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合集下载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案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案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的概念,明确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让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细胞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2. 细胞的结构3. 细胞的功能4.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5. 细胞的适应与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的概念、结构及功能。

2. 教学难点: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作用,细胞的分裂与生长。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细胞的概念和结构。

2. 使用多媒体展示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胞。

3. 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过程。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细胞,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讲解细胞的概念: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展示细胞结构: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的各个部分,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并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4. 讲解细胞的功能:介绍细胞在生物体内的各项功能,如代谢、遗传、生长等。

5. 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细胞模型制作,观察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过程。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适应与变化。

7. 课堂作业:布置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出疑问,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功能,明确其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细胞质的流动对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细胞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七、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功能2. 细胞质的流动3. 细胞内外物质交换4. 细胞膜的透过性5. 细胞质与细胞膜的关系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质的流动及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集体集体集体备课教案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集体集体集体备课教案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概念,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3. 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

4. 能够运用细胞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2.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3. 细胞的功能:新陈代谢、遗传、代谢产物的排泄等4. 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意义5. 细胞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细胞的概念、结构、功能及分裂过程难点:细胞分裂的意义、细胞的复杂结构及其功能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细胞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

2. 课堂讲解:a. 讲解细胞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讲解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如细胞膜的保护作用、细胞质的流动性等。

c. 讲解细胞核的作用,如储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等。

d. 讲解细胞器的作用,如线粒体的能量供应、内质网的蛋白质合成等。

e. 讲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让学生了解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3. 课堂互动:a. 提问:细胞有哪些结构?它们各自有什么功能?b. 提问:细胞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它有什么意义?c. 讨论:细胞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医学、农业等。

4. 课堂练习:a.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绘制细胞结构图,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细胞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细胞概念、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通过课后作业和细胞结构图的绘制,评价学生对细胞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生物(新教材)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新教材)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系统
生活的无机环境,形成同统一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知识点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生物圈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 系统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表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 总称,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注意
①多细胞动物具有以上所有的结构层次。 ②植物因为各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相对独立,故 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③单细胞生物只具有细胞和个体这两个结构层次。 ④分子、原子等非生命物质及病毒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任一结构层次。 ⑤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维萨里
近代解剖学创始人
知识点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法国的比夏经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 构成。
猪的后腿肉
知识点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把“小室” 称为cell——细胞(已经死亡的),故罗伯特·虎克也被称为细胞的命名者。 4、之后荷兰著名磨镜师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 细胞和精子等细胞(活的)。 5、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细胞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 细胞质。
酵母菌
生物分类
2、多细胞生物
注意:菌菇属于真菌,是 多细胞真菌,不是植物。
动物
植物
菌菇类
生物分类
3、非细胞生物——病毒
病毒主要由蛋白质衣壳和核酸组成,是非细
胞生物。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要么只含有DNA, 为DNA病毒;要么只含有RNA,为RNA病毒。
病毒是怎样生存繁殖的?
总结新冠病毒ຫໍສະໝຸດ 病毒需寄生于活细胞中生存繁殖。 噬菌体病毒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展示环节
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得出“所有的动 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运用什么方法?这一结论可 信吗?
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简单枚举 +科学归纳
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 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 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
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C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一切生物由细胞构成
B 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子细胞 B.水母通过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青蛙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程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草履虫的新陈代谢、繁殖等都在细胞参与下完成
导学区
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
B 丰碑,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要点分析,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出现推动了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从老细胞核中产生 C.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界与动物界最本质的联系 D.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过程
导学区
B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耐格里 魏尔肖 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展示环节
施莱登
细胞学说
1.建立者: 施莱登 施旺
2.基本内容:
施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5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适用: 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生物必修1
(2)扫描电子显微镜
大肠杆菌
•原理:依靠电子射到样品表面后发射出的更 多的二次电子,放大后形成反映样品 表面形态特征的三维图像。 •适用:观察细胞等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
生物必修1
三、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植物细胞 动物卵细胞
肌肉细胞
神经细胞
细菌 红细胞
1、大小 •同一生物体的相同组织中,细胞大小不一样; •同一个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大小也会发生改变。 2、形状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 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C 5.“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 b B、 d C、 q D、 p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 住镜座
镜臂朝着自己,镜座离桌子 边缘大约10厘米
(2)对光
a.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准 通光孔(注意不 要用手扳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上升 离载物台2厘米 c.调节反光镜, 使视野变明亮
(3)调焦
①把所要观察 的玻片标本放 在载物台上, 用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 通光孔中心
2.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 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 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D A、玻片上 B、物镜上 C、 反光镜上 D、目镜上
3.功能完好的显微镜,把低倍镜换成高倍 镜后,一般 C A、先用粗准焦螺旋后,后用细准焦螺旋 B、只用粗准焦螺旋 C、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 D、先用细准焦螺旋,再用粗准焦螺旋 D 4.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 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本为止

原创1: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创1: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是否暗示着你的身体 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 多样性,还是生物的统一性?
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 特点?
科学发现需要从观察入手; 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科学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四、课堂练习
4. 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C )
A.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感 谢 观 看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
平滑肌组织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 的 器 官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系统 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组合。
植物没有系统; 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
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就连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说细胞是基本 的生命系统。
三、课堂小结
细胞是生命 活动的基本
单位
A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2.细胞学说的内容; 3.细胞学说的意义。
B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思考与讨论
3.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是靠什么细胞?
生殖细胞
4.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是不是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 活动都有关系?为什么?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3—1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3—1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②根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2、能力目标:①培养实验能力。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不同的生物材料。

3、德育目标:①通过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及细胞的发现过程等的学习,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举例说明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及认识到在科学民展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②通过对不同生物类型细胞结构的异同点的学习,认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从而认识到生物界多样性与统一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显微镜的使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那几大类?它们在结构组成上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根据公认的标准可以将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以下几类: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体都是有构成的。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引导自学]:自学P29~30页书上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了解在此过程中有关科学家的贡献并完成以下知识目标: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引导自学]:结合P30页的图3-2以及有关的文字说明完成以下知识目标:1.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收放(1)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且标本应透明)(2)高倍镜使用:①先使用低倍镜找到目标②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④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1)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集体集体集体备课教案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集体集体集体备课教案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概念,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细胞的结构及功能,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2.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3. 细胞分裂和生长4.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5. 实验操作: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细胞的概念、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细胞分裂和生长。

2. 难点: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细胞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细胞结构及功能的相关图像。

3. 实验操作:观察植物细胞,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细胞相关知识的学习资料、实验器材和药品。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显微镜等学习用品。

六、教学过程:2. 讲解:介绍细胞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讲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

3.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结构。

4. 总结:强调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细胞研究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绘制细胞结构示意图,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1.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深入了解细胞研究的相关设备和技术。

2. 开展细胞主题的科学报告活动,鼓励学生分享细胞相关的研究成果。

十、课时安排:1. 理论讲解:2课时2. 实验操作:1课时3. 作业布置与拓展活动:课余时间自行完成六、教学内容:1. 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 细胞膜的作用3. 细胞核的功能4. 细胞质的作用七、教学过程:2. 讲解:介绍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作用。

3. 讨论:分组讨论动物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高二生物知识点生命的基本单位

高二生物知识点生命的基本单位

高二生物知识点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是高中生学好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直接影响着高中三年的成绩。

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高二生物知识点生命的基本单位。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绿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

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则不能通过。

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

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场所。

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支持和保护。

其性质是全透的。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集体集体集体备课教案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集体集体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的概念,认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部分的作用;(3)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理解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细胞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2)利用多媒体资料,形象地展示细胞结构及功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3)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热爱;(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态度,增强学生对生命活动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细胞的概念及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3)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

2. 教学难点:(1)细胞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2)细胞分裂和生长的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的知识;2. 利用多媒体资料,形象地展示细胞结构及功能;3. 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相关现象;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细胞相关知识的学习资料、PPT、实验器材等;2. 学生准备:预习细胞相关知识,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概念及作用;2. 讲解细胞的概念和作用,阐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 讲解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展示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细胞结构;4. 讲解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展示相关动画,让学生理解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变化;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细胞的概念、结构和功能;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细胞结构示意图,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六、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功能: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 细胞核的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3. 细胞质的功能:包含多种细胞器,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人手。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一细 胞是生 命活动 的基本 单位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一细 胞是生 命活动 的基本 单位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一细 胞是生 命活动 的基本 单位
问题探讨
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生命活动 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讨论
1、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竹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 提示: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 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 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一细 胞是生 命活动 的基本 单位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一细 胞是生 命活动 的基本 单位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 性。 2、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是否暗示着你身体 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 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一细 胞是生 命活动 的基本 单位

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酶1.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1)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R.Hooke)发现了细胞。

当时,胡克将软木切成薄片,放在他自己制造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软木薄片上有许多蜂窝状小室,他就把这种小室叫做细胞。

(2) 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细胞学说: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的意义在于使千变万化的动物界和植物界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个共同的特征而统一起来,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而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例1】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A.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胡克B. 沃森和克里克C.达尔文和拉马克D.施莱登和施旺解析: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胡克分别利用自制的显微镜看到了活细胞、死细胞;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 双螺旋结构;达尔文和拉马克在进化论方面做出了贡献。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于19 世纪30年代共同创立的。

答案:D【例2】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是()A..孟德尔B.达尔文C.沃森和克里克D.施莱登和施旺解析: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的博物学家,他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

在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中,他用极其丰富的确凿可靠的材料,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

答案:B1.在①细胞学说②基因论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等生物学成就中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是()A. ①B. ①②C. ①③D. ②③④答案:C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A.细胞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B.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C.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B2.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1)转换器与聚光镜转换器:位于镜筒下方的可转动圆盘。

高中生物1基础讲解:专题二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1基础讲解:专题二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基础讲解(第一部分专题二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考情动态分析高中生物教材的细胞部分,是生物学的基础和重点,在整个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因此,本专题内容——细胞学知识不仅是全书中的重要基础内容,也是各类考试的命题焦点,因此在最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卷中考题较多。

从新一轮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死记硬背的内容不见了,强化解题技巧、强化能力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测试则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考题的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和简答题(图表题)。

这两类题型均具不同程度的综合性,且具有立意于能力测试的趋向.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是细胞结构、各种细胞器的功能、生物膜系统、细胞的全能性及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知识,往往联系细胞工程及微生物发酵等知识进行学科内综合。

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细胞结构为核心放射到各部分知识。

在生物单科试卷中,对该部分知识的考查以低中档题为主,多以选择题为主,以曲线考查有丝分裂,以图示考查细胞的功能,特别是生物膜的知识与特异细胞功能的结合,如选修教材中的抗体分泌与生物膜及细胞器的关系等。

考点核心整合1。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真核细胞有一个复杂的膜系统,各种细胞器的膜和核膜、细胞膜在分子结构上都是一样的,它们统称为生物膜.真核生物的生物膜约占细胞干重的70%~80%,最多的是内质网膜.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其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覆盖、贯穿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生物膜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磷脂类分子可以自由地移动,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移动。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内质网膜,它向外与细胞膜相连,向内与核膜的外膜相通,形成细胞内的管道运输系统.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密切联系的,可用如下的图示表示:(1)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2)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为例)2.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比较(1)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内容和意义。

2.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阐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4.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1)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2)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3)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判断正误(1)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2)人体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可以说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均由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4)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答案(1)×(2)×(3)×(4)×解析(1)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人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只能独立完成部分生命活动,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由老细胞产生,但不一定是通过分裂产生,细胞融合等也可以产生新细胞,如受精作用。

(4)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任务一: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及意义(1)科学家是如何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提示科学家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并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
1.在①细胞学说②基因论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等生物学成就中被恩
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是( ) 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④ 答案:C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 A.细胞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 B.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C.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B
答案:D 【例2】某同学在低倍镜下看到了标本,但太小,换用高倍镜后,来回调节细准焦螺旋,
始终看不到要放大的物像,其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实验室所使用的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是配套的。移走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
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就应该能看到清晰的放大的物像;如果看不到,则很可能是在换用高
倍镜前,未将目标移到低倍镜视野的中心。因此,在换用高倍镜之前,一定要把需要再放大
(1)细胞的大小 ①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②细胞的大小各不相同。少数细胞较大,可用肉眼观察,如鸟类的卵细胞;大多数细胞
很小,直径在 10-100um 范围内,用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菌等细胞的直径只有 1um, 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③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球体、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等。
A.2 个 B.4 个 答案:A
C.16 个
D.32 个
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例 1】人体下列细胞中,细胞膜表面积最大的是
()
A.神经元 B.红细胞 C.骨细胞 D.肌肉细胞 解析: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突起部分主要是细胞膜 和
少部分细胞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神经细胞间的联系。
(2)生物体细胞的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①细胞的体积小,其相对表面积则大,能迅 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②细胞的体积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
(3)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 输
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聚光镜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⑤和⑦ D. ④和⑥
答案:(1)B,(2)C 4.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方法应是( )
A..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B.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C.闭右眼,用左眼观察
D.闭左眼,用右的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心。
答案:未在低倍镜下将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心
【例3】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
动;换上高倍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 物镜上 C. 反光镜上 D.目镜上 解析:视野中的污物有碍于对标本的观察,所以必须判断出污物的所在,才能作相应 的处理。反光镜上有污物时,影响光线的反射,影响视野的亮度。当玻片上有污物时, 移动玻片,污物则向反方向移动;如果污物在低倍镜上,当换用高倍镜时,原污物就会从视 野中消失;如果污物在目镜上,当转动目镜时,原污物就会随目镜的转动而转动。因此在制 备临时装片或切片时,要求先用纱布将玻片擦干净,当目镜、物镜上有污物时,必须用擦镜 纸擦去。 答案:D
【例1】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 )
A.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胡克 C.达尔文和拉马克
B. 沃森和克里克 D.施莱登和施旺
解析: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胡克分别利用自制的显微镜看到了活细胞、死细胞;沃森和 克里克发现了DNA 双螺旋结构;达尔文和拉马克在进化论方面做出了贡献。细胞学说是由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于19 世纪30年代共同创立的。
2.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1)转换器与聚光镜
转换器:位于镜筒下方的可转动圆盘。转动转换器,可根据实验的需要在三种物镜之间 转换。
聚光镜:位于载物台前下方的一个圆形、多孔、可转动的较薄的板,上面的孔叫光圈。 转动聚光镜,可改变光圈的大小,从而能调节视野的亮度。
(2)通光孔和光圈 通光孔是载物台中央的圆形孔,其直径大小是固定的、无法改变的。 光圈是位于聚光镜上的大小不同的圆孔。转动聚光镜,可选用大小合适的光圈。 (3)低倍镜和高倍镜 二者均通过螺纹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接近要观察的标本而得名。区别二者的方法是 看物镜的长短,较短的是低倍镜,放大倍数多为 10 倍(10ⅹ);较长的物镜是高倍镜, 放大 倍数多为 40 倍(40ⅹ)。 (4)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大的是粗准焦螺旋,可快速地升降镜筒;小的叫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使 用细准焦螺旋,可实现对焦距的精确调节,使物像达到最清晰。 (5)平面镜与凹面镜 反光镜可以将来自光源的光线进行反射,使之依次经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 筒,到达目镜,再进入观察者的眼中。由于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所以使用凹面镜与 平面镜相比,视野更亮一些;如果需要使视野稍暗一些,一是调节聚光镜,换用较小的光圈; 二是将反光镜旋转半周,使平面镜对着光源。
【例1】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看不清楚细 胞的相关结构。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解析:光圈越大,透过的光线越多,视野的亮度越亮;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使 用凹面镜与平面镜相比,视野更亮一些。视野的亮度越亮便于观察深色结构,浅色结构由于 反差小,更不易观察。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酶
1. 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1)细胞的发现 1665 年英国科学家胡克(R.Hooke)发现了细胞。当时,胡克将软木切成薄片,放在他 自己制造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软木薄片上有许多蜂窝状小室,他就把这种小室叫做细 胞。 (2) 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细胞学说: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的意义在于使千变万化的动物界和植物界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个共同的特征 而统一起来,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而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1.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ⅹ,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ⅹ,则物
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答案:A
B.面积放大了40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2.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②在进行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答案:D
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 40 倍,这里“被放大’40 倍”是指(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答案:D 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等大的
八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③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
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
⑤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⑤ D. ②③④
3.①—⑦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则:(1)若物像不 清楚,应调节( ),(2)若光线不足应调节( )
答案:D
【例 2】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是 ( ) A..孟德尔 B.达尔文 C.沃森和克里克 D.施莱登和施旺 解析: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的博物学家,他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 巨著《物种起源》。在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中,他用极其丰富的确凿可靠的材料,
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
答案:A
【例 2】.下列生物中,均不具细胞结构的一组是( )
A.沙眼衣原体和噬菌体
B.炭疽病病原体和艾滋病病毒
C.肝炎病毒和疯牛病病原体 D.肺炎双球菌和流感病毒
解析:肝炎病毒无细胞结构,其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疯牛病的病原体是朊病毒,也无
细胞结构,其成分只含蛋白质。
答案:C
1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