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结构活动单2
初中 种子的结构 教案
初中种子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说出主要植物种子的结构。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 种子的结构。
2. 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教学准备:1. 各种植物种子。
2. 显微镜。
3. 实验操作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民种植和收获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知道种子有什么结构吗?今天的课我们就来学习种子的结构。
二、新课教学(15分钟)1. 介绍种子的概念: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包含了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
2. 讲解种子的结构:a.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b. 胚: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c. 胚乳:储存营养物质,不同植物的胚乳含量不同。
d. 子叶:转运营养物质,有的植物种子有两片子叶,有的只有一片。
3. 分析各种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如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等。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种植物种子进行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结构。
2.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种子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家中或周围的植物种子,描述其结构和特点。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植物种子结构的适应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种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2)
种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探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板书: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的适应环境能力。
2. 实验器材:各种类型的种子、放大镜、水杯、土壤。
3. 教学过程中需要的图片和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种子的话题,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有没有看到过种子呢?你们知道种子长什么样子吗?种子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探究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a. 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种子样本,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例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b. 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结构,提问:“你们觉得种子里有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c. 展示有关种子结构的图片和幻灯片,解释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种皮、胚乳和胚芽等部分。
d.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动手剥开不同种类的种子,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内部结构。
3. 探究种子的传播方式(20分钟)a. 向学生介绍种子的传播方式,包括风传、水传、动物传、自力散播等。
使用幻灯片和图片进行示范和解释。
b. 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子在风、水、动物传播下的特点和方式。
具体实验步骤:将不同种子放在风机前、水杯中、散布在室外等环境中,并记录观察结果。
c.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种子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传播。
4. 探究种子的适应环境能力(20分钟)a. 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种子在什么环境下能够生长?”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 分组讨论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例如阳光、温度、湿度等因素。
c.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种子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发芽情况。
具体实验步骤:将各种种子播种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的培养皿中,观察并记录发芽率和生长情况。
d.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种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种子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单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生物学生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班年月日实验名称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观察种子的结构
1、认识种子的结构
2、研究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浸软的菜豆(或大豆、蚕豆)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碘液(一)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剥去种子最外层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对照课本进行观察,看看它们的形状和位置。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酒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看看它们的形状和位置。
1、种皮的作用是:。
2、菜豆种子有片子叶,玉米种子有片子叶。
方法步骤。
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一、引言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途径,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对于学习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中,通过探索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可以培养他们观察、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深入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萌发的条件以及其成长过程。
二、认识种子1. 种子是植物幼体的雏形一个种子包含未来植物个体全部或大部分所需器官,并且带有存储养分。
它类似于人类的胚胎,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生长为一棵完整的成年植物。
2. 种子结构与功能种子由外壳、胚珠和胚乳组成。
外壳起到保护内部组织不受损害的作用;胚珠是种子发育时形成,并在合适环境中萌发为新个体;而胚乳则提供给新苗从中获取养分。
三、观察实验:探索种子结构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2.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显微镜、手镯袋。
3. 实验步骤:a) 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放入手镯袋中,并用显微镜观察。
b)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比较。
例如,有些种子有光滑的外壳,而另一些则有纹理;某些种子内部充满胚乳,而其他则较为空洞。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学生可以总结不同植物种子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四、探究实验:触发种子萌发1. 实验目的:研究影响种子萌发过程所需条件,并了解其生长环境要素。
2. 实验材料:黄豆或其他适合观察萌发过程的种子、湿化纸巾,透明容器。
3. 实验步骤:a) 将湿化纸巾放入透明容器中,然后将几颗黄豆等适宜观察萌发过程的种子放在湿纸巾上。
b) 盖上容器盖,放置在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
c) 定期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并绘制观察图表。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植物需要适当的水分、温度和光线才能顺利进行萌发。
他们也会了解到为什么一些植物不能在极端环境下生长。
五、讨论与总结1. 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 种子为什么要有外壳?b) 种子萌发所需条件是什么?c) 种子发芽后如何取得养分?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分享他们的结论。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3、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1)菜豆种子结构的观察: 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 63 页菜豆种子结构 示意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2)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 出示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指导学生完成观察认 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3)归纳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建知识体系。 4、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既能增强学生间的互助合
作能力,又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
趣,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借
学生学习能 助实物进行观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符合学生好奇、喜
力分析 动手的天性,通过小组合作能提高学生合作、表达等能
力。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
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观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教学策略选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种子的结构》
称
教材分析
1.重点:种子的结构,重点识记菜豆种子的结构。 2.难点: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结构上的异同。
1.知识目标:描结构这一活动,通过
教学目标 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 择与设计
察归纳出种子的结构。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
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教学过程
实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1)首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如:颜色、形状 等。
种子的结构(记录纸)
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记录纸)
目的要求
1.解剖和观察菜豆(大豆)、玉米等种子,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材料器具
浸泡1d的菜豆和玉米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碘液合作探究1:观察菜豆种子
?想一想,你会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
方法步骤:【注意安全】
1.取一粒吸足水分的菜豆种子放在白瓷盘(白纸)里,观察种子的形状和颜色。
【注意种子一侧有一个小小的瘢痕。
轻轻捏一下种子,观察靠近瘢痕处会出现什么现象?】
2.用镊子夹住豆粒,从瘢痕对侧用解剖刀划一条小口,剥去外面的皮,思考皮的作用是什么?
3.将内部结构分成两半,使用放大镜对照课本100页图6-2,观察并认识内部结构,完成记录纸上“菜豆种子”的结构及问题。
合作探究2:观察玉米种子
方法步骤:【注意安全】
1.取一粒玉米放在白瓷盘(白纸)里,观察玉米的外形,透过厚皮可
隐约看到里面的胚。
【我们所观察的玉米种子实际上也是果实,其外边的厚皮是果皮和种皮的结合。
】
2.用镊子夹住玉米种子,沿正中线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用放大镜仔细
观察玉米种子纵剖面结构。
3.用镊子夹住玉米种子,将一滴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观察切面的变化,会出现什么现象?
4.对照课本101页图6-3,观察并认识玉米种子内部结构,完成记录
纸上“玉米种子”的结构和问题。
讨论题
讨论1 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了什么?
讨论2 思考: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剥去种皮的种子还能萌发吗?(102页)
讨论3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初中种子的结构实验教案
教案:观察种子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胚根和子叶等部分。
2.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并能够描述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
2. 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种子样本(如大豆、玉米、小麦等)。
2. 放大镜。
3. 教学卡片或图片。
4. 黑板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种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作用和结构。
2. 提问:你们对种子有什么了解?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二、观察种子结构(15分钟)1. 将种子样本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
2. 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层(种皮)、内部结构(胚乳、胚芽、胚根和子叶)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讲解种子结构(15分钟)1. 使用教学卡片或图片,向学生讲解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胚根和子叶等。
2. 讲解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如保护作用、储存营养物质、萌发等。
四、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种子的结构,并在黑板或白板上展示。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
2. 每组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制作一张关于种子结构的海报。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海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种子结构,让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种子的结构。
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种子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overall,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种子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秘密一、活动目标:1. 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结构。
2. 通过观察、操作,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3. 能用朗诵、绘画等表现方式来感受种子生长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种子、放大镜、盆栽、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种植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观察盆栽,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师:你们看看盆栽里的植物,它们是怎么长出芽来的?2. 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们拿一颗种子,观察它的外形,说一说它的特点。
3. 探究种子结构: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师:请小朋友们用小刀把种子切开,观察里面的结构,并说一说哪部分是胚。
4. 种子发芽实验: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师:请小朋友们把种子放在泥土里,浇水,观察它如何发芽。
5. 总结:种子的秘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在科学区设立“种子生长”展示角,让幼儿持续关注种子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了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知道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在种子发芽实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观察认真,对种子的生长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活动延伸环节,幼儿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与家长共同关注植物的生长。
整体来看,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种子、放大镜、盆栽、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种植的经验。
七、活动过程:1. 导入:观察盆栽,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师:你们看看盆栽里的植物,它们是怎么长出芽来的?2. 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们拿一颗种子,观察它的外形,说一说它的特点。
3. 探究种子结构: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师:请小朋友们用小刀把种子切开,观察里面的结构,并说一说哪部分是胚。
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引言:种子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关键。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对植物的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
一、种子的结构1. 外包被层种子的外部通常有一个保护层,称为外包被层。
它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的伤害和干扰。
同学们可以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比较它们的外包被层的颜色、形状和质地,并用手轻轻触摸它们的外表面,感受到外包被层的坚硬或柔软。
这样的观察和实践可以帮助同学们对种子的外包被层有更清晰的认识。
2. 种皮种子里面有一个薄薄的壳,称为种皮。
种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种子的内部组织免受伤害。
同学们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切面,观察种皮的形状和结构。
他们可以发现种皮很薄,但同时也很坚硬,这样可以帮助种子在孕育期间不受到外力的破坏。
3. 胚珠种子的内部有一个关键部分,称为胚珠。
胚珠是植物的重要发育器官,它包含着植物的基因信息。
同学们可以打开种子,仔细观察胚珠。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胚珠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了解到不同的植物在胚珠的形态上存在差异。
二、种子的发芽过程1. 察看种子的状态在同学们探索种子的发芽过程之前,让他们观察一下不同类型的种子,并记录种子的形态、颜色以及是否有外包被层。
这将帮助他们在后续的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种子的发芽。
2. 播种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同学们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播种。
他们可以选择一些快速发芽的种子,例如小麦或豆类。
在小花盆或小纸杯中,放入适量的土壤,将种子种植在土壤中,然后轻轻浇水。
同学们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但同时避免过度浇水。
3. 观察和记录同学们每天都要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他们可以记录每天播种后经过多长时间种子开始发芽,记录下种子表面的变化,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等。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教案标题: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 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观察种子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观察种子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种子样本(豆类、谷类等)。
2. 放大镜或显微镜。
3. 刀具和剪刀。
4.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谈论他们吃过的种子,比如花生、玉米等。
2. 引发思考:请学生们思考种子是如何生长的,种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解释种子的主要部分,如种皮、胚乳、胚芽等,并说明它们的功能。
步骤三:观察实验(20分钟)1. 将不同种类的种子样本分发给学生。
2. 学生们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3. 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们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总结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并强调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步骤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其他种子进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2. 学生们可以尝试在家里或学校的花园中种植一些种子,并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撰写一篇关于种子结构和功能的小论文。
2. 提醒学生们按时提交作业,并鼓励他们多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
教学延伸:1. 给学生们展示一些有趣的种子,如风车果、火炬花等,激发他们的兴趣。
2. 鼓励学生们进行科学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和生长情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技巧和记录准确性。
2. 评估学生提交的小论文,包括对种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描述。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设备。
《种子的结构》教案
《种子的结构》教案《种子的结构》教案1【学习目标】:1、认识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2、学会比较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3、初步学会解剖植物的种子。
【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蚕豆种子的结构(小组合作完成)1、认识蚕豆种子的外部形态①观察蚕豆种子:蚕豆种子的外形呈形;蚕豆种子的表皮即为种皮,蚕豆种子的种皮的颜色是色,种皮对种子有作用。
②在蚕豆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黑色的疤痕,这就是种脐,请你从蚕豆种子上找出种脐的位置,并指给组内其他成员观看。
③用吸水纸吸取蚕豆种子表面的水分,用手捏一捏种子,注意观察哪边会有水流出来。
流出水的部位即为种孔。
种孔的位置在的旁边。
小组成员讨论,猜一猜种孔的作用是。
2、认识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①取一粒蚕豆种子,剥掉种皮,剥开种子,对照课本125页图20-5中的后一幅图,用放大镜辨认出各部分的结构――子叶(子叶的片数是片)、胚芽、胚轴、胚根。
(注意区分胚芽和胚根,胚芽有叶状结构。
)②用铅笔在下列空白处画一个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
讨论猜想:蚕豆植株的根是由发育而来的,茎和叶是由发育而成的。
③用解剖针在蚕豆种子的子叶上轻划3―5下,在划痕处滴一滴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组合作交流猜想,在种子萌发时,子叶所起的作用是。
活动二: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小组协作完成)种子的结构(教案)1、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和颜色。
(阅读材料:玉米种子外面有厚皮。
但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是种皮。
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
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
)2、(请看屏幕上的温馨提示)取一粒玉米种子,用刀片将玉米的种子从正中纵切(切法如右图所示)。
对照课本126页图20-6,通过放大镜观察,找出其各部分的结构――子叶(子叶的片数是片)、胚乳、胚芽、胚轴、胚根。
3、用铅笔在下面空白处画一个玉米种子纵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中班科学教案《种子的结构》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种子的结构》含反思教学目标
1.认识种子的外形及结构;
2.理解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
3.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种子模型;
2.种子的放大图片;
3.种子的描述性图片;
4.讲义。
教学过程
热身:观察种子
教师让学生拿出口袋里的种子(自带或从学校提供),让学生先观察种子的外形和颜色,并且用手感觉种子的硬度和光滑度。
导入:种子的功用
让学生思考一下种子的功用,建立对种子的初步认知。
展示:种子的结构
教师出示种子的模型以及放大图片模型,指出种子的三个主要部分:外壳、种皮、胚芽。
实践:自己制作种子模型
教师分发材料,让学生根据种子模型自行制作种子。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外壳的作用:保护种子。
活动:种子的游戏
让学生分组,进行种子游戏。
游戏规则是:每个小组成员都拿到一个种子,然后尝试在一分钟内互相取出种子里的胚芽。
完成者可以得到1分,最后得分最多
的小组获胜。
小结:回答问题
让学生回答问题:“种子是什么?”“种子的结构有哪些部分?”,并进行点评。
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种子、制作种子模型以及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用。
但是,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更多关于种子的知识和相关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究种子的神秘之处。
同时,在组织活动时,应该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和卫生,确保教育教学的安全性,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铺路。
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教案 种子的结构
一、活动目标:1. 认识种子的外部结构,了解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2.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究种子的结构。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种子(如黄豆、绿豆、玉米、菜籽等)、放大镜、湿纸巾、盆栽植物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照明和通风。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种子的透明袋子,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观察种子:教师分发种子给每个幼儿,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观,引导幼儿说出种子的名称和特点。
3. 种子解剖:教师示范如何用小刀轻轻切开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小刀切开种子,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结构。
4.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结构,引导幼儿总结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种植的种子放在班级的自然角,让幼儿随时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设置“种子探索角”,提供相关的种子和观察工具,让幼儿自主进行科学探索。
五、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小刀和观察工具。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幼儿积极观察、表达和思考。
3. 在讨论交流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适时调整活动内容,确保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六、活动反馈与评价:1.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幼儿对种子结构的认识和体验感受。
2.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记录幼儿的表现。
3.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教案种子的结构
初中生物教案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种子的各部分组成和功能。
3. 理解种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种子的外部结构;2. 种子的内部结构;3. 种子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种子的功能与组成之间的关系;2. 掌握种子生长的过程。
教具准备:1. 植物种子;2. 放大镜;3. 实验材料:水、透明塑料袋。
教学流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外观和形状,引出种子结构的主题。
二、讲解1. 种子的外部结构:-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
-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防止种子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
- 胚乳是种子中储存养分的部分,供种子萌发生长时使用。
- 胚是种子中成长为新植物的胚胎,包括胚芽和胚轴。
2. 种子的内部结构:- 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切面,学生可以看到种子内部的胚乳和胚。
- 胚乳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养分,为种子发芽提供能量。
- 胚中包含发芽所需的胚芽和胚轴,胚芽会长出茎和根,胚轴连接胚芽和胚乳。
三、实验操作1. 将一些种子放入含有水的透明塑料袋中,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2. 学生可以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的生长、茎的伸长等。
四、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讨论种子在发芽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功能。
总结种子的结构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观察家中种子或植物的种子,描述和绘制种子的结构,并写下你对种子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科学探索活动:种子的结构
中班科学探索活动:种子的结构种子的结构是中班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将能够观察并了解种子的不同部分以及它们的功能。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科学探索的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对自然世界产生更多的兴趣。
活动准备:- 预先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例如大豆、豌豆和向日葵种子。
- 准备一些放大镜供孩子们使用。
- 打印一些种子结构的图片,并贴在活动区域的墙上。
活动步骤:1. 引导孩子们观察种子的外观。
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帮助他们注意到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
2. 让孩子们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节。
他们可以观察种子的表面纹理、凹凸和其他有趣的特征。
3. 与孩子们共同讨论种子的功能。
帮助他们理解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发芽并长成新的植物。
4. 让孩子们观察种子的不同部分。
您可以将种子分开并展示给他们:外壳、种皮、胚芽和种子叶。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
5. 带领孩子们进行种子实验。
您可以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并让他们尝试将它们插入湿润的纸巾或泥浆中,观察它们是否能够发芽。
6. 让孩子们亲自体验种子发芽的过程。
您可以在透明杯或容器中放置一些濡湿的棉花球,然后让孩子们放入一颗种子。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直到它们开始发芽。
7. 结束活动后,与孩子们进行反思。
您可以展示一些种子结构的图片,并让孩子们回顾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将能够直观地了解种子的结构和作用。
并且,实际操作种子和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最重要的是,这个活动将激发孩子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生物课件】种子的结构(2)
第一章 种子的萌发
第一节 种子的结构
沙井中学熊国强制作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
种皮
个深色的疤痕,这是种脐,它是 种子着生在豆荚处的痕迹,在种
脐附近有一个小孔,这是种孔.
种脐 种孔
我们用力捏一下种子,就会 有水从种孔中流出,说明种孔 是水进入种子的门户.
种皮很坚韧,具有保 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小实验
观察:
一部分变成蓝紫 色, 这部分的结构叫 胚乳,胚乳中贮存大 量的养料,其中淀粉 遇碘变蓝紫色。另一 部分变成了黄色,这 部分叫胚,它分四部 分。
1.胚芽——发育成茎 和叶
2.胚轴——连接茎和 根
3.胚根——发育成根
4.子叶(只有一片).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表
种子 结构
种皮
菜豆种子 有
胚芽
有
胚 胚轴
有
胚根
有
子叶
有两片 贮存营养物质
胚乳
无
玉米种子 有(与果皮愈合)
八年级生物教案种子结构
八年级生物教案种子结构教案主题:种子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2. 掌握种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 学习观察和描述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2. 种子的作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种子样本(不同植物的种子)。
3. 放大镜、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种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种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种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吗?种子有什么作用?”Step 2:介绍种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通过PPT讲解种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种皮、胚乳、胚珠、胚和萌发点等。
Step 3:学习观察和描述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让学生分组观察所提供的种子样本,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细致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种子的形态特征,并与同学分享。
Step 4:实验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
将种子分别放在湿纸巾和干纸巾中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变化情况。
Step 5:讨论和总结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对种子结构的了解,引导学生讨论种子对植物生长过程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种子的主要功能。
Step 6:拓展展示一些特殊形态的种子(如风母树的飞翼种子、香蕉的扁平种子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形态多样性。
Step 7: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种子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观察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法,使学生充分了解种子的结构和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并及时纠正错误,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种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3.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二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三教学难点:描绘种子的结构四教学用具:1、浸泡过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碘液、滴管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同种子植物的种子形态大小颜色相同么不同它们却有相同的结构;检查实验器材种子,放大镜,刀片,稀碘液,滴管实验注意事项①、在解剖和观察时,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先观察形态后观察结构;②、解剖时以不损坏种子的结构为原则,观察时要仔细、勤动手、巧动脑、善动笔;A菜豆种子的结构1观察菜豆种子的外部形状:外部结构——最外是种皮、内侧凹陷处是种脐,种脐处不易观察有个小孔是种孔,是种子萌发时吸水的地方,用手捏一下看结果;2观察完种子的外部,我们观察到菜豆种子的有哪些内部结构;B种子的结构功能1:种皮具有怎样的作用呢答:保护内部结构;总结:也就是保护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这四个结构是称为胚;种皮保护胚,说明胚更重要;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总结: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老师板书2、猜想:胚中哪部分占最大体积子叶为什么子叶中储存着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时所需;这就是子叶的功能;类比菜豆种子结构的学习方法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按从外向内的顺序,观察玉米种子的形状、种皮和果皮;A玉米种子的结构B玉米种子的结构功能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什么部位你怎样知道的胚乳里,根据遇到碘液变蓝知道的五整合提升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异同点;B:种子胚中各个结构的发育问: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那么,构成胚的胚芽、胚轴、胚根分别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部位请根据这些结构的名称和部位猜想;总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叶片的结构知识目标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能力目标1、练习徒手切片;2、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3、学会绘制叶片的表皮4、通过“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学习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教材分析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1先用手撕开菠菜叶片,大致将其分成几部分,然后通过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识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2对照叶的横切永久制片,结合挂图、模型讨论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这一节关键是: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易透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从而有利于光线透过;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使绿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脉支持着叶片,有利于叶片充分得到光照;叶脉里的输导组织,是运输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的通道;这些都说明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对于观察叶片的结构这一实验来说,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清楚叶片的结构,关键之一是看徒手切片时所切的叶片薄不薄;首先,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要想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一定要掌握操作技术,如:两个刀片如何放置,手捏刀片的位置和姿势,切割的方向和速度等等;重点: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徒手切片的制作与观察观察叶片的结构课前活动:1、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组成部分,注意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差异2、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那么,每一部分又是怎样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呢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1选切叶片:选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刀片切去叶片基部、叶片尖端以及叶片两侧的边缘;留下部分为宽约左右、中央带有主脉的长方形小块叶片;2切取材料:用左手食指指尖压住材料一端,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从另一端沿和主叶脉垂直方向多次切割材料,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3选材制片:用镊子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2、观察叶片的结构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叶片部位,对照图Ⅲ―15观察叶片的结构,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可印发给每位同学1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如何2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能否解释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叶肉细胞内部的绿色颗粒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3叶脉贯穿于叶肉组织中,叶脉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如何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与一般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3画出叶片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及其相连的几个表皮细胞图;讨论: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实验过程中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清洗和整理实验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上一节我们观察了叶横切的临时切片,知道叶片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哪三部分呢请同学对照挂图指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细胞排列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又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呢我们这节课继续讨论;要求学生遵循显微镜的使用程序,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横切结构的清晰物像永久制片,为观察实验教学过程的推进创造条件;调控学生依次观察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辨认各部分结构的分布部位、细胞形状、排列疏密状况等;首先看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我们看到的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是什么样的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表皮细胞的不同形态,就此想象表皮细胞的立体结构;比如拼图块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每个保卫细胞临近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厚,远离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薄;用自制教具演示,当保卫细胞吸水时,分别向两侧凸起,气孔张开,反之则气孔关闭;一般情况下,陆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数少于下表皮的气孔数;某些浮水植物,如睡莲,其气孔全部分布在下表皮;上下表皮之间大部分是叶肉细胞;请同学观察叶肉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有什么规律: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多;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少;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你们现在能回答大多数植物的叶为什么是绿的而且总是靠近上表面绿色更深一些归纳:叶肉细胞内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使叶片呈绿色;叶片的上表面颜色一般较叶片下表面深,主要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而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在叶肉之间有束状结构是叶脉;从叶的外部看,叶脉是许多交织的脉络,构成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一些植物的叶脉相互交错,称网状叶脉;还有些植物的叶脉大体上平行分布,称平行叶脉; 叶脉是由一些什么形状的细胞构成的呢观察永久制片;指图说明: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图中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导管,导管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图中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由此看来,叶脉不仅具有支持作用,而且还有疏导作用;: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1、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2、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3、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整理好显微镜,放回原位;。
学生实验报告单2:种植凤仙花,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根、茎、叶种子的结构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种植凤仙花,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根、茎、叶种子的结构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花盆、小石块、花土、凤仙花的种子、喷壶。
我们的猜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一般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将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播种方法:
(1)选一个合适的花盆,先把一块小石块(或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的土。
(2)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3)先用喷壶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根、茎、叶种子的结构。
实验结论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秘密》活动目标:1. 知道种子各个部分组成名称及种子发芽生长的秘密。
2. 了解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过程, 及其生长所需的环境及条件。
3. 有探索精神, 喜欢种植活动。
活动准备:1.各种种子图片及实物。
(黄豆、花生、芸豆、蚕豆、黑豆等)2.种子生长发芽课件、种子发芽实验课件。
3.小铲子、小水壶、小花盆、泥土等。
活动过程:一、出示种子, 激发幼儿观察种子的兴趣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种子, 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幼儿互相说一说种子的名字)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外形1.师: 刚才你们看都到了哪些种子呀?(一一出示图片)再看看它们长的一样吗?(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从颜色、形状、大小等说一说种子的外形特征)2.师: 那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都有一个小孔、或小嘴巴一样的东西)。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种子的种脐、种孔、种皮。
三、切开种子, 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内部结构师:种子的外形我们已经认识了, 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种子的里面长什么样?(想)那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到种子里面呢?(用刀切、手剥等)1.幼儿动手打开种子观察, 师引导幼儿观察。
师: 你是怎么打开种子的?种子里有什么呢?(小芽)有没有人认识它呢?2.请切开种子的个别小朋友, 介绍一下。
师: 你切开的是什么种子?请你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 里面有小芽吗?有人和他的一样吗?还有不一样的吗?3. 出示种子解破图:胚芽、胚根。
胚轴、子叶组成。
师:哦!原来种子里面都有这个小芽, 它叫胚芽, 胚芽下面的叫胚根, 中间的部分叫胚轴, 胚轴把胚根和胚芽连接起来了, 在胚芽的两边像蝴蝶大翅膀一样的东西呢叫子叶。
子叶是用来传输营养给胚芽的。
种子有了这些才能够发芽哦!4讨论: 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呢?四、观看视频, 了解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师: 你见过种子发芽、生长的样子吗?边看视频边讲解:种子的胚根先长出来, 然后是胚芽一点一点的钻出泥土,长出嫩芽, 慢慢变成小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1、认识蚕豆、花生、芸豆种子和玉米、小麦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2、学会比较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
3、初步学会解剖植物的种子。
【活动方案】:
活动一:认识蚕豆、黄豆、芸豆种子的结构(每小组只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实验)方案一:认识蚕豆种子的结构
1、从培养皿中取出蚕豆种子,观察蚕豆种子的外形和颜色。
蚕豆种子的表皮即为种皮,在蚕豆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黑色的疤痕,这就是种脐,请你从蚕豆种子上找出种脐的位置,并指给组内其他成员观看。
2、用吸水纸吸取蚕豆种子表面的水分,用手捏一捏种子,注意观察哪边会有水流出来。
流出水的部位即为种孔。
种孔的位置在的旁边。
请同学们猜一猜种皮的作用是,种孔的作用是。
3、取一粒蚕豆种子,剥掉种皮,剖开种子,对照课本97页图19-4中的后一幅图,用放大镜辨认出各部分的结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子叶的片数是片)。
(注意区分胚芽和胚根。
胚芽有叶状结构。
)用红色水笔在种子的胚芽处图成红色做标记,用黑色水笔在种子的胚根处图成黑色做标记。
小组合作猜想胚根将来发育为,胚轴将来发育为,胚芽将来发育为。
4、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你观察到现象?说明里面含有物质。
同时请小组合作交流猜想子叶的作用。
5、通过实验,你还有哪些发现吗?
方案二:观察黄豆种子的结构
1、从培养皿中取出黄豆种子,观察黄豆种子的外形和颜色。
黄豆种子的表皮即为种皮,请同学们猜一猜种皮的作用是。
在黄豆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黑色的疤痕,这就是种脐
2、取一粒黄豆种子,剥掉种皮,剖开种子,参考课本97页图19-4中的后一幅图,用放大镜辨认出各部分的结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子叶的片数是片)。
(注意区分胚芽和胚根。
胚芽有叶状结构。
)用红色水笔在种子的胚芽处图成红色做标
记,用黑色水笔在种子的胚根处图成黑色做标记。
小组合作猜想胚根将来发育为,胚轴将来发育为,胚芽将来发育为。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你观察到现象?说明里面,含有物质。
同时请小组合作交流猜想子叶的作用。
4、通过实验,你还有哪些发现吗?
方案三:观察芸豆种子的结构
1、从培养皿中取出芸豆种子,观察芸豆种子的外形和颜色。
芸豆种子的表皮即为种皮,在芸豆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白色的疤痕,这就是种脐,请你从芸豆种子上找出种脐的位置,并指给组内其他成员观看。
2、用吸水纸吸取芸豆种子表面的水分,用手捏一捏种子,注意观察哪边会有水流出来。
流出水的部位即为种孔。
种孔的位置在的旁边。
请同学们猜一猜种皮的作用是,种孔的作用是。
3、取一粒芸豆种子,剥掉种皮,剖开种子,参考课本97页图19-4中的后一幅图,用放大镜辨认出各部分的结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子叶的片数是片)。
(注意区分胚芽和胚根。
胚芽有叶状结构。
)用红色水笔在种子的胚芽处图成红色做标记,用黑色水笔在种子的胚根处图成黑色做标记。
小组合作猜想胚根将来发育为,胚轴将来发育为,胚芽将来发育为。
4、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你观察到现象?说明里面含有物质。
同时请小组合作交流猜想子叶的作用。
5、通过实验,你还有哪些发现吗?
活动二:认识玉米、小麦种子的结构(每小组只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实验)
方案一: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
(阅读材料:玉米种子外面有厚皮。
但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是种皮。
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
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
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
惯上称之为种子。
)
2、(请看屏幕上的温馨提示)取一粒玉米种子,用刀片将玉米的
种子从正中纵切(切法如右图所示)。
对照课本98页图19-5,通过放
大镜观察,找出其各部分的结构——子叶(子叶的片数是片)、胚
芽、胚轴、胚根、胚乳。
3、在玉米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观察并记录部分被染成蓝色。
请小组猜想交流玉米种子的胚乳,在种子萌发时所起的作用是。
4、通过实验,你还有哪些发现吗?
方案二:认识小麦种子的结构
(阅读材料:小麦种子外面有厚皮。
但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是种皮。
因小麦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
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
所以,小麦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惯
上称之为种子。
)
2、(请看屏幕上的温馨提示)取一粒小麦种子,用刀片将小麦的种子
从正中纵切。
对照课本98页图19-5,通过放大镜观察,找出其各部分的
结构——子叶(子叶的片数是片)、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3、在小麦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观察并记录部分被染成蓝色。
请小组猜想交流小麦种子的胚乳,在种子萌发时所起的作用是。
4、通过实验,你还有哪些发现吗?
活动三:分析比较(先独立后交流)
比较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有用“√”表示,无
植物的种子是由组成,其中是种子的主要部位。
活动四:尝试分类(先独立后交流)
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认识其他的种子。
找出培养皿中还有的红豆、花生、水稻的种子,先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再认识它们的内部结构,并尝试对上述种子进行分类。
具有一片子叶的是;具有两片子叶的是。
有胚乳的是;没有胚乳的是。
【反馈练习】
1、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一滴碘液,会变成蓝色的部分是 ( )
A.胚 B.胚乳 C.种皮 D.子叶
2、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 )
A.胚乳 B.胚 C.子叶 D.种皮
3、下图为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在[]内填上序号,在横线上填上菜豆种子的结构名称。
(1)、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是[];
(2)、构成胚这一结构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