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理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或者安全生产规程,导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给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失的事件。

为了有效应对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是指在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人员和资源进行紧急救援和处理的一套操作规程。

其核心目标是尽快控制事故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救援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紧急报警措施: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发现事故并及时报警。

报警方式可以包括电话报警、现场报警按钮等。

2.应急疏散和救援方案: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疏散和救援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疏散路线、逃生通道标识、应急照明设备等内容。

同时,应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3.事故现场隔离和控制措施:在事故发生后,需要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控制,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

隔离和控制措施可以包括事故现场封锁、限制人员进入等。

4.紧急救援队伍: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专门的紧急救援队伍,由受过相应培训的人员组成。

救援队伍应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具,并熟练掌握救援操作技能。

5.应急物资储备: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储备,包括急救药品、急救设备、防护用品等。

储备物资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其可用性。

6.事故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

处理工作包括事故原因分析、伤员救治、财产保护等。

同时,应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工作。

二、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是指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的一套规程。

其目的是了解事故的原因和经过,查明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报告、处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相关部门。

报告内容应详细描述事故的发生经过、损失情况、人员伤亡等。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是指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的制度。

具体内容包括:
1. 应急救援: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并尽快控制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

2.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规定填写相关事故报告表,详细描述事故的发生经过、原因和影响,并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

3.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要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和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同时要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法律和纪律处罚措施,对责任人进行追究。

4. 相关制度: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包括明确责任分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报告程序、调查程序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

总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是保障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能够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效率和能力,减少事故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在工业生产中,生产安全事故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及时报告和有效处置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

1.发生事故后,首先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部门、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等。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员数量、可能造成的影响等详细信息。

2.报告内容要准确、清晰,避免隐瞒事实或虚报情况,以免延误救援和处置工作。

3.报告信息应及时更新,随时向相关部门提供最新的情况,以便部门能够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二、生产安全事故处置办法。

1.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2.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立即采取措施遏制事故扩大,防止事态恶化。

比如,关闭事故现场的相关设备、管道,切断事故源头。

3.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处置工作。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比如清理现场、处理有害物质、修复设备等。

4.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事故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总之,生产安全事故的及时报告和有效处置对于减少损失、保障员工安全至关重要。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以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范本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范本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与处理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地开展事故报告和处理,保障企业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岗位和部门,涵盖所有级别的安全生产事故。

二、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1.一旦发现安全生产事故,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2.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事故类型、伤亡情况、可能的原因等相关信息;3.事故报告应以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描述,杜绝不实的信息和夸大的描述;4.事故报告要保证不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

三、事故报告的程序1.事故发现后,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上级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安全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勘查;3.根据勘查结果,上级主管部门要及时向企业其他部门做出通知,调集必要的资源进行应急处理;4.上级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组成事故处理小组,制定具体的处理方案和工作计划。

四、事故报告的结果处理1.根据事故处理小组的方案和计划,开展各项处置工作;2.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等处分;3.对事故中涉及的其他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4.根据事故教训,更新相关制度和流程,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能力;5.对事故受害人和相关单位进行善后处理和赔偿。

五、事故报告的反馈和总结1.对事故报告的核实情况、处理结果进行反馈,并及时通报所有相关人员;2.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3.将事故报告归档,作为日后安全生产工作的参考和教训,并定期进行复查和反思。

六、附则本制度的内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要求进行执行。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相关条款的行为,将依法进行相应处理。

以上是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的范本,我们将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也在逐步改善。

然而,生产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生产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妥善处理已发生的事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势在必行。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2.1报告的目的和原则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目的是确保事故的及时报告和准确记录,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报告的原则是真实、全面、及时、责任追究。

2.2报告的内容和要求报告应包括事故的基本信息(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事故的处理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内容。

报告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报事故情况。

2.3报告的流程和责任报告的流程包括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并由事故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填写报告。

报告的责任人应对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并及时上报给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3.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制度3.1处理的原则和目标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处理的目标是尽快控制事故的扩散,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并及时排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2处理的流程和措施处理的流程包括组织救援、封锁现场、开展调查、制定处置方案、实施处置和落实整改等步骤。

处理的措施包括救援人员的快速响应和紧急救援、事故现场的适当封锁和安全处理、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制定有效的处置方案并进行实施、及时整改问题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3处理的督查与追责处理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督查和追责机制,确保各处理措施的落实,并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责任人应根据自身的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罚,并积极参与整改工作,排除事故隐患。

4.结尾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各企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简述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原则

简述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原则

简述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原则
事故报告是指在发生事故后,对事故的情况、原因和后果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的过程。

应急响应原则是指在事故发生后,采取适当的行动和措施以迅速应对和处理事故的原则。

事故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和通报事故情况,以便对事故进行彻底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为事故后续的处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事故报告通常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经过、可能的原因等内容。

事故报告应当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事故情况,不能歪曲或掩盖真相。

应急响应原则包括快速反应、集中力量、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和逐级上报等。

快速反应意味着在事故发生后要迅速采取行动,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集中力量是指要调动和组织相关资源和力量,以应对事故。

统一指挥原则是为了确保应急行动的协调一致性,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配合。

分级负责原则是指在应急响应中对不同级别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和分工,确保责任的层级清晰、权责明确。

逐级上报原则是在事故发生后,要按照事故紧急程度和重要性,逐级向上级报告,确保上级能够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并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事故报告和应急响应原则在事故发生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能及时了解事故情况、查找事故原因,也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事故报告1. 事故报告的范围和对象本制度适用于全县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等过程中,因事故隐患未消除或者消除不彻底,或者因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导致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或者环境污染等后果的事故。

2. 事故报告的责任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 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3)事故的初步原因;(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应急救援1. 应急救援组织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提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2. 应急救援预案单位应当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程序和应急救援责任等内容。

3. 应急救援演练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事故处理1. 事故调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依法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进行追究。

2. 事故处理报告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提交事故处理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及时应对和处理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家企业都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一、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制度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

1.组织机构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各个职责和权限。

该组织应包括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和救援队伍。

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总体决策和指挥;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救援队伍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2.应急物资企业应备有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救援装备、急救药品、救护车等。

同时,应及时对物资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3.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演练。

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措施和流程、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通信和联络方式等内容。

演练应模拟实际的事故情况,通过不断的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能力和应对能力。

4.应急培训企业应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急救救援、火灾逃生、化学物品泄漏处理等。

同时,还应对救援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技能和能力。

二、报告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后续处理。

1.报告对象企业应向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进行报告。

报告对象可包括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告的范围。

2.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受伤人数和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和责任归属、紧急处理措施和后续措施等。

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数据,以支撑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模版

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模版

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模版一、前言本文旨在制定一份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模板,以规范事故报告和处置的流程,确保事故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隐患。

二、事故报告流程1. 事故报告的目的是迅速准确地通报事故情况,以便上级和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2. 触发事故报告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

3. 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现场状况、受伤人数、损失情况等详细信息。

4. 事故报告应立即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抄送相关部门和人员。

5. 事故报告应以书面形式进行,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并妥善保存备查。

三、事故处置流程1. 事故处置的目的是尽快控制事故发生的扩散范围,降低损失,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处置。

3. 事故处置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快速评估、紧急处理、救援伤员、保护现场、调查原因、撤离人员、整理记录等。

4. 事故处置的过程中,应广泛征求专家和相关人员的意见,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处置措施。

5. 事故处置完成后,应进行事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相关整改和改进。

四、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的责任和要求1. 相关部门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事故报告和处置工作,并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2. 事故报告和处置应高效、快速进行,相关人员应时刻保持应急响应的状态。

3. 事故报告和处置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确保操作安全和规范。

4. 事故报告和处置工作的记录和资料应妥善保存并定期归档,以备查。

五、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模板的更新和改进1. 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模板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和法律法规的更新。

2. 相关人员应积极提供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3. 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模板的更新和改进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及时通知各部门和人员。

六、总结本模板旨在规范事故报告和处置的流程,确保事故能够及时报告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隐患。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一、目的:为保护员工人身安全,确保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抢救队员和全体员工能有条不紊地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及时地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伤害程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属范围内及项目经理部伤亡、伤害的应急处理。

三、依据的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建设工程安全条例条例》等四、应急响应预案:1、公司机关由安全部负责,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负责组织成立义务抢救小组并进行业务学习,训练防火知识,培训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应变和处理能力,每年进行一次伤亡、伤害事故演习。

2、工伤事故发生后,需做到有组织处理,妥善处理被伤害对象,尽量养活伤害程度。

3、当发生伤亡、伤害事故时,一般的磕、碰工伤类可采取自救,由当事人报告工长,工长安排专人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除执行应急预案外,主管领导应组织抢救小组进行抢救,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将中毒者抬到临近道路的房间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5、当发生触电事故时,依据自救原则,发现人首先要切断电源,挑断电线,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如伤害严重,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6、当发生高出物品掉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时,依据自救原则。

观察伤情、避免二次伤害,将受伤害者抬至平坦处进行处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医疗保护措施,以免伤势加重,伤害严重的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7、当发生坍塌事故时,依据自救原则,先组织人力进行抢救,抢救时不能使用工具,只能人为用手搬、扒、刨,以免二次伤害,伤害严重的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8、发生重大伤亡、伤害事故时,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1)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马上进行呼叫并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

(2)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作为总指挥,进行抢救。

(3)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伤亡情况、联系电话、报警人姓名,并派专人接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三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三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为保障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以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对生产事故进行申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急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事故的损失。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报告程序(1)事故发生后,涉及到事故处理的责任人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涉及到生命安全和大型事故的,还需要立即报告公司领导。

(2)接到报告后,现场负责人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现场负责人要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人员受伤的状况、财产损失情况等详细记录,并及时向公司总部进行报告。

公司总部要根据报告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置,并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2. 事故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损失情况等详细记录。

(2)人员伤亡情况的详细统计,包括人数、受伤程度等信息。

(3)财产损失的具体情况,包括设备、原材料、产品等损失的估计金额。

(4)事故处理措施的具体内容,包括采取的紧急措施、应急救援等情况。

(5)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3. 事故报告的时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涉及到事故处理的责任人员应立即进行报告,包括报告给现场负责人和公司总部。

现场负责人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公司总部进行详细的报告。

公司总部在接到报告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二、应急救援制度应急救援制度是为了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

应急救援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并指定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负责人。

(2)确定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组织结构,包括总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等,并明确各组的职责和人员编制。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一、引言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公司制定了《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二、报告程序1.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向上级报告,并填写《事故报告表》。

2.上级收到报告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3.调查组应以公正、客观、科学的态度,全面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造成的损失。

4.调查组的成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并有独立性,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5.调查组应及时向上级汇报调查结果,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三、处理原则1.安全事故的处理应以人为本,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安全。

2.对于责任明确的人员,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后果,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处罚和惩戒。

3.对于无责任和轻微责任的人员,应及时给予教育和警示,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4.对于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和不足的部门或单位,应采取补救措施,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再次发生同类事故。

四、处理程序1.依据调查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并进行公示。

2.对于属于刑事责任的事故,应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

3.对于属于行政责任的事故,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情况给予警告、罚款、停产整顿等行政处罚。

4.对于属于民事赔偿责任的事故,应根据损失的大小和事故责任人的经济能力,进行合理的赔偿。

5.对于属于行政和职业责任的事故,应及时纠正过程中的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处理。

五、处罚措施1.警告:对于责任较轻、后果较小的人员,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警告的方式进行处理。

2.罚款:对于责任较重、后果较大的人员,可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罚款。

3.停产整顿:对于存在严重管理缺陷的部门或单位,可以暂停其生产经营,并要求进行整顿并接受监督。

4.开除或辞退:对于严重违反安全规定、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可以给予开除或辞退等行政处罚。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模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模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模版一、概述安全生产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往往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减少损失,保障员工安全,本制度旨在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流程。

二、应急救援1. 事故发生后,员工立即向责任人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现场情况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

2. 紧急情况下,责任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并通知相关职责单位及时参与救援。

3. 救援人员应尽快到达现场,全力进行伤员救护和现场隐患排查,确保现场安全。

4. 在事故救援过程中,按照预案和应急指挥部指令进行指挥协调,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5. 救援人员应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并根据指挥部要求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三、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2. 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确定事故原因、责任分析和损失评估。

3. 调查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责任分析、损失评估、救援情况、救援人员表彰等。

4. 上级主管部门应将调查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告相关信息。

四、处理程序1.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将方案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 批准后,责任人应立即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纪律处分,并向有关部门通报处分情况。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纪律处分时,应做到公正、公开、严肃,不得包庇和违纪处理。

4. 若事故责任人涉嫌违法犯罪,应移交给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五、各方责任1. 责任人:负责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规定处理事故责任人。

2. 救援人员: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3. 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分析,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纪律处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置制度范本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置制度范本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置制度范本一、报告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汇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处理情况,以便对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探索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加强生产安全管理,确保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二、报告内容1. 事故基本情况(1)事故时间、地点、部门、人员等基本信息。

(2)事故类型、程度等详细描述。

2. 事故原因分析(1)对事故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进行详细归纳和分析。

(2)分析事故发生的背景、现场环境、人员行为等相关因素。

(3)提出事故发生的警示和借鉴,以及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

3. 事故影响及损失评估(1)详细描述事故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生产生活的影响。

(2)分析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影响。

4. 处置措施及效果评估(1)详细介绍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和具体操作。

(2)分析措施的科学合理性、效果和可行性。

(3)总结处置措施的经验和教训。

5. 事故责任追究及改进措施(1)明确事故责任的界定和追究的原则。

(2)提出改进生产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三、报告要求1. 报告内容要清晰、具体、准确,语言简明扼要。

2. 报告中要注重客观真实,不做主观臆断,避免夸大或淡化事故的影响。

3. 报告中要包含相关的数据和分析,以支撑结论和建议的可行性。

四、报告流程及参与人员1.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向企业管理层报告,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2. 事故调查组应成立,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并可邀请外部专家参与。

3. 事故报告由事故调查组负责编写和审查。

4. 报告进行内部审查后,由企业管理层审核通过后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五、报告保存及使用1. 相关文件和材料应妥善保存,建立事故档案。

2. 报告可以作为经验教训的基础,用于生产安全培训和事故预防。

3. 报告也可以作为企业对外沟通的依据,用于与政府、监管机构和相关方沟通交流。

六、报告评估及改进1. 报告编制后,应对报告进行评估和反馈。

2. 借助报告评估的结果,对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相应改进。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五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五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一、事故报告1. 事故基本信息(1)事故名称:(2)事故发生地点:(3)事故发生时间:(4)事故类型:(5)事故原因:(6)事故损失情况:2. 事故应急处理在事故发生后,我们采取了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疏散人员、救助伤员;(3)封锁、隔离事故区域;(4)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5)组织事故调查小组。

3. 事故救援工作情况(1)伤者救治情况:(2)事故区域清理情况:(3)供应链恢复情况:(4)其他相关救援工作情况:4. 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1)事故原因分析:(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整改措施和责任分工:(4)预防措施和改进计划:5. 事故调查报告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应于事故发生后的72小时内提交给相关部门,并抄送公司领导。

二、应急救援制度1. 应急预案编制(1)应急预案编制责任机构:(2)应急预案编制流程:(3)应急预案内容:1) 事故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2) 事故分类与等级3) 应急救援流程和应急资源调配机制4) 应急救援人员组织和岗位职责5) 应急通信和联络机制6) 事故处理与应急指挥的决策依据7) 应急演练和评估机制2. 应急资源准备(1)建立应急资源库,包括人员、器材、设备等;(2)储备常用应急物资,并定时检查、更新;(3)确保应急资源的畅通使用。

3. 应急演练和培训(1)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2)培训应急救援人员,提高应急响应能力;(3)组织救援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4)评估演练效果,改进应急预案。

三、调查处理制度1. 调查责任和机构(1)事故调查责任人:(2)事故调查小组成员:(3)调查机构及其权限:2. 调查流程(1)确定调查目标和范围;(2)收集事故相关信息;(3)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4)撰写调查报告;(5)整改措施和追责建议。

3. 调查资料保密(1)调查过程中的资料保密措施;(2)调查报告的保密及使用权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3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3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产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

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1.报告目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的目的在于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通过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迅速调动相关人员和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2.报告内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情况;事故的调查处理进展和结果;事故预防和改进措施等。

3.报告程序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负责人应立即启动报告程序。

报告程序包括以下步骤:事故发生确认;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明确事故报告的负责人和报告的部门;报告内容的整理和准备;报告的提交和传达,确保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沟通。

三、应急救援制度1.应急救援的目的应急救援制度的目的在于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建立应急救援制度,能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少损失,保护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利益。

2.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制度应包括以下组织:事故应急指挥部、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储备。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和协调救援行动,救援队伍负责具体的救援工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和装备。

3.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程序包括以下步骤:事故报告和调度;紧急情况的判断和处理;救援队伍的组织和指挥;现场救援和人员疏散;伤员的救治和运送;善后工作和事故原因的调查等。

四、调查处理制度1.调查目的调查处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查明事故的原因和责任,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通过调查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推动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调查程序调查处理制度应包括以下程序:调查组的组建和成员的确定;调查方案和调查方法的确定;证据的收集和整理;事故原因的分析和责任的认定;调查报告的编写和审核;调查结果的交流和共享;事故处理和改进措施的推行。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1.报告内容:(1)事故概况:包括事故地点、事故时间、事故原因等;(2)伤亡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情况、伤亡人数、受伤程度等;(3)财产损失:包括财产损失金额、事故影响范围等;(4)应急处置情况:包括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措施、事故救援进展等;(5)责任追究情况:包括事故责任人、事故责任划分等。

2.报告流程:(1)发现事故后,立即报警求救,并通知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2)安全管理部门及时派人到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调查与评估;(3)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编写事故信息报告;(4)事故信息报告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主管领导等。

二、生产安全事故处置办法:1.应急响应:(1)事故现场: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伤员抢救,确保生命安全;(2)停止生产:及时切断事故段的动力、气源和输送管道,防止事故扩大;(3)围堵和控制:采取必要的封锁和控制措施,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4)组织疏散:合理安排人员疏散,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2.事故调查:(1)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收集证据材料;(3)编制详细的调查报告,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3.教育培训:(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2)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学习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3)定期举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4.隐患整改:(1)消除事故隐患,修复设备设施;(2)加强对生产过程和环境的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3)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标准,明确管理责任和措施。

5.相关措施:(1)加强事故信息的报告和转发工作,确保信息畅通;(2)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总之,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报告和处置是保障生产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及时报告事故信息,组织救援和抢险工作,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一、引言在任何企业或组织中,安全和风险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高效和有效地管理安全风险,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至关重要。

通过实施这些制度,企业能够及时响应事故,减少潜在的损害,并从中吸取教训,改进未来的安全性能。

二、事故报告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的事故报告制度,规定在发生事故时,当事人或目击者应立即向企业相关部门报告。

报告应详细描述事故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概述以及任何可能的后果。

同时,该制度应明确员工在事故发生后的职责和行动指南。

此外,企业应设立一个24小时值班的事件接收系统,确保在任何时间都能及时接到报告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三、应急救援制度应急救援制度应详细说明在接到事故报告后,企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这可能包括:1、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相关人员应立即集合,进行初步评估,并制定救援计划。

2、现场调查: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以了解事故的原因和影响。

3、伤者救援:如有员工受伤,应立即进行医疗救援,并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医疗治疗。

4、事发现场清理:在事故处理完成后,应立即开始清理现场,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四、调查处理制度事故的调查处理制度应详细说明在事故发生后,企业应进行的调查和处理过程。

这可能包括:1、事故详细调查: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以了解事故的原因和过程。

2、编写报告:根据调查结果,编写一份详细的事故报告,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建议。

3、处理责任人:对于因人为错误导致的事故,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按照企业政策进行纪律处分。

4、实施改进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实施必要的改进措施,以增强企业的安全性能。

五、总结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安全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实施这些制度,企业不仅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事故,还能从中吸取教训,改进未来的安全性能。

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这些制度,同时定期审查和更新这些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2023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基本规定

2023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基本规定

2023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基本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单位应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加强事故信息收集、报告、核实和评估工作,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

第三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应遵循及时、准确、公开、高效的原则,强调事故信息公开,便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了解事故情况和处理进展。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按照规定报告、处理和追究责任。

第二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第五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责任人员应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控制事故发展,并立即报告当地公安、安监等部门。

第六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地点、时间、经过、影响范围、受伤人员情况、损失和原因等。

报告时必须提供充分的事实证据和相关资料。

第七条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信息收集和报告的工作机制,合理配置人员和技术设备,确保快速准确地收集和上报事故信息。

第八条公安、安监等部门对接收到的事故报告应进行核实和评估,及时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确保事故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第九条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应依法依规,由公安机关、安监等部门负责。

处理工作要坚持依法治理、责任追究和救援优先的原则,确保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第十条生产单位应全力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确保事故调查的进行。

第十一条公安、安监等部门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组织专业力量进行事故现场勘察、事故原因分析等工作,制定详细的事故处理方案。

第十二条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涉嫌犯罪的行为应严格依法追究刑责。

同时,还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为受害人提供救助和赔偿。

第十三条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工作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向受害人和其家属提供相应的救助和赔偿,并向公众公布处理结果和有关信息。

简述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原则

简述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原则

简述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原则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是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为了保证人员安全和减少损失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事故报告主要是对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便后续的教训和改进。

而应急响应则是指在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措施限制伤害和后续损失,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事故报告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等基本信息。

2.具体描述事故的过程,包括事件的前因后果、可能的原因,以及相关的瞬间和连续性措施。

3.对事故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人员伤亡情况、财务损失等。

4.分析事故的原因,采取措施来降低事故再次发生的风险。

5.建议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撰写事故报告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准确性:报告中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夸大或减少其中一方面的重要性。

只有准确的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分析和改善过程。

2.全面性:事故报告应涵盖所有相关的因素和情况,以便得到全面的教训和归因。

遗漏重要细节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3.透明度:报告应透明,不隐瞒事实或责任。

与内部和外部相关方进行沟通时要始终保持透明,以建立信任。

4.非指责性:报告应以教训和改进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指责当事人。

通过分析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可以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指导。

5.及时性:报告应尽快完成,以便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并通知相关方。

及时的反馈和响应可以减少风险和损失。

应急响应是指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和确保人员的安全。

应急响应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急救优先:确保人员的安全是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

随时提供急救和医疗援助,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快速响应:应急响应需要迅速行动,以尽量减少损失。

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事故扩大和后续损失的发生。

3.有效沟通:应急响应涉及多个部门和个人,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响应。

沟通可以提供支持和协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影响。

4.协同合作:应急响应需要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 例》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 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 施办法》 • 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10、《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 1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 制导则》
事故应急预案
• 按照规定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案例1:广西桂林一运化学品
车辆侧翻 产生氢气燃烧
• 2008年6月16日凌晨4时许,广西桂林 市临桂县一满载23吨化学品锌粉的湖南 籍大货车侧翻在路边,由于此时正下暴 雨,锌粉遇水后立刻产生氢气,氢气遇 空气后又发生爆炸,至当天下午16时许, 事故现场被清理完毕。
一、压力容器事故报告
2.事故报告的内容 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概况以及特种设备种类; (2)事故发生初步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破坏情 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涉险人数、初步 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 断的事故原因; (3)已经采取的措施; (4)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5)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 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 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报告事故内容必须包括事故现场破坏情况
一、压力容器事故报告
安全事故报告的原则要求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 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二、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 处理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层次 综合预案:城市的整体预案,总体阐述应急方针、 政策、组织机构及职责、总体思路等; 专项预案:针对特定类型紧急情况的应急而制定的、 对机构、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 现场预案:在专项预案基础上针对具体场所而制定 的。
二、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 处理
二、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 处理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配置与之适应的应急 救援装备,并且定期组织演练,演练应有记录并进行 分析总结。 按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编制 的《种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指南汇编》编制事故应 急预案。
• • • •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例:典型事故应急处理
案例3: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简介


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2009年09月建成投产。公司 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公司资产总额6227.02万元,其 中固定资产5643.2万元。2010年底实现销售收入2.3 亿元。 公司共有职工1200余人,其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 工有425人,占职工总数的35.4%以上。 公司是以饲料、种鸡养殖、鸡雏孵化;肉鸡放养回收、 屠宰加工、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肉食鸡分割加工。年可生产肉鸡 产品67000吨左右,年均毛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产 品主要销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其中主要市场分布 于我国华北、东北、华南以及中西部地区。
“10.19”液化石油气汽车爆炸 事故
案例2:河北某煤气公司
• • • • •
案例2
■事故经过 2002 年10 月19 日,河北省廊坊市某县煤气公司的一台20t 液化石油气汽 车罐车在进入该县县城一家汽车修理所时发生事故,引起火灾爆炸,1 人被烧伤, 直接经济损失约200 万元。 2002 年10 月19 日15 时许,廊坊市某县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司机, 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在罐车内尚有15t 液化石油气的情况下,擅自将罐车开往 该县一家汽车修理所,准备对汽车进行维修。由于司机对修理所门廊高度判断有 误,致使罐车开进门廊的时候,罐车安全阀撞到门廊过梁折断。在罐内0.8MPa 的内压作用下,大量液十七石油气迅速从安全阀断口喷射出来,修理所所在街道 两侧l00m 范围内,瞬间达到爆炸极限。15 分钟后,由于静电作用导致泄漏的 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燃烧,司机被烧伤。 由于安全阀断口恰好在过梁下,火焰在过梁处反向罐体猛烈喷射,罐车内 15t 液化石油气在烈焰的烧烤下,温度迅速上升,使罐内压力大大超过1.77 MPa 的设计压力,安全阀断口发出尖厉的啸叫声,这是发生物理爆炸的前兆。现场救 援的消防人员,只好组织群众迅速撤离现场,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由于火焰过度 烧烤罐顶部位,使局部温度达到1000º C 以上,超过材料的相变温度,被火焰烧 烤处失去强度,在巨大内压的作用下,气体“嘭”的一声从罐顶突破,冲起20 多米高,随即燃起更大的火焰。大火整整燃烧了37 个小时,烧着了街道两侧准 备修理的汽车1 辆,摩托车3 辆,烧毁了修理所的二层砖混结构建筑一栋。所幸 没有发生空间爆炸。
• •
• • • • • • •
案例2
案例2
• ■事故经过 • 分析此次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1.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司机安全意识薄弱,不遵守安全管理规 定,是事故引发的主要原因。 • 2.煤气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竟然允许司机一人随便将罐车开到繁华市区修理,可见其内部安 全管理之混乱。 • 3.罐车司机盲目自信不负责任也是事故原因之一。事故发生前, 罐车司机将罐车开到修理所门前时,下车目测了一下高度,尽管 有人反对,他还是将车开进门廊,造成事故。 • 4.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的结构容易造成事故。尽管液化石油气 汽车罐车安全阀采用内置式,但仍然高于罐体大约70mm 左右, 汽车在通过桥梁、建筑时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据某省消防部门统 计,2002 年该省共发生液化石油气事故100余起,其中汽车罐 车事故占48%,在汽车罐车事故中,由于安全阀折断、泄漏所 造成的事故约占90%。
一、压力容器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 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 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 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 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 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理
由事后处理型到事前预防 型的转变
• 安全管理人员要思考的问题 : 什么地方可能出事 谁可能出事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事故 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 事故的后果是什么 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是什么 怎样提高有关人员的履责能力 思考是一种力量勤思考才会有正确 的办法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二、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 处理
类型: (一)桌面演练: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 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在会议室内举行。事 后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建议,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 报告,为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做准备。桌面演练一般 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 (二)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 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 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事后提交书面汇报,提 出改进建议; (三)全面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 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的能力和相互 协调的能力。
案例1
案例1:广西桂林一运化学品车辆侧翻 产生氢气燃烧
• 6月16日凌晨4时35分,广西桂林市临桂县宛田乡路 段,一辆满载23吨化学品锌粉的湖南籍大货车,由于 刹车失灵侧翻在路边。 • 临桂消防大队接警后,立即出动一辆消防车及10 名官兵赶赴现场。事发现场的出事车辆已侧翻在一急 转弯处,车内的一部分锌粉散落在车旁,肇事司机已 被送往医院治疗。由于此时正下着暴雨,锌粉遇到水 后发生化学反应,立刻产生氢气,氢气遇空气后又发 生爆炸,车辆已被点燃。 • 消防官兵清楚此刻要想扑灭火源,既不能用水也 不能用泡沫,便立即动用干粉灭火器先将爆炸后产生 的明火扑灭,随后请求县政府立即调动50具干粉灭火 器、吊车、拖车及水泥前来支援。 • 当天下午16时许,在该地交警大队、路政局等部 门的支援下,事故现场终于被清理完毕完。
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目的、作用: (1)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 (2)辨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备); (3)改善各类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4)在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方面获得大众认可和信心; (5)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6)明确每个人各自的岗位和职责; (7)努力增加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社区应急预案之间的 合作与协调; (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
二、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 处理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 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应对风险防范事故的能力, 保证职工安全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 损害和社会影响 (1)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管理 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3)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 急部门协调; (5)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
• 12、《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 第三十一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 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十三条第 二款第二项:提供急救设施;第三项:制定应 急处理的预案。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采 取的监控措施。第四款:制定专门的应急救援 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 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并 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