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主旨 《兰亭集序》的主旨值得探究
兰亭集序赏析及主题思想(通用8篇)
兰亭集序赏析及主题思想兰亭集序赏析及主题思想(通用8篇)导语: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兰亭集序赏析及主题思想,希望有所帮助!兰亭集序赏析及主题思想篇1赏析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
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
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
用语简洁。
富有诗情画意。
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
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
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
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
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土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
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
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兰亭集序中心思想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文人的聚会为中心,由乐而哀的情感变化可看出魏晋时代人们对生死存亡的哀伤与感叹。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兰亭集序中心思想,以供大家阅读。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一《兰亭序》是一个神话。
它一问世就光彩照人,一亮相即倾国倾城,一消失则更不可思议了,它竟历经千百年沧桑流传到了今天。
《兰亭序》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名士,在会稽山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聚会,大家饮酒赋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
王乘着酒兴,展蚕茧纸,提鼠须笔,犹如神助,一气呵成,写毕即酒醉鼾睡。
醒后再看这篇奇文,自己亦深感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但比之原作,终莫能及。
”《兰亭序》流传于一个离奇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兰亭序》,访得王氏后人藏有真迹,便不顾帝王之尊,派人将其蒙骗到手,然后令当朝的大书法家们临摹成副本,分赠诸皇子和近臣以为永宝。
《兰亭序》真迹在陪伴了唐太宗终生后,又被他带进了另一个世界。
《兰亭序》的书法精美奇妙。
现存的临摹本以冯承素的“双钩填廓”摹本为最好。
古人称王羲之作《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遊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开妍美流便的先河,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
作者的风度、气质、襟怀、情操,亦糅进了作品之中,标志着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兰亭序》的语言清新优美。
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畅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些如诗如歌的语言,几成千古绝唱,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
《兰亭序》的意境高远深奥。
作者在以轻松的语言描绘过景色之后,语气渐转深沉:“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行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此后话锋再转:“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王羲之《兰亭集序》解读
王羲之《兰亭集序》解读王羲之《兰亭集序》解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论是文采还是书艺,都是传世极品。
尤其在立意方面,作者独出机杼,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宴游活动谈到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其哲理的思考,显得不同凡响。
东晋时期,由于士族统治阶层门阀森严而且生活奢侈无度,使得相当一部分有文化教养的士族文人遁入纵情山水、游山翰墨的隐逸之途。
他们注重精神自由,珍视人格完美,崇尚自然情趣,善于哲理思辩,真率任情,风流旷达。
但是,由于政治的险恶和社会的动荡,他们在流连山水、饮酒赋诗的同时,又感到所之既倦,情随事迁而不能不临文嗟悼,因而酣畅之余,内心无不苦闷,无不感伤。
文章开篇记叙了这次会稽兰亭的文人雅集,似乎突出了一个乐字,有良辰、美景,更有赏心、乐事。
作者的叙述平稳舒展,保持了从容潇洒的仪态。
在景色描绘方面,三月是花季,该是繁花似锦,而摄入笔底的只有山、水、林、竹,这表明了作者排斥浓妆艳抹,追求清新淡雅的美学情趣。
写宴饮,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之时,曲水流觞,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沉浸于大自然之中,既有宽阔与开拓的襟怀,又有勃勃生机之体会,更是显示了文人之雅。
生命的意识渗透在深邃的宇宙精神之中,此乃信可乐也。
文章后半部分,感叹人生之短促,命运之无常,紧扣一个悲字。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但作者娓娓道来,却也顺理成章。
作者在享受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后,难免产生一种曲终人散的凄凉之感。
作者进而深切感悟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
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作者只能感叹死生亦大矣!而生死问题,特别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王羲之由眼前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情随事迁,自然乐极而生悲,进而想到生命短促,会短离长,盛会难再,怎不令人痛心;由兰亭一族到普天下之民,由生离到死别,伤感的广度大大扩展了。
《兰亭集序》的主题点评
《兰亭集序》的主题点评
《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创作的一篇骈文。
通过对文中的主要主题进行点评,可以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与特点。
1. 爱国主题
《兰亭集序》表达了王羲之对国家的热爱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文章中提到了自己去任官后的不满和对乱世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兴旺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2. 文化主题
《兰亭集序》充满了文化自豪感和对文化的赞美。
王羲之以自己的书法才华为豪,通过对自己兰亭集会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他的文化修养和美感。
文章中的描写充满了诗意,表达了对文化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 禅意主题
《兰亭集序》中体现了王羲之对思想的崇尚。
他通过描写自己与自然的融合、与酒的沉醉,表达了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愿望。
文中多次提到了清心寡欲、自得其乐的境界,传递了思想中的自我修炼和超脱尘俗的意味。
4. 人生主题
《兰亭集序》还涉及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文章以兰亭集会为背景,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留恋和对岁月易逝的感叹。
通过对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提及,强调了人生美好瞬间的珍贵和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综上所述,《兰亭集序》的主题点评可以概括为爱国、文化、禅意和人生等方面。
这些主题相互交织,彰显了作者的独特思想和情感,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对兰亭集序的鉴赏和感受
对兰亭集序的鉴赏和感受
《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它不仅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而且其文章内容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兰亭集序》的笔法流畅自然,气韵生动,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每个字的笔画都显得轻盈而富有变化,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其字形的大小、肥瘦、疏密等方面的处理都恰到好处,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来看,《兰亭集序》描绘了王羲之与友人在兰亭集会的情景,以及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总的来说,《兰亭集序》不仅是一件杰出的书法艺术作品,更是一篇思想深刻、情感真挚的文学佳作。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一、《兰亭集序》的创作背景《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317年辞官归隐时,应邳郡王司马睿之邀在兰亭上作的序文。
王羲之以自己在兰亭的见闻为主线,结合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写出了这篇蕴含哲理的文学作品。
二、《兰亭集序》的主题《兰亭集序》主要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文章以兰亭为背景,通过描绘兰亭的景色和相关的文化活动,来展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王羲之用兰亭作为个人生命的缩影,表现出对光阴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兰亭集序》的写作手法1.描写手法:通过对兰亭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王羲之以“清景丽句行”,通过文字描写传达出富有艺术感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2.感慨抒怀:王羲之写文章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通过对“何萧瑟之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等感慨的表达,表现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四、《兰亭集序》的艺术特点1.以景写情:王羲之巧用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景写情,使得文章更具艺术感和意境。
2.以情感人:王羲之在写作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以亲身经历和亲身感悟来表现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透露出浓郁的个人情感。
五、《兰亭集序》的影响《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被誉为“永志不忘”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在字画艺术中具有极高地位,更在整个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后人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六、《兰亭集序》对现代价值的启示《兰亭集序》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
其中包括:1.珍惜时光:《兰亭集序》通过描绘时光的流转表达了对光阴的珍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好好把握每一刻。
2.感悟人生:王羲之通过自己的感悟,对人生的短暂提出了深刻的思考,使人们认识到人生无常,要珍惜眼前,充实自己的每一天。
3.追求艺术:《兰亭集序》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鼓舞着人们追求艺术的热情。
《兰亭集序》探究阅读
《兰亭集序》探究阅读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9年第43期试谈《兰亭集序》写作技法乘文学之舟,跨越时空,今古之思,亦能映照激荡。
《兰亭集序》就是这样一篇述说人生哲理的经典之作,令人涵泳感叹,掩卷沉思。
下面笔者将就其中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略谈一二。
一、构思精妙,主旨深刻文章从一次春日里的欢乐聚会起笔。
大抵每个春日里众多贤士都会如此,赏郁郁春色,沐和煦春光,自然身心愉悦。
更不必说大家择一处依山傍水之地而聚,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更添雅趣,确实“乐”不可言。
作者简约而直接地叙述了兰亭盛会的情景。
无论是描写山水,还是描画树木,作者都用极简省的笔墨进行了恰当描述,惜墨如金,简约至极。
盛会是在暮春之初的江南举行,而此时美丽江南该有多少鲜花吐芳争艳,可谓“姹紫嫣红开遍”,需要详细去描写,而作者却只简单地写了山、水、林、竹、天、风。
即使是写竹子,也只写它的修长而不写它的翠绿;写水,也只写它的清澈而不写它的碧绿。
文中,作者用简练的笔调极力创设了一种素雅的格调: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
这些景物清纯亮丽,晶莹明朗,生机盎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流连山水的惬意。
然而欢乐并非全部。
宴会如此热闹喧哗,作者由此遐思人生,这些欣喜之遇,快然自得,不过昙花一现,终将逝去,成为陈迹。
兰亭盛会本是良辰美景、赏心悦目的乐事,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却没有过分流露,心中的兴奋之情也没有轻易表露,只简单地抒写饮酒赋诗,畅叙幽情,陶醉于自然之美的舒爽优雅。
即使在结尾处,作者也只是用“信可乐也”四字简洁地总结,呈现出其笔势的从容与沉稳,以及清丽淡雅的格调。
如此,本文借一次闲暇游玩的乐事,触及深刻的人生悲喜交织的本质。
将衰老与死亡,人生的得到与失去,一一呈现在讀者眼前。
这是由欢“乐”之赞转为哀“痛”之叹,由叙事更进一层,翻出感叹抒怀。
随之,第三段更进一步,以“虚诞”“妄作”之说委婉批判当时士大夫的消极情绪,于悲叹中作序文记下胜事,使其流传后世,暗含对人生的热爱与眷恋。
兰亭集序读后感
《兰亭集序》读后感《兰亭集序》是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篇序文不仅书法卓越,文采飞扬,更在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对世事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读后令人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首先,《兰亭集序》所描绘的兰亭雅集盛况,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刻,感受到魏晋名士的风雅与才情。
他们在山水之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这种生活态度对于现代社会中忙碌而焦虑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启示和借鉴。
其次,《兰亭集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王羲之在文中提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生命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瞬间,去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同时,作者也通过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正视生命的有限性,不要被世俗的纷扰所牵绊,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此外,《兰亭集序》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文中描绘的兰亭山水之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作者通过赞美自然美,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种热爱和追求对于我们来说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自然美,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最后,《兰亭集序》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令人深思。
作者通过对人生、对世事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例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告诉我们要正视生命的真实和有限性,不要被虚幻的东西所迷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则提醒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兰亭集序》不仅是一篇杰出的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智慧的人生宝典。
通过阅读这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羲之的卓越才华和深邃思想,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我相信,《兰亭集序》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不断前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 主要内容
兰亭集序主要内容《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创作的一篇书法序文,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这篇序文以兰亭为背景,描绘了王羲之和一群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的一场酒宴,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序文以兰亭为主题,以兰亭举行的酒宴为背景,展现了王羲之和众多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
他们在兰亭的绿树环绕下,共同品味美酒佳肴,畅谈诗文,展示了一种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
这一场景不仅通过文字的描绘,更通过王羲之独特的书法艺术表达出来,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序文中王羲之对于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也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书法是一种心灵与笔墨的交流,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
他通过对自己的书法墨迹进行描述,表达了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他追求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感,更是一种内涵上的境界。
他将书法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通过用心去书写每一个字,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序文中王羲之对于文人的自我要求也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他以自己为例,以书法为载体,表达了对于文人的追求和要求。
他认为,文人应该有高尚的情操,应该追求真理和美好。
他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的观点,强调了文人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
他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呼吁文人应该追求卓越,以书法艺术为媒介,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序文中王羲之对于时代变迁的思考也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于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担忧。
他认为,时代变迁不可避免,但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是永恒不变的。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书法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让后人能够在变革中保持文化的根基和情感的共鸣。
《兰亭集序》是一篇以兰亭为背景,以书法艺术为媒介,表达了王羲之对于文人要求和时代变迁的思考的序文。
通过对兰亭酒宴的描绘,王羲之展示了一种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他表达了对于书法的热爱和执着;通过对文人的自我要求,他强调了文人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通过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他呼吁文人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兰亭集序》的主旨值得探究
《兰亭集序》的主旨值得探究《兰亭集序》的主旨值得探究一位老师教《兰亭集序》,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编著的《教案》和《教师用书》内容分和译给学生讲课 , 学生感到很难懂。
问几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和正在大学读书的学生,他们说,我们大学里的老师也是像参考书说的那样给我们讲的,学了后,对这篇文章的内容也是稀里糊涂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种情况令人注意, 问题究竟在哪里?我反反复复读这篇文章,并查阅有关的辞书和史料,竟得出了与教学参考书大不相同的看法:第一,《兰亭集序》没有“借题发挥”“开一笔”抒发自己对死生的感慨,是紧扣书序的要求和目的写的一篇标准的书序。
第二,其主旨不是“谈自己的生死观,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于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兰亭集序》原文第二、三这两段文字进行了不同于参考用书的译。
今抄下来,就教于大方之家。
人在社会上与人交往,进退浮沉一世,有人会在室内与人家高谈理想,有人会随自己的喜好放纵无。
尽管爱好千差万别,性情不同,但当他接触到令人喜欢的事物,或遭际得意时,就一定快乐满意,竟不知老之将至;等到对接触的事物厌烦时候,感情就会随着变化,产生感叹;在先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顷刻间完全消失时,更不会不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更何况在人的寿命随着自然,最后临近消亡时,(读到)古人说的“死生亦大矣”(这些话),难道会不痛悔(虚度一生)吗?(我)看过去人产生感慨的的缘由,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不面对文章(有的)惊叹(有的)伤感,(但我)心中不能明白的是:本来明白把死生一样看待,把彭祖似长寿的人和夭折的殇子等同起来是虚妄的胡说,(但是,有的人却为什么把死生、彭殇等同起来)。
后代的人看我们现在的人,也像我们现在的人看过去的人(不明白其中缘由),这是可悲的啊。
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与会者的人,抄录下他们所咏的诗。
(让后人明白)虽然社会不同,情势有差别,(但)每一个人产生感情的原由,(是与)他个人的情趣一致的。
《兰亭集序》相关评论
《兰亭集序》相关评论《兰亭集序》相关评论1、《评〈兰亭集序〉》: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这篇杰作时,要么指责它情调消极,要么泛泛而论,未能揭示它内蕴的精神。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
魏晋人对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从这一角度去解读,能使我们更趋近于文本的内在精神。
⑴ 澄怀者眼里的自然:本文开头以简净雅洁,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兰亭宴集之时优美的环境和融和的天气,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
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漱涤过的自然,是澄怀者眼里的自然。
王羲之以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去领悟客观世界,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有了活泼的生机和灵性。
⑵ 深情者眼里的自然:《兰亭集序》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
深情的人对事物往往别有一种敏锐、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更有一份特别的热爱和执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第三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
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的优长和局限拥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2、《“书圣”的生平和思想》:晋代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字逸少,琅玡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
伯父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
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
晋大尉郗鉴选中他为女婿,“坦腹东床”的典故就出于王羲之(见《世说新语·雅量》)。
兰亭集序给我们的启示
兰亭集序给我们的启示《兰亭集序》真的是一篇经典啊,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
想想那种朋友聚在一起,饮酒作诗的情景,哇,真是让人心里一暖。
就像现在,朋友们聚会,一起聊聊生活,互相打打趣,简直乐翻了。
王羲之在兰亭写下这篇序,透露出他对友谊的珍视,哪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呢?朋友之间的情谊就像那一杯杯美酒,越喝越香,越喝越亲密。
嘿,这不就是我们生活的真谛吗?再说说那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王羲之在文中提到“岁月如梭”,这句真的是说到心坎里。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老了,有时候真觉得一眨眼,青春就过去了。
想想之前的那些年,懵懂无知,感觉自己无所不能。
可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唉,多少事情都是一笑而过,像过眼云烟。
对吧,大家都懂的。
生活就像一场戏,过了一出又一出,悲欢离合,演来演去,大家都在这舞台上起舞。
兰亭集序中那种自然的描写,真的是让人神往。
王羲之说“云霞出海曙,龙涛涌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中。
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像是无形的魔法,轻轻一挥手,就能让人心情大好。
我们身边的景色,也时常有让人惊艳的瞬间,日出日落,花开花谢,谁不想在这样的时刻停下来,深吸一口气,享受生活呢?人活着,就要懂得去感受这些美好,别让生活的琐碎淹没了心中的那份热情。
再来聊聊对人生的思考。
王羲之在文中写到“临帝子之长洲”,那种自信满满的气势,真是让人感到振奋。
人生啊,很多时候就像是在比赛,越是拼搏,就越能发现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重要的是要勇敢地站上去,展示自我。
别害怕失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成长的过程。
总有一天,风会把你的梦想吹到远方,像那乘风破浪的船一样,勇往直前,勇敢追梦。
文章中还有那种对于“离别”的感伤。
王羲之写到“无穷无尽”,让人不禁想起和朋友们的道别。
别离总是让人心痛,可是,正因为有离别,才更能珍惜相聚的时光啊。
想想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日子,欢声笑语,仿佛就在眼前。
每次聚会后,回忆就像是那坛美酒,越陈越香。
我们都知道,人生就是这样,有聚有散,但无论如何,心中那份情谊永远不会变。
兰亭集序思想解析
兰亭集序思想解析
李白的《静夜思》《兰亭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镀金经典,饱受中华文学爱好者们一致赞誉。
究其根据,《兰亭序》的主要思想是做人要专心致志,脚踏实地,“行行出状元”。
《兰亭序》先从自然到当代历史讲起,在思索以古为鉴,虽过历乱千年,但自古良善仁义通天下,其精神从未改变,只要牢记,执行礼仪,就可以做到“犹有超然之志,淡泊以明志”。
其次是着眼于尘世,《兰亭序》并不是乐观开放,而是坚守诚信,“厚德载物”',保持本心,做人要尽可能地拥有自己的突出才智,而不要迷失在外界的玩乐之中,因此家务要有专心的“聊解清俗情”,以把握好自己的本心,避免迷失。
最后,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古老博大的思想系统,“兰亭序”总体上重视仁义与清谨之道,其中更强调要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贪图金钱或官位,将一份志向放在对天地的信仰之上,像古代伟大的志士一样,用坚守正道之心,开拓时代,实现个人的抱负,行行出状元。
从《兰亭序》的思想可以看出,李白在此篇作品中,提倡的是一种拒绝低级享乐,珍视特殊个性及精神投资的时尚精神。
他敦促人们,理智地看待世界,一步步以抽象的、冷静的眼光对待自身,鼓励他们在自我审视空前深刻乃至彻底的孤独过程中,着力追求真正能够使自己持续发展的梦想和事业。
对兰亭序的看法
对兰亭序的看法
兰亭序是一篇脍炙人口、文辞优美的文章,同时也是一幅展现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画卷。
它借景抒情,以事言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首先,兰亭序的文笔优美,用词精妙。
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和天地之阔,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作者在描述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引人入胜。
其次,兰亭序所表达的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生死观的思考。
这种对生命和宇宙的感悟,使得兰亭序不仅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
最后,兰亭序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文章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和尊重。
这种人文精神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学习兰亭序,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总之,兰亭序是一篇具有文学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优秀作品。
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还能够启迪我们的思想和智慧。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样的文化瑰宝,让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对《兰亭集序》主旨的分析
对《兰亭集序》主旨的分析对《兰亭集序》主旨的分析,《兰亭集序》不是借题发挥,阐明王羲之的生死观的抒情散文,而是旨在阐明自己对“诗歌等文学作品中为什么会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描写不同感情不同体悟”这一现象的探讨性观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对《兰亭集序》主旨的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兰亭集序》是一篇集会上所赋诗作而写的书序。
我们通常认为作者独出机杼,从一次游宴活动谈到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探索人生哲理,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其理性的思考,显得不同凡响。
但笔者认为这只是我们在拔高王羲之作品的思想高度,刻意地追求作品的思想倾向,迎合政治需要,事实上作者另有主张的。
20世纪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序帖》真伪问题的大讨论。
他认为现存的《兰亭序帖》不是王羲之的字体,当时不可能有如此成熟的行草。
他认为是经过后人的增改,序中关于生死问题的一大段的议论就是后人伪托。
伪托者就是隋僧智永,因为王羲之性格倔强洒脱,勇于进取,不会有如此悲观消极的思想,再者,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悲痛,是“无病呻吟的绝顶”,悲得没有道理,这是其一。
其二,先看文章开头。
开篇交代《兰亭集》产生的时间、地点、与会人物及“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活动、当地优美景色及与会者“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心情,点明了这本诗集产生的经过。
然后,作者接着写自己看了诗集后的体会,而不是像有的人所说“宕开一笔,说到自己读古人死生亦大矣的体验”③来批判诗集中也有诗作的当时名流和好友,来显示自己的不同凡人,不随时尚,不随波逐流。
那么,他在下文究竟写了些什么?文章结尾很明显地在讲:“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意思是说:后代看(这本诗集)的人,也必将在这篇文章中受到启发。
那么,后人将在“斯文”中受到什么启发?启发就是作者在文中所阐明的一个鲜明观点:“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虽然社会不同时代变化,但诗歌中抒发的感情与作者的`个人情趣有关。
《兰亭集序》的哲理思想
《兰亭集序》的哲理思想兰亭集序不仅是一篇优秀的书法作品,在文学上价值也是很高的,带给人们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兰亭集序》的哲理思想,希望能帮到大家。
1、生命永恒。
“死生亦大矣”。
死生之重,今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中。
其实,生命的消逝和诞生都带着圣洁的意味,终结和开始都是一种哲学,需要人们思考和正视。
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绝对需要一种勇气。
他敢于正视人生之痛,表现出了自己的真性情,吟唱出了对人生无比的热爱和眷恋。
是啊,我们只有正视生死,才能热爱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工作和创业中去,在奋斗和奉献中增加生命的长度和厚度。
2、淡雅人生。
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处偏远清幽之地,行率真自由之事,着朴素简洁之衣,食清淡爽口之味,歌清新高雅之章,叙自然真挚之情。
他们通体洋溢着一种平淡的人生真味: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潇潇洒洒、坦坦荡荡、真真切切。
这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是一种“简单的生活”状态、“原生态”的生命情调。
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知识分子追崇的一种“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人生理想和乐境。
3、务实求真。
诚如《古文观止》所云:王羲之的感慨“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
作者生活在东晋时代,当时统治者编安江东,不思进取;士大夫崇尚玄学,清淡之风很盛。
作者公开批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世风,颇有想作为。
有忧国忧民渴望救国“倒悬之急”的大志和旷达进取的人生态度。
4、“悲叹”与“悲观”。
悲叹不等于悲观,王羲之的人生观并不消极。
汉末魏晋时代的文人士子,在精神风貌上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觉醒。
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鲜明地表现在他们对人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悲慨上。
可是,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却往往是一些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士,比如李白、曹操等人。
悲叹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名人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着执着,面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层次分析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层次分析《兰亭集序》中心思想、层次分析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兰亭集序》中心思想、层次分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作品原文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
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言散文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它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主要内容包括了作者对于自己书法的自我评价、对于书法艺术的赞美以及对于文人墨客的思考。
文章一开始,王羲之以自己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为切入点,展示了他对于自己书法的自信与自豪。
他首先对《兰亭集序》的字迹表达了满意之情,他认为自己的书法凌驾于世间之上,以至于没有人能够媲美。
他以“天下第一行书”的自诩,彰显了他对自己书法艺术的极高自信。
接着,王羲之开始对于书法艺术进行赞美与思考。
他认为,书法是一门至高无上的艺术,是能够表现人类情感与灵魂的崇高艺术形式。
他赞美了书法的神奇之处,认为书法能够通过简单的笔画和线条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能够触动人的灵魂。
他认为,书法艺术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因为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真实。
在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之后,王羲之开始思考文人墨客的身份与使命。
他认为,文人墨客应当以书法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启迪他人。
他希望文人墨客能够用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与美好的影响。
他认为,文人墨客应当追求真正的艺术境界,超越功利与名利的追求,用自己的作品来传递真理与美好。
王羲之以对自己所写的《兰亭集序》的期望作为文章的结尾。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后人所传颂,能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激发后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并让后人能够用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传承与发展这一伟大的艺术形式。
总结起来,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王羲之对于自己书法的自我评价、对于书法艺术的赞美以及对于文人墨客的思考。
通过这篇文章,王羲之展示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自信与自豪,赞美了书法艺术的神奇与崇高,并思考了文人墨客的身份与使命。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后人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激发后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兰亭集序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启迪人心的文学名篇。
2023年最新的兰亭集序赏析及主题思想
2023年最新的兰亭集序赏析及主题思想兰亭集序赏析及主题思想本文属写景抒怀之作,但其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不多。
原因在于作者写景的追求,不在景而在趣,不为形而为意,不重实而重虚,即以最少的笔墨,创造一种最能体现自我审美追求,最便于抒发独特情理的清淡脱俗而又空灵虚净的意境。
而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本文情感呈现着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乐、痛、悲、感有张有弛,情趣超凡。
以上略提了《兰亭集序》具有的景趣之美、情趣之美,下面我们来重点品味理趣之美。
理趣之美,在于文章二、三段快然自足、倦然有感和临文嗟悼、世俗致一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人文价值。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本体有限的社会活动的极限概括。
无论谁,不管什么样的人,其生命的过程之短暂,简直就像抬头俯首一样,瞬间而已。
尤其当我们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处于一种快然自足乃至忘我的兴奋状态中,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亡往往不易觉察。
等到快乐过后,相对处于一种疲倦懈怠的抑郁状态时,我们就会很明显地产生一种回味咀嚼,余味无穷的感受与情随事迁、感慨万千的叹息。
这便是一件事中得到的时间快慢、生命消长的体验与感觉。
以此类推,生命有限,死生无奈,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的痛就显得更加合乎情理。
作者能超越当时的游目骋怀之乐,意识到快然自足中孕育着怅然若失,人生易老之痛,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和人文联想,充斥着乐痛相依、阴阳相伴的人生辩证思想,闪现出人生哲理中理趣美的光芒。
比第二段乐倦相伴人生苦短的理趣美更难得的是,作者在第三段从自己面对昔人文章临文嗟悼的不解出发,在结尾得出了虽然世殊事异,但人们兴怀作文的情致却有着古今同一的人文价值。
由生命的有限之痛又联想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虽然不认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以老庄思想来麻醉自我的虚无主义思想,但是仍然不明白为什么昔人对生命产生感慨的缘由与自己完全相同,可自己还要对古人的文章感慨叹息。
这就把对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死生规律的思索,进一步推向对难以名状,不可捉摸的认识现象的悲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主旨《兰亭集序》的主旨值得探究
一位老师教《兰亭集序》,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编著的《教案》和《教师用书》内容分析和翻译给学生讲课,学生感到很难懂。
问几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和正在大学读书的学生,他们说,我们大学里的老师也是像参考书说的那样给我们讲的,学了后,对这篇文章的内容也是稀里糊涂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种情况令人注意,问题究竟在哪里?我反反复复读这篇文章,并查阅有关的辞书和史料,竟得出了与教学参考书大不相同的看法:第一,《兰亭集序》没有借题发挥宕开一笔抒发自己对死生的感慨,是紧扣书序的要求和目的写的一篇标准的书序。
第二,其主旨不是谈自己的生死观,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于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兰亭集序》原文第二、三这两段文字进行了不同于参考用书的翻译。
今抄下来,就教于大方之家。
人在社会上与人交往,进退浮沉一世,有人会在室内与人家高谈理想,有人会随自己的喜好
放纵无羁。
尽管爱好千差万别,性情不同,但当他接触到令人喜欢的事物,或遭际得意时,就一定快乐满意,竟不知老之将至;等到对接触的事物厌烦时候,感情就会随着变化,产生感叹;在先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顷刻间完全消失时,更不会不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更何况在人的寿命随着自然,最后临近消亡时,(读到)古人说的死生亦大矣(这些话),难道会不痛悔(虚度一生)吗?
(我)看过去人产生感慨的的缘由,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不面对文章(有的)惊叹(有的)伤感,(但我)心中不能明白的是:本来明白把死生一样看待,把彭祖似长寿的人和夭折的殇子等同起来是虚妄的胡说,(但是,有的人却为什么把死生、彭殇等同起来)。
后代的人看我们现在的人,也像我们现在的人看过去的人(不明白其中缘由),这是可悲的啊。
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与会者的人,抄录下他们所咏的诗。
(让后人明白)虽然社会不同,情势有差别,(但)每一个人产生感情的原由,(是与)他个人的情趣一致的。
后代看(这本诗集)的人,也必将在(我的)这篇文章中受到启发。
我与中语室编的《教案》译文不同之处有:把遗漏的所以兴怀一句补译了上去。
把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都看作状语,与前面的当其所欣暂得于己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一样译成在..时,把古人云前的句号改成了逗号。
把不能喻之于怀后的句号改成了冒号,把固译作本来,顺着思路在固知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作后,补充上一句省略的话但是有的人为什么却把死生彭殇等同起来。
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这么翻译?我的理由是:
1、我翻了好几种辞书,固没有才这种词义,只有本来、一定、必、姑且等意义。
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只能解作必、一定、当然、本来等。
2、说王羲之能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欠妥当。
首先,谢安生于320年,王羲之生于321年,两人同是出身于东晋最负盛名的士族家庭(有后人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诗句为证)。
《晋书》说:(谢安)善行书,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盛名。
而王羲之则司徒(王)导之从子也。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其次,两人是好友、同志,青年时期就同样以文义冠世受朝廷青睐,却热衷于游山玩水而不肯做官。
《晋书》就这样记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
谢安亦居焉。
孙绰李允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晋书》说:谢安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
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作文,无处世意。
王羲之也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
但是,谢王两人的思想却因为遭际不同而稍有差异:因为谢安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
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峻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王羲之因为未曾由于推辞不就而遭禁锢终生,所以,谢安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
王羲之谓之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
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
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安曰:秦用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所致患也?这些叙述所反映的不同思想和不同处世态度在《兰亭集》的诗歌中都得到了极形象生动的体现。
从这些史料看,王谢两人思想情趣变化的时间有不同,谢安仍然执迷伯夷无处世意,不想为国效力,超然世外时,而王羲之却已因看到四郊多垒的形势想劝说谢安及时为国效力,但批判之类说法就有点儿不合情理,因为两人究竟是同样出身于士族阶层的好友,且一度时间有过相同的爱好、性情,也有过相同的辞召行为,只不过这时王羲之已不再沉溺于游山玩水和清谈之中,主张一个人应该及早建功立业罢了。
这大概也就是序言中所说的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吧!
3、大家公认,《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序言应该写些什么?人人皆知,特地为《兰亭集》作序的王羲之岂不应该更清楚?既然是书序,理应按照书序的要求和目的来构思全文的内容。
第一段是按序言要求写,那么第二、三两段自然也不应随意宕开借题发挥,离开写序的意图和目的。
如果照我的译文理解,那么全文恰好是一篇标准的序言。
因为第一段交代了诗集形成的背景,第二、三段则交代了自己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的原因和目的,王羲之清楚地说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虽然社会不同,情势有差别,但每一个人产生感情的原由,是与他的思想情趣一致的。
他要说这个道理的原因则是:后之视今亦由之视昔意思是说,自己这样的今人以前读古人的诗文(例如曹操的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时不明白,所以后人也不明白我们这些今人(面对同样景物会有不同感慨)。
因此王羲之写序目的首先是为了便于后人读《兰亭集》时,理解王玄之王徽之为什么会萧散肆情志、萧然忘羁,谢安为什么慨叹万物混一理,安复觉彭殇,而自己却为什么高歌适我无非新。
简单的说,即理解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思想情趣。
4、本文是永和九年王、谢两人在三十多岁时写的,《王羲之传》说:羲之自为之序而申其志。
就是说:王羲之亲自为《兰亭集》作序来表达自己(每个人都应该为朝廷出力)的思想:劝告青年人不要沉溺在游山玩水之中忘记一切事业,劝告同龄好友们不要一味地伤感慨叹,如果现在年纪尚轻就不想建功立业,将来年老时读到古人的死生亦大矣岂不要痛悔虚度一生了?这不是已经清楚地说明了王羲之写本文的意图了吗?
这样,目的交代了,意图也清楚了,主旨不是这些又该是什么呢?
我觉得,说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有给人不符合客观实际,过分拔高王羲之之感。
说主旨是谈自己的生死观,就只能牵强附会,用借题发挥宕开一笔之类的话勉强地自圆其说,造成你不说,我倒清楚,你越说,我却越糊涂结果。
因为人教社中语室编著的教学参考用书是根据《名作重读》里等名家的说法编写的,指导着全国范围内的中学语文教学,所以,我认为,应该对《兰亭集序》的主旨重新作一番认真的探究。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