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单元教案:练习4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析【教材分析】本单元由《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一》、《沉香救母二》、《木兰从军》和《练习4》组成。
这几篇课文,篇篇让人不忍释卷,浓浓的亲情让我们读来回味无穷。
长辈的慈爱,令人赞叹;晚辈的孝顺,让人欣慰。
“练习4”安排了4个版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把识字教学、情感教育融入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之中。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够背诵古诗《游子吟》、《木兰从军》和“练习4”中的4个成语。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单元40个生字,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注意恩、抚、摸、永、良、恨、武、救、孝、败、病、将、切、凶、恶、告、男、征兵等字的书写。
掌握燕、将、为、朝、切等多音字。
3.学会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并读出相应的语气,会用“一……就……”、“忙着”练习说话。
4.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并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意思。
5.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抓关键语句品味,补充资料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小儿歌、顺口溜、古文识字、熟字减偏旁、形近字比较、字谜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3.教学中,紧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研读,同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
层层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让学生在读中懂得深刻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主动识字的意识,并培养写字好习惯。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懂得应该孝敬父母。
3.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会按顺序观察一种动物,并能够有条理地写下来。
【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包含除法的基础知识和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起点,对于学生后续学习除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除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灵活运用除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景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
2.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铅笔等,用于直观演示。
3.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如分苹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多的苹果分给每个人?从而引出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的例题,如分苹果、分铅笔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学生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巩固除法知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4
老牛经常用舌头舔小牛,比喻做父母的对子女 老牛舐犊 的爱抚。 生字 应查部首 除部首外的笔画数 总笔画数 读音 意思
舐
舌
4画
10画
shì 舔
犊牛8画源自12画dú小牛
舔犊之爱 乌鸟私情
天伦之乐 其乐无穷
鸵鸟 沙漠中的鸵鸟有三件宝贝。第一件宝贝是鸵鸟的两 条长腿。它的这两条腿一小时能跑几十里,而且不怕 热沙烫。鸵鸟有了这样的腿,找东西吃就不成问题了。 第二件宝贝是鸵鸟的长脖子,有了长脖子 ,它就可 以看到远方的东西,就能够抓住正在飞行的昆虫,寻 找到正在奔跑的小兽。第三件宝贝是它的翅膀,就像 船儿张开了帆,能够跑得更快。 注意: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从头到尾 从上到下 先整体后局部 2、观察要抓住特点。 3、要有一定的想象。
小白兔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它全身洁白 如雪,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白色的小绒球。 脑袋上两只又大又长的耳朵,高高地竖着, 好像在听周围的声音。它那双红红的眼睛, 真像两颗红宝石,它还有一条短短的雪白 的尾巴。最有趣的是它那三瓣嘴,吃起东 西来,一动一动的,真叫人喜爱。小白兔 最喜欢吃青菜、红萝卜和白菜。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初步认识“活动印章”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建立较为完整的实物模型的概念。
2. 能力目标: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性,发展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3.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细致有序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实物模型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猜谜语。
出示谜语:生来一百只,模样各不同。
有长有短短,有方有长长。
能雕又可盖,能滚还会爬。
(打一物)学生猜。
2.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物体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魔方。
看看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你有什么感觉?摸一摸。
和同桌讨论一下,再汇报讨论结果。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面有规则的平面。
(2)出示长方体的模型。
这是什么形状的物体?你们觉得它有什么特征?动手操作一下,并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再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学生说的特征)(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面有无数个,没有规则的平面;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4)出示课本第77页填好表格的“长方体的特征”。
读一读。
对照这个表格想一想,你刚才说的这些特征有没有包括在里面。
(有)再想一想,长方体除了这些特征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特征?完成“做一做”的填空题。
并讨论交流填空的方法。
(可以通过触摸六个面面积的大小是否相等来比较)(5)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这些特征,因此“长方体”这个名称。
我们给它起得非常好。
(板书:长方体)2.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出示一个正方体学具。
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的特征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面是无数个,有无数条边;每条边都相等;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板书:正方体)再想一想还知道什么?验证。
(边长6个长度都相等)(2)小结正方体的特征。
《练习4》课件(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13
口语交际
买文具 张小雨到超市买文具,他怎样和售 货员阿姨对话呢?
小黑熊如果还要在“附言”一栏里写几句 话,你说该怎么写呢?
亲爱的大熊猫: 听说你家乡的箭竹都枯死了,小动 物们都很着急,给你寄去588元,希望它 能帮你度过难关。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竹笋发芽了, 到时候一切都会好的。我们希望你生活 得快快乐乐!天天开心! 小黑熊 2003年10月30日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 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练习 4
认一认,再描红,然后说说你在 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认一认,再描红,然后说说你在 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拾圆 一角 1元
伍拾圆
壹佰圆
听说大熊猫家乡的箭竹大面积枯死,大熊猫 没吃的了。小黑熊知道了,便准备了588元, 去动物邮局汇款。如果要用大写字填写汇款 单上的金额,该怎么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伍佰捌拾捌元
第四单元第4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四单元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引“探究”去山上游玩。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习任务一:探究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体现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运用。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知由直观到抽象,并揭示除法的概念。
】新知探究—习“方法”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5。
例5:1.看图与理解。
谈话:先用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2.分析与解答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①引导学生用圆片分一分,再圈一圈。
②提问:一共有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要坐几辆车呢?③通过分一分,圈一圈,我们发现几个2人是6人?3.揭示:因为6人里面有3个2人,所以要坐3辆车。
像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介绍除号的写法,并示范算式的读法。
指导学生练习写除号,读写除法算式。
4.提问:6÷2=3表示把6个小朋友按每几个一组分的,分成了几份?除法的意义:把一些物品按每份几个平均分,求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5.想一想: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只小熊。
6.易错警示: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必须是平均分),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故用除法计算:12÷3=4。
学习任务二:探究按几份平均分写除法算式【设计意图:例6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从而自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明白像这样“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突出了除法含义的本质。
】1.分析解答。
1.出示情境图和问题,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你想怎样解决问题?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试一试,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方法。
2.追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讲解: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商”。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练习4》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练习4》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练习4》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的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我喜欢的食物》、《小狗找骨头》、《盘点好习惯》、《良好的习惯》等四个部分。
2.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我喜欢的食物》、《小狗找骨头》、《盘点好习惯》和《良好的习惯》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提取关键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熟练读懂文章,提取关键信息。
2.学生能够辨认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词汇。
2.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含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2.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主要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稿件。
2.每个学生一份练习本。
3.筆和紙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播放一段短视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教学主体a. 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自主完成《我喜欢的食物》、《小狗找骨头》、《盘点好习惯》和《良好的习惯》四篇文章的阅读。
b. 教师讲解教师对每篇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语言表达、词汇解释等等。
c. 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重要词汇,并讨论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d.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包括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等。
e.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并让学生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提问。
3.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自主阅读并完成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正确提取所需信息。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了阅读兴趣和能力。
但是,在下一次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技能,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并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2023年苏教版《名师测控教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教案4单元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内容包括7个例题。
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然后是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在生活或平常的学习中对于除法算式也有一定的接触。
但是学生对于除法算式的具体意义还是不理解的,学生对于除法的认识处在比较朦胧,而又兴趣比较大的阶段。
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用情景,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玩中去学习。
第1课时平均分(1)教科书第42—43页例1,例2及试一试。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小棒。
一、情境导入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二、自主探索1.动手操作。
①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②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③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①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
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
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②小组或全班交流。
③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④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⑤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法口诀求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基本知识,但对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口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难点:运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乘法口诀求商的动画演示。
2.教学道具:卡片、小奖品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然后,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乘法口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上《练习4》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上练习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大写数字,病学习填写汇款单。
2、熟记四条成语病朗读,背诵两句名人名言。
3、观察一幅“买文具”的图画,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1、填写汇款单。
2、看图说话,训练学生观察、想象、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并区分大小写数字(一)激趣导入1我们的电脑小博士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数字袋,瞧!从里面蹦出了什么?(课件显示动画画面:1—10,100,1000从数字袋中蹦出来)小朋友们我们把这些数字叫做什么数字?2大家睁大眼睛仔细看,它们摇身一变,变成了什么字?(课件展示由阿拉伯数字转变成汉字的小写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大家都认识它们吗?让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声招呼,一起读(生齐读)。
3大家这么热情的和它们打招呼,它们也要大显身手,变戏法了,快看,变了个模样,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表示数字的大写汉字)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它们?(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人民币,并相应显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壹、贰、伍、拾、佰”等字)4师小结(课件出示大小写数字):我们汉字的数字有大写和小写两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是小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是大写数字。
这些大写数字的读音和小写数字是一样的。
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些表示数字的大写汉字,并且学会使用它们。
别看这些字的笔画很多,只要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字其实也很容易记住。
(二)识记大写数字1学生自主对比观察大小写数字,然后在同桌讨论交流自己是怎样来记住这些大写数字的。
2谁来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大写数字的?3学生当小老师介绍自己识记的小窍门,每人介绍一个大写数字(学生介绍到哪个大写数字,课件就相应的显示该组大小写数字,并把熟字部分或笔画显示红色)4师重点指导“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用除法计算的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和探索用口诀求商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结合用口诀求商的教学,教材还安排了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概念的内涵比较丰富。
学生在结合生活实例理解除法含义时,不但要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还要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在学习用口诀求商时,不但要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还要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因此,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一些特点:1.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而除法运算是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抽象与概括。
所以,认识并学会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
为此,教材在揭示除法的概念之前,先安排四道例题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平均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内容平均分(一)(教科书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 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 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1. 教学例1(1)初步认识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
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
孩子们,你们说说,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子们很着急,想不出办法了。
操作: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小猴子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按学生交流,在黑板上摆出3种分法)观察: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
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或提问哪种分法每份同样多,并在学生回答后说明平均分的含义)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把黑板上的分法按两类分开摆)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回答后集体说一说)(2)加深认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9练习四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9练习四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将数字拆成相加的两个数。
2.能够理解“十位数加一位数”和“个位数加个位数”两种情况。
3.能够快速计算出拆分后的数字的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将数字拆成相加的两个数;快速计算拆分后的数字的和。
2.教学难点:理解“十位数加一位数”和“个位数加个位数”两种情况;能够快速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引入
教师出示图片:“张婆婆买了一斤香蕉,香蕉放在两个篮子里,一个篮子里有4根香蕉,另一个篮子里有6根香蕉,那么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2. 习题讲解
老师将课本第92页的4.9练习四分发给学生,并讲解题目:
•第一题:拆成十位数加一位数的情况。
拆分后即为30+9=39。
•第二题:拆成个位数加个位数的情况。
拆分后即为3+8=11。
3. 合作探究
学生自己完成第三、四题,老师为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指导。
4. 分组训练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将自己的答案告诉其他小组,其他小组在一定时间内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5. 师生互动
学生报出答案,老师对错予以指导并进行纠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引入、习题讲解、合作探究、分组训练等。
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情况下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愉快和积极。
同时,本节课也注意了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通过学生的互相检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堂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练习4》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练习4》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篇课文的阅读要点和关键词汇。
2.理解并熟练运用生字词汇。
3.学习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苏教版二年级语文》。
2.音频设备。
3.合适的教学板书。
4.生字卡片和标点符号卡片。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首先,老师请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提出课题《练习4》。
2.听读(20分钟)接着,老师放一遍课文录音并要求学生跟读。
此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熟悉的生字,例如:仙女、魔法等词语。
之后,老师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自主朗读。
3.阅读(30分钟)学生们拿出课本,对白体文学风格的故事进行自主阅读。
此时,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速度、语音语调、常见错别字等情况。
同时,老师也要关注是否有学生出现阅读障碍,及时做出指导。
4.扩展(25分钟)老师可以以以下方式,扩展阅读教学:4.1 辨认关键词汇将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走心在黑板上写出,向学生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4.2 熟练掌握生字老师可以拿出已备好的生字卡片,让学生依次读出上面的生字,并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
4.3 模仿默写默写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重要手段。
老师把一些重点句子写在教学板上,让学生模仿默写,达到复习记忆的效果。
4.4 标点符号的巧用老师出示标点符号卡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学习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并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练习标点符号的使用。
5.课堂小结(5分钟)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对学生本次课堂的表现进行概括评价,并对下堂课作业作出安排和布置。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观察学生上课状态和知识理解的情况。
2.通过学生的阅读情况和作业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3.课后可以就学生的表现,及时对个别学生的学习进行调整和辅导。
五、教学反思如果老师在课堂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四(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四(2)》数学教案教材版本:苏教版适用年级:二年级适用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四(2)》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使用数轴进行数学计算。
2.能够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数轴与计算的结合。
2.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课件和报告纸。
2.学生的教材。
3.学生的作业本。
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
2.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启动(5分钟)1.老师通过询问学生一周的生活,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数轴计算以及前几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2.老师展示题目,数字6-2=?让学生通过数轴计算。
3.两个学生上来做,老师单独点评。
二、讲解(20分钟)1.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通过实际问题计算数字,首先要找出问题中的关键数字,然后通过利用数轴等方式进行计算或者缩短量的数据达成更快的解决方式。
2.以例子进行讲解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加法的实际例子。
Tom 有7元钱,他买了一个玩具,花去了3元,还剩下多少元钱?首先,我们找到了关键数字7与3,然后通过数轴计算,往左移动3的距离,就可以得出答案。
再看一个减法的实际例子。
小明说:“我的数轴上标着1,2,3,4.”请问4-2=?我们可以看到,在数轴上,4往左边走2个单位,就到达了数字2的地方,答案是2。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应该学会了灵活运用数轴的方式进行数学计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25分钟)1.成组练习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3至4个人,老师将问题在投影幕上展示出来,让每组成员共同商量计算答案。
2.学生自主联系老师逐一到每个小组中,点名每个学生,要求学生自主练习。
四、总结反思(5分钟)老师让学生归纳今天所学习的知识点,并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
五、作业布置老师将作业布置在教室大屏幕上,并让学生自己记录下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3 练习四∣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3 练习四∣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数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训练学生对数字大小的认识和数字的顺序记忆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数原理的应用;2.数字的大小认识和数字的顺序记忆;3.逻辑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数数原理的应用;2.数字的大小认识和数字的顺序记忆;3.逻辑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热身游戏学生根据老师指定数字和指定位置,快速找到并站到该位置,比赛看谁先站到。
2.新课导入教师拿出一盒糖果,让学生估计糖果的数量,然后逐个数清楚,再让学生按大小、颜色将糖果分类,让学生感受数数原理和数字的排序。
3.数数原理的应用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中有许多物品,要求学生按顺序数出其中某种物品的数量,练习数数原理的应用能力。
4.数字大小认识和数字的顺序记忆教师老师拿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看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再反过来按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练习数字的大小认识和数字的顺序记忆能力。
5.练习四教师发下练习册子的第四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逐个核对答案和解题思路。
让学生自己总结数数原理和数字的大小、顺序排列的方法。
五、教学评估通过热身游戏、新课导入、数数原理及数字大小、顺序的应用练习,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综合考核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数学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应用的学科,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次的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理解数数原理的应用、数字的大小认识和数字的顺序记忆,并通过练习四的题目进行考核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和解题,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练习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每份分后的数量相同,一样多)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把总数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每几个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被除数÷除数=商读作:()除以()等于()。
2、用乘法口诀求商:一般一句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做除法,乘法口诀来帮忙,口诀中,缺谁谁是商。
具体为:一、明确含义,二、乘法表关系,三、想几的口诀。
四、口诀缺谁,商就是谁。
如12÷3=想口诀三()十二,缺四,商就是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读题三遍,2、了解题意,圈数量,找出条件和问题。
3、分析题意,看关键词,4、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5、带上单位,检验作答。
1. 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2. 平均分的方法(1)先确定每份的个数,再看看平均分成几份;(2)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看看每份分得多少个。
3.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4. 除法的含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无论是已知总数和和每份的个数求分成几份,还是已知总数和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份分得多少个,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5. 除法算式的读法如:6÷2=3 读作:6除以2等于3. (除法中“÷”读作“除以”)6.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7. 计算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一、填一填(每题3分,共18分)1. 在算式15÷5=3中,()是被除数,()是除数,()是商。
2. 12÷3=4读作(),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3. 把9支笔平均插在3个笔筒里,每个笔筒里插()支。
4. ○○○○○○○○○○ 10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4》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在字典中查找字的意思。
2.指导学生学会带“辶”的字的写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成语中感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与爱,弘扬孝道。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在字典中查找字的意思的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3.从成语中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和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和用
1.PPT展示“老牛舐犊”图,出示成语“老牛舐犊”。
2.请学生借助字典查“舐”“犊”两个字的读音。
3.请在字典上找出这两个字的解释,并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舐:舔。
犊:小牛。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4.同桌之间交流各自想对小牛说的话,并写在课本上。
二、写字有方
1.PPT出示要写的字“迟”“达”“连”“送”。
2.阅读“辶”的写法:横折折撇前倾,平捺一波三折。
3.学生在书上描红,练写。
三、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成语。
2.教师指导,分别说出这些成语的意思。
四个成语都与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和欢乐有关。
舐犊之爱: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天伦之乐:指合家团聚的欢乐。
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3.教师总结:这四个词写的是父母对儿女的爱,还有儿女对父母的情,还有描写家庭和美的词,希望我们每个家庭都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4.教师指导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5.对古诗进行讲解释疑。
引导学生从诗的后两句中体会作者真挚的惜别之情。
6.学生自读成语和古诗,同桌之间互相抽查背诵。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播放儿歌《丢手绢》。
同学们刚刚听的儿歌是老师儿时经常玩的游戏——“丢手绢”的音乐。
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可能都有自己喜欢玩的游戏,这节“口语交际”课就来畅谈你玩过哪些游戏,同学们可以说出游戏的名称和玩的方法。
二、小组讨论交流
1.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游戏,说出名称和玩法。
2.说出你最喜欢这个游戏的原因。
3.组内评选出“你最感兴趣的游戏”。
三、介绍并展开游戏
1.游戏介绍:我最喜欢玩“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一到课间,我就和小伙伴们来到操场上,我的好友莉莉主动要扮演老鹰的角色,我张开双臂当“鸡妈妈”,其他几位好友跟在我的身后,后一个人抓着前一个人的腰。
我拼命用双臂掩护着自己的“孩子”,防止老鹰伤害到任何一只“小鸡”。
2.课下展开游戏,教师共同参与。
四、教师总结
刚刚咱们一起做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师又重新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相信大家也玩得很开心。
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多组织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锻炼身
体,也能增近同学们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