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动态加权二部无标度_省略_络的异性HIV传播与政策调控模型_何晓力
HIV辅助受体基因研究取得进展
我国人群HIV辅助受体基因研究取得进展全军艾滋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暨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王福生教授率领课题组,在/中国人群艾滋病病毒(HIV)辅助受体基因多态性特点及其意义0的研究中发现,我国汉族人CCR5和CX-CR4等基因中,存在多个新型、可影响蛋白质结构的多态性位点,提示其对我国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易感性和病程进展有一定的影响。
这一研究结果近日获得2003年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有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辅助受体CCR5等相关基因多态性,影响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和艾滋病病程的进展;世界不同区域和人群的CCR5等10余种等位基因频率变化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病毒传播和艾滋病进展的遗传易感性的差别。
近年来,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估计我国现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已超过100万。
阐明中国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辅助受体基因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的病程等问题,对于我国建立有效的艾滋病临床治疗方案和研制艾滋病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1997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王福生教授带领课题组,采用先进的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率先研究并鉴定了我国11个民族(汉、维、蒙、藏、回、景颇、傣、瑶、普米、佤和彝族)健康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辅助受体及其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和特点,发现我国汉族人群的CCR5和CXCR4等基因中存在多个新型、可影响蛋白质结构的多态性位点。
最近,他们又对我国健康人群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静脉吸毒、性病等高危人群的上述基因特点、临床病程、治疗效果和预后等,进行了相关性研究。
结果提示,中国人对HIVR5株感染可能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而我国目前快速增加的,经性接触传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其CCR5突变频率低是否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这一针对我国人群基因特点开展的研究,为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和政府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为进一步探讨我国人群的艾滋病发病机制并建立适合个体化特异性的治疗方案,以及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特异性新药和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于加权网络的僵尸网络传播模型研究
胁, 僵尸 网络更 显复杂 和严 重。据( 2 0 1 1年我 国互 联 网网络安 全 态势综述 》 报告 , 2 0 1 1年 , C N C E R T全年共 发现 近 8 9 0万余个
境 内主机 I P地址感染 了木 马或僵 尸程 序 , 较2 0 1 0年大 幅增 加 7 8 . 5 %。自1 9 9 3年 , 第 一个 良性僵尸程序 E g g d r o p 的出现 , 到
际的僵尸 网络传播情形 。 为准确地描述现实中的各种 网络 , 从开始的随机图模型 、 规 则 网络到小世界网络 , 再从无标度网络模型到加权网络模型 , 网 络理论的发展是基于实际网络的拓扑特征进行 的。小世界 网络 概念的提 出, 弥补 了规则 网络演化过程 中具有 长平均 和随机 网
t e r i s t j c s 0 f a b o t ne t i n a c t ua 】ne t wo r k s.
Ke y wo r d s
We i g h t e d n e t w o r k s Bo t n e t T o p o l o g i e s t r u c t u r e P r o p a g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Ca o Xi a o l i Ni u Zh i l i n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 o n n a t i o u E n g i n e e r i n g, He n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4 6, H e n a n ,C h i n a)
CD317功能研究进展
CD317功能研究进展章桂忠;李欣;黄诗然;万晓春【摘要】CD317 (Tetherin,BST-2或HM1.24)于1994年被发现并命名,是终末分化B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2008年首次被鉴定为干扰素诱导型宿主抗病毒因子,此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到该领域的探索中.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目前已经阐述了CD317结构、抗病毒及免疫特性等问题,也陆续发现了一些诸如参与肿瘤进展、束缚外泌体释放等新功能,研究热度不减当年.因此,文章对近几年CD317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以期为病毒感染、肿瘤发病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理论进步和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期刊名称】《集成技术》【年(卷),期】2017(006)003【总页数】14页(P15-28)【关键词】CD317;病毒感染;肿瘤;信号转导【作者】章桂忠;李欣;黄诗然;万晓春【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抗体药物研究中心深圳518055;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抗体药物研究中心深圳518055;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抗体药物研究中心深圳518055;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抗体药物研究中心深圳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1CD317,即分化抗原簇 31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17),又叫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tigen 2)、Tetherin或 HM1.24,是 1994 年通过单克隆抗体发现的终末分化 B 细胞表面标志蛋白,可能在 B 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
因其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高表达[2],被肿瘤免疫学家当作骨髓瘤免疫疗法的靶向抗原,随之开展诸多靶向治疗相关的研究。
期间发现CD317 除了表达在骨髓基质细胞、成熟 B 细胞以及骨髓瘤细胞表面之外,在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细胞中高表达[3-7],但CD317 具体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
基于关系挖掘和对抗训练的多标签文本分类
基于关系挖掘和对抗训练的多标签文本分类
杨冬菊;程伟飞
【期刊名称】《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年(卷),期】2024(52)1
【摘要】传统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存在忽略标签语义、没有充分利用文本与标签以及标签与标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挖掘和对抗训练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模型。
该模型利用了BERT模型和图注意力网络(GAT)分别提取文本的语义信息和挖掘标签之间的关系。
首先,通过BERT模型对文本进行编码,以获取文本的语义信息。
然后,使用图注意力网络(GAT)来挖掘标签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标签之间的依赖关系。
为了进一步挖掘文本与可学习的标签嵌入之间的关系,该模型采用了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此外,为了提高模型的鲁棒性,论文采用了R-drop策略进行模型训练。
实验结果表明,在AAPD和RCV1数据集上,所提出的模型相比当前一些主流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模型,不仅能够关注文本信息,还能够有效捕捉文本与标签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标签与标签之间的关系,从而取得更好的性能。
【总页数】6页(P18-22)
【作者】杨冬菊;程伟飞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大规模流数据集成与分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方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标签推理和注意力融合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
2.基于词-标签概率的多标签文本分类研究
3.基于BERT+BiLSTM+Attention的对抗训练新闻文本分类模型
4.基于对抗训练的伪标签约束自编码器
5.基于无监督对抗训练的跨语言文本分类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变聚类无标度网络上的谣言免疫策略
可变聚类无标度网络上的谣言免疫策略
何郁郁;邹艳丽;许旋风;郑京
【期刊名称】《计算物理》
【年(卷),期】2014(0)6
【摘要】提出一种聚类免疫策略,使用改进的经典谣言传播模型,在可变聚类无标度网络上研究其免疫效果.研究发现,聚类免疫的效果随着网络聚类系数的增加而变好.在不同聚类系数下,比较目标免疫、介数免疫、紧密度免疫和聚类免疫的免疫效果发现,无论网络的聚类特性如何,介数免疫始终是几种免疫策略中效果最好的,当网络聚类系数较大时,聚类免疫的效果超过紧密度免疫接近目标免疫,进一步增大网络的聚类系数,聚类免疫的效果超过目标免疫而接近介数免疫.
【总页数】6页(P751-756)
【关键词】聚类系数;免疫;谣言传播模型;可变聚类无标度网络
【作者】何郁郁;邹艳丽;许旋风;郑京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2
【相关文献】
1.在线社交网络谣言传播的仿真研究——基于聚类系数可变的无标度网络环境 [J], 朱张祥;刘咏梅
2.基于两层可变聚类系数无标度网络的即时信息传播建模和仿真 [J], 吴渝;杨艳蓉;
吴焕政
3.无标度网络上具有时滞的S IRS谣言传播模型 [J], 李涛
4.二部无标度网络上病毒传播模型和免疫策略研究 [J], 曾凤琳;温罗生
5.可变聚类系数无标度网络上的谣言传播仿真研究 [J], 潘灶烽;汪小帆;李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CEEMDAN-SE-TCN_的集群资源预测研究
第 22卷第 4期2023年 4月Vol.22 No.4Apr.2023软件导刊Software Guide基于CEEMDAN-SE-TCN的集群资源预测研究史爱武,张义欣,韩超,黄河(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湖北武汉 430200)摘要:针对服务器集群负载数据的波动性和非线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CEEMDAN-SE-TCN的预测算法。
该算法首先将原始服务器集群数据经过自适应加噪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有效降低负载序列复杂度。
然后,在得到分解后的相关IMF分量后,利用相关系数法将各IMF分量与原始序列进行比较,去除相关性较弱的分量。
最后,提取各分量相应的特征值输入并加入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卷积网络(SE-TCN)进行建模预测。
通过Google集群数据集中的CPU负载率序列实测证明,在同等条件下CEEMDAN-SE-TCN模型整体优于其他基准模型,MAPE指标相较于其他模型分别降低7.1%、6.5%、2.5%,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自适应加噪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相关系数法;注意力机制;时间卷积网络;负载预测DOI:10.11907/rjdk.22146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23)004-0043-05Research on Cluster Resource Prediction Based on CEEMDAN-SE-TCNSHI Ai-wu, ZHANG Yi-xin, HAN Chao, HUANG He(School of Computer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200, China)Abstract:Predi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EEMDAN-SE-TCN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volatility and nonlinearity of server cluster load data. First, the original server cluster data is decomposed into adaptive noisy set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AN),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load sequence. Then, after the decomposed relevant IMF components are obtain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is used to compare each IMF component with the original sequence to remove the components with weak correlation.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eigenvalues of each component are extracted and input into the time convolution network (SE-TCN) with attention mechanism for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The actual measurement of CPU load rate sequence in Google cluster dataset shows that CEEMDAN-SE-TCN model is better than other benchmark model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MAPE indicators are reduced by 7.1%, 6.5% and 2.5%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other models, which 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algorithm.Key Words:adaptive denoising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attention mechanism; time convo‐lution network; load prediction0 引言集群技术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集群软件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单一系统模式进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较低的成本获取更高性能,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靠性。
中国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十年”
中国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十年”孙志鹏;杨磊【期刊名称】《卫生软科学》【年(卷),期】2024(38)2【摘要】在此前中国艾滋病社会科学“二十年”研究的基础上,社会科学学者在2010-2020年这“新十年”主要做了如下学术探索:(1)进一步超越个体风险因素归因,对艾滋病病毒传播与流行的“社会-文化”因素继续深入分析,并在此过程中概念化与理论化了艾滋病“风险”。
(2)淡化对艾滋病经济后果的关注,但继续保持对社会后果的关注,着重分析了艾滋病及其关联群体的歧视、排斥以及污名化的社会过程。
(3)继续书写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人文、道德关怀以及社会支持。
(4)试图超越作为“弱者”以及“受害者”形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析他们的“能动”及其回归“正常”生活的现实困境。
(5)创造性地将艾滋病干预上升到国家对健康治理的层次,并在参与跨学科艾滋病研究的实践中对主体性与反思性做了深入的学术讨论。
“新十年”的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深度、广度还是创新性方面都较之前的研究有较大的提升。
尽管如此,“新十年”的研究并没有准确地回应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这也成为学者未来努力探索的方向之一。
【总页数】4页(P1-4)【作者】孙志鹏;杨磊【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3【相关文献】1.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开创了中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融合发展的新范式2.中国艾滋病的社会科学研究20年3.社会科学研究与艾滋病传播——以中国大陆学界为中心4.新时代新征程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HIV药物非临床药效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抗HIV药物非临床药效学研究的一般方法HIV可用传代人T淋巴细胞或原代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T 嗜性的病毒株可导致人T淋巴细胞出现特征性细胞病变,如细胞融合、多核巨细胞等。
M嗜性的病毒株一般不导致细胞病变,可通过检测培养上清液的HIV p24抗原、病毒RNA或逆转录酶活性监测病毒复制的情况。
体外药效学试验一般应重复三次。
目前尚缺乏理想的HIV感染动物模型,常采用替代模型或经过改造的小动物模型来评价药物的体内抗HIV活性,如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或嵌合病毒(Simia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HIV)的猴模型和感染HIV的人淋巴组织重建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Sever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human,SCID-hu)。
本附录收入了目前较成熟和常用的抗HIV体外、体内药效学试验方法,供研发者参考。
今后可根据研究进展情况进一步修订。
一、体外药效学试验1、病毒和细胞(1)病毒:应尽可能选择多种生物学表型和基因型的病毒株,包括HIV实验室适应株和有代表性的HIV临床分离株。
在进行抗HIV 耐药性毒株的药效学研究时,应选用耐药性毒株;对于明确作用靶点的药物,应首先选择对该作用靶点药物耐药的毒株。
(2)细胞:应尽可能选择多种细胞。
常用的有传代人T淋巴细胞系(如CEM、MT4、MT2、C8166、H9等)、单核巨噬细胞系(如U937等)和活化的人原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3)病毒感染剂量的确定:测定HIV的感染剂量一般采用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微量培养滴定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或检测病毒标记物,如HIV p24抗原或逆转录酶等,计算出病毒的感染性滴度(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
在不同的细胞系/病毒株培养系统,使用的病毒感染剂量不尽相同,一般选用100~1000TCID50。
态势认知总体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态势认知概念 1. 1
经 典 的 态 势 认 知 概 念 模 型 主 要 涉 及 感 知 、理 解 和 预 测 3 个 环 节 。 [2] 感 知 是 指 挥 员 通 过 指 挥 信 息 系 统 对 原 始 战 场 数 据 进 行 集 成 ,形 成 对 战 场 作 战 实 体 客 观 状 态 的“ 一 幅 图 ”[2];理 解 是 将 感 知 态 势 信 息 向 指 挥 领 域 知 识 转 化 和 再 加 工 的 思 维 过 程 ,是 指 挥 决 策 的 依 据 ;预 测 是 高 级 别 的 态 势 认 知 ,是 对 形 成 的 整 体 理解在将来一定时间内的趋势做出判断。军事领域 中 ,态 势 复 盘 指 对 指 挥 信 息 系 统 形 成 的 战 场 态 势 数 据 进 行 序 列 解 析 、聚 类 识 别 、指 标 评 价 和 复 盘 学 习 的 过程。在和平时期的无大量军事作战实践条件下, 指挥员若要积累大量的指挥经验并应用于作战实 践 ,指 挥 信 息 系 统 的 态 势 复 盘 成 为 一 个 有 效 方 法 。 战 争 的 巨 大 破 坏 性 对 指 挥 决 策 提 出 了 较 高 要 求 ,即 指挥员需在尽可能少的战争实践中快速形成正确的 战 争 指 导 和 战 役 战 术 知 识 ,以 指 导 真 正 的 战 争 实 践 。
新型态势认知总体技术框架 1. 2
长 期 以 来 ,态 势 认 知 活 动 主 要 依 靠 人 的 主 观 认 知 + 机 器 辅 助 研 判 的 方 式 完 成 [2],指 挥 信 息 系 统 的 智 能认知能力不足。为了赋予指挥信息系统智能化的 态 势 认 知 能 力 ,除 了 利 用 既 有 领 域 知 识 实 现 显 性 知 识 驱 动 的 智 能 态 势 认 知 技 术 外 ,还 需 充 分 挖 掘 态 势 演 化 过 程 的 既 定 的 事 实 性 经 验 数 据 并 形 成 知 识 ,进 而引导指挥决策人员高效地实现态势自主认知。因 此 ,将 态 势 复 盘 集 成 到 态 势 认 知 框 架 中 ,形 成 基 于 信 息系统的新型态势认知技术框架成为未来态势认知 技术发展新方向。新型态势认识总体框架如图 1 所示。
干扰素诱导蛋白2在炎症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蛋白2在炎症调节中的研究进展张冬梅;曹艺翎;王郑;唐万欣【摘要】干扰素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每个干扰素刺激基因的具体贡献相互交错又各有不同.干扰素诱导蛋白2(IFIT2)基因又名干扰素诱导基因54(ISG54),是一种蛋白编码基因,其编码的IFIT2参与多种细胞生物效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干扰素诱导蛋白2诱导细胞凋亡、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等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并着重对IFIT2在炎症调节作用中的研究进展与可能的调控机制,以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潜在联系进行阐述.【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14【总页数】5页(P2021-2025)【关键词】干扰素诱导蛋白2;干扰素诱导蛋白2;炎症因子;糖尿病肾病【作者】张冬梅;曹艺翎;王郑;唐万欣【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5干扰素诱导蛋白2(interferon 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2,IFIT2)是干扰素诱导基因编码的相关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抑制病毒和细胞增殖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许多研究证据显示诱导相关细胞凋亡是IFIT2发挥上述作用的主要机制。
干扰素诱导蛋白2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是IFN-α/β介导的免疫应答信号通路。
同时,IFIT2在炎症相关的病理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目前有关IFIT2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仍存在诸多争议。
1 IFIT2的结构及主要信号转导IFITs(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s with TPRs)是一类主要由Ⅰ型(IFNα/β)和Ⅲ型(IFNλ)干扰素诱导产生的细胞质蛋白家族,不具有酶活性,分子量为(47~56)×103。
HIV传播的动态混合无标度网络生成算法
Dy n a mi c Mi x e d S c a l e - f r e e Ne t wo r k Ge n e r a t i o n Al g o r i t h m
o f HI V Tr a ns mi s s i o n
第3 9卷 第 8 期
、 bl - 3 9 NO. 8
计
算
机
工
程
2 0 1 3年 8月
Au g u s t 2 01 3
Co mp u t e r En g i n e e r i n g
・
专栏 ・
文章缩 号:1 0 0 0 —3 4 2 8 ( 2 0 1 3 ) 0 8 —0 0 2 0 —O 7
文l _ I 标识 码: A
中 田分类号l T P 3 9 1 . 9
HI V 传播 的动 态混合 无标 度 网络 生成 算 法
李 玮1 a , 2 张寿明 h , 毕贵红 ,孟 威 h
( 1 .昆明理工大 学 a . 信息工 程与 自动化 学 院 ;b .电力 工程 学院 ,昆明 6 5 0 5 0 0 ; 2 . 国家 知识产权 局 专利 局专利 审查 协作 江苏 中心 ,江苏 苏州 2 1 5 0 0 0 )
Kun mi n g Uni v e r s i t y o f Sc i e nc e a n d T e c hn o l og y , Ku n mi n g 6 5 05 0 0 , Ch i n a;
2 . P a t e n t E x a mi n a t i o n C o o p e r a t i o n J i a n g s u C e n t e r o f t h e P a t e n t Of i f c e , S I P O, S u z h o u 2 1 5 0 0 0 , C h i n a )
基于非随机数据抽样的Matlab模型对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预测
作者简介: 黄 ̄(9 8 ) , 17 一,女 河南南阳人, 士, 师 , 硕 讲 研究方向: 应用数学 ,金融数学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表达 式
比较() ( , 2与() 结论 一致 , 就验 证 了初 步 4与 1 () 5 , ) 这 模 型的正 确性 .
(=- .8 +54 54t 0 . 91 ( f 00 23t ) . +1 1 6 1 4 0 ) H V平 均浓度 随测试 周次 的 函数表达 式 I
两 种药按 月轮换 使 用 ;
② 6 0m io u ie加 22 iou ie 0 gz v dn d .5mgz vdn ; d ⑧ 6 0m io u ie 4 0m ia oie 0 gz v dn 加 0 gdd n s ; d n 6 0 m iou ie加 4 0mgdd ns e 再 0 gz v dn d 0 ia oi , n
通 过 对 数 据 的 观察 、分 析 , 们 发 现 被 测 试 我
C4 D 的病人多集 中在第 0 4 8 2 、 0 4 周 ,此 、 、 、4 4、8 时病 人 的 C 4浓 度 的情况 比较 具有 代表 性 . 余周 D 其
次 C 4的浓度 对总体 分析影 响相对 较小 , 就近原 D 按
文 章 编 号 :6 4 0 7 (0 00 — 0 5 0 17 — 8 42 1)3 0 4 — 2
基 于非 随机 数 据抽 样 的 Malb模 型 对 t a 艾 滋 病 疗 法 的评 价 及 预 测
黄 娜
( 南阳理 工学 院数 学 系,河 南南 阳 4 30) 704
摘 要 : 所 给 医学数 据 进 行 分 析 ,建 立数 据 与 服 药周 次 的 函数 关 系 ,同 时 用 M f b建 立 模 型 对 艾 滋病 的 四 对 aa l
基于偶交替逼近算法的艾滋病疗效预测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基于偶交替逼近算法的艾滋病疗效预测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嘉寅,卫军,何金星
申请号:CN200710018266.9
申请日:20070713
公开号:CN101105490A
公开日:
2008011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针对传统的由回归方程变换得到的递推函数,在预测多个艾滋病患者采用某种疗法某时刻CD4T淋巴细胞数对数值时,可以实现各个预测值的误差总和为最小,但针对某个患者进行的预测往往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偶交替逼近算法,根据该患者的前几次的CD4T淋巴细胞数对数值测试值修正递推函数的参数,从而达到减小预测误差的目的。
申请人:王嘉寅,卫军,何金星
地址: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1302信箱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11232342_过表达SIRT1通过增强自噬水平调控巨噬细胞M2型极化减轻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3.04.005过表达SIRT1通过增强自噬水平调控巨噬细胞M2型极化减轻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①臧宾宾李华②杨颖③谢航徐晓婷(河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郑州 450002)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04-0698-06[摘要]目的:探究过表达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LPS+IFN-γ与IL-4定向诱导其M1与M2型极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IRT1和M1型标志物iNOS、CD86与M2型标志物Arg1、Mcr1蛋白表达。
转染过表达SIRT1的质粒,RT-PCR检测转染效率,LPS诱导脓毒症ALI体外细胞模型,并分为4组:LPS组、LPS+pcDNA3.1-SIRT1组、LPS+pcDNA3.1-NC组和Control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iNOS、CD86与Arg1、Mcr1和自噬标志物LC3B-Ⅱ/Ⅰ、Beclin1与p62及SIRT1/FOXO1信号通路SIRT1、FOXO1蛋白表达。
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LC3B荧光表达。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术构建脓毒症ALI小鼠模型,通过慢病毒在小鼠体内过表达SIRT1,并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CLP组、CLP+LV-NC组、CLP+LV-SIRT1组,RT-PCR、HE染色、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SIRT1 mRNA表达、病理损伤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TNF-α、IL-6与IL-10分泌,记录并分析造模72 h后各组小鼠存活率。
结果:体外成功诱导了RAW264.7细胞M1、M2型极化,且M1型巨噬细胞SIR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M2型巨噬细胞SIRT1表达显著升高(P<0.05)。
基于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HIV感染模型研究
Figure 1. A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model system 图 1. 模型系统的示意图
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应用数学进展, 2021, 10(5), 1834-1843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1 in Hans. /journal/aam https:///10.12677/aam.2021.105193
Open Access
1. 引言
自 1981 年第一位艾滋病患者出现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传播,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1],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人数从 2013 年末的 3430 万人 增至 2018 年末的 3790 万人,携带者数量仍逐年增长。而截至 2019 年底,我国现存 HIV/AIDS 患者约 129 万,2019 年新增感染者 15 万人,死亡 4.2 万人。
β2
x2v
−
δ
2
y2
− a2 y2
= 0
k1 y1 + k2 y2 − cv = 0
(3-1)
对于无病平衡点的求解,不妨设ν = 0 ,那么 y=10
y=20
0 ,ν 0
=
0 。通过化简,得出
x10
=
λ1 d1
,x20
=
λ2 d2
。
( ) 我们可以得到无病平衡点 E0 = x10 , 0, x20 , 0, 0 。
一类HIV传播人群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一类HIV传播人群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冯依虎;汪维刚;莫嘉琪【摘要】考虑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流行性传染病区域的人群传播规律,提出一类HIV传播的动力学系统.先利用泛函同伦映射方法,得到一类HIV传播动力学非线性系统近似解的序列及其一致收敛性,并举例得到各次近似解,再对HIV传播动力学系统的解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近似解的表示式可调节感染者人数和易感者人数的分布.【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年(卷),期】2018(056)004【总页数】7页(P779-785)【关键词】HIV传播人群;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同伦映射;近似解【作者】冯依虎;汪维刚;莫嘉琪【作者单位】亳州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安徽亳州236800;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合肥230011;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安徽芜湖24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175.140 引言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目前, 利用动力学方法研究HIV的传播已得到广泛关注[1-3]. 该方法先建立反映其基本现象的微分模型, 再用解析方法求出模型的近似解, 然后将研究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作为依据, 从医学、生态学、数学等角度考察其动态规律. 本文考虑一类非线性动力学HIV传播模型, 利用微分系统解析理论给出这类HIV的传播规律.非线性问题能代表自然界较普遍的复杂现象, 在应用数学中应用广泛, 目前已有很多可行的近似求解方法[4-31]. 本文利用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考察HIV传播的传染人群非线性微分动力学模型[1], 通过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给出调解感染者人数和易感者人数的分布规律.1 HIV传播动力学微分系统考虑如下更广泛的一类HIV传播人群的生态动力学非线性微分系统模型:其中: u(t)为在HIV传播区域内的感染者人数; v(t)为易感者人数; t为时间;e≥0为易感者的出生率; a,b,c,h为非负常数. 在系统(1)-(2)中, a(u+v)v项表示感染者与易感者因“交感”而导致的患者增加速度, -hu项表示由于患者死亡而导致的患者减少速度, -eu项表示由于患者死亡而导致的易感者减少速度, -a(u+v)u项表示感染者与易感者“交感”易感者变为患者后使易感者减少的速度, -bu2v2项表示采取一般防疫措施后使感染者减少的速度, -cu2v2项表示采取一般防疫措施后使易感者减少的速度, F(u,v)项表示由于其他相关因素的干扰使感染者增加的速度, -G(u,v)项表示采取特殊防疫措施后使易感者减少的速度, 不妨设F,G为充分光滑的有界函数. 系统(1)-(2)是一类在患区人群HIV传播的生态动力学模型. 本文通过构造模型(1)-(2)的近似解, 利用得到的表示式考察HIV的传播性态和规律.先考虑系统(1)-(2)的一类相关问题:由系统(3)-(4), 可得其中C0和D0为任意常数, 可由系统的初始状态确定.2 泛函同伦映射考虑HIV生态动力学非线性微分模型(1)-(2)的解. 显然, 非线性微分系统一般不能用有限项的初等函数得到其精确解. 下面用泛函同伦映射方法求其近似解.先引入如下一组泛函分析同伦映射[27]Hi(u,v,p)(i=1,2): 2×I→:其中: I=[0,1]; p是人为引入的参数;为系统(1)-(2)的一组初始近似函数; 线性算子Li(i=1,2)分别为显然, 由泛函分析同伦映射(7),(8)知, Hi(u,v,1)=0(i=1,2)与系统(1)-(2)相同. 故系统(1)-(2)的解(u(t),v(t))即为当p→1时, Hi(u,v,p)=0(i=1,2)的解.设(9)将式(9)代入Hi(u,v,p)=0(i=1,2)中, 并比较方程Hi(u,v,p)=0(i=1,2)关于p同次幂的系数, 由p零次幂的系数得(10)取为系统(3)-(4)的解(5),(6), 再由式(10)有在Hi(u,v,p)=0(i=1,2)中, 取关于p1的系数, 得由系统(13)-(14), 在零初值下可得于是令p=1, 由式(9)可得系统(1)-(2)的一次近似解(u1app(t),v1app(t))为将式(9)代入Hi(u,v,p)=0(i=1,2)中, 并取关于p2的系数为零, 得其中:由于系统(19)-(20)在零初值下, 故可得于是令p=1, 由式(9)可得系统(1)-(2)的二次近似解(u2app(t),v2app(t))为同理依次可得(ui(t),vi(t))(i=3,4,…). 再将(ui(t),vi(t))(i=0,1,2,…,n)代入式(9), 并令p=1, 依次可得系统(1)-(2)的各次解(unapp(t),vnapp(t))(n=3,4,…).利用泛函同伦映射理论和不动点定理证明[4-5]可知, 级数在相关区域内一致收敛. 故即为系统(1)-(2)的一组精确解,即为系统(1)-(2)的一组第n次近似解析解.3 应用实例为简单, 设HIV传播人群生态动力学微分系统(1)-(2)中的参数为无量纲数:a=b=c=e=h=1, F=G=0, 于是系统(1)-(2)为利用泛函分析同伦映射方法, 由式(11),(12), 不妨取任意常数C0=D0=1, 则由式(15),(16)得由式(21),(22)得于是由式(23),(24)和式(27)~(32), 可得系统(25)-(26)的二次近似解(u2app(t),v2app(t))为感染者人数和易感者人数二次近似式(33),(34)的模拟曲线及相应的模拟精确解曲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继续进行,可依次得到HIV传播人群的生态动力学微分系统模型(25)-(26)的更高次近似解.图1 二次近似解u2app(t)与精确解u(t)的模拟曲线Fig.1 Simulation curves of second approximate solutions u2app(t) and exact solutions u(t)图2 二次近似解v2app(t)与精确解v(t)的模拟曲线Fig.2 Simulation curves of second approximate solutions v2app(t) and exact solutions v(t)4 改变系统参数改变无量刚系统模型近似解u2app(t),v2app(t)的相关参数, 可调节HIV传播人群感染者人数和易感者人数的分布. 下面以系统(25)-(26)为例进行说明.1) 改变参数a. 在无量刚系统(25)-(26)中, 仅改变参数a, 其他参数不变, 得到u2app(t)和v2app(t)的模拟曲线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图3 当a=1.2,1.0,0.8,0.6时, u2app(t)的模拟曲线Fig.3 Simulation curves of u2app(t) when a=1.2,1.0,0.8,0.6图4 当a=1.2,1.0,0.8,0.6时, v2app(t)的模拟曲线Fig.4 Simulation curves of v2app(t) when a=1.2,1.0,0.8,0.62) 改变参数b,c. 在无量刚系统(25)-(26)中, 仅改变参数b,c, 其他参数不变, 得到u2app(t)和v2app(t)的模拟曲线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图5 当b=c=1.2,1.0,0.8,0.6时, u2app(t)的模拟曲线Fig.5 Simulation curves of u2app(t) when b=c=1.2,1.0,0.8,0.6图6 当b=c=1.2,1.0,0.8,0.6时, v2app(t)的模拟曲线Fig.6 Simulation curves of v2app(t) when b=c=1.2,1.0,0.8,0.63) 改变参数e,h. 在无量刚系统(25)-(26)中, 仅改变参数e,h, 其他参数不变, 得到u2app(t)和v2app(t)的模拟曲线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图7 当e=h=1.2,1.0,0.8,0.6时, u2app(t)的模拟曲线Fig.7 Simulation curves of u2app(t) when e=h=1.2,1.0,0.8,0.6图8 当e=h=1.2,1.0,0.8,0.6时, v2app(t)的模拟曲线Fig.8 Simulation curves of v2app(t) when e=h=1.2,1.0,0.8,0.6由图3~图8可见, 改变系统(25)-(26)的参数, 可改变感染者人数和易感者人数的分布. 因此, 可利用近似解的表示式调节感染者人数和易感者人数的分布, 达到在各时间段内控制相关人数的目的.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Griffiths J, Lowrie D, Williams J. An Age-Structured Model for the AIDS Epidemic [J]. Eur J Oper Res, 2000, 124(1): 1-14.[2] Hyman J M, Lib J, Stanleye E A. The Differential Infectivity and Staged Progression Model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HIV [J]. Math Biosci, 1999, 155(2): 77-109.[3] LIU Maoxing, RUAN Yuhua, HAN Litao, et al. The Summary of Dynamic Models for HIV Transmission [J]. Int J Biomath, 2004, 19(5): 551-560.[4] Jager E M, de, Furu J F. The Theory of Singular Perturbations [M].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1996.[5] Barbu L, Morosanu G. Singularly Perturbed Boundary-Value Problems [M]. Basel: Birkhäuser, 2007.[6] D’Aprile T, Pistoia A. On the Existence of Some New Positive Interior Spike Solutions to a Semilinear Neumann Problem [J]. J Diff Equ, 2010, 248(3): 556-573.[7] Ei S I, Matuzawa H. The Motion of a Transition Layer for a Bistable Reaction DiffusionEquation with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J]. Discrete Contin Dyn Syst, 2010, 26(3): 910-921.[8] Suzuki R. Asymptotic Behavior of Solutions of a Semilinear Heat Equation with Localized Reaction [J]. Adv Diff Equ, 2010, 15(3/4): 283-314.[9] DENG Shengbing. Mixed Interior and Boundary Bubbling Solutions for Neumann Problem in 2[J]. J Diff Equ, 2012, 253(2): 727-763.[10] MO Jiaqi. Singular Perturbation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Reaction Diffusion Systems [J]. Sci China (Ser A), 1989, 32(11): 1306-1315.[11] MO Jiaqi. Homotopic Mapping Solving Method for Gain Fluency of a Laser Pulse Amplifier [J]. Sci China (Ser G), 2009, 52(7): 1007-1010.[12] MO Jiaqi, LIN Wantao. Generalized Variation Iteration Solution of an Atmosphere-Ocean Oscillator Model for Global Climate [J]. J Syst Sci Compl, 2011, 24(2): 271-276. [13] MO Jiaqi, LIN Yihua, LIN Wantao, et al. Perturbed Solving Method for Interdecadal Sea-Air Oscillator Model [J]. Chin Geogr Sci, 2012, 22(1): 42-47.[14] MO Jiaqi, WANG Hui. Nonlinear Singularly Perturbed Approximate Solution for Generalized Lotke-Volterra Ecological Model [J]. Acta Ecol Sin, 2007, 27(10): 4366-4370.[15] MO Jiaqi, YAO Jingsun, WANG Hui. The Nonlinear Species Group Singularle Perturbed Robin Problems for Reaction Diffusion System [J]. J Biomath, 2007, 22(2): 193-199.[16] MO Jiaqi, ZHOU Kangrong. Singular Perturbation for Nonlinear Species Group Reaction Diffusion Systems [J]. J Biomath, 2006, 21(4): 481-488.[17] FENG Yihu, MO Jiaqi. The Shock Asymptotic Solution for Non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with Two Parameters [J]. Math Appl, 2015, 27(3): 579-585.[18] FENG Yihu, MO Jiaqi. Asymptotic Solution for Singularly Perturbed Fractional 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 [J]. J Math, 2016, 36(2): 239-245.[19] FENG Yihu, CHEN Xianfeng, MO Jiaqi. The Generalized Interior Shock Layer Solution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Singularly Perturbed Reaction Diffusion Problem [J]. Math Appl, 2016, 29(1): 161-165.[20] FENG Yihu, CHEN Xianfeng, MO Jiaqi. The Shock Wave Solution of a Class of Singularly Perturbed Problem for Generalized Nonlinear Reaction Diffusion Equation [J]. Math Appl, 2017, 30(1): 1-7.[21] 冯依虎, 莫嘉琪. 一类非线性非局部扰动LGH方程的孤立子行波解 [J].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16, 37(4): 426-433. (FENG Yihu, MO Jiaqi. Soliton Travelling Wave Solution to a Class of Nonlinear Nonlocal Disturbed LGH Equations [J]. Appl Math Mech, 2016, 37(4): 426-433.)[22] 冯依虎, 石兰芳, 莫嘉琪. 关于将飞秒脉冲激光对纳米金属薄膜传导系统研究 [J]. 工程数学学报, 2017, 34(1): 13-20. (FENG Yihu, SHI Lanfang, MO Jiaqi. Study of Transfers System for Femtosecond Pulse Laser to Nano Metal Film [J]. Chin J Engin Math, 2017, 34(1): 13-20.)[23] 冯依虎, 陈怀军, 莫嘉琪. 一类非线性奇异摄动自治微分系统的渐近解 [J].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17, 39(3): 355-363. (FENG Yihu, CHEN Huaijun, MO Jiaqi. Asymptotic Solution to a Class of Nonlinear Singular Perturbation Autonomic Differential Systems [J]. Appl Math Mech, 2017, 39(3): 355-363.)[24] 冯依虎, 林万涛, 莫嘉琪. 一类大气量子等离子流体动力学孤立子波的渐近解 [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7, 55(3): 474-480. (FENG Yihu, LIN Wantao, MO Jiaqi. Asymptotic Solution for a Class of Quantum Plasma Fluid Dynamics Solitary Wave in Atmosphere [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2017, 55(3): 474-480.)[25] 冯依虎, 莫嘉琪. 一类广义奇摄动非线性双曲型积分-微分方程模型 [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7, 55(5): 1055-1060. (FENG Yihu, MO Jiaqi. A Class of Generalized Nonlinear Hyperbolic Integral-Differential Equation with Singularly Perturbation Model [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2017, 55(5): 1055-1060.)[26] 冯依虎, 林万涛, 莫嘉琪. 大气中尘埃扩散方程行波解 [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 54(6):1199-1204. (FENG Yihu, LIN Wantao, MO Jiaqi. The Travelling Wave Solution for Dust Diffusion Equation in Atmosphere [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2016,54(6): 1199-1204.)[27] 汪维刚, 石兰芳, 莫嘉琪. 一类生态模型的近似解析解 [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61(4): 315-318. (WANG Weigang, SHI Lanfang, MO Jiaqi. The Approximate Analytic Solution of a Class of Ecological Model [J]. J Wuhan Univ (Nat Sci Ed), 2015, 61(4): 315-318.)[28] WANG Weigang, SHI Lanfang, HAN Xianglin, et al. Singular Perturbation Problem for Reaction Diffusion Time Delay Equation with Boundary Perturbation [J]. Chin J Engin Math, 2015, 32(2): 291-297.[29] WANG Weigang, SHI Lanfang, XU Yonghong, et al. Generalized Solution of the Singularly Perturbed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for Semi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of Higher Order with Two Parameters [J]. Acta Sci Nat Univ Nankai, 2014, 47(2): 75-81.[30] WANG Weigang, SHI Juanrong, SHI Lanfang, et al. The Singularly Perturbed Solution of Nonlinear Nonlocal Equation for Higher Order [J]. Acta Sci Nat Univ Nankai, 2014, 47(1): 13-18.[31] 汪维刚, 林万涛, 石兰芳, 等. 非线性扰动时滞长波系统孤波近似解 [J]. 物理学报, 2014, 63(11): 110204. (WANG Weigang, LIN Wantao, SHI Lanfang, et al. Approximate Solution of Solitary Wave for Nonlinear-Disturbed Time Delay Long-Wave System [J]. Acta Phys Sin, 2014, 63(11): 110204.)。
抗-HIV酶联免检测的HOOK效应及对策
抗-HIV酶联免检测的HOOK效应及对策发表时间:2015-02-10T13:17:03.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8期供稿作者:吕志军[导读] 基于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的反应体系而言,同时将HIV酶标抗原和待检标本加入至微孔之后,通常会出现四种产物。
吕志军(江苏省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 215600)【摘要】目的总结抗-HIV酶联免疫检测的HOOK效应及对策,寻找能够防止抗-HIV酶联免疫检测的HOOK效应的最佳检测方案。
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血站主动献血的5名A型血志愿者,均是首次献血。
以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双抗原夹心ELISA二步法对其抗-HIV的阳性高值血液标本、倍比稀释以后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查,同时对比其检测结果。
结果本次研究发现,较之双抗原夹心ELISA二步法来说,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在HOOK效应方面相对明显,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
结论为了控制抗-HIV酶联免疫检测的HOOK效应,建议采取双抗原夹心ELISA二步法,以防HOOK效应出现后使强阳性的标本出现漏检等情况。
【关键词】抗-HIV 酶联免疫检测 HOOK效应对策【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388-02为了总结抗-HIV酶联免疫检测的HOOK效应及对策, 笔者把2014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血站主动献血的5名A型血志愿者视作研究对象,分别以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双抗原夹心ELISA二步法对其抗-HIV的阳性高值血液标本、倍比稀释以后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查,旨在寻找能够控制抗-HIV酶联免疫检测的HOOK效应的最佳检测方案,为临床研究提供一点参考价值,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详细报道。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血站主动献血的5名A型血志愿者,年纪在25-36岁之间,平均年纪约(30±3.13)岁,所有献血志愿者均是首次献血。
流动人口艾滋病同伴教育干预效果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自美国1981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流行已30多年,且继续呈蔓延之势,给人类的生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日益增长是促进艾滋病流行和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1]。
在目前尚无治愈艾滋病的办法以及没有有效预防艾滋病疫苗的条件下,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措施就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转变以及高危行为干预方面发挥了极大地作用[2]。
该研究对2003年2月—2013年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计算机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
以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IV;Health Education、Health Promotion、Intervention Study、Intervention;floating population、migrant population、mobile population为英文检索词;中文检索词以艾滋病、流动、农民工、外来人口、务工、干预、效果评价、健康教育等进行自由组合,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流动人口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干预效果研究的文献。
1.2文献纳入标准1.2.1文献研究类型以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或者是含有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部分的中英文文献为参考。
1.2.2评价指标依照艾滋病知-行-信模式,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3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作为评价指标。
①知识点1:“艾滋病是否能从表面看出来”;②知识点2:“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能预防艾滋病”;③知识点3:“保持单一性伴能否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H 疾病 的 干 预措施 和 个 体 之 间 的 社 会 网 络 协 同 演 化 的 结 果 。 提 出 了 基 于 a I V 的 传播 是 个 体的 行 为 、 e n t的 g 动 态 加 权 二 部 无 标 度 网络 方 法 的 异 性 H I V 传播 和 干 预 仿 真 模 型 。 二 部 网 络 中 的 女 性 人 群 根 据 高 危 行 为 不 同 分 为 普 , , 通 人 群 和 女 性性工作 者 ( 男 性人 群 根据 高 危 行 为 不 同 分 为 普 通 人 群 和 女 性 性 工 作 者 客 户 F e m a l e S e x W o r k e r s F SW) , 。 给 出 了 利 用 配置 模 型 快速 生 成 指 数 可调的 异 性 二 部 无 标 度 网络 的生 成算 法 , ( 其 l i e n t s o f f e m a l e s e x w o r k e r C SW) C 根据 异 性 二 部 网络 中单 位 时间 内 性 行 为 次 数 的 分 配 算 法 确 定 二 部 网 络 中 边 的 权 值 , 构成二部加权无标度网 络。网 络 中 的 伙伴 关 系 有 固 定 关 系 、 偶 然 关 系 型 和 临时关 系 , 二部网络中的边可随边的维持时间的结束而断开和重连, 网络具 病程、 个体 社 会 结 构 与 干 预 措 施 之 间 的 相 互 影 响 关 系。仿 真 实 验 有 动 态 特 性 。 个 体/ n t模 型 描 述 了 个 体高 危 行 为 、 a e g 分析 了 个 体高 危 行 为是 否 采 用 安全 措施 、 是 否 参 加自 愿咨 询检 测和 是 否 参 加 抗 病 毒治疗 等 干 预措施 对 疾病 传播 的影响 。 , 二 部 图无 标 度 网络 , 关键词 A 干 预措施 , n t I V e H g 中图法分类号 T P 3 9 1. 9 文献标识码 A
第4 1卷 第1期 2 0 1 4年1月
计 算 机 科 学 o m u t e r c i e n c e C S p
V o l . 4 1N o . 无标度网络的异性 H I V e g 传播与政策调控模型
何晓力1 毕贵红2 王海瑞1
E H e t e r o s e x u a l H I V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B a s e d o n v a l u a t i n g f S c a l e A e n t B i a r t i t e D n a m i c W e i h t i n r e e N e t w o r k - g p y g g
, A b s t r a c t h e s r e a d o f H I V i s t h e r e s u l t o f c o e v o l u t i o n o f i n d i v i d u a l b e h a v i o r s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 e a s u r e s a n d s o c i a l n e t - T p w f s c a l e o r k s . T h i s a e r r e s e n t e d a m e t h o d b a s e d o n b i a r t i t e d n a m i c w e i h t i n r e e a e n t n e t w o r k f o r i n v e s t i a t i n - p p p p y g g g g g i s k r t o d i f f e r e n t h i h H I V h e t e r o s e x u a l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H I V r e v e n t i o n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 A c c o r d i n - g p g , , b e h a v i o r t h e f e m a l e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e n e r a l o u l a t i o n a n d f e m a l e s e x w o r k e r s( F SW) a n d t h e m a l e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g p p r e e n e t w o r k t h e e n e r a l o u l a t i o n a n d c l i e n t s o f f e m a l e s e x w o r k e r( C SW) i n t h e b i a r t i t e n e t w o r k. A b i a r t i t e s c a l e f - g p p p p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s o f h e t e r o s e x u a l c o n t a c t s . A n e w c o n f i u r a t i o n e n e r a t i o n a l o r i t h m w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f o r d e s c r i b i n p g g g g a d d i n s e x a c t e x l i c i t l o n h e t e r o s e x u a l c o n t a c t n e t w o r k b w e i h t i n a l o r i t h m w a s d e v e l o e d t o c o n s t r u c t w e i h t i n p y g p g g y g g g , n e t w o r k. T h e d n a m i c s o f h e t e r o s e x u a l n e t w o r k i s s u o r t e d t h r o u h h e t e r o s e x u a l n e t w o r k s t a b l e c a s u a l a n d t e m o r a r y p p g p y , d i s s o l u t i o n a n d f o r m a t i o n . I n t h e m o d e l a e n t r e r e s e n t s m a l e s a n d f e m a l e s w h o i n t e r a c t e a c h o t h e r w i t h i n a r t n e r s h i p p g p , r r i s k n e t w o r k s e n a i n i n s e x u a l b e h a v i o r o v e r t i m e . A e n t d e s c r i b e s i n d i v i d u a l h i h i s k b e h a v i o r c o u r s e o f H I V d i s - - g g g g g a s e a n d s o c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 A e n t a l s o d e f i n e s t h e b e h a v i o r r u l e s f o r a d a t i o n t o t h e H I V r e v e n t i o n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 E x e - g p p , o r a t o r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a r e c o n s i s t e n t w i t h e m i r i c a l s t u d i e s w h i c h d e m o n s t r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a c o m b i n a t i o n l y p p , , 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i n c l u d i n v o l u n t a r c o u n s e l i n a n d H I V t e s t c o n d o m r o m o t i o n f o r s a f e s e x u a l b e h a v i o r a n d i n i t i a t i n g y g p g a n t i r e t r o v i r a l t r e a t m e n t . , , , K e w o r d s e n t B i a r t i t e s c a l e r e e n e t w o r k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H I V f A - g p y 通过对个体和个体之间关系的改变来影响 H I V 的传播 。 社会网 络 和 干 预 政 策 协 同 演 化 的 H I V 传播系统是个体 、 , 复杂系统 , 基于 a C e n t或 元 胞 自 动 机 ( e l l u l a r A u t o m a t a C A) g 微观仿真建模方法和复杂网络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主要 方 法 。 近年来 , H I V 传播 动 力 学 研 究 者 注 意 到 微 观 建 模 方 法,
1 2 1 HE l h r X i a o i I G u i o n H a i u i - - - B g WANG 1 ( ) , , F 6 5 0 5 0 0, C h i n a K u n m i n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U n i v e r s i t a n d A u t o m a t i o n K u n m i n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n i n e e r i n a c u l t g g y y g g g y 2 ) , , ( K u n m i n 6 5 0 5 0 0, C h i n a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U n i v e r s i t K u n m i n o f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E n i n e e r i n a c u l t F g g y g y g g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