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开启化学之门
化学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知识归纳1.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创造性的科学,我国古代的三大化学工艺、、、都是举世闻名的。
答案:造纸、制火药、烧瓷器2.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例如:为提供了,为提供了,为提供了。
答案:工业的发展更多的原材料和动力农业生产高效的农药和化肥人类战胜疾病药物保证3.化学科学是一门极富魅力的科学。
学习化学可以正确认识;研究化学可以合理利用;应用化学可以促进。
答案:物质极其变化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的发展4.请将下列人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应的可解决方法用直线连接。
人类面临的问题可解决的方法a.淡水资源紧缺⑴将海水淡化或把污染的水净化后使用b.化石能源紧缺⑵研制出可自行分解的新型塑料c.钢铁制品的锈蚀⑶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源等d.“白色污染”问题⑷研制出各种性能优异的不锈钢等答案:a⑴b⑶c⑷d⑵5.化学科学的发展,促使人类诸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保健和医疗方面,科学家发现了青霉素,它的合成和应用,挽救了很多垂危的病人;的发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与生命科学相结合,产生了等等。
答案:佛莱明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生物克隆技术方法研习1.被誉为21世纪“材料之星”的是(C)A.石英砂B.钛合金材料C.纳米材料D.半导体硅晶片2.生态旅游是指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地旅游。
我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如何将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化,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增长点,下列建议或认识不合理的是(D)A.要求游客将垃圾分类处置B.重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要适当控制其接待游客量C.提倡使用以电力或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D.将收集的一次性发泡餐盒餐具倒入长江,以减轻当地污染3.下列说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C)A.水能变成油B.吸烟有利身体健康C.用铁锅烧菜比较好D.电石成金4.我国古代的很多化学工艺都是世界闻名的,其中在商代产生的是(B)A.铁和钢的冶炼B.青铜器的制造C.火药的发明D.瓷器的烧制5.发现室内煤气泄露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D)A.迅速做人工呼吸B.拨打急救电话120C.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D.小心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6.“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
九年级化学开启化学之门测试题及答案22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九年级化学开启化学之门测试题及答案22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 1 .我国古代有哪些化学工艺是举世闻名的 ?2.化学学习有什么重要性 ?列举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有关问题的实例。
3.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悠长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如、、发明较早,在冶炼技术上,商朝制造,春秋战国就会和。
4 .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初次合成了蛋白质。
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21 世纪的“资料之星”是资料。
5 .塑料薄膜、快餐盒、塑料袋之类的平常用品的大批使用造成了。
6 .、、等全世界性环境问题与空气污染有关,它向人们提出除掉、减少排放等课题。
7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下措施合理的是(填编号)。
①严禁在人口密集地区燃放烟花爆竹②大批植树造林③严禁使用含铅汽油④一次性塑料杯、方便袋的大批使用⑤严禁使用煤、石油 8 .小明家夜晚不幸煤气爆炸,你以为造成的原由可能是(填编号)。
①当发现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油烟排放机抽气,减少室内空气污染②当发现煤气泄漏时关闭总阀门、打开门窗通风③当发现煤气泄漏时开电灯、检查漏气状况 9 .厨房中的炒菜锅最好用()。
A .铝锅 B .不锈钢锅 C.铁锅 D.铜制锅 10 .联合生活知识,以下各项中你以为属于伪科学的是()。
A .基因工程的发展,羊等一些动物可以被克隆 B .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可以除掉 C.超导资料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D.水可以变为石油 11 .利用所学知识解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
A .家庭自制冰块 B .牛奶变酸 C.花生长霉 D.糯米酿酒二、判断题 12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积蓄着巨大的能量。
( ) 13.破坏高空臭氧层的气体是液态氮气。
( ) 14.将垃圾直接倒人河流中,让水冲走,保护环境。
( ) 三、简答题 15 .我国是贫水国家,因为日趋严重的水污染造成严重的缺水危机。
(遵义专版)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精练)练习

第 1 章开启化学之门一、选择题1.以下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 C )A.氧气能够供应呼吸B.氮气能够制造化肥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罕有气体用作保护气2.物质世界充满着变化,以下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食品解冻B.拉面条C.鲜奶变酸D.苹果削皮3. (2020 ,黄石 ) 以下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C )A.矿泉水B.大理石C.氯化钠 D .空气4. (2020 ,雅安 ) 以下物质属于混淆物的是( D )A.液氢B.冰水混淆物C.干冰 D .生铁5. (2020 ,泸州 ) 以下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B )A.液氮作制冷剂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C.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D.洗洁精晓过乳化作用除掉油污6.如下图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D )7.“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递到外国,以下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表现了物理变化的是( B ) A.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 D .冶炼生铁8.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珍宝。
以下成语波及化学变化的是( B )A.聚沙成塔 B .死灰复燃C.孤注一掷 D .滴水成冰9. (2020 ,邵阳 ) 在 2020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术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碎了,其原由可能是( C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B.液体的量超出试管容积的1 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平均加热,再固定地点加热10.如图为空气成分表示图( 按体积分数计算) ,此中“x”代表的是 ( C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罕有气体11.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A.汗水的挥发 B .蛋白质的水解C.葡萄糖的氧化 D .油脂的消化汲取12. (2020 ,聊城 ) 以下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C )A.蜡烛受热融化和蜡烛焚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13.用红磷焚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过程中,以下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显然误差的是( B )A.使用过度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丈量D.不翻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14. (2020 ,苏州 ) 以下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C )15. (2020 ,遵义一中月考) 以下仪器,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时不需要用到的是( C ) 16. (2020 ,遵义 ) 以下实验操作表示图正确的选项是( D )错误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酸碱中和)17. (2020 ,武威)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门路。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开启化学之门》同步练习1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开启化学之门练习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3.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认为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 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C.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D.物质的制取与用途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6.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7.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8.“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成为2l世纪化学发展的i!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
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 )A.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C.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D.尽可能采用可再生的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9.加热50 mL液体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⑦漏斗A.①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⑥10.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11.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把鸡蛋浸入白醋里有气泡产生 B.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C.固体直接变成气体不一定属于升华 D.铜丝在火焰上灼烧,有黑色物质生成13.下列各项产业群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14.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
(遵义专版)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精讲)练习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近五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和2020年备考策略一、近五年中考试题评述(一)试题结构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总分60分,全卷分两大类试题,共有18个题±1题。
遵义市2020年《考试实施意见》与往年相比只是微调,因此在题型和内容上变化不大,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从整体上看,近三年与2020年相比较,注重了稳中有变,立意创新,导向性更加明确,扩大了知识覆盖面,重点内容的考查更加突出,着重考查了实验操作技能、化学用语、常见化学概念的理解,并能运用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分析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严谨、科学,在试题中变中求新,新中求精,体现了遵义市化学学科《考试实施意见》的指导思想。
(二)试题特点1.注重考查双基。
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用了60%的题量进行考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扎实打好基础,体现了化学中考的大方向,并促进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初步认识化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且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最终形成能力,从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感悟学习化学的价值。
2.紧扣教材内容,力求知识面全覆盖。
试题以教材内容为题材,精心提炼主干编制而成。
如2020年中考第5题以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6页图为背景进行命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氧化物的识别、反应类型的判断等,2020年中考第10题,以沪教版教材上册第99页“练习与实践”第2题为背景进行改编,体现了试题与教材紧密相扣,且来源于教材的理念。
3.突出学科特点,考查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提高、技能的形成,是学习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的中考中,体现考查能力的试题及分值稳中有增,比重较大,实验探究题就是其中最典型的题型,遵义中考试题的命制充分说明了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视。
以实验探究题为例,近五年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情况列举如下:【评述】从上表的分析可知,中考试题中的实验探究题,主要以考查定量探究和性质探究为主,定量计算某一物质的质量或探究某一物质的性质,难度较大,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熟悉物质的相关性质、制备原理和变化规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专项练习题三套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练习一1.写出以下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氢碳氮氧钠Mg Al Si P S2.化学是一门科学,但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结构B.物质变化及运动规律C.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D.物质的制备与用途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湿衣晾干C.冰雪融化D.纸张燃烧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水银B.液氮C.干冰D.河水5. 在下列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其相应变化或性质的序号: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___,把块状硫粉碎_____,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____,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这说明了硫具有可燃性_____。
练习二1. 写出以下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Cl K Ca Mn Fe铜锌银锡碘2. 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B. 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C. 你的身体就是化学物质构成的D. 纯天然食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泪”是指蜡烛燃烧生成的水B. “泪”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物理变化C. “泪”说明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D. “泪”说明蜡烛不能燃烧4. 下列仪器名称中,书写正确的是()A. 椎形瓶B. 胶头滴管C. 铁夹台D. 封液漏斗5.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为9. 5 g,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A. 9 gB. 10 gC. 8. 5 gD. 8 g练习三1. 写出以下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H C N O Na镁铝硅磷硫氯钾钙锰铁Cu Zn Ag Sn I钡金2.下列有关的操作或装置的图示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加入固体粉末3. 下列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9.65 g固体B.在托盘天平右盘放食盐固体C.用100 mL量筒量取55 mL液体时仰视读数D.用10 mL量筒量取9.6 mL水4. 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
淮安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01章开启化学之门回归教材试题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空气组成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物理变化是指的变化; 叫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2)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3)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例如,燃料燃烧时,可以把能转化为能和能;光合作用时,植物吸收能,转化为能;使用化学电源时,可以把能转化为能。
2.金刚石与石墨、氮气(1)金刚石硬度,可用于切割玻璃等; 色透明、有特殊光学性质,可制造钻石。
石墨黑色、质软、滑腻,可作润滑剂、铅笔芯; 性好,可作电极等。
(2)氮气化学性质。
氮气的用途很广泛,如农业上用于生产氮肥,液氮用于医疗手术,生活中用于食品、粮食、瓜果、灯泡的气等。
3.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等;混合物是由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原理:利用红磷的燃烧,把集气瓶中的消耗掉,使集气瓶内的气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就等于原集气瓶中体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K1-1图。
,药品选择(2):只能与空气中的反应且生成物不能是进入水的体积约为,,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现象(3):红磷燃烧放出热量,。
原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氮气; ①结论(4):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②水二、基本实验操作1.请在下列各仪器下方写仪器名称,并将字母序号填在与其用途相对应的空格上。
K1-2图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 ;常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常用来收集并贮存气体的仪器是; ;贮存液体药品的仪器是;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是;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用于夹持燃烧木炭的工具是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也不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实验剩余药品不要去闻药品气味, 接触药品,不要 2.不要。
,要也不要随意丢弃放回原瓶,,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3.酒精灯使用以免失火。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1《开启化学之门》

《开启化学之门》一、选择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2. 家庭里发生的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铁锅生锈B.大米霉变C.煤气燃烧D.豆腐切块3.“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蜡烛成灰 C.木已成舟D.铁杵成针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A.食盐做调味品和防腐剂B.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C.汽油洗除衣物上少量油污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6.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蓄电池放电B.风力发电C.水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7.以下物质的自我表白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8.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能升华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B.铜用作导线C.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D.氧气用作医疗急救10.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金刚石C.空气D.石油11.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①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氮④石灰水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2. 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O2B.N2C.CO2D.稀有气体1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14.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A.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 515. 实验结束后,下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17.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18.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手直接拿取砝码B.用嘴吹灭酒精灯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D.配制溶液时仰视读量筒内液体体积19. 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装置是20.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验溶液酸碱性 B.溶解固体 C.倾倒液体 D.熄灭酒精灯21.下列常用仪器中需要垫上石棉网才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试管B.烧瓶C.蒸发皿D.量筒2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C.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3.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都正确的是操作分析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来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B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目的是证明这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C 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D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加热用的酒精灯可加网罩,最好使用酒精喷灯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24.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25.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二、填空题。
辽宁省沈阳2020中考化学冲刺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无答案)上教版

绪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考点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例一:家庭中的下列现象。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弯曲电线C、点燃煤气 D 、摔碎玻璃杯例二:下列是描写事物的一些诗句,其中可能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床,金做马B、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例三: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曾青得铁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中考真题精选1、(06年沈阳)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水蒸发B. 牛奶变酸C. 玻璃破碎D. 蔗糖溶解2、(07年沈阳)下列变化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空气液化C. 干冰升华D. 光合作用3、(08年沈阳)下列变化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消融B、牛奶变酸C、铜丝弯曲D、汽油挥发4、(09年沈阳)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粮食霉变 C.冰雪融化 D蜡烛燃烧5、(10年沈阳)下列关于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B、导电性C、导热性D、延展性2020年中考预测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汽油挥发C、食物腐烂D、湿衣服凉干E、石蜡熔化F、点燃煤气G、弯曲电线 H、剩饭变馊 I、高梁酿酒 J、灯泡发光 K、瓦斯爆炸 L、空调制冷M、火山爆发 N、酸雨形成 O、苹果腐烂 P、露水消失 Q、海水晒盐2、下列有关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开启化学之门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开启化学之门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光合作用C.汽油挥发D.铁丝弯曲2 .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生米煮成熟饭C.湿衣服晾干D.玻璃杯炸裂3 . 科技正在创造和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一切,2018年9月19日,《科学美国人》与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联合发布了2018年全球十大新兴技术。
它涵盖了生物医学、化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为社会经济带来重大利益,并有能力改变人们现在的行为方式,将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所列新兴技术与化学有关的是()A.基因驱动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基因防止昆虫传播疟疾和其他传染病或增加作物产量B.会辩论的人工智能:AI系统与专家进行实时辩论,无需事先就主题进行培训C.用人工智能设计化学分子: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药物分子和材料设计领域迅速发展D.为量子计算机而生的算法:利用量子纠缠技术制造“嘈杂中型量子”(NISQ)计算机4 .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C.紫外线消毒D.煤隔绝空气加热5 .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取用固体粉末B .熄灭酒精灯C .检查气密性D .连接仪器6 . 小军同学在做碘遇淀粉变色的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没像课本中描述的一样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 .向老师请教B .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C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7 .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食物消化C .香水挥发D .酒精燃烧 8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C .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D .用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时,应先用蒸馏水将pH 试纸润湿9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称量食盐B . 检查装置气密性C.量取液体体积D.过滤10 . 在“2H2O2H2↑+O2↑”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A.H2O B.H2C.O2D.H和O11 .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瓷碗破碎C.干冰升华D.灯泡发光12 . 水在实验中有重要作用,下面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13 . 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相同温度和压强下)B.水在自然界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是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14 .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D.生活中常用铝粉漆对铁制品进行防护15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D.A.B.二、填空题16 . 有A、 B、 C、D、 E、 F、G、X、Y九种物质,通常情况下,A是暗紫色固体,E、F是无色的液体,G 为紫红色金属,X为黑色固体,九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C的名称____________,物质D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
2020年化学中考备课复习过关检测------《开启化学之门》(Word版附答案)

《开启化学之门》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的是 ( )A.“互联网+”使 产业升级换代B.生产农药化肥, 提高粮食产量C.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D.用化学合成的纤维制成服装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源 C.深埋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3.实验室里几种物品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同学们带来了光明D.酒精:小磊忘了盖上酒精灯的灯帽,我挥发了4.下列仪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5.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在保存时应注意密封防晒C.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可用于制氮肥D.蜡烛可用小刀切割,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6.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描述物质的化学变化的是( )A.易生锈,腐蚀B.燃烧,熔化C.易升华,爆炸D.凝固,变形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B.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变黑C.给试管里的铜绿加热,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管口有小液滴D.碳酸氢铵受热后白色固体逐渐消失,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加油!向未来》是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科学实验节目,由撒贝宁、尼格买提主持。
请根据撒贝宁提供的以下线索,说出该气体是( ) ①它是食品包装袋中的防腐卫士②它的液体可用于医疗手术③它可用于制氮肥A.稀有气体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9.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糖水、矿泉水B.冰水共存物、五氧化二磷C.二氧化碳、碘酒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11.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
【沪教版】2020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含答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主要的化学成就有:(1)制造青铜器;(2)冶铁炼钢;(3)湿法炼铜,按历史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应是A、(1)(2)(3)B、(3)(2)(1)C、(1)(3)(2)D、(3)(1)(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化学物质可以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B、用化学手段检测和监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C、用化学手段可以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清洁化处理D、用化学反应使海水变成石油,从而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3.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
绿色食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蓝色食品是海洋提供的食品;白色食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食品。
下列为白色食品的是A、菜油B、面粉C、海带D、食醋4.下列是我市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5.今年6月1日起执行的“限塑令”规定,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下面4位同学对“限塑令”的看法,不合理...的是A.B.C.D.6.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容易分解,为保护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C、要经常翻动包装带,防止结块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7.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概念。
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A、绿色化学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B、绿色化学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C、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D、绿色化学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与应用8.你认为下列不属于...绿色化学的是A、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利用无毒、无害的原料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提高原子利用率,实现“零排放”D、禁止使用一切化学产品9.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工厂直接排放的SO2、NO2等气体会污染空气B、合理使用农药,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C、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10.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强化专练 2021年江苏中考化学总复习

“开启化学之门”章测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钛合金制人造骨 B.化学合成药物,保证人体健康C.生产食品添加剂,为人体补充某种元素 D.水稻杂交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2. 科学史上每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
拉瓦锡对科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发现元素周期律 B.发现了有放射性的镭C.揭示空气的主要成分 D.研究导电塑料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有气体B.冰水混合物C.清新的空气D.澄清的石灰水4.下列是铁钉的自我介绍,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银白色固体 B.我的硬度很大 C.我难溶于水D.我会生锈5.“O”表示的是()A.氧元素 B.氧气 C.氧化镁 D.水6.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制造钻石B.石墨能导电,常用作电池的电极C.石油具有可燃性,可制造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等D.镁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7.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滴管滴加液体B.加热液体 C.向试管中加固体 D.熄灭酒精灯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清除污染。
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9.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A.反放B.正放C.随意放D.平躺10.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做法合理的是()A.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11.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指导课件与习题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学情分析因为刚上第一节化学课,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较差。
但本节课不需要学生有多少化学专业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小学自然课上,初中物理、生物等学科中已经了解或积累了一部分化学知识,在交流与讨论的时候是没有障碍的,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操作技能在物理学科学习中也已具备,教师适当的进行引导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
教学目标:1、会列举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例子。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和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交流与讨论。
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交流讨论教学重点、难点:实验的探究展示一:两种无色的溶液,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展示二:烧不坏的手帕?生活小知识:水壶中的水垢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除去?水垢是水中的碳酸氢盐加热生成碳酸盐,这种碳酸盐不溶于水。
用食醋浸泡,就可以除去。
你相信吗?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请你断案小明的爸爸是一个仓库的管理员,仓库里堆放了一批袋装的化肥——碳酸氢铵。
过了一个夏天,主任来检查,发现有些化袋里的碳酸氢铵变少,就认为是小明的爸爸工作不力有人偷了化肥,甚至怀疑就是小明爸爸干的。
小明到现场勘查,发现:这种化肥特有的刺激性的气味很浓,地上没有洒落,也没有其他人来过,包装没密封!摸摸包装代外壁有点潮!而又是夏天。
小明大胆的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揭开碳酸氢铵变少之迷。
聪明的同学你的猜想是什么?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操作变化变化时变化前后取少量碳酸氢铵样品于大试管中加热.通过澄清石灰水白色粉末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试管中有水生成,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固体减少……加热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保存方法:密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交流讨论]1、为何用铁锅烧菜比较好?2、为什么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氮气性质和用途氮气氮气通常有哪些性质?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十一:开启化学之门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金属冶炼B.高粱酿酒C.雕刻印章D.烧制陶器2.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石蜡熔化C.纸张燃烧D.湿衣晾干3.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国中宣部等17个部门联合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
下列节能减排措施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风能发电B.植树造林C.太阳能分解水制氢D.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4. 生活中的许多变化都能产生热能,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水力发电B.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C.火力发电D.电暖气取暖5. 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其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B.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用竹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二、简答题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
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的装置。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3杀菌和消毒。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⑴物理性质:;⑵化学性质:;⑶用途:;⑷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
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三、单选题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液体的加热A.液体的倾倒C.量取一定量的液体D.用滴管取液体8. 下列仪器操作错误的是()A.浓硫酸的稀释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过滤9. 某学生量取液体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mL,则量筒中液体的实际体积()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确定10.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内B.给固体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地方固定加热C.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时,直接伸入待测液后再挤压胶头D.洗涤试管,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11. 如图所示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B.C.D.四、简答题12.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十分重要,若遇到下列情况,应如何操作.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________,后集中加热.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先________后________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③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加质量________ (大或小,下同)的砝码,后加质量________ 的砝码.1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为电解水的装置图,试管①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3)用C操作量取水的实际体积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五、单选题14. 某同学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在科学探究中这句话属于(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15. 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16. 在下列各项“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B.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C.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D.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六、流程题17.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其模拟流程如下:(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4)写出NH4七、科学探究题18. 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
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__________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八、填空题19. 加热碱式碳酸铜时,观察到固体渐渐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试管口有________生成,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证明是________.九、科学探究题20.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1)(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①Na2O②碳酸钠③________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 2NaOH.(3)(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4)(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由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任意写一个)。
21.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使用暗紫色固体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图:(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F:________。
(2)加热操作中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3)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4)反应③的现象是________.(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B,较好的方法是(填编号):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22.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_。
十一、单选题23.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时发生化学变化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后通常还是硬水24.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十二、填空题25. 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事,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刷洗碗碟的过程是________,判断是否刷净的标准是________.26. 关于茶叶,请回答:(1)饮茶可为人体补充所需维生素。
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绿茶中的维生素C易被氧气氧化而失去营养价值,受热时更容易被氧化。
对于绿茶的保存或饮用方法,请你给出一条建议________。
(3)大部分蛋白质难溶于水。
饮茶时,茶叶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茶水”或“茶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