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文化公民身份与认同建构_赵颖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这一核心议题,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揭示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
文章首先界定了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它们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梳理了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理论框架,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以及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联。
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评析,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身份认同的理论框架身份认同作为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涉及个体在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背景下如何定义和理解自我。
为了深入探讨身份认同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研究者们构建了一系列的理论框架,为理解和解释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强调个体通过社会分类来定义自我,并通过群体内的比较来强化或改变其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会倾向于将自己归类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并通过这一群体的特征和属性来定义自我。
这种归类过程不仅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还对其行为、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自我认同理论则更多地关注个体如何通过内省和自我反思来建构身份认同。
该理论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个体对自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认知。
通过不断地回顾和反思自己的经历、价值观和目标,个体能够形成一个连贯的自我认同,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符号互动论认为,身份认同是通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符号互动和沟通来建构的。
该理论强调语言、符号和文化在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个体通过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和解读符号,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身份认同。
新媒体话语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
新媒体话语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新媒体话语是指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平台上传播的言论和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个体在使用新媒体进行话语的时候,存在着身份建构的问题。
身份建构是指个体通过社会交往和自我表达等行为来塑造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认同。
在新媒体话语中,个体通过言论和信息的选择、发布和传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意见,进而塑造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形象。
在新媒体平台上,个体通过内容的选择和表达方式来建构自己的身份。
个体在选择发布的言论内容上会受到自己的社会角色、职业身份、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学者会选择发布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言论,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智慧。
个体的语言、措辞和表达方式也会体现出其身份认同。
一个知识精英可能使用较为正式和学术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一个年轻人可能使用更加口语化和潮流的词汇来表达自己。
个体在新媒体话语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建构自己的身份。
个体通过对他人言论的回应、反驳和评论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一个社会活动家可能会通过批评和质疑他人的言论来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立场。
个体还通过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分享、转发等行为来显示自己对特定观点或言论的支持和认同。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个体在新媒体话语中建构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认同。
新媒体话语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对于理解个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言论行为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研究有助于揭示新媒体平台上的权力关系和话语结构。
在新媒体平台上,个体在选择发布言论的时候,受到了社会和文化背景、语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个体在新媒体话语中的身份建构也受到了社会阶级、权力关系等因素的制约。
这种研究有助于理解个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社会认同和形象建构。
通过对个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言论行为和互动方式的分析,可以揭示个体对社会价值观、公众舆论等的认同态度和立场。
这种研究有助于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言论自由和公共讨论。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摘要:身份建构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社会背景下,通过语言、符号、行为等方式来构建和表达自身身份的过程。
本文对身份建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个人、社会和政治文化视角探讨了身份建构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
关键词:身份建构,个人身份,社会身份,政治身份,文化身份引言:身份建构是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它涉及到个体和群体如何定义自己及他人的身份,以及这种定义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和社会关系。
因此,对身份建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1、个人身份建构个人身份建构是指个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身份。
研究表明,个体会通过语言、行为、记忆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个体往往会通过自我叙事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身份,这种叙事方式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经历和价值观,并塑造自己的人格特质。
2、社会身份建构社会身份建构是指群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
研究表明,群体往往会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社会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群体往往会通过服饰、音乐、语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并以此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
3、政治身份建构政治身份建构是指个体或群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政治身份。
研究表明,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政治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支持特定政治观点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政治身份。
4、文化身份建构文化身份建构是指个体或群体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
研究表明,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个体或群体往往会通过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论:本文对身份建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个人、社会、政治和文化视角探讨了身份建构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
国家认同的当代困境与文化公民身份的意义_赵颖
一体化过程的深化, 自由、 平等、 民主等政治价值逐步在 国际上得到普遍接受, 这使得民族国家内部的政治问题 。“全 更容易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道义评判和实际干预 球化拥有一种强大而复杂的影响: 关于人权和民主治理 的全球化的规范正在穿透国界, 重塑传统的主权和自治 概念。这种规范已经形成并且正在不断发展, 它使制止
与传统公民身份只关注民族国家内部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一维关系不同文化公民身份认识到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个人认同结构的多重性也把握到了全球化时代社会结构既多极分化又一体整合的双向运动特征它将公民身份的外延从民族国家一元结构扩展到包括亚国家超国家国家三个维度的多元结构这样一来民族地方等亚国家认同和区域全球等超国家认同与国家认同一起成为个体社会认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 随着全球经济 ” 济的价值评价性和跨文化的话语权力 。
社会结构呈现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 个 社会的决定性机构、 性化和多样化的符号语言成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等方 面。信息化带来的社会转型是一场与工业化同样深远的 社会变革过程, 如果说工业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带来了人 们社会生活的流动性与一体化, 那么基于信息网络和传 播技术进行商业活动的信息资本主义则导致了民族国家 这也意 边界的消解以及社会结构的去中心化和网络化, 味着一体化社会认同的瓦解和认同对象的多重化 。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不仅经济形态从基于物质 生产的工业经济转型为基于知识 、 消费和体验的信息经 济, 文化形态也从以民族或国家共同体为基本单元 、 以流 “文化工业 ” 为特征的同质性大众文化 水线批量式生产的 向基于多重身份结构和多种个性取向的异质性多元文化 转型。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普及推动了大众媒体的发展, 大众化的信息媒介使得社会生活逐步表现出符号化的发 — —电视、 展特征— 网络等大众传媒逐步建构起一套特定 的语言和符号系统并以之对社会现实进行重新阐述, 从 “真实的虚拟 ” 而形成一种被称为 的文化类型。这使得文 化逐步脱出既定社会的时空限制和现实语境 。 在全球化 文化获得了更大程 的信息系统及其虚拟的符号世界中, 度的自由空间, 超越了工业时代形成的以民族国家为基 世界文化的格局由不同类型文化的 本单元的框架限制, “多元并存” “多元混合” 转向文化间交互融合的 局面。 文化的混合多元化包含了混合和分化两种多元化形 式, 混合指的是社会文化脱出民族或国家等传统文化圈 的局限, 在全球信息系统中进行交换 、 交互与交融; 分化 指的是文化按照新的标准进行重新组合和分配, 在新的 文化结构体系中分区划地 。 一方面, 文化的多元混合带 来了对民族国家文化的巨大冲击, 并影响到了基于同质 性民族文化而建立的国家认同 。 作为国家认同基础的民 族文化主要包括共同的地域 、 历史、 语言、 习俗等方面, 而 国际化 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弱化了这些传统要素的影响, 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超越了民族国家的地域局限, 全 球市场的时尚消费和流行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文化选择, 世界性媒体的信息传播和共享经验取代了民 族国家的历史叙事, 普遍性语言与地方性语言并行的多 语化国际交往方式冲淡了传统的特定民族语言带来的文 化归属感…… 在文化混合交融发展的信息社会, 单一性 文化越来越无法为国家认同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如何 寻求共性, 成为民族 在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中包容差异 、 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新课题 。 另一方面, 文化的多元分化 趋势使得社会认同变得更加差异化和碎片化, 社会公共 文化的形塑和共同体认同的建构变得更具难度 。 信息技 , 民族国家的 术和大众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游离 ”
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19】:17 - 行测模拟题_1
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19】:17 -行测模拟题1: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石化炼油板块盈利情况有所好转,但国际原油价格还在上升,仍感较大压力。
②作为一家国际能源化工公司,积极开展海外业务是中石化的长期。
③上涨的国际油价使得国内调价压力。
单项选择题A、鉴于战略陡增B、考虑战术徒增C、鉴于战术陡增D、考虑战略徒增2:研制大型飞机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许多风险和困难,任务十分艰巨。
要生产安全可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飞机,并实现产业化,需要我们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强调的是()。
单项选择题A、研制大型飞机的投资和周期B、研制大型飞机的工程复杂性C、如何实现大型飞机的收支平衡,并最终实现盈利D、如何做好研制大型飞机有组织地实施工作3:茶几对于()相当于()对于衣服单项选择题A、杯具衣柜B、茶具模特C、沙发商场D、杯子熨斗4:.单项选择题A.B.C.D.5:根据《食品安全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食品生产者负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C、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
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D、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
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6:“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
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
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
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符号·媒介·权力网络流行语的青年身份认同建构
符号•媒介•权力:网络流行语的青年身份认同建构吴茜内容提要:现代性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个体身份认同趋于断裂、漂浮与虚拟的身份认同特征在青年群体中表现突出,并呈现在网络流行语的文本符号、话语实践与权力抗争机制中#文章认为,网络流行语的文本符号表征身份认同,网络流行语的“话语实践”建构身份认同#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抵抗式”、“协商式”与“认同式”三种认同模式#因此,可以通过网络流行语的语言预警,对青年不良身份症候予以疏导#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青年身份认同话语实践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30(2021)01-0133-07作者简介:昊茜,传播学博士,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讲师(辽宁大连116000).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青年报告》中对“青年”给出了三种界定:一是根据实足年龄方式确认15—24岁的年龄群为青年;二是根据特殊的“教育、社会和家庭状况”,也就是把在学、未开始工作和未组建自己家庭的人定义为青年;三是试图将青年定义为一种精神状态,即将富有想象、具有勇气而不怯懦、更富冒险而不是追求享乐的人定义为青年。
①这就从年龄、工作、婚姻状况以及人格特质等方面对青年进行了界定。
然而,更多的机构是从年龄角度对“青年”进行界定。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14—34岁人群为青年人口(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界定14—44岁人群为青年人口(1992年);而根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相关界定,18—40岁人群为青年人口。
②随着当代青年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以及婚育年龄的推迟,其心理状态趋于较长时间停留在青年#因此,本文对青年年的界,中青年会的,18—40为青年人口,同时也就将14—17岁的青少年群体排除在外#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其中,20—29岁、30—39岁网民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分别为19.9%和20.4%,合计占比达40.3%。
③由此可见,相较其他年龄群体,青年更多、更深入地被卷入至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中的个人身份认同建构
网络空间中的个人身份认同建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无边界的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交平台、论坛和网站来展示自己,表达观点,甚至建立个人品牌。
网络空间为个人身份认同的建构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塑造和表达自己的形象。
首先,网络空间中的个人身份认同建构是由个人主动参与的。
在过去,个人身份认同往往是外界对个体的赋予,而网络空间则为个人提供了塑造自己身份认同的自主权。
每个人可以通过在个人资料中选择性地分享自己的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动态和照片等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形象。
这种自主权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信念塑造自己的身份,并且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特性,个人可以更加自由地展示自己的多个身份。
其次,网络空间中的个人身份认同建构常常是基于个体的社交关系网络。
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关注、好友和粉丝等方式建立起一系列社交关系。
这些关系网络不仅反映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也影响着个人身份认同的建构。
通过与不同社交群体的互动,个体可以借鉴和吸收不同群体的特征,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
例如,在某个健身社交平台上,借助其他用户的激励和经验分享,一个原本不善于运动的个体可能逐渐形成健身爱好者的身份认同。
此外,网络空间中的个人身份认同建构也受到社会舆论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尽管网络空间具有相对自由的特点,但个体所呈现的身份认同也常常受到社会舆论和文化价值观的制约。
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往往受到他人的评价和评论,这会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社会对某些身份认同的偏见和歧视也可能影响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认同建构。
因此,个人在网络空间中建构身份时需要既保持自我独立性,又积极面对他人的评价和外界观点,在适应社会文化的同时保持自我原创性。
最后,网络空间中的个人身份认同建构也必须考虑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网络诈骗、盗取个人信息等问题日益严重,个体在网络空间中塑造自己的身份也面临着隐私泄露和被利用的风险。
文字与身份认同的构建
• 通过文字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 • 通过文字展示个性和价值观 • 通过文字塑造自我形象和身份认同
社交媒体对文字与身份认同的影响与反思
社交媒体对文字与身份认同的影响
• 社交媒体扩大文字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影响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 社交媒体提高文字传播效果和接受度,影响身份认同的认同度和影响力 • 社交媒体为文字传播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影响身份认同的表达方式
个体差异对文字与身份认同构建的启示与建议
个体差异对文字与身份认同构建的启示
• 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关注个体需求,满足多样化文字表达 和身份认同需求 • 注重个体发展,提高个体文字素养和 身份认同构建能力
个体差异对文字与身份认同构建的建议
• 针对不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文 字与身份认同培育方案 • 加强文字教育,提高个体文字素养和 运用能力 • 关注社会文化背景,适应时代发展, 影响个体文字与身份认同构建
文字与身份认同的构建
01
文字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文字在身份认同中的作用
01
文字作为沟通工具
• 促进信息传递和共享 • 增进人际交流和理解 • 拓展人际交往范围和深 度
02
文字作为表达方式
• 传达个人观点和情感 • 展示个性和价值观 • 塑造自我形象和身份认 同
03
文字作为文化载体
• 传承和传播文化传统 • 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 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 感
• 身份认同赋予文字特定的意义和 价值 • 身份认同影响文字的理解和解读 • 身份认同影响文字的情感和态度
文字与身份认同的相互关系
文字塑造身份认同
• 文字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 • 文字展示个性和价值观 • 文字塑造自我形象和身份认同
社会学中的文化身份建构与社会认同研究
社会学中的文化身份建构与社会认同研究文化身份和社会认同是社会学重要的研究领域。
文化身份建构指的是个人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不断塑造、表达和认同自己的身份特征的过程。
社会认同则是基于这种文化身份建构而产生的,是个人对于自我所属于的群体、社会阶层以及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归属感。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身份建构和社会认同浸透在个体生命历程的各个方面,涉及个体的价值观、信仰、社会角色和行为等。
因此,对于文化身份建构和社会认同的研究不仅可拓展我们对社会过程的理解,而且对于具体的政策制定以及公共事务决策等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一、文化身份建构的理论框架文化身份建构的理论框架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目前文化身份建构主要采用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文化身份被塑造和建构在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过程中。
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是与其他人的身份相互关联的,基于社会互动和社会学习等手段,逐渐形成自我认同,即对于自己的身份特征的认知、接受和表达。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在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个人扮演了多重角色,如文化创造者、文化参与者和文化消费者。
由此,文化身份不仅是个体行为特征的总和,更是文化生产和传递过程中的产物。
二、文化身份在社会认同中的价值文化身份在个人社会认同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身份的塑造和表达是个人融入社会、归属感强化、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基础。
特定文化身份所对应的社会角色和身份标识对个体的生活体验、个人内心状态以及思维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某个特定门类的文化身份之下,会按照所属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来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和开展行为,使得文化身份成为个体塑造、维系和表达自我认同的关键性因素。
文化身份在个人社会认同中还具有反映社会现实与社会结构水平的价值。
因为文化身份在社会角色分类、社会等阶评价以及社会识别标签之中,反映了整体社会结构的分层与差异。
例如,某个群体所特有的文化身份可以反映出底层或中下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经验,使得文化身份可以有效地参与社会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中。
新媒体环境下身份认同建构的心理机制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身份认同建构的心理机制研究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应用的普及,人们更加倾向于用新媒体平台来展示和表达自我,构建个人身份认同。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轻松地发布信息、与他人分享感受,这使得个人的身份认同建构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因此,探究新媒体环境下身份认同建构的心理机制,对于理解个人心理变化以及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身份认同的概念和发展身份认同是心理学、社会学、心理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都关注的研究领域。
身份认同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他认为身份认同涉及到对于自我和社会角色的构建及其相关的价值观、信念等方面的感知和认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身份认同的理解也更为丰富和细致。
身份认同不仅关乎于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还涉及到性别、国籍、文化等因素。
身份认同对于充实个体人格、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推动文化进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新媒体环境下身份认同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身份认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元化:新媒体平台提供了更多表达自我的渠道,使得人们在身份认同建构方面具有更多的选择,也更能够体现自身的多样性。
2.迅速性: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身份认同建构也因此获得了更快的反馈,个人所发出的信息及时被他人认同或否定,从而使个人更加立体。
3.互动性: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让个人对于他人的回应更加直观,个人可以结合他人的反应来完善自身的身份认同。
第四章:新媒体环境下身份认同建构的心理机制新媒体环境下身份认同建构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选择性:个人在新媒体环境下更能够自主地选择表达自身的方式和内容,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2.社会比较心理:因为信息的快速传播,个人的行为与他人进行了更加快速的比较,更促使个人加强自身价值的表现,从而更加结合社会价值观。
3.心态转变:新媒体平台的空间限制小,个人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理念也不再有所保留,从而正面积极地展示自我,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文化意识形态与公共空间:权力、身份与认同的交汇点
文化意识形态与公共空间:权力、身份与认同的交汇点文化意识形态与公共空间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二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建着我们的社会结构与个体认同。
文化意识形态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社会群体所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信仰等,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具有的一种认知模式和自我意识表达方式。
而公共空间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共同享有的开放空间,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场所,是社会交往和共融的载体。
在当代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愈发密切,不仅体现了权力、身份与认同的交汇点,更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说到权力,不得不提及文化意识形态与公共空间中权力关系的重要性。
在文化领域,权力通常被定义为一种能够影响、操纵他人行为或思想的能力,是一种控制和支配的机制。
而在公共空间中,权力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组织和管理的能力,是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者。
文化意识形态与公共空间中的权力关系常常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彼此之间既有争斗与博弈,也有合作与共谋。
例如,在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相关部门、媒体和社会团体等权力机构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掌握话语权和资源分配权来塑造公众的认知和价值观念。
而在公共空间中,权力的分配和运作方式则直接影响着公共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决定了不同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
因此,文化意识形态与公共空间中的权力关系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探究的焦点之一。
除了权力之外,身份也是文化意识形态与公共空间交汇的重要内容。
身份是人们在社会中所具有的一种认同和归属感,是个体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的象征。
文化意识形态对身份的塑造和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价值观念、符号和信仰等方式来决定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定位。
而公共空间则是身份认同和表达的重要场所,不同身份群体在公共空间中通过日常生活、文化活动和社交互动等方式来展示和强化自己的身份认同。
例如,在城市空间中,不同的文化群体通过建筑风格、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等方式彰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
共情与认同_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符号建构
共情与认同_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符号建构共情与认同: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符号建构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短视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个短视频潮流中,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这些短视频不仅帮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更通过共情和认同,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关注。
本文将从内容生产和符号建构两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社会影响。
首先,内容生产是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核心。
传统文化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类短视频通过短小精悍的形式,将这些文化元素生动地呈现给观众。
内容生产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的审美和情感表达方式。
例如,通过情感化的故事情节和娱乐化的演绎手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内容生产者还需要在故事情节中注入鲜明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引发观众的共情。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才能给观众带来共鸣和认同。
其次,符号建构对于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社会影响至关重要。
符号是人们理解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传统文化类短视频通过符号的艺术构建,传递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中常见的符号包括传统服饰、传统乐器、经典诗词等。
这些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传达了一种历史感和情感共鸣。
观众在观看这些短视频时,往往会因为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和认同,而产生情感共鸣。
符号建构的成功,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也激发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不仅如此,传统文化类短视频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首先,传统文化类短视频通过推广传统文化,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一些国内外观众在观看这些短视频后,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而促进了文化旅游和传统手工艺品的销售。
其次,传统文化类短视频通过呈现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精神,激发了观众的学习欲望和创造力。
观众在欣赏这些视频的同时,也被激发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对于塑造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空间的社交认同:虚拟身份的构建
网络空间的社交认同:虚拟身份的构建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构建着各种各样的社交认同,形成着多样化的虚拟身份。
首先,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自我展示的平台。
在社交媒体上,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塑造自己的虚拟形象,展示自己想要展示的一面。
通过发布内容、评论互动等方式,人们逐渐建立起自己在网络上的社交认同。
其次,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也促进了虚拟身份的构建。
在一些网络社区中,人们可以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使用化名或虚拟头像来代替。
这种匿名身份让人们更加放松自在地表达自己,也让社交关系更加多样化和自由。
然而,虚拟身份的构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有时候,人们可能会过度依赖虚拟身份,而忽略了真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
在追求网络认同的过程中,也容易陷入虚拟世界的焦虑和不健康竞争之中。
因此,我们需要在网络空间中建立健康的社交认同。
首先是要保持真实和诚实,不要过分夸大或伪造自己的虚拟形象。
其次是要平衡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不要过度沉迷于网络空间,保持现实社交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网络空间是社交认同构建的重要场所,虚拟身份的建立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保持平衡,才能拥有健康、积极的社交认同。
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
文化身份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和群体对自我、传统、历史和社会的认知与定位。
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过程中,文化身份的影响不可忽视,它塑造着批评话语的基调和方向,同时也为批评话语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策略。
本文将首先梳理文化身份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核心要素,分析文化身份如何影响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形成和发展。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在文化身份的影响下,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和发扬中国文学的特色和优势。
本文还将关注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文化身份为文学批评话语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文学批评话语也在不断地塑造和更新着文化身份的认知和表达。
通过这种互动关系,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得以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总结文化身份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身份的作用,推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创新和发展,将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文化身份的内涵与特征文化身份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中,文化身份的内涵与特征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也深刻地影响着文学批评的方向和深度。
历史性:文化身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重塑的。
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需要考虑到历史脉络,理解文学作品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出特定的文化身份。
多样性:文化身份是多元的,它包含了种族、民族、地域、宗教、语言、性别等多种因素。
在中国文学批评中,理解和尊重这种多样性是构建全面、深入批评话语的基础。
互动性:文化身份是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
网络话语权力对青年自我认同的日常建构及反思
网络话语权力对青年自我认同的日常建构及反思作者:张盛婕来源:《理论观察》2022年第10期摘要:网络话语权力对青年自我塑造过程影响日益深入,文章尝试分析网络话语权力如何在青年的自我认同中发挥作用,以及其活动实践背后的运行逻辑与特征。
网络话语权力针对青年这一特殊群体施加影响时具有层级性、广泛性、群体间的区隔化、碎片化的模式特点,此环境下青年群体重视个体感情和情绪的感性共同体得到进一步加强,现代个体的身份化倾向愈发凸显。
同时,青年在生活意义和个人价值等日常生活的反思中更加碎片化与区隔化,焦虑、迷茫也扎根在青年自我塑造的历程轨迹之中。
若想实现网络话语权力对青年群体的合理辐射,需要多方主体的协同努力。
关键词:网络话语权力;自我认同;青年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2)10 —0097 —05一、问题提出鲍曼称现代社會具有流动的现代性特点,生活在高速发展环境下的人们需要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中国经济的稳健前行为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温床,互联网正在对整个社会进行全面重塑。
现实社会中人们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而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是让与互联网生活密不可分的当下青年深受影响。
新型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为更多人触网提供了便利,截止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我国网民通过网络接收信息的机会越来越丰富、便捷。
网络社会的存在彻底改变了社会结构与社会活动要素,它早已摆脱虚拟的标签,被学界清晰地确认到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俨然深刻改变着现实世界的样貌。
社会学家福柯认为,话语(discourse)是由一系列符号序列构成的,是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见传播到社会之中,并为其他社会团体所认识的过程,其背后是权力和知识的共谋[1]。
至于权力,则被福柯理解为是一种渗透于社会实践主体之中,通过网状的组织运作和实施的事物,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网络新闻媒体话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以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为例
网络新闻媒体话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以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为
例
常阳
【期刊名称】《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1()4
【摘要】分析网络新闻媒体话语中的语用身份,把握网络媒体在公共事件报道过程中的身份建构,有利于推动网络新闻媒体更好地发挥媒介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文章分析网络新闻媒体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发现:网络新闻媒体话语中构建了包括信息传递者、故事讲述者、舆论引导者等在内的九种不同语用身份,体现出网络新闻媒体为满足不同的交际场景需要而构建的语用身份具有多样性、动态性、选择性的特点,以确保交际顺利进行。
【总页数】5页(P116-120)
【作者】常阳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泛化表达的话语语用身份建构--以MICASE中的or something为例
2.英语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语用身份及其话语建构
3.泛化表达的话语语用身份建构——以MICASE中的orsomething为例
4.浅析新闻媒体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5.语用预设在应答话语中的功能浅析——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话语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员教育平等代际间“对话关系”之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员教育平等代际间“对话关系”之构建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网络生态环境的新变化,其使得高校党员教育空间得以延伸并经历了情景转换。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及网络舆论生态的日趋复杂,要求高校党员教育须调整策略和姿态,引入对话教育理念,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平等代际间“对话关系”,同时把握好新媒体话语空间的主导权。
在开展良性互动对话时要坚持交往理性,在引导网络公共空间对话时要设置好议程,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主动出击、抢占网络主阵地,在“自媒体人”逐渐登场时要培养“新记者”、“新编辑”,扮好“把关人”。
关键词:新媒体;党员教育;对话关系;主导权中图分类号:G206;D26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4.034“对话”是人类最基本、最广泛的思想与情感交流渠道。
在教育领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开展平等姿态的双向对话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路径。
而“公共对话”这一活动最初产生于小范围的人群聚集场域内,主要表现为个人意见表达和将内心感受进行公开倾诉。
随着聚集范围的扩大,大众媒介因为“公共对话”的需要随之诞生,成为传播信息和影响交往的重要平台。
而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公共话语空间又革命性地被重构,变更和拓展了公共对话的场域范围和主体人群。
高校党员教育关系长期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授”关系,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党员教育话语空间经历了情景转换,出现了公共性与公开性的走向。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重新构建党员教育关系,引导广大党员吸纳、认同教育的内容,是新时期应当着重考虑的现实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话语空间的“对话”生态格局的嬗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参与“公共对话”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往往单纯依靠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任何人都可以搭建一个简易的媒体“工作室”,并在这个“工作室”内完成信息的发布和传递。
因为目前在这个工作过程中不存在传统媒体在传播流程和内容上所受到的来自主管部门的审查和管制,媒介系统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开始由过去掌控在少数资源控制者手中而转移至掌握终端的个人手中,“自媒体人”纷纷登场。
媒介公信力:公众的期待与认同
媒介公信力:公众的期待与认同
周莹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在今天的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其构筑的信息传播网络设置了社会的规定语境,并构建着该语境下的社会意义认同。
正如美国传播学者戴维·阿什德指出的那样,“信息技术的技术和浯言(或表述)以及大众媒介在我们这个现代(和后现代)世界中是这一[象征、传播]过程的关键要素。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周莹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能动司法与司法判决的公众认同——兼论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J], 李代华
2.信息公开公众认同度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 [J], 汪丽君
3.精英视角的游移与大众期待满足——论web2.0时代媒介的角色定位与身份认同[J], 朱婧雯
4.公众期待视野下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建构\r——以河南民政大走访大调研为例 [J], 詹绪武;赵刘尊
5.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兼论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10哲学当代视野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文化公民身份与认同建构赵颖1,张明2(1.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89;2.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作为公共领域在虚拟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强化了公众获知信息和彼此联系的能力,成为公民沟通对话的公共空间和社会行动的建设性场域。
文化公民身份从外延、内涵和深度三个层面对传统公民身份进行了修正,以超越民族国家局限的多层框架容纳包括公民身份实质维度和积极公民身份观在内的多元理念,将文化、符号、参与、认同等要素融合到公民身份体系内,为公共沟通和对话提供一种共同话语体系。
社会认同建构是个体社会身份确证、心理情感归属以及观念与行为互动的过程,它通过文化公民身份这一纽带在抗拒性、规划性和合法性三种认同方式中的转化发展。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文化公民身份;社会认同[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87(2014)10-0037-05[收稿日期]2014-06-20[作者简介]赵颖(1987-),女,河南济源人,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张明(1986-),男,河南上蔡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受到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并发生着基础性重构和全面性变迁的社会,这种重构和变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组织网络化、劳动的个体化、生活方式的弹性和不确定性、时空联系的相对化、文化的媒体虚拟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生存于其中的人们及其创造的文化,也面临着诸多动荡与不确定性,并伴随着深刻的自我怀疑与认同危机。
各种迭起的社会思潮和运动中涌现的多元话语和诉求,正是人们在这种危机下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调适,并藉此寻求在社会重构中的主动权。
从危机意识到重构意识的思维转变,体现了人们从社会变迁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塑造者的主体性转身。
文化公民身份是对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们的这种主体性身份的一种话语表达,它体现了一种动态、互动、参与、关系、实践的话语和行动方式,同时,借助这一方式,多元化、差异化的社会诉求得以汇聚、沟通、商谈和寻求共识。
而网络作为信息技术革命最普及化的成果,在社会变迁的发展和人们的社会行动中扮演着贯穿始终的重要媒介作用,它超越了传统媒介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对话语权的垄断,以一个开放、平等、互动的沟通平台,容纳了多元化的社会主体,汇聚了多层面的观念和诉求。
正是通过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媒介平台作用,人们得以通过主动参与、积极建构和民主商谈,共同塑造新的社会价值、社会关系和制度,同时寻求新的自我确证和社会认同。
一、网络公共话语空间:虚拟空间中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指的是独立于国家公共权力机关之外的、由私人集合而形成的公众的领域,公众在其中就具有公共性质的、私人领域的一般规则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驱使公共权威在公众舆论面前合法化[1](P32),是公民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民主参与、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方式。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指的是在互联网这一大众传媒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主要指web2.0技术平台,例如微博、Blog 、BBS 、SNS 等)中展开的、以多人即时互动讨论形式进行的公众参与所形成的网络公共舆论环境,开放、平等、互动、参与是其主要特征。
通过互联网的交互传播特性,人们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社会关系网,从而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社会性功能,体现73其公共性价值[2](P34)。
网民就各种公共话题进行开放、平等、理性的表达和辩论,并通过网络化的迅速传播发展成规模性的公共讨论,形成网络舆论。
这种网络舆论通常超越了意见表达的个体性,体现一定的公共意识、思想独立性和理性批判精神,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成为公共事务决策的重要参考。
因此,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是一种基于网络传媒平台公众讨论而形成的虚拟空间中的公共领域。
由于网络传媒的自由、平等、开放特性,网络公共话语空间这一公共领域表现出平等性、多元性、参与性、交互性、公共性等超越了传统媒介平台公共领域的明显优势。
首先,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平等性优势表现在网络讨论的“去中心化”以及权威和利益导向的弱化方面。
网络的“无中心式”结构,使处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够摆脱现实社会身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平等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中。
网络化的逻辑在于“控制权不能在系统的某个关键点聚集太久”[3](P214),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权威影响和利益牵制对话语讨论的干预被大大削弱,民主平等理念和公共理性精神得以张扬。
其次,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多元性优势表现在虚拟性和匿名性带来的言论自由化方面。
“与其说实践中思想与言论的自由是一项自然权利,不如说是一种共同需要。
”[4](P345)网络传媒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削弱了强势的制度安排和精英主导式的传媒系统对人们话语权的压制,不仅使消息传播和言论表达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而且为在现实社会制度安排下被边缘化的亚文化群体提供话语表达的空间,制造了一个平民话语权与精英话语权博弈的场域,使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事实得到凸显,揭示了一元化制度权威主导下的同一性假象。
再次,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参与性优势表现在其“去嵌入性”的沟通方式带来的参与范围的推广和参与方式的便捷上。
传统的公共参与在地域、经济、制度等各方面限制了人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而网络参与的虚拟性、即时性、平等性、直接性等特性则消解或弱化了这种嵌入性社交方式带来的障碍。
最后,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交互性优势表现在网络沟通的即时性和互联性。
“互联网技术作为非嵌入编码知识,赋予了网民前所未有的权利。
网络交往由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演变为平等互动的主体间新型关系。
”[5]网络空间以快速传播的方式迅速聚集讨论,在多边互动式的社会关系网中将个体表达变成一种公共表达,促进了公民主体间的关注、理解和沟通。
此外,由于网络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言论虚假、信任缺失、语言暴力和讨论碎片化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优势的发挥,但这些问题并不能改变网络化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网络公共参与的重要性,它们作为网络社会发展和公民社会成长必经的过程,见证着社会变迁的轨迹和社会行动主体的蜕变。
如果说公共领域的存在意义在于通过沟通对话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形成一种公正的利益诉求机制,那么,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意义则在于其超越了传统媒介平台的话语垄断权和形式上的局限性,强化了公众获知信息和彼此联系的能力,为公民进行政治表达和公共参与提供了一个开放、平等的平台,从而扩展了公共领域的社会影响[6]。
这种公共空间的获取,为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动态场域,对于公民身份塑造和社会认同建构至关重要。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与文化公民身份和社会认同建构的关系,是一种形式、内容和目的的关系。
以网络这一大众媒介为载体,公众围绕社会公共性问题进行的各种讨论与沟通形成了一个公共的话语空间,这一空间既作为话语表达的工具承载着文化公民身份的多元诉求,又作为话语表达的结果不断形塑和巩固着文化公民身份这一积极主体。
而社会认同建构,作为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一种危机自反与关系重构,是文化公民身份诉求的旨归和社会行为主体追寻的对象。
一种新的社会认同形成的过程,也是人们在主体性精神的推动下通过反思和沟通重新寻找个体生存和合作共存的意义的过程。
二、文化公民身份:多元诉求和权利表达的话语支持传统公民身份理论认为,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维度勾勒出了公民身份的基本框架,成员资格、权利、义务等要素构成了公民身份的基本内容。
文化公民身份则指向公民身份的文化维度和认同要素,但这种文化和认同的维度并不是在经济、政治、权利、义务等维度之外的“额外添加物”,文化公民身份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整体性公民身份理念而非只是公民身份的一部分,它从外延、内涵和深度三个层面拓宽了传统公民身份的视野。
首先,文化公民83身份将传统公民身份的外延拓展到亚国家、国家、超国家等多元层面,以全球一体化的视野和文化多元主义的立场,关注文化间的差异及其伴随的包容与排斥问题。
在传统公民身份理论的视野中,文化公民身份的概念局限于民族国家的政治法律框架内和民族文化同一性的预设前提下,只是一种有效参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创造性能力。
然而,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发展的现实趋势则打破了这种设定,形成了一种以文化民主化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文化环境。
公民身份不仅开始关注民族国家内部的少数族群和文化边缘群体(如移民、女性、残障者、同性恋者等)的差异诉求,而且从地方、国家、全球等多层面视角关注文化差异引起的共同体包容和排斥问题,一种弹性的、开放的、动态的多元文化公民身份开始形成。
这意味着文化公民身份成为一个联结既定框架之内和之外的动态性要素,并表达了一种去中心化和反思性的社会建构理念。
其次,文化公民身份将传统公民身份的内涵拓展到文化和符号领域,在马歇尔提出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三维公民身份架构基础之上引入文化维度,以一种考虑到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的整体公民身份观对公民身份地位(指法律和政治层面的权利与义务规定的完善程度)与公民身份实质(指社会生活和文化层面的权利与义务实现程度和平等程度)之间的落差进行重新审视。
在文化和知识逐步成为社会主导力量的当代社会,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其他与文化资本的占有和再分配有关的权利,已经成为影响公民身份实质平等的关键因素。
社会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物质资源的分配上,而且体现在权力对象征代码的控制上:“命名、建构意义和对信息流给予控制的权力是最重要的结构性分支之一……权力不仅仅有赖于物质的方面,还与质疑既定的规范和重塑共识框架的能力有关。
”[7](P2)那种由于文化异质性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无法被纳入传统公民身份框架中来解决,脱离了社会文化背景的公民身份必将导致其实质维度的缺失。
文化公民身份主张关注文化差异、受教育程度、话语地位、意义建构、群体认同等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对公民权利实现的平等程度的影响,通过解构权力对符号、规范和信息流的控制形式来揭示文化差异造成的社会排斥和不公,完善公民的文化差异权、受教育权、沟通和对话权等以促进公民身份实质维度的发展。
最后,文化公民身份还在深度上拓展了传统公民身份理念,以公民参与、认同等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优势资源弥补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念的个体权利导向带来的偏颇,形成一种深厚的、积极的公民身份。
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念强调权利的制度化发展,忽视公民责任和公民美德,导致了社会公共资源缺失、个体“原子”化和社会关系疏离化、共同体认同弱化等弊端。
文化公民身份以共同体的包容和排斥问题为核心,主张通过建构公共空间促进公民沟通和对话,通过关注边缘群体的文化建构方式提升共同文化的参与性和民主性,以一种共和主义式的公民美德和公共精神,促进共同文化的塑造和社会认同的建构,实现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大公民身份传统理念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