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夜戏文言文翻译-金山夜戏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山夜戏文言文翻译|金山夜戏原文
及翻译
【--中秋节祝福语】
《金山夜戏》由明朝作者张岱所做,选自《陶庵梦忆》。

接下来搜集了金山夜戏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金山夜戏
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

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

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

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译文
崇祯二年,中秋的第二天,我由镇江前往兖州。

日暮时分到达北固山,将船停靠在江口。

月光如同流水从囊中倾泻
而出,江中波涛汹涌,露气吸收着月光,喷薄至天空都成了白色。

我感到十分惊喜。

划动小舟去拜访金山寺,已经是二更时分了。

经过龙王堂,进入大殿,都漆黑寂静。

树林下洒漏的月光,淅淅疏疏如同残雪一般。

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等几出戏。

锣鼓喧哗,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

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

慢慢地定睛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去问。

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

山僧送到山脚,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是人、是怪、还是鬼。

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花似锦,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四书遇》等文学名著。

表达情感:表现了作者的狂放不羁、洒脱任性、赏玩风景的闲情逸致。

赏析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

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

”从大地名到小地名,从抽象到具体,逐渐聚焦到事件上。

白居易《琵琶行》序开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是一种习惯表达程式。

随之叙述节奏加快,描述对象变得更细致:“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

余大惊喜。

”这种鼓胀的情绪形成事件的推动力,“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

”这是过渡,如戏曲的过场,也是预谋的展开。

叙述节奏加快到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

”然后叙述进程稍作停留,形成情感的最后积蓄、酝酿,对阅读期待作故意的“痛”并“快”的延宕(这是作者和读者一种默契):“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然后迅速抖开包袱,悬念迅速的解除:“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戏剧效果是“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而实际观众看戏,实际也成为被“我”看的对象,戏中戏的视角。

这个时候,赋体中主客对话模式中的“客”出现了:“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但这个“客”与汉代大赋与抒情小赋中不同,不再作为对立方和自我设置的障碍,
被“主”驳斥和反对借此达到超越的目的,不再有这种强势,而是被极大地弱化了。

与宋代赋体散文中的“客”联系紧密一些。

“客”在赋体散文的功能不失补充和制衡作用,成为“主”自我的分裂和冲突的外化。

仍然是一种前代赋体中的冲突和对立,但呈现内化和弱化的趋势。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二年(1611年),中秋后一日(八月十六),我经由镇江前往兖州。

日暮时分到达北固山,将船停靠在江口。

月光如同流水从囊(口袋,比喻圆圆的月亮)中倾泻如江水,江中波涛吞吐,露气(朦胧的水气)吸收了月光,喷薄至天都是白色。

我感到极大的惊喜。

移舟拜访金山寺,已经是二更时分了。

经过龙王堂,进入大殿,一路都十分寂静。

树林下洒漏的月光,疏疏落落如同残雪。

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为韩信为刘邦扫平齐地后,欲自立为王的事)等几出戏。

锣鼓喧天,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

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多在中老年人身上的赘肉性的眼科疾病),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

慢慢地定睛(看着我们),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问。

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

山僧送我们到山脚,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是人、是怪、是鬼。

这一段是张岱记叙少年时代的
游记,莫名其妙地半夜突然到山寺演戏,吓坏众人。

是世人不敢为的“狂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