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窗户上的哈气与冰花三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一活动目标: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1. 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二、尝试活动:装空气1. 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
(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2. 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 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4. 总结。
三、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1. 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2. 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 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4. 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 讨论: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6. 总结。
四、活动延伸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二[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等特点。
2. 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3. 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神奇的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空气的存在,感知空气的特性,以及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了解空气的存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 使幼儿明白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并感知空气的存在。
重点:使幼儿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玻璃瓶、塑料袋、水、花、小草等。
2. 学具:每组一个空气泵、气球、塑料袋、玻璃瓶、水、小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深呼吸,感受空气的存在。
提问:“我们刚才呼吸的是什么?空气在哪里?”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空气泵、气球、塑料袋等教具,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观察、思考,引导幼儿了解空气的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空气泵、气球、塑料袋等教具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5. 情景体验(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观察花草树木,感受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非常重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一幅关于空气的画,并简单描述空气的特性。
2. 答案示例:画中可以描绘蓝天、白云、花草等,描述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对生物生存非常重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引导幼儿表达方面,还需要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开展“寻找空气”的活动,让幼儿在家庭、学校、公园等地方寻找空气的踪迹,增强幼儿对空气的认识和感知。
大班科学空气在哪里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空气在哪里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为大班幼儿园科学课程设计的一个案例,讲授的主题是“空气在哪里?”。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空气的特点、空气存在的地方以及我们如何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课程计划第一课:空气的特点目标•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特点;•了解空气的重量;•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
教学内容1.空气的特点;2.空气有重量;3.空气可以被压缩。
教学方法1.讲解——给幼儿讲解空气的特点,例如它无色、无味、无形等等;2.演示——通过一个袋子和一些纸张,让幼儿们体验空气的重量;3.实践——让幼儿们尝试用吸管加气球来压缩空气。
本课程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还通过实践让幼儿们更加深入地认知了空气的特点。
演示的部分可能有些简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们表现积极,并且很快就能掌握课程的内容。
第二课:空气存在的地方目标•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地方;•让幼儿了解空气是生命必需品。
教学内容1.空气存在的地方,例如天空、森林等等;2.通过讲解的方式了解空气是人和动物生命的必需品。
教学方法1.讲解——让幼儿了解空气存在的常见地方;2.活动——通过让幼儿外出活动,体验空气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让幼儿们到户外活动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们可以亲身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且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去吸气呼气,更好地理解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
第三课:我们如何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目标•让幼儿了解人类如何感受到空气的存在;•让幼儿了解呼吸和空气的关系。
1.人类如何感受到空气的存在;2.呼吸和空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1.讲解——给幼儿讲解人类如何感受到空气的存在;2.实践——通过让幼儿们运动,体验呼吸和身体活动的关系;3.把手植入水中,感受空气和水的关系。
教学反思这堂课中,体验寓教于乐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亲身感受到呼吸和身体运动的关系,幼儿们会更加深入的理解空气和生命的关系。
同时在水中植手可以让幼儿探究空气和液体的关系。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空气的概念以及空气的存在形态。
2.了解空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空气球2.吸管3.面包框4.水杯5.毛巾6.塑料袋7.口香糖8.黏土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相册或视频展示一些景象,如彩虹、风、云朵等引出空气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空气球实验给每个小朋友一支空气球。
教导他们将吸管插进空气球中,慢慢地向里加入空气,再让吸管掉出。
学生们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探究空气的存在状态。
3. 空气的多样性将一张面包框轻轻地倒入一杯水中,学生观察面包框在水中的表现,进一步认识到空气的多样性。
4. 空气的影响拿出毛巾,让学生怎样通过吹气、呼吸等方式将毛巾举起、放下,强化孩子们认识到空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5. 空气袋实验取一个小口袋,吹气装进口袋里,然后封口,同时轻轻拍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
然后请学生手工割张像样的发卡纸,剪下花瓣样子,放进袋子里,再封口,向里加压,观察花瓣的变化。
这段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空气的特性。
6. 口香糖实验口香糖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空气的存在形态。
他们可以把口香糖挤成一个圆球,把它抠回去,让它变得又松又松的。
7. 黏土实验教师准备好一个黏土球,让学生把这个球握在手里,看看能不能压碎。
然后让学生按压这块黏土球,直到黏土变形后,黏土中每一小块变成哈密瓜状。
接着,告诉学生这些小空气被我们所看不见,但实际上却处处存在着。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有关空气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并且,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同时,学生有机会学习到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4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 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 1活动目标: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1.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二、尝试活动:装空气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
(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4.总结。
三、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6.总结。
四、活动延伸: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处不在的,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懂得空气污染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味的特点。
重点:让幼儿知道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透明塑料袋、花草、小动物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气球为什么会变大。
(2)教师拿出透明塑料袋,让幼儿观察在空气中捕捉到的花草、小动物等,引出空气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空气泵演示,让幼儿观察空气被抽出后的现象,讲解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味的特点。
(2)讲解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空气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空气,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让幼儿用剪刀、胶水、彩泥等制作一个小动物,并放在透明塑料袋里,模拟捕捉空气。
(2)讨论空气污染的危害,让幼儿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空气在哪里?2. 空气特点:无形、无色、无味3. 空气作用:生物生存、植物生长等4. 保护空气,人人有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答案:幼儿作品,以想象力为主,不设统一答案。
2. 作业题目:捕捉空气小实验答案:将制作的小动物放在透明塑料袋中,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动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空气概念的掌握程度,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质量,培养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一、教学内容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空气在哪里》。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特性;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性;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理解空气的不可见性和无处不在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袋、玻璃杯、水、吸管等;学具:每人一个气球,一个塑料袋,一个玻璃杯,一根吸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气球,提问:“气球里有什么?”让幼儿猜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吹胀气球,提问:“气球里的空气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
2. 实验操作(10分钟)(1)教师分发塑料袋、玻璃杯和水,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空气。
例如:把塑料袋放在地上,用力跳跃,感受空气的运动;把玻璃杯倒扣在水中,取出杯子,观察杯子里的空气;等等。
(2)教师出示吸管,让幼儿尝试用吸管吹气,观察吸管的运动。
提问:“为什么吸管会动?”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力量。
3. 讨论与交流(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讨论空气的特性。
例如:空气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味道?能不能看见?等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空气在哪里?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空气,并和家长分享。
2. 请幼儿观察家长呼吸时的变化,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吸管吹气的技巧掌握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开展关于空气的系列活动,如制作空气净化器、观察空气污染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空气,提高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精选13篇)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精选13篇)大班《空气在哪里》篇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准备玻璃缸一只、玻璃杯一只、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气玩具、塑料管、土块等。
活动过程一、小实验:杯子里有什么?出示玻璃杯,问幼儿:玻璃杯里有什么?(估计幼儿回答:玻璃杯里没有东西)再将玻璃杯口倾斜,放入装清水的玻璃缸中,冒出气泡、让幼儿懂得杯中有空气。
二、找空气1、出示吹气玩具,问:吹气玩具里有空气吗?(有)你们能想办法让它扁了,再想办法让它鼓起来吗?(幼儿玩吹气玩具)小结:空气装进吹气玩具,玩具就鼓起来,挤一挤,空气就跑出来。
空气虽然看不见,可是我们能想办法感觉到它、看到它。
2、屋子里、角落里、桌子下……有没有空气呢?(幼儿每人一只塑料袋,到处抓空气)小结:原来角落里、桌子下、走廊上都有空气。
3、人身体里有空气吗?(幼儿用吸管往水中吹气,冒出许多气泡)小结:原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土块里有没有空气?(幼儿把土块扔进水中,冒出气泡)。
小结: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发现杯子里、小瓶里、吹气玩具里、屋子里、身体里、土块里都有空气。
5、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呢?你见过的、用过的、玩过的什么东西里有空气?(轮胎、面包、被窝等)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了解空气作用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四、欣赏儿歌《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闻不到,你需要,我需要,离了它,活不了。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存在,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并探索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学会运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进行探索。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的存在。
重点:让幼儿掌握空气的基本特性,认识到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瓶、气球、风扇、花瓶、水、小石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空气瓶、气球、风扇,以及其他实验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内寻找空气,让幼儿意识到空气的存在。
提问:“空气在哪里?空气是什么样子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空气瓶,讲解空气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无形。
通过吹气球、风扇吹风等实例,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在生活中找到的空气例子。
实验操作:每组用空气瓶、气球、风扇等探索空气的特性。
提问:“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我们如何保护空气?”六、板书设计1. 《空气在哪里》2. 内容:空气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无形空气的作用:呼吸、吹风、浮力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在家里找到一个空气的例子,画下来并描述其作用。
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空气?2. 答案:示例:风扇。
作用:吹风散热。
保护空气: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他们对空气概念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的存在。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含反思
01 02 03 04
开展环保教育
教育幼儿们如何保护环境,减少 空气污染,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
引导幼儿参与环保行动
鼓励幼儿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如 减少使用塑料袋、种植绿色植物 等,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
04
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Chapter
观察幼儿表现及参与度
01
幼儿对实验的兴趣 浓厚,积极参与探 索活动。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 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探 究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 象。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
气球、塑料袋、吸管、水盆、纸巾等。
多媒体资源
PPT课件、空气实验视频等。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Chapter
知识点梳理与讲解
空气的基本概念
介绍空气是一种无色、无 味、无形的气体,由多种 气体组成。
学方法和科研成果。
关注科学教育相关的学术会议和 研讨会,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动
态和教育趋势。
利用互联网资源,关注科学教育 博客、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 ,获取丰富的教育资讯和教学资
源。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在实验过程中,幼 儿能够认真观察、 思考并尝试解释现 象。
03
部分幼儿动手能力 较强,能够独立完 成实验操作。
04
仍有少数幼儿注意 力不集中,需要教 师的引导和提醒。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
家长普遍认为本次活动有趣且富有教 育意义,孩子们收获很大。
有家长建议可以增加更多与日常生活 相关的实验内容,使孩子们更好地将 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进行空气占据空间实验
03
用一个空杯子倒扣在水槽中,让幼儿观察杯子内部的变化,理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能够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并探索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空气现象的能力;3. 增强幼儿对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空气的基本特性。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吹风机、气球、塑料瓶、玻璃杯、沙子、水、面粉等;2. 学具:每组一份吹风机、气球、塑料瓶、玻璃杯、沙子、水、面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吹风机,让幼儿观察并感受风吹动头发,引出空气的概念;提问:“你们觉得吹风机里有什么?为什么吹风机吹出的风能动头发?”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气球、塑料瓶等教具,演示空气的存在和作用;解释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存在于我们周围;讲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呼吸、风、浮力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现象;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还有哪些作用吗?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空气?”六、板书设计1. 空气在哪里无色、无味、无形存在于我们周围呼吸、风、浮力等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并说明为什么这样画。
2. 答案示例:画出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并表示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到了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风、云、雨等自然现象,了解空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自然现象》第三节《空气在哪里》。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空气的概念、特性以及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2. 使学生理解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气的无形特性,学生对空气存在和作用的理解。
教学重点:空气的概念、特性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气球、透明塑料袋、花瓶、水、吸管、粉笔等。
学生准备:空矿泉水瓶、纸巾、小风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气球,提问:“大家知道气球里有什么吗?”(2)教师将气球里的空气挤出来,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气球里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气球会发生变化?”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空气的概念、特性,引导学生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讲解空气对植物生长、动物呼吸、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空气的了解。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实践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用透明塑料袋捕捉空气,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
(2)学生用空矿泉水瓶、纸巾等材料制作小风车,观察风车转动,了解空气的流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概念、特性2. 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 实践活动:捕捉空气、制作小风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空气的作用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空气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用来吹气球、风车等。
2. 作业题目:寻找空气请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概念、特性和作用。
大班科学教学空气在哪里教案
大班科学教学空气在哪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育教材第三章《神奇的自然现象》,具体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感受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存在于我们周围。
2. 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空气的存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空气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水、纸杯、吸管等。
学具:每组一份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水、纸杯、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让幼儿观察,然后突然松开手,气球飘走。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飘走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存在于我们周围。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1)教师用空气泵向塑料瓶中注入空气,让幼儿观察瓶子变瘪的过程,感受空气的存在。
(2)将气球放在瓶口,让幼儿观察气球被空气推出瓶子的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空气的存在。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2. 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3. 空气可以推动物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有哪些地方存在空气,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空气的特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空气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如风、呼吸等。
并在下一节课中,带领幼儿探索这些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实践操作3. 随堂练习的分组实践操作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拓展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气球的选择:应选择颜色鲜艳、大小适中的气球,便于幼儿观察。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空气在哪里?9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9篇空气在哪里? 1设计意图:《空气在哪里》主要使学生知道空气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的存在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但究竟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怎样正确地进行科学探究,对于三年级才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游戏活动,让学生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身体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引领学生探究验证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目标:1、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探究实验,懂得空气的有关性质,能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
2、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懂得空气的有关性质,认识什么是气体。
3、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质疑,并敢于想象。
教学准备:气球、塑料袋、扇子、卡纸、烧杯、饮料瓶、平底烧瓶、天平、打气筒、水槽等。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这儿有个谜语,你们想猜猜吗?请听好:“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到处跑,动物植物都需要。
”它是什么呢?生:---(空气)师:那关于空气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空气到底在哪里好吗?(二)想办法找空气1、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粉笔)你们研究过它吗?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
现在老师准备把粉笔放到烧杯里,观察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讨论汇报。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从粉笔里冒出来的气泡又是什么呢?生:空气。
师:对,从粉笔里冒出来的气泡是空气,那么还有哪里有空气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好吗?师: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你感觉那里有空气?生答。
2、师:看来,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空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想出办法找到空气,让大家来看一看?摸一摸?或者感觉一下呢?师:我想咱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吧!学生讨论交流。
师: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现在,大家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找空气吧?3、师:同学们,你们找到空气了吗?谁愿意来交流一下!学生汇报。
大班科学空气在哪里教案
大班科学空气在哪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第三节《空气在哪里》。
详细内容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特征、空气的用途以及如何保护空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教育幼儿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的,并能用实例说明空气的存在。
重点:让幼儿掌握空气的基本特征,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玻璃杯、蜡烛等。
学具:小瓶子、海绵、吸管、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用空气泵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气球为什么会变大?(2)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让蜡烛熄灭,引导幼儿思考:蜡烛为什么会熄灭?2. 例题讲解(1)讲解空气是无形无色的,举例说明空气的存在,如风、呼吸等。
(2)介绍空气的特征,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小瓶子捕捉空气,观察瓶子的变化,感受空气的存在。
(2)让幼儿用吸管吹动海绵,观察海绵的运动,理解空气的力量。
4. 讲解空气的用途,如呼吸、燃烧、飞行等。
5.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存在2. 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3. 空气的用途4. 保护空气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空气现象。
答案:如风吹树叶、呼吸、游泳时水花等。
2. 作业题目:介绍一种保护空气的方法。
答案: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多骑自行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提高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气象站,了解更多关于空气的知识。
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环保理念,为保护空气做出贡献。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空气的无形无色特征的理解3. 保护空气的方法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
师:我们可以感受到充气玩具中的空气吗?怎样才能看到充气玩具中的空气呢?
请幼儿在水槽内注入一半的水,将充气玩具放入水中,轻轻挤压充气玩具,观察出现的?充气玩具里面有空气吗?将你的发现记录在验证符号中。
2.材料准备:充气玩具、塑料袋、封口器、水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教师出示气球,引发幼儿思考:
师:这是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气球鼓起来?
幼儿尝试吹气球,使气球变鼓。
师:气球为什么变鼓了?气球里面有东西吗?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你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有空气的存在?
二.活动实施:
5.幼儿分享交流:
师:怎样可以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为什么袋子里感觉有风跑出来?为什么挤压充气玩具会跑出气泡?你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空气?
三.活动总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用塑料袋和充气玩具都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空气在我们身边,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是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活动评价
幼儿知道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注意事项
1. 水槽与“鱼儿水中游”活动共用。
2.如让幼儿自己用牙签打孔,教师提前需向幼儿介绍使用方法和注意问题,避免伤到自己或他人。
活动目标
1.能关注周围空气的存在。
2.通过实验知道空气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3.能自己动手操作,寻找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提前为幼儿准备好水和抹布。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空气在哪里
活动重点
幼儿能从塑料袋和充气玩具中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篇一」设计思想:空气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可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
因此,我设计了与空气相关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发现四周都有空气,并通过小实验来证实空气的存在与功能,并激发幼儿探索空气的兴趣,萌发幼儿关心科学、乐于操作、敢于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1.发现四周都有空气,了解空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学会使用一些小实验的器材,证实空气的存在与功用;3.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摆弄,激发幼儿探索空气的兴趣,萌发关心科学、乐于操作、敢于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1.记录表格两个表1空气藏在哪里物品名称我的猜想常识、证实表2我们的实验2.教师操作材料:玻璃水缸、空玻璃瓶子、粉笔、尺子、海绵、吸管、手绢、土块等。
3.幼儿操作材料第一组:手绢、水盆、玻璃杯;第二组:乒乓球、玻璃杯、水盆;第三组:蜡烛、打火机、大中小玻璃杯;第四组:彩纸、胶棒、剪刀、画笔、大塑料瓶;第五组:手绢、绸子、塑料瓶、剪刀、胶棒、橡皮泥;每组一份操作单,协商要求及问题,请幼儿根据操作单的要求进行实验、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幼儿能细心观察并体会到空气在哪里,以及空气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什么不同的功能,并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和幼儿一起玩吹气玩具,想办法让它鼓起来,再让它瘪下去,想一想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空气的存在。
二、话动内容1.探索尝试①用塑料口袋到各处抓空气,说一说在什么地方抓到空气。
(发现四周都有空气)②讨论:空气藏在哪里?(表1)出示瓶子、土块、尺子、粉笔、海绵、吸管等。
先让幼儿猜想,哪些物体里面藏有空气,并进行记录。
(记录在表1中)③幼儿尝试将各种物品扔进水里,发现溢出的气泡,用吸管往水中吹气等,证实空气的存在,再次进行证实后并记录。
④联想:还有哪些东西,哪些地方有空气,启发幼儿想到气球轮船、救生圈、蚂蚁洞都有空气。
⑤捏住鼻子试一试,有什么感觉,想一想如果四周没有空气会怎样?引导幼儿了解人、动植物与许多玩具用品都需要空气。
大班科学空气在哪教案
大班科学空气在哪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空气在哪》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探究空气对周围环境及生物的作用,以及空气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空气,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
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花草、小动物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花草、小动物等,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生物能生存?2. 例题讲解(1)教师用空气泵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导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
(2)教师向塑料瓶内注入空气,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压力,理解空气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空气。
(2)小组讨论: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六、板书设计1.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空气的作用:支持生物生存、影响天气等。
3. 空气的简单应用:吹气球、呼吸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空气现象,画出你心中的空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空气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在理解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味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空气现象,深入了解空气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对空气性质的描述和空气的作用。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幼儿在理解空气无形、无色、无味方面的困难进行反思和拓展。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参与实验,如使用空气泵吹气球,观察气球膨胀的过程,使幼儿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名称:空气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活动准备: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活动过程:
1、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1)教师举起玻璃杯,请幼儿看被子里有东西吗?(没有。
是空的)
(2)杯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教师把手绢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请幼儿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
(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空杯子里为什么会跑出泡泡来?第一次实验有泡泡吗?杯子里是空的吗?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
第二次杯子倾斜空
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
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没有气就瘪了。
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
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
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活动反思: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
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3、在幼儿自由尝试之前,老师不需要示范手帕掉进水这个动作。
幼儿容易模仿,使幼儿的尝试活动有了思维定势,可以直接让幼儿想办法怎样把手帕放进水盆,手帕不会湿?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