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课件
合集下载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第3课时课件(共17张PPT)
证明:∵AD⊥BC,∴∠BDA=∠CDA=90°.∴△ABD≌△ACD (ASA).
3.如图,点C在BD上,AB⟂BD,ED⟂BD,AC⟂CE,AB=CD.求证:△ABC≌△CDE.
证明:∵AB⟂BD,ED⟂BD,AC⟂CE,∴∠B=∠D=∠ACE=90°.∴∠DCE+∠DEC=90°,∠BCA+∠DCE=90°.∴∠BCA=∠DEC.在△ABC与△CDE中,∴△ABC≌△CDE(AAS).
复习巩固
基本事实一: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记为“边边边”或“SSS”.基本事实二: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记为“边角边”或“SAS”.
探究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角边角
如图,在△ABC和△A'B'C'中,∠B=∠B',BC=B'C',∠C=∠C'.把△ABC和△A'B'C'叠放在一起,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吗?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记为“角角边”或“AAS”.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基本事实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三可简记为“角边角”或“ASA”.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A',∠B=∠B',BC=B'C'.求证:△ABC≌△A'B'C'.
知识点2 角角边
证明
证明:∵∠A+∠B+∠C=180°,∠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A=∠A',∠B=∠B',(已知)∴∠C=∠C'(等量代换).BC=B'C'在△ABC和△A'B'C'中,∵∴△ABC≌△A'B'C'(ASA)
3.如图,点C在BD上,AB⟂BD,ED⟂BD,AC⟂CE,AB=CD.求证:△ABC≌△CDE.
证明:∵AB⟂BD,ED⟂BD,AC⟂CE,∴∠B=∠D=∠ACE=90°.∴∠DCE+∠DEC=90°,∠BCA+∠DCE=90°.∴∠BCA=∠DEC.在△ABC与△CDE中,∴△ABC≌△CDE(AAS).
复习巩固
基本事实一: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记为“边边边”或“SSS”.基本事实二: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记为“边角边”或“SAS”.
探究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角边角
如图,在△ABC和△A'B'C'中,∠B=∠B',BC=B'C',∠C=∠C'.把△ABC和△A'B'C'叠放在一起,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吗?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记为“角角边”或“AAS”.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基本事实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三可简记为“角边角”或“ASA”.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A',∠B=∠B',BC=B'C'.求证:△ABC≌△A'B'C'.
知识点2 角角边
证明
证明:∵∠A+∠B+∠C=180°,∠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A=∠A',∠B=∠B',(已知)∴∠C=∠C'(等量代换).BC=B'C'在△ABC和△A'B'C'中,∵∴△ABC≌△A'B'C'(ASA)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若将△DCE绕点E旋转一定的角度后, 以上结论还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你有什么发现,试着用图形变化的角度说说
结论: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 角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二 【一起探究】
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探究新知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 AB=A′B′,∠B=∠B′,BC=B′C′。 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这两个三角形能否重合?
探究新知
理由:∵点B与点B ' 重合,边BC落在边B′C′上,BC=B ' C ' ∴边BC与边B ' C ' 重合。 ∴点C与点C ' 重合。 ∵∠B=∠B ', ∴边AB落在边A ' B ' 上。 ∵AB=A ' B ', ∴边AB与边A ' B ' 重合。 ∴点A与点A ' 重合. 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AC与A ' C ' 重合。 ∴ △ABC≌△A′B′C′
回顾复习
2.(1)若已知AB=DC,试说明△ABC≌△DCB. ①以“SSS”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②以“SAS”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
(2)若已知∠ABC=∠DCB,试说明△ABC≌△DCB. ①以“ASA”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 ②以“AAS”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
巩固练习
解:∵ AD =BE
(已知)
∴AB =DE (等式的性质)
∵ BC∥EF (已知)
∴ ∠AB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在△ ABC和 △ DEF中
你有什么发现,试着用图形变化的角度说说
结论: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 角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二 【一起探究】
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探究新知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 AB=A′B′,∠B=∠B′,BC=B′C′。 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这两个三角形能否重合?
探究新知
理由:∵点B与点B ' 重合,边BC落在边B′C′上,BC=B ' C ' ∴边BC与边B ' C ' 重合。 ∴点C与点C ' 重合。 ∵∠B=∠B ', ∴边AB落在边A ' B ' 上。 ∵AB=A ' B ', ∴边AB与边A ' B ' 重合。 ∴点A与点A ' 重合. 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AC与A ' C ' 重合。 ∴ △ABC≌△A′B′C′
回顾复习
2.(1)若已知AB=DC,试说明△ABC≌△DCB. ①以“SSS”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②以“SAS”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
(2)若已知∠ABC=∠DCB,试说明△ABC≌△DCB. ①以“ASA”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 ②以“AAS”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
巩固练习
解:∵ AD =BE
(已知)
∴AB =DE (等式的性质)
∵ BC∥EF (已知)
∴ ∠AB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在△ ABC和 △ DEF中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ASA和AAS)》PPT课件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探究新知
观察:△A ' B ' C ' 与 △ABC 全等吗?怎么验证?
ED
C
C′
A
B A′
B′
探究新知
理由: ∵点A与点A' 重合,边AB落在边A′B′上,AB=A ' B ' ∴边AB与边A ' B' 重合。 ∴点B与点B ' 重合。 ∵∠A=∠A ', ∴边AC落在边A ' C ' 上。 ∵∠B=∠B ', ∴边BC落在边B ' C ' 上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 一个交点。 ∴点C与点C ' 重合. ∴ △ABC≌△A′B′C′
分析 要证边 方法 角相等
证明两三 角形全等
已有条件 可从图中找
缺少条件 可从已知证
回顾复习
给出三个条件
三条边 三个角 两边一角 两角一边
全等
不一定全等 两边夹角全等 继续探究
“两角和一边”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两角和一边”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两角和这两角的夹边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当堂训练
1.如图,AD=AE,∠B=∠C,那么BE和CD相等么?为什么?
A
D
E
O
B
C
证明:在△ABE与△ACD中 ∠B=∠C (已知) ∠A= ∠A (公共角) AE=AD (已知)
∴ △ABE ≌△ACD(AAS) ∴ BE=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3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ASA、AAS)
学习目标
1. 掌握“角边角”基本事实以及“角角边”全等判定定 理的内容.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
使用几何拼接条探究三个元素相等的三角形是否全等?1.用绿色、蓝色、橙色拼条为边长作2个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比较,它们能重合吗?2.用红色、蓝色、黄色拼条为边长作2个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比较,它们能重合吗?
三角相等:
三边相等:
基本事实一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一可简记为“边边边”或“SSS”.
拓展提升
1.如图,已知AB=AE,AD=AC,BC=ED,BC,DE交于点O.求证:∠BAD=∠EAC.
证明:在△BAC和△EAD中,AB=AE,AC=AD,BC=ED.∴△BAC≌△EAD(SSS).∴∠BAC=∠EAD.∴∠BAC-∠DAC=∠EAD-∠DAC,即∠BAD=∠EAC.
归纳小结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探究一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边边边
通过作图探究一个元素相等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一条边相等:
一个角相等:
探究二
通过几何拼接条探究两个元素相等的三角形是否全等?
两条边相等:
两个角相等:
一边一角相等:
探究三
探究四
知识点2 三角形的稳定性
用拼接条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并拉动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而四边形的会改变.
三角形所具有的这一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应用四边形不稳定性的例子.
随堂练习
1.已知:如图,AB=EF,AC=ED,BF=CD.求证:∠A=∠E.
证明:∵BF=CD,∴BF+FC=CD+FC∴BC=FD∵AB=EF,AC=ED∴△ABC≌△EFD(SSS)∴∠A=∠E.
三角相等:
三边相等:
基本事实一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一可简记为“边边边”或“SSS”.
拓展提升
1.如图,已知AB=AE,AD=AC,BC=ED,BC,DE交于点O.求证:∠BAD=∠EAC.
证明:在△BAC和△EAD中,AB=AE,AC=AD,BC=ED.∴△BAC≌△EAD(SSS).∴∠BAC=∠EAD.∴∠BAC-∠DAC=∠EAD-∠DAC,即∠BAD=∠EAC.
归纳小结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探究一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边边边
通过作图探究一个元素相等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一条边相等:
一个角相等:
探究二
通过几何拼接条探究两个元素相等的三角形是否全等?
两条边相等:
两个角相等:
一边一角相等:
探究三
探究四
知识点2 三角形的稳定性
用拼接条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并拉动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而四边形的会改变.
三角形所具有的这一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应用四边形不稳定性的例子.
随堂练习
1.已知:如图,AB=EF,AC=ED,BF=CD.求证:∠A=∠E.
证明:∵BF=CD,∴BF+FC=CD+FC∴BC=FD∵AB=EF,AC=ED∴△ABC≌△EFD(SSS)∴∠A=∠E.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共30张PPT)
30°
2cm
50° 可以发现按这 些条件画的三 角形都不一定 全等。
4cm
3.给出三个条件 三条边
三个角 两角一边
两边一角
你会用刻度尺和圆规画△ DEF吗? 使其三边分别为3cm,4cm和5cm。 画法:1、画线段EF= 3cm。 2、分别以E、F为圆心, 5cm , 4cm 长为半径画两条圆弧,交于点D。 3、连结DE,DF。
A
AB=DE
∠B=∠E BE=CF
B
C
D
∴ △ABC≌△DEF (SAS)
E
F
提示: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如下图,根据所给条件,判断下面三角形是否全等?说明理由。
〔1〕AC=DF, ∠ACB= ∠DFE,BC=EF
〔2〕BC=BD, ∠ABC= ∠ABD
C B
F
A
D
A
B
(1) C
E
D
(2)
(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2、画∠DAB=45°;
3、在射线AD上截取AC=8cm;
连接BC。
△ABC即为所求。
D
思考:它们重合满足了什么条件
D
C
C
45 °
45 °
A 10cm
BA 10cm
B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几何语言:
在△ABC和△DEF中,
在△ACB 和 △ADB中
AC = A D
A
B
BC = BD
A B = A B (公共边〕
∴△ACB≌△ADB 〔SSS〕 D
∴∠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件-品质课件PPT
流程一 知识回顾
在ABC和A' B' C'中,有
(1)AB=A'B' (2)BC=B'C' (3)CA=C'A'
(4)A=A, (5)B=B, (6)C=C,
六个条件,可得到什么结论?
A
A'
B
答:ABC ≌
C
A' B' C'
B'
C'
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流程二
A
A
合作愉快
结论
基本事实一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用上面的结论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三角形全等.
结论
如何用符号语言来表达呢?
A
A'
三角形全等书写三 步
B
C
B'
C'
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在ABC和A' B' C'中
AB A'B'
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BC
B'C'
CA C'A'
写出全等结论 ABC ≌ A'B'C' (SSS)
流程三
例1 已知:如图,AB=AD,BC=CD,
A
求证:△ABC≌ △ADC
B
D
分析:要证明△ ABC≌ △ ADC,
首先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C
证明:在△ABC和△ADC中 结论:从这题的证
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课件(共14张)
∴△ADC≌△CBA(SAS).
视察与思考:下图是一种测量 工具的示意图.其中 AB =CD , 并且 AB , CD 的中点 O 被固 定在一起, AB , CD 可以绕 点 O 转动.在图中,只要量 出 AC 的长,就可以知道玻璃 瓶的内径是多少.这是为什么? 请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进行交 流.
原理:SAS
全等三角形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2课时 边角边
学习目标
1 探索并正确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重点) 2 会用“SAS”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进行简单的应用.(重点) 3 了解“SSA”不能作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难点)
新课导入
问题情境
小明不谨慎将一块大脸猫的玻璃摔成了三块(如图所示),为了配一 块和本来完全一样的玻璃,他带哪一块玻璃就可以了? 你能替他解决 这个难题吗? 带着问题我们还是一块儿来学习一下这节的内容吧!
∴△ABC≌△EFD(SAS). 5.某大学计划为新生配备如图1所示的折叠凳,图2是折叠凳撑开后的侧面示意图(木条等材
料宽度忽略不计),其中凳腿AB和CD的长相等,O是它们的中点.为了使折叠凳坐着舒适,厂
家将撑开后的折叠凳宽度AD设计为30 cm,则由以上信息可推得CB的长度是多少?
解:∵O是AB,CD的中点, ∴△AOD≌△BOC(SAS),
(2)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能不能得到边AC与边A′C′重合,△ABC和 △A′B′C′全等?
归纳:基本事实二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 两边 和它们的 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简写成“__边__角__边__”或“__SA_S__”)
几何语言:在△ABC和△ DEF中,
A
D
AB =___D_E___,
视察与思考:下图是一种测量 工具的示意图.其中 AB =CD , 并且 AB , CD 的中点 O 被固 定在一起, AB , CD 可以绕 点 O 转动.在图中,只要量 出 AC 的长,就可以知道玻璃 瓶的内径是多少.这是为什么? 请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进行交 流.
原理:SAS
全等三角形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2课时 边角边
学习目标
1 探索并正确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重点) 2 会用“SAS”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进行简单的应用.(重点) 3 了解“SSA”不能作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难点)
新课导入
问题情境
小明不谨慎将一块大脸猫的玻璃摔成了三块(如图所示),为了配一 块和本来完全一样的玻璃,他带哪一块玻璃就可以了? 你能替他解决 这个难题吗? 带着问题我们还是一块儿来学习一下这节的内容吧!
∴△ABC≌△EFD(SAS). 5.某大学计划为新生配备如图1所示的折叠凳,图2是折叠凳撑开后的侧面示意图(木条等材
料宽度忽略不计),其中凳腿AB和CD的长相等,O是它们的中点.为了使折叠凳坐着舒适,厂
家将撑开后的折叠凳宽度AD设计为30 cm,则由以上信息可推得CB的长度是多少?
解:∵O是AB,CD的中点, ∴△AOD≌△BOC(SAS),
(2)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能不能得到边AC与边A′C′重合,△ABC和 △A′B′C′全等?
归纳:基本事实二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 两边 和它们的 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简写成“__边__角__边__”或“__SA_S__”)
几何语言:在△ABC和△ DEF中,
A
D
AB =___D_E___,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件(第1课时)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1课时
1 课堂讲解 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
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边边”的简单应用 三角形的稳定性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在全等图形中,全等三角形是最基本、应用最广 泛的一类图形,那么,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什么呢?
知1-导
(来自《点拨》)
知2-练
2 如图,AB=DE,AC=DF,BC=EF,则∠D等于 () A.30° B.50° C.60° D.100°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3 如图,已知AE=AD,AB=AC,EC=DB,下列结 论:①∠C=∠B;②∠D=∠E;③∠EAD=∠BAC; ④∠B=∠E.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④
(来自《点拨》)
知2-讲
证明:在△ABD和△ACE中,
AB=AC,
∵
AD=AE,
BD=CE,
∴△ABD≌△ACE(SSS),
∴∠BAD=∠CAE.
∴∠BAD+∠DAC=∠CAE+∠DAC,
即∠BAC=∠DAE.
(来自《点拨》)
总结
知2-讲
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结论和性质及已知条件,推
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方法叫综合法.其思维特点
只要需要测量的线段在直线AB一侧便可实施,就可以达到
目的.
(来自《点拨》)
知2-讲
解: (1)如图所示.
(2)在湖岸上找到可以直接到达点A,B
的一点O,连接BO并延长到点C, 使OC=OB;连接AO并延长到点D,
使OD=OA,连接CD,则测量出CD
的长度即为AB的长度. (3)设CD=m.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1课时
1 课堂讲解 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
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边边”的简单应用 三角形的稳定性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在全等图形中,全等三角形是最基本、应用最广 泛的一类图形,那么,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什么呢?
知1-导
(来自《点拨》)
知2-练
2 如图,AB=DE,AC=DF,BC=EF,则∠D等于 () A.30° B.50° C.60° D.100°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3 如图,已知AE=AD,AB=AC,EC=DB,下列结 论:①∠C=∠B;②∠D=∠E;③∠EAD=∠BAC; ④∠B=∠E.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④
(来自《点拨》)
知2-讲
证明:在△ABD和△ACE中,
AB=AC,
∵
AD=AE,
BD=CE,
∴△ABD≌△ACE(SSS),
∴∠BAD=∠CAE.
∴∠BAD+∠DAC=∠CAE+∠DAC,
即∠BAC=∠DAE.
(来自《点拨》)
总结
知2-讲
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结论和性质及已知条件,推
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方法叫综合法.其思维特点
只要需要测量的线段在直线AB一侧便可实施,就可以达到
目的.
(来自《点拨》)
知2-讲
解: (1)如图所示.
(2)在湖岸上找到可以直接到达点A,B
的一点O,连接BO并延长到点C, 使OC=OB;连接AO并延长到点D,
使OD=OA,连接CD,则测量出CD
的长度即为AB的长度. (3)设CD=m.
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
冀 教 版 初 中 数学八 年级上 册全等 三角形 的判定 ppt课件
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结论:从这题的证明中可以看出,证明是由题 例设1(已已知知:)如出图发,,A经B过=A一D步,步B的C=推C理D,,最后推 出结求论证正:确△的A过B程C.≌ △ADC
A
证明:在△ABC和△ADC中 B
D
∵ AB=AD ( 已知 ) BC=CD (已知 )
AC= AC (公共边 )
C
∴ △ABC ≌ △ADC(SSS)
冀 教 版 初 中 数学八 年级上 册全等 三角形 的判定 ppt课件
冀 教 版 初 中 数学八 年级上 册全等 三角形 的判定 ppt课件
证明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 证全等时要用的间接条件要先证好; ②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
冀 教 版 初 中 数学八 年级上 册全等 三角形 的判定 ppt课件
A
A
B
C B
C
ABC 与 ABC 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 分是否能保证 ABC与 ABC 全等呢?
冀 教 版 初 中 数学八 年级上 册全等 三角形 的判定 ppt课件
环节一:我猜 我思
冀 教 版 初 中 数学八 年级上 册全等 三角形 的判定 ppt课件
结 论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A
A'
B
C
B'
C'
如何用符号语言来表达呢?
在ABC和A' B' C'中
∵
AB A'B'
BC
B'C
'
CA C'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A
B
C
D
解:延长BD到F,使DF=BC=a,连结EF,
∵AE=a+b,CD=b,
E
又△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 ∠B=60°
∴BE=BF=2a+b
A
∴△BEF是等边三角形 B C
D
F
∴∠F=60°,EF=BE=2a+b
在△EBC和△EFD中,
BE EF, B F,
BC FD,
∴ △EBC≌△EFD(SAS)
∴EC=ED
A
B
C
D
F
课堂检测
如图,已知,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 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 确的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 ②DE=DF ③ BE=CF
已知: EG∥AF
A
求证:
E
B
G
D
C F
已知一边和它的对角
找一角(AAS) 已知角是直角,找一边(HL)
(3)已知两角---
找两角的夹边(ASA) 找夹边外的任意边(AAS)
举一反三:
1、如图1,已知△ABE≌△DCE,AE=2cm, BE=1.5cm,
∠A=25°∠B=48°;那么DE= cm,EC= cm,
∠C= 度;∠D= 度;
BA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复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识别三角形全等的 方法,会灵活正确的选择适当的 识别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及解决证明问题。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梳理知识: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 高 线分别相等。
E
1
A2
C M
D B
N
F
分析由已知条件易得△ABE≌△ACF,进而 可得前3个结论。
解: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
E
1
A2
C M
D B
N
F
3、 已知:如图,BD、CE分别是△ABC中AC、 AB边上的高,且BD=CE,试说明:AB=AC。
A
E
D
B
C
强化训练:
1、如图,已知E在AB上,∠1=∠2, ∠3=∠4,
E
答: △ABC≌△DEF
A
F
B
证明:∵ AB∥DE
C
D
∴ ∠A=∠D ∵ AF=DC
∴ AF+FC=DC+FC
∴ AC=DF
在△ABC和△DEF中
AC=DF
∠A=∠D
AB=DE
∴ △ABC≌△DEF (SAS)
知识迁移,能力提升: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a,在BC的延长 线上取点D,使CD=b,在BA的延长线上取 点E,使AE=a+b,证明EC=ED。
那么AC等于AD吗?为什么?
C
3
AE
1 2
4
解:AC=AD
B
理由:在△EBC和△EBD中
∠1=∠2 ∠3=∠4 EB=EB
D
∴ △EBC≌△EBD (AAS)
∴ BC=BD
在△ABC和△ABD中
AB=AB
∠1=∠2
BC=BD
∴ △ABC≌△ABD (SAS)
∴ AC=AD
2、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 中有那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任选一对给予证明。
AO C DB
E
解:连结OE,在△AOE和△COE中,
OA OC,
OE OE,
A
AE EC,
D
∴△AOE≌△COE(SSS)
O
C B
E
∴∠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如图所示,∠E=∠F=90°,∠B=∠C, 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 BE=CF;③△ACN≌△ABM;④CD=DN,其 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注:将你 认为正确的结论都填上)。
E
DC
(第1小题)
2、如图2,已知,∠ABC=∠DEF,AB
=DE,要说明△ABC≌△DEF,
(1)若以“SAS”为依据,还须添加
的一个条件为
;
(2)若以“ASA”为依据,还须添加
的一个条件为
;
(3)若以“AAS”为依据,还须添加
的一个条件为
;
(第2小题)
巩固练习,方法突破
1、如图,已知线段AB、CD相交于点 O,AD、CB的延长线交于点E, OA=OC,EA=EC, 请说明∠ A=∠C。
考点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
)
方法指引: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找第三边 (SSS)
(1)已知两边---- 找夹角 (SAS)
找是否有直角 (HL)
已知一边和它的邻角
(2)已知一边一角---
找这边的另一个邻角(ASA) 找这个角的另一个边(SAS) 找这边的对角 (AAS)
A
B
C
D
解:延长BD到F,使DF=BC=a,连结EF,
∵AE=a+b,CD=b,
E
又△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 ∠B=60°
∴BE=BF=2a+b
A
∴△BEF是等边三角形 B C
D
F
∴∠F=60°,EF=BE=2a+b
在△EBC和△EFD中,
BE EF, B F,
BC FD,
∴ △EBC≌△EFD(SAS)
∴EC=ED
A
B
C
D
F
课堂检测
如图,已知,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 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 确的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 ②DE=DF ③ BE=CF
已知: EG∥AF
A
求证:
E
B
G
D
C F
已知一边和它的对角
找一角(AAS) 已知角是直角,找一边(HL)
(3)已知两角---
找两角的夹边(ASA) 找夹边外的任意边(AAS)
举一反三:
1、如图1,已知△ABE≌△DCE,AE=2cm, BE=1.5cm,
∠A=25°∠B=48°;那么DE= cm,EC= cm,
∠C= 度;∠D= 度;
BA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复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识别三角形全等的 方法,会灵活正确的选择适当的 识别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及解决证明问题。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梳理知识: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 高 线分别相等。
E
1
A2
C M
D B
N
F
分析由已知条件易得△ABE≌△ACF,进而 可得前3个结论。
解: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
E
1
A2
C M
D B
N
F
3、 已知:如图,BD、CE分别是△ABC中AC、 AB边上的高,且BD=CE,试说明:AB=AC。
A
E
D
B
C
强化训练:
1、如图,已知E在AB上,∠1=∠2, ∠3=∠4,
E
答: △ABC≌△DEF
A
F
B
证明:∵ AB∥DE
C
D
∴ ∠A=∠D ∵ AF=DC
∴ AF+FC=DC+FC
∴ AC=DF
在△ABC和△DEF中
AC=DF
∠A=∠D
AB=DE
∴ △ABC≌△DEF (SAS)
知识迁移,能力提升: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a,在BC的延长 线上取点D,使CD=b,在BA的延长线上取 点E,使AE=a+b,证明EC=ED。
那么AC等于AD吗?为什么?
C
3
AE
1 2
4
解:AC=AD
B
理由:在△EBC和△EBD中
∠1=∠2 ∠3=∠4 EB=EB
D
∴ △EBC≌△EBD (AAS)
∴ BC=BD
在△ABC和△ABD中
AB=AB
∠1=∠2
BC=BD
∴ △ABC≌△ABD (SAS)
∴ AC=AD
2、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 中有那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任选一对给予证明。
AO C DB
E
解:连结OE,在△AOE和△COE中,
OA OC,
OE OE,
A
AE EC,
D
∴△AOE≌△COE(SSS)
O
C B
E
∴∠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如图所示,∠E=∠F=90°,∠B=∠C, 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 BE=CF;③△ACN≌△ABM;④CD=DN,其 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注:将你 认为正确的结论都填上)。
E
DC
(第1小题)
2、如图2,已知,∠ABC=∠DEF,AB
=DE,要说明△ABC≌△DEF,
(1)若以“SAS”为依据,还须添加
的一个条件为
;
(2)若以“ASA”为依据,还须添加
的一个条件为
;
(3)若以“AAS”为依据,还须添加
的一个条件为
;
(第2小题)
巩固练习,方法突破
1、如图,已知线段AB、CD相交于点 O,AD、CB的延长线交于点E, OA=OC,EA=EC, 请说明∠ A=∠C。
考点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
)
方法指引: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找第三边 (SSS)
(1)已知两边---- 找夹角 (SAS)
找是否有直角 (HL)
已知一边和它的邻角
(2)已知一边一角---
找这边的另一个邻角(ASA) 找这个角的另一个边(SAS) 找这边的对角 (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