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街区|OPEN BLOCK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开放式街区在国内涌现。
这些街区以人性化设计、多功能活动空间、绿化环境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居民、商家和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国内一些优秀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1. 上海天山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天山文化艺术中心位于长宁区天山路,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一个集艺术、文化、商业、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
中心采用了绿色建筑和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拥有优美的室内外空间,不仅是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位于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开放式街区。
这里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风貌,同时引进了国内外一流的艺术机构和设计公司,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创意聚集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艺术展览和演出,也可以在各种创意商店和咖啡馆里尽情品味艺术文化。
3. 广州花城汇广州花城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道,是一个以休闲、购物、娱乐为主题的开放式街区。
这里有超过300家商户,包括全球知名品牌和本土特色商家,涵盖了服装、美食、娱乐等多个领域。
街区还拥有大片绿化环境和多功能活动场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便利、多彩的消费场所。
4.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是一个涵盖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开放式街区。
这里是成都市区域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一线品牌和本土优秀商家的入驻。
街区设计独特,空间布局合理,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高品质的消费、娱乐和文化体验。
总之,这些优秀的开放式街区案例不仅具备了美观、舒适、便捷的特点,更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素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完整)BLOCK街区概念
(完整)BLOCK街区概念BLOCK街区设计理念是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楼盘开发理念.BLOCK是5个单词的缩写:
B—Business(商业)、
L—Life fallow(休闲)、
0-0pen(开放)、
C—Crowd(人群),
K-Kind(亲和)。
简单的概括:就是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街区既要提供居住,又要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配套。
国际BLOCK街区体现的是新型居住模式,它本身向城市空间开放,具备一定的规模,能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
又有亲切和谐的邻里关系。
它既是具备商业特征的商居城,又是配套设施应有尽有的生活城.最大限度地使住
宅居住功能便捷化. BLOCK街区的愿景
我们都见过美国生活片中一幅常见场景:人们三三两散坐在街边的咖啡馆走廊上,迎面跑过的青年微笑着与
你打招呼,耍酷的孩子在不远处玩滑轮.街道的转角处,有步行可达的百货超市、书店、面包房……没有围墙
的隔离,没有保卫的森严,平和舒缓的气氛在街面上流淌,每个人都在自得其乐地享受生活。
这就是典型的
街区生活,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居住方式。
街区,与其说是具备商业特征的商居城,不如说是应有尽有的生活城,以悠闲、诗意、活力和友善为特征,
融合在人们的商居行为中。
街区式住宅在国外已成熟发展,如美国的第五大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柏林、
捷克的布拉格等都有享誉世界的BLOCK街区,都为所在城市画上了精彩的一笔。
街区,作为一种最新的住宅形式,引领了欧美先进国家及中国大都市的城市进程,以其更科学、更舒适的特
性及傲人的建筑形态而备受世人瞩目。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旨在打造一个开放、互动的社区空间。
以下是几个成功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1. 伦敦金丝雀码头:这个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码头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集购物、娱乐、住宅和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开放式的街道和广场使得人们可以随意进出,并且有许多公共艺术品和场景吸引着游客和居民。
2. 中国成都IFS:这个高端购物中心不仅是一座商业建筑,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社区。
它的设计引入了街道、广场、花园和休息区等公共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购物的同时放松身心,享受城市生活。
3.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这个曾经是一条废弃的铁路线路,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长达2.3公里的公园,沿途还有咖啡馆、艺术装置和夜景灯光等设施。
这个开放式街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居民,成为了纽约市的一大地标。
这些开放式街区案例都展示了城市规划的新思路,不仅考虑到商业利益,同时也注重公共空间和社区互动,让城市成为人们生活和交流的场所。
- 1 -。
开放式街区案例分析
规划结构:社区组 团分散布局,以公 园等开阔空间分割, 由社区道路加以界 定,商业位于社区 中心,易形成核心 区,社区与森林之 间是城市公共休闲 区,建立与城市的 联系
模式4:国外开放性社区模式
代表案例:加拿大太平洋协和社区
公共节点的打造:公共休 闲区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五大开发型公园和滨海长 廊贯穿整个社区,将社区 有机融合在一起
采用“毛细血管式的路网体 系”,社区内部的很多条路都 不是直接贯穿城市干道的,而 是很多的折线。这种折线使司 机在一条城市干道上直接看不 到另一条城市干道,形成了视 线遮蔽。这种视线遮蔽阻挡了 外部司机穿越社区道路的企图 (担心会迷路),但是对社区 熟悉的司机不会产生干扰。这 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 车辆干扰内部的流线,也就是 曲径通幽的办法。
代表案例:成都锦江区内某大型生活片区
成都锦江区内某大型生活片区,符合“小街区”规制建设要求,内部单元尺度基本控制在200 米×200米左右。
模式5:“小街区”规制——全部小街坊来做的片区
代表案例:成都金牛区茶店子片区某地块
成都金牛区街景图
模式6:增加公共通道
成都高新区新川片区
其中汇翠园小区用地尺度300-400*300-400米, 成都高新区新川片区,街坊内开辟的公共化道路。 中间因道路公共化后被分为2个区。
为了减少超大封闭街区,将增加路网密度,以网格 化、小尺度的道路划分城市空间,通过提高道路线网密 度、增加人行道宽度、减小道路切角,丰富城市“毛细 血管”,打通城市微循环。按照要求,道路网密度宜不 低于10km/km2。道路宽度宜不大于25米;其中人行道 宽度不宜小于3米,机动车道宽度可为3米。
模式5:“小街区”规制——全部小街坊来做的片区
1-4栋楼组成微社区入口实景图
开放街区的特点和意义
开放街区的特点和意义
开放街区是指城市中的一个区域,其街道和公共空间被设计成可以自由使用和互动的区域。
这种设计理念旨在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友好和互动的城市环境,使人们更容易相互交流和社交。
开放街区的特点和意义如下:
1. 提高城市的社交性:开放街区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社交,使城市更加友好和互动。
这种设计理念可以鼓励人们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与邻居和陌生人建立联系。
2. 增加城市的可持续性:开放街区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因为它可以减少汽车使用和空气污染。
这种设计理念可以鼓励人们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而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开放街区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因为它可以减少犯罪和暴力事件。
这种设计理念可以鼓励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活动,从而增加社区的监督和安全性。
4. 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开放街区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因为它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商业活动。
这种设计理念可以鼓励人们在公共空间中购物、用餐和参加文化活动,从而增加城市的经济活力。
开放街区是一种创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它可以提高城市的社交性、可持续性、安全性和经济发展。
这种设计理念可以帮助城市创造一
个更加友好、互动和繁荣的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012情景街区商业模式典型案例研究上海大宁国际广场
北京新东安广场
深圳华润万象城
北京世界金融中心
主要作品:大连和平广场、深圳华润新城、中国电影博物馆、上海北外滩地区规划设计 、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规划设计、上海科技馆、北京世界金融中心、香榭里花园高级 住宅区、新东安广场。
商业招商顾问/管理公司——全球两大地产服务公司,从招商到 运营各个环节提供专业建议
何为街区式商业?
Kind(亲近)
Business(商业)
B
Life allow(休闲)
k
L
Block商业
Crowd(人群)
c
o
概念:街区式商业,又被称为block街区,是指在合 适的尺度上,从人性、文化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 满足人口的居住并提供丰富的商业及休闲配套的混合 型增值物业。
Open(开放)
情景街区商业模式典范
项目概况 规划设计
业态组合及排布 氛围营造
团队保障
项目认知:上海北区最为典型的情景街区商业休闲中心
✓ 项目位置:上海闸北区共和新路1868-2008号 ✓总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商业约11万平方米 ✓停车位:1300个 ✓试营业时间:2006年9月19日 ✓商业招商顾问公司:世邦魏理仕 ✓建筑设计公司:美国REKL国际建筑事务所 ✓物业管理公司:第一太平洋戴维斯 ✓开发商:崇邦集团上海福乐思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街角人行主入口处,零售、餐饮业混 合搭配,其中以零售业为主要业态;
沿街次入口处,主要排布中型餐饮业; 内街区沿街,零售、餐饮业混合搭配,但
不设置主要业态; 中心广场周边,高度聚集餐饮业,形成广
场内高人气的小商圈; 其他内纵深处,主要散用途
纵向业态布局特征:纵向商业利用率高,平均3F以上的商业布 局使项目商业盈利能力最大化
城市规划前沿理论-BLOCK街区
在越来越注重城市形象、个性与品位的今天,每座城市都需要与其身份 相匹配,让自己为之骄傲,让外人为之称羡的“城市名片”,就如北京 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长沙的黄兴南路、南昌的胜利路等等。
我们都见过美国生活片中一幅常见场景:人们三三两散坐在 街边的咖啡馆走廊上,迎面跑过的青年微笑着与你打招呼,耍酷 的孩子在不远处玩滑轮。街道的转角处,有步行可达的百货超市、 书店、面包房……没有围墙的隔离,没有保卫的森严,平和舒缓 的气氛在街面上流淌,每个人都在自得其乐地享受生活。这就是 典型的街区生活,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居住方式。 街区,与其说是具备商业特征的商居城,不如说是应有尽有 的生活城,以悠闲、诗意、活力和友善为特征,融合在人们的商 居行为中。街区式住宅在国外已 成熟发展,如美国的第五大道、 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柏林、捷 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等都有享誉 世界的BLOCK街区,都为所在 城市画上了精彩的一笔。
新近国内一些规划设计中都运用了“城市BLOCK街区”的前沿 理论。如,奥林清华· BLOCK邻里广场,上城国际BLOCK街区, 大溪地BLOCK街区等等。 以下为几个大型街区实例 一、奥林清华· BLOCK邻里广场 奥林清华· BLOCK邻里广场位于吴江市南城区核 心板块,吴江城市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段。项 目东起中山南路,南至高新路,西靠鲈乡南路, 北依吴江市城市管理局大楼。占地面积20288.6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9055平方米。教育配套: 吴江市高等学府——吴江大学,震泽中学、爱德 双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体育医疗卫生配套: 体育馆、训练馆、吴江市中医院、永鼎医院等。 商业配套:百润发超级购物广场、汉唐国际大酒 店等。
挑高六米,自由临街、独立开放式街区 一站式/海派风尚/新主流生活街区
从居住“小区”到居住“社区”——浅议社区营造中指导性设计的应用和意义
从居住“小区”到居住“社区”——浅议社区营造中指导性设计的应用和意义王树萱;杜辰蛟【摘要】从最新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街道”的角度切入,立足打开居住小区公共性,思考如何从“居住小区”过渡到“居住社区”,并浅谈如何通过指导性的设计手法进行居住区层面的社区营造.【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居住小区;居住社区;指导性设计;社区营造【作者】王树萱;杜辰蛟【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21;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2016年2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城市规划的一纸文件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讨论。
在普通民众之间,围绕“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的讨论最为热烈。
拆除封闭小区的围墙,共享封闭小区的道路和打造开放式住区的这些意见,引起了民众对安全、物权和社区环境问题的思考。
市民对“打开自家围墙、方便别人生活”这一举措做出片面和不正确解读,而其实在西方开放式街区的城市规划早已自成一体,街道不仅承载着交通功能,更是构成城市活力的必备条件。
住区中的街道,更是能激活社区活力的重要公共空间。
在政策中,表象为打开“围墙”,实则为打开居住小区的“公共性”。
针对国内目前内向型的“封闭式”居住小区模式,如何打破现有的窘境,只有让“居住小区”成为具有社区凝聚力的“居住社区”,才能真正提高目前小区的公共性不足的问题。
而如何改善居住小区成为社区,除了政府政策性的控制性设计以外,居民和建筑师指导性的设计十分重要。
因此,居住区中的社区营造,需我们怀着积极态度去思考。
1.1 “社区”及“社区营造”名词综述“社区”具体的含义和概念在不同的国度具有差异,因此在研究社区营造前,应对“社区”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block街区
BLOCK街区所谓国际BLOCK街区,BLOCK街区设计理念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楼盘开发理念.BLOCK是5个单词的缩写:B-Business(商业)、L-Life allow(休闲)、0-0 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
简单的概括:就是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街区既要提供居住,又要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配套。
将街区与国际化、居住.休闲、娱乐、商务等组合在一起,规划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居住和生活模式.体现了居住与环境新的结合关系,把人们从传统的封闭围合式居家中引导出来,极大丰富了人们对新型居住的需要,提供了一个更适宜居住的标准与模式,而非现在通常意义的“小区”、“社区”概念。
国际BLOCK街区体现的是新型居住模式,它本身向城市空间开放,具备一定的规模,能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又有亲切和谐的邻里关系。
它既是具备商业特征的商居城,又是配套设施应有尽有的生活城。
最大限度地使住宅居住功能便捷化。
我们都见过美国生活片中一幅常见场景:人们三三两散坐在街边的咖啡馆走廊上,迎面跑过的青年微笑着与你打招呼,耍酷的孩子在不远处玩滑轮。
街道的转角处,有步行可达的百货超市、书店、面包房……没有围墙的隔离,没有保卫的森严,平和舒缓的气氛在街面上流淌,每个人都在自得其乐地享受生活。
这就是典型的街区生活,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居住方式。
街区,与其说是具备商业特征的商居城,不如说是应有尽有的生活城,以悠闲、诗意、活力和友善为特征,融合在人们的商居行为中。
街区式住宅在国外已成熟发展,如美国的第五大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柏林、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等都有享誉世界的BLOCK街区,都为所在城市画上了精彩的一笔。
街区,作为一种最新的住宅形式,引领了欧美先进国家及中国大都市的城市进程,以其更科学、更舒适的特性及傲人的建筑形态而备受世人瞩目。
特点:1、建筑高度——相对较矮,没有压抑感;2、居住单元——以BLOCK为主要居住单元;3、道路——尺度科学宜人,生活氛围浓厚;4、配套设施——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配套,以及富有情调的景观,构筑一站式城市生活。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近年来,开放式街区设计理念逐渐被引入到国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这种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封闭式的空间格局,以开放、自由、共享的方式建造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下面介绍几个国内优秀的开放式街区设计案例:
1. 北京798艺术区
位于北京朝阳区的798艺术区是一个集艺术、设计、文化活动和创意产业于一体的开放式街区。
该区域原本是1950年代中国电子工
业的老厂房,后来被改造成创意产业孵化器和艺术展览空间。
整个区域的建筑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同时融入了现代艺术和设计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2. 上海静安创意园区
上海静安创意园区是一个集创意办公、文创产业、休闲娱乐和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街区。
该区域原本是上海市机械厂,后来被改造成为一个兼具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的园区。
原有的厂房建筑被保留,并融合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创意工作和生活环境。
3.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集商业、办公、文化和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街区。
该区域位于成都市中心,由多栋高层建筑组成,其中最高的建筑高达339米。
除了商场和办公楼外,该区域还包括豪华酒店、高端公寓、电影院等多个生活和娱乐设施。
同时,该区域还设置了开放式公共空间和城市花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场
所。
以上这些例子仅仅是开放式街区设计理念在国内的一部分优秀案例。
开放式街区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未来,我们相信开放式街区设计理念在国内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案例开放式街区是指一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理念,它强调开放性、多功能性和社区性,旨在创造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城市空间。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开放式街区案例,以期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启示。
首先,伦敦的科芬园是一个成功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科芬园位于伦敦市中心,原为一个工业区,经过规划和改造,如今已成为一个集居住、商业和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社区。
科芬园拥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包括公园、广场和步行街,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选择。
同时,科芬园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也有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其次,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南岸是另一个成功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南岸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南部,曾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经过多年的规划和改造,如今已成为墨尔本市的文化和艺术中心。
南岸拥有丰富的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艺术馆、剧院和音乐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此外,南岸还拥有优美的河滨景观和绿化带,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优质的休闲环境。
最后,中国上海的新天地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原为一片老旧的石库门建筑群,经过规划和改造,如今已成为上海市的时尚购物和休闲中心。
新天地拥有众多国际知名的品牌商铺和餐饮场所,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游客。
与此同时,新天地还保留了部分原有的历史建筑,并结合了现代的建筑设计,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综上所述,开放式街区是一种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理念。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开放式街区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休闲选择,还能够保留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为更多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共同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在国内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放式街区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模式。
开放式街区以多样化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公共空间和灵活的功能布局为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国内优秀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第一,上海海伦国际广场。
该广场位于浦东新区,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该广场采用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多样化灵活,内部设置了大量公共空间,如花园、广场、步行街等,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间。
第二,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
自贸区内的开放式街区采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打造了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
街区内有多种类型的房屋,如公寓、别墅、商铺等,同时还有大量公共设施,如公园、学校、医院等,为居民提供了完善的生活服务。
第三,北京世界城市产业园。
该园区以产业为引领,聚集了众多科技企业。
园区内部的开放式街区设计灵活,环境优美,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公共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营商环境。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国内优秀的开放式街区,它们在设计上注重人性化、灵活性、多样化,并为居民或企业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和营商环境。
这些案例的成功,也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1 -。
特色街区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Doors&Windows
摘
一个城市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2
对城市进行规划时
)、L-Lie fallow)、)、),)。
街区作为旅游商业区域规划的一环
与国外的街区文化相比
4
对于传承着城市文化并集聚着大量出售同类商品的店铺整套的经济发展环境
特色文化主题街区是指拥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主题街区
传统的特色街区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我国的高速发展的大形势下
(下转第63页)
建筑工程
60
2018.03
2018.03
Doors &Windows
街区的总结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
(2015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土木工程),),(上接第60页)
(上接第61页)
面尺寸由》(),砖混结构是农村居民自建房的常见采用结构形式]GB ]GB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势必能够降低工程造价BIM 建筑工程
63。
浅谈block街区规划理念
浅谈BLOCK街区规划理念摘要:BLOCK街区是商业地产的一种新理念,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社区规划理论,BLOCK商业中心是城市商业中心发展的新模式。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BLOCK街区的起源、规划理念和发展态势。
关键词:BLOCK街区;商业中心;楼盘开发;街区既要提供居住,又要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配套。
将街区与国际化、居住、休闲、娱乐、商务等组合在一起,规划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居住和生活模式。
体现了居住与环境新的结合关系,把人们从传统的封闭围合式居家中引导出来,极大丰富了人们对新型居住的需要,提供了一个更适宜居住的标准与模式,而非现在通常意义的“小区”、“社区”概念。
国际BLOCK街区体现的是新型居住模式,它本身向城市空间开放,具备一定的规模,能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又有亲切和谐的邻里关系。
它既是具备商业特征的商居城,又是配套设施应有尽有的生活城,最大限度地使住宅居住功能便捷化。
1. 城市社区新模式——BLOCK街区自90 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城市商业中心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商业中心改造和规模扩大化趋势,许多城市商业中心原来主要是由一条街构成,现在改造成“丁”字型、“工”字型、“田”字型,占地规模、商铺数量、经营规模等等都成扩大化趋势;二是打造新型商业购物中心,特别是大城市的造摩尔运动;三是商业中心功能的扩展和转变,即扩展“综合服务体”功能,向商务中心(CBD)转变;四是商业与地产结合,以地产商为主导已成为城市商业中心改造和开发的主流模式。
BLOCK 街区商业模式是城市商业中心发展的新模式,这个概念来源于美国,是商业和居住的集中融合。
BLOCK 街区,即 B-Business(商业)、L-Life allow(休闲)、O-O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它不同于区域性购物中心,更有别于郊区的大型商业集散地,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为前提,是无法与生活区别开的商业形态。
开放街区案例
开放街区案例首先,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个以艺术为主题的开放街区。
该区域原为原国营电子工业公司的厂区,后来逐渐被众多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所占据,形成了一个集艺术创作、展示、交流于一体的开放空间。
在这里,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艺术作品也可以与公众零距离接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同时,798艺术区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成为了北京市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
其次,以上海新天地为例。
新天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开放街区。
这里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同时引入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品牌商店和餐厅,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享受到现代化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新天地的成功运营,为上海市的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后,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是一个以传统巷子文化为主题的开放街区。
这里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同时引入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手工艺品等,形成了独特的巷子文化。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成都传统文化,体验到地道的川味美食,同时也可以购买到各种有特色的手工艺品。
宽窄巷子的成功运营,为成都市的旅游业发展和城市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以上几个开放街区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开放街区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优势。
它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打造城市的特色地标,同时也可以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交、文化和休闲体验。
因此,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开放街区的设计和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窄马路、密路网、开放街区”怎么看-怎么做?
“窄马路、密路网、开放街区”怎么看-怎么做?D齐一小撮人,不管红灯赶快走。
同时,缺乏保护的长距离过街,也易引发安全事故。
老人家在有限时间内过宽马路,总是令人胆战心惊。
3. 公交服务渗透力弱,覆盖率难以提高。
大尺度、稀疏道路的条件下,公交的通达深度有限,即使把线路布置得很密集,也难以提高整个系统对城市的覆盖水平。
也就是说,公交站点无法深入到你家门口,你要走很远才能乘上公交,就会觉得还是开车方便。
4.公交重复系数高、串车概率大大尺度、稀疏道路条件下,公交只能在宽大干道上密集布置,许多城市在主要干道上布置数十条公交线路,公交车在交叉口的到达间隔短至几十秒甚至几秒,而大尺度交叉口的信号周期常常长达120-180秒,公交串车成为必然。
这会严重影响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也就是说,公交坐不满,道路还拥堵,这显然会让公交公司亏损,也不利于吸引乘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宽马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宽马路?其成因有以下几点。
1.超大街区的建设范式被广泛复制。
在多种因素驱动下,超大街区的开发模式被广泛复制。
公共道路在这一开发模式和快速增长的机动化需求的双重挤压下,形成了大尺度、稀疏路网的模式。
2.形象工程的冲动。
因为贪大求阔,各城市纷纷规划建设自己的“第一街”,导致不少原有的小尺度道路被拓宽,增加更多的机动车道、更宽的绿化带。
3.《规范》的失当与失守。
对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的道路密度为5.4-7.1,面积率为15%-20%。
尽管对高强度开发区域有特殊规定,但规划校核程序的缺位,很容易使规划者按照一般情况处理——而这一标准是偏低的:理论上,它会导致道路平均宽度达21-37米。
可能助长宽马路形成。
此外,《规范》中给出的道路宽度上限为55米,但是,超过55米红线的宽马路,在许多城市屡见不鲜,《规范》的严肃性屡遭挑战。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给定的车道宽度值也受到业界质疑。
中国内地的车道宽度比机动化更为发达的美国和德国还要宽。
开放式街区运营管理
开放式街区运营管理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开放式街区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开放式街区是指城市中具有开放性、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区域,通过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和社交空间,为居民和访客带来更好的城市体验和生活品质。
在开放式街区的运营管理方面,有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可以确保其良好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开放式街区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
关键要素1. 空间规划和设计开放式街区的空间规划和设计是其成功运营的基础。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多功能性:街区应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如商业、文化、娱乐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可访问性:街区应便于人们进出,提供便捷的交通连接和无障碍设施。
•美观性:街区应具有宜人的人居环境,包括绿化、景观设计等。
•可持续性:街区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采取可持续的设计和建设方法。
2. 社区参与和合作开放式街区的运营管理需要依靠社区参与和合作。
相关利益方(如居民、企业、社区组织等)应被纳入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以确保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得到充分考虑。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规划和管理策略,可以提高开放式街区的运营效率和社区满意度。
3. 活动策划和管理开放式街区的魅力在于吸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事件。
活动策划和管理是确保街区持续活跃和吸引力的关键。
在活动策划和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多样性: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文化展览、艺术演出、市集等,以吸引不同类型的人群。
•安全性:确保活动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如安保人员、紧急救援等。
•推广和营销: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宣传活动,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反馈收集:定期收集居民和访客的反馈意见,用于改进和优化活动策划和管理。
实施方法1. 制定明确的管理政策和规定开放式街区的运营管理需要有明确的政策和规定作为指导。
管理政策和规定应涵盖以下方面:•市政配套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商业活动的执照和准入规定•居民和访客行为规范•开放时间和安全措施等2.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案例开放式街区是指城市中的一块开放空间,它通常由多个街道和道路组成,以及相邻的建筑群。
这些空间通常是为了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空间,供人们休闲、社交和进行各种活动使用。
下面是一些关于开放式街区的案例:1.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JFK Airport)的TWA酒店:这是一个位于机场中心的开放式街区,与机场的终端建筑相连。
街区内有酒店、餐厅、商店和休闲设施,为机场的乘客和访客提供了一个便利和舒适的空间。
2. 上海外滩: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街区。
街区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现代摩天大楼,作为商务、文化和旅游中心,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3. 伦敦科文特花园:这是一个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开放式街区,由办公楼、购物中心、餐厅和公共广场组成。
街区内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公司和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商务人士和游客。
4. 北京798艺术区:这是一个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开放式街区,以艺术和文化为主题。
街区内有许多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艺术品店和咖啡馆,成为了北京艺术爱好者和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5. 悉尼海港大桥:海港大桥是悉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一个开放式街区。
桥上设有行人道和自行车道,人们可以在桥上欣赏到悉尼港的美景,并且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和节日庆典。
6. 东京银座:银座是东京的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街区。
街区内有许多高档百货商店、餐厅和剧院,吸引了大量的购物者和游客。
7.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街:兰布拉大街是巴塞罗那最繁忙和受欢迎的街区之一,也是一个开放式街区。
街区内有许多商店、餐厅、咖啡馆和街头艺术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8.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金沙酒店是位于新加坡滨海湾的一个开放式街区,内有酒店、购物中心、赌场和娱乐设施。
街区内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品牌和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务人士。
9. 休斯敦发现绿地:发现绿地是休斯敦市中心的一个开放式街区,由公园、广场、艺术装置和商业建筑组成。
街区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r——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街区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r——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吴巧玉【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城市规划体制已经不再适用于实际的情况,各种城市问题频出,城市病越来越严重,最为典型的就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务院于2016年2月6日发布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提出推广街区制和开放封闭小区为我国住宅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推广街区制,开放封闭小区,实现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该文件一经推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深入研究苏州的街区制的发展现状,提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期刊名称】《现代商贸工业》【年(卷),期】2018(000)027【总页数】3页(P130-132)【关键词】街区制;发展现状;解决对策;苏州工业园区【作者】吴巧玉【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1 引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空前加快,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日益繁荣。
但随着时间发展,城市过快发展弊端开始显现,原有的城市规划及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各种城市问题频出,城市病越来越多,最为典型的就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2月6日发布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中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推广街区制和开放封闭小区为我国住宅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文主要研究2016年以来街区制实行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进行研究,获得了其在街区制实施方面的深度信息。
在分析街区制发展面临种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街区制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2 街区制的概念界定我国现今小区基本上能够都是封闭式的,封闭的程度各有不同,但大都是具有明确的范围,通过围墙和大门进行隔离,就是建筑上常说的“红线”,将几幢建筑物、公建配套、绿地等划入小区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街区|OPEN BLOCK文/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概念的产生OPEN BLOCK “开放街区”这一想法源自于我的设计实践,尤其是1974年在巴黎13区完成的欧风路方案,当时的问题是如何在这块不规则、封闭、夹在共用墙之间的地块中找到一种最佳的居住环境。
“我们不再有空白的土地可以建造, 到处都是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建设之后留下的小块用地等待开发。
”在那个时期,住宅工程的规模从一万多户变成不到一百户。
因为并没有什么指导准则,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原则也不再是一种参考。
那些被迅速建造起来的大型住宅虽然有效地应对了五十年代的住房危机,但它们却封闭了地产交易的自由发展。
人们也不再思考城市循序渐进的变化与发展。
几个世纪以来, 古典城市是用道路与街坊构造起来。
而20世纪中期,则在三十年的时间里打断了这种历史延续性,取而代之的是与这种以街道为传统的规划思想完全相反的组织逻辑(放弃小块土地,建筑相互分离,各自独立地处于“总平面”所规定的位置上)。
街道,由古希腊城邦米利都(Milet)作为先河的空间形式汇集了不胜枚举的城市“功能”。
所有东西都在那里,人们打开窗户,为了迎接空气和光、街景与商业。
街道上各式交通,地下则混合着供给日常的管道网。
一层商业和各种服务设施,街道的立面上就有进入自家的大门, 还有属于自己的门牌号码。
在这样一套城市空间系统中,每个住户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地址。
不仅如此,街道还起到组织地块、土地所有权、土地贸易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它还保持着对无尽创造性的开放,它们是不能预见的随机。
同样,街道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实现了如此之多的接触以至于它已不能再被当成一种设计技法。
它应该被命名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
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不再把街道看作一种创新的“形式”、一套系统。
现代城市的范例是拒绝街道的。
重要的是使居住密度合理化,因此建设了大尺度的房屋,彼此远离地坐落在一块将汽车、行人、绿色空间等互相分开的土地上。
这种自30 年代由国际现代建筑大会(CIAM)提出的规划方案还有过一套卫生学上的辩词, 而且它还出自一种寻求拓宽或者清空街道的思想。
柯布西耶说:“街道是不清洁的,该把它刷成白色,放进热牛奶里,避免狭窄的过道”。
柯布西耶看到街道的弊端,还把这种象征形式的设计变成一种单纯的技术思维。
在他看来,所有这些混合的功能,这些混杂的技术,都是违背运作效率的。
要解构这种混合的状态以面对现代世界,要对每一种功能进行分离: 城市水电网和步行交通、树木和汇集商业,每种情况都对应着一种理想的技术实现手段。
欧风路住宅Les Hautes Fromes我在巴黎房地产管理局(RIVP)的竞赛中中标,一起投标的建筑师都和我一样既年轻又缺乏经验,却要去应对实实在在的工程。
所有的建筑师、规划师都在避免设计街道,因为那已经不流行了。
这里存在一种“南北——东西轴线交叉”的秩序:所有新房子都和其他建筑成直角排列。
这样一来就会没有一栋房子会和现有街道平行,这样会出现很多难以利用的三角地块。
在这块正对埃迪逊路的梯形用地上,需要安置至少200 户居民。
怎样给每户提供一种最佳居住条件?为此, 我在朝向、间距、视线方面都费了很多心思,最终我做出来7 栋房子、八九种户型、一个小广场、停车位,以及近、远景的视线设计,同时在地块中心保留了一片土壤树木。
后来,在某一刻,为了在地块中穿过一条新的道路,我把整个平面轻轻旋转了一下——这就在顶端开出一道狭缝——以保证RIVP 能够打通地块尽端那一小块末梢,将基地与国民路进行连通。
我尽量避免封闭所带来的恐慌,更重要的是,我让城市进来,穿过这块基地。
因为这块基地,我获得了一个新的启示: 对于城市规划,永远都需要回到实际情况,回到场所。
思维与技术思维将这世界上的问题按照不同的功能领域进行切分,并试图为每一个问题找到一个通用的解决办法,这就是工业生产。
启蒙运动以来,这种寻找普世性的愿望还奠定了政治思维的基础。
然而,为了使一个建筑类型能够适应各种不同情况,就需要到处都是平整的大型空地。
在一个已建成的城市里,把所有人都按同一日照方向布置不是必须的标准,给每个人都提供一样的居住环境导致产生了很不好用的地块,所以我在这个项目中回到了“破碎”的想法,来使特殊性得以显现。
欧风路住宅是一次有意思的经历,尤其在大楼与“基本居住单位”式的住房占主流的年代,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态度。
这是一种布置集体住宅的新方法,它重新思考街坊,尝试打开按照传统被封闭起来的部分,建造没有共用分界墙的房子。
延伸发展EXTENDING欧风路住宅之后,我在其他工程中继续实践与思考,总是尝试把街坊打开。
在塞尔齐、蓬多瓦兹(Cergy-Pontoise)竞赛和拉维莱特70年代设计竞赛中,我做了一个交错排列、棋盘形的开放式街区的平面。
后来,我又参加了一系列巴黎居住街区的方案,但开放街区模式总遭到拒绝。
70年代末,我有了把“开放街区”理论发表出来的想法:多个小块用地构成棋盘状的街区,房屋布局容许光线进入,使所有人都获得景观、通风、阳光。
但它不是刻板模式,我所理解的是要把建筑和城市放在一块儿思考。
从思考一个社区开始,就该考虑分子的聚合。
彼时,我正在做的舞蹈学校和拉维莱特音乐城(1984 年,竞赛;1985 年,中标方案)两个项目,也表达了“开放街区”的理念。
1981年,我被邀请作为IBA(国际建筑博览会)在东柏林的一个大型设计竞赛的评委,选址位于吕措夫广场(Lu?tzowplatz)。
竞赛要求重新恢复古典城市与“封闭”街区的联系。
当时一共有300多个方案,而我一直维护那些开放的、不仅尝试在这块巨大街区的周边并在其内部进行建造的方案。
当匿名参赛者被揭晓之时,评委会成员都很惊讶这些方案无一出自法国,他们曾坚信我是和我培养的这些新人一块去的。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发现获奖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是把街坊重新闭合起来。
这也使我有机会和让·保罗·克莱胡斯(Jean-Paul Kleihues)以及马蒂阿斯·昂格尔斯(Matthias Ungers)进行了一场辩论。
我坚持开放街区的想法,而他们却以“我们已经因为想要开放街区而做了太多愚蠢的尝试,我们毁坏了城市结构”作为回应。
欧洲的城市规划曾一度是倒退的。
同年,我从理论上对开放街区进行了阐释,不遗余力地宣扬我的理念。
1988 年, 我用组合式街坊模型在Atlanpole科技园实践了这一想法。
那种对未知未来开放的不确定性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在Atlanpole科技园那次竞赛中,我提出了一套实际而系统的方案,这是一个居住区规模的开放社区。
终于,当时的环境使我有机会尝试各种各样的开放式街区——这个错失了10 年时间才完整提出的理论——早在1978 年就该这么做的。
而我在1988 年提出该理论的时候,尽量用适合那个时代的方式,对不确定性则更加开放。
这是一种“经验哲学”(威廉·詹姆斯),这种具有哲理的经验论使理论能够不断适应实践的需要, 得到修正并继续宣扬下去。
也是从1988年,我开始思考更大尺度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政府的邀请下,比如埃克斯、梅斯、斯特拉斯堡、图卢兹,我参加了一系列城市规划而不再只是建筑设计竞赛。
这与地方分权以及地方政府职责的加大不无关系,他们所面对的是大片等待发展的荒芜之地。
之所以想到我,因为我不仅对建筑设计,同时也对城市设计与规划很感兴趣。
马塞尔新区Massena New District马塞纳新区的方案是一套街道网格,垂直于塞纳河,延续南边原有的城市肌理。
我的想法基于开放街区,这套街区网格中存在着一项游戏规则,为在插入建筑的时候提供了一种“疏松度”。
竞赛之初,街坊和道路的尺度就一直是问题的焦点,而建筑设计在这一阶段所能表达的只是无数组合方式中的某一种。
平面也并不是一个已经定形的总平面:它是一个处于设想中的方案,在道路网格上运用“疏松”原则布置房子,还有一个中心花园,与居住区保持尽可能多的交流。
街道笔直连通,不耗费过多的地面面积,这就可以将建筑规范体块的界限缩小在规范要求的25m宽以内。
房子要面朝街道相互交错排列。
我为建筑的布置规定了留白空地的下限宽度, 以避免街道两边的房子面对面正冲而产生视线干扰。
每个建筑师将设计一个街坊。
为了知道怎样才能让房子连续地交错排列下去,我们动了不少脑筋协调:协调建筑师该不该去帮助他们组织街坊空间,就像在Atlanpole科技园项目里那样?第一个完成的街坊会不会对后面的方案带来局限? 我在竞赛第一阶段提供了一些连接方式,为了使街坊的开放合乎要求,并打通被街道对面沿街建筑遮挡住的视线。
在这一概念指导下,一个个街坊被建造起来。
整个实施阶段,街坊与街坊之间保持着协调。
另一个设想是要确定一些控制点,在这些地方必须进行建设,它们决定着实体与空间之间的连接。
因为在我们赢得竞赛不久后,SEMAPA就要求我重新研究平面,建筑单位不再是竞赛中给出的150-250户,而是更小的40~50户的住宅类型。
任务书的变动促使每个街区需有几个开发商和建筑师共同参与建设(有时一个街区四个建筑师),我所担心的是他们之间意见相左或者开发商们相互争吵。
我没有更改街道平面。
在这样一个设计整个社区的项目里,仅仅开放街区一条原则就足以使将来的建筑师构想他们的方案了。
我应该预先组织这些街坊,从而能使好几个项目同时进入而不发生冲突。
我事先考虑好街坊中土地使用权的划分,否则就不能出售土地。
我提议在每个街坊中像传统做法那样把土地分成一些小块,同时保证光线的进入和一定的透明区域。
这就是我在那时所谓的“宽大的外套”, 因为我们规定的建筑体量大于建设法规的限制范围,这使建筑师获得了足够的空间进行自我表现。
这样的一个可建造空间框架比任务书准许的建筑体量和建筑面积要大得多,这就产生了一种“地块规范文件”。
这一方法为研究建筑的体量、形式提供了相对的自由,同时给它们指出了一定发展方向。
建筑师让·菲力浦·巴尔卡德(Philippe Pargade)甚至用两栋房子给予回答:一栋玻璃的,另一栋覆盖着锌板,南向的阳光可以穿过它们之间的空间。
这样的自由度比只给建筑师边界墙有意思的多。
建筑的立面只需在沿街一面按一定比例满足建筑红线的立面要求。
最初几个项目就是按这种方式建造起来的,开发商带着他们的建筑师来了,比如像在布里那克(Bre?nac) 和贡扎雷(Gonzalez)或者鲍费尔(Bofill)做的方案中那样。
在1994 年评委会举行的口试中,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向我提过一个问题:“你关于自由度的原则很好,但如果鲍费尔和福斯特同时都在的话,你该怎么办?”我回答说:“这正是未来的城市规划需要面对的问题”,言外之意就是风格的不一致将成为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