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睡前故事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睡前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

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

睡前听个成语故事吧,下面是为你整理的成语睡前故事大全,希望对你有用!
成语睡前故事篇1:舍我其谁
孟子想到齐国施展自己的雄图大志,也很希望齐国君王能像历史上的商汤和周武王那样有作为。

他到齐国后,齐王很高兴,并且任用了他。

但孟子总感到不理想,于是决定离开齐国。

但他在离开时,心里又是矛盾着的,很想齐王能亲自出面来挽留他。

后来,尽管齐王也亲自到孟子住处见了面,但只是寒暄寒暄而已,并没有表示要真正留他。

孟子出京城临淄到齐国西南部的昼地后,住了3天才走。

途中有人问孟子为什么这样慢腾腾地,孟子说,我自认为还是太快了呢。

我想齐王也许能最终改变态度,把我召回去。

齐王如果用我,何止齐国的老百姓得到太平,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得到太平。

在回归的路上,又有一个名叫充虞的人问孟子,说:“老夫子现在好象很不愉快的样子,从前我听您说过:“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回答道:“彼一时,此一时嘛。

每过500年必定有位圣君出现,而这当中也必定会有命世之才出来。

从周朝到现在,已经过去700余年了。

论年头,早超过(500
年)了;而以时势的发展来考察之,则现在正该是出圣君贤臣的时候了。

老天爷如果想使天下太平,那么当今之世,除了我,还有谁呢?我有何不愉快的呢?”
成语睡前故事篇2:拔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成语睡前故事篇3:始作俑者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

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
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
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成语睡前故事篇4:乘龙快婿
春秋时期,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上善于吹箫的箫史,就跟他学起吹箫来。

秦穆公成全了他们,为他们建立一座凤台。

弄玉很快学会了吹箫,他们在凤台吹箫,引来了凤凰前来倾听,并伴着乐声飞舞。

后来箫史乘龙飞去,弄玉也乘凤飞去。

成语睡前故事篇5:引锥刺股
苏秦,战国时人,少有大志。

但由于学识浅薄,得不到重用,甚至家里的人都瞧不起他。

这使他很难过,并受到很大刺激。

他决心发愤读书,增长学识。

苏秦经常读书到深夜,疲倦了,难免打瞌睡。

为了振作精神,他拿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猛刺大腿。

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游说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抵抗秦国。

成语睡前故事篇6:以身试法西汉时,高阳出了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叫王尊。

王尊从小死去父亲,由他的伯父抚养长大。

伯父家里比较贫穷,王尊每天要赶羊群到野外去放牧。

这孩子最爱读书,放牧时总要带些书阅读。

渐渐地,他对书上提到的那些秉公执法的官吏十分崇敬,希望自己将来也成为这样的人物。

一天他向伯父央求,为他在郡的监狱里谋一份差使。

这时王尊
才十三岁,伯父听后惊讶他说:“你还是个孩子啊,又不懂刑律,怎么能到监狱去做事呢?”王尊说:“孩儿已从书中见到过很多。

以后再跟狱长多学学,不就行了吗?”
伯父经不住王尊一再央求,便备了礼托人找狱长说情。

狱长便把王尊当听差在身旁使唤。

王尊当了几年听差,经常接触到刑狱方面的事务,长进很快。

一次他随狱长去太守府办事,被太守看中,便把他留在府中做文书方面的事。

又过了几年,王尊辞去职务,攻读儒家经典,之后再被任用。

由于他执法严正,逐步提升,当上了县令,后来又升为安定郡太守。

当时,安定郡官场非常混乱,一些官员利用权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

王尊一到那里,立即整顿吏治,并晓示属县所有官吏忠于职守,以身作则,为下属作出榜样。

法律无情,不要用自己的身体去尝试一下法律。

郡里有个属官心狠手辣,搜刮大量民脂民膏,民愤极大,告示贴出后不见改悔,于是王尊把他捉拿归案。

这贪官入狱后,没几天就一病身亡。

接着,王尊又惩办了一批罪行严重而又没有悔改的豪强。

这样一来,安定郡开始太平起来。

王尊嫉恶如仇,执法如山,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