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精选6篇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精选6篇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精选6篇精选高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篇一赤壁赋苏轼〔宋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

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

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1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宋代〕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译文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

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替自己辩护。

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实是否相符。

如果名和实—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清楚了。

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__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

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译

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器。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独善其身。

虽未能及古人,心向往之,未尝敢忘。

达人所知,达士所达,达人知命,达士达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必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遁世无闷,随俗不污。

是以君子不以其道得之,则不受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乘舟济川,不如翼也;立乎高山,不如登之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夫君子之学也,贵其修己以安人,而不贵其修己以害人。

《论语》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此之谓也。

译文:君子的行为准则,是内心平静来修养自身,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如果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如果不保持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保持安静,才能培养出才华。

不学习就无法拓宽自己的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大器。

放纵懈怠就无法激发精神,轻薄急躁就无法修养性情。

时间随着岁月流逝,意志随着日子消磨,最终变得枯萎衰落,只能独自修身养性。

虽然不能达到古人的境界,但心中一直向往,从未敢忘记。

明白人的命运,明白大道理,明白人的命运,明白大道理。

在困境中,只能独善其身;在通达时,就要兼善天下。

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也会遵守;自身不端正,即使命令了人们也不会遵守。

因此,君子必须慎独。

小人闲居时必定会败坏,不会进入危险的国家,不会居住在混乱的国家,隐居在世不感到忧闷,随俗而居不沾染污秽。

因此,君子如果不是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获得的东西,就不会接受。

君子做官,是为了推行自己的道义。

道的不能实行,已经知道了。

乘坐船只渡过江河,不如飞翔的翅膀;站在高山之巅,不如亲自攀登。

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就会产生。

《易经》说:“积累善行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福庆;积累恶行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祸殃。

新教材高中语文文言文参考译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文言文参考译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参考译文1.《陈情表》臣李密上言:臣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了不幸。

生下来刚六个月,慈父便弃我而去;到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向(逼她改嫁)。

祖母刘氏,可怜臣幼年丧父又身体虚弱,亲自抚养(臣)。

臣小时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伶仃孤苦,直到成人自立。

(臣)既没有伯叔,也没有兄弟,家门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小童,(臣)孤单无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而祖母刘氏早已疾病缠身,经常卧床不起,臣侍奉她服用汤药,从来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过她。

到了当今圣朝,(臣)浸润在清明的教化中。

从前太守逵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荐臣为秀才。

臣因为(一旦外出做官) 供奉祖母之事没人来做,(所以)辞谢而未接受任命。

(陛下)特地颁下诏书,任命臣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臣为太子洗马。

像臣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承担侍奉太子的职务,(皇上的恩遇)实在不是臣用生命所能报答的。

臣(把自己的苦衷)在奏表中一一呈报,辞谢而不去就职。

(不料)诏书(又下)急切严峻,责备臣有意回避、怠慢上命。

郡县长官逼迫,催臣上路;州官登门催促,急迫过于流星。

臣想接受诏命赶路(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申诉(苦衷)不被许可:臣目下实在是进退两难,处境窘迫。

臣想到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元老旧臣,均受到怜惜养育,何况臣的孤苦,(情况)特别严重。

再说臣年轻时曾在伪朝做官,历任郎官之职,本来就希图官位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

如今臣是卑贱的亡国之俘,极为卑微鄙陋,过分地受到提拔,荣宠优厚,怎么敢犹豫徘徊,另有所图呢?只因刘氏(已如)迫近西山的落日,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如果)没有祖母,就无从(长大)以至今日;祖母(如果)没有臣的照顾,就不能尽其余生。

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就臣)内心(而言)不能够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看看下面的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吧!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塞翁失马》文言文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翻译: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老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邻居们都为此来慰问他。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邻居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

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

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

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所以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变化得没法子研究到底,深得没法子测量啊。

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劝学原文及翻译: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完整)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整理版

(完整)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整理版

(完整)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整理版《鸿门宴》★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友好。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来到沛公的军营。

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详细地告诉了张良。

★4、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见识浅陋的小人劝我说:“据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打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1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象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着沛公。

★1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却听小人的话,要杀掉有功劳的人,这种做法是曾经灭亡的秦国(的做法)的继续罢了。

★1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不必顾及细微的中央,讲大礼不必计算细小的礼仪。

《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它(指郑国)对晋国君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和楚国订立盟约。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跨越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一定很困难啊。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邻国变得强大,就是您的力量变得弱小啊。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往时,(郑国)就能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况且您曾经对晋国君有恩惠,他许诺给您焦、瑕两城,(但是)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秦国)。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晋国,哪里会满足?在把东边的郑国作为它的边疆后,又计划向西面扩张它的领土。

高中必备文言文及其翻译

高中必备文言文及其翻译

原文:《滕王阁序》昔闻高阳之墟,有腾王阁者,高敞临江,重楼飞阁,朱栏玉砌,云雾缭绕。

每至春秋,宾客盈门,诗人饮酒,放歌高歌。

予尝登斯楼也,极目远眺,见长江之水,滔滔东流;遥望龟山,郁郁葱葱。

思古之幽情,发而为文。

翻译:《滕王阁序》从前听说高阳的遗址,有一个腾王阁,它高耸临江,重楼飞阁,朱红色的栏杆,白色的台阶,云雾缭绕。

每到春秋之际,宾客络绎不绝,诗人们饮酒作乐,高声歌唱。

我曾经登上这座楼,极目远眺,看到长江之水滚滚东流;远望龟山,郁郁葱葱。

思考古人的幽情,便发而为文。

原文:嗟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古人秉烛夜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兼备。

古人云:“千里共婵娟。

”今日之滕王阁,虽非昔日之盛,然登斯楼者,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唉!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古人手持烛光夜游,美好的时光,赏心乐事,四者兼备。

古人说:“千里共婵娟。

”今日的滕王阁,虽然不是昔日的盛景,但登上这座楼的人,也足以畅叙幽情。

原文:嗟乎!人生如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吾辈虽不及古人,然亦当效法古人,勉力学问,以期有朝一日,能成就一番事业。

翻译:唉!人生如梦,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动摇,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我们虽然比不上古人,但也应该效法古人,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原文:嗟乎!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兼备。

吾辈当以古人自勉,勿以物喜,勿以己悲。

翻译:唉!天地是万物的旅店,光阴是百代的过客。

而浮生若梦,欢愉又能有多少呢?古人手持烛光夜游,美好的时光,赏心乐事,四者兼备。

我们应当以古人为榜样,不要因为物质而喜悦,也不要因为自己而悲伤。

这篇《滕王阁序》以其优美的文辞、深刻的哲理,成为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篇序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观,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高中书文言文古诗翻译

高中书文言文古诗翻译

唐·白居易
原文:
中书高君墓志铭。

君讳某,字某,其先自燕迁赵,赵又迁中山,故以中山为姓。

君少孤,事母至孝,既长,举进士,释褐为县尉。

历迁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以清白自守,声誉播于朝野。

君性简静,不喜与俗人为伍,独好山水之胜,常游于江、淮、湘、汉之间。

晚年益笃于道,讲学不倦,弟子数百人。

天宝十年,疾终于家,享年五十有九。

铭曰:
燕赵遗风,中山之后。

孤高特立,清风明月。

孝敬父母,忠义为友。

文章华国,名扬四海。

译文:
中书高君墓志铭。

高君名某,字某,他的祖先原籍燕国,后来迁居赵国,赵国又迁至中山,因此以中山为姓。

高君自幼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长大后,考取进士,授职县尉。

历经多次升迁,官至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他清廉自守,声名远播于朝廷和民间。

高君性格简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独爱山水之美,常游历于江、淮、湘、汉之间。

晚年更加笃信道义,讲学不倦,弟子有数百人。

天宝十年,高君在家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铭文曰:
燕赵之风,中山之裔。

孤高独立,清风明月。

孝顺父母,忠诚义士。

文章光耀国家,名声传遍四海。

此铭文歌颂了高君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高君虽身处官场,却能保持清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专心致志于山水之间,追求道义,培养弟子,其品德和才华都得到了世人的赞誉。

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大全

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大全

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目录必修一 (3)劝学 (3)师说 (4)赤壁赋 (5)始得西山晏游记 (8)必修二 (9)六国论 (9)阿房宫赋 (11)必修三 (13)指南录后序 (13)五人墓碑记 (17)烛之武退秦师 (19)谏太宗十思书 (20)廉颇蔺相如列传 (22)鸿门宴 (28)秋水 (33)非攻 (33)必修四 (34)季氏将伐颛臾 (34)寡人之于国也 (35)滕王阁序 (37)秋声赋 (40)必修五 (41)陈情表 (41)项脊轩志 (43)报任安书 (45)渔父 (49)逍遥游 (51)兰亭集序 (53)必修一(一)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课文全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本文将提供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以便学生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

以下是一些经典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1】《论语·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以致用,不是很令人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开心吗?人们不了解我却不生气,难道这不是君子的品质吗?”【2】《孟子·尽心下》原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矣。

其练有故也,得之则喜,不得则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内心的职责是思考,思考就能自然地得之。

当经过充分练习之后,得到了就会感到喜悦,不得到则会忧虑。

道德的实践,与老师的教导紧密相关。

老师的作用在于传承知识,接受教育,解决困惑。

【3】《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原文:此处更觉他不可思议:(甄)夫人自念:“幸而老爷即日起病,倘拖到明日,他老人家病即小好,明日问题就难办了。

”翻译:这一切更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甄夫人心中想道:“幸亏老爷今天生病,如果拖到明天,他老人家就不会那么有精力,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4】《鲁迅文集·狂人日记》原文:一种苍凉的东西在我额上一碰,便似乎烫手,使我不得安然,在那短促的热烈中走来走去,似乎碾一声骨碎,还得仰面无辜地笑。

翻译:一种深深的沧桑感触触及我的额头,仿佛火热的触感让我不安,我在短暂而激烈的情感中徘徊,仿佛骨头被碾碎的声音,还必须仰天无辜地笑。

【5】《史记·项羽本纪》原文:项王被困垓下,弟项梁、项籍皆自杀。

王自刭,死者八万馀人,不胜其忧。

翻译:项王困守垓下时,他的弟弟项梁和项籍都自杀了。

王自己割脉自尽,死去的人有八万多,为此他痛不欲生。

以上是几个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示例,希望能对学习者和读者有所帮助。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古文,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其翻译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其翻译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其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语言,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语文形式,也是现代汉语的基础。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并理解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这对于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几篇高中必背的文言文及其翻译,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文言文。

篇章一:《论语·子罕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翻译:孔子说:“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善于以人为善,也能厌恶恶人。

”《论语·为政篇》子曰:“能以公道言事者,乡人之宝也。

”翻译:孔子说:“能够公正地办事的人,是乡里的宝贝。

”篇章二:《史记·项羽本纪》穰侯曰:“黥、彭、丞相岂不亦可。

”黥、彭、丞相曰:“善。

”翻译:刘邦的谋臣说:“黥、彭这样的人,难道不可以任为丞相吗?”黥、彭等人说:“当然可以。

”《史记·高祖本纪》未闻有庶人以上者封伯者也,将军可以封万戶侯。

翻译:我还没有听说过有以庶民出身的人封赏为伯爵的,将军可以封万户侯。

篇章三:《红楼梦·第五回》此女自己搜神决每鞅,击盹本是故人来。

翻译:这位女子自己进入冥想状态,其实是因为想要与故人相见。

《红楼梦·正文回目录》寻找名、姓在毫间,江湖上MusicChat共猖。

翻译:寻找名字、姓氏在瞬间,江湖上的闲聊到处猖獗。

这些文言文篇章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文言文的魅力。

同时,了解文言文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极为有益的。

希望大家在高中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文言文学习,掌握好这一重要的语文形式。

高中文言文翻译全集

高中文言文翻译全集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文:我是高阳帝的后代,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在孟陬之地的摄提贞月,我生于庚寅年。

我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状况,赐给我一个美好的名字:名叫正则,字叫灵均。

二、《论语》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三、《庄子》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庄子与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鱼儿在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四、《史记》原文: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译文:孔子说:“不进行教育就杀人,叫做虐;不加警告就期望成功,叫做暴;发布命令迟缓而限期紧迫,叫做贼。

”五、《诗经》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原文: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闻之,曰:“太子丹者,人臣之礼也。

”译文: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听说后,说:“太子丹,这是人臣的礼节。

”七、《左传》原文:晋侯问于士蒍曰:“吾其济乎?”对曰:“君其知之。

臣闻之,一夫荷戈,足以为天下笑;然而晋国,君之国也,未可量也。

”译文:晋献公问士蒍说:“我们能够成功吗?”士蒍回答说:“您应该知道。

我听说,一个勇士手持戈矛,足以使天下人嘲笑;然而晋国,是您的国家,不可估量。

”八、《后汉书》原文:光武以谦冲自牧,浮沉天下,三十余年,然后乃定。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最新)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最新)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篇一】《师说》唐代: 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老师, 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 如果不跟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 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我跟从他, 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 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我也跟从他, 拜他为老师。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 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 无论高低贵贱, 无论年长年幼,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高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5篇

高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5篇

高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5篇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整理篇一1、《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过秦论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腾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第三册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并序)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并序)山居秋暝登高蜀相书愤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声声慢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赤壁赋第四册逍遥游(节选)促织柳毅传(节选)第五册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其三)阁夜登岳阳楼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奕秋第六册报任安书(节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屈原列传(节选)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

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

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

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我们还是回去吧。

”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勾践灭吴(节选)《国语》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败,又郊败之。

遂灭吴。

译文: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

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

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

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

吴王夫差准备接受文种的意见,同越国订立和约。

吴王的大夫伍子胥劝阻说:“不行!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条江河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不愿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因此有吴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国的存在,有越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吴国的存在。

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

我还听说,旱地的人习惯于旱地的生活,水乡的人习惯于水乡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国家,即使战胜了它们,我国百姓也不习惯在那里居住,不习惯使用他们的车辆;那越国,如若战胜了它,我国百姓既习惯在那里居住,也习惯使用它们的船只,这种有利条件不能错过啊!希望君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如果放弃了这些有利条件,一定会后悔莫及的。

” 越国打扮了八个美女,送给吴国的太宰嚭,并对他说:“您如果能宽恕越国的罪过,同意求和,还有比这更漂亮的美女送给您。

”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吴王夫差采纳了太宰嚭的意见,同越国订立了和约,让文种回越国去了。

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

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

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

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

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

”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

孕妇到了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

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

嫡子为国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

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养他们的孩子。

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给他整洁的住舍,分给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

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

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

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就不穿。

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中每家都储存了三年的口粮。

这时,全国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了轨道,请允许让我们报这个仇吧!”勾践辞谢说:“过去我们被吴国打败,不是百姓的过错,是我的过错,象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受耻辱呢?请大家还是暂且不要同吴国作战吧!”(过了几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践请求说:“越国四境之内的人,都亲近我们越王,就象亲近父母一样。

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大臣想为君王报仇,哪有敢不竭尽全力的呢?请允许同吴国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践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于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听说古代贤能的国君,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