以及病情预估的检测方法。
尽管免疫学检测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多数人对其包含的具体方法了解的并不透彻,下面就免疫学的检测项目及方法进行科普。
1. 免疫学检测项目临床免疫学检测的项目包含种类很多,以下列几种的应用较为频繁,临床较为常见,即细胞免疫检测、体液免疫检测、感染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自身抗体检测,而移植免疫学检测项目则较为少见。
(1)细胞免疫检测:细胞免疫学检测通常会针对多种类型的细胞进行含量及形态的测定,除了我们熟悉的淋巴细胞、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以外,还包含前体细胞及单核细胞等[1]。
(2)体液免疫检测:体液免疫检测是针对免疫球蛋白(IgA、IgE 、IgG、IgM)、血清B因子以及血清补体(CH50、C3、C4)进行含量及形态的测定。
通过体液检测结果能够让医师了解受检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患有免疫性疾病或者感染性疾病;通过对血清补体指标的检测结果还能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肾小球肾炎、急性感染性疾病或者红斑狼疮等疾病[2]。
(3)感染免疫检测:感染免疫检测主要通过对寄生虫、病毒及细菌等指标的测定,判断受检者是否感染轮状病毒、结核杆菌、脑炎病毒、艾滋病毒、寄生虫或者微生物等。
(4)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针对酶类、激素类、组织多肽抗原、糖类抗原、甲胎蛋白(AFP)以及癌坯抗原(CEA)等多种标志物的检测。
医师可通过检测结果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肿瘤及肿瘤的良恶程度,进而对病情、预后以及治疗效果展开预估和评价[3]。
(5)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是针对多种不同抗体的测定,包括抗核抗体、抗组织细胞、风湿因子等。
医师可根据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炎性疾病、甲状腺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等。
(6)移植免疫学检测:移植免疫学检测主要针对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并对其移植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有助于医师判断移植组织是否出现排斥反应,以便能够及时作出应对[4]。
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的原理,通过酶催化底物产生颜 色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步骤: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 载体上,加入待测样品,再加入 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最后加入
底物,产生颜色反应。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 作简便,可定量检测。
应用:广泛应用于免疫学检测、 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
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03
检测方法:使用免疫细胞进 04
筛选结果:根据检测结果,
行药物筛选,如ELISA、流
选择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进
式细胞术等
行进一步研究
科学研究
01
免疫学检测在科学
研究中的应用
02 免疫学检测在生物
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03
免疫学检测在生物
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04 免疫学检测在生物
制药研究中的应用
2 免疫学检测原理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抗原: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毒、细菌 等
抗体:由B细胞产生的,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的 蛋白质
特异性结合:抗原与抗体之间具有高度特异性, 即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结合
结合原理: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形成抗原抗体复 合物,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
信号放大技术
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 原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免疫学检测方法 02. 免疫学检测原理 03. 免疫学检测应用
1 免疫学检测方法
抗原抗体反应
01
抗原:能够引起 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等
02
抗体:由免疫系 统产生的,能够 识别和结合抗原 的蛋白质
03
反应原理:抗原 与抗体结合,形 成抗原抗体复合 物,引发免疫反 应
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原理
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原理1. 概述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外界病原体侵袭的科学,它在医学、生物工程、农业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其原理。
2.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免疫学的应用主要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以下是免疫学在医学中的一些应用:•疫苗:疫苗是通过引入抗原物质来引发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等。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例如采用抗体疗法治疗癌症、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自身免疫疾病诊断:免疫学的方法可以用来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 生物工程领域在生物工程领域,免疫学的应用广泛用于生物制药、治疗和预防疾病等方面。
以下是免疫学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制备:利用免疫学的原理,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疾病和检测目标物质。
单克隆抗体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并且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重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学技术,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大量的重组蛋白。
这些重组蛋白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工业生产和科研等领域。
•检测技术:免疫学的技术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等,广泛应用于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4. 农业领域免疫学在农业领域也有重要应用,主要用于预防和控制农作物和动物疾病。
以下是免疫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动物免疫:免疫学技术可以用于动物的免疫疾病预防和治疗,如家禽免疫和畜牧免疫等。
通过接种免疫疫苗,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防止病原体侵害。
•农作物抗病性培育:通过免疫学技术,可以培育抗病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生产力。
这种方法是通过培育携带特定抗性基因的农作物品种,使其对病原体具有抵抗能力。
•疫苗接种:与人类疫苗类似,对于某些植物病害,也可以采用疫苗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增强植物的免疫系统功能。
5. 免疫学的原理免疫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细胞、分子和器官组成的复杂网络。
医学免疫学实验
第一章免疫学概要1.免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并通过面已经打排除抗原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免疫防御: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这是机体不受外来物质干扰,保持物种纯洁的生理机制。
3.免疫自稳: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的能力,是机体维持正常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机制。
4.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异常突变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借以监视和抑制恶性肿瘤在体内生长。
5.TCR:TCR即T细胞抗原受体,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
6.SIg:即B细胞表面的膜免疫球蛋白,为B细胞的抗原受体,是B细胞特异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
7.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有关的各类细胞,主要有免疫活性细胞、嗜酸性粒细和嗜碱性粒细胞及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等。
8.CD:CD即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正常分化成熟和记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抗原标志。
9.APC:APC即抗原呈递细胞,也称为免疫辅佐细胞,能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从而使T细胞活化。
主要有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两大类。
10.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是免疫细胞聚集和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11.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活性细胞的产生、增值和分化成熟的场所,对外周淋巴器官发育和全身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
12.ADCC:ADCC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当IgG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其IgGd Fc段与NK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定向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填空题:1.免疫功能主要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2.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疫苗是E.Jenner发明的牛痘苗,可预防天花。
3.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
检验科常见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
检验科常见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免疫学检测是一种通过测试体内免疫系统的反应来评估病理状况的方法。
它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诊断、预防和监测疾病。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中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从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它通过检测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确定目标物的存在与否。
ELISA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可以高通量地检测多个样本。
只需少量的样品,即可进行大规模的检测。
然而,ELISA也存在一些限制,如交叉反应较高、灵敏度较低等。
二、免疫荧光检测(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抗体来检测样本中特定抗原的方法。
它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观察样本中荧光的分布和强度,可以确定目标物的存在和定量分析。
与ELISA相比,IFA在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上都有较大的优势。
三、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免疫学分析技术。
它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不同类型的细胞,并研究它们的功能和活性。
流式细胞术结合了免疫学、生物物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多参数分析。
因此,它在肿瘤科研和免疫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是一种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分析细胞和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来诊断疾病。
免疫印迹通过将蛋白质分离和转移至膜上,然后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并通过酶反应可视化目标蛋白质的位置和数量。
免疫印迹的优势是可以同时检测多个蛋白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蛋白质大小和亲和性的依赖。
五、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通过免疫染色来定位和分析细胞或组织中目标蛋白质的方法。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免疫学总学时数:32先修课及后续课:《免疫学》是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免疫学》是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现象的原理和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医学免疫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及其调节,熟悉和掌握免疫学防治及免疫诊断原则、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免疫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非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能够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以后学习其他医学等课程及从事医药相关职业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在临床疾病的形成、预防、诊断、治疗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依据这一宗旨,本课程内容包括抗原、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学应用及临床免疫等内容,其中临床免疫为学生自学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抗原刺激机体,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及规律。
了解和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及其调节,熟悉和掌握免疫学防治及免疫诊断原则、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免疫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总学时按30学时安排。
4、教学重点、难点绪论重点:1、免疫的基本概念2、免疫的生理功能(防御、自稳、监视)3、免疫的类型第一篇抗原重点:1、抗原的概念和性质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一一抗原决定簇(AD) 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难点:1、抗原决定簇的概念、种类2、抗原决定簇与抗原特异性的关系第二篇免疫系统重点: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3、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功能4、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共同特性5、MHC、HLA、HLA复合体概念6、HLA的生物学功能及与医学的关系7、CD分子和粘附分子的概念8、中枢免疫器官场所9、外周免疫器官10、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11、抗原提呈细胞12、自然杀伤细胞难点: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CDR与HVR概念、功能区、水解片段)2、补体活化的三条途径3、HLA复合体结构4、HLA复合体遗传特征5、重要的CD分子的功能5、粘附分子的作用6、T 细胞发育分化7、B 细胞发育分化8、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表面标记9、抗原特异 性淋巴细胞亚群第三篇免疫应答重点:1、固有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2、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3、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 过程4、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5、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意义6、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7、 抗原的调节8、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W 9、各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0、临床常 见疾病 难点:1、免疫细胞活化的分子基础2、APC 、TH 和B 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3、各型超敏 反应造成组织损伤的机理第四篇免疫学应用重点:1、人工自动免疫2、人工被动免疫5、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授、自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和指定阅读参考 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
医学免疫学实验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检测技术
细胞免疫的体外检测
•大、小吞噬细胞 •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血涂片大吞噬细胞
大吞噬细胞吞噬实验(示教)
※ 观察示教,并作图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2、淋巴细胞的测定
(一)T细胞总数及亚群的测定 (二)T细胞功能的测定
1.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形态学方法、3H-TdR掺入法等。
2.细胞毒试验 3.细胞因子测定
T
+
T
T T
1)T细胞花环形成试验 T细胞表面有绵羊红细胞受体,形成花环。
计数200个淋巴细胞,结合3个SRBC或以上者的E 花环 阳性细胞数。
玫瑰花环试验
E-rosette formation test
正常范围:50%-80%
2. T细胞增殖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
细胞免疫的体外检测
1.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操作) 2.E-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大、
小吞噬细胞的吞噬现象(示教)
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 抽取2ml血到抗凝管 2. 加入等量菌液,混匀 3. 37ºC反应30min 4. 加1小滴推片(制作血涂片) 5. 自然干燥 6. 加瑞氏染液以及等量蒸馏水反应10sec 7. 细水流冲洗 8. 吸干后油镜检查
医学免疫学(经典资料)
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对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的功能,即免疫系统对“自己”和“非己”抗原性异物的识别与应答,借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
2、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发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3、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
若该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感染。
4、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而对自身成分则保持免疫耐受;若该功能失调,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5、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固有免疫亦称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固有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亦可参与对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清除,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抗原递呈等重要作用。
6、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簇)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簇)而发生反应。
由后天获得,具有特异性、记忆性、作用慢而强等特点。
4、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5、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主要包括扁桃体、阑尾和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以及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下聚集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
免疫学检测原理
免疫学检测原理
免疫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分析方法,用于检测体内的抗体或抗原。
其原理基于免疫反应,即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免疫学检测通常分为直接和间接检测两种方法。
直接检测中,样品中的抗原与标记有特定抗体的探针结合,形成抗原-抗体
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检测,例如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等。
间接检测中,样品中的抗原与特定抗体结合后,再与标记有第二抗体的探针结合。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检测抗体。
在免疫学检测中,探针的选择很关键。
探针可以是放射性同位素、酶、荧光剂或荧光素等,这些标记物能够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通过测量标记物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的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数量。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实验要求以及所需要检测的抗体或抗原类型。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西方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等。
总的来说,免疫学检测是一种快速、敏感且特异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
通过免疫学检测,可以获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和疾病状态的重要信息,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展机制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医免名解
现代的免疫概念:指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异己”,并最终排除“异己”,保护自己,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有害异物,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机制与病理损伤,并探讨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手段的一门学科。
医学免疫学:是专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与防治的生物科学。
免疫系统: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系统。
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进入病原体及其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机体能监察出体内突变或早期肿瘤细胞并给予清除。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抗体IgG结合了靶细胞的膜表面后,其Fc段可以与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致使细胞被激活,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发挥杀伤作用。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淋巴细胞的归巢:成熟的免疫细胞离开中枢后,经血液循环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组织的特定部位。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不停地在外周淋巴组织和器官之间循环周转,使得相对有限数量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可以最大限度的识别入侵的病原体并及时对其产生应答。
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
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大分子物质)例如,大多数蛋白质、组织细胞、细菌外毒素、抗毒素、异种动物血清、各种疫苗等均是完全抗原。
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
例如,多糖、氨基酸、类脂、芳香族化合物和药物。
抗原表位:在抗原分子中起决定抗原作用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抗原结合价: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顺序表位:是指一段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或糖基,又称线性表位,可位于抗原分子的任意部位。
医学免疫学-副本021:免疫学检测原理
概述是应用免疫学理论设计的一系列测定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临床免疫学检测原理一、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检测方法二、免疫细胞的测定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检测三、免疫分子的检测Ig、补体、细胞因子、CD、表面受体、粘附分子、HLA型别分析四、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免疫性疾病、免疫相关分子、免疫功能检测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 应用范围: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大分子物质药物、激素和炎性介质等各种半抗原物质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1)高度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是血清学诊断的依据⏹抗原决定簇-超变区的结合高度特异性(2)可见性——成比例结合→决定反应结果的关键因素(3)可逆性⏹是分子间非共价键结合⏹可逆性结合一定条件下(低pH、高浓度盐、冻融等)→抗原-抗体可被解离(二)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电解质中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的电荷0。
85-0。
9%NaCl* 酸碱度PH6-8* 温度37℃(0-45℃)* 振荡* 抗原和抗体本身的性质1)抗体特异性、亲和力2)抗原理化性质、表位多寡和种类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方法(agglutination)凝集反应* 原理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合→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方法直接凝集、间接凝集、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直接凝集试验-原理:细胞(组织细胞、细菌)+相应抗体细胞凝集一定条件下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沉淀反应* 原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方法单向免疫扩散,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泳沉淀反应原理扩散实验双扩实验结果分析火箭电泳对流免疫电泳补体结合试验免疫标记技术* 原理用荧光素、酶、放射性核素或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优点灵敏度高、快速、可定性、定量、定位标记技术检测抗原(1)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IF)* 直接荧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标本图
免疫标记技术
用荧光物质、放射性核素、酶或化学发光物质等标 记抗原或抗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后,通过检测标记 物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分析
按检测现象分为: ①放射免疫技术 ②荧光免疫技术 ③酶免疫技术 ④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④金免疫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 125I、131I
一抗: 人抗病毒 抗体(IgG)
待测A 待测 B
包被乙肝 Ag
待测 C
金标记
免疫学防治
建立、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以 预防、治疗疾病和提高疗效。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第一节 免疫预防
Edward Jenner
Louis Pasteur
Jenner和Pasteur,著名的免疫学家,免疫接种和主动免疫
集现象。 ❖ 玻片法 如: ABO血型鉴定
(二)沉淀反应
可溶性Ag 加相应Ab在电介质参与下,出现沉淀物。
1. 单向免疫扩散(singlel agar immunodiffusion) 2. 双向免疫扩散(double agar immunodiffusion)
模拟图
Ag
原理示意 图
Ab
1.抗原抗体双向自由扩散 2.24小时出结果 3.呈现沉淀线或弧
一抗
抗原
固相载体
抗体
同种型 同种异型 独特型
Fab fragments
Fc fragments
IgG molecule
二抗
人 IgG
一抗
免疫动物, 如兔、鼠
等
产生抗人 IgG的抗体 ( IgG)
抗人 IgG的抗体
取血
底物
显色:颜色的深浅与血清中抗体的量
成正比
二抗: 羊抗人IgG抗 体-辣根过氧化物酶
体自身产生抵抗疾病的能力。
自然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 人工被动免疫
将对疾病有免疫力的供者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转移给受 者,或自体免疫细胞体外处理后回输自身,以预防或治疗疾病。
疫苗的主要保护机制—中和抗体
Vaccination
Th
B 7
MHC-II
免疫学检测技术
诊断疾病、研究发病机制、监测病情、评价疗效 测抗原、抗体; 免疫细胞数目、功能
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特点及影响 因素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 高度特异性 ❖ 抗原抗体结合具有可逆性 ❖ 抗原与抗体比例合适
❖ 抗原抗体反应的2个阶段:
1.高度特异性 抗原表位与抗体高变区间的互补结合
标记酶: (HRP);底物:邻苯二胺(OPD), 二氨基联苯胺(DAB)。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是应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在固相支持物表面检测未知抗原 (或抗体)的方法。
※
※※
※
底物
※※※ ※
原理
二抗
CD2 8 CD4
TCR Th
ICAM LFA-1
APC
Th
分泌细胞 因子
Th
CD40L CD40
BCR
抗 原
浆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
自然免疫
人工免疫
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
胎儿或新生 儿从母体获 得抗体
注射疫苗
注射抗体或 细胞因子
免疫学防治 How to get immunity to the diseases ?
的先驱。
患天花的小儿 (Infant with smallpox) 1979年WHO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病毒。
患脊髓灰质炎的儿童 下一种通过接种疫苗而在全球消灭的疾病将是脊髓灰质炎
获得免疫的途径
自然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 人工主动免疫
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疫苗),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使机
酶:辣根过氧化物 酶、硷性磷酸酶
荧光素 :异硫氰酸荧光素(黄 绿色荧光)、藻红蛋白、 罗丹 明(红色荧光)
放射免疫检测法(RIA) 酶免疫检测法(EIA) 免疫荧光检测法(IFA)
1. 酶免疫测定法(enzyme immunoassay,EIA)
原理:
酶催化底物的高效性与Ag-Ab反应的特
异性相结合,催化酶底物显色,判断结 果。既可定性也可定量,其敏感度高。 (ng-pg/ml)
Affinity
• Strength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a single antigenic determinant and a single Ab combining site
High Affinit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
Low Affinity Ab
Ag
Ag
Affinity = attractive and repulsive forces
自然免疫
主动
被动
人工免疫
主动
被动
第一节 免疫预防
疫苗
概念: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力的生物 制剂的统称,用于预防疾病的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2.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制 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因输入的免疫 物质并非由被接种者自己产生,故免疫效应作用出 现虽快,但维持时间短暂(约2~3周)。
抗原抗体的亲和性示意图
适宜的浓度和比例
Ag-Ab结合的带现象
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特异性结合阶段,反应快,不可见 ❖第二阶段:反应可见阶段,反应慢,出现凝集、 沉淀和细胞溶解等现象
二、AgAb反应的影响因素
❖ AgAb浓度与比例——影响最大 ❖ 电解质 0.85%NaCl ❖ 温度 37℃ ❖ 酸碱度 PH6~8
2.抗原抗体的可逆结合
抗原抗体结合力
静电引力 范德华引力 氢键 疏水作用力
抗原抗体结合力示意图
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
可逆性:抗原抗体为分子表面的非共价结合, 形成的复合物不牢固,一定条件下可解离为 游离抗原和抗体。
亲和力(affinity)
抗体分子一个抗原结 合部位与一个相应抗 原表位之间的结合强 度 ,取决于二者空间 构型互补的程度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 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 ❖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 ❖ 免疫标记技术
(一)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颗粒性Ag 与相应 Ab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 的凝集物。
❖ 直接凝集反应 颗粒性Ag直接与待检Ab,反应出现的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