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一期工程施组组织设计大学论文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中的水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

水利工程中的水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

水利工程中的水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水生态环境逐渐受到破坏,湿地面积也不断减少。

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和湿地资源,水利工程中的水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生态修复的意义水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水生态环境遭受到的破坏采取相应的措施,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水生态修复的意义在于:首先,它可以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其次,水生态修复可以提高水体的水质,保证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的供给;最后,水生态修复可以减轻水灾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水生态修复的方法实施水生态修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

生物修复是通过引入具有净化能力的生物种类,如植物和微生物,利用它们的生长代谢,降解有害物质,提高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物理修复则是通过土壤改良、水体疏浚和水源涵养等方式,改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化学修复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如吸附剂和氧化剂,净化水体。

三、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指地表有水或者含水量较大,可以供水生物栖息和生长的特殊地带。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首先,湿地可以净化水质,通过湿地的植物和土壤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提供清洁的水源。

其次,湿地是很多物种的栖息地,维持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

最后,湿地还可以调节水文过程,缓冲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四、湿地保护的方法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建立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通过划定边界和限制人类活动,保护湿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和监测,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培养保护湿地的习惯和行为。

总结起来,水利工程中的水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是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某流域山水湖泊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用)

某流域山水湖泊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用)

某流域山水湖泊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用)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为了保护和修复某流域的山水湖泊湿地生态环境而展开的工程。

该流域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状况严重下降,需要进行综合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恢复和改善流域山水湖泊湿地的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具体目标包括:1. 恢复湖泊湿地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功能;2. 保护和增加湿地的生物多样性;3. 控制非点源污染和农业排放;4. 实施适当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本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我们提出以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管理结构:建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协调工程实施和监督项目进展。

2. 施工流程和阶段划分:根据工程内容和技术要求,划分施工流程和阶段,并确定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3. 人员调配和培训: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技术团队,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术和知识,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4. 设备和材料准备:确保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及时到位,并进行质量检查和试验。

5. 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质量监控和验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并组织质量验收。

投标要求根据投标要求,我们向投标人提出以下要求:1. 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详细描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项目管理结构、施工流程和阶段划分、人员调配和培训、设备和材料准备、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质量监控和验收等内容。

2. 提供经验和资质证明:提供过去类似项目的经验和资质证明,证明具备成功完成本项目的能力和信誉。

3. 提供预算和工期计划:提供详细的预算和工期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

以上是我们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投标要求,请您参考并作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论文】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论文】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1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利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土木工程,工程建设涉及道路修建、场地平整、取土采料、大坝基础、岸坡开挖、弃土弃渣堆放、移民安置等项目。

具有土石方量巨大、占地范围较广、施工周期较长、弃渣量多、点线布置等特点。

例如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治理工程,河段治理长度M.2km,土方开挖455.6万m3,回填种植土148万m3,绿化面积278万m2,整个工程区域面积达608hm2,充分体现了上述水利工程的各项特点。

因此,在土石方量巨大,施工范围广的情况下,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中变得不可避免,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1水土流失以点状、线状分布水利工程场内外的施工道路线路长,道路布设多沿江河两岸布置,施工中土石方易滚落至下游,占压植被,甚至滚落入河,破坏沿线植被,形成裸露边坡,造成水土流失。

同时,大坝、料场、渣场及生产生活等设施呈点状布设,大坝坝基、岸坡开挖、场地平整、料场开采、弃渣堆弃均将扰动原地貌,破坏占压植被,形成裸露面,引发水土流失。

1.2破坏占压植被,经扰动后增加植被恢复难度水利工程占用林草地大,工程占地不仅破坏了原有植被,而且改变了其利用现状,而且水利工程中有大量的永久占地,永久占地被硬化或建筑物占压,难以恢复植被,使原有水土保持功能损失。

同时,经施工扰动后的地表被压实,且多为土石混合,使土壤肥力下降,增加植被恢复难度。

1.3土石方量大、弃渣多,人为水土流失严重水利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工程本身会产生大量的土石方挖运。

例如北京市通州区运潮减河治理工程,其土方开挖量为303.54万m3,土方回填量为28.42万m3,弃渣量为123.73万m3。

大量的土石方挖填、堆弃不仅形成裸露面,为水土流失创造条件,而且松散堆猹体成为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源头。

1.4工程项目多,水土流失形式多样水利工程项目涉及道路、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回填等众多施工项目,因工程施工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形式多样,主要表现为由水力和重力作用引发的滅蚀、面蚀、沟蚀、山洪侵蚀、崩塌、滑坡,甚至可能引发石洪、泥流。

湿地治理及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

湿地治理及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

湿地治理及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湿地治理及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述和建议。

湿地治理和生态修复是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关注针对湿地的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考虑。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 环境考虑: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施工活动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破坏敏感的湿地生物群落。

2. 可持续性: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3. 安全性:施工活动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 效率: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最优方案,以确保施工活动按时完成,并尽可能降低成本。

施工组织设计步骤1. 评估:首先进行湿地的详细评估,包括湿地类型、生物多样性、污染程度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这将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2. 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和治理目标,明确湿地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目标。

这将有助于指导施工组织设计,并确保施工活动与预期的治理效果一致。

3. 方案设计:根据目标设定,设计湿地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详细方案。

方案应考虑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

4.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表、人力需求、物资采购和工程设备等方面的考虑。

施工计划应尽可能合理并符合预算要求。

5. 现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和计划进行,并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范。

6. 评估监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评估监测工作,以评估治理效果和生态修复程度。

评估结果可为进一步的湿地管理提供指导。

结论湿地治理及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是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注重环境考虑、可持续性、安全性和效率。

通过评估、目标设定、方案设计、施工计划、现场管理和评估监测的步骤,可以有效地实施湿地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性。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地质和生态系统,它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人类的发展活动和环境污染,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因此,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了迫切的任务。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仅意味着保护一种特定的自然环境,还涉及到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

湿地生态系统是许多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它们为生态多样性的维持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湿地还能起到调节水文循环和维护地下水储量的作用。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这样的多重功能,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它们。

首先,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法律。

这些政策和法律应该明确湿地的边界和保护标准,并设立相应的机构来监督和管理湿地。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湿地的经济投入,用于湿地保护和修复的研究、监测和管理。

只有通过政策和法律的支持,才能够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

很多人对湿地的重要性和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湿地的知识,并提高他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只有当公众对湿地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时,他们才会积极支持湿地的保护工作。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跨区域的合作和联盟。

湿地生态系统通常跨越多个地区,因此只有各个地区之间的合作才能够实现湿地的全面保护和修复。

各国和地区应该共同制定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并共享经验和技术。

同时,各国之间还可以进行湿地保护的合作项目,共同推动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除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我们还需要进行湿地的修复工作。

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生态和环境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对湿地进行水文学调查和研究,了解湿地的水文和生态特征。

然后,根据湿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和方案。

这些修复措施可能包括湿地的植被恢复、沉积物的清除和水质的改善等。

通过系统的修复工作,我们可以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湿地修复与保护实施方案

湿地修复与保护实施方案

湿地修复与保护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对湿地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湿地的植被、土壤、水质、野生动物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危害因素,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根据湿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湿地修复方案。

修复方案应该充
分考虑湿地的生态特点,采取合理的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质净化、土壤修复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恢复湿地的自然功能,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

在实施湿地修复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修复
过程中,应该避免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二次破坏,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留湿地的自然特色,使修复后的湿地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此外,湿地修复与保护实施方案的成功与否,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环保组织、企业和公众都应该共同参与湿地修复与保护工作,形成合力,共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最后,湿地修复与保护实施方案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和问题,针对性地调整修复方案,确保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和保护。

总之,湿地修复与保护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科学合理、全面细致地考
虑湿地的实际情况和生态特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以及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湿地的修复与保护目标,保护好我们宝贵的湿地资源。

国家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一期工程施组组织设计大学论文

国家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一期工程施组组织设计大学论文

六、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1章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1.2 编制依据1.3 编制内容第2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2工程施工条件2.3 施工导流2.4 料场的选择2.5 工程任务情况2.6 施工管理目标第3章施工总平面布置3.1施工布置原则及依据3.2施工交通3.3施工供电及照明3.4施工供水3.5施工通讯3.6办公、生活设施3.7机械修配厂3.8各仓库布置3.9金属结构堆放场3.10原料场布置3.11弃渣场布置3.12加工厂3.13混凝土拌合系统3.14 施工总平面图3.15 施工临时用地第4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4.1 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4.2 施工测量4.3 土方开挖工程4.4 土方回填工程4.5 C20砼防渗墙4.6 固结灌浆4.7 橡胶坝袋安装4.8 混凝土工程4.9 砌体工程4.10 泥结石道路工程第5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5.1质量管理体系5.2质量管理职责5.3 质量保证措施5.4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等检测计划第6章安全生产及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6.1安全目标及安全文明保证体系6.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6.3安全保证检查程序6.4安全保证措施第7章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7.1环境保护的目标7.2环境保护措施7.3水土保持措施第8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8.1编制依据及原则8.2控制工期8.3工期保证措施8.4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9章资源配备计划9.1资金使用计划9.2劳动力安排计划9.3主要材料使用计划9.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第10章现场施工人员劳动技能保证措施10.1培训计划10.2培训任务10.3教育内容10.4教育的方法10.5教育的实施10.6实施措施10.7几点要求第11章风险管理与保障措施第12章施工协调与配合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件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件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附件四:《施工进度横道图》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附件六:《临时用地表》第1章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1.1.1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脆弱和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同时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福祉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等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因此,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一、湿地的重要性湿地是自然界中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每年吸收大量的碳并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它们不仅起到了重要的水资源调节作用,还担当着许多生物物种的栖息地。

湿地独特的植被结构和水生环境为无数鸟类、鱼类和昆虫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和觅食场所。

同时,湿地还是孕育和孵化的地方,为一些重要的渔业资源提供了基础。

二、湿地退化的原因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首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湿地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填埋。

大量的房屋建设、道路铺设和工业污染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农业的发展也对湿地造成了威胁。

过度的农药使用和化肥滥用污染了附近水域,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另外,大规模的泥砂开采、水电站建设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对湿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湿地保护的意义湿地保护一方面对于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湿地具有储存大量水分和过滤污染物的能力,能够防止洪灾和干旱。

另一方面,湿地保护对于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是多种濒临灭绝的物种的栖息地,包括鸟类、湿地植物和水生动物。

保护湿地也有助于维护水生生物的种群稳定,为人类提供更加可持续和丰富的渔业资源。

四、湿地修复的方法湿地修复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恢复受破坏湿地的健康和功能。

首先,需要修复湿地的水资源,确保适当的水位和水质。

这可以通过改变水体流动路径、修复河道和湖泊来实现。

其次,需要重建湿地植被。

湿地植被的恢复对于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者,必须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限制湿地的开发和污染。

最后,广大公众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对湿地的保护意识。

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1.1环境保护的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扬尘、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2环境保护措施1.2.1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列入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个有效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

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

1.2.2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贯彻国家环保部门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发包人、监理对环保的指示要求,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加强检查监督,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以定期(每月一次)和不定期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环保、文明施工检查,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纠不足,争创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1.2.3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施工污染,同时,会同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协调外部关系,与当地居民、村镇、环保部门加强联系。

对短期不能解决的扰民等问题,说明情况,求得谅解并限期解决。

1.2.4建立健全环保组织建立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和监督本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中出现的环境与施工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协调,达到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和人员。

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保护环境,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

增强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自觉性。

制定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管理规章制度及奖惩办法,将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厂队、班组和个人。

1.2.5制定环保管理措施(1)结合个施工岗位,制定严格的作业制度,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做到文明施工、科学施工,避免有害物或不良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如施工机械油料滴漏、固体废弃物随地丢弃、有害化学物品处置不妥、车辆驶近居民区时加大油门等污染或破坏环境现象。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脆弱的生态类型之一,是连接陆地和水域的重要纽带。

它的生态价值、环境功能以及其所具有的水文学和生物学特征,是人类和自然界所共享的财富。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和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许多特有的物种灭绝和自然资源的枯竭。

因此,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一直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和难点。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对环境杂质进行过滤、分解和转化,吸收和稳定化环境中有毒重金属、化学物质、细菌等物质,具有重要的环境净化和生态调节作用。

此外,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农业、渔业、旅游业等经济产业的生态基础。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是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污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保护湿地自然生物群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学基因、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多个方面入手。

投资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必须优先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机制,增加保护、修复和管理湿地的意识,理解湿地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湿地的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是针对遭到破坏的湿地采用人工措施,以及利用湿地上的原有植物、细菌和微生物等的修复措施来恢复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过程。

在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需要建立可行的修复方案,对湿地进行监测和评估,以验证湿地修复工作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

同时需要科学地进行修复措施的实施,监控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情况,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修复方案。

湿地修复的实践近年来,我国的湿地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除了国家给予的基础研究和湿地修复项目之外,还有湿地保护志愿者、企业搭建湿地生态修复研究平台,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促进湿地生态修复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比如北京的槐房湿地公园和天津的黄河口湿地公园,均是基于湿地修复的思路进行规划建设,从而完成了从污染区到湿地公园景区的转变。

生态学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生态学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生态学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是一种拥有独特生态学特征的自然环境,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湿地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改变。

生态学中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热门话题。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湿地生态系统被广泛定义为一种富含水分、植物与动物的生态系统,如沼泽、河口、河流以及淡水湖泊等。

湿地生态系统同样也受到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威胁,其遭受的破坏和改变将对生态平衡产生严重的影响。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以下的功能:1. 水源涵养湿地具有出色的水源涵养功能,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并且通过植物的先进水分利用技术保持水质,是地区性水资源的重要保障。

2. 生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起到了很好的生态保护作用,它能够吸收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促进生态环境的垂直调节以及营养循环。

3. 气候平衡湿地能够吸收温室气体,同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可以对全球气候平衡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湿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要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需要正确认识湿地在生态环境中的功能,以及采取正确科学的修复和保护方式。

1. 制定保护政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国际上和国内政府合力协作、制定政策来实现。

同时,保护和修复工作需要具备系统化和开放性,包括与有关方面协调沟通,建立联合工作机制。

2. 科学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离不开科学管理,需要通过科学调研和表层恢复来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塑造和重建,植被的恢复是修复工作的重点之一,对于植被密度的控制以及湿地的排水以及水源涵养方面的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

3. 尊重生态规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要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但开展工作的过程应该始终遵循生态规律。

必须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演替,不能过度干扰自然演替过程,避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稳健的自我调节机制。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1. 湿地调查与评估: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湿地调查与评估,以了解湿地的现状和问题。

这包括湿地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状况、水质情况、植被分布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2. 制定施工设计方案:根据湿地调查与评估的结果,制定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湿地的修复目标、工程范围和内容、工程周期和预算等。

3. 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根据湿地的具体情况和修复目标,选择适当的修复措施。

常见的湿地修复措施包括湿地植被疏浚、湿地植被恢复、水生植物引种以及人工湿地建设等。

4. 湿地植被疏浚:如果湿地现有植被密度过高或分布不均匀,需要进行湿地植被疏浚。

这可以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进行,以达到植被均匀分布的效果。

5. 湿地植被恢复:如果湿地植被受到破坏或退化,需要进行湿地植被恢复。

这可以通过引种水生植物、播种湿地种子等方式进行。

6. 水生植物引种:水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修复湿地。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湿地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引种。

7. 人工湿地建设:对于一些已经严重破坏的湿地,可以考虑建设人工湿地来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可以根据湿地的特点和修复目标,设计和建设适合的湿地环境。

8. 监测和评估:在施工后,需要进行湿地的监测和评估,以评估修复效果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情况。

必要时,可以调整修复策略和措施。

总结: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施工方案包括湿地调查与评估、制定施工设计方案、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湿地植被疏浚、湿地植被恢复、水生植物引种、人工湿地建设、监测和评估等步骤。

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可以有效修复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

湿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

湿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湿地是地球上最丰富、最生态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价值。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驱动,许多湿地遭受了破坏和退化。

为了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湿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湿地建设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湿地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它们的破坏将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失调。

因此,在湿地建设中,应当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和范围,避免对湿地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此外,建设者还需要采取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如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湿地污染和废旧物资排放,并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其次,湿地建设中需要注重生态恢复。

许多湿地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生态功能丧失,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导致气候变化等重要环境问题。

因此,在湿地建设中,应该优先考虑生态恢复的问题。

通过湿地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可以增加湿地的水源涵养和自净能力,提高湿地的生态稳定性。

在建设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项目时,可以采用人工引水、植树造林、湿地人工增温等手段来促进湿地的生态恢复。

最后,湿地建设中需要加强科学监测和评估。

科学监测和评估是湿地建设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湿地建设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科学监测可以对湿地的水质、植被、栖息物种等进行定期观测和采样,获得湿地生态系统的参数数据,为后续的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工作可以对湿地建设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估,为湿地建设的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综上所述,湿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只有在湿地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恢复,并加强科学监测和评估,才能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湿地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不仅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决定了未来世代的生存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研究湿地,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犹如大自然的“肾脏”,在地球的生态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湿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其保护与恢复已成为当今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湿地是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沿海滩涂等多种类型。

它不仅为众多珍稀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还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蓄水防洪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湿地中的植物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

同时,湿地能够过滤和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保障水资源的安全。

然而,现实中湿地生态系统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大量湿地被填埋用于建设,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过度的水资源开发使得湿地水源短缺,生态功能逐渐退化。

此外,非法捕捞、狩猎和采集等活动也对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首先要加强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湿地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加大对破坏湿地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要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加强对湿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公众教育也是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渠道,如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科普活动等,向公众普及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湿地的必要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湿地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湿地保护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在湿地的恢复方面,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湿地,要根据其受损的程度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恢复方案。

例如,对于因水资源短缺而退化的湿地,可以通过合理调配水资源,增加湿地的水量;对于受到污染的湿地,可以采取生物修复、物理化学修复等方法,去除污染物,改善土壤和水质条件。

同时,生态工程技术在湿地恢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可以通过种植适宜的湿地植物,构建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湿地是地球上最为脆弱和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不仅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还在全球水循环和气候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湿地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湿地,我们需要依靠生态学原理来制定科学的规划。

首先,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应该基于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深入了解。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提供了我们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

通过生态学原理,我们可以了解湿地中不同物种的相互关系、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等重要概念。

这些知识对于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湿地的生态特征和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修复湿地。

其次,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应该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湿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了多样的生物群落和物种。

湿地的生态系统也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季节、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时,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复杂性和动态性。

例如,我们需要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来调整湿地管理措施,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第三,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应该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湿地是许多珍稀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它们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在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时,我们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

这可以通过建立保护区、限制开发和破坏性活动等措施来实现。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入适宜的物种来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以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

第四,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湿地不仅仅是生态系统,它们还与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在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例如,我们需要评估湿地保护和修复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湿地旅游和教育活动等方式,促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的社会经济效益。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的作文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的作文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的作文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净化水质等多种功能。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在此,我想谈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首先,湿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种类,是众多动植物的栖息地。

据统计,全球湿地生物种类占地球生物种类的40%以上。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相互依存,形成了复杂的生态链。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就是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其次,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大气、净化水质的重要作用。

湿地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能够净化水质,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保护水资源的清洁。

我国湿地面积约为5635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对改善我国水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湿地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保障。

湿地具有防洪、抗旱、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能够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此外,湿地还具有旅游、休闲、科研等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将湿地保护纳入林长制、河湖长制考核,出台多项湿地保护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各地也在推进湿地保护与发展,如福建湄洲岛实施生态廊道、沿海湿地防护林等工程,构建绿色光伏供能系统,保护湿地资源。

然而,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过度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完善湿地保护制度,明确湿地保护责任主体,加大对湿地保护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是加大湿地保护投入。

增加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支持湿地保护项目,提高湿地保护水平。

三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湿地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湿地保护行动。

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工程

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工程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序号
工程项目或费用名称
第一部分 工程费
1
清淤工程
1.1 河道环保清淤
1.2 导流围堰 1.3 沥水围堰 1.4 pe防渗膜
2
生态修复
2.1 坡岸修整
2.2 生态护坡
2.3 挺水植物
2.4 沉水植物
(二) 第二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
建设单位管理费
2
设计费
3
勘察费
33597
35
9.79%
财建【2016】504号文 计价格[2002]10号
计价格[2002]10号
计价格[2002]1980号 计价格[2002]125号
0.10% 0.50% 0.40%
4.76% 5% 100.00%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工程建成后,直接效果就是环境条件的改善,净化河道水质,恢复河道生态,拓宽水面,使水面 和绿地增加。有效改善xx县城区生态环境,使市民亲水机会增加,满足市民近水、亲水、赏水的要求,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水质状况
根据xx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
1)xx闸氨氮、总氮超标,按照《地表水环境质 量》(GB3838-2002)IV类标准评价,氨氮超标 倍数2.8、总氮超标倍数13.67。
2)原xx闸COD、氨氮、总氮超标,按照《地表 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IV类标准评价, COD超标倍数0.2、氨氮超标倍数3.6、总氮超标 16.6倍。
4
工程监理费
5
工程招标代理费
6
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费
7
防洪影响评价费

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施工协调与配合方案

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施工协调与配合方案

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施工协调与配合方案1.1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的配合措施1.1.1与设计单位的配合措施(1)施工图到位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及时反馈会审意见,并派项目总工程师和现场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由设计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领会设计意图。

(2)在充分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的基础上,针对设计存在的遗漏问题,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确保产品质量优良。

(3)涉及重点和难点部位的技术方案以及重大的设计变更,超前提出并请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论证,确定后严格遵照执行。

(4)对每周和每月召开的工程例会,坚持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参加,及时通报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情况,请设计单位掌握工程进展情况。

(5)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规定由项目总工程师牵头,并组织要求设计单位参加对已完工程进行评审和验收。

(6)施工监测成果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作为设计单位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的依据。

(7)通过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施工方案的报批充分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形成记录并保存。

沟通方式包括收集设计提出的意见、会议纪要、设计变更、合同规范要求、隐蔽记录、主体工程验收、交付、竣工资料移交等。

(8)对电气、设备安装等其他相关设计接口部位,加强对设计图纸的阅读理解和相互对照,发现矛盾或理解不明确时,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确认处理意见,防止在后续施工中发生问题。

1.1.2与监理单位的配合措施(1)施工过程中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工作,全面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与检查,提前制定关键部位质量事故易发生点的预防措施,通过监理工程师的检查,一旦发生问题应及时纠正。

(2)严格执行合同进度计划,按合同文件要求提前上报监理工程师,并将完成情况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

(3)对每周和每月召开的工程例会,坚持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参加,及时通报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情况,请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掌握工程进展情况。

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摘要:湿地呈现出良好的生态功能,其发挥作用和人们的健康发展具有直接关系。

但是,我国部分地区湿地受到严重损坏,不能正常展现出其生态功能,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需要人们采用湿地保护措施和生态恢复技术,有效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促进湿地资源的稳定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结合广西湿地现状,分析广西湿地保护和湿地生态恢复技术,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引言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作为地球的肾脏,在维持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受湿地污染、湿地开垦、文明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湿地正在遭受严重的退化或损失。

湿地退化对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区域气候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潜在影响。

因此,恢复这些退化湿地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重视湿地的保护与恢复,以促进湿地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1湿地保护和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重要作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开展能够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和价值。

1.1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我国大多数湿地生态系统能够为相关特殊生物提供相应的生存环境,进而有效凸显出该系统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部分湿地发展出现生态遗传问题,针对优胜劣汰的功能和自然选择而言,其自身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发展中,需要人们加大保护力度,发挥其作用。

1.2有助于生态调节湿地生态系统发展中自身具有相应的生态调节功能,科学合理地调节周边环境,维护水源,同时能够发挥其抗洪等作用。

同时,湿地能够有效调节自然气候,平衡人类发展,能够当作地下水,合理调节洪水。

1.3净化污水湿地能够优化和完善周围环境,保证水资源安全质量,实现全方位的精华,同时能够影响水流速度,缓慢的速度更好地净化水资源,防止出现污染现象。

2湿地生态恢复技术湿地恢复是指恢复原有或退化湿地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恢复其自然功能,使湿地继续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价值。

浅析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施工技术

浅析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施工技术

浅析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10-18T02:52:44.744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10期作者:段利国庄沁祥林君伟丁彧[导读] 为解决区域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段利国庄沁祥林君伟丁彧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公司湖北武汉 430080摘要:为解决区域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洪涝灾害等问题,本文以南安市两溪一湾安全生态水系综合整治(一期)市政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施工技术。

防洪堤护岸加固系统:可将堤防硬质护坡的生态复绿,提升堤防抗冲刷能力,巩固堤防安全;湿地净化系统:通过湿地自净循环,从而起到消除污染、净化水质、恢复水体生态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水生态保护;防洪堤护岸加固系统;湿地净化系统近年来,我国采取了许多不同的治理方案应用到河流方面,但仍面临严峻的区域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洪水灾害等考验。

存在管理主体多元化、责任不明确、公众参与不足等现象。

虽然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加剧了原有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衰减。

主要表现在河流枯竭,水生态环境消失,河流功能减少,加剧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因此,基于环境改变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探索河流治理策略,修复河流生态已迫在眉睫[1]。

一、工艺特点1、为了实现生态恢复,采用生态护岸。

首先对河岸边坡进行修复整形,然后采用格宾网护岸,即用金属丝编织的六角形网眼网笼,填充块石,具有耐腐蚀、耐侵蚀、适应性强、透水性强、可种植植物等特点[2]。

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岩石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坡面进行保护和加固,使其既能满足坡面稳定性的要求,又能恢复受损的自然生态环境。

它是边坡防护和加固的有效手段。

2、根据地形本工程湿地设置 3 个分区(单元),采用串并联结合处理单元,采用立体分层布局,把污水引入湿地,通过湿地自净循环,达到降解和过滤的作用,改善水体质量,能有效解决河道水质污染及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1章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1.2 编制依据1.3 编制内容第2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2工程施工条件2.3 施工导流2.4 料场的选择2.5 工程任务情况2.6 施工管理目标第3章施工总平面布置3.1施工布置原则及依据3.2施工交通3.3施工供电及照明3.4施工供水3.5施工通讯3.6办公、生活设施3.7机械修配厂3.8各仓库布置3.9金属结构堆放场3.10原料场布置3.11弃渣场布置3.12加工厂3.13混凝土拌合系统3.14 施工总平面图3.15 施工临时用地第4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4.1 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4.2 施工测量4.3 土方开挖工程4.4 土方回填工程4.5 C20砼防渗墙4.6 固结灌浆4.7 橡胶坝袋安装4.8 混凝土工程4.9 砌体工程4.10 泥结石道路工程第5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5.1质量管理体系5.2质量管理职责5.3 质量保证措施5.4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等检测计划第6章安全生产及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6.1安全目标及安全文明保证体系6.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6.3安全保证检查程序6.4安全保证措施第7章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7.1环境保护的目标7.2环境保护措施7.3水土保持措施第8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8.1编制依据及原则8.2控制工期8.3工期保证措施8.4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9章资源配备计划9.1资金使用计划9.2劳动力安排计划9.3主要材料使用计划9.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第10章现场施工人员劳动技能保证措施10.1培训计划10.2培训任务10.3教育内容10.4教育的方法10.5教育的实施10.6实施措施10.7几点要求第11章风险管理与保障措施第12章施工协调与配合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件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件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附件四:《施工进度横道图》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附件六:《临时用地表》第1章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1.1.1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1.1.2 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1.1.3 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土方开挖、基础处理工程、混凝土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1.1.4 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要求。

1.1.5 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1.1.6 合理布局的原则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

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

1.2 编制依据1、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2、上级单位对本工程建设的要求。

3、工程所在地区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或条例,地方政府、业主对本工程建设的要求。

4、本公司的施工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特点。

5、工程所在地区和河流的自然条件、施工电源、水源及水质、交通、环保、防洪、灌溉等现状和近期发展规划。

6、当地城镇现有修配、加工能力,生活、生产物资和劳动力供应条件。

7、工程有关工艺试验或生产性试验结果。

8、设计、施工合同中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有关的条款。

1.3 编制内容《谷城县汉江国家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一期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工程任务情况及施工条件分析;2、施工总方案、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3、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防治等措施;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

第2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 工程概况谷城县隶属湖北襄阳市,地处襄阳西部,汉江中游西岸,武当山脉东南麓。

南依荆山,西偎武当,东临汉水,南北二河夹县城东流汇入汉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环抱,地势西高东低。

东西长69千米,南北宽66千米,东南距襄阳市区77千米,东北距老河口20千米,国土面积2553平方千米。

地处武当山东麓,汉水之滨,西偎车城十堰。

2.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资料(1)气象特征谷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混交林自然带,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

年均降水800至1200毫米,年均气温15.4°C,极端最高温41.4°C,极端最低温-19°C,年日照时数1894.2小时,日照率43%,无霜期234天。

(2)水文特征境内有汉水、南河、北河等大小河流107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12条。

境内流长74千米的大小支流42条,流域面积1051平方千米。

境内流长59.6千米,大小支流41条,流域面积1121.2平方千米。

汉水于冷集镇王家康村入境,于茨河镇白龙庙村出境,境内流程61千米,大小支流24条。

南河发源于神农架东南麓,由紫金镇(原官坊乡)玛瑙观村入境,至城关镇格垒嘴村注入汉水。

北河发源于房县,由紫金镇彦家洲村入境,至北河镇安家岗村注入汉水(3)工程地质谷城县西部属武当山余脉,南部属荆山余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30多座,其中西南部的青龙山,海拔1584米,为全县境内最高峰,北部和中部多为海拔200至400米的丘陵,仅东部汉江沿岸及南河、北河下游为平原。

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坡度倾斜1∶2。

西南部海拔900米以上高山72座,千米以上高山42座,呈折扇形,耸峙于县境西南边缘。

最高峰为赵湾乡的青龙山,海拔1584米,最低点为茨河镇九道湾,海拔71米。

2.2工程施工条件(1)交通条件交通条件较好,公路直达各行政区;水路交通可由长江和汉江到达汉江沿岸各行政区陆运:本工程临近国道,堤面可提供5t载重汽车通行;水运:有便力的水运条件。

(2)场内施工道路本工程项目区场内施工主干道为原道路,根据施工现场布置的需要,场内临时施工道路由我公司自行修建。

(3)水电供应施工现场用水有保障。

工程生产用水直接从沟河中抽取或打井取地下井;施工生活用水主要靠打井取水。

项目区附近均通有10KV供电线路,能够解决施工用电问题。

施工用电就近从系统电网中接入。

局部堤段施工区距现有供电线路教远,施工用电量小的,采用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

(4)建筑材料供应本施工场地开阔,工程所需的材料均为能方便快捷的运到施工现场。

水泥、钢筋、砂石料、木材和油料等建筑材料就近材料市场采购,料源充足。

2.3 施工导流2.4 料场的选择2.4.1 土料弃料场本工程土方弃置量一部分用于土方填筑,其余土方回填均为就近堆放,弃土挖运离港至空旷区域,堆放完整,待弃土含水量到达要求后,采用人工及机械平整平顺,保持边坡坡比稳定,坡脚四周排水沟清理畅顺。

在土方回填前三个月内土料堆场采用复合土工膜覆盖保护,保证土料干湿满足规范要求。

土料弃料场设置满足弃料量的安全警戒范围,并设置安全标示牌。

土料弃料场每周一和周五定期巡视检查,确保有序进行。

2.4.2 土料料场本工程土料料场由发包人指定,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料场及料场开采施工道路布置应方便于堤防填筑。

2.4.2.1 料场规划施工道路布置料场开采施工道路布置应方便于堤防填筑。

具体道路布置:从堤防中心布置施工道路,以此施工道路将土料场分为2个区,再将2个分区各划分4个小分区,每个小分区开采范围内布置施工支路,以便土料的开挖及运输。

施工道路维护成立一支道路养护队(共5人,着反光服,配装载机1台),定时对料场内及运输道路进行维护,保持路面平整,排水沟通畅。

洒水车适时洒水养护排水系统场外排水系统:沿料场四周挖设1.0m×1.0 m排水沟,排水沟距开采边缘1.5m,防止料场外的坡面水进入料场内。

2.4.2.2 开采方式开采首先必须进行无用层剥离,主要是清除腐殖土、粉细砂、砂卵砾石、树木根系等表面无用层土料,再下挖4m左右,将开挖出的填筑土料进行翻晒。

2.4.2.3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主要施工方法料场现场翻晒,分为散料、晾晒、堆集三个工序循环作业。

1)散料反铲挖掘机将从底层下开挖出的填筑土料沿料堆方向散料。

2)晾晒散开土料晾晒6~8小时,一般可达到上堤含水量要求。

3)堆集推土机将合格的土料堆成土堆。

采用双排相向送土法,用2台推土机想两侧作业,提高运输量。

2.4.2.4 注意事项1、土料必须在指定的料场内开采,翻晒前,表面耕土及草皮树根等杂物必须已清理干净;2、散料时,避免土料堆积过厚;3、开采范围内严禁车辆行驶;4、土料散料后,应严密监含水量变化,避免含水率不合格的土料堆积;5、集料后平面应平整,无凹坑,并形成1%的纵坡向排水沟或陡坎方向倾斜,排水沟随开采高程下降而下降;6、合格料堆应尽快装车,装车时,应逐个料堆装完,以便下一序开采,另外,上车料含水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若差异过大应将离异部分剔出,同时将未破碎的土块剔除;7、装车时,规划好车辆的行驶路线,严禁车辆在开采面上行驶,并尽可能地减小开采范围内车辆的碾压宽度。

2.4.3 建筑材料料场本工程砂、卵石、块石等材料施工用量不大,开采费用高难度大,而本项目区交通方便,采购各种材料方便,材料存储量满足施工高峰期生产需求,价格远远低于自行开采。

综合考虑,本工程材料不考虑自行开采,选择就近购买。

2.5 工程任务情况谷城县汉江国家湿地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一期工程第三标段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橡胶坝、水闸工程等。

2.6 施工管理目标1.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如果我公司中标承建,将以严密科学的管理手段,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有关规定、国家现行的验收规范,精心组织施工,按照ISO9002系列标准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坚决贯彻我公司的质量方针。

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目标:保证为合格工程,争创优良工程。

2.施工工期控制目标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我公司的施工经验,本工程将严格按照合同工期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在365日历天内完成全部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