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期末
(完整word版)摄影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推荐文档

名词解释1.像主点:摄影主光轴到像平面的交点,记作“o”2.像片主距:摄影机的物镜后节点到像主点的垂距,记作“f”3.航高:摄影机的物镜到摄影水准面的垂距,记作“H”4.摄影比例尺:影像上的一段距离l与相对应的地面线段距离L的水平距的比5.重叠度:像片的重叠的部分占整副长的百分比6.航带弯曲:航带的两端点的两像片的像主点的两线距离与偏离这条直线最远的像主点到这条直线的垂距的比的倒数8.像片旋偏角:相邻两像片主点连线与像副沿航带飞行方向的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9.中心投影:投影射线相交于一点的投影10.中心投影构线方程:像点,投影中心,与相对应的地面点之间的数学关系公式11.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影中心与相对应的影像的位置关系的参数12.外方位元素:确定影像或光束投影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13.核面:摄影基线与地面一点所构成的平面14.同名光线:由地面同一点发出的两条光线15.摄影基线:相邻两射影站点的连线16.同名像点:同名光线在左右两影像上的构像17.同名核线:核面与左右两像片的交线18.内定向:通常称像点的量测坐标到像空间直角坐标的变换19.像片控制点:少量的直接为摄影测量加密或测图需要,在实地测定的控制点20.像片控制测量:实地测定像片控制点的工作21.像素:像片上一块可以看成是像点的极小的影像22.采样:对实际连续函数模型离散化的测量过程,被量测的点,称为“样点”,两样点之间的距离称为“采样间距”23.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矩阵点上的原始函数的数值时,需要内插,此时就叫做重采样24.数字影像:用像素灰度值的二维矩阵表示的像片影像填空题1.摄影测量学的分类:1)按成像距离分为:航天,航空,近景,显微摄影测量2)按对象分为:地形与非地形摄影测量2.摄影测量学的发展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3.航空摄影机分类:光学和数码航空摄影机,数码的又分为单面阵,多面阵,三线阵数码航空摄影机4.立体影像的观察方法:互补色法,光闸法,光偏振法,液晶闪闭法5.重采样的方法:最邻近像元法,双线性插值法,双三元卷积法6.线特征提取算子:微分算子,二阶差分算子,特征分割法,hough 变换7.数字影像匹配基本算法: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相关系数,差平方和,差绝对值和问答题1.摄影测量学1)定义: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和技术2)任务:是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及城镇,农业,林业,地质,交通,工程,资源和规划等部门所需要的各种专题图,建立地形图数据库,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三维的基础数据3)特点:a,对应项进行摄影量测与解释等处理时,无需接触物体本身b,从二维模型重建三维模型c,面采集数据方式d,同时提取几何和物理特性4)技术手段:模拟法,解析法,数字法5)发展阶段及特点:a,模拟摄影测量(利用像片,采用模拟投影方式,模拟测图仪,工作人员手工操作,产生模拟产品)b,解析摄影测量(利用像片,采用数字投影方式,解析测图仪,机助工作人员操作,产生模拟产品,数字产品)c,数字摄影测量(利用数字影像,数字化影像,采用数字投影方式,计算机,自动化操作加工作人员干预,产生模拟产品,数字产品)2.观察人造立体的条件:1)有两个不同摄站点摄取同一物体的一个立体像对2)分像条件,一只眼睛只能看到摄影像对中的一张像片3)两只眼睛各自观察左右像点的连线与双眼的眼基线近似平行4)左右两像片间的间距要与两眼的交会角相适应3.单向空间后方交会:1)定义:利用影像覆盖范围一定控制点的空间坐标和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方程,来反求影像的外方位元素2)相关数据:未知数(6个外方位元素)已知数(控制点的空间坐标)量测值(影响坐标)数学模型(共线方程)所需控制点(至少3个)3)计算过程:获取已知数据,量测像点坐标,确定未知数的初值,列误差方程式并法化,解法方程式,求其改正数和新值,检验迭代是否收敛4.立体像对空间前方交会:1)定义:由立体像对中左右影像的内,外方位为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影像坐标量测值来确定该点的物放空间坐标2)相关数据:未知数(物放空间坐标)已知数(左右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量测值(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数学模型(点投影系数/共线方程)所需控制点(0个)3)计算过程:获取已知数据,量测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由摄影基线求Bx,By,Bz,求相空间辅助坐标,再求点投影系数,列误差方程式并法化,解法方程式,及其改正数和新值,检验迭代是否收敛5.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1)定义:利用立体像对中摄影时存在的同名光线对应相交的几何关系,通过量测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以解析计算的方法,解求两张相片的相对方位元素的过程2)相关数据:未知数,量测值(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数学模型(共面条件方程)所需控制点(0个)所需同名像点(6对以上)3)计算过程:获取已知数据,量测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假设摄影基线,确定初值,计算像空间辅助坐标,点投影系数,列误差方程式并法化,解法方程式,求改正数及新值,检验迭代是否收敛4)分类:连续像对相对定向(以左影像为基准,右影像进行直线运动和角运动来实现相对定向),单独像对相对定向(以摄影基线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的X轴,正方向为航线方向,两张影像进行角运动来实现相对定向)6.单元模型的绝对定向:1)定义:借助于物方空间坐标为已知的控制点来确定空间辅助坐标系到实际物方空间坐标系的变换关系2)相关数据:未知数(7个参数)量测值(地面摄测坐标)数学模型(三维空间坐标变换)所需控制点(至少3个)3)计算流程:获取控制点的两套坐标,确定初值,计算地面摄测坐标和空间辅助坐标系重心化,列误差方程式并法化,解法方程式,及改正数和新值,检验迭代是否收敛4)变换:像空间辅助坐标到地面摄影测量坐标5)重心化的目的:1,减少模型点在计算中的有效位数,保证了计算的精度2,使法方程式的系数简化,个别项数值为零,部分未知数可以分开求解,提高了计算的速度7.立体像对光束法:1)定义:用已知的少量控制点和待求的地面点,以共线方程为基础,在像对内同时解出两张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和待定点的坐标2)相关数据:未知数(两张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和待定点的坐标)测量值(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数学模型(共线方程)所需控制点(至少3个)3)相关计算:如果有n个控制点,m个待定点,未知数为12+3m,误差方程式为4n+4m8.双向解析摄影测量的方法及特点:1)空间后方—前方交会法(精度:依赖于空间后方交会的精度,不足:空间前方交会不能充分的利用多余条件平差,应用:已知外方位元素,求少量的待定点的坐标+相关数据)2)相对—绝对法(精度:取决于相对和绝对定向的精度,不足:不能严格表达外方位元素,有较多的计算公式,应用: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相关数据)3)光束法(精度:精度最高,优势:理论最严密,完全按照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应用:光束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相关数据)9.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定义,意义及目的与分类:1)定义:利用计算的方法,根据航摄像片所量测的像点坐标和少量的地面控制点来解算地面加密点的物方空间坐标2)意义:a,不触及被量测物体即可获得其位置与几何形状b,可快速的大方位内同时进行点位测定,节省野外测量的工作量c,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d,摄影测量平差时,区域内部精度均匀,不受区域大小限制3)目的:a,为测绘地形图模型提供定向控制点和像片定向参数b,测定大范围内界址点的统一坐标c,单元模型中大量地面坐标点的计算d,解析近景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4)分类:a,按平差采用的数学模型分为:航带法,单独模型法,光束法b,按平差范围大小分为:单航带法,单模型法,区域网法10.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与流程:1)定义:把许多立体像对构成的单个模型连接成航带模型,将航带模型视为单元模型进行解析处理,通过消除航带模型累计的系统误差,讲航带模型整体纳入测图坐标系中,从而确定地面加密点的坐标2)基本流程:a,像点坐标的量测和系统误差的预改正b,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c,连接模型构建自由航带网d,航带模型的绝对定向e,航带模型的非线性改正f,加密点的坐标计算。
摄影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摄影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8.像片旋偏角:相邻两像片主点连线与像副沿航带飞行方向的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9.中心投影:投影射线相交于一点的投影10.中心投影构线方程:像点;投影中心;与相对应的地面点之间的数学关系公式11.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影中心与相对应的影像的位置关系的参数12.外方位元素:确定影像或光束投影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13.核面:摄影基线与地面一点所构成的平面14.同名光线:由地面同一点发出的两条光线15.摄影基线:相邻两射影站点的连线16.同名像点:同名光线在左右两影像上的构像17.同名核线:核面与左右两像片的交线18.内定向:通常称像点的量测坐标到像空间直角坐标的变换19.像片控制点:少量的直接为摄影测量加密或测图需要;在实地测定的控制点20.像片控制测量:实地测定像片控制点的工作21.像素:像片上一块可以看成是像点的极小的影像22.采样:对实际连续函数模型离散化的测量过程;被量测的点;称为“样点”;两样点之间的距离称为“采样间距”23.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矩阵点上的原始函数的数值时;需要内插;此时就叫做重采样24.数字影像:用像素灰度值的二维矩阵表示的像片影像填空题1.摄影测量学的分类:1)按成像距离分为:航天;航空;近景;显微摄影测量2)按对象分为:地形与非地形摄影测量2.摄影测量学的发展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3.航空摄影机分类:光学和数码航空摄影机;数码的又分为单面阵;多面阵;三线阵数码航空摄影机4.立体影像的观察方法:互补色法;光闸法;光偏振法;液晶闪闭法5.重采样的方法:最邻近像元法;双线性插值法;双三元卷积法6.线特征提取算子:微分算子;二阶差分算子;特征分割法;hough 变换7.数字影像匹配基本算法: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相关系数;差平方和;差绝对值和问答题1. 摄影测量学1)定义: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和技术2)任务:是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及城镇;农业;林业;地质;交通;工程;资源和规划等部门所需要的各种专题图;建立地形图数据库;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三维的基础数据3)特点:a;对应项进行摄影量测与解释等处理时;无需接触物体本身b;从二维模型重建三维模型c;面采集数据方式d;同时提取几何和物理特性4)技术手段:模拟法;解析法;数字法5)发展阶段及特点:a;模拟摄影测量(利用像片;采用模拟投影方式;模拟测图仪;工作人员手工操作;产生模拟产品)b;解析摄影测量(利用像片;采用数字投影方式;解析测图仪;机助工作人员操作;产生模拟产品;数字产品)c;数字摄影测量(利用数字影像;数字化影像;采用数字投影方式;计算机;自动化操作加工作人员干预;产生模拟产品;数字产品)2.观察人造立体的条件:1)有两个不同摄站点摄取同一物体的一个立体像对2)分像条件;一只眼睛只能看到摄影像对中的一张像片3)两只眼睛各自观察左右像点的连线与双眼的眼基线近似平行4)左右两像片间的间距要与两眼的交会角相适应3.单向空间后方交会:1)定义:利用影像覆盖范围一定控制点的空间坐标和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方程;来反求影像的外方位元素2)相关数据:未知数( 6 个外方位元素)已知数(控制点的空间坐标)量测值(影响坐标)数学模型(共线方程)所需控制点(至少 3 个)3)计算过程:获取已知数据;量测像点坐标;确定未知数的初值;列误差方程式并法化;解法方程式;求其改正数和新值;检验迭代是否收敛4.立体像对空间前方交会:1)定义:由立体像对中左右影像的内;外方位为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影像坐标量测值来确定该点的物放空间坐标2)相关数据:未知数(物放空间坐标)已知数(左右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量测值(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数学模型(点投影系数/ 共线方程)所需控制点(0 个)3)计算过程:获取已知数据;量测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由摄影基线求Bx; By; Bz;求相空间辅助坐标;再求点投影系数;列误差方程式并法化;解法方程式;及其改正数和新值;检验迭代是否收敛5.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1)定义:利用立体像对中摄影时存在的同名光线对应相交的几何关系;通过量测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以解析计算的方法;解求两张相片的相对方位元素的过程2)相关数据:未知数; 量测值(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数学模型(共面条件方程)所需控制点(0 个)所需同名像点( 6 对以上)3)计算过程:获取已知数据;量测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假设摄影基线;确定初值;计算像空间辅助坐标;点投影系数;列误差方程式并法化;解法方程式;求改正数及新值;检验迭代是否收敛4)分类:连续像对相对定向(以左影像为基准;右影像进行直线运动和角运动来实现相对定向);单独像对相对定向(以摄影基线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的X轴;正方向为航线方向;两张影像进行角运动来实现相对定向)6.单元模型的绝对定向:1)定义:借助于物方空间坐标为已知的控制点来确定空间辅助坐标系到实际物方空间坐标系的变换关系2)相关数据:未知数(7 个参数)量测值(地面摄测坐标)数学模型(三维空间坐标变换)所需控制点(至少 3 个)3)计算流程:获取控制点的两套坐标;确定初值;计算地面摄测坐标和空间辅助坐标系重心化;列误差方程式并法化;解法方程式;及改正数和新值;检验迭代是否收敛4)变换:像空间辅助坐标到地面摄影测量坐标5)重心化的目的:1;减少模型点在计算中的有效位数;保证了计算的精度2;使法方程式的系数简化;个别项数值为零;部分未知数可以分开求解;提高了计算的速度7.立体像对光束法:1)定义:用已知的少量控制点和待求的地面点;以共线方程为基础;在像对内同时解出两张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和待定点的坐标2)相关数据:未知数(两张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和待定点的坐标)测量值(同名像点的像点坐标)数学模型(共线方程)所需控制点(至少 3 个)3)相关计算:如果有n个控制点;m个待定点;未知数为12+3m误差方程式为4n+4m8.双向解析摄影测量的方法及特点:1 )空间后方—前方交会法(精度:依赖于空间后方交会的精度;不足:空间前方交会不能充分的利用多余条件平差;应用:已知外方位元素;求少量的待定点的坐标+相关数据)2)相对—绝对法(精度:取决于相对和绝对定向的精度;不足:不能严格表达外方位元素;有较多的计算公式;应用: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相关数据)3)光束法(精度:精度最高;优势:理论最严密;完全按照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应用:光束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相关数据)9.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定义;意义及目的与分类:1)定义:利用计算的方法;根据航摄像片所量测的像点坐标和少量的地面控制点来解算地面加密点的物方空间坐标2)意义:a;不触及被量测物体即可获得其位置与几何形状b;可快速的大方位内同时进行点位测定;节省野外测量的工作量c ;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d;摄影测量平差时;区域内部精度均匀;不受区域大小限制3)目的:a;为测绘地形图模型提供定向控制点和像片定向参数b;测定大范围内界址点的统一坐标c;单元模型中大量地面坐标点的计算d;解析近景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4)分类:a;按平差采用的数学模型分为:航带法;单独模型法;光束法b;按平差范围大小分为:单航带法;单模型法;区域网法10.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与流程:1)定义:把许多立体像对构成的单个模型连接成航带模型;将航带模型视为单元模型进行解析处理;通过消除航带模型累计的系统误差;讲航带模型整体纳入测图坐标系中;从而确定地面加密点的坐标2)基本流程:a;像点坐标的量测和系统误差的预改正b;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c;连接模型构建自由航带网d;航带模型的绝对定向e;航带模型的非线性改正f ;加密点的坐标计算。
《摄影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摄影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1.摄影测量学: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相片,经过处理以获得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2.数字摄影测量: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或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或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信息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3.像片主距: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像片主点的垂距4.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5.航摄比例尺:航摄影像上一线段i与相应地面线段l的水平距之比6.航高:指摄影飞机在摄影瞬间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7.相对航高:摄影机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8.绝对航高: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指摄影机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度9.航向重叠度: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航线相邻的两个像片的重叠度)10.旁向重叠度:旁向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相邻航线像片的重叠度)11.航线弯曲度:航线最大弯曲矢量与航线长度的百分比12.像片旋偏角:一张像片上相邻主点连线与同方向标框连线的夹角13.内方位元素:摄影物镜后节点与像片之间相互位置的参数14.外方位元素:确定影响或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15.共线方程:16.像点位移:像片倾斜、地形起伏时,地面点在航摄像片上构像相对于理想情况下的构像所产生的位置差异17.影像内定向:利用平面相思变换等公式,将所测量的影像架坐标或仪器坐标(像点坐标)变换为以影像上像主点为原点的像坐标系的坐标的变换方法18.单向空间后方交会:根据影像覆盖范围内一定数量的分布合理的地面控制点,利用共线条件方程求解像片外方位元素,从而确定摄影瞬间被摄物体和航摄像片的关系19.立体像对:同一航带内具有一定重叠度的相邻的两张像片20.摄影基线:立体像对两个摄影站之间的连线21.同名光线: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22.同名像点: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左右摄影中心在左右像片上构成的像点23.核线:核面与像片面的交线24.同名核线:核面与左右像片面的交线为同名核线25.核面:摄影基线与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组成的面26.主核面:过像主点的核面27.垂核面:过左右像底点的核面28.空间前方交会:根据同名光线对应相交的关系,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坐标的方法29.相对定向:利用立体像对中摄影时存在的同名光线对应相交的几何关系,通过测量像点坐标,解求两像片的相对方位元素的过程30.相对定向元素(相对方位元素):描述立体像对两张像片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的参数31.绝对定向:借助于物空间坐标为已知的控制点来确定空间辅助坐标系与实际物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32.空中三角测量:使用摄影测量解析法和待定点坐标确定区域内所有影像的外方位元素33.像片纠正:为了清除像片和正射影像图的差异,需要将竖直摄影的像片消除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和限制或消除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并将影像归化成图比例尺的过程1.摄影测量的技术手段:a.模拟法b.解析法c.数字法2.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a.模拟摄影测量b.解析摄影测量c.数字摄影测量3.摄影测量的分类:a.按距离远近:航天、航空、地面、近景、显微摄影测量b.按用途: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c.按处理手段(三个发展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4.摄影测量对航空摄影的要求:a.像片倾斜角度不大于3度b.航高国家规定不能超过5%,同一航带内的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能大于30m,摄影区域内的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能大于50mc.像片重叠度:航向重叠度不能小于60%,旁向重叠度不能小于30%d.航线弯曲度不能大于3%e.像片旋偏角:一般要求旋偏角小于6度,个别最大不能大于8度,且不能有连续三片超过6度5.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a.框标坐标系b.像平面直角坐标系c.像空间直角坐标系d.像空间辅助直角坐标系e.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f.摄影测量坐标系 j.地面测量坐标系6.共线方程的主要应用有:a.单向空间后方交会和多像空间前方交会b.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光束法平差中的基本数学模型c.构成数字投影的基础d.计算模拟影像数据e.利用数字高程模型与共线方程制作正射影像f.利用数字高程模型与共享方程进行单幅影像测图7.引起像点位移的因素(像点位移的分类):a.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b.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8.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的规律:a.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是地面点相对于所取基准面的高差引起的,数值不同,基准面上的点无地形起伏像点位移b.地形起伏像点位移以误差值表示,表现在像底点为辐射中心的方向线上c.地形起伏像点位移的符号与该点的高差符号相同,改正时相反d.摄影比例尺不变时,适当采用长焦距摄影机,可增大航高H,减少此变形e.水平像片上存在由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f.像底点引出的辐射线上不会存在地形起伏引起的方向偏差9.4D产品:DEM数字高程模型 DOM数字正射影像 DLG数字线划图 DRG数字栅格图10.空间后方交会流程:a.获取已知数据b.量测控制点像点坐标并进行必要的误差改正c.确定未知数初值d.计算旋转矩阵Re.逐点计算像点坐标近似值,利用未知数的近似值按照共线方程计算控制点像点坐标的近似值f.逐点计算误差方程式的系数和常数项,组成误差方程式g.计算法方程的系数阵与常数项,组成法方程式h.解求外方位元素改正数i.检查迭代是否收敛11.航摄像片上有没有统一的构像比例尺:构像比例尺处处不一致,像点位移同样引起像片比例尺的变化及图形的变形,且由于像底点不在等比线上,所以综合考虑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的影响,像片上任意一点都存在像点位移且位移大小随点位的不同而不同,由此导致一张像片上不同点位的比例尺不相等12.求物点三维坐标的方法:a.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和立体像对的空间前方交会b.相对定向与绝对定向方法c.光束法13.连续相对定向和单独相对定向的异同:各自的定向元素不同、空间辅助坐标系不同a.单独相对定向:采用了两幅影像的角元素运动实现相对定向b.连续相对定向:以左影像为基础,采用右影像的直线运动和角运动实现相对定向在多个连续模型的处理过程中多采用连续相对定向元素14.光束法思想(一步定向法):以共线方程为基础,未知点、控制点同时列误差方程,将像片外方位元素和待定点坐标在平差过程中整体求解15.空中三角测量的分类:a.按数学模型分为: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光束法b.按平差范围分为:单模型法、单航带法、区域网法16.引起像片误差的物理因素:摄影机物镜畸变、感光材料变形、大气折光、地球曲率17.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工作流程:a.像点坐标的测量和系统误差的改正b.像对的相对定向c.模型连接以及航带网的的构成d.航带模型的绝对定向e.航带模型的非线性改正18.航带区域网法基本思想:按照单航带法构成自由航带网利用能航带的控制点及上一航带的公共点进行三维空间相似变换,将整区各航线纳入统一的坐标系中同时解求个航带非线性变形改正系数,计算各加密点坐标19.独立模型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基本思想:把一个单元模型视为刚体,利用各单元模型彼此间的公共点连成一个区域,在连接过程中,每个单元模型只能做平移、缩放、旋转,即空间相似变换在变换中要使模型间公共点的坐标尽可能一致,控制点的摄影坐标与地面摄影坐标尽可能一致,同时观测值改正数的平方和最小,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待定点地面摄影坐标20.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基本思想:以一张像片组成的一束光线作为一个平差单元,以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作为平差的基础方程,通过各光线束在空间的旋转和平移,使模型之间的公共光线实现最佳交会,将整体区域最佳地纳入到控制点坐标系中,从而确定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及像片的外方位元素21.数字微分纠正的基本原理方法:正解法数字微分纠正、反解法数字微分纠正遥感: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受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被动遥感:通过传感器,接受来自目标地物发射的微波,而达到探测目的的遥感方式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又激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这就是电磁波。
摄影测量学期末重点

第一章+第三章(上)1.模拟摄影测量是利用光学或机械投影来实现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
2.影响摄影比例尺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航高的变化。
3.在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像片有一定范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相邻邻航线也应有足够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
4.航摄像片是中心投影,地形图是正射投影。
5.摄景影测量按用途分类,有地形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
6.从摄影测量学的发展来看,摄影测量学可划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
7.航空摄影机物镜中心至底片面的距离是固定值,称为摄影机主距。
8.在相邻的两个摄站对同一地面摄取具有一定重叠度的两张像片,称为立体像对。
9.航向相邻两摄站之间的距离称为摄影基线。
10.在透视变换中,由投影中心作像片平面的垂线交像面于一点,则该点称为像主点;由摄影中心作铅垂线交像片平面于一点则该点称为像底点。
第三章(下)1.摄影测量中用来描述地面点位置的物方坐标系有地面测量坐标系和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2.在中心投影的情况下,当像片有倾斜,地面有起伏时,导致了地面点在航摄像片上构像相对于在理想情况下的构像,产生了位置的差异,这一差异,称为像点位移。
3.中心投影的共线条件方程表达了摄影中心、地面点和像点三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几何关系。
4.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称为内方位元素。
5.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的特点是每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
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这种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6.摄影测量中,以v轴为主轴的转角系统是φ-w-K。
7.引起像点位移的物理因素有大气折光,底片变形,地球曲率,摄影物镜的畸变差。
第四章1.双眼观察立体像对所构成的立体模型称为立体视模型。
2.在摄影测量中,一个立体像对的同名像点在各自的像平面坐标系的纵坐标之差称为上下视差。
3.人眼产生天然立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生理视差的存在。
《摄影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摄影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地核线:基于绝对定向生成的核线影像,生成速度慢,但很好解决了立体倾斜。
11.数字化:添加需要采集的立体模型12.视差模式:在视差模式下,数据采集过程使用的是XYP的坐标输入模式,即通过输入左右片的坐标和左右视差计算地面坐标。
13.高程模式:在高程模式下,数据采集过程使用的是XYZ坐标输入模式。
14.匀光:由于受外部光照条件以及其他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获取的影像在色彩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后续数字正射影像的生产。
为了消除影像色彩上的差异,需要对影像进行色彩平衡处理,即匀光处理15.镶嵌:镶嵌线本质是单张正射影像重叠区域的镶嵌点+点构成的面之间的拓扑关系。
镶嵌线只与DOM相关,与图幅无关。
DEM步骤:一:传统核线匹配生成DEM1.定义核线范围2.全局显示视图3.定义最大核线范围4.生成核线影像5.核线匹配6.新建DEM7.设置间距8.生成DEM文件DEM编辑方式:1.dem编辑模块:主要基于点,线,面的方式对dem点进行编辑,工具较为丰富,适合对dem精度要求较高的项目。
2.采集模块编辑dem:主要利用了采集的编辑便捷性,较适合对采集较熟悉的作业员。
2.DEM编辑的对象:DEM编辑的实质就是修改DEM格网点的高程值,即将DEM文件中所有点(DEM编辑中初始为绿色的点)的高程严格按照地貌变化表示出来(去掉一切人为建筑,植被等不能代表真实的地表的高程部分),达到能够表达出真实的地貌变化的效果。
3.面编辑:以一个闭合区域为处理范围,对范围内部的DEM格网点重新内插或其他处理。
编辑方式:(1)量测点内插:以量测点的高程点为基点,在选取范围内用所量测的范围线节点构网对范围内的dem重新计算高程值,要求在量测时采集的高程节点均要严格贴于对面。
常用在dem错误较多,面积较大,无太多正确值可以利用的平缓区域。
(2)匹配点内插:利用软件匹配的dem格网点的高程,构网内插范围内部的其他的dem点来生成新的高程值。
数字摄影测量复习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数字摄影测量复习题一、 选择题1. 在航空影像的透视变换中,地面上一组平行于摄影方向线直线上无空远点的构像是( D )。
A. 像主点B. 像底点C. 等角点D. 主合点2. 在航空影像的透视变换中,过像片上等角点的像水平线称为( A )。
A. 等比线B. 主纵线C. 迹线D. 摄像方向线3. 在倾斜的航空影像上,若地面没有起伏,则摄影比例尺不受像片倾斜影响等于水平像片摄影比例尺的点位于( C )上。
A. 真水平线B. 主纵线C. 等比线D. 迹线4. 航空影像的内方位元素包括镜头中心(镜头物方节点)到影像面的垂距,以及( A )相对于影像中心的位置0x 、0y 。
A. 像主点 B. 像底点 C. 等角点 D. 主合点5. 在进行影像内定向时,若仅量测了3个框标的像点坐标,则可以使用的多项式变换公式是( A )。
A. 线性变换公式B. 双线性变换公式C. 仿射变换公式D. 投影变换公式6. 航空影像组成的立体像对,完成相对定向后,则( B )。
A. 消除了同名像点的左右视差B. 像除了同名像点的上下视差C. 消除了像点由于地表起伏引起的像差D. 求出了影像的外方位元素7. 在以下数字影像特征提取算法中,适合进行圆点定位的是( A )。
A. Wong-Trinder 定位算子B. Forstner 算子C. Hough 变换D. 高精度角点与直线定位算子8. 在竖直航空摄影的情况下,导致几何畸变的主要原因是( D )。
A. 摄影机物镜透视畸变B. 感觉材料变形C. 影像扫描数字化过程产生的畸变D. 地形高差产生的畸变9. 在VirtuoZo 数字影像处理前,必须进行哪些设置(ABCD )。
A.测区参数B.模型参数C.相机参数D. 地面控制点10.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由( A )代替人眼的立体量测与识别,完成影像几何与物理信息自动提取。
A. 计算机视觉B. 机械导杆C. 光学投影D. 光学与机械导杆11. 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范畴还是确定被摄对象的( A )与( C ),即量测与理解。
网上搜的摄影测量题目

《摄影测量》课程期末统一考试题(卷)[B]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1、单片空间后方交会:在摄影之后,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方程条件方程式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P502、同名核线:同一核面与左、右两像片相交的两条核线称为同名核线。
P723、影像匹配:4、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在恢复内方位元素(即恢复了摄影光束)的基础上,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描述像片的空间姿态。
P375、解析相对定向:根据同名光线对对相交这一立体像对对内在的几何关系,通过测量的像点坐标,用解析计算的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建立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确认模型点的三维坐标。
P77(相对定向与像片的绝对位置无关,不需要地面控制点)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表示航摄像片的外方位角元素可以采用、和三种转角系统。
2、航摄像片是所覆盖地物的中心投影投影,地形图是所表示内容的正射投影投影。
3、摄影测量加密按数学模型可分为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和光束法三种方法。
4、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和地面测量坐标系。
5、要将地物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模型坐标转换到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最少需要个和个地面控制点。
6、摄影测量的发展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30分)1、请说明实现自动相对定向的方法原理和关键技术2、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并说明DEM的几种常用的表示形式及特点。
四、综合题(30分)1、推导摄影中心点、像点与其对应物点三点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共线条件方程,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用图示意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并简要叙述以上方程在摄影测量中的主要用途。
2、简述一种框幅式航空影像制作其核线影像的方法。
摄影测量期末复习

摄影测量期末复习摄影测量期末复习第一章绪论1.摄影测量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第三章摄影测量基础知识(重点)1.影像重叠度的要求:(1)在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像片应有一定范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航向重叠一般要求为60%-65%.最小不得小于53%(2) 相邻航线应有足够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旁向重叠一般要求为30%-40%.最小不得小于15%.(3) 在摄影瞬间摄影机轴发生了倾斜,摄影机轴与铅直方向的夹角称为相片的倾角.一般要求倾角不大于2°,最大不超过3°(4)把一条航线的航摄像片根据地物影像拼接起来,各张像片的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呈现为弯弯曲曲的折现,称航线弯曲.一般要求航线弯曲度不大于3%(5)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间的夹角称像片旋角,一般要求像片旋角不超过6°,最大不超过8°2.正射投影:投影光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3.中心投影:投影光线会聚与一点的投影4.航摄像片上特殊的点线面(可能是作图题)过S向P面作的垂线与像片面相交于o,o称为像主点.过S作垂直E面的铅垂线称主垂线,主垂线与像片面P的交点n称为像底点.摄影机轴So与主垂线Sn的夹角ɑ称为像片倾角,作角ɑ的平分线与像平面交于点c,c称为等角点.过主垂线Sn及摄影机轴So的垂面W称为主垂面.主垂面W与像平面P的交线称为主纵线vv.与地面的交线称为基本方向线VV.过S作平行于E面的水平面Es称为合面,合面与像片面的交线hi hi称为合线.合线与主纵线的交点i称为主合点.过c作平行于h i h i的直线得h c h c,称为等比线.5.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一是像方坐标系,二是物方坐标系.(1)像方坐标系:用来表示像点的平面坐标和空间坐标.包括像平面坐标系和像空间坐标系和像空间辅助坐标系(2)物方坐标系:用于描述地面点在物方空间的位置.包括地面测量坐标系和底面摄影测量坐标系6.内方位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f及像主点o 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7.外方位元素:在恢复内方位元素的基础上,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描述像片的空间姿态(p(33)外方位元素的六个参数,自己琢磨呦~)8.共线方程的推导,画图推导P(41)。
摄影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测量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摄影艺术B. 摄影技术C. 利用摄影手段获取和处理空间信息的科学D. 摄影器材的制造2. 立体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是指什么?A. 两张相同角度拍摄的照片B. 两张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C. 两张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D. 两张不同地点拍摄的照片3. 下列哪个不是摄影测量中常用的摄影方式?A. 航空摄影B. 地面摄影C. 卫星摄影D. 水下摄影4. 摄影测量中,像片控制点的作用是什么?A. 确定像片的拍摄时间B. 确定像片的拍摄位置C. 确定像片的拍摄角度D. 确定像片的拍摄高度5.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包括哪些?A. 像片的拍摄时间B. 像片的拍摄位置C. 像片的拍摄角度D. 像片的拍摄高度6.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哪些?A. 像片的拍摄时间B. 像片的拍摄位置C. 像片的拍摄角度D. 像片的拍摄高度7.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几何畸变主要包括哪些?A. 像片的拍摄时间B. 像片的拍摄位置C. 像片的拍摄角度D. 像片的拍摄高度8.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几何畸变校正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像片的清晰度B. 消除像片的几何畸变C. 增加像片的拍摄角度D. 确定像片的拍摄高度9. 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的立体观察方法包括哪些?A. 单眼观察B. 双眼观察C. 立体镜观察D. 以上都是10.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立体匹配是指什么?A. 将两张像片进行重叠B. 将两张像片进行对比C. 将两张像片进行立体观察D. 将两张像片进行几何校正答案:1. C2. B3. D4. B5. C6. B7. D8. B9. C 10.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摄影测量在现代测绘中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2. 解释什么是立体像对,并说明其在立体摄影测量中的重要性。
3. 描述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几何畸变校正的过程和意义。
摄影测量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名词解释摄影测量: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摄影比例尺:一个航摄区域的像片比例尺平均值称为摄影比例尺地面采样间隔:指数字影像像上一个像素所对应的地面尺寸航向重叠度:相邻像片在航线方向上的重叠度称为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相邻航线间的重叠度称为旁向重叠度像片倾斜角:航空摄影瞬间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夹角称为相片倾斜角摄影基线:沿航线方向相邻两个摄站之间的连线称为摄影基线航线间隔:相邻航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航线间隔像片旋偏角:航空摄影中,相邻相片的像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的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相片旋偏角中心投影:所有投射线或其延长线都通过(或会聚于)空间一固定点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透视变换:在数学中,两个平面间的中心投影称为透视变化相对航高:飞机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称为相对航高像片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影机的投影中心(镜头中心)相对于相片平面位置关系的参数称为相片的内方位元素像片外方位元素:在恢复像片内方位的基础上,确定像片在摄影瞬间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倾斜误差:在摄影测量中,由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称为倾斜误差投影误差:由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称为投影误差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利用相片覆盖范围内一定数量地面控制点及其对应的像点坐标解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就是单向空间后方交会立体像对:从不同摄站获取的同一景物的两张像片称为立体像对同名像点:物方任意一点分别在左右两张影像上的构像点左右视差: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内的横坐标(x坐标)之差成为左右视差上下视差: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内的纵坐标(y坐标)之差成为左右视差核面:通过摄影基线的任一平面称为核面同名核线:同一核面和左右像片的交线称为同名核线相对方位元素:用于描述立体像对中左右两张相片相对方位的独立参数称为相对方位元素几何模型:与实地相似,但方位和比例尺都不确定的立体模型称为几何模型立体像对的空间前方交会:利用立体像对的相对方位元素(或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像平面坐标解算模型点坐标(或地面点坐标)的方法或技术称为立体像对的空间前方交会绝对方位元素:确定立体模型相对于地面坐标系的方位和比例因子所需要的所有独立参数称为立体像对的绝对方位元素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利用少量野外控制点,通过摄影测量解析方法确定区域内大量待求点地面坐标或所有像片外方位元素的工作称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利用一个用若干附加参数描述的系统误差模型,在区域网平差的同时解求这些附加参数,进而达到自动测定和消除系统误差的目的。
摄影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物镜焦距与有效孔径之比,也是相对孔径的倒数。
3.景深: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
4.超焦点距离:当调焦为某一距离时,能刚好使无穷远处的景物构像清晰,这一调焦距离就被称为超焦点距离。
5.视场:将物镜对光于无穷远时,在焦面上会看到一个照度不均匀的明亮圆,此圆范围即为视场。
6.视场角:物镜像方主点与视场直径所张的角。
7.像场:在视场面积内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区域。
8.像场角:物镜像方主点与像场直径所张的角。
9.航向重叠:供测图使用的航摄像片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需要有一定的重叠区,称为航向重叠。
10.旁向重叠:为测图需要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应有一定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
11.摄影基线: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称为摄影基线。
12.内方位元素:确定物镜后节点与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称为像片的内方位元素。
包括(像主点在像片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像片主距f)13.外方位元素:确定摄影瞬间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的数据,称为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包括(投影中心在所取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X s,Y s,Z s;摄影方向(摄影机轴)相对空间坐标轴的两个角度和像片绕摄影方向的旋转角度)14.倾斜误差:像片倾斜所引起的像点位移。
15.投影差:地形起伏所引起的像点位移。
16.摄影比例尺:航摄像片上某一线段构像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之比。
17.像片控制点:测定了地面坐标的像点称为像片控制点。
18.左右视差:在摄影测量中,一个立体像对的同名像点在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坐标之差。
19.上下视差:在摄影测量中,一个立体像对的同名像点在像平面坐标系中的Y坐标之差。
20.核点: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
21.核线: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
数字摄影测量期末考试试题

数字摄影测量期末考试试题# 数字摄影测量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字摄影测量中,影像的几何纠正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线性纠正B. 非线性纠正C. 透视纠正D. 仿射纠正2. 下列哪项不是数字摄影测量的特点?A. 高精度B. 高效率C. 低成本D. 易于操作3. 在数字摄影测量中,立体观测需要至少几张影像?A. 1张B. 2张C. 3张D. 4张4. 数字摄影测量中,用于获取地面点三维坐标的方法是:A. 单点定位B. 多点定位C. 立体定位D. 空间定位5. 以下哪个软件不是用于数字摄影测量的?A. AutoCADB. ERDAS IMAGINEC. Photogrammetry SuiteD. ArcGIS##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数字摄影测量与传统摄影测量的主要区别。
2. 解释什么是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及其应用领域。
3. 描述数字摄影测量中,影像匹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在数字摄影测量中,已知两个相邻影像的基线长度为100米,两影像的飞行高度为2000米。
如果两影像的像元大小为0.1米,请计算立体观测的视差。
2. 给定一个数字摄影测量项目,已知地面点A的像点坐标为(300, 200),像点B的像点坐标为(320, 220),基线长度为50米,像点A和B的视差为5像元。
假设像点A和B的地面真实位置相同,请计算点A 的地面坐标。
## 四、论述题(共20分)1. 论述数字摄影测量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参考课程大纲和教材,确保对数字摄影测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充分的掌握。
【摄影测量学基础】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复习

【摄影测量学基础】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复习摄影测量学基础复习资料(林卉、王仁礼)1.绪论2.摄影的基本知识3.空中摄影4.影响解析基础5.立体摄影测量6.解析空中三角测量7.数字摄影测量基础8.数字摄影测量系统9.摄影测量外业过程及其外业工作10.近景摄影测量第四章影像解析基础第一节:中心投影和透视变换第二节:常用坐标系第三节:影像(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第四节:像点坐标变换第五节:中心投影的构象方程第六节:影像的比例尺和投影:用一组假想的直线将物体向几何面投射。
分为中心投影[航摄相片]和平行投影(斜投影/正摄投影[地形图])。
物镜有主点VS焦点VS节点。
(当物间和像间的介质相同时,对应主点与像点结合)。
中心投影[航摄相片]:正片&负片(投影平面和物点在投影中心两侧航摄相片VS地形图投影方式的不同:地形图[正射投影],航摄像片[中心投影]比例尺的不同:地形图[统一比例尺],航片[无统一比例尺]航片存在两项误差: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表示方法的不同:地图[线划图],航片[影像图]表示内容的不同:地图需取舍几何上的不同:可观看立体透视变换关系:两个平面之间的中心投影变换关系。
航摄相片的投射变换关系(图4-5):TT(投射线/迹线):像片平面P和水平地面E的交线S设站点(投影中心)o(像主点):由投影中心作相片平面的垂线交像面的点So(像片主距/摄影机主距f):亦即摄影方向O(地主点):So的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n(像底点):由摄影中心作铅垂线与像平面的交点N(地底点):由摄影中心作铅垂线与水平地面的交点SN(航高)SnN(主垂线)W(主垂面):过铅垂线SnN和摄影方向SoO的铅垂面vv(主纵线):主垂面W与像平面的交线VV(摄影方向线):主垂面W与水平地面的交线c:<osn的角平分线与像平面p的交点< p="">C:<osn的角平分线与水平地面e的交点< p="">i(主合点):过投影中心作物面上一直线的平行线,与像平面的交点Es(真水平面/合面):过投影中心作平行于地面的水平面hihi(真水平线):真水平面与像平面的交线hh(像水平线):过像片内任意像点作平行于合线的平行线hchc(等比线):过相片上等角点c的像水平线J(主遁地/灭点):过投影中心S在主垂面内作像平面的平行线与地面点E的交点</osn的角平分线与水平地面e的交点<></osn的角平分线与像平面p的交点<>。
山东交通学院摄影测量学期末总结

摄影测量学1、摄影测量: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2、摄影测量3类型: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3、数字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机视觉相结合,从数字影像中自动(半自动)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
4、像片主距(f):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像片主点的垂距称为摄影机主距。
5、对航空摄影的要求(5点):①像片倾斜角为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偏离铅垂线的夹角小于30,夹角为像片倾角。
像片倾角不大于3度。
②航高差异一般不得大于5%同一航带内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得大于30m摄影区域内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得大于50m③像片重叠度:a航向重叠度: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航线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b旁向重叠度:旁向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相邻航线像片的重叠度)。
旁向重叠度要求30%左右。
④像片旋偏角(k):一张像片上相邻主点连线与同方向框标连线间的夹角。
要求旋偏角不得大于6°⑤航线弯曲度:航线最大弯曲矢量与航线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要求航线弯曲度不得大于3%。
6、相对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常称为摄影航高。
按H=m•f计算得到.7、绝对航高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指摄影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度。
通过H 绝=H+A地计算得到。
8、像片重叠度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航向重叠度: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航线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旁向重叠:相邻航线间的影像重叠旁向重叠度:旁向重叠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相邻航线像片的重叠度)。
旁向重叠度要求30%左右。
9、航带弯曲度:航线最大弯曲矢量与航线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要求航线弯曲度不得大于3%。
10、航线弯曲:把一条航线的航摄像片根据地物影像拼接起来,各张像片的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呈现为弯弯曲曲的折线,称航线弯曲11、像片旋偏角:一张像片上相邻主点连线与同方向框标连线间的夹角。
山东交通学院摄影测量期末考试总结

三、问答题1、摄影机上主距与焦距有何不同?答:摄影机主距(像片主距):物镜后节点到像主点之间的垂距。
焦距(f、f′):主点到焦点的距离2、航摄像片与地形图的区别?答:航摄像片能真实而详细地放映地面信息,从像片上可以了解到所摄地区的地物。
地貌的全部内容,但航摄像片不能直接用做地形图,航摄像片与地形图是有差别的。
区别:1、像片与地形图表示方法和内容不同2、像片与地形图的投影方法不同4、摄影测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无需解除物体本身获得被摄物体信息.(2)由二维影响重建三维目标.(3)面采集数据形式.(4)同时提取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5、请对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的三种解法进行比较.6、摄影测量中,建立人造立体视觉应满足哪些条件?答:人造立体视觉必须符合自然界里提观察的四个条件:1由两个不同摄站摄取的同一景物的一个立体像对;2一只眼睛只观察像对中的一张像片;3两眼各自观察同一景物的左右影像点的连线应与眼基线近似平行;4像片间的距离应与双眼的交会角相适应7、立体像对前方交会的目的是什么?应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求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后,欲由单张像片上的像点坐标反求相应地面点的空间坐标仍不可能,只能确定其空间方向,而使用同名像点就能得到两条同名射线在空间的方向,这两条射线一定相交其相交处必定是该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所以空间前方交会是为了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
8、什么是影像相关?它与影像匹配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简述影像相关的基本原理。
通过取出以待定点为中心的左影像的小区域的影像信号与右影像上相应区域的影像信号,计算它们的相关函数,相关函数最大值对应的右影像区域的中心即为待定点的同名点,这种求解同名点的过程就叫影像相关。
影像相关只是影像匹配的一个方面,影像匹配包括影像相关,但涵盖的范围更广泛。
影像相关的基本原理(以二维相关为例):在左影像上取以待定点为中心的目标区,其大小为m*n,粗略估计其同名点在右影像上可能存在的区域,在右影像上取搜索区大小为k*l(k>m,l>n),依次取搜索区中与目标区大小相同的窗口,并计算其与目标区的相关系数,比较所有的相关系数,取其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依算法而定)对应的搜索区中所取区域的中心为待定点的同名点,这就是影像相关的基本原理。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摄影测量学的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讲绪论◆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1、摄影测量学[Photogrammetry]摄影测量学是利用摄影机或其它传感器采集被测对象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获取有价值的可靠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机或其他的遥感器采集被测对象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获取有价值的可靠信息的理论和技术。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史–1851~1859年,劳赛达特提出和进行交会摄影测量,这被称为摄影测量学的真正起点。
–二十世纪初,发明立体观察方法。
1901年,立体坐标量测仪问世。
主要用于地面摄影测量。
–1900~1960年,为模拟法摄影测量阶段。
–1950~1980年,为解析法摄影测量阶段。
–1980~至今,为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摄影测量学的分类●按技术方法分:模拟摄影测量(1900~1960年)解析摄影测量(1950~1980年)数字摄影测量(1980年~~~)◆摄影测量的主要阶段及特点1、模拟摄影测量(1900~1960年),这一时期的特点:(1)使用的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
(2)利用光学机械模拟装置,实现了复杂的摄影测量解算。
(3)得到的是(或说主要是)模拟产品。
(4)摄影测量科技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是围绕着十分昂贵的立体测图仪进行的。
(5)利用几何反转原理,建立缩小模型。
(6)最直观,好理解。
2、解析摄影测量(1950~1980年) ,这一时期的特点:(1)使用的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
(2)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用精确的数字解算代替了精度较低的模拟解算。
(3)得到的是模拟产品和数字产品。
(4)引入了半自动化的机助作业, 因此,免除了定向的繁琐过程及测图过程中的许多手工作业方式。
但需要人用手去操纵(或指挥)仪器,同时用眼进行观测。
3、数字摄影测量(1980年~~~) ,这一时期的特点:(1)使用的影像资料为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2)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用精确的数字解算代替了精度较低的模拟解算。
摄影测量学期末

名称解释1摄影测量学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影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技术。
2数字摄影测量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3中心投影投影射线汇聚同一点的投影4像主点相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投影中心S在投影面P上的垂足)5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的连线。
6同名像点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左右摄影中心在左右像片上构成的像点称为同名像点。
7核面通过摄影基线且与像平面相交的任一平面。
8核线核面与像平面的交线。
9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空间坐标的方法10影像匹配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像点的过程二填空题问答题1摄影测量的任务和特点摄影测量目前的主要任务是: 1.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图;2.建立地形数据库;3.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摄影测量有什么优点和特点1.影像记录目标信息客观、逼真、丰富;2.测绘作业无需接触目标本身,不受现场条件限制;3.可测绘动态目标和复杂形态目标;4.影像信息可永久保存、重复量测使用;2摄影测量分类:按距离、按用途和按技术手段按距离1航空摄影测量2航天摄影测量3地面摄影测量4近景摄影测量5显微摄影测量按用途1地形摄影测量2 非地形摄影测量按处理手段1模拟摄影测量2解析摄影测量3数字摄影测量3摄影测量坐标系:物方坐标和像方坐标系。
一、物方坐标系: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的坐标系1、地面测量坐标系(T-XtYtZt):大地坐标系,国家高程基准2、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的一种过渡的坐标系。
二、像方坐标系:用于描述 像点 的位置的坐标系1、像平面坐标系:框标坐标系(P- XpYp )像平面坐标系 (O-xy )2 、像空间坐标系( S-xyz ):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
湖南城市学院摄影测量期末试卷(含答案)

1.简述空间后方交会的解答过程。
(6分)⑴获取已知数据⑵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⑶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⑷计算旋转矩阵R ⑸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⑹组成误差方程⑺组成法方程式⑻解求外方位元素⑼检查计算是否收敛2. 你怎么理解摄影测量学中外方位元素?(6分)答:在恢复像片内方位元素的基础上,确定像片摄影瞬间在地面直角坐标系中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2分)一张像片有六个外方位元素.其中三个是描述摄影中心S(摄影物镜后节点)空间位置的坐标值,称为直线元素.另外三个是表示摄影光束空间姿态的三个角元素。
三个直线元素:三个直线元素是指摄影曝光时,摄影物镜S在地面选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2分)三个角元素:它是描述像片在摄影瞬间空间姿态的要素.其中两个角元素用以确定摄影机主光轴So在空间的方向,另一个角元素,则确定像片在像片面内的方位。
(2分)3. 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有哪些?(10分)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摄影测量坐标系,物方空间坐标系,大地坐标系⑴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指高斯平面坐标和高程所组成的左手空间系;描述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摄影测量的成果最终转化到该坐标系中。
(2分)⑵平面坐标系o-xy——表示像点在像平面内位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分)⑶像空间坐标系s-xyz ——表示像点在像方空间位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分)⑷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XYZ (2分)⑸摄影测量坐标系Z轴铅垂的摄影测量坐标系为地面辅助坐标系。
(2分)5.空间后方交会的目的是什么?解求中有多少未知数?至少需要测求几个地面控制点?为什么?(8分)答: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方程,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2分)解求外方位元素时,有六个未知数(2分),至少需要六个方程。
由于每一对共轭点可列出两个方程,因此,若有三个已知地面坐标控制点(2分),则可列出六个方程,解求六个外方位元素改正数.测量中为了提高精度,常有多余观测方程。
山东交通学院摄影测量学期末重点

摄影测量学概念:(传统)是利用光学摄影及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相关关系的一门学科;(现代)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根据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被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摄影测量类型: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概念: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
像片主距:摄像机主光轴与相平面的交点称为相片主点,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相片主点的垂距成为摄影机主距,也叫相片主距。
摄影测量的5 个要求:1.主光轴与地面垂直,偏离铅垂线小于3°及像片倾角小于3°。
2. 当航摄比例尺小于1:8000 时,不得大于1/4 的相对航高;当航摄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8000 时不得大于1/6 相对航高。
3.同一条航线内相邻航片的航向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两条相邻航带的旁向重叠度要求在30%左右。
4.行带弯曲度一般规定不得超过3%。
5.对相片的旋偏角一般要求小于6°,个别最大不应大于8°,且不能连续三片有超过6°的情况。
航带弯曲度:指航带两端相片主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 与偏离该直线最远的像主点到该直线,垂距比的倒数,一般采用百分数表示。
像片旋偏角:相邻两相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带飞行方向的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相片的旋偏角。
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摄影测量坐标系物空间坐标系。
内方位元素x0 y0 f 外方位元素XS YS ZS φΩκ共线方程的应用:(1)单向空间后方交会和多像空间前方交会。
(2)解构空中三角测量光束法平差中的基本数学模型。
(3)构成数字投影的基础。
(4)计算模拟影像数据(已知影像内外方位元素和物点坐标,求像点坐标)(5)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 与共线方程制作正射影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解释
1摄影测量学
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影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技术。
2数字摄影测量
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
3中心投影投影射线汇聚同一点的投影
4像主点相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投影中心S在投影面P上的垂足)
5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的连线。
6同名像点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左右摄影中心在左右像片上构成的像点称为同名像点。
7核面通过摄影基线且与像平面相交的任一平面。
8核线核面与像平面的交线。
9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空间坐标的方法
10影像匹配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像点的过程
二填空题问答题
1摄影测量的任务和特点
摄影测量目前的主要任务是: 1.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图;
2.建立地形数据库;
3.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摄影测量有什么优点和特点1.影像记录目标信息客观、逼真、丰富;
2.测绘作业无需接触目标本身,不受现场条件限制;
3.可测绘动态目标和复杂形态目标;
4.影像信息可永久保存、重复量测使用;
2摄影测量分类:按距离、按用途和按技术手段
按距离
1航空摄影测量
2航天摄影测量
3地面摄影测量
4近景摄影测量
5显微摄影测量
按用途1地形摄影测量
2 非地形摄影测量
按处理手段1模拟摄影测量
2解析摄影测量
3数字摄影测量
3摄影测量坐标系:物方坐标和像方坐标系。
一、物方坐标系: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的坐标系
1、地面测量坐标系(T-XtYtZt):大地坐标系,国家高程基准
2、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的一种过渡的坐标系。
二、像方坐标系:用于描述 像点 的位置的坐标系
1、像平面坐标系:框标坐标系(P- XpYp )
像平面坐标系 (O-xy )
2 、像空间坐标系( S-xyz ):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
原点:投影中心S
3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uvw): 相对像空间坐标系较统一的坐标系。
原点:投影中心S
4共线方程的具体推导过程,意义以及在摄影测量中作用。
47
摄影中心s 物点A 像点a 位于同一直线上即满足共线条件
摄影中心s 在地面坐标系中坐标(Xs Ys Zs )
物点A 在地面坐标系中坐标(X A Y A Z A )
像点a 在像点空间辅助坐标系中坐标(X Y Z )
像点a 在像空间坐标系中坐标(x y –f )
像点空间辅助坐标(X Y Z )与对应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X A Y A Z A )的关系为
λ1=-=-=-s A s A s A Z Z Z Y Y Y X X X (λ为比例因子) 写成矩阵形式⎥⎥⎥
⎦⎤⎢⎢⎢⎣⎡---=⎥⎥⎥⎦
⎤⎢⎢⎢⎣⎡S A S A
S A Z Z Y Y X X Z Y X λ1 由像点的像空间坐标与像空间辅助坐标的关系得其逆变换式
⎥⎥⎥⎦⎤⎢⎢⎢⎣⎡-⎥⎥⎥⎦⎤⎢⎢⎢⎣⎡=⎥⎥⎥⎦⎤⎢⎢⎢⎣⎡-=⎥⎥⎥⎦⎤⎢⎢⎢⎣⎡f y x c c c b b b a a a f
y x Z Y X 321321321R
展开为 )()()()()()()()()()()()(333222333111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y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x -+-+--+-+--=-+-+--+-+--=
作用:
1求解像点的坐标。
2求解地面点坐标
3求解外方位元素
4解析摄影测量与数字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5解析测图仪原理中的应用
6数字影像纠正中的应用
5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双像空间后方交会目的及计算流程。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目的:根据影像覆盖范围内一定数量的分布合理的地面控制点(已知其像点和地面点的坐标),利用共线条件方程求解像片外方位元素。
计算流程
1)
获取已知数据 2)
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 3)
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 4)
计算旋转矩阵R 5)
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 6)
组成误差方程式 7)
组成法方程式 8)
解法方程 9)
解求外方为元素 10) 检查计算是否收敛
双像空间前方交会目的:已知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的前提下,由同名光线交会确定相应物点空间坐标
计算流程:
1.
像片控制测量获得像控点物方坐标 2.
像点坐标量测 3.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分别得左右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4.
双像空间前方交会得待定点物方坐标
6相对定向有哪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定向元素是那些,以及计算流程?
1、连续法相对定向系统
相对定向元素为:2,2,2Bz,By,κωϕ
2、单独法相对定向系统
相对定向元素为: 22211,,,,κωϕκϕ
计算流程: (1)确定相对定向元素的初值
(2)由相对定向元素计算像空间辅助坐标
(3)计算误差方程式的系数和常数项
(4)解法方程,求相对定向元素改正数
(5)计算相对定向元素的新值
(6)判断迭代是否收敛
7绝对定向的目的、定向元素和流程。
(第五章)
绝对定向目的:将相对定向得到的自由模型经空间相似变换归化比例尺,并纳入地面测量坐标系中。
(把模型点的摄影测量坐标变换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绝对定向元素:七个,包括模型旋转、平移和缩放 p87
流程:(p91)
1、求出绝对定向元素;
2、求待求点的重心化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3、求待求点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4、将地面摄影测量坐标再转回到地面摄影测量坐标,提交成果。
8空中三角测量都有那些方法,每种方法的目的及意义。
P94
按数学模型分类:
航带法
独立模型法
光线束法
1.航带法:理论最不严密的方法,但计算速度快,计算机容量要求小。
2. 独立模型法:理论较航带法严密,但计算速度较航带法费时,对计算机容量要求高。
3. 光线束法:理论严密,精度高,但计算机要求容量大,计算时间比其它两种方法长。
按平差范围:
单模型法
单航带法
区域网法
9摄影测量对影像有那些要求?重叠度,航线,航高等。
像片的重叠度航向重叠度P x>53% 旁向重叠度Py>15%
航线弯曲度航摄最大偏距与全航线长之比不大于3%
像片倾角
像片旋转角
影像的色调
航高之间差异一般不得大于5%
10正射影像纠正都有那些方法,其特点是什么。
透视投影变换纠正
特点1、使用光学纠正仪作业
2、适用于平坦地区的影像作业
3、整张像片经透视投影变换一次完成纠正
4、投影晒印得到的规定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分辨率高
微分纠正
1、使用正射投影仪作业
2、适用于起伏地区(消除倾斜位移及高差位移)
3、作业依赖于立体测图仪或DEM提供的地面几何模型
4、成果为逐面元晒印得到规定比例尺的正射影像
数字纠正
1、使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作业
2、适用于各类地区,为逐像元的严格纠正
3、作业所需DEM可在同一系统中自动生成
4、成果为数字正射影像
分带纠正
11相关系数法匹配同名点的原理与过程。
P150
相关系数法就是寻找使得目标窗口和搜索窗口中相关系数取得最大值的点作为同名点的方法,即它是用相关系数作为匹配测度的。
12核线相关的目的,方法。
目的:核线相关是一种一维相关,利用核线的性质,沿同名核线搜索同名点,把匹配过程从二维转换到一
维,以提高匹配效率
方法:在左核线上建立一个目标区,该目标区中心就是目标点;
另在右片上沿同名核线建立搜索区,计算有关相关系数,并取最大值所对应的目标区的中心点为最终的同名点。
n
l h n m k g g gg gg kh -⋅⋅⋅=-⋅⋅⋅=⋅=,,1,0;,,1,0'''σσσ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