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投影有关景观图片。认识泰山自然风景的美丽。泰山景色壮丽无比,攀登泰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投影
十八盘图片
教后
反思
课时备课(教案)
大吾联小2012年2月9日
课题
站在泰山顶峰
课型
新授课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法
学法
资料展示,解释
教具学具
泰山图片




教材处理
学生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对一水的理解会有不同的解释。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知道此句来历。一山一水一圣人 多山多水多才子
旭日东升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云海玉盘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1认真阅读老师搜集的资料

【K12学习】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K12学习】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关于古代的通信方式,在前册教科书中已经涉及,本活动重点应放手让学生去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

【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 教材设计的调查活动只是一种指示,为了增强学生对电话事业发展的感知,教师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安排调查活动,例调查本地公用电话种类及数量、同学家庭电话种类及数量等等。

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从调查中看出变化,有所收获。

2. 通信所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设计并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情景表演、小小辩论会、法律讲座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活动案例】第一课时电话连着你我他活动目标1. 知道电话是一种现代的通信方式,体会电话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2. 使儿童了解电话的种类和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

认识到电话给人类带来的方便,感受到发明创造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3. 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电话的资料,如电话的发展、种类等。

活动过程活动一:了解不同的通信方式1.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无法面对面交流信息时,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这就是咱们常说的通信。

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呢?2. 请学生交流常用的各种通信方式。

3. 教师引导:现代社会有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通信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的交往更频繁、更广泛,使生活变得更方便。

那你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通信方式是什么?4.请学生回答。

5.教师小结: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普及了,可以说“电话连着你我他”。

活动二:电话的作用1.教师引导:你经常打电话吗?你平时怎样打电话?262. 请学生表演打电话。

3.教师引导:刚才他们表演得怎么样?我们在打电话时应该注意什么?什么时候需要电话的帮忙呢4.全班讨论交流。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 教学内容2.1 人与自然的关系2.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3. 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2 讲解: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热爱大自然和珍惜自然资源。

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章:家庭与社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社区的品质。

2. 教学内容2.1 家庭和社区的关系2.2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3 热爱家庭,关心社区3. 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3.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4.2 讲解:讲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以及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3 故事讲述: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和社区的温暖。

4.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4.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上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教案、反思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上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教案、反思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来自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第三单元“科技改变生活”中《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一课,本课教材由“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自学探究部分“火药的发明”。

“四大发明”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影响了世界,加快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其惠及范围和产生的历史意义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

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鞭策、鼓励学生,意识到科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发扬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生分析】课前,我通过了解,发现我班的部分学生从书籍中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但是对于四大发明的发明者,制作过程和用途等知识还了解不够。

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将教材中的内容转换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通过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古代人民在实践中长期摸索、不断总结、逐步形成的,是我国古代发明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搜集、整合材料的能力。

4.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引导学生学习先人的创新精神,学科学、爱科学、用科技造福人类。

教学重点:让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四大发明对人类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古人的这种创造精神,学科学、爱科学、用科技造福人类。

【教学方法】(1)探究学习法: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织成小组(造纸术小组、印刷术小组、指南针小组、火药小组),借助课本、网上搜集的资料对信息进行归类、整合,这种学习方法贯穿课堂始终。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二、
1、讨论:“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
2.课件展示黄河奔流图,播放歌曲《黄水谣》。出示《黄水谣》的歌词。朗读《黄水谣》歌词。
生生合作、师生互动,讨论提出的问题。
3、观看课件,感受黄河奔流向东方的雄壮气势。
三、小组合作,布置任务
1.布置任务。师述:“看着照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怀抱,更想知道自古以来,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确定调查了解的方向。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认调查的范围,做好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准备。”
云海玉盘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2)出示中国地形图,在地图上找黄河的发源地。
(3)出示黄河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黄河流经的9个省(自治区)。
二、认识黄河
1、观察中国地形图和黄河流域图,寻找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经的省(自治区)。
2、朗读歌谣并记忆。《九曲黄河天上来》。三、练习
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入海口。
(1)引入:“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有过歌颂黄河的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们明白其中的含义吗?诗句其实是描述了黄河的流程,形象地说明了万古奔流直向大海的黄河之水,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青藏高原地处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教材说明】本册教材包括个3单元、9个板块主题、19个活动主题,主要综合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我是中国人”和“走近世界”中的相关内容。

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到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点面结合、由近及远的编写原则,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三方面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体系结构及课时安排】【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1.以单元为主题来构建学习内容。

教科书贯彻儿童的学习“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理念,力求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作为教科书的素材,来构建开放的学习主题。

“方便面的来历”、“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三个学习主题,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开放的学习活动。

教材设置的情境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重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指导。

教科书根据不同学习主题的需要,设计了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自主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

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捕捉不同的信息,感悟不同的道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和参与社会的意识。

3.重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融入学生的价值观中,教育才具有实效性。

教材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学生的良好品德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得以实现。

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选择自己合理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教学时间和空间具有开放性。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第一主题活动小麦的来历活动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爱惜粮食。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通过访问身边的农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都从事哪些劳动,是怎样劳动的。

活动过程活动一:诵读古诗,引出探究话题1.教师谈话::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2.师生一起来背诵。

3.师:谁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总结,引出探究话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是怎样辛苦劳动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麦是怎么来的,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板书课题:小麦的来历)。

活动二:种植小麦不容易1.老师引导:小麦是怎样种出来的呢?课前同学们采访了身边的农民,肯定收获很大。

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

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教师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4.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

例如:浇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农民最常做的工作。

在农田里给小麦浇水,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麦苗。

特别是入冬前的浇水,天气寒冷,井水冰凉;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非常难受。

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给小麦浇水的情境,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农民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或者体验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拾麦穗。

5.说说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

6.总结: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农民的劳动更辛苦。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1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1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1全册教材分析【教材说明】本册教材包括个3单元、9个板块主题、19个活动主题,主要综合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我是中国人”和“走近世界”中的相关内容。

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到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点面结合、由近及远的编写原则,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三方面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体系结构及课时安排】单元主题板块主题活动主题课时安排方便面的来历粒粒皆辛苦小麦的来历1-2课时身边的农业1-2课时走进食品加工厂参观食品加工厂1-2课时生活离不开工业1课时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现象调查1-2课时节约从我做起1课时天涯若比邻便捷的通信电话连着你我他2-3课时信件传真情2课时多彩的现代传媒电视里看世界2课时读报纸、看杂志1-2课时走进网络时代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2课时警惕网络陷阱1-2课时科技改变生活身边的科技我家买了洗衣机1-2课时寻找身边的科技1-2课时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2课时三次技术革命2-3课时科技的今天和明天1-2课时锋利的双刃剑科技的双刃2-3课时趋利避害1-2课时【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1.以单元为主题来构建学习内容。

教科书贯彻儿童的学习“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理念,力求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作为教科书的素材,来构建开放的学习主题。

“方便面的来历”、“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三个学习主题,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开放的学习活动。

教材设置的情境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重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指导。

教科书根据不同学习主题的需要,设计了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自主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1.1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认识到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引入社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的设施、人口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社区的不同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社区。

1.3 教学活动:观看社区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环境和设施,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区的看法和感受。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社区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为社区做出贡献。

第二章:我们国家的象征2.1 学习目标:了解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等,认识到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国家象征的庄严和美丽。

2.3 教学活动:观看国家象征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象征的认识和感受,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国家象征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遵守交通规则3.1 学习目标: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2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包括行人、车辆的通行规则等。

通过案例、视频等方式展示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

3.3 教学活动:观看交通规则案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场景,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

第四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4.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保护环境的责任。

4.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从自己做起,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4.3 教学活动: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制定个人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

第五章:尊重他人,和谐相处5.1 学习目标:5.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等。

鲁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鲁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鲁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组成
 主题一:粒粒皆辛苦
 主题二:走进食品加工厂
 主题三:珍惜劳动成果
 一、本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1、注重内容选择的生活性
 2、重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3、体现课程资源的综合性
 4、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
 (一)注重内容选择的生活性。

 本单元题目为“方便面的来历”,意图是以“方便面”这一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食品作为活动的切入点,设计了“粒粒皆辛苦”“走进食品加工厂”“珍惜劳动成果”三个主题活动。

以方便面的由来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方便面的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等,来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懂得在方便面的原料生产、成品加工、包装设计、商品流通等方面有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从而养成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由此扩展到认识身边的农业和工业。

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同时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课题:《粒粒皆辛苦》【教材分析】《粒粒皆辛苦》是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中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懂得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2、理解勤俭节约的道理,知道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3、平时不剩饭菜爱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懂得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2、平时不剩饭菜爱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与粮食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明理——激情——导行——总结。

活动一:导入——板书课题。

课前活动,师生问好。

1、今天我们来学习《粒粒皆辛苦》。

(板书课题:粒粒皆辛苦)2、齐读课题。

3、读后思考:课题出自哪一首唐诗?([唐]李绅《悯农(其二)》)4、指名背诵古诗。

活动二:明理——感受粮食来之不易。

1、找学生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每一粒都饱含农民的辛苦。

)2、学生思考:从哪两句诗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出示图片)请学生看大屏幕:按粮食种植过程进行重新排序。

4、看完农民伯伯种植粮食的主要过程,学生谈感受。

(板书:来之不易)活动三:激情——学会珍惜。

1、出示粮票图片。

2、观看小品《粮票的故事》。

观后思考:当时为什么要用粮票去买粮。

3、地图演示:当今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仍然有很多国家缺少粮食。

4、出示图片:仍然有很多人因为吃不到饭而饱受折磨。

5、出示图片:和学生一样大的,因吃不到饭而饱受折磨的孩子们!6、对比生活状况,感觉幸福生活。

7、出示图片:随机旁白——而我们的同学中竟有个别同学这样:只要觉得饭菜有一点不合口味,就把食物扔在餐桌上,甚至把食物倒掉。

此时此刻,你的心里已经为自己曾经的浪费而感到惭愧了吧?想说些什么呢?8、学生谈感受。

(板书:珍惜)9、屏幕出示一道数学题。

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节约了13亿粒米,大约是26吨重。

那么10天就节约了()吨粮食,100天能节约()吨粮食,一年365天能节约()吨粮食。

10、回忆四川地震时广为流传的话语:“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现在我们要说:一个人节约一点,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很大的总量。

11、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将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

唤起全世界对粮食的高度重视。

活动四:导行——平时不剩饭菜爱惜粮食。

1、情境表演:半块饼干的哭声。

2、学生谈感受。

(板书:勤俭节约——美德)3、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

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五:延伸——杜绝浪费。

学生讨论交流:在生活中,除了不浪费粮食,还应该杜绝哪些浪费现象。

活动六:总结——勤俭节约是美德。

同学们,无论是现在生活好了,还是以后生活更富裕了,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

因为: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因为:勤俭节约是美德。

活动七:作业——和谐成长。

今天是10月13日星期一,本周四10月16日就是——世界粮食日。

就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珍惜粮食,拥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吧!板书设计粒粒皆辛苦来之不易——珍惜勤俭节约——美德第二单元:天涯若比邻。

第一课时、电话连着你我他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儿童了解电话的种类和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

认识到电话给人类带来的方便,感受到发明创造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培养儿童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探讨电话的使用情况,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收集有关电话的资料和调查本市公用电话的使用情况,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4通过情景模拟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5通过了解信件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邮政通信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从小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优良品质。

第1课时电话连着你我他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师:没嘴它会说话,没耳它能听话,细细一条线,连着千万家。

同学们猜猜看,它是什么?(师板书“电话连着你我他”)二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师:哪些同学家有电话?是什么样的电话?(生讨论)师小结: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话主要有两大类: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固定电话包括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无绳电话、录音电话等,移动电话又包括手机、小灵通等。

师:想一想你都用电话干过什么?生活中爸爸妈妈还利用电话做过哪些事呢?教师根据学生所说适时进行板书(交流信息、报警、查询、服务、娱乐等)三:交流资料,资源共享师:是啊,电话有这么多用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是1922年8月7日这一天,美国的电话机一下子都变成了哑巴,谁也不打电话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天,人们要为电话的发明者贝尔举行葬礼,停电话是为了对他表示纪念。

(板书:贝尔)师:你知道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吗?(指名读教材资料:电话的发明)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四:编拟情景,生活再现。

师: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全世界所有的电话都停了(也没有其他通讯设备),世界将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自由发言)师:请每小组以“电话停了”为主题,用小品、哑剧或故事的形式表演出来,大家发挥聪明才智,自编自导自演。

看哪个小组编得最有创意。

注意:语言要文明。

(小组准备,教师参与其中一小组的编排。

)师:请各小组上台表演。

(表演完后让小组成员谈感想,观众进行评议)五、大胆设想,创造未来。

师:自从贝尔发明电话以后,电话的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人类社会不停地发展,通信方式也越来越多,同学们知道我们现代社会还有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吗?师:这么多通信手段已经问世,那么电话作为目前最普及的一种,如果不改进,必将被淘汰。

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未来电话应当怎样改进才能更加适应人们的需要呢?(小组讨论、绘制设计图)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说明本小组的设想)六、教师小结,激励践行。

师:你们的设想真出乎我的预料,都很有创意,而且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发明创造,说不定某一天我们也会发明创造出伟大成果呢!第二课时我会打电话一:交流资料。

师:课前让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调查我市公用电话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学生小组汇报)二:模拟体验师:通过课前调查的情况发现,我们这儿使用的公用电话主要是IC卡式电话。

那么你们会打IC卡电话吗?谁能说一说它的使用方法?(出示一部IC卡电话机和一张IC卡)(先请一名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使用方法。

学生判断,补充。

)师出示课件:IC卡的使用方法三、讨论交流师:电话的使用非常简单,聪明的你们一学就会,但看似简单的打电话,其实里面还有许多的学问呢。

比如,打电话时的礼貌问题,打电话应注意的事项,有些电话不能随意拨打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就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一下吧。

(学生讨论、交流、表演)师:打电话时还要注意要有关心他人的思想,如果对方需要帮助,即使是陌生人也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播放录像:相声“打电话”)师:可以看出,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电话,就会影响我们的正活。

师:除了刚才同学们讲的不能随便拨打的电话以外,还有两种电话不能打,一种是声讯电台,一种是为成人服务的信息台。

(播放相关内容录像,学生谈感受)师小结:可见有些专门为成人服务的信息服务电话不适合我们少年儿童拨打。

如果随意打,就有可能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对我们的成长造成危害。

第三课时信件传真情一情景导入:师:今天我们班的XX同学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他想读给大家听一听。

(请XX学生读偏远山村手拉手小朋友的来信)师:听完这个小朋友的来信你们想说点什么?二、讨论交流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我们还经常使用信件传递信息呢?(小组讨论、汇报)师:可见,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寄信这种通信方式仍在我们的工作生产中广泛运用着。

师:我们在寄信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要使用标准信封并写清邮政编码呢?新寄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请来了邮政局的李叔叔,请他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李叔叔上台讲解寄信时注意事项)李叔叔:你们在寄信的过程中还遇到过什么问题?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学生提问题,李叔叔一一给予解答)(投影出示课本上的三幅情景图)师:对于他们的这种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呢?师:看到同学们如此懂得维护自己和别人的权益,老师感到很高兴,你们真的长大了。

(投影出示相关法律条文)师:因此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通信自由,又不要侵犯别人通信自由的权利。

三、拓展延伸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现代人们怎样传递信件了,那你知道古代信件是怎样传递的吗?课下同学们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查阅资料,然后将你找到的资料和图片贴到“粘贴卡”上和同学们交流。

主题二:多彩的现代传媒主题目标:1、了解电视、报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3、学会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和书刊、培养健康情趣。

4、养成良好的看电视和读书的习惯。

5、培养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

“多彩的现代传媒”由“电视里看世界”和“读报纸看杂志”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回顾和感受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电视制作过程,体会电视制作人员工作的辛苦,学会有选择地观看电视,养成科学看电视的良好习惯,了解报刊的种类,学会选择有益书刊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知道报刊发行的基本程序,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电视里看世界”组织学生实施三大活动:活动一:电视是我们生活的好伙伴。

主要让学生说说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二:安排适合“我”的电视节目时间表。

电视作为现代传媒之一,确实为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是我们了世界的重要窗口,但同时,也要学会恰当地处理电视与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避免电视带来的负面效应。

因此,此活动旨在让学生养成科学看电视的好习惯。

活动三:采访电视台,了解节目的录制过程。

此体验活动的设置,主要让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听、去想,了解节目录制的过程和电视人制作电视节目的辛苦,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空间。

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进行分工,自己编排录制一期节目在学校电视台播放。

后者对于学校有电视台的学校来说不是一个很难的事,只要有兴趣和耐心就一定会看到优秀的学生作品。

第二部分:“读报纸、看杂志”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活动一:图书小调查1、调查家庭报刊杂志、音像制品数量,计算家庭人均拥有图书数量。

2、调查学校图书馆藏书数量3、调查邮政局每天发行报刊数量,了解本地区读书订报情况。

4、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建议。

活动二:争创书香家庭1、集体讨论编写倡议书,向爸爸妈妈发出活动倡议。

2、讨论制定书香家庭评选标准,(如家庭藏书数量、家庭成员每人每天阅读安排、每天的阅读量或学习时间累计等)3、活动实施(约用一个学期的时间,中间安排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报告会等活动)4、书香家庭评选、颁奖及经验交流展示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